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死人经-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是一个奇特的赌局,康国王子想不屑地拒绝,可是他的心思在活动,上官云打开了一扇门,龙王打开了另一扇门,前者露出的风景很诱人,后者却指向残酷的真实,他已经开始摇摆不定,“赌注是什么?”

“二十七条人命,上官云要是能破天荒地遵守诺言,我就饶你们不死。”

给敌人的胜利锦上添花,这种事大概只有龙王能做出来。

桌上有笔纸,顾慎为拿起笔,快速地写了几个字,将纸张折叠,交给身边的卫兵,卫兵送到康国王子手中。

康国王子打开看了一眼,安下心来,“这个人的确不在我的名单里,不过,龙王,你这回可会输得很惨,希望最后遵守诺言的人是你。”

二十六名俘虏听到这话全都露出欣慰的表情,只要能保住性命,其它事情都好说。

其他将领则不明所以,甚至觉得龙王有点过于托大了,跟一群叛徒打什么赌?

可所有人都纳闷,龙王写下的名字是谁,没见到有人前来跟龙王切切私语,难道坐在这里不动,他就猜透了上官云的花招?

第四百七十二章平乱

独孤羡几乎什么都没做,仅凭着一杆大旗,迅速平定了军营中的骚乱,期间险些遭到刺杀,却从此奠定了自己在龙军中的主帅地位。

走出主帐时,他身边只有十名卫兵,四处望了一眼,独孤羡心里更有数了。

周围的叫嚷声此起彼伏,但是没有火光,也没有乱兵拥向主帐这边,表明骚乱规模远没有想象中的大。

走进军营深处,会听到许多叫嚷声来自疑惑的询问,而不是杀人放火的口号。

左将军营帐离此不远,独孤羡先回到这里,叫出自己的亲兵与随从、幕僚,这些人正慌乱得手足无措,因为有传言说,左将军已经死了,独孤羡亮相,让他们全都松了一口气。

这时天还没有大亮,独孤羡似乎也不着急,花了一点时间,整顿七十余人的队伍,尤其是自己的将旗将旗高一丈有余,旗面上绣着大大的“左”字。

独孤羡带领着这支小小的队伍,首先前往附近的军令营,招集二十名刀斧手,加入到队伍当中,然后开始横穿军营。

军营里一共有二十余支千人军,骚乱已经漫延到大部分营地。

独孤羡先去一处尚未发生骚乱的军营,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只是骑马小跑而过,将旗紧随其后,刀斧手举着明晃晃的武器,看上去比荷女等护卫更有威胁力。

士兵们正人心惶惶,许多人连衣服都没穿好,看到左将军亲自现身,大都安下心来。

独孤羡过去之后,才有传令官高声叫道:“回帐待命!”

低级军官们带头执行命令,一处又一处营地恢复正常。

总共只有半个时辰,独孤羡没办法走遍军营,发现事态开始稳定之后,立刻驶往东南角的骚乱起始区,他就是在那里遭到袭击。

“滚出逍遥海!”在叫出第一个字之前,几名袭击者射出三支箭矢。

荷女一直骑马走在左将军身边,只落后一个马头,她穿着卫兵的服装,不让人看出女子的身份,虽然很多人都知道龙王身边有一名女护卫,但女装在军营里总会引发不必要的注意与闲言碎语。

她配了一柄普通的弯刀,虽然不是特别顺手,但是用来格挡箭矢还是绰绰有余。

她的任务就是贴身保护左将军,捉拿叛乱者不用她关心。

帐篷后面飞出一颗头颅,紧接着,两个人被扔出来,立刻有刀斧手下马,将两人捆绑。

独孤羡像一名入定的老僧,对发生在身边的危险视而不见。

传令官从这时起分成两拨,一拨加快速度,跑在前面,大声宣告左将军巡营的消息,另一拨仍留在后面,命令士兵们回帐待命。

独孤羡的自信是有理由的,这里的士兵绝大部分都是他亲自监督训练出来的,相信这些新兵不管来自哪里,都已经习惯接受严格的律令,不会因为几句口号就参与叛乱。

他的结论大致上是准确的,理由却不全面,事后的调查显示,当时大多数五国士兵没有响应叛乱者的号召,一部分是因为左将军出现及时,稳定了军心,最重要的是他们关心香积之国的土地,害怕叛乱之后,手里的凭据会成为废纸。

上官云是个聪明人,叛乱者当中也不乏有识之士,但他们都被保卫逍遥海的念头束缚住了,从未想到遥远的香积之国会产生这么大的魅力,竟然能让本土士兵抛弃故国。

另一方面,平时也很少有士兵谈论那片陌生的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将凭据小心收藏,不好意思与他人交流,只是到了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才发现那张纸片在心里有多重要。

总之,香积之国的土地才是独孤羡最强大的保护伞,严格的训练和左将军素日的权威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头几名叛乱者落网之后,迷迷糊糊被驱出帐篷的士兵们幡然醒悟,纷纷行动,捉拿此前到处喊口号的煽动者,将他们五花大绑按倒在地,交给刀斧手。

独孤羡仍然不说话,好像这都是士兵们该做的事情,甚至没有减缓速度,但他的几位幕僚,取出刻刀与木板,开始记录献俘者的姓名,然后命令他们回自己的营帐。

五国士兵从并入龙军的第一天开始,就经常发生大大小小的叛乱事件,这回是最后一次。

在这场失败的叛乱之后,金鹏堡与五国王室终于得承认,逍遥海人心,起码是军心,已经彻底倒向龙王。

独孤羡驶回龙王主帐时,刚好过去半个时辰。

在此之前,各支千人军稳定下来的消息陆续传来,将领们都放下心来,康国王子和那群俘虏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顾慎为原本也悬着一颗心,但他从始至终不露声色,好像一切都在预料之中,现在,他只需要赢得赌局,就能取得完美的胜利。

对叛乱者的审问立刻进行,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当他们号召五国士兵起事时,都打着谁的旗号。

独孤羡复命不久,审问的初步结果就报上来了。

叛乱者共有五十多名,的确都是假冒的五国士兵,但真实身份却不是香积之国的贵族,而是一群投靠龙王的强盗。

龙王第一次来石国求亲的时候,曾经在沙漠里遭遇盗匪的阻截,荷女在几名头目体内种下本门秘药,逼迫他们效忠龙王。

一直以来,盗匪们的表现都很出色,尤其是在围城期间,出力颇多,很得丞相钟衡的赏识与信任。

可是龙王重返逍遥海之后,他们日益觉得自己遭到了冷遇,不管是挑选高级将领,还是分配香积之国的土地,他们享受的待遇只比普通士兵好一点。

不满由此产生。

上官云的使者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不仅承诺给与大量金钱,还声称金鹏堡有办法解除晓月堂的秘术,还几名强盗头目以自由之身。

强盗的身份在士兵当中没多少份量,所以他们按照上官云的计划,从五国王室各选出一名重要人物,以此号召各国士兵反叛,这五个人包括已经逃到璧玉城的安王、暗中投靠金鹏堡的石王、被俘的康国王子和一名沙王侄子,最后是惠国小王子。

惠国小王子才十来岁,作为人质被龙王带到军营里。

顾慎为在纸片上写下的就是他的名字。

康国王子再次打开纸片,目瞪口呆。

龙王赢了,命令将领们各回自己的营地,进一步稳定军心,康国王子和二十六名俘虏,则留下来接受赌输的命运。

“怎么会?他还是一个小孩子。”康国王子仍然感到不可思议,甚至忘了他要付出生命作为代价。

“就因为他是小孩子,才会被上官云选中。”顾慎为以异乎寻常的耐心做出解释。

康国王子终于想明白了,其实他早已醒悟,只是一直不愿承认。

上官云选中的五名“英雄”很有讲究,安王不在逍遥海,石王宿疾缠身,康国王子和沙王侄子必定被俘,活不了多久,只有惠国小王子是个例外。

大势已去,让康国王子痛心的不仅是起事失败、遭人利用,还有五国士兵响应者寥寥,不过一年多的时间,王室的号召力已经低到可有可无。

“你赢了。”康国王子仍然不肯下跪,可是多等的这一段时间,让他的必死决心减弱不少,语气已经没有那么坚定了,“逍遥海命中注定沦落异乡人之手,不怪别人,只怪五国王室鼠目寸光,当初就不该接受金鹏堡和孟氏的士兵与金钱,可龙王您也是运气好,要不是有金鹏堡奠定基础,削弱王室的地位,您也不会这么容易成功。”

顾慎为挥挥手,卫兵们拽起仍心存希望的俘虏,拖出去准备斩首示众,这是他们应受的惩罚,没有回旋余地。

求饶声响成一片,许多人不停地喊出其他人的名字,声称自己还能供出更多的同伙。

声音很快消失在帐外,独孤羡的成功给予顾慎为更多的信心,觉得没有必要对这次叛乱追究到底,五国将士当中的摇摆不定者,经此挫折,大概会消停很长时间。

得到龙王的暗示,卫兵们留下康国王子,甚至没有收走他的弯刀。

康国王子重新聚起勇气,“我不能独活,让一群懦夫为五国牺牲,是比失败更大的耻辱。”

“你会如愿的。”顾慎为觉得有点可惜,但是必须处决康国王子,不合时宜的宽恕,会给隐藏的叛乱者带来希望,“但我要你帮我一个忙。”

康国王子一愣,“龙王请说,只要我能办得到,同时又不违背逍遥海的利益。”

“在康国王室当中选一名合格的继承人。”

“你、你这是什么意思?要对父王下手吗?叛乱是我个人的决定,与他无关。”

“不,你父亲会一直保有王位,但在他之后,我要在王室子弟当中另选新王,不问亲疏远近,只看能力大小。我本人无意夺取任何一国的王位,龙军的目标就是璧玉城与金鹏堡。”

康国王子的第一反应是出言痛斥,康国王位自古父子相传,他和父亲亡故,也该由他的弟弟继位,可是话未出口又改了主意,对王室衰微负有最大责任的人正是他们父子,恪守陈规旧习,只会令王位落入外姓手中。

“我有一位远房堂弟,名叫尚辽,虽然出自支系,在诸子弟当中却……”

康国王子突然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供出的不只是新王人选,还是他最信任的人,希望能辅佐老王抵抗金鹏堡的人。

龙王绕了一个圈子,终于让他说出最重要的秘密。

“不要杀他,尚辽没有参与叛乱,他是无辜的……”

几名卫兵走上前,解下康国王子的兵器,押着他走出主帐。

“向我保证,龙王,您不会杀他。”走到门口,康国王子仍回头恳求。

顾慎为没有给出回答,他不会随便承诺刀下留人,得见到那个叫尚辽的本人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康国王子被押出去接受处决,两名卫兵押进来另一个人。

惠国小王子瞪视龙王,将断掌藏在身后,似乎比康国王子还要强硬。

第四百七十三章混乱

仔细体会,百尉龙昆能从夜晚的狂风中感受到一丝暖意。

救命泉位于逍遥海西边的沙漠里,距离最近的边境据点柳城有十余日路程,这里是通道上的唯一水源,位置重要。

五十名龙军士兵据守此地,由一名百尉指挥。

百尉龙昆是一名大雪山剑客,三天前,他接到密令,要求他提高警惕,金鹏堡的人随时都可能攻过来。

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每晚都要亲自值守。

三天了,什么事也没发生,派出去的斥候无功而返,没有发现任何敌人来袭的迹象。

可今晚有点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龙昆前所未有地紧张,根根汗毛直竖,好像身边的空气里藏着隐形的杀手。

这可能是因为月黑风高的夜晚最适合杀手行动,也可能是因为他几天来睡得太少了。

他盯着哨塔下面不大的泉眼,用小铁槌在墙壁上轻轻敲了一下,虽然风声吼叫,但是守在下面的士兵应该能听到这声暗号。

隔了一小会,透过墙壁果然传来同样的敲击声。

时候到了。

龙昆拿起身边一块**的东西,毫不犹豫地对准泉眼扔下去,同时握住竖在墙边的重剑,高声叫道:“集合、集合……”

金鹏杀手终于来了,而且已经杀死不至一名哨兵。

当哨塔上的人敲击墙壁,下面的人应该兵器相撞作为回应,而不是同样的敲墙。

龙昆接到过龙王的严令,所以不打算与杀手对抗,他嘴里喊“集合”,士兵们却都明白,这是马上撤退的意思。

杀手们提前现身了,可是人数太少,阻挡不住数十名训练有素的士兵,这些人的任务就是在泉水中下毒,然后向柳城的方向逃跑。

狂风与黑夜本是杀手的朋友,这时却变为逃跑者的掩护。

柳城位于惠国边境,是逍遥海西部唯一有险可守的关隘,一千五百名龙军负责守卫,指挥官是副千尉武宗恒。

武宗恒是安国人,原来只是一名小小的都城卫兵头目,被龙王委以重任,守卫逍遥海西境。

他心里有点紧张,害怕金鹏堡大军来势凶猛,更怕自己让龙王失望。

当一名士兵急匆匆跑进来,报告说城外扬起沙尘的时候,武宗恒的紧张突然不翼而飞,立刻大踏步向外走去,同时发出一连串的命令。

来者并非金鹏军,而是一队前哨士兵,风尘仆仆,看样子一路上就没怎么休息过。

“杀手来了,泉水已投毒。”百尉龙昆冷静地报告情况。

小小的柳城忙碌起来。

龙昆等人只比敌军早到一步,当天傍晚,城外的沙漠扬起更大规模的沙尘,当尘埃落定,露出的是一支数千人的军队。

金鹏堡正规军的出现,标志着战争开始了,此时,残冬的积雪尚未融化,逍遥海也不过刚刚适合渡船。

两三日路程以外的惠国都城乱成一团,新登基的惠王却下定最后的决心。

边境发生战斗的消息已经传到这里,虽然柳城守军成功抵御了敌人的第一轮进攻,但是每个人都知道,龙军早晚要南渡逍遥海,惠国将再次面临围城之危。

惠王手里捏着龙王的邀请信,信中以命令的口吻要求他尽快乘船前往安国。

年轻的惠王差点得不到现在的王位,正是在龙王的直接帮助下,他才能躲过杀身之祸,从王后和弟弟手中夺回继承权。

不过身为一国之王,忘恩负义乃是必修课。

“关闭城门,全城戒严,去对守城的士兵传达我的旨意:三天之内,他们可以自由离开,三天之后,留下的人只能听从惠王的命令。”

衰老的丞相曾经是王后党徒,早在王后遇害之前,就已经掉转方向,亲自出城,到百里之外迎接太子归国。

“陛下英明,惠国绝不应该与龙王捆绑在一起,我听说,沙王与康王也不会南渡。”

惠王做出决定,心里却还是有点忐忑不安,他忘不了,自己有一个弟弟被扣押在龙军营中,龙王随时都能扶植一位新惠王。

老丞相明白惠王的担忧,“陛下尽管放心,听说小王子参与兵变,龙王正要杀他,就算不杀,金鹏堡大军也不会留情,我得到消息说,独步王这回下了狠心,追随龙王者,一律杀无赦。”

“你得到消息?”惠王明白,这只老狐狸已经抢先站队了。

“陛下,我全是为惠国着想,龙军必败无疑,惠国得看清形势,站在强者一边,不做无谓的争斗。”

惠王不耐烦地摆摆手,这些大道理他都懂,难道谁强谁弱他还看不出来?当他由石国返回本国继承王位时,龙军还是一盘散沙,带着这种印象,他更确信胜者会是独步王。

“去跟你的朋友说,我要谈判。”

“是。”老丞相躬身后退,皱纹丛生的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跟金鹏堡没有谈判,他想,所谓谈判,不过是投降的另一种说法。

惠王已经下定决心,由此往东,沙国境内的一户人家却还在犹豫不决。

两个儿子都应征参加龙军了,家里剩下老夫老妻、一个女儿、两个儿媳妇和五个孙子孙女。

“怎么办?走还是不走啊?”老婆子已经唠叨了一整天,还是没从丈夫那里得到回答。

老头儿闷闷地蹲在地上,低头沉思,对妻子的话听而不闻。

“听说前街的谁家昨晚被抢劫了,他家也是有人当兵,强盗打着金鹏堡的旗号,说是不让儿子逃离龙军,以后还要杀全家呢。”

“我知道。”老头儿粗声粗气地回道。

全体龙军都要南渡的消息早已传开,这在整个逍遥引发了一次大分裂。

一部分人因此得出结论,龙军不堪一击,早晚将退到香积之国,再也无力重返西域,这时正是趁火打劫讨好金鹏堡的最佳时机。

于是,从乡村到都城,到处都有新兴的盗匪出没,横行无忌,不管龙军如何努力,各国还是有大量壮年男子躲过征兵,正是这些人临时改行,成为盗匪的主力。

而那些敢与龙军交往,或是家里有男子应征当兵的,无不遭到劫掠与威胁。

可是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受到惊扰的百姓决定追随龙王南渡,有些人家甚至在此之前就已经迁徙,不远千里前往龙王许下的土地。

老头儿之所以犹豫不决,因为他在沙国还有不少产业。

“那两个傻蛋干嘛要当兵?”老头儿气愤地说。

“那是他们愿意吗?”老婆子也气愤了,“国王征发士兵,咱家倒霉摊上了,你又不肯出钱,说什么龙王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很快就会逃跑,儿子自己能走回家,你以为他俩是看家狗吗?”

老婆子越说越气愤,老头猛地站起身,大吼一声,“行了,我这就去找丞相府的管家,求他帮忙……”

“丞相自身难保,管家管个屁用?”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怎么办?”

“反正儿子在哪,咱们全家就应该跟着去。”

“所以我说他俩是傻蛋,都这个时候了,还不当逃兵?”

两人争吵不休,十几岁的女儿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不好了不好了,有人在咱家门上贴了这个。”

那是一张白纸,上面写了四个大字,老两口盯着看了半天,谁也不认字。

六七岁的小孙子跑过来,显摆自己在学堂里的成就,大声念道:“龙——王——必——死,龙王必死,嘻嘻,我全认得。”

老头儿脸刷地白了,他家也被盯上了,“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就出发。”

即使产业再多,也没有全家人的性命重要,身为一家之主,老头儿只能忍痛做出决定,“娘的,过了逍遥海,我倒要找龙王问问,我全家都跟随他了,这些损失谁给补偿。”

对补偿甚至利润都不感兴趣的大有人在。

再往东是康国都城,米面店的掌柜客客气气接待几名龙军士兵,不管对方是说理还是恐吓,都只有一个回答,“没了,真没了,你看,米缸面袋全都空了。”

士兵们知道掌柜在说慌,他们已经听到传言,说璧玉城孟氏许诺,所有拒绝与龙军做生意的商人,战后都会得到加倍的补偿,反之,就永远别想跟孟氏的钱庄和商号有来往了。

金鹏堡与孟氏在逍遥海经营多年,一不留神,被龙王摘走果实,但是根基仍在,尤其是孟氏,对诸多商户影响巨大。

要不是龙王有令,士兵们真想把整条街放火烧掉,他们奔波了一整天,竟然连一粒米也没买到,比街上的叫化子还惨。

“慢走,不送,明天您再来,没准又有货了。”掌柜说的全是套话,听上去却像是讥讽。

走在街上,士兵感受到两边店铺里传出的隐隐敌意,只有一位掌柜,在士兵经过时,好心地小声提醒,“你们还不跑?康王可是要为王子报仇呢。”

士兵们何尝不想马上离开,但康国都城里的驻军正在等待命令。

南渡逍遥海不是简单的事情,得一批一批地进行。

逍遥海北岸一共有五个港口,如今正全力以赴,无数船只昼夜不停地往返,运送物资与人员。

最东面的港口位于石国境内。

石国决定追随龙王的百姓最多,港口因此也最拥挤,忙乱多日,才有不到一半人离港,偏偏在这个时候,传言说金鹏堡先锋军已经抵达边境。

“不怕,龙王还在北边。”这是百姓们唯一的安慰。

第四百七十四章架桥

上官建翼盯着桌上的大幅地图,心思并不在上面,余光瞧向一边的上官云,对这位侄子的轻松态度感到不满。

上官云似乎根本就没将战争当回事,斜身坐在椅子上,力求让自己舒舒服服,手里拈着酒杯,却又不喝,只是轻轻地晃来晃去,脸上永远挂着那副超然物外的微笑,好像事不关己,他不过是看戏的观众。

许多将领,尤其是年轻将领,支持甚至崇拜上官云,上官建翼却没办法对他产生太多好感。

叔侄二人的相貌差别颇大,上官云酷似父亲独步王,神情却大不相同,上官建翼不像是上官家的子弟,没有微陷的眼窝,也没长着标志性的长脸,但他阴沉狠辣的气质,跟堂兄几乎一模一样。

上官建翼承认侄子是个很有能力的领袖,只是希望他能认真一点,“看来,打算跟随龙王的逍遥海百姓还不少,据说港口和船只都不够用了。”

“这样也好,南岸的人支持龙王,北岸的人倾向金鹏堡,是敌是友,一目了然。”上官云可以熟练运用各种语气腔调,但是在堂叔面前,他不打算装模做样。

见侄儿有意回避问题,上官建翼决定有话直说,“你就不应该策划那起兵变,你的任务是取回《无道书》,没必要节外生枝,反而给了龙王机会凝聚军心。”

上官云长长吐出一口气,像是羞愧的哀叹,更像是太舒服时的习惯性反应,“胜败乃兵家常事,他怎么也是龙王,让我偶尔失败一次,就算是对他表示尊重吧。”

“哼,他算什么龙王?不过是金鹏堡……”

“金鹏堡里逃出去的奴才,对,我知道,可这不影响他现在的地位,这个年轻人很有趣,非常有趣。”

“你是小宛王,不是几岁的小孩子,管他有趣没趣。”上官建翼的语气严厉起来,他相信上官家的野心不是寻找趣味。

“我这个小宛王——”上官云懒洋洋地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恐怕跟龙王也差不多吧,有名无实,否则的话,你也不敢这么跟我说话。”

上官云的话听上去像是开玩笑,上官建翼心中却是一懔。

上官建翼对侄儿并不熟悉,关于上官云,他只听说过几次大胆的胡作非为,那也都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侄儿能得到独步王的重用与信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家族内部的斗争永远不会结束,倒下一位孟夫人,又起来一个三少主,上官建翼甚至怀疑侄儿之所以能从地牢里被放出来,就是为了平衡自己的势力。

“有名无实的不只是你,上官家的整个事业都还没有奠定坚实的基础。”上官建翼小心措辞,“这一战因此非常重要,不仅是剿灭龙王、占据逍遥海,还要向天下人证明,金鹏堡军队具有强大实力,不只是北庭的跟班。”

“所以啊,龙王越强大越好,消灭弱小的敌人,怎现强者本色?”

上官建翼微扬起头,假装认真思考侄儿的见解,“嗯,有道理,这么说咱们应该找机会再败给龙王几次,或者让两万士兵给他。”

“哈哈哈……”上官云的大笑像是发自内心,“叔叔总是不肯忘记我这次失败,你好像忘了,年前你也曾经亲赴石国,策划了一系列暗杀,结果全都无疾而终,说是失败也不为过吧。”

上官建翼重重地哼了一声,这正是令他对侄儿极为不满的事情之一,“还不是你,说什么龙王手里有《无道书》残章,非要停止一切争斗,耽误我的后续计划,否则——哼,我希望你拿到的东西是真的。”

“只有独步王才能判断真假,而且,他很愿意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上官建翼发现,三少主提起父亲时总是称其为“独步王”,尊重之中显出一丝生疏,“那你还留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带着残章回石堡,请王主过目?”

“不急,独步王说我还年轻,需要向叔叔多学习,我想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吧,一个月?八万人对三万人,肯定势如破竹。”

上官建翼忽略侄儿话中的讽刺意味,淡淡地说:“战争这种事情永远无法预料,北庭占领整个疏勒国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可是有两座小城,围攻一年多,到现也没拿下来,龙王不肯在石国决战,退到逍遥海南岸,又得耽误我不少时间。”

“那也用不上一年半载吧?”

上官建翼真想告诉侄儿:你不是监军,没资格问东问西、说三道四。可他说出口的却是,“用不着,夏天到来之前,战争就会结束,然后大军就会挥师东进,与北庭一道向中原开战。”

“龙王特意选择退守地形狭窄的安国,这是为了应对咱们的几万铁骑,而且咱们手里没有船,也是个问题。”

上官建翼不喜欢“咱们”这两个字,虽然骑兵名义上属于小宛国,但是从建立到训练,他都全程参与,那时的上官云还躲在地牢里无所事事呢。

“我自有办法。”上官建翼的手指在地图上划来划去,以此显示自己很忙,没工夫跟侄儿闲聊天了。

上官云像个不懂事的孩子,不仅没有识趣地闭嘴,反而站起身,凑到上官建翼身边,看了一眼地图,笑着说:“叔叔打算架桥渡海?”

上官建翼大吃一惊,这个计划只有极少数知道,他保证没人敢泄密,而他的手指与目光,都远离那个关键位置。

“可以试一试。”上官建翼轻描淡写,不再多透露一句,他相信侄儿不会背叛独步王,只是不想与其共享战略,他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八万大军的统帅,上官云不过是一名特殊的客人。

“呵呵。”上官云却打定主意要插一脚,指着逍遥海唯一适宜架桥的地方,“不知道龙王是不是已经发现这里的重要性,只需几百名士兵驻守,也会是**烦。”

“那就让龙王再胜利一次,给他一点甜头。”上官建翼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松口的人。

上官云笑了笑,知道叔叔早有准备,龙王这回不会再有好运了。

顾慎为的确没有多少精力关心地图上的一个小点,这半个多月,他一直忙于将能运走的一切都搬上船,同时还得防备着金鹏军的袭击。

当初他与独孤羡对南渡计划一直保密,是不想太早引起争议,也不想让对面的金鹏军提前制定应对方案,可是保密也产生一个副作用,所有人都没做好准备,尤其是那些决定追随龙王的百姓,将南渡看作与故土的永诀,恨不得将房子也拆了带走,结果极大地影响了运输进度。

军民双方因此产生不少冲突,有一次龙王甚至得亲自出面,才让一名固执的农夫放弃自家那头老得不行的黄牛。

“是我给它接生的,它比儿子还亲哪。”农夫的感情是真挚的,虽然接受了一大笔补偿金,对老黄牛仍然依依不舍。

那时钟衡还没有渡海,就站在龙王身边,对他说:“人心是资源也是羁绊,龙王,你可没办法再像从前那样自由自在了。”

顾慎为不是第一次得到人心,但是大雪山居民能自己照顾自己,不需要龙王的保护,可眼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