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莫名其妙的穿越-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心肝儿也想皇玛法了?”康熙接过来哈哈大笑,使劲的亲了一下。

“嗯。昨儿就想去找皇玛法玩的,额娘不让,说皇玛法忙,让心肝儿乖乖。”蕙芷回吻了康熙一下,委曲的向康熙告状。

“我们心肝儿就是乖乖。”康熙再次大笑,“都起来,老四家的,听说你昨儿又把御膳房给劫了。”康熙特意来混饭点的。

“李谙达,您又告状。什么叫劫啊?奴婢看挺好地东西,李谙达又说要扔,觉着怪可惜了的,便要了过来。”苏荔含笑起身嗔怪了一声李德全,笑着给康熙解释着,“况且,奴婢还特意示范了作法,请李谙达尝过的。”

“侧福晋说笑了。老奴怎么敢告状。不过当笑话讲给皇上听听。逗个趣儿。”李德全笑得眼睛都没了。接口说道。

康熙早上没什么事。宫里人都准备着出巡地事儿。朝臣们也识大体。自不会拿不要紧地事来烦他。于是李德全便想着给康熙说笑话了。原来是苏荔进宫了。他自也不会让她闲着。让苏荔帮着订订出巡地菜单。还有要准备地东西。正好外面送来朝鲜使臣送地特产。原是三月万寿里该送到地。可是不巧赶上海上风浪大。改走陆路。于是到今天才到。李德全和御膳房地总管都烦得要死。直摆手让人拿出去扔了。苏荔好奇。就过去看看。原是什么小年糕。辣酱。味噌酱什么地。还有几缸泡菜。苏荔感动得快哭了。直接问李德全要了。李德全和御膳房总管自不会放过机会。于是苏荔就做点泡菜饼。辣白菜汤什么。当是回礼了。其余地送回永和宫。康熙一听就来劲了。这表示苏荔又要做新菜了。马上拉着李德全过来蹭饭了。

“那些朝鲜东西好吃吗?”康熙有些迟疑。送了几十年了。除了第一年他兴趣很大地尝了一下。后来他就赐给大臣吧;后来听说大臣们一个个叫苦不迭。于是也不讨那个嫌了。直接收了就扔。不曾想让苏荔捡到宝了。于是想想是不是因为没人会做才不好吃地。

“嗯。您尝个鲜倒是不错地。只是估计让您见天地吃。您会受不了。”苏荔想想笑道。想当年苏老娘看完韩剧就吵着要吃韩国菜。于是带她去了。回家苏老娘再也不相信。韩剧里说什么好吃地鬼话了。

“又吹牛。皇阿玛。她只怕也是好奇地。您尝尝就好。别信她。”胤吓了一跳。忙替苏荔打着圆场。

“那个使臣不是没走吗?不如您赐宴。让他尝尝奴婢地手艺如何?”苏荔原不会跟胤对着干地。更不会在康熙面前刻意地表现得出挑来。不是正赶上了她和胤闹脾气吗。她也是一时热血上涌。头脑发热便掷地有声地跟康熙说道。

德妃摇头,怜悯的看看胤,这家伙,这些年了怎么还没摸清苏荔的脾气?说什么都可以,可是不能说她的手艺不好,这是污辱她的专业,她可不是得跟你死磕到底?难怪两人要闹腾了。现在她都觉得苏荔有理了。

康熙本就是个好面子的,想想如果做顿朝鲜饭来给使臣吃吃,不是显得天朝大国之王者之气,忙让李德全去传旨了,等李德全走了,想想又觉得自己太冲动了。马上回头问道,“时间够吗?再说你是真会吧?”

“皇玛法,你要对我额娘有信心,我额娘什么都会。”蕙芷安慰的拍拍康熙地手背,顺便给苏荔做了个胜利的手势,“额娘最棒!”

康熙和德妃似乎又回到当年宝宝举着小胖手说,我额娘最漂漂!不禁又大笑起来。

“放心吧,昨儿荔儿把东西捡回来就开始准备了,说今儿给臣妾做顿新鲜地尝尝。东西都是现成地,她还说,那朝鲜的大王可怜地很。就吃那些东西还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说……”德妃一下子没想起来,看向了苏荔,“什么棒子?”

“高丽棒子!小说整理发布于ωωω.ㄧбk.cn”苏荔叹气。

“又没去过地地方,又胡说。”胤望天小声的嘟囔着。

苏荔不理他,回头看向康熙,“朝鲜其实是个挺矛盾的民族,他们以儒家学说制国,注重传统。对人有礼克制,很有坚忍之心,对自己的国家民族都有着狂热自大性其实只是用来所掩饰其深重的自卑心理罢了。”

“你不喜欢他们?”

“当然不喜欢,陛下应该也不会喜欢,他们一直自许明臣,明灭之后,竟敢妄图替明复仇,当真是自不量力。”苏荔也不记得自己是在哪本小说里看过,也管是不是真的了。先污他们一把最好,谁让他们没事说什么屈原是他们的,妈的,现代苏荔是武汉人,跟他们的算法,自己差点就成高句丽地后裔了,什么东西,没两天,人端午节竟然还申遗成功。气得苏荔再不看韩剧。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地。现在康熙问起来,自是要添油加醋的说个够,最好康熙一气,不打西北了,直接把兵派到棒子他们家去才好。

“奴婢还听说他们弄了一本什么《李朝实录》,把天朝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事都记下来。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用心。”苏荔其实听《百家讲坛》里动不动就搬出《李朝实录》的记载来现身说法,那时就想,朝鲜没事干了?没事记这些干嘛,听说还记了和坤给乾隆端痰盂的事迹,不是用心险恶是什么?

“真的吗?”胤也一愣有些不快了,这点弹丸之地,原都没放在心上的,听苏荔这么一说,愣是被挑拨得心头火起。

“那当然,更可气的是,这个以道德为风尚地小国,竟然无理之极。娘娘,他们国王常常被告权臣所挟持,弄得自己的皇后都保不住,而那些所谓的道义之士,连自己的小妾都保护不了,他们国家很奇怪的,小老婆和小老婆生的孩子是奴才,可以任大老婆和大老婆生的孩子打骂虐待;小老婆的儿子不可以读书,不可以去考功名,生下来就是贱民,更不要说家族的继承权了;对了,妾生地孩子不可以叫父亲为父亲,只能叫老爷,妾生的子女如果离家是要被当成逃奴被残酷的打死的。把天下除士人,和少数的中人之外的农民,手艺人、商人都称之为贱民,什么权利都不能保证,陛下,您以仁爱治天下的,找个机会一定要教训他们一下,不然连奴婢的心都寒了。”

胤晕倒,说了半天,这位原来感同身受,似乎打算替人家找回公道一般。只好清清嗓子,“那个,他们行的是汉人地规矩,以朱程儒家学说治国,汉人自古即是如此,只是他们似乎有些矫枉过正了。”

“真地吗?汉人有这规矩?那一定得改,即便妾是奴才,可是儿子可以爷的,古人也说了罪还不及子女呢!对吧,皇上?”这倒是苏荔不知道地,马上期待的看向了康熙。

“汉人也没真的像朝鲜那么做,看来朝鲜倒真把自己当前明遗老了。”康熙冷笑了一下,

听苏荔这话在座的除了听不懂的蕙芷之外,大家都舒服起来。在坐的,康熙、胤、宝宝祖孙三代都是妾生的儿子;而德妃和苏荔都是人家的小老婆,也都有儿子,所以以此为切入点倒是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共呜。

“皇上,朝鲜使臣到了。”李德全在外禀报,宫女们进来忙放下帘子,把屋子隔成两层,德妃看这意思就是让自己和苏荔在这儿坐着了,便没动;苏荔则是本就没安好心,存心要给朝鲜上点眼药的,自不会轻易离开,死赖在康熙边上,宝宝则好奇的一直默默的看着发生的一切,苏荔教过他,人生处处是学问,没事要多听多看。

很快穿着明朝官服的使臣出现在门口,苏荔冷笑起来,不用她挑唆,只怕现在康熙父子都不会满意了。果然,康熙皱眉,昨天也见过,倒不觉得多么刺眼,可今天再看果然更不舒服了。

“臣朝鲜使臣恭请天朝皇帝圣安。”穿着绿色官服的使臣在外叩首,苏荔突然想起了什么,可是想着康熙在坐,她不敢说话,但心头狂喜,静静的等待着。

“平身,朕的儿媳妇说使臣远道而来,她便做顿朝鲜饮食赐予使臣,以解使臣思乡之苦。”康熙淡淡的说道。

“谢陛下,朝鲜料理虽然粗陋,但也……”使臣似乎不怎么相信一位宫庭贵妇会做朝鲜料理,表情有些傲然。

“皇上,也是,那些饭菜倒真是不怎么拿得出手,奴婢不过给陛下尝个鲜罢了,您看在使臣的一片苦心上,千万不要怪罪了。对了,使臣大人,据我所知,你朝中官服承前明之制一品红袍、犀带,二品至判阁门以上红袍、荔枝金带,三四品青袍、黑角带、象笏,五六品青袍、黑角带、木笏,七品以下绿袍、带笏与五六品同,靴皆用皂色。尔等国君竟敢派七品之流,作为使臣派往天朝上国,不是轻漫与我天朝皇帝陛下?”妈的,这些年的韩剧也不是白看的,马上就派上用场,派个七品下的小官来当使臣,这不是红果果的蔑视是什么?就不信这样康熙也能忍,果然不但康熙,连胤都颜色一变,脸上满是愤怒了。

第170章 倒霉的使节

康熙是谁啊,他的历史自然学得比苏荔通过看那些乱七八糟的韩剧,七零八落拼凑来的全面真实。其实在后金皇太极时就对朝鲜有诸多不满,先本已经是结为城下之盟,兄弟之邦。可是当皇太极让朝鲜一齐出兵明朝时,朝鲜竟然单方面就撕毁了条约,在后金与明朝之间,朝鲜毫不迟疑的选择了明朝。后来即使被皇太极把打成落水狗,使其臣服于大军的铁蹄之下后,也没能让朝鲜对明出兵。这些年来,虽说是年年朝贡,但看上去,他们似乎还是以明臣自居中。不过看他们偏居一方,也算是老实就懒得管了,现在他的注意力全在西北用兵之上,自是不想再节外生技,很快抑止了不快,瞪了苏荔一眼。

苏荔缩缩头,回头看向帘外,使臣已经在外跪下,吓得使劲的磕着头,他们不是流行坐席待罪吗?怎么也这么没气节?回过头想想也是,人家使臣又没惹着自己,不过是赶上他跟胤一起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自己不能对胤发火,那么只好拿他出气了。想想人家也怪可怜的,算了吧!学着胤的样子,清清嗓子,才慢慢腾腾的开口,“陛下,他们山野小国,也不明事理,求陛下宽恕!”

“嗯,念尔等不通礼仪,此次且记下了,如惹是生非,定要问尔国主不臣之罪。”康熙厉声的斥责道,但也就坡下驴。

“陛下,您和使臣聊聊,奴婢这就做饭去,一会就可吃了。”苏荔觉得好没意思,正好听到外头钟响,忙曲膝准备去做饭了。

“多快?”康熙听这点,可是自己平日吃饭的时辰,苏荔敢这个点去,只怕就真的很快了。

“嗨!那小地方,能有什么。最多两刻钟吧!”苏荔顺口故意笑着,只怕外头的使臣快要气疯了吧!想想还是觉得自己刚刚不够解气,突然想到一本着名主站大神的小说里说过,棒子的冶金技术不错,他们的刀具做很好,不过那时好像是宋朝。也不知道比清朝如何,管他的,先下点药再说,“陛下,朝鲜也没什么好玩艺,不过听说他们打的刀不错,使臣的随护身上一定带着,让他拿来给您掌掌眼,看看和咱们地有啥不同。”

说完就跑了。回头再看使臣头上直冒冷汗。

苏荔敢说半小时就可以吃饭是因为早上她就吩咐人做准备了,各式的泡菜取出改切拦香油,放在精致的小碟子里。花花绿绿的,已经摆了一桌子了。这个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一半了。牛蹄汤更是昨天就熬上了,过会撇去油沫子,加点小葱即可了;冷面汤也做好了放在冰块上冰着呢,荞麦面也早就让人烫熟,现在摊凉打散已经放在一边备用了;现在只是辣炒年糕和烤牛肉要现做,但年糕是切好煮熟的,只让她上灶炒就是,牛肉也是用味噌腌制过了。现烤要不了五分钟。可是实在看使臣不顺眼,于是临时多要点时间,派人切肉和豆腐,临时决定做个韩式火锅。让他们瞧瞧自己的手艺,半小时后,苏荔派人摆上桌子,把席面端了上去。

“这是什么,这么一大桌子?”德妃看着都眼花,花花绿绿地一大桌子。小盘子小碗的,看着怪好看的。

“娘娘,别看一大桌子,没什么正经菜,他们苦寒之地,地少人多,于是以吃海鲜为主,咱们这儿没有,就捡些肉菜做了。这牛肉什么的。只有王室与贵族才能享用。所以即使是王室,平日也是要吃泡菜。大酱汤来配米饭的。这些花花绿绿的全是泡菜,跟咱们的穷人吃的咸菜差不多。”这是苏老娘说的,摆一大桌子,其实没两样正经菜。

“是啊?真可怜,皇上,改明儿赐些肉给他们吧!”德妃叹气,举着筷子不知道往哪伸。

康熙也是。苏荔给他们三位一人夹了一块烤牛肉。用他们送来地大酱腌地。烤得嫩嫩地。中间卷上水发地烤过地干松茸。配上朝鲜地调味汁。这是主菜。当然这还是苏荔跟《大长今》学地。

康熙吃完点点头。不置可否。苏荔知道他不爱。干松茸即使水发了。也会有些韧性。康熙牙不好。不喜欢这种食物。点头就算是给朝鲜面子了。指指外头。李德全喊道。赐!宫女把这菜端了出去。给使臣吃。

“使臣大人。我做得可是你国风味?”苏荔故意看了胤一眼。对帘外问道。德妃就捂着嘴巴笑。胤低头不语。

“王妃手艺绝伦。臣下从未吃过此等美味!”使臣显得很激动。

“你是说我做地不像?”苏荔怒了。本想原谅他算了。没想到这么笨。真是个棒子。

“不是。不是!臣下地意思是王妃做地确是我国口味。但臣下觉得王妃做得更加美味一些。即使在宫中也不见得有如此手艺。”他一七品小官。哪吃过这么精致地宫庭美食。但能派他出来出使也是因为他算是灵光地。马上摆手拼命赞扬。

苏荔这才点头,回身小声说道,“他们喜欢地吃牛肉,常说世上最美味的不过是他们国家产的牛肉,荔儿可没空去他们那儿牵头牛回来,用的是随便在御膳房弄的,看来,他们国家的牛肉也不过如此。”

胤总算是见识到苏荔的小器了,人家又没惹着她,她反正就是死磕了,决心还是先不惹火烧身了,低头吃了一口泡菜,有点辣,又冰冰凉,感觉怪怪的。伸手想去挟年糕,可是看看红通通的,又怕更辣,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苏荔拨开他地筷子,拿了个生菜叶子,包了一些烤牛肉,一点泡菜,加一点米饭,粗鲁的塞到他嘴里,差点没把他噎死。

“这是小葱牛蹄汤,他们说是吃了长劲,您尝尝就好,奴婢还做了辣鱼汤、人参鸡汤、还有泡菜锅、还有一个朝鲜火锅。”苏荔转头再向康熙介绍菜品。

“全是汤?”德妃这才看到。一盆盆的便是汤汤水水的。

“刚不是说了吗?他们一天三顿都是要喝汤的,所以都做点,让您尝尝。他们跟我们爷一样,没事就拿汤泡饭就点泡菜,就是一顿饭了。这是石锅拌饭,用些新鲜的蔬菜和他们的辣椒酱再打个鸡蛋就行了的。当然王室还是会加点牛肉的。”苏荔拌了饭,一人一小口,再赐给使臣。

康熙吃了,“味道倒是不错,只是一国之君也这么吃?”

“那个,他们也算是君?”苏荔呵呵一笑,言语之中不无贬意。

康熙一想也是,不就是属国吗?穿地还是大公地服色,也就不说什么了。“那是什么?”

“辣炒年糕,宝宝喜欢吃,您尝尝。”

“吃起来。他们饮食似乎都是一个味道。”德妃吃了半天了,还真跟苏荔说的,半天了也没个正经玩艺,可是看看使臣倒是吃得很欢畅,看来苏荔做地就是他们那儿的口味。

“当点心吃吃倒也凑合,这是泡菜煎饼,陛下您应该能吃两口。”苏荔想想,挟了筷泡菜煎饼,昨晚她就做了这个给宝宝和蕙芷当点心吃。两个小的吃得倒是肚子滚圆。

康熙看苏荔推荐了,便吃了一口,热热软软地,加之没那么辣了,破例又吃了一块。总算是把饭吃完了,康熙脸臭臭的,虽说是比以前御膳房做得好吃,自己也能吃几口,要是跟自己平日吃的简直差得太远。吃了半天,也没把肚子弄饱,心里那个不舒服啊。

“使臣用的可好?”

“臣下久以未曾吃过如此精致的美食了,王妃是否去过我国?怎么会如此了解我朝中事。”

“那个,你们现在谁当大王我都不知道。我只是从贵国行商口中对你朝风物略知一二,这些也是他们教我的,使臣觉得满意就好。”苏荔淡然笑着,懒得理他。

“对了,这就是朝鲜刀吗?”苏荔看到一边的桌子上放着一把精致的长刀。苏荔本人是没见过朝鲜长刀的。用手摸了一下,刀鞘倒是很漂亮地但她还不敢去碰。谁都知道在康熙面前,谁也不可以真露出刀锋的,“怎么有点像倭刀?”看那刀柄和细长的刀身,苏荔有些疑惑。

“倒不傻,传说朝鲜刀与倭刀都缘于大唐地马刀。”胤笑笑,温和的解释。

“想也是,他们国家能哪可能这么聪明?”苏荔这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了,果然以抄袭为本性,“陛下,他们的刀真好吗?

“还不错。”康熙点头,刚刚派人取来一看,倒真是比军中使用的硬度更高些,很适合行军打仗。突然心念一动,深深的看了苏荔一眼,想想回头看向了使臣,“刚听四王妃说起你朝中事,朕甚为不满,你朝无论衣饰、文字、律法均以仿效前明,置我大清于何地?不过念在王妃言及尔等乃山野之民,未曾教化之上免予处罚了。”

“谢天朝大陛下。”使臣本吃饱了,心情舒畅时,却没想到康熙又把服饰问题提出来,吓得慌忙跪下,即使听到免于处罚也是心慌慌的。

“这是什么话,难不成你们还有小陛下?还有不臣之心?”苏荔最喜欢纠这种字眼了,马上喝道,管他康熙怎么想,看到高丽棒子难受她就高兴。

胤翻着白眼,老爷子在蒙古被叫大可汗,天可汗,老爷子都没说什么,典型的没事找碴,唉!想要人家的刀就直说啊,用得着这么一唱一喝吗?心里替在这位不幸处在苏荔同志很不开心时,出现的朝鲜使臣鞠一把伤心泪,但不敢说话生怕苏荔借题发挥,自己又加一条罪。

“大………天朝皇帝陛下饶命,下臣不是那个意思!”帘外地人眼泪花花啊,派他来是因为他汉语流利,这几年也几次出使任务完成的也不错,本来说了,这次回去就升官的,没想到这次踢到铁板。

“算了,不过王妃说得对,即便是尔们没有不臣之心,朕也不可不防,这样。此次朕会派人与你一同回去,除卫队之外武器必须上交天朝。”

苏荔也愣住了,一脸崇拜的看向了康熙,这也行?原来刚刚不让自己挑刺是因为不想节外生枝,现在看上人家的刀了,于是马上借题发挥。高啊!实在是高!

康熙看到了苏荔崇拜的目光,坦然的接受,并且赐了她一个白眼珠子,从容的等着看使臣的反应。

“啊!”使臣直接傻眼了,他就一文官,哪参与过什么军国大事,不过倒也知道,他们就这么着就被人缴械了?忙想争辩,“可是……可是……”

“皇阿玛。让李朝交出武器似有不妥,但其不臣之心倒是得心生警戒。不如这样,只让他们限期交出十万精刀如何?”胤清清嗓子。想想该自己出马了。苏荔看看胤,再回头看看康熙,马上明白,康熙这是先漫天要价,蛔虫胤同志马上就地还钱,让使臣不能拒绝。

“十万鄙国也是交不出地啊。我国刀剑均由大师所铸,经年方成一把,怎么可能以万为计?”使臣快哭了,朝鲜可是把他们的刀前艺术品来做的。而大师们是有数的,哪有可能一交就十万,而且朝鲜刀也没有一定的制式,怎么可能完成他们的要求?最后没法了,明知道苏荔对自己国家没什么好感,还是死马当活马医了,“王妃,你是知道鄙国之事地,您说句话啊!”

苏荔望天。关她屁事,她哪知道他们有什么事。

“王妃救命啊!”使臣拼命磕头,苏荔当没听见,脚下被踢了一下。看看,康熙正瞪着自己。苏荔愣了一下,怎么还有自己的事?胤早料到了偷偷张嘴做着口型。

“你个蠢材,我们天朝皇帝陛下难不成只是要那些经看不经用的大师之作?不过是看你们地忠心而已!”苏荔只好先开口,看着康熙地脸色说道,揣测着康熙的意思。“那个。陛下,估计他们真没有那么多。一共才多少人啊,十万把精刀,他们有没那些精铁都不一定。”

“就是、就是,我朝上下对天朝皇帝陛下是无限地忠诚啊!”使臣哽咽着。

胤对她挤挤眼,苏荔边想边说,“他们地少人多,连他们大王也都只吃那些,可想而知那个地方这穷困潦倒了。陛下乃天下共主,以仁爱治国,岂可视若无睹?不如这样,陛下像征性的收他们五……”她伸了五个手指,胤伸出两只手指,她会意,“两万把刀具,算是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教训。顺便把那什么大师请来交流一下,还有铁匠、铜匠、银匠这些贱民迁入我大清境内,免去贱民身份、赐予土地房屋,也为朝鲜大王减轻些负担,您说呢?”

最后迁入工匠倒是苏荔自己想到地,穿越小说里不都说工匠是宝吗?把这些人弄过来,总好过留下他们在韩国受罪吧。她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是奋青,她多么善良啊。

“也是!”康熙点头,“李德全传旨!”

李德全完全不给使臣反驳的机会,就让人把使臣抬下去的,他完全晕厥了。

康熙大笑起来,“机灵鬼,怎么想到要工匠?”

“那个,朝鲜虽然穷困潦倒,那个手艺人倒是不错地,特别的银匠、铜匠,他们做的铜器非常漂亮,那个单单一个小小的铜碗都可以打得光亮得像是金子做的一样。还有银匠做的一种女用妆刀也是精美绝伦,平时用来修眉毛,遇袭时可以用来伤人,失败之后还能用来自杀保节,想得多周到,很好用的。”苏荔兴奋万分的说道,大长今的银妆刀她可是心仪了好久,那玩艺好像也没地买去,现在不趁机会弄几个回来,对得起谁?但说完就马上就看到康熙和胤垮下地脸。

“真的吗?”但德妃来劲了,可以修眉毛的小银刀,那得多小巧精致,爱美之心不管女人多少岁都不会改变。

“当然,荔儿去银店定过,都做的不好,所以他们一定是有特殊的办法来加强硬度。咱们弄几个回来开个作坊,让十三爷去管着,娘娘就等着收银子吧!”苏荔很有信心的跟德妃保证着,只要控制工匠,这技术可是能保密的,想发财一定很容易。德妃倒也不缺银子,但谁又会嫌钱多,顿时喜上眉梢。

正当这对婆媳做发财梦时,康熙清清嗓子,“老四家的,说点正经的,弄点吃地来,朝鲜这饭真是……”

“是,看着那一大桌子,一点正经玩艺也没。”德妃忙咐合着,跟苏老娘的看法完全的一致。

“其实也有能吃的,给陛下做点泡菜疙瘩汤吃吃可好?用牛蹄汤做底。”

“你看着办吧!”康熙挥手。

不一会儿,疙瘩汤端上来,切了点南瓜熬煮,用泡菜调味算是中韩合壁的作法,酸辣适口,南瓜和面疙瘩绵软与精到相互配合着,果然让康熙和德妃非常满意。他们刚刚其实杂七杂八的也吃了不少,只是觉得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于是不觉得得饱,现在一人进了一碗面疙瘩汤下肚,热呼呼的,便舒服了。

“早点上啊,这才叫饭啊!”胤也觉得满意了,舒服的叹了一口气。忘记了苏荔正在生自己地气,马上迎来地是苏荔一记白眼,他清清嗓子,当没看见,却看到德妃瞅着自己坏笑。

第171章 无题

“皇上,改明儿不如请倭寇来吃饭吧!奴婢还会那些倭奴的菜式。”苏荔故意呵呵一笑。

胤开始咳起来,这家伙想干嘛,听她叫什么倭寇倭奴人家倭人又怎么惹她了?唉!

“你看上倭人的什么玩艺了?”康熙斜睨着她,此时也十分了解她了。不是看上人家什么,她怎么会拉着自己请客,整个的黄鼠狼给鸡拜年啊!

“他们的人偶做得极好,听说他们每年三月都有个女儿节,给女儿穿漂亮的衣服,供上漂亮穿着漂亮的人偶,看看人家把女儿多么当回事啊!”她对胤加重语气,胤心里那个冤啊,他对女儿多么好啊?只是现在心肝儿和宝宝去午睡了,不然还能找个来作个证,冤归冤,可也不敢说,老爷子盯着呢!

“奴婢想给蕙芷弄几个,又怕其它的格格们抢。干脆弄几个工匠回来做,穿上咱们的旗袍,那得多好看啊。”苏荔可不会注意胤的哀怨,马上喜滋滋的向康熙解释着,穿着和服的人偶一直是苏荔喜欢的,后来网上看到有卖穿着旗袍的,但感觉很粗糙,便一直没下手买,趁着机会能自己做该多好。再细想想,小日本虽然也让人讨厌,但好东西倒还挺多的,上次沈星姐姐介绍过一套日本厨刀也不错,她上网查过,可看看那价钱,她对小日本的厌恶更深刻了一层,“对了,还有他们的切鱼刀也很好,能把生鱼片得跟纸一样薄,菜刀也做得极小巧,荔儿的刀功还不成,咱们的菜刀太大又重,抓几个工匠回来,卖钱一定很棒!”

康熙想吐血,不想理她了。本想着。这丫头还算灵光,自己一脚踢出很多工匠出来,没想到,她想要朝鲜的工匠不是为了做刀枪,而是要给自己做妆刀,现在想折腾倭人竟也是为了给女儿弄个娃娃。顺便弄几把菜刀回来,这点出息啊!

“皇上,他们的军刀更好!真的,奴婢听说他们武士都有两把刀,长刀对人,短刀对已,个个都是宝刀,经年不绣的。所以奴婢想,他们应该铁匠技术很好。弄几个回来跟朝鲜工匠一起说不定研究研究能做更好的刀。当然,能顺便帮蕙芷找几个娃娃工匠,帮奴婢打几把好厨刀。也能给皇上多做好吃的不是。”苏荔忙加大忽悠地力度,强调自己的要求只是顺便,军国大事最重要,此时连德妃都不信她了,只是抿嘴笑着。

但说者无心,康熙倒是有些心动了,日本的军刀他是有一套的,是幕府的将军送的。当时只觉得锋利了,却没往心里去。现在想想,只怕真如苏荔说地,搞不好弄几个工匠回来研究研究,只怕能做出更好的来。“你还会哪国菜?”康熙想了半天,似笑非笑的问道。

“英吉利的还行,不过他们国家除了布料之外,好像没什么奴婢想要的。皇上倒是可以趁机弄些枪炮回来,他们鄙视咱们,说咱们的火药用来做焰火。他们用来做枪炮,枪炮是什么?那个比大刀厉害吗?”

苏荔故作无知,其实这话是小时候听的,觉得很愤慨,后来长大了才知道,中国发明火枪、火炮时,洋人还不知道在哪呢!而拖着中**事退后几百年的罪人就是这位康熙大帝,他不是不知道火枪的厉害,只是他更怕火枪地厉害。真的行刺起来。只怕谁也拦不住。于是干脆废止,明朝末期火枪据说已经研究出七连株了。只是造枪第一人却被这位老爷子弄死了。

“他们这么说?”康熙面色一冷,洋枪他也有,只是用来当玩具而已,而红衣大炮,大清朝一直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