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穷人穷在哪-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婴儿一生下来不是用水而是用酒精浸沐,如果发现哪个孩子受不了,马上抛到野外喂狼。现在看来,那是极不人道的,但在实力为王的战火年代,弱者只能当炮灰。正如一位斯巴达母亲对出征的儿子递过盾牌时说:“拿住它,或者躺在它上面。”在斯巴达,弱者是没有任何理由存活的,在那里只有更快、更高、更强。
  让富人先富起来的合理性也在这里。
  如果按照圣贤“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迂腐教条,那么大家都喝稀饭或者人人都吃熊掌,舍此无他。如果有人喝稀饭有人吃熊掌,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不仁不义。人有愚笨、正邪、忠奸、弱强之分,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发财何需先知耳提面命?只要不搞富者有罪、状元该死这一套,允许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更允许冠军吃回锅肉,状元啃鸡大腿,名落孙山者吃肉渣,那就够了。富人是可以先富一些的,在《 资本家宣言 》的小册子里,作者把人分为勤劳而聪明的资本家和懒惰而愚笨的无产者,这当然太“黑格尔”了。但在一个公平竞富的、讲求规则的良好社会里,富人致富的才能与欲望着实要强得多。
  这当然不是说,让富人先富就是放水养鱼,设圈养鸡,然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但是至少拥有若干富人的社会,一个富人比穷人还多的社会确是可以办成很多事情的。富人先富,至少国库会充裕一些,穷人找工作要容易一些,社会财富厚实一些,抵抗天灾人祸的能力要强一些。当然,如果以为前面有人先富,后面的人就必定快马加鞭追上来,“你富我富大家富,坐在金山啃萝卜”,这也未免太天真。
  庞涓跟在孙膑的屁股后不分白天黑夜地追,结果却“庞涓死于此树下”。穷人们如果也像当初富人那样不讲规则,不顾生态环境,搞“大跃进”,“大而全,小而全”,那还了得,岂不是要把地球剥一层皮?
  既要约束已富的富人,也要规范将富的穷人,两头都讲规矩,讲时移事易,那么当年让富人先富一些才是一项英明的好策略,否则英明难免会打折。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剩下的人以为下一步就该轮到我了——那只是做梦!
  在财富的问题上,从来就没有轮流坐庄的,所谓“风水轮流转”“一碗水端平”之类,不过是穷人的希望而已,从来没有富人觉得赚钱赚厌了,该把机会让给穷人试试。
  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谁也不会停下来等你,无论是谁,都得撒开腿快跑!
  先富起来的人已经掌握了赚钱的技巧和渠道,聚财的模式已经建立,平台已经搭好,没有富起来的人只有随波逐流,跟着富人的指挥棒转。并且纵向地比,穷人比先前的确富多了,也可以算是后富起来的人,尽管富人富得更加厉害。但既然无力改变,那就承认现实吧,何况在富人设计的致富模式中,有很多位置是为穷人量身定制的,可以让穷人得到基本满足。
  你还想要求什么呢?很多时候,比赛的结果在起跑时就已经定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给穷找一个理由
穷人喜欢用自己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穷人承认自己的弱点,是为了给穷找一个开脱的理由,富人承认自己的弱点,则是为了显示强大的力度。穷人的弱点让人同情,富人的弱点让人景仰。比如脱发,富人秃顶,是智慧的闪光,聪明的脑袋不长草;穷人脱发就是营养不良,就是早衰,就是癞子脑壳一个。
  找理由是一件很easy的美差。如果翻遍了所有大内档案、《 大×律例 》仍抓不出一根小辫子也好办,学学秦桧杀岳飞,一个“莫须有”便足矣。据说,直到70多年后,到了岳王爷的孙子辈时,经过小小岳不要命地死拼,老岳才咸鱼翻身,平反昭雪。
  可见,一个理由是多么地有分量、有斤两。穷人面对穷困大不了有两种出路,一种是脱贫致富,另一种是原地踏步。前者风险太大,成本太高、机会太少、胜算太小、不容易;后者又不甘心、不愿意。
  这时穷人分析学派便粉墨登场了。
  这些都是找理由以求心安理得的高手。结论是“我没有国色天香的姿色”“我没有遗产过亿的老爸”“政治形势所迫”“家庭条件所限”等等。这样,穷人便可以轻松拥有一套天衣无缝、自欺欺人的说辞。
  富人却并不这样。他们乐于承认自己的弱点,比如马虎到连马和虎都分不清,浅陋到小学都没有毕业……富人的用意不言自明,你看,我有这么多弱点,如今我不一样财势赫然吗?这不能误解成富人的谦虚,虽然承认弱点有自降身份、与贫苦大众打成一片的嫌疑,但显示强大与彰显能量仍是富人的主要目的。
  有一位糊涂县官曾闹出过这样的笑话。有一天,县衙来了一位重量级别的上级。县官于是手写一张纸条让师爷立马到综合市场采购。师爷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猪内人一百”,百思不得其解,又不便询问。于是便自作主张在农贸市场买了100头猪,在夜总会临时“招聘”了100位貌美如花的小姐,热热闹闹进了县衙。县官一见,大怒,质问师爷。师爷苦笑道:大人不是命在下买猪和内人各100吗?县官怒道:我让你买猪肉100斤!
  穷人之于富人的弱点也是如此,宁愿将错就错或以错为对,也不反击他们。因为用穷人的放大镜看来,富人都有肃然起敬的尊贵与合理,即使有误,也是穷人理解有误罢了。
  古人云:一肥遮百丑。因此一旦陈世美中了状元,乡下老婆都说不得他的不是了。如果要说也是阿美不忘糟糠之妻、状元安享天伦之乐的美誉。可惜老陈却更欣赏做皇帝老儿的乘龙快婿,所以只好人头落地了。这倒是个富人中的特例。
  穷人想不通贵人、阔人出游为什么动不动就要“清道”、就要“车如流水马如龙”。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皇帝坐了龙廷,那么出行就该叫“摆驾”,死掉叫“驾崩”,说话叫“圣谕”,签字叫“御笔”。任何很简单的事物都神秘兮兮起来,非让普天之下的臣民仰着脖子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可。如今穷人之于富人的尊崇与景仰,道理也是如此的,富人的弱点也有了优点式的解读。
  穷人对于自己的弱点,除了卖弄、自慰、自我解嘲,就是想博取富人们的可怜。因此什么“少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之类的可怜辞与“家里上有80岁老母,下有8岁小子”之类的哭哭啼啼便成了穷人们永不疲倦的唠叨。
  祥林嫂逢人便讲“要是我的阿毛还活着”云云,开始可能会赚得老头老太眼泪哗哗飞,但如果老是阿毛阿毛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也会被烦死。
  可穷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中央电视台的许多主持人都是从地方台跳去的,当年他们在地方台时,当地的观众也没有觉得他有多么出众,多么了不起。但去了中央台,渐渐就气度不凡了,如果再返回地方,与过去的同事同台主持,真的就不一样了,让人刮目相看。
  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质,你所面临的挑战越大,对自己的潜能挖掘得越充分,就越可能有非常的建树。一个人的思维和气质常常是由他所从事的工作打磨而成的,并非他刻意如此,而是每天所接触的人和事,每天必须思考和处理的问题,培养出了一种个人风格。
  环境会给每个人打上烙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不是基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而是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改变的。当别人认为你是重量级的人物时,他的态度谦卑,你就不知不觉气宇轩昂,而当周围的人都觉得你无足轻重,你自己要么畏缩,要么激愤,都难有大度雍容的感觉。
  人生如同一场戏,既然都是唱,都要花费同样的力气,还不如选个大舞台、好角色,痛痛快快演一场。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激动不是激情
能不能干成事,首先要看有没有激情。大部分的穷人不能说没有激情,但是他的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上司表扬了,他会激动;商店打折了,他会激动;电视里破镜重圆了,他的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流。你能说他有激情吗?他有的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对生命的一种认识。
  叶公很爱龙,简直到了把龙都感动得眼泪哗哗流,直奔凡间与他约会的地步。可是叶公一见了龙本身,反而吓得半死。事实证明,叶公的好不过是假好,爱不过是假爱。如果怀春的少女见到梦中的白马王子,她会吓得半死吗?葛朗台见到成堆的金币会吓得昏厥吗?癞蛤蟆见到香喷喷的天鹅肉、黄鼠狼见到小花鸡会吓得无动于衷吗?
  当然不会。
  当花和尚见到镇关西,当胡屠父撞见范进兄,他们会吓得半死吗?当然也不会。因为这里的爱都是真爱,无论是爱人、爱钱还是爱美食;这里的恨都是真恨,无论是恨鱼肉乡里、称霸一方的流氓屠夫,还是恨铁不成钢—— 一个书呆子兼废物的穷秀才、酸女婿。
  穷人创业、致富的激情,似乎是和尚的头发、繁华路边的杂草,算是珍稀尤物了。这就好比性冲动,只要不是天生太监、后天东方不败,多半总是有的。激不激情只需泼一桶冷水。被冷水一激,穷人也许还能动几下,却未必还有当初三顾茅庐、雄心勃勃的情怀了。激情这个标签是不能到处乱贴的,一不小心就会被盖上毁坏市容环境、影响安定团结的罪名。
  孔明是有激情的。因为即使遭遇刘备白帝城托孤,阿斗扶不上墙,马谡痛失街亭,六出祁山不胜等诸多刺激与打击,老孔依然羽扇纶巾、指挥若定。临死之前还免不了文绉绉地来一篇《 出师表 》,什么“临表涕零”,什么“亲贤臣,远小人”,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未必不知道这像在安排后事,也未必不知道刘阿斗会只当他在胡说。然而,他仍然豪情万丈,一派激情。依诸葛的水平,他未必不清楚蜀国与刘主并非成王成帝的好舞台,但他仍义无反顾出隆中,激情万丈联吴抗曹,终成鼎足三分之势。祖逖“闻鸡起舞,中流击水”也是有激情的好榜样。激情有时颇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比如孔夫子周游列国而不得大用,荆轲刺强秦而凶多吉少。然而,时间证明,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有激情的好榜样、好代表。
  激动不是激情。做事情要的是恒久不变的激情,而非一时半会的激动。然而,对穷人而言,激而动,不激而不动才是主题词。至于情,那则是情绪,“以头抢地耳”。
  穷人只有把情绪升为情怀,把激动变为激情,成捆的票子才会“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实行计划生育有一个最根本的难点,就是男女之间始终要频繁地劳动,播了种不让他收获,自然是费神的。假如有谁发明一个绝招,让男女之事变得痛苦不堪,那岂止是计划生育,连整个人类的面貌都将彻底改变。
  快乐原则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所有生物都是因为这个原则才得以存在,得以繁衍。
  富人是最会赚钱的人,他之所以会赚钱,因为赚钱是快乐的,赚钱有激情,挡都挡不住。
  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才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方法。
  没有激情就无法兴奋,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不可能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更不可能有创业的力量和勇气,要成为团队的领袖,更是妄想。
  穷人总是渴望发大财,但没有激情的人,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行动,发财也就永远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
  缺钱只是人生困境的一部分,走投无路的也并非只有贫者。一切到了头的人,一切困境中的人,无论是财富、事业还是前途都看不到希望的人,就会有穷人的沮丧和恐慌。
  所以,只要你还有希望,还有梦想,还满怀着激情在奋斗,只要你还没有走到头,你就不能算是穷人。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时间只是时间(1)
只有穷人的时间是不值钱的,有时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发,怎样混起来才不烦。穷人并不感觉时间就是金钱,因为并没有一份百万美元的合同在等着他签。他如果遇上塞车,他抱怨,也仅仅是因为等得太久,影响了心情而已。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似乎天下顺风得意的英雄、枭雄们都嫌时间不够用,恨不得向碌碌无为的凡人、穷人借用。显然,这一时间收购计划从猿猴披着兽皮草衣、茹毛饮血那一刻开始就没有成功过。否则,以秦始皇的三千童男童女,以陶朱公的只赚不亏的盐铁买卖,何至于寿不及彭祖,命不过百年?
  有人说,天地间唯一公道的就是时间,富也每天24小时,穷也每天24×60分钟,贵也每月30天,贱也每年365日。时间又是上帝分给每个人的私产,既不能高买,也不能贱卖。天下当铺当什么的都有,却没有谁当时间。正如没有哪位商人靠贩卖时间富可敌国,也没有哪位巨贾因时间而家徒四壁。
  然而,长胡子的、白头发的仍然教导我们: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尽管这弓箭与飞梭都是董永时代的古董,但时间的残忍与铁面无私却是显而易见的。当年深圳蛇口有智者大书“时间就是金钱”,一时视为财富标杆。这也难怪,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先富的和将富的,就看到机会不均,就老担忧变天变地,就不敢不挽起袖子赶快捞钱。谁也不敢,不愿,不能“稍息、立正”。沿海人的忙乎与“椰子树上掉个椰子,砸死10个,其中9个都是总经理”的传说是相映成趣的。时间与腰包成正比,在那个赚钱不问职业、学历、资格,遍地都是金子、银子、票子的年代,置身其中的弄潮儿,唯一的遗憾就是爹妈只给他生了两只手、两只脚、一张嘴。
  时间的威力只需去问“铁杵磨成针”的老妇,惊叹“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村夫野氓,可这显然是穷人打发光阴的魔术。对富人来说,时间的标价是各不相同的。即使他家里有铁棒万根,也决计不会让老婆孩子齐上阵,开一家磨制绣花针的工厂,去赚二文三厘的小钱。他所心仪的倒是悟空的金箍棒。说不定,他会花10年时间花10亿巨资去攻关金箍棒项目,而对小本小利、薄利多销的绣花针课题索然无味。很明显,穷人把时间、人工、市场之类的考虑排除在外,他算的只是一根铁棒可磨出多少铁屑,一根绣花针可卖几文几厘。
  有一位老太太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卖鸡蛋,因为那个地方比本地要贵三分钱。她又舍不得坐车,徒步前往。她走啊走,最后鸡蛋全都变成鸡崽了。老太太反而小赚了一笔,志得意满。然而她忘了算上时间以及这一路上的高额盘缠。这就是穷人的短见。对穷人而言,时间无非像自来水一样,拧开龙头,哗哗哗哗流个不断。穷人在听人讲解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之类的道理时,首先盘算的是自己离什么目标还有多远,而结论永远是“我还不算老”。
  时间是一笔不敢算又不敢不算也不敢细算的账,穷人的时间,说到底,不过是不值钱的时间。这方面,穷人的慷慨与挥霍,总是惊人的。
  时间也是一种资源,对任何人来说,时间都是有限的,是比金钱还要宝贵的资源。
  古人有一个词叫游手好闲,谁要是沾上这几个字,不仅是没有钱的问题,连人格也似乎低人一等。为什么?因为你没治了,等于烂肉一堆,蛆虫一条。
  现在好闲进化成休闲,反而成了时尚的标志,不仅不受唾弃,反而令人眼红。
  这都是富人的阴谋!
  都不休闲,他的产品卖给谁?他赚谁的钱去?富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制造着时尚和观念,把赤裸裸的商业目的包装上炫目的外衣,而穷人则是时尚的追随者。当一种风气大行其道之时,就是富人的钱包开始收获之日。
  时间和金钱是两种可以相互转化的资源。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要节约钱只能选择公共汽车,甚至走路;要节约时间就必须付数倍于公共汽车票价的钱去打的。一个享受充裕时间的人不可能挣大钱,一个腰缠万贯的人也不会视时间如粪土,要拥有更多的钱必须牺牲相应的闲暇时间,要想悠闲轻松就会失去更多挣钱的机会。
  只有穷人的时间是不值钱的,有时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发。
  穷人并不感觉时间就是金钱,因为并没有一份百万美元的合同在等着他签,也没有什么重要的生意,慢了一秒就会被别人抢去,钱和时间并不直接相等。他如果遇上塞车,他抱怨,也仅仅是因为等得太久,影响了心情而已。
  只有能带来新的价值的价值才是资本,而价值的高低是与稀缺程度有关的,对穷人来说,稀缺的是钱,而不是时间!
  一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挣钱,也无论钱挣得是多是少,都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如果你可以因为买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钱而气恼不已,却不为虚度一天而心痛,那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你可能还会举些例子来为自己开脱:“你看,那些富人都是一边玩一边就把生意做了,只有穷人才忙忙碌碌的。”
  可是你记着,富人的玩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这和百无聊赖混时间完全是两种状态。富人的闲是闲在身体,修身养性,以利再战,他的脑袋一刻也没有闲着;穷人的闲却是闲在思想,实际上他手脚都在忙,累得要死却只是挣了点饭钱。
  如果你总是感觉时间太多,那一定就有问题!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报恩的经济价值(1)
穷人总念着别人的好,对富人的一点点施舍都会记得很牢,真是“有一点点盐就喊咸了”。所以富人对穷人有什么要求,穷人绝不会说我回去考虑,穷人只有立即执行。穷人送给富人礼品,富人欣然接受,他要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这份忠心。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在中国要当一个合格的君子,最起码的一条标准就是恩怨分明,否则君子俱乐部的门槛甭想踏进去半步。
  圣人誓死高歌的是以德报怨,拼命反对的则是恩将仇报。用中国最正统的计量术语算,那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仔细一想,中国人的报恩主义真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啊!正如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饮水思源,简直成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作业,而每次得100分的优等生,总是酸秀才或者穷光蛋,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士精神。
  话说有个东郭先生路遇一头急于逃命的狼。东郭经不住丧家之狼声泪俱下的苦苦哀求,终于答应把它装进书袋里,骗过了急于吃狼肉寝狼皮的猎夫。在茂才公( 秀才 )东郭看来,这当然是“救狼一命,胜造六级浮屠( 狼命似乎要贱一点 )”。虽然狼不必马上衔几只羊啊兔子啊以跪谢先生救命之恩,但也不至于狼脸一变,要把东郭先生当点心吧?屠杀恩公,于心何忍?然而,在狼看来,却是肚子饿了,吃点人肉午餐,纯属生理反应嘛。何况救狼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更何况佛祖不也以身饲虎、割肉喂雀吗?
  然而,东郭却不干了。
  他再怎样榆木疙瘩脑壳,也不至于笑对恶狼,温柔地说:来吧,宝贝,俺让你一次吃个够!东郭的错误就在于没有学过生物学,连狼性非人性的道理也没有闹懂,他就像救蛇一命反被毒蛇咬死的愚蠢农人。连ABC都没有学过的丧家之狼和将死之蛇又怎么会懂“此恩不报非君子”的大题目、大正义呢?
  可穷人仍然还非常顽固和执著地记住富人的滴水之恩!
  穷人记住富人的恩,本身就是一个荣耀。如果皇帝万岁爷赏他人一件黄马褂、一副御赐牌匾甚至一声普通的问候,他和他的子子孙孙也会牢记在心的。毕竟天下有那么多穷人,为什么某某长只来帮助我一个呢?穷人总陶醉于这所谓的专利,陶醉于独占的光荣中。
  穷人记住富人的恩,固然出于穷人的朴实和厚道,但也不排除穷人想获得更多这样的恩情。有一个善良的富人想帮助穷人。他问穷人想要什么。穷人说,我想要一亩地,富人满足了他。穷人逢人便说富人的好处和自己的难处。富人没办法,又问他要什么。穷人说,我要一幢房子。这样三番五次,富人变成了穷人,而穷人倒成了富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如果超过十年,就有点悬乎了——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啥事不干,整天报仇来报仇去呢?报恩却没有时间限制。韩信曾在江边受妇人一饭之恩,此恩最终是以韩信发达后千金酬之谢幕的,而当年落魄的小韩早已经是统领天下兵马的大将军,而当年的妇人恐怕也变成了连千两黄金也背不动的老太婆了吧?然而,恩,无论大小,无论时间长短,总得要报的,否则,韩信就该叫“无信”了。
  侯嬴报孟尝知遇之恩则是在献得良策后就自裁于城门的。看来要想施恩图报,恩公必须长寿,受恩者必须有觉悟才行。比如韩信就是萧何追出来的,韩信最终死在了他手里,恩怨情仇,扯平了。而吕布是董卓的义子,养了许多年,最终他却杀了董卓,这种报恩法是最骇人听闻的。
  仇,可以让穷人发疯;恩,却可以让穷人发财。
  穷人们深知报恩的经济价值,因此再穷的刘姥姥也会用南瓜白菜到贾母那儿换回一车金的、银的,真是吃不了还兜着走,有这样的恩公恩婆,穷人巴不得天天给他们烧高香——从此不愁没有打牙祭的地方了。
  富人不轻易说不,就像领导不轻易表态,倒不是他们有求必应,而是修养使然。
  下级向上级汇报,不管说得再多,上级总是笑眯眯的,嘴里只有一个字:“好。”好什么?你就不必多问了,上级的心思你应该主动明白。
  穷人向富人倾诉,多半也是如此。穷人倾诉的目的,并非想得到多少指示,只要说出来了,让人知道了他是多么不容易,心里就舒坦了。
  富人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绝不会向穷人说不,即使穷人的要求不能达到,他也会婉转地说回去考虑。这一考虑就没了下文,穷人等了很久不见回音,也就懂了。
  一般人总以为两者交往,富人对穷人的帮助更大,其实不然。富人的鼓励往往是空洞的,而穷人的回报却非常具体。
  穷人请富人吃饭,当然是穷人埋单。富人请穷人吃饭,往往还是穷人埋单。因为总是穷人有求于人。埋单的人坐在下方,先向上座敬酒。富人常有脂肪肝,敬得多了他心里烦,懂事的穷人也就知道了掌握分寸,既热情洋溢,又不强人所难。酒过三巡,该富人回敬了,满桌的穷人顿时起立,杯子一碰,脖子一仰,再有病的都一脸豪爽——富人敬酒,穷人岂能不干?
  穷人对富人的一点点施舍都会记得很牢。富人对穷人有什么要求,穷人绝不会说我回去考虑。穷人只有立即执行。
  穷人不会向富人说不,他以为富人能向他提出要求,而没向别的穷人提出,这就说明是很看得起他了,他拼了老命也会去办。假如办不了,他很可能自裁谢罪,侠义小说里就常有这样的情节。士为知己者死——其实谁又对不起谁呢,不存在的!
  其结果就是,穷人和富人打交道,往往是穷人吃亏。
  

死要面子活受罪
穷就要武装到牙齿,镶一颗金牙,让人肃然起敬。富人到了一定程度不再往脸上贴金,反而需要糊泥。富人担心的是妒忌,而不是鄙夷,穷人却需要尊重。在内心穷人其实不自信,就像一个老女人,拼命往脸上打粉,宁肯把拉链挤爆,也要套上流行的紧身衣。女人装嫩,正好说明她内心恐惧,害怕一旦皱纹暴露,马上没人要了。
  穿上龙袍也不是太子。但是只要不杀头,不诛九族,想穿身龙袍、过回皇帝瘾的凡人比比皆是。因此故宫里等着穿龙袍拍照的游客和荧屏上穿着龙袍扮皇帝的戏子挤破了脑袋。
  话说有一位穷人很爱绷面子,虽然家徒四壁,仍然在外吹嘘自己如何富有。每次出门之前,他都要拿一块肉往嘴上抹一抹,以表示自己刚吃过龙肝凤胆、山珍海味。有一天,当他正在吹嘘自己如何如何花钱如粪土时,他的小儿子却气喘吁吁跑来说家里供他抹嘴的肉被狗叼走了。那人大惊失色,怒骂:“你娘为何不去追呢?”儿子说:“娘没有衣服出门。”那人又问衣服何在。儿子说:“不穿在你身上吗?”唉,此人穷到衣服都要两口子换着穿的地步,却仍然不忘用三寸不烂之舌和满嘴皮的猪油给观众以“纨绔子弟,富庶之家”的印象——这装得也太辛苦了不是?
  穷是穷人的软肋,可是穷人却没有几个愿意老实坦白。话说有位道士百岁有余,仍面如冠玉、玉树临风、帅气逼人。有一天正在大宴宾客,忽然有一老者向其索钱。道士对人说:“他是我小儿子,由于不肯学道,70岁就老成这样。”众人皆以为然。可是后来弄清楚了,道士是那老者的儿子,不过三十出头而已。这道士的年龄就是他的软肋,要护住它,只好用谎言的铠甲。可惜,谎言到底只是谎言。
  穷人未必会撒谎,但却可以拿财富开玩笑。比如倾其所有买一身皮尔?卡丹或香奈儿,或者装一颗金牙齿,打一副银手镯。至少在一对一的形象较量中,穷人觉得自己会因此占上风。但很快他便发现自己煞费苦心,千金散尽远不如阔人一掷万金、气吞山河来得有爆炸力、影响力!在比富的作业中,就像龟兔赛跑,穷人固然可能因为兔子的打盹而先跑一截,但只要兔子略加发力便可让乌龟“呼哧呼哧吃灰尘”。
  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容易招恶风。富人往往穿着普通,饮食普通,一切都普通。据说洛克菲勒曾到一个咖啡馆喝咖啡,付账时,对方欠了90美分。收银员以为他会视而不见,结果他却执意要索回。他说他并不在乎这90美分,而是出于几十年的习惯。真正摆阔的是暴发户,聪明的富人都会明白什么叫人为名累。像石崇斗富这样的故事,现在是绝无仅有了。因为你白天斗富,也许晚上便有黑社会或小偷大盗上门“取货”。中国人说财不外露与富不可显正是这个道理。
  明朝皇帝朱元璋想修城门,沈万三出钱捐修好了,结果皇帝抄了沈万三的家,把钱全搬进了国库里。可见,不仅穷人不与官争,富人也不与权斗。有钱也不是随便可以拿来炫耀的。所谓人为财死,有一半是因财多而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