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臻璇-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臻璇伺候李老太太歇了午觉,又陪着季氏说了会子话,便起身回府。

马车上,两位奶娘都在,高妈妈不方便开口,直到回了天一院,这才去寻了臻璇。

臻璇是格外重视臻衡的,高家又是管着臻衡名下的铺子,高妈妈自然是全心全意要为臻衡考量,事事都上心,想到之前听到的话语,她心里就一阵不舒服,当真是一群不消停的!

臻璇请高妈妈坐下,又打发了屋里人。

高妈妈低声把事情说完后,道:“梨合心思不正是一回事,但估计也少不了那两个的教唆。”

臻璇端着茶盏许久没有说话,习书和菀娘一直伺候着李老太太,当初也是看中她们年纪小,调教好了能多伺候几年,谁知一个个心思都往歪了长。

“萝函这丫鬟,我记得是三伯母陪房的女儿吧?”臻璇回忆了一番,“三伯母管教人可是严厉,她的陪房应当不是什么糊涂的。她既然不愿意和习书、菀娘凑在一块,应该是个明白人。妈妈回裴府的时候与秦嬷嬷说一声,几个都要盯着。”

高妈妈应下。

年节一日一日近了,各个铺子庄子奉帐的人手不停。

夏颐卿格外忙碌些,便是用了晚饭,也少不得在书房里处理一番事宜。

臻璇送了一碗参汤过去,见夏颐卿神色凝重,她一面替他按着肩膀,一面问道:“可是账目上有什么不妥当的?”

夏颐卿慢条斯理喝了汤,半响才道:“明年恐怕要去一趟玫州,青崖庄子那里,殿下看重,要多花些心思。”

刚听到玫州,臻璇的心漏跳了一拍,就怕是金矿暴露惹了麻烦,待听到是七皇子看重的缘由时,她才放松下来:“二爷打算什么时候走?”

“夏天吧。”

臻璇颔首,没有再问。

因着老祖宗去了不到一年,府里过年便一切从简。

四房都在,便整理了一处暖阁花厅,地方宽敞,容得下五六桌摆开。

全是自家人,也就不隔了屏风,依次落座。

长房女眷少,夏湖卿一嫁,就郑老太太、郑氏、温姨娘和臻璇,曦姐儿年纪太小,上不了桌面,腾了一小桌,让曦姐儿、凝姐儿、歆姐儿一处玩闹去,四房董老太太带着两个媳妇、两位小姐与长房的并了一桌。

夏毓卿称病没有来,何老太太也乐得轻松,免得她一个不留心,夏毓卿又说出什么混账话来。

一顿团圆饭吃得也算热闹和气。

袁氏端着酒杯敬了郑氏,浅笑着道:“女儿就是这样让人心疼,昨儿个还是捧在手心里的,今天就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了,尤其是嫁得远,这逢年过节的坐下来吃顿饭都不行。”

郑氏叹息着点头,温姨娘眼睛微红。

这是夏湖卿出嫁后的第一个除夕,当娘的哪里能不思念呢。

袁氏看了一眼坐在身边乖巧的夏沐卿,一手抚着她的背上下摩挲:“这也是我跟沐卿吃的最后一顿年夜饭了,明年啊就轮到我哭了……”

夏沐卿脸上一红,靠着袁氏不说话。

“怎么?婚期定了?”郑老太太问道。

袁氏吸了吸鼻子,挤出一丝笑容:“沐卿夫家在催日子了,沐卿年纪也不小了,夫家想过了年开春时就办喜事。”

之前是因为夏湖卿未嫁,袁氏舍不得女儿,这才拖着男方,如今是不能不嫁了。

说起儿女婚事,苗氏也是一脸的揪心。

夏冉卿已经及笄了,原本相看过一位,却因为老祖宗病重,四房急着要赶回来,便把那边给推了。

等上头姐姐们一嫁,苗氏怎么说也要把女儿的婚事定下来,总不能再拖两年等四老太爷守完了孝回去了再相看吧?到了那时候,这么大年纪的姑娘,能说来什么好亲?

只是甬州这地方,苗氏实在不熟悉。

“大伯母、大嫂,”苗氏试探着问了一句,“我是怕耽搁了冉卿,你们帮我看看,甬州可有合适的人家,我这真是两眼一抹黑啊。”

袁氏闻言一怔,郑老太太和郑氏帮着相看的亲事怎么会差?苗氏这是趁机要占个大便宜了。

袁氏懊恼沐卿婚事已定,好在还有个胞胎哥哥恒卿,她附和着苗氏道:“可不是嘛,我就恒卿一个儿子,左看右看的,就是不落位啊。”

郑老太太细细咀嚼着菜品,她看得出她们妯娌争先,也不说穿,只淡淡道:“不是我不揽事,实在是年纪大喽,操不了那么多心思,景卿的婚事我都还在愁呢。”

这话合情合理,景卿确实没有定亲,袁氏和苗氏一时无言。

董老太太放下了筷子,冷声道:“晓得你们心急,可这种事情有当着小姐们的面说的吗?”

被董老太太瞪了一眼,袁氏和苗氏也就不多说了。

臻璇不好掺合长辈们的这些话题,一直眼观鼻鼻观心。

隔壁一桌也在说笑,罗氏正好坐在臻璇背后,她听见了这边动静,稍稍把椅子往后挪了一些。

正文 381章 妄想(三)

“总归是要在甬州住上几年的,我们几房都要娶媳妇,是要请大嫂帮我们琢磨琢磨,三嫂、五弟妹,我们回头一道打听相看?”

背后突然传来了声音,把之前袁氏和苗氏的话又接了过去。

臻璇一愣,回头看了一眼。

罗氏已经转过了身,笑眯眯地对着她们道。

罗氏瞧见臻璇看过来,笑容更是亲切了几分,扶着她的肩,道:“像颐卿媳妇这样的好儿媳,当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我啊,可是羡慕大嫂了。我们雁卿没他几个哥哥本事,就寻个懂事体贴的,苏卿媳妇那样的也是讨人喜欢。”

罗氏有自己的小九九,她趁着离三老太爷与四老爷那桌远,这才与各房妯娌套近乎。

唐老太太其实也是和热络性子,只要罗氏不出格,她是不会去三老太爷跟前多嘴的。

罗氏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和其他几房,尤其是长房拉好关系,三老太爷已经是庶出了,还对隔了房的亲戚这般疏远,不肯借宗族一点力量,难道几个孩子真要随意婚配了不成?

她嫡出了一儿一女,又带着个庶出的儿子,这要是不好好打算,以后可怎么办?

要是夏雁卿能娶个甬州好人家的姑娘,即便是将来几房全分了家,也能有机会和甬州这边的多来往。

带着媳妇省亲什么的,来了甬州自然要回祖宅请安,一来一去,不就越发熟悉了吗?

苗氏看穿了罗氏那些心思,笑了笑没说话。

袁氏也知道,但总归目标一致,便应和了几句。

郑氏没有和郑老太太一样把话说得直接,含糊着应了:“等景卿定了,再一道相看。”

臻璇听着她们你来我往,心里想着的却是屋里几个丫鬟的将来。

不管心思如何纯正。拖得年纪越大,心思越容易被左右。采翮当初妒忌杜越娘,梨合被挑拨,湘翮对老祖宗亦有不满。

现在的几个大丫鬟她都信得过。但是几个小的心思多,虽然这回被执棋和高妈妈收拾了一番,换了几个人手,但怕人多嘴碎,一来添了风言风语坏了丫鬟们名声,二来万一被设了圈套乱了想法,反倒是损了这些年情谊。

是该一个个放出去了。

只盼着能寻个好的,日子平顺些。

等年夜饭散了,夫妻两人带着孩子回听风苑守夜。

郑老太太精神尚可,见昀哥儿睡了。便让吴妈妈带去碧纱橱里。

曦姐儿抱着臻璇叽里呱啦说了一通话,众人都只听懂了一半,剩下的谁都不明白。曦姐儿也没想让别人弄清楚,说得累了就歪在母亲怀里睡了。

等守足了时辰,郑老太太回寝房休息。看了一眼睡着的孩子,她道:“曦姐儿和昀哥儿今夜就睡我这儿,夜里风凉,一来一去的吹了风可不好。”

这话说得在理,臻璇便笑着应了,与夏颐卿回了天一院。

外头时不时有鞭炮想起,臻璇倒也不困。吹灯落账之后就靠着夏颐卿说话。

“二爷从前说过云在没有婚配?”臻璇抬眸看着夏颐卿,问道。

夏颐卿听她的口气就知道了她的意思,想了一想,才道:“云在倒是夸过挽墨,一手好厨艺。”

这个完全出乎臻璇的预料,几个丫鬟里。云在和执棋打的交道最多,模样好的执画挽琴他也算熟悉,没料到竟然是一直喜欢躲在厨房里的挽墨让云在惦记了。

臻璇不想乱点鸳鸯谱,若云在有心,倒是可以提一提这事。

夏颐卿不见臻璇回答。低头看她,见她一双眸子晶亮,似有期待一般,他不由抿唇笑了:“我会问问云在。”

毕竟是夏颐卿的小厮,他去问最是合适。

云在要是真的愿意,再由他自个儿来和臻璇要人,也不算委屈了姑娘。

剩下的几个大丫鬟,挽琴肯定要留在身边做管事娘子的;执棋的性子臻璇也喜欢,只是不清楚她的意思;执画心直口快,不好随意配人,回头少不得也要问一问她的心思。

约是在想这些事体,臻璇突然之间想起了吴妈妈说过的程家人。

“二爷晓得回事处一个姓程的主笔吗?一家子都卖了进来。”臻璇想到了,便直接问了。

夏颐卿一怔,他是晓得程昔知的,有一回见了他写的字,当真是漂亮,便让云在去问了一次。云在打听事情周全,自然把他一家老小的情况都摸了一个透。

但让夏颐卿疑惑的事,为何臻璇会问起程昔知来,他家的情况在夏府一众奴仆之中算是下乘,又是死过一个妻子留下了个女儿的,这样的男人实在算不得良配。

若要把身边丫鬟嫁过去,这日子只怕也清苦。

“识字懂礼是最要紧的,他在回事处也不是什么好位置,他的娘又是浣衣处的……”

夏颐卿一听这话便明白了,臻璇是想给管事娘子寻个丈夫。

要留在屋里做娘子,夫家绝不能有人在前院居要职,在这一点上,程家是符合的。

夏颐卿微微挑眉,眸子沉沉:“你舍得?”

臻璇沉默了。

执棋爹娘在府中太体面了,要把她指给程家,恐怕会让她家里有些想法,而挽琴呢,她舍得让她去吃这个苦头吗?

若要符合条件,比程家好一些的人家也是有的,但臻璇想来想去,就是念着程昔知是个真的“读书人”。

和一般认过字的男仆不一样,程昔知能断文写状书,显然是有水平的。

他的原配重病,明晓得是无底洞,程妈妈和程昔知还是借着银子给她医病,可见是个有情谊的。

在困难时能够放下读书人的所谓傲气,卖身为奴,在成为奴籍之后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认真做事,想来不是心胸狭小之辈,便是娶个能干的、月俸赏银比他还多的媳妇,也不会计较落差。

臻璇替管事娘子选人的要点就是这一点,决不能是个看不得媳妇比自己好,又或是看媳妇有本事就拿着媳妇的银子游手好闲的,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程昔知不会是那种人。

况且,她要为挽琴的将来考虑。

做娘子,做嬷嬷,可再老一些呢?

程昔知自己是念书的,得了儿子自然不会让他做个睁眼瞎,要真的是个能读书的料子,脱了奴籍得功名亦不是不行。裴家有这种例子,夏家也有。

儿子有出息了,挽琴也有个奔头。

臻璇琢磨着这些事情,到天亮时才迷迷糊糊睡过去,没睡上一会就要起来梳洗打扮,往各处去拜年。

又依着日子,等臻衡来迎,回了一趟娘家。

夏颐卿不拖沓,问了云在的意思,云在涨红了脸,尴尬着傻笑了许久,冒出一句“全凭爷的吩咐。”

臻璇知道了也是乐了,这就是愿意的意思了。

打发了人守在中屋,臻璇单独与挽墨提了提。

挽墨哪里想过这一层,当时就有些发愣,半响回了一句:“为什么是奴婢?”

臻璇失笑,道:“怎么就不能是你?要是愿意就点了头,不愿意也与我说,我回了他,免得让他惦记着。”

挽墨皱了皱鼻子,一时没个答案。

这种事情也不是马上就有答案的,臻璇不催她,让她自个回屋里去想。

又叫了挽琴来,耐心与她说了程家的事情。

挽琴脸上看不出悲喜,从头到脚就安静听臻璇说,待臻璇说完,才接了一句:“奴婢只要能留在奶奶身边,配给谁都行。”

这么耿直又拧的性子,臻璇不由叹了一口气,抚着她的背,道:“你是个认死理的,我旁的不跟你多说,你得了空去浣衣处,先和程妈妈跟她的小孙女打个照面,看着顺眼,再寻个机会让你见见程昔知,要是不顺眼,这事就当我没提过。”

臻璇说完这话,抬眼见挽琴若有所思,心里一紧,就怕挽琴觉得嫁谁都是嫁,早嫁早了,她又补了一句:“挽琴,反正你是丫鬟也好娘子也好,都在我身边,一日脱不开身的。我不急,你也不急,看过再议。”

挽琴点点头,应了一声,从东次间里退出来。

执画守在中屋里,听见动静抬眸看了过来:“怎么?奶奶与你说亲事?我刚好像听见奶奶也和挽墨说过,似乎是云在。”

臻璇对挽墨的安排,挽琴并不清楚。在她看来,若真和执画所说,那也是桩好事,云在跟着夏颐卿,也是府里格外体面的人。

冲执画微微颔首,挽琴刚要开口,外头传来曦姐儿的笑声,张妈妈带着她过来,两人也就不再多言了。

夜深人静时,挽墨和挽琴说起了亲事。

挽琴枕着手臂看向挽墨的方向,淡淡道:“你并不是讨厌云在,只是一时之间觉得意外而已。要我说,奶奶这般考量是有道理的,云在是个不错的选择。”

挽墨幽幽叹了一声:“我就是不明白而已。”

挽琴笑了,又想着臻璇给她的安排,缓缓道:“明日得空陪我去趟浣衣处。”

挽墨不知何意,但她一向听挽琴的,便点头应了。

挽墨考虑了几天,又让挽琴劝了几次,这才到了臻璇屋里,点头应了。

正文 382章 妄想(四)

这章是补昨天的章节,今天的更新晚上7点发。

…………………………………………………………………………………………

既是落花有意,流水也有情,这事也就这么定下了。

云在不是拖沓性子,一样样的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到了二月末,天一院里人人晓得挽墨要配给云在了。

相熟的丫鬟人人道贺,亦有些流言蜚语。

也不知道是哪个婆子嘴碎,从一等要添人上说到了几个大丫鬟的婚事。

桃绫、杏绫嫁得都如意,挽墨又是许了云在,臻璇从娘家带来的这一个个都是费心费力给了平坦前路的,反观执棋、执画,谁晓得将来如何。

这话传到执棋那儿,她听过也就算了,偏偏执画是顶真脾气,非要那几个婆子说出个长短来,幸好在闹将起来之前,让执棋拖回了屋里去。

“你与她们置什么气?不过是嘴上胡扯一番。”执棋倒了一盏茶递给执画,“她们连奶奶屋里都进不去,难道会比你我日日在奶奶身边伺候的更晓得奶奶心思?”

执画嘟着嘴,半响才道:“我是心急,这万一被没头没脑地放出去了,可怎么办?”

“奶奶不是那种性子的人。”执棋又劝,“奶奶替桃绫她们几个可真是操透了心了,我们好好伺候着,即便不是打小的情分,也没有胡乱打发我们的道理。再退一万步说,奶奶带过来的就四个,她们嫁得好,我们嫁得差,这以后提进屋里伺候的可都不是裴家丫鬟,岂不是凉了人心?”

这话说得有理,执画听了进去,支着下巴沉默了会儿。才又道:“你还好些,万一奶奶不给你指个好的,你还有老子娘可以撑腰,我可无处说理去。”

执棋不爱听这话。亦晓得执画只是抱怨几句,思绪上应当是已经想开了,便想敞开窗子透透气。

刚推开窗,便见对面东厢书房亦打开了门,夏颐卿背手出来往正屋去,守在门外的步月顺势带上了门。

执棋余光瞥见执画,见她直直看着夏颐卿,一时心头一紧,压着声儿问执画:“你可千万别打了那样的主意!咱们二爷是什么脾气?你可别犯浑!”

执画闻言一愣,待明白过来执棋指的是什么。她脸上没红,反倒是白透了,眉宇之间全是气恼:“你这话说的,难道我是那样的人?我又不是个傻的,二爷那脾气。但凡这院子里谁有那一丁点心思,可就别想在府里当差了。麝月的车辙子,我还要去重蹈了不成?”

执棋松了一口气,她可不就是怕执画做傻事吗?

两人一道多年,执画是个聪明人,她可不想看到她一时冲动做了浑事。

执画心里是有主意的,但她的主意绝不会往夏颐卿身上打。如今这院子里事事都是臻璇说了算,她又把执棋的话听了进去,为了将来夏家一拨一拨进了天一院里的丫鬟的忠心,臻璇应当不会拿她和执棋开刀。

与其在这里彷徨犹豫,不如和臻璇把话说明白了。

今年初春到得早,园子里杏花早开。执画领着小丫鬟们剪了花枝,收缀整齐,插好瓶放在了东次间里。

臻璇抬眸见了,不由笑了:“开得可真好,一看这花儿啊。屋里都暖和起来了。”

执画见臻璇心情好,轻声与她道:“奴婢有事想和奶奶说。”

臻璇睨了执画一眼,见她垂眸,虽不知何事,还是打发了屋里其他人。

等人都出去了,执画规规矩矩跪下,磕了一个头:“奶奶,奴婢厚着脸皮求奶奶恩典。”

执画这般郑重其事,臻璇有些意外,只是不晓得她所求何事,没有回应,只静静等着她继续说。

“奴婢想将来也能留在奶奶屋里伺候。”执画维持着磕头的姿势,声音平和。

从语调就听得出来,执画很平静,她是做好了打算的,并非临时起意。

臻璇原就想过要试探下执棋、执画的意思,不管如何,她也不想随意就决定了她们的将来,只是臻璇没有想到,执画先与她来说了这桩事情。

“为什么?”既然是开诚布公的交谈,臻璇便问得直接,“留在屋里就意味着嫁得极其普通。”

执画轻咬下唇,认真道:“奴婢喜欢把银钱捏在自己手里。奴婢家里有父母弟妹,生活不易,几乎全靠奴婢的月俸和赏银度日。若奴婢出府嫁人,手上银子少了,拿什么补贴娘家人?”

这是大实话。

臻璇是晓得的,天一院里一等的月俸并不少,况且这几个都极其体面,就算只是传个口信,拿到了赏银也不少,一两个月下来,甚至比得过庄稼汉一年的收成。

执画嫁人之后,即便夫家手头宽裕,也不能让她这么大把大把的支援娘家,若是留在屋里做个娘子,攒些私房还是简单的。

一心一意为了父母弟妹,做女儿做姐姐,这份孝顺和体贴,谁也指责不得。

“家里现在在做什么?”

提起家里人,执画情绪缓和许多。

“奴婢的爹身子不好,娘一个人主内又主外的,隔壁大娘有家裁缝铺子,娘就帮着做些衣物。弟弟如今在一家制墨的作坊里当学徒,每个月都要交学银,等过些年出了师就能拿月钱了。妹妹给娘打下手,她年纪也不小了,甬州嫁女嫁妆丰厚,家里现在要给她攒嫁妆银子。”

这是甬州下层人家的生活,若不是清苦,又怎么会卖了长女呢?

家里开销大,确实需要执画这些银子。

执棋、执画这两个,臻璇素来是看重的,只是相比执棋,执画快人快语,也容易得罪人。

可除此之外,挑不出执画其他毛病,她做事勤快,规矩老实,从没有那些歪七腻八的心思,留在屋里也让人格外放心。

既然执画一心所求,顺了心意倒也不是不行。

臻璇指尖轻轻敲着桌面,缓缓道:“我现在只能答应你,绝不会让你随意就嫁了人。并非敷衍你,而是实在没有合适的人能给你定下。你自己既然是这个心思,也就留些心,若有看中意的,我给你做主。总归屋里要留娘子,你伺候了我几年,我用惯了人手还真舍不得换。”

执画听完了这话,长松了一口气。

臻璇能给她这么一个回复,已经让执画喜出望外了,起码现在她的将来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又郑重磕了三个头,执画才起身。

这边才说完了事情,那边听风苑里来请臻璇过去。

臻璇收拾了一番,匆匆赶到,见院子里丫鬟比平日里多些,再仔细一瞧,有几个是其他几房的。

果不其然,进了屋去,在座的人不少,具是在商量清明时的事体。

老祖宗过后的头一个清明,夏家上下格外重视些,而紧跟着清明后小半个月,就是老祖宗忌日,不能马虎,因而前一日昀哥儿周岁都要简单些。

晓得这些都是规矩,昀哥儿在家中受宠,也不用靠盛大的周岁宴来抬身份,臻璇并不太在意这些东西。

清明也好,忌日也罢,都是长房为大头,所以定下了个大概,其余几房的人便先走一步。

郑老太太又吩咐了几句,余下的便让郑氏和臻璇商量。

说是商量,但臻璇从没有操办过这些,认真听了郑氏意思,照着吩咐,把要准备的一样样准备起来。

清明那一日,全家拜过了祠堂,男丁们上山烧香,女眷们留在府里,从天未亮一直忙到了下午,等男人们回来,才各自回房歇息。

昀哥儿周岁小办,抓周却是不能免的。

拜过了天地神明,桌上放了各样东西,昀哥儿坐在桌上还未动手,曦姐儿扭着身子要去抓。

郑氏眼含笑意,抱过了曦姐儿,认真与她说着道理,曦姐儿这才不闹了,咬着指尖盯着看。

昀哥儿左看右看,突然伸手抓住了一只笔,还不等观礼的人说吉祥话,他又迅速出手抓起了一柄小算盘。

作为皇商人家的嫡长男丁,抓笔和算盘那是最最合适最最让人欢喜的了。

郑老太太都格外高兴,罗氏笑着夸赞:“昀哥儿可真出息,等长大了接了家中生意,更是要蒸蒸日上了。”

昀哥儿不知道旁人在热闹什么,他只管抓着自己的东西,乐呵呵地不放手。

等夜里聚在一块吃了顿饭,这喜悦气氛也就过了。

天一亮到了四月十七,就是老祖宗的忌日。

烧纸、哭泣。

不过跪了半日,云氏撑不住,哭得几乎晕厥,挪到了边上厢房里歇息。

袁氏见了,不由叹了一声:“孝顺孩子,老祖宗最后那些日子全是她伺候的,也难怪会扛不住了。”

闻言人人戚戚,却突然冒出一声低低冷哼。

臻璇吃了一惊,悄悄抬眼打量,最后把目光落在了一脸不屑的何老太太身上。

何老太太的心思,臻璇还真琢磨不透,按说袁氏这是夸赞云氏,何老太太即便不喜欢也不该如此反应。

夜里散了的时候,众人情绪都是低落。

袁氏抬眼看了董老太太一眼,见她颔首,这才挤出些笑容开口:“单家那儿选好了日子,沐卿五月初二上轿。”

ps:

感谢书友sunflower889的平安符

正文 383章 妄想(五)

下午更了一章补昨天的更新,大家不要看漏了。

……………………………………………………………………………………………………………………………………

这话全为了活跃气氛,夏沐卿出嫁,这是桩喜事,一时姐妹相贺,也就没有那么沉闷了。

夏沐卿的亲事定得早,袁氏又是操心性子,早早就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因此这半个月工夫并不显得紧张。

苗氏与罗氏都是会看眼色的,脸上带了笑容,凑在一块说着底下几个孩子的亲事。

何老太太的脸色愈发沉了,见他们各房都说得热闹,偏偏二房未嫁的毓卿是个那种脾气,哪好让张氏与妯娌一道说道去?

唯一让何老太太满意一些的,便是张氏在老祖宗没了之前,就依着她的意思替夏毓卿选好了能狠狠收拾她的婆家,何老太太冷冰冰道:“你们是该快些,沐卿一嫁,冉卿也早些定了,等毓卿及笄了我这里也好办个喜事。”

苗氏连连称是,等二房的人一走,她低声与袁氏咬耳朵:“真是办喜事?毓卿也好,恪卿也好,二伯母能高高兴兴的?”

这些闲话,郑氏无意和她们多说,让臻璇扶着她,与郑老太太一道回了听风苑。

四房那里办喜事,又随着春意渐浓,人人面上都多了些笑容。

臻璇和云氏相约去了趟四房,与夏沐卿添了妆,她们姑嫂来往不算多,但四房两位小姐性子脾气都是温柔和气的,也算是处得来。

等两人出来,正说笑间,云氏突然止住了脚步,指着稍远处匆匆而过的身影,道:“是不是四叔祖父?怎么走得这么着急?”

臻璇顺着云氏指的方向望过去。果然是四老太爷的背影。

两人出了四房,正欲登车,臻璇扭头问守门的小丫鬟道:“四叔祖父匆匆,是出门去了?”

那小丫鬟笑容憨厚。道:“老太爷是去听风苑了。”

臻璇一愣。

去听风苑需要走得这么着急?

云氏听了也是惊愕,但她毕竟是二房媳妇,这种事情还是回避了得好,便与臻璇说了一声,先回了屏翠园。

臻璇赶到了听风苑,院子里空荡荡的,正要往正屋里去,玉砌突然从角落里出来,拉住了臻璇。

“奶奶,先随奴婢来。”玉砌附耳轻声道。

臻璇颔首。随着玉砌进了西边厢房。

“委屈奶奶先在这儿坐会儿。”玉砌请了臻璇坐下,正要倒茶,拎了茶壶起来才意识到是空的,厢房平日里没有人,哪里会添水。她无奈地放下,冲臻璇笑了笑。

臻璇心中疑惑,问道:“谁在祖母屋里?一院子人呢?”

玉砌神色尴尬,眨了眨眼睛,道:“里头谈的可不是好事体,哪个敢听啊,全躲屋里了。里头大老爷和大太太陪着老太太说话。后来二老太太来了,刚刚四老太爷也来了。”

臻璇越发不解了,这些人凑一块是个什么意思?

玉砌俯下身,道:“二老太太说祖宗规矩太过了,应该给嫡次多分一些。”

臻璇心中大惊,突然就明白了过来。现在来说分多分少,这是打算着分家了?

坐在厢房里,听不见正屋的动静,臻璇忐忑坐了大半个时辰,突然听见外头一阵脚步声。

玉砌悄悄探头去看。告诉臻璇道:“二老太爷来了,一脸的沉郁。”

等二老太爷进屋,没过多久,正屋里的声响一下子大了起来。

二老太爷一个人的声音盖过了其他人,几乎是怒吼一般:“你折腾些什么东西!”

这个口气和态度,臻璇分辨得出,是冲着何老太太去的,大约是二老太爷并不晓得这事,亦或是他知道但并不赞同何老太太直接来和郑老太太谈。

那边噼里啪啦的,也不知道摔了什么东西,闹了一盏茶的工夫,才总算是消停了。

此刻安宁比刚才的摔砸更让人不知所措,臻璇端坐着,一颗心都悬着,玉砌一直在悄悄观察。

又过了会儿,廖妈妈从正屋里出来,走到门房吩咐了几句,门房一个腿快的婆子一溜烟去了。

之后又是等待,直到二老爷、六老爷前脚到了,后脚夏黎卿、夏颐卿、夏苏卿也到了,廖妈妈这才寻了雕栏、玉砌进屋里去。

瞧见臻璇也在,廖妈妈有些诧异,悄声与臻璇道:“奶奶,再坐会儿,二老太太她……”

臻璇会意,点了点头。

廖妈妈这么安排,倒不是把臻璇排开,而是二老爷与何老太太怕是闹得有些过了,何老太太面子上不大好看。

何老太太原本就不喜欢臻璇,再让这个隔房的媳妇瞧见了自己的狼狈样子,下回越发不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