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之三国-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邕虽然连忙让人追赶。可惜的是木已成舟,怎么还追得上?

    无奈的他只能默认下了这门亲事。

    其实蔡邕早就和卫家有了口头约定。但在四年前他失势之后,卫家那边就没了音讯,所以他一直不好意思答应郭图,免得无法和卫家交代,可又舍不得拒绝夏玄,所以事情才会落到这个地步!

    当然这一切都和目前的夏玄关系不大,他只是出于善意,给蔡琰一个新生的机会而已,如果将来蔡琰不愿嫁给他。那么他也不会多说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得到了朝廷赦免的蔡邕很快就被朝廷征辟为郎中,郭图前脚刚走,他就启程赶往洛阳了。而离开吴郡的郭图并没有乘船出海前往辽东,反而是乘船沿江进入荆州境内,早在他南下之时,夏玄就交代他一定要去南阳一趟,寻找一个叫做黄忠的南阳人,如果能找到此人,不论付出什么。都要把黄忠带回北庭!

    郭图不知道夏玄为何如此看重这个叫做黄忠的南阳人,但既然夏玄都这么郑重的交代了,他自然要去南阳一趟,奈何他千里迢迢赶到南阳。得到的却只有黄忠早在年前就已经北上的消息,至于北上去哪儿,那只有老天爷知道了!

    但黄忠的邻里也告诉了郭图。黄忠天生神力,武艺过人。有一对体弱多病的儿女,之所以北上很有可能是为了寻找司隶的名医董老太爷。可董老太爷早就和老圣人刘淑去了北疆,这么说黄忠为了追寻董老太爷,很有可能也过了黄河到了北地,如此一来想要在北地茫茫人海中寻找黄忠的可能性已经无限等于零了!

    郭图非常失望,但也只能打起精神留下了一封书信在黄忠的老宅中,告诉他自己的来意,然后带着人回北地去了。

    而在北庭。

    经过三年时间的发展,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百姓的欢声笑语,如今的北庭与曾经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虽然地处边荒,但人口却是冠绝天下十三州,早在半年前的一次人口统计,在册的户籍就高达两百八十万九千户,而每户以三人为计算,等于如今的幽州,人口多达八百万!

    这是大汉王朝六分之一的人口!

    而北庭军满打满算,也只有七个军,外加武侯军和郡国兵,撑死不过十万人,如此低的征辟率,使得民间的劳动力非常旺盛,自然而然百姓也就能安居乐业了,当然这不算青林军在内,否则的话北庭的兵力至少高达三十万!加上充盈的蓟县府库,夏玄绝对有割地称王的资本!

    不过夏玄不会傻到公然反叛朝廷,因为他不需要。

    他在等,只要再过三个月,张角一旦掀起造反的大旗,那么朝廷自然也就无暇他顾了,届时夏玄想要在北地做任何事,都不需要顾忌朝廷的指手画脚,他甚至可以借黄巾之乱,将冀州以北大部分地区收为己有,只不过若是如此,那么他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值得一提的有一件事让夏玄非常不爽。

    那就是刘备迟迟没有下落!。

    虽然说张飞已经在夏玄刻意的布局下,加入了北庭青林军,还担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军官。而从河东逃到北地的杀人犯关羽,则在武侯卫暗部的监视下。并且暗部的人还传回消息称关羽有意前往封侯殿出仕,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前往封侯殿,但少了刘备的身影,夏玄总感觉有点不舒服,因为这个刘大耳可是曹操的克星啊。

    当然夏玄没有将刘备收为己用的打算。

    这可是个真正的枭雄。

    曹操和他相比起来都略有不如。

    要知道刘备可是一个真正白手起家的人啊,他除了一个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其它什么都没有,在这种乱世人,他能坚强的活到最后,并且在西川称帝,谁可以说他不是一个真正的枭雄加英雄?

    夏玄非常看重刘备,而这种态度,也使得贾诩一次又一次的勒令武侯卫暗部加快寻找刘备的踪迹,哪怕就是个死人,也得把他骨头挖出来带到蓟县才行。奈何暗部的死士不是神,刘备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人物,怎么可能会受到关注?虽然说暗部已经在幽州找到了三个叫刘备的人,可他们都不符合夏玄的条件啊!

    刘备的事情可以放一放。

    但针对冀州的布局却刻不容缓。

    虽然说张角因为夏玄的存在,转移了大本营,但冀州依然是黄教的核心区域,若非北庭三番四次勒令百姓不得信仰黄教,幽州大地的情况绝对不会比冀州好到哪里去。

    张角去了中原,目前负责整个冀州黄教事物的是张梁。

    张梁替代了张角的位置,成为了安平国的国师。

    他对幽州垂涎已久,奈何张角的禁令,使得他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冀州的百姓一波一波的前往幽州扎根,这让他快要抓狂了!

    但抓狂了又能如何?要知道在比邻冀州的区域,夏玄都已经让人在官道上设好了关卡,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黄教徒入内,除非愿意抛弃自己的信仰,才可以领到救济物资,如此一来张梁想要动幽州的脑筋,难度不亚于直接把洛阳变成黄教的大本营!

    安平国王宫。

    曾经张角专属的花园中,身材高大的张梁来回渡步,眉宇间的神色非常不安!而在他不远处的石凳上,坐着一个中年人!

    中年人看到张梁的模样,微微蹙眉,随即拱手说道:“师叔,弟子再过三日就要前往洛阳了,师父将大日定在来年三月,届时我黄教弟子揭竿而起,定能推翻这个腐朽的朝廷,还请师叔宽心!”

    张梁闻言停下了脚步,回头看向中年人,叹息一声说道:“元义啊,师叔知道你一心为了兄长,但北地的那头幼龙一天不死,师兄心里就不安啊,偏偏兄长对幼龙颇为顾忌,怎么也不肯让师兄派人去幽州传道,不能让其顾此失彼,届时北庭军大举南下,我黄教便是为他人徒做嫁衣啊!”

    中年人就是历史上最悲剧的黄巾贼马元义。

    马元义是张角最信任的弟子,所以黄教大小事务他都非常清楚,包括与朝廷某些大人物的联系,都由马元义来完成。

    可惜的是马元义与另一位弟子唐周不和。

    而唐周最后选择了投靠朝廷,告发了黄教的企图,使得张角匆忙下令起义,失去了先机。俗语有言,一步错,步步错,失去了先机的黄巾军虽然在初期势如破竹,占据大半河山,但在中后期却开始失控,各部黄巾各自为战,完全没了章法,让官兵有了趁虚而入的机会,将其一一击破,瓦解了张角的美梦。

    但这一世还会与历史相同吗?

    也或者说唐周是否还有机会向朝廷告密?

    即使夏玄也不知道,因为他当初在张角面前隐隐的提到了内贼的事,这一点若是引起张角的看重,那么唐周想要告发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若是张角太过自大,没有把这话放在心上,那也怪不得任何人。

    其实夏玄比较希望张角直接打进洛阳,彻底终结汉朝的统治,到那时他在北地起兵,席卷而下,便可提前终结乱世,将汉族的辉煌延续下去,可梦想总是美好的,至于现实会如何,谁也不知道!(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 北庭报社
    “师叔,神侯有威名,弟子不敢妄言,可若我黄教乃正义之师,想来神侯也不会多做干扰吧?届时师父封他个北地王,一切便可无忧矣!”马元义沉默片刻如此说道。即使是他也不敢轻言夏玄如何,毕竟夏玄可是打出来的威名,最重要的是夏玄和大部分黄教子弟一样,都是出身寒门!

    “北地王?”张梁闻言眼睛顿时一亮,他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若黄教真能扳倒大汉王朝,那么将整个北地送给夏玄又如何?待得巩固了根本,届时黄教就可以缓过神来对付夏玄,张梁不相信以举国的力量,对付不了区区一个诸侯王!

    “哎,元义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本座这就赶往北海面见圣人,只要圣人点头,届时我冀州大军便可南下与圣人会盟,一同兵发洛阳!”张梁叹息一声,随后脸色转喜说道,值得一提的是他早就和张角商量好了,一旦黄教举起大旗,他就以全冀州之力阻挡北庭军南下,哪怕战死到最后一卒都在所不惜!问题是能活着谁也不想死,何况黄教有望取得天下?

    “师叔,弟子送你一程吧。”看到张梁心急的模样,马元义摇头在心中叹息一声,他不看好夏玄会肯授封,但这也是黄教目前唯一的选择,同时他也是为了安定张梁的心,要知道冀州可是黄教至关重要的据点啊,万一这里出现了破绽,那么对整体的战局,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马元义在黄教的身份非常特殊。

    有点类似军师的存在。

    所以他才会被张角授予重任。

    可惜的是民间组织。哪怕再严谨。都会有各种各类的漏洞!

    与此同时。在北庭,表面上虽然非常平静,可私底下,北庭各军都调动了起来,在此之前北庭的兵力主要放在北面防备草原民族,可如今包括武侯军在内,四成的兵力都集中在了涿郡范阳县和代郡灵丘县!

    四成的兵力就是四万兵马!

    这是夏玄可以调动的极限,毕竟幽州有十郡一国之地。比邻夫余、高句丽、鲜卑三族,若不留下足够的兵马,届时后院起火,那就麻烦大了。

    他在等着天下大乱。

    因为他知道现在距离黄巾起义只剩下三个月了!

    而黄巾之乱,也是北庭正式向天下诸侯崭露獠牙的开始。

    范阳县内,夏玄独自站在城头上,他在瞭望远方灰蒙蒙的天空,那个方向是冀州!当他目光落下时,看到饭阳县城门外那成群的商队和各式各样的黎庶,心中有一瞬间难得的平静。

    “主公。黄教的动作越来越频繁,甚至到了毫无忌惮的地步。臣以为最迟不过来年三月,必然会揭竿起义!”贾诩如同影子一般跟在夏玄身侧拱手说道。负责暗部的他,如今已经是蓟县最有名的鬼见愁,甚至连田丰等人都不愿意和他打交道,因为在他手里被揭发的贪官数不胜数,甚至一些官员多收几房小妾,他都会“尽职”的给夏玄打报告!

    “恩!”夏玄点了点头,问道:“唐周到洛阳了吗?”

    如今已是公元183年十二月中旬,若唐周真有异心,绝对已经去了洛阳,甚至早早的就等在了那里,而待得朝廷得知黄教的企图,必然是第一时间发兵前去剿灭,同时因为夏玄的关系,青州和徐州一带将会成为官兵与黄巾军的主战场,那时黄河两岸将会被鲜血彻底染红!

    “主公,今早暗部来报,三天前唐周就已经入了洛阳,他一直待在袁府深居简出!”贾诩沉默片刻说道。

    “袁隗和黄教也有联系?”夏玄眼皮一跳,要知道这可是个天大的丑闻啊,老袁家是嫌家族太显赫了还是怎样?也或者说,袁家早就有了心思要掀翻大汉王朝自家来做皇帝?想到这一点的他顿时想起历史上称霸河北司州的袁绍和称霸江东、江南以及淮河两岸的袁术!

    如果历史上袁绍与袁术同心协力,那么也就没老曹什么事了,甚至连东吴都不会出现。可惜的是袁术与袁绍天生犯冲,袁绍虽然借了袁氏四世三公的威望称霸了河北,但真正得到袁家底蕴的却是袁术!也就是说在袁隗的想法中,开创袁氏盛世的应该是袁术!

    但袁术却是块扶不上墙的烂泥!

    “紧密监视袁家的一举一动!”夏玄沉声说道,如今他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两地通讯延迟的麻烦,要知道洛阳距离蓟县可有数千里之遥啊,一个至关重要的情况,想要从洛阳传到蓟县,哪怕快马加鞭也得两三天之久,万一错过了最关键的时刻,恐怕黄花菜都已经凉了。

    “诺!”贾诩抱拳领命,随即说道:“主公,你让臣派人去找的野鸽子,如今已有不少,但想要让其成为信鸽,短时间还难以办到,臣办事不力,还请主公责罚!”其实贾诩早就在为传讯方面的问题头疼了,只不过受这个时代的大环境限制,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

    夏玄摇了摇头,信鸽本来就不容易驯养,其中需要各种技巧,为了此事,他甚至在奴隶营中找到了一两个胡人的训鹰高手负责指导,但目前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斟酌一会儿,夏玄说道:“本侯明日一早就要回蓟县准备加冠之事,届时范阳县军政就交由樊稠打理吧!”

    “对了,让关羽和张飞明日午时到玄武殿等我!”不等贾诩说话,夏玄又加了句。如今黄巾之乱快要拉开序幕了,关羽和张飞这两位主角怎么能不上台呢?而且他非常看好二人的潜力,希望将来他们能成为北庭最主要的中流砥柱!

    “诺!”贾诩再次拱手。其实他一直有点疑惑,为何夏玄会如此看重关羽和张飞,要知道这两人都只不过是一般的武夫而已,而且还是两个彻头彻尾的愣头青,如今的北庭应该不缺少武将了吧?但他也知道有些事情该问的就问,不该问的最好还是闭嘴!

    想到关羽和张飞,夏玄心中又跳出了刘备这两个字,因为不知道刘备这个大耳贼到底藏在了那里,所以他心里一直很不舒服,他有种预感,这个刘备将会成为他未来一统天下最大的刺头,甚至超过了曹操!

    曹操和夏玄的关系一直处于蜜月期的状态。

    如今他和袁绍甚至成为了北庭在朝廷的代表。

    自然而然,他们俩在朝堂上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只不过这种蜜月期能维持多久,那只有老天爷知道了。

    “主公,是不是又在想刘备了?”贾诩极善关心,他从夏玄蹙眉的表情中就看出了夏玄在想什么。

    夏玄点了点头,冷着脸沉声说道:“刘备此人决不可留,一旦发现他的踪迹,马上带回到蓟县,若他不从,暗部可便宜行事!”

    贾诩微微蹙眉,随后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夏玄就赶回了蓟县。

    因为他要准备加冠了。

    加冠是汉代极为重要的一项仪式,尤其是夏玄这种跺跺脚,整个北庭都要颤一颤的大人物,他的冠礼,必定会引起天下人的注目!而为他的加冠的更是老圣人刘淑!刘淑不但是清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同时也是宗室的元老,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所有人的关注,更何况还与夏玄这位年纪轻轻的神侯联系到了一起?

    蓟县依然如往常般平静,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因为夏玄不希望把大战的气氛带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城内百姓最近多了一样新鲜事物,那就是以名贵的纸张印刷而成的报纸。报纸在蓟县已经流通了两个月,价格低廉,深受百姓喜欢,上面有文字和插画,主要叙述北疆这几年来的变化和各种让人耳目一新的话题,比如谈论黄教的对于错!

    黄教是当下极为敏感的话题。

    因为包括夏玄在内的北庭官员都不能否认,偌大的幽州,有不少人在信奉着黄教的思想,以及将张角尊为圣人等等。而因北庭一次又一次揭穿黄教传道人的骗局,这类人的数量在逐渐减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北庭一般都不允许公开谈论这个话题,引起百姓的好奇心。

    但在报纸出世之后,夏玄给予了报社言论自由的权力。

    起初北庭报社的负责人还有点不相信什么言论自由,故而发行的报纸很少牵扯到政治问题,但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试探后,负责人终于确定了包括夏玄在内的北庭官员,都会尽可能的给予最大的自由权,当然前提是报社能将百姓的舆论引领到好的方向。

    目前北庭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

    当然是势头越来越强的黄教!

    要知道北庭在涿郡和代郡两地,每月捉拿的黄教传道者不下百人!

    他们就像是蝗虫般前仆后继,短短两年时间将好几个县城的大牢都塞满了,可问题是北庭就算想要给他们定刑,也无刑律可依啊,毕竟他们只是传道,信不信随你,又没拿着辣椒水来逼百姓入教什么的,所以北庭也只能选择将他们羁押在大牢里看管着,坑爹的是每天官府还要给他们供吃供喝,这算什么事啊?(未完待续。。)
第十六章 平原王
    北庭报社也是北庭的一份子。

    他们自然希望能为北庭出一份力。

    故而这半个月来,报社都在收集关于黄教的各种负面消息,比如某某黄教主事人鱼肉百姓,欺男霸女等等,反正说来说去就是给黄教添堵,引导北庭百姓不要去愚昧的信奉黄教。

    当然夏玄如今的注意力不在报社上,他要加冠了。

    他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十五年,外加身体原本的年龄,大概四岁左右,也就是说只要过了年,就到了弱冠之年。本来夏玄不想浪费时间在什么加冠上面,毕竟黄巾起义近在眼前,北庭各部都在超负荷运转,迎接即将到来的大乱之世。

    可刘淑不同意啊!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刘淑不但是夏玄的老师,同时他也将夏玄视作孙儿看待,在偌大的北庭,可以说只有刘淑敢蹬鼻子上面的将夏玄骂得狗血淋头,而夏玄只能硬着头皮听着,谁让刘老爷子是他的老师呢?

    值得一提的是刘老爷子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大到快要分辨不清事物的地步,而且因为诏狱的关系,身子骨一直不好,常年被病魔折磨。虽然经过董老爷子数年的调养,但也到了临近大限的时候,董老爷子甚至私下里和夏玄打过招呼,短则半载左右,最长不超过一年,刘淑大限必至!

    也就是说刘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本来夏玄的冠礼应该在来年九月才举行,但因为刘淑的关系,只能将时间提前。尽可能的在刘淑还清醒的时候。天下未乱之前举行。毕竟即使是董老太爷也不能保证刘淑能活到来年九月啊!

    所以在大战前夕,夏玄从涿郡回到了蓟县!

    神武侯占地面积极为惊人,有内府,也有外府。

    刘淑和董老太爷都住在外府上林园。上林园中花草繁盛,环境雅致,非常适宜养生,而这里也是夏玄亲自为二老选择的住处。其实夏玄有表示过江二老送入环境更好的南华园,只不过被古板的刘淑拒绝了。因为在他看来,内府都是夏玄的女眷,他们俩个老头子钻进去岂不是坏了名声?

    上林园中夏玄正在扶着刘淑踩在雪地里向湖心亭走去,看到刘淑那苍白的头发,夏玄鼻子一酸,说道:“老爷子,您的身子骨不好,在外面着了风怎么办,这湖心亭的景色再好也比不上您的身体重要啊。”

    刘淑闻言,转过头来。朦胧的老眼落在夏玄身上,目光中满是欣慰的神色。转移了话题说道:“中临啊,如今你是我大汉王朝的神侯,一言一行都不可疏忽,如今的大汉内忧外患,正处于风雨飘渺之中,尤其是在西疆,羌贼亡我大汉之心不死啊!”

    说到这里刘淑顿了顿,同时打量了夏玄一眼。

    夏玄心中一凛,他明白刘淑的意思,这是让他去西疆扫除羌祸呢,问题他能走呢?若是他去了西疆,北庭大好的局面可就付之东流了,这是他绝对不能妥协的事情!

    “哎!!”或许是看出了夏玄的心思,刘淑轻轻的叹息一声,他已经老了,力不从心了,能活着从诏狱出来已经是最大的幸事,既如此又如何再去管朝廷的事情呢?要知道为了这个朝廷,他家破人亡,连襁褓之中的孙儿都被奸人害死了,如今的他可以说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一个!

    “老师,我向你保证,有生之年定然平定西羌之乱!”看到刘淑眼中失望的神色,夏玄心中有点不忍,咬了咬牙说道。其实他对西羌的问题一直都有关注,但因身处北疆,故而对西羌鞭长莫及,但天下大乱只在朝夕之间,一旦灵帝驾崩了,那么他想要打通前往西羌的路并不难!

    “恩?”刘淑人老成精,仅仅从夏玄这一句代表不了任何事情的话语中就听出了些许不妥,但他眼中异样的神色仅仅是一闪而逝,并没有被夏玄发觉。随后刘淑又与夏玄开始说起大道理来,从古到今,各种稀奇古怪的寓言故事都能信手拈来,听得夏玄津津有味,受益匪浅,不过最后一个关于王莽的故事,却听得夏玄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咳咳,好了,好了。。。。”刘淑摆了摆手,外面风雪确实大,仅仅小半个时辰他就受不了了。夏玄见此,连忙扶着刘淑回到房间里歇息,随后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房外董老太爷不知何时等在了那里,他看到从房内走出的夏玄绷着一张脸的模样,忍不住上前问道:“中临啊,贤君是不是又犯老毛病了?”

    夏玄闻言抬起头来看向鹤发童颜的董老太爷。

    董老太爷非常懂得养生的道理,快七十岁的人了,给人一点都看不出半只脚踏入棺材的模样,反而精神奕奕的像个年轻人!

    “老师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会儿。”夏玄摇头说道,他心里还在想着关于王莽的故事,其实刘淑话语中潜在的意思他已经听出来了,那就是希望夏玄不要学着去做王莽,若是如此只会自取灭亡。问题是夏玄从来没想过把自己当做王莽,他要的可不是一时之尊,但不可否认他有王莽的那种野心,而这种野心对如今的汉王朝来说绝对是致命的伤害!

    “恩!”董老太爷点了点头,他能看出些许异样,但却没有说什么,随后沉默片刻又说道:“中临啊,有一件事,老夫不知当不当讲!”

    “老太爷想说什么尽管说便是,小子怎敢不听?”夏玄闻言苦笑得摇了摇头,自从他成了神侯以后,包括董老太爷在内的所有人对他都刻意的保持了距离,这让他心里非常不舒服。

    “哎!”董老太爷叹息一声,斟酌半响才说道:“实不相瞒,老夫在贤君半睡半醒时听到了一段关于先帝的话语,贤君睡梦中言昔年先帝早就定下了传位诏书,继位者本应该是平原王刘硕之子,奈何诏书却在先帝驾崩的当晚被贼人所窃,当时贤君并没有坚持要立平原王之子为帝,故而才会给了贼人可趁之机把持朝堂,这是贤君一生最后悔的事情,他希望在临死之前找到那份遗失的诏书!”

    说到这里,董老太爷苦笑的摇了摇头,因为他也知道这事太过荒唐可笑了,一份遗失了二十年的传位诏书,就算找到了又有什么意义?而且根本不可能找得到!但为了不让刘淑走的有遗憾,他还是对夏玄说道:“中临啊,以北庭如今的底蕴,若还是找不到那份诏书,普天之下怕是没有什么势力可以找得到了,所以老夫才会把此事告诉你,如果你认为没有追查的必要,也可以不需要放在心上!”

    一直沉默的夏玄,终于开口道:“老太爷,除了那份诏书外,其他还有什么线索能够追寻?也或者说平原王知不知这封诏书的存在?”在他看来,诏书有可能根本就没有丢失,而是平原王不敢让自己的儿子登基做皇帝,毕竟当时的局势是外戚掌权,宦官乱政,让一个屁大的孩子去做皇帝只有当傀儡的份!

    同时夏玄也听闻过平原王刘硕,这个平原王是汉桓帝的亲弟弟,在汉室宗亲中地位尊崇至极,可他却是出了名的风流王爷,整日只知道留连烟花之地,让人无语的是身份如此尊贵的他性格极为懦弱!在坊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日刘硕独自从qing楼里出来,精神气爽的他一时兴起驱散了仆人,独自走在黑灯瞎火的小路上回府,可不成想有一个瘸了腿,断了手的乞丐拦住了他,拿着根木棍对他勒索。

    平原王堂堂九尺男儿,居然连半个屁都不敢放,直接把钱袋仍在了地上,甚至后来仆人赶来抓到乞丐时,仅仅因为乞丐几句发狠的话语,平原王就当场怂了,灰溜溜的带着仆人回到了王府,这一件事顿时让平原王成了当地百姓的笑柄,甚至流传到了幽州让夏玄得知。

    夏玄怀疑平原王是被宦官和外戚威胁了,故而不敢拿出诏书。

    这个可能性非常大!毕竟当时外戚和宦官肯定都不希望看到有个身强体壮的太上皇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所以最后外戚和宦官选择了刚死了亲爹的解渎亭侯刘宏,这让和汉桓帝八竿子打不到一边的小侯爷刘宏捡了天大的便宜!

    其实平原王之子登基称帝才是众望所归。

    毕竟不论是按血统还是身份来讲,汉桓帝的亲弟弟平原王比谁都有资格当皇帝,只不过平原王自己不愿当皇帝,故而将帝位让给了自己刚刚出世不久的幼子,但不成想汉桓帝死得那般仓促,根本没来得及给平原王之子成长的机会!

    董老太爷闻言沉思半响没有做声,他的表情有点犹豫,但最后还是跺了跺脚叹道:“哎,中临啊,实不相瞒,贤君还说过如今的平原王并非是真正的平原王,这件事只有少数人知道,当年先帝一死,没过两日,平原王一门上下都被灭族了,并且所有得知此事的平原百姓都被屠杀殆尽,可恨宦官势大,将此事说成瘟疫作祟,而且还找了个与平原王有**分相似的人顶替了王位,让一些耿直的宗亲们找不出半点破绽,故而此事只能不了了之!”(未完待续。。)
第十七章 咆哮禁宫
    “什么??”夏玄闻言顿时惊呼一声。

    他实在没有想到平原王居然早就死了,如今的平原王只不过是一个冒牌货而已,这也难怪坊间传闻平原王胆小如鼠了,他这是故意不想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啊,可偏偏弄巧成拙,反而成了世人的笑柄。

    随即夏玄的表情凝重了起来,如果这件事里面牵扯到灭门惨案,那么当今天子的宝座可就名不正言不顺了,而且当年权倾天下的王甫、曹节等人相继化为黄土,这件事也就没了遮掩,所以董老太爷才会把刘老爷子的梦呓之语告诉夏玄,希望夏玄能还天下人一个真相!

    就算本应继承帝位的平原王之子早就变成了灰烬!

    “老太爷的意思是此事从平原王入手?”夏玄沉默片刻说道。自从曹节死后,平原王的靠山基本就没了,甚至他听闻前段时日朝堂上有人提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