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爆发户帝国兴亡史-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弥陀佛,佛家不打妄语!老衲进来时,不曾见有人出去!”

  “那接生婆呢?”阿香好奇地问道。

  “阿弥陀佛,施主,这一切都是缘份。既然那位施主不辞而别,又何尝去追问究竟呢!”老尼姑也感到蹊跷,但很快意识到这里面充满神奇,就劝阿香不要对这些太好奇。

  阿香听了,也不再说什么,而迅速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在前线的杨忠先生去了,告诉他喜得贵子的喜讯。

  当时,杨忠先生正在进攻梁国的随郡。他率军进攻了多次,但都被梁国守将桓和先生率军打败了。他想迅速结束战争,回家陪伴即将生儿子的老婆,却深陷战争中不能自拔,感到非常苦闷。老婆生孩子时,呆在她身边的丈夫才是合格的丈夫。杨忠先生眼巴巴地渴望一男半女,在老婆生产时,不能呆在身边,内心颇感到愧疚。

  接到他儿子出生的消息,杨忠先生决心打个大胜仗,献给儿子做礼物。

  于是,在接到喜讯的那天晚上,杨忠先生亲自率军前去进攻随郡城。出发时,天气非常好,但等他们到达随郡城时,随郡上空顿时乌云密布,雷电闪闪。

  杨忠先生顾及不了那么多,下令攻城。

  突然,一阵闪电,空中闪现出了一条巨龙,朝随郡城扑了过去。

  随郡守将桓和先生及其他将士见此,居然手都提不动刀,不由自主地跪到了地上。杨忠先生趁此机会,一鼓作气攻入了随郡城。他不动一刀一枪,活捉了随郡城的所有守军。

  附近的城堡和营垒听到这消息,以为杨忠先生率领的西魏军有天助,听见风声就请求归附。

  杨忠先生进军到安陆时,柳仲礼先生听说随郡失陷,也担心安陆失守,就急忙返回援救。

  诸将担心柳仲礼赶到后,安陆难以攻下,请求加紧攻城。杨忠先生对他们说:“攻守双方态势悬殊,不可能迅速攻占。如果延长时日,劳顿军队,内外受敌,不是高明的计策。南方人大多习练水军,不熟悉在原野作战。柳仲礼回兵必走近路,我军出其不意,出奇兵袭击,敌军懈怠,我军奋勇,一战必胜,则安陆可不攻自破,其余各城就可传去文告招降它们。”

  杨忠先生便选派了2000骑兵,连夜衔枚而进,在淙头遭遇柳仲礼的军队。杨忠先生亲自率军攻入敌军,活捉柳仲礼先生,将其部属全部俘虏。马岫先生以安陆城投降了杨忠先生,王叔孙先生杀死孙詗先生,以竟陵投降杨忠先生。

  梁元帝派使者送来儿子萧方略当作人质,并且送来盟书,请求西魏国以石城为边界,梁国以安陆为边界。

  杨忠先生急于回去见儿子,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就班师回长安去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章  潜龙显灵
一天,阿香把孩子抱给老尼姑看。

  老尼姑仔细看了看,发现孩子身材上长下短,印堂凸起而发光,额上有五根像柱子的印记连着头顶,目光外射,掌上有“王”字的纹理。

  老尼姑觉得这个孩子非平凡之辈,对阿香说:“你要好好照顾好这个孩子,不可随便离开寺院,遇到什么事情就立即找老衲!”

  “谢师太!”阿香迅速回答说。

  “女施主,老衲不得不提醒你,在100天内,这个孩子不能离开本寺院!为了这孩子,本寺院也要谢绝香客100天!”老尼姑非常认真严肃地说。

  阿香见此,虽然内心狠疑惑,但也不敢多问,感觉到般若寺的尼姑对她们特别好,就很爽快地答应了。

  吕女士生孩子后,根据老尼姑的吩咐,住在了般若寺里。她想很快见到丈夫,抱着儿子去见他,但想到老尼姑的话,也只好在般若寺待到孩子满百日。

  在寺院的日子里,吕女士感到百无聊赖,就不时抱着孩子都寺院庭院中走一走。有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吕女士看天气不错,就抱着孩子到寺院里走动走动,驱除内心的憋闷。

  突然,许多鸟儿飞到了寺院上空,围绕着寺院鸣叫不停;许多动物也围到了寺院周围,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吕女士非常吃惊地看着,唯恐这些飞禽会伤到她的儿子。稍稍过了一会儿,她发现这些禽兽虽然嗷嗷叫过不停,但对她和孩子并没有伤害的意思,就将一颗悬挂的心稍稍放下来了。

  这时,一个小尼姑慌慌忙忙走来,对她说:“施主,快回到殿堂去吧!飞禽都围绕着寺院飞翔,走兽都围绕着寺院不停地鸣叫!施主,回殿堂去吧!不然,会吓坏孩子的!”

  吕女士见小尼姑说得恳切,一时六心无主,只好抱着孩子往殿堂里走。走着走着,她突然发现孩子的头上长出角来了,浑身出现鳞片,像一条龙。

  吕女士非常害怕,两手一抖,竟然将孩子掉到了地上。

  出人意料的是,孩子落地的速度非常慢,几乎是轻轻落下去的。

  天上的飞禽看了孩子一眼后,欢悦地交了一声,飞走了;寺院外的走兽听到了孩子的落地声后,也都悄悄地离开了。

  吕女士惊呆呆地站在那里,发现空中的飞禽全部飞走后,蓦然才意识到她手中的孩子掉到了地上。她慌忙从地上抱起孩子,发现孩子居然好法无伤,居然安心地睡着了。

  “姐姐,姐姐,怎么啦?”这时,阿香带着寺老尼姑迅速赶过来。

  吕女士将她刚才看到的一切都告诉了老尼姑。老尼姑想了想,然后用手指掐算了半天,才带着几分惋惜的语气说:“把孩子给老衲再仔细看看!”

  “好的!”吕女士说着,就将孩子递给了老尼姑。

  老尼姑仔细看了看后,说:“这个孩子很特别,他在寺院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切不可让外人知道!走漏这消息的人,必将遭到灭族的灾难!”

  “师太,究竟怎么啦?”吕女士奇地问道。

  “女施主,不要继续问了!切不可让人知道这些事情!”老尼姑再次强调说。

  吕女士看了阿香一眼,说:“师太的话听到了吗?你迅速传令下去,任何人不准提般若寺发生的一切!”

  “是!”

  “女施主,随老衲来!”老尼姑看了看吕女士,说了一句话,然后走进了大殿内。吕女士看了看阿香和小尼姑一眼,也跟着走进了大殿内。

  “师太,究竟怎么回事?”一进到殿内,吕女士就忍不住问。

  老尼姑看了看吕女士,对着她的耳朵说:“这孩子是龙转世。你刚才一摔,致使他迟20年做国君。这事千万不能让他人知道,否则将会带来无穷的灾难,包括孩子的父亲。还有,在百日之内,不能让孩子再见到陌生人,再摔到地上,否则将会给他的人生带来更多灾难!”

  “是!多谢师太!”

  “阿弥陀佛!佛家讲究缘分。女施主能在弊寺生下这个孩子,也是缘分啊!女施主,老衲与这孩子只有百日之缘。等孩子百日之后,女施主带着孩子下山后就永远不要再来弊寺了。你们再来弊寺,将会给彼此带来灾难!”老尼姑又对吕氏说。

  “知道了。师太!”吕女士听到这话,觉得非常纳闷,但又不敢继续问。毕竟她在般若寺遇到的一切太神奇了,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背后操纵着什么。

  杨忠先生回到长安后,见过皇帝,领过赏赐后,就迅速赶回了家。回家后,管家告诉他,吕女士和阿香她们到冯翊般若寺烧香去了,不在家里。

  他大吃一惊,怎么生孩子都不回家呢?怎么生孩子还要偏偏跑到那么远的寺庙去呢?怀着疑问,他带着仆人来到了冯翊般若寺。

  在到冯翊般若寺的路上,稀稀落落地,看不到一个人影。杨忠先生走了很久,没有发现一个到般若寺烧香的香客,就找来一个当地人问究竟。

  那个当地人告诉他说:“般若寺好像来了什么贵客,闭门谢客已经两个多月了。在方圆百里之内,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到般若寺烧香还愿的,都无一不被谢绝。您想到般若寺去烧香,还是趁早回去吧!”

  怎么回事?两个多月前,亲爱的就到般若寺去烧香还愿,到现在生了孩子都不回家?般若寺谢绝香客两个多月了,莫非是亲爱的在寺院内生了孩子,住在寺院内了?于是,杨忠先生怀着疑问和好奇来到了般若寺外。

  刚走到般若寺门前,两个守山门的尼姑拦住了他,对他说:“施主留步!我们寺院闭门谢客,你要烧香的话,就到其他寺院去吧!”

  杨忠先生看了她们一眼,带着几分焦急说:“我不是烧香的,而是找人的!找我妻子和儿子!”

  “施主,这是佛门之地,清静无为。你要想找你的妻子和儿子,怎么找到这地方来呢?你找错了地方,请回去吧!”两个尼姑还是不慌不忙地说。

  “我的妻子两个月前来贵寺烧香,还没有回去。听说我妻子生了儿子,我特意前来将妻子接回去!”杨忠见两个尼姑不让他进去,就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来意。

  “施主,这是佛门重地,哪来有夫人生孩子,请回吧!”

  “不行,我要进去看看!”杨忠先生见尼姑不让他进去,情急之下准备硬闯进去。

  这时,阿香从里面出来了,大声说:“老公,请您不要进去!”

  “阿香,你姐姐呢?我儿子呢?”杨忠先生见阿香出来了,喜出望外,非常高兴,以为马上就可以见到吕女士和儿子了。

  “他们还好!亲爱的放心!亲爱的,宝宝尚未满百日,不能见其他人!请您不要为难师太!不要进寺院了!”阿香迅速对他说。

  “我也算其他人?我不能看自己的儿子?”见阿香如此说,他禁不住生气起来。

  阿香见此,就跪到他面前说:“亲爱的,为了姐姐和宝宝,请您不要进寺院了……”

  杨忠先生大吃一惊,想到阿香如此做必有道理,就没有强行进寺院,转而问道:“宝宝取名没有?”

  “姐姐正等着您取名呢!”

  “在般若寺,我被师太坚决拒绝了进寺。我的宝宝就叫杨坚吧!”杨忠先生想了想说。

  “亲爱的,姐姐让我告诉,请您不要进寺院,还有20天就是宝宝的百日。到那一天,您一个人来接我们吧!”阿香告诉杨忠先生说。

  “那我想宝宝了怎么办?”

  “我每天都会定时出来报告宝宝的一切的!亲爱的,您千万不要进寺院,也不能让其他人进寺院!”

  “好吧!”杨忠先生见阿香说话时态度很严肃,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从此,杨忠先生就露天住在般若寺寺门外,每天等着阿香前来报告宝宝的消息,坚守着不踏进般若寺半步,也努力劝退想到般若寺烧香的人。

  过了几天,独孤信先生陪着太太前来般若寺烧香还愿,遇到了杨忠先生,见他阻止他们进寺院,就不满地问道:“你为什么不让我们进般若寺烧香啊?”

  独孤信先生是他的老上司,他无法拿出足够的理由阻止他们,只好撒谎说:“我35岁了,老天才赐给我一个儿子。我的儿子是在这个寺院里出生的。师太说,孩子在百日之内不能见陌生人,否则难养。独孤大哥,请您体谅老弟吧……”

  “哈哈,恭喜老弟喜得贵子!老弟,既然师太那样说,那么大哥也不好勉强进去了!你嫂子也有身孕,也想到来般若寺烧香。既然能在这里遇到,我想是你嫂子腹内的孩子与你儿子的缘分。这样吧,大哥做主,如果你嫂子生的是男孩,就与你儿子结拜为兄弟,如果你嫂子生的是女孩,就需配给你的儿子!”独孤信先生见他那样说,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小弟不胜荣幸!”杨忠先生见独孤信先生那样说,慌忙行礼说。

  “好了,老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大哥不打扰了,改日到府上喝喜酒!”独孤信先生说完,就带着太太走了。

  百日后,杨忠先生将吕女士母子接回了长安。独孤信先生早就将杨忠先生中年得子的消息告诉了兄弟们。在长安的兄弟,上至丞相宇文泰,下至左右的一些街坊,都纷纷到杨忠先生府上祝贺,一起共饮喜酒。

  杨忠先生一改以前没儿子的郁闷,亲自迎接各位来宾,无论对方身份高低,都亲自接送,似乎要尽量把他有儿子的喜悦与每一个人分享。。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章  初露尖角
一晃眼,杨坚就长大了。自杨坚出生后,杨忠先生的官运越来越好,随着杨坚的年龄增长,他的官也越做越大,越来越获得宇文泰先生的信任。

  为了光宗耀祖,杨忠先生把杨坚送进了当时只有豪门贵族才有资格就读的太学,让他学习文化知识。在太学里,与杨坚一起读书的有宇文觉、王宜、郑怡、元谐等人,而这些人都对杨坚的未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同学宇文觉是宇文泰先生的嫡子,在众多兄弟中排行老三,比杨坚小一岁。

  宇文觉和杨坚一样,都是气质非凡的人,在太学里都是大家公认的领袖人物。但是,宇文觉的老爸宇文泰先生是大丞相,势力远远要比杨坚的老爸杨忠先生强,因此杨坚在他面前很谨慎。

  但是,宇文觉非常喜欢杨坚,经常与他一起讨论如何统帅军队和如何治理国家。杨坚性情严肃认真,有威容,外表质朴木讷,而心地聪明敏捷,对宇文觉的话常常深入思考,因此从与宇文觉交往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练就了较强的综合素质。

  同学王谊慷慨有大志,善习弓马,博览群书,但为人比较倔强。杨坚与他交往时,往往不去与他直接争论,而是静听他的见解。王谊倒也很喜欢杨坚这个忠实的听众。

  同学郑译很有学问,又通晓音乐,善于骑射,是一个典型的小才子。郑译小时就被宇文泰先生所喜欢。宇文泰先生总让他与宇文觉兄弟们一起玩耍,一起读书学习。

  同学元谐生性豪爽,有气节,有风度,与杨坚一起在国子监读书,非常友爱。

  杨坚的这些同学,虽然看上去都是纨绔之辈,但个个才华杰出,而杨坚又喜欢深思考,不与他人争强好胜,而是静静思考每一个问题。因此,杨坚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也逐渐学到了一些官场知识。

  在杨坚的同学中,有不少人因为家庭背景原因,从小就被授予很高的官职,为杨坚编织人际关系网提供了便利,为他促使更加努力提供了动力——虽然他也可望获得很高的官职,但他更加看重个人的能力培养,比他的同学更加刻苦努力学习。

  有一天,宇文泰先生来到了太学视察,见宇文觉和杨坚等豪族弟子在一起讨论问题,就突发奇想,召集他们考一考,以便看看他们有没有长进。

  宇文泰先生问道:“如果高欢率军前来进攻,你是统帅的话,你会怎么办?”

  其时,宇文觉已经被封为略阳郡公。听到他老爸那样问,他回答说:“如果我是统帅的话,我将率领猛将精兵,先发制人,不让高欢率军渡过黄河!”

  “哈哈,我儿有志气!不过,你怎么样阻止高欢率军渡黄河呢?”宇文泰先生一听,意识到儿子宇文觉有统帅之才华,就立即笑着追问道。

  “父王,只要我派猛将率军占据险要的关隘,率军驻扎在黄河沿岸的重要渡口,就可以阻挡高欢率军渡黄河!”宇文觉很自信地回答说。

  “好,好,我儿年纪轻轻尚懂得如此发兵布阵,不错,不错,果然有为父的影子!”宇文泰先生笑着说。

  “谢父王夸奖!”

  宇文泰先生笑了笑,转头问郑译:“你呢?”

  “我将率军跟随陀罗尼(宇文觉的字)冲锋陷阵,直到打败高欢为止!”郑译见宇文泰先生问他,就迅速回答说。

  “如果你是主帅怎么办?”

  “我,我,我也率军坚守黄河渡口和关隘!”郑译没有意识到宇文泰先生会追问到底,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

  宇文泰先生又问了问元谐和王宜。他们的回答都与宇文觉的大同小异。

  宇文泰先生觉得他们的回答都很一般,就转身问一直没有说话的杨坚说:“杨坚,如果你是主帅,高欢率军攻过来了,你怎么办?”

  杨坚看了看宇文泰先生,回答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既没有当主帅,也没有遇到高欢率军攻过来的情绪,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宇文泰先生听了后,颇有几分不高兴,恼着脸说:“我是说如果你是主帅,你会怎样?你老爸作战那样勇猛,你不会是懦夫吧?”

  杨坚见宇文泰先生那样说他,觉得不回答会让大家看不起他,就说:“丞相,如果我是主帅,我会努力去研究高欢的缺点,然后根据其缺点,布阵去挫败他!”

  宇文泰先生听了杨坚的话,大吃一惊,忍不住问道:“高欢有什么缺点?”

  杨坚想了想,回答说:“不知道。不过,听说高欢这个人自以为是,比较狂妄!”

  宇文泰先生笑着说:“假如你说的高欢的缺点是真的,假如高欢真的率军攻过来了,假如你真的是主帅,你该怎么办?”

  杨坚见宇文泰先生如此追问到底,只好回答说:“如果是这样,我将把高欢的所有军队放过黄河,将所有军队和粮草收缩到险要的关隘去,以清野坚壁对付他们。等他们疲劳之后,我再派军烧毁黄河各渡口的船只,派军不断袭击他们。要不了多久,高欢的军队就会投降的……”

  宇文泰先生听着听着,情不自禁地点头起来,说:“不错,果然是虎门无犬子!行军作战不亚于你老爸!”

  “谢丞相夸奖!我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遇到了战场实际情况,能否克敌制胜,还需要很多努力!”杨坚见宇文泰先生夸奖他,便停止了陈述他的战略部署,迅速谢过宇文泰先生。

  “呵呵,你们先下去读书吧!陀罗尼留下!”宇文泰先生看了看杨坚、王宜等人说。

  “是!”

  杨坚下去后,宇文泰先生对宇文觉说:“杨坚的模样气质,不像是世上的凡人!你要多向他学习,要有意识去与他结交!”

  “儿臣明白了!”

  “好吧,你也回去读书吧!”

  宇文泰先生看出了杨坚的不平凡之处,因此特意嘱咐他的儿子要多向杨坚学习,要与杨坚交朋友,使之将来能够忠心为他效力。

  过了两年,宇文觉被定位宇文泰先生的世子,杨坚也因为杨忠先生建立的战功,被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为成纪县公。

  杨坚到了15岁时,独孤信先生便按照他是十几年前的许诺,将比杨坚小1岁的第7个女儿嫁给了杨坚。

  当时,独孤信先生是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徒、河内郡开国公;他大女儿嫁给了大丞相宇文泰先生的大儿子宇文毓;四女儿嫁给了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第一副总理、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开国公李虎先生的儿子李昺(李渊的老爸);而杨坚的老爸杨忠先生也是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陈留郡开国公。

  杨坚娶到独孤女士后,一下子与独孤信先生家、与宇文泰先生家,与李虎先生家都成了亲戚。杨坚与独孤女士的婚姻虽是强强联合的结果,但是他们的感情甚笃,杨坚对孤独女士发誓不和别的女人生孩子。

  独孤女士也很温柔顺从,恭敬孝悌,不失妇道。因此,新婚的杨坚先生,小日子也过得非常美满。。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六章  岳父自裁
杨坚先生美满的婚姻没过多久,就被一次政治事件所连累,美好的生活氛围就被破坏。

  他结婚不到一年,宇文泰先生死了,他同学宇文觉先生接任大丞相、太师、大冢宰,被西魏皇帝封为周公。几天后,西魏皇帝又下诏将皇帝位禅让给了15岁的宇文觉,并将皇帝印玺给了宇文觉。于是,在群臣的劝导下,宇文觉先生登基称帝了,改国号为周。

  杨坚先生刚刚16岁,结婚不到一年,心理还尚未完全成熟,这蓦然间改朝换代,这蓦然间他的同学就当了皇帝,这一切变化太快了。

  宇文觉先生是他的同学,是他的铁哥们儿,就因为西魏皇帝的一封禅让诏书,就因为群臣的劝谏,转眼就变成了主宰天下的皇帝,变成了他见面后必须下跪的人。宇文觉先生要是皇子,杨坚先生尚可以理解,但是宇文觉先生仅仅是大丞相、太师、大冢宰宇文泰先生的儿子。因此,杨坚先生总觉得这场变化大得不可思议,背后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操纵。因为杨坚先生太了解了,小小年纪的宇文觉,哪来那么大的本事呢?

  557年正月初一,宇文觉先生即皇帝位,烧柴祭天,在路门接见政治局委员们;追尊皇父文王,皇母为文后;赦免天下罪犯;封西魏皇帝为宋公。杨坚先生也参加了登基典礼,被升为骠骑大将军,加授开府,成为高级将领,但他内心有很多疑虑,不得不小心翼翼应付一切事情。

  登基那天,宇文觉先生下诏任命大司徒、赵郡公李弼先生为太师;大宗伯、南阳公赵贵先生为太傅、大冢宰;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先生为太保、大宗伯;柱国、中山公宇文护先生为大司马;任命大将军宁都公宇文毓先生、高阳公达奚武先生、武阳公豆卢宁先生、小司寇阳平公李远先生、小司马博陵公贺兰祥先生、小宗伯魏安公尉迟迥先生为柱国。

  见此,杨坚先生更加疑惑,他那年仅15岁的哥们儿,从魏朝那里得到天下,又封那么多捍将高官厚爵,他掌控得了么?对哥们儿来说,这是祸还是福呢?

  伴随着杨坚先生的种种疑问,宇文觉先生相继祭天、祭地、祭祀、祭土神、祭谷神、祭祀祖先;在乾安殿接见政治局委员们,按级别给予赏赐;诏命举荐贤能之士,昭雪冤枉受罚之人,表彰孝义贞节之人,关心鳏寡孤穷之人,优待八80岁以上老人;册立皇后;广封诸侯国:封太师李弼先生为赵国公,太傅赵贵先生为楚国公,太保独孤信先生为卫国公,大司寇于谨先生为燕国公,大司空侯莫陈崇先生为梁国公,大司马、中山公宇文护先生为晋国公,食邑各1万户。

  宇文觉先生的一举一动,虽从形式上看无不像天子登基的模样,但杨坚先生始终怀疑哥们儿宇文觉能否驾驭天下,能否去统帅那些身经百战的老臣,能否震慑住西魏遗留下来的遗老遗少。

  杨坚先生带着疑问回到了家里,惊讶地发现老爸杨忠也闷闷不乐,见老婆独孤女士也闷闷不乐。他开动了大脑里的所有细胞想了想,认为老爸闷闷不乐是因为新皇登基,没有升官晋爵,但却想不出独孤女士为什么也闷闷不乐呢?

  杨坚先生怀着好奇问独孤女士说:“我的铁哥们儿登基做皇帝,我升官晋爵,你为什么不高兴呢?”

  独孤女士见他尚未明了形式,就对他说:“你以为宇文觉登基那么简单吗?宇文觉才15岁,在朝中既没有权势,又没有威望,当上大丞相、太师、大冢宰不到三天,Your majesty就宣布禅让帝位,让他当皇帝。你觉得正常吗?”

  “不正常。我也怀疑其中有蹊跷。怎么啦?你发现什么秘密?”杨坚先生接着问独孤女士说。

  “我到四姐家去了一次。四姐的公公(西魏的第一副总理李虎先生)说,宇文觉登基,都是宇文护一手策划的!宇文觉登基,公公和四姐的公公都没有升官晋爵,是因为宇文护猜忌他们。我恐怕要不了多久,灾难就要来临了!”独孤女士很忧伤地对他说。

  “噢,原来如此。我说宇文觉怎么登基这么轻松。原来是宇文护图谋不轨,将宇文觉推出来夺取魏朝的天下,让他成为天下公敌,然后控制宇文觉,寻机取而代之。”杨坚先生在独孤女士的指点下,终于若有所悟了。

  “可能就是这样。您迅速去劝公公,要做好应付变化的准备,不能为一时的失意而苦闷!”独孤女士向杨坚先生建议说。

  “YES,SIR!”

  杨坚先生做了一个标准的立正的姿势,就到老爸屋里劝慰去了。杨忠先生将他所有的疑虑以及分析推测的情况全部告诉了老爸。杨忠先生听到这些,蓦然才意识到处境危险,要谨慎对待宇文护这个老狐狸了。

  宇文护先生是宇文泰先生的侄子。他年幼时端庄正直,又有志向和气度,深受喜爱,有别于他的各位兄长。

  宇文泰先生率军入关之时,宇文护先生因为年幼而未随从。宇文护先生17岁那年,到了宇文泰先生身边混工资。当时,宇文泰先生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就委托宇文护先生管理家务,当起来会计出纳。宇文护先生虽不施威,但能将内外治理得森然有序。见此,宇文泰先生感叹说:“这个孩子的志向和气度像我。”

  因为战功,后来宇文护先生逐渐升职到了小司空。宇文泰先生西行巡视,到牵屯山时,得了重病,就派人驾驿站车马传见宇文护先生。

  宇文护先生到泾州见宇文泰先生时,老先生已经病危。宇文泰先生对他说:“我病成这样,已经无法治好了。我的儿子们都还年幼,敌寇尚未平定,天下大事都托付给你了;希望你勉力从事,完成我的志愿。”宇文护先生听到这话,泪流满面,跪在地上接受了命令。

  宇文泰先生死后,宇文护先生秘而不宣,到长安才将丧事公布。当时,宇文泰的嫡长子年纪尚幼,强敌在侧,人心不安。宇文护先生治理内外大事,安抚政治局委员们,人心才逐渐安定下来。

  宇文泰先生安葬完毕,宇文护先生借口天命当有归属,派人劝说和威胁西魏皇帝帝,乖乖地把皇位让位给宇文觉先生,否则后果是可以想象和预料的。西魏皇帝没有实权,也害怕被杀死,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将皇帝禅让给了15岁的宇文觉先生。

  宇文觉先生登基后,宇文护先生任大司马,封爵晋国公,一手操控朝政大事,把宇文觉先生当作一个傀儡,或者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皮影人老来操纵。

  太傅赵贵先生、太保独孤信先生等朝中重臣大权旁落,不愿意看到宇文护先生将宇文觉先生当作傀儡来控制,就秘密谋划,想趁上朝之机,突然杀死宇文护先生,将权力交归皇帝。

  谁知道,宇文护先生在朝中收买了不少耳目。他很快发现了赵先生和独孤先生等人的图谋,将计就计,趁上朝之机,宇文护先生先发制人,将赵先生拿下,并逼迫宇文觉先生下诏处死赵先生及他的一帮铁哥们儿。

  宇文觉先生的命根子被宇文护先生捏着,没办法,只好下诏说:“朕的父皇从前与各位及众多文武官员,同心协力,共同治理天下。自始至终,已有二十三年,辅佐父皇,上下和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