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明白了,仲谋,你是想从天子哪里讨来扬州刺史的圣旨?然后让陈温接旨,给他一个金台阶下?”
孙坚顿时明白的孙权的意思,不过他想了想,却摇摇头,叹声的道:“可是仲谋,这行不通,你要清楚,如今天下皆知,天子被董贼挟持,宫中旨意已经不足让天下信服,不然刘繇这个新扬州刺史就早就被江东人认可了。所以陈温绝对不会承认董卓颁发的圣旨,甚至有可能弄巧成拙,以为我乃是董贼一党之人。”
“我知道,可是,如果董卓死了呢,那么天子颁奉的旨意,是不是就能完全代表着朝廷的意思。”孙权嘴角勾勒起一抹冷笑,道。
“你想刺杀董卓?”孙坚双眸一瞪。
“不用我杀,我也没有这个本事,但是父亲不会忘记了虎牢关下,那个一马一戟,孤身直面天下群雄的第一武将吧!”孙权道。
“吕布!”孙坚眯着眼,身上顿时一股强烈如虎的战意爆发。
如果仅仅是站在武将的这个层面来说,当年虎牢关下,那个独占群雄的吕布是唯一一个能让他这头江东猛虎自愧不如的超级强者。
“董卓如今气势皆无,只懂得贪图享乐,雄心全无,而吕布自从虎牢关一战之后,虓虎之名闻名天下,本身也是野心勃勃之辈,你认为他们两人之间还能很平相处吗?”孙权冷笑的道:“如今的长安恐怕已经陷入的两人的争端之中,我们必须在这之前,拿到天子的圣旨,如今江东离不开父亲和兄长,唯有权可代替父亲,亲自跑一趟长安,面见天子。”
“此言有理。”孙坚目光一动,沉默良久,有些赞同,才低声的问道:“不过你怎么能确定,吕布和董卓相争,董卓必败呢?”
“父亲,朝廷之中还是有些忠臣的,他们如果和吕布联手,董卓绝对活不下来。”孙权坚定的道。
“长安路途遥远,如今世道混乱,为父还是不放心你。”孙坚虽然已经被孙权的说法给说服了,但是神色依旧有些犹豫,道:“此事可另外派人去做。”
“父亲,非孙家之人面圣,难表达孙家对天子的诚意,天子又岂可加封孙家,此事在没有比权更加合适的人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徐庶的来信
自从江东军一举拿下了会稽郡和丹阳郡之后,整个江东的气氛就开始变的有些安静了,一片和平,基本上没有什么战事。
孙坚一下子增添了两郡之地,当然是埋头的闷声发展,而掌控豫章和庐江的陈温现在卧病在床,麾下的华歆和陆康也不敢贸贸然牵起战役。
刘繇如今正在盯紧九江郡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没有渡江的能力。
所以江东变得安静和平起来了,这段时间在孙权麾下的锦衣卫配合之下,也让破虏将军府对于江东三郡的掌控力度加大。
时间一晃,进入的初平二年的十二月份,年近除夕春节,作为孙坚政权的中心,吴县倒是一片热闹,人来人往,而且今年的天气好像比较暖和,到了现在,也就下了一场小雪花。
孙家大宅,天姬小楼。
蔡琰穿着一身青色的宫裙,芊芊玉手捧着一本‘乐谱’在看书,而孙权坐在她对面也在看‘书’,他很随意的躺在一张太师椅上,拿着一本《论语》,对准了蔡琰的小脸,津津有味的看着。
临近年关,将军府和太守府更加的事情在忙碌,孙坚和孙策一个身为江东的主公,一个是吴郡的郡守,每天忙的像一条狗一样。
孙权可没有这么傻,能偷懒就偷懒。
锦衣卫最近大事不多,都是一些琐事,他就让韩涛这个早熟的少年去处理,车下虎士的训练他由徐盛和雷定看着,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至于战船研究基地那边已经上的轨道,他安排了一些内政人员看着,然后让董其只是负责技术管理,倒是很顺利发展。
正所谓精人出口,笨人动手,做老大的,最重要是懂得用人,不然像诸葛孔明那样,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就悲剧了。
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孙权自然就要加紧行动,经过相处,经历同生共死,每日朝夕相对,蔡琰这个大美女已经把一半的心沦陷给了他,现在就差一点火候,他要一举把这个害羞的未来媳妇给拿下。
对于孙权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找媳妇更重要,泡妞才是他最伟大的工作。
小楼的凉亭中,在孙权灼热的目光之下,蔡琰不禁感觉道小脸烫烫的,绯红晶莹,她最后受不了了,便抬头,秀眉一横,给了孙一个大大的卫生眼,怒嗔的的道:“权,我是让你来这里读书的,不是让你来盯着我的!”
“我这不是读书吗?”
孙权高高举起手中的《论语》,大义凛然的道:“蔡姐姐,权真的在读书,虽然你长很漂亮,但是我没有在看你,你不能乱冤枉我啊!”
“哼!是吗?你的书拿反了。”蔡琰一瞪眼,琼鼻微微颤动,小脸红扑扑的,煞是可爱。
“啊?”
孙权翻过书面,顿时看到竖读的‘论语’两个字,变成的‘语论’,不过他比城墙还要厚上三尺的脸皮倒是没有一丝的不好意思,悠悠然的把书倒过来,道:“蔡姐姐,这你就不懂了,我这是为了训练自己的读书境界,能把一本书倒过来都能看的懂,那才叫读书。”
“权,你的读书境界还真高!”蔡琰听着孙权的满口胡言,顿时一愣,不禁的有些掩口娇笑,讽刺的道。
孙权有多少墨水,她一清二楚,要说他的谈吐举止也算是有点功底,什么都能说的头头是道,但是要是真正的考核起来,《论语》他还能懂两句,其他的《孟子》《中庸》《大学》……这些一概不懂。
“那是!”
孙权没有丝毫的被讽刺,一脸的傲气,然后才若有所指的大言不惭道:“为了以后能娶到蔡姐姐这么一个大才女做娘子,我孙仲谋阔出去了,以后要勤奋读书,做到闻鸡起舞,悬梁刺股,不然以后怎么才能讨得我那个身为朝中大贤的老丈人欢心啊!”
“呸,不要脸,谁嫁给你啊!”
蔡琰双颊红潮涌动,美眸闪闪,一抹复杂的眼神,玉牙咬着鲜艳的红唇,最后有些无奈的叹声的道:“权,此话不可乱讲,父亲已经把昭姬许配给了卫家,昭姬此生已经是卫家之人。”
东汉末年,礼乐崩坏,但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世家对于名声还是看的很重的,她既然已经让父亲许配给卫家,卫家绝对不会放手的。
“哼!”孙权一声冷哼,道:“蔡姐姐,卫家的人是把你们蔡家当成傻子,卫仲道能不能熬过今年都是一个问题,难道让你嫁给一个死人吗?他配不上你!”
“权,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蔡琰闻言,心中一动,有些慌乱,美眸凝视着孙权的神情,急忙问道:“你可不要乱来,卫家是河东第一世家,在天下世家之中都有这很大的影响力。”
蔡琰随着孙权南下,已经相处的一年多的时间,算是了解孙权,孙权这个人平时笑嘻嘻的,待人处事都很随和,但是性格其实和孙坚,孙策都是一样的,骨子里霸道。
她倒是不是关心那个素未谋面的卫仲道,而是担心孙权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名誉的事情来。
“我能做什么啊!他卫家在河东,我在江东,就算想灭了他,也有些困难。”
孙权冷声一笑,沉声的道:“蔡姐姐,卫仲道本来是一个病秧子,你不知道吗?权真的是不明白,你家的蔡老头是不是老糊涂了,居然把你许配给一个病秧子。”
“什么?”
蔡琰一听,芳心不由得有些颤动,颤声道:“不可能吧,当初父亲说卫仲道出身贵胄,文武双全,长的一表人才,而且满腹经纶,乃是国家之栋梁,才把我许配给他的。”
“蔡姐姐,你见过卫仲道吗?”孙权一听蔡琰这话,脸色顿时难看了,黑着脸,问道。
“没有!”蔡琰摇摇头。
“不是蔡老头骗你,就是卫家的人骗了蔡老头。”孙权叹声的道,他知道,这个世道,所谓的父母之命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婚姻。
“权,不可对我父亲无礼,父亲是绝对不会骗我的!”蔡琰美眸之中流淌着坚定的光芒。
“公子!”
这时候,一个孙家护卫走进天姬小楼,对着孙权,恭敬的递上了一个信封,道:“门外有一人声称从长安而来,书信于公子。”
“长安?”孙权和蔡琰一听,对视的一眼,心中都有些疑惑。
“人在哪里?”
孙权接过了信封,只看这封信上面五个字‘权公子亲启’,便看着护卫,问道。
“在偏厅候着!”护卫回答道。
“把他带到这里来!”孙权一边拆开了的信封,一边对着护卫道。
“诺!”护卫点头,立刻转身走了下去。
“是徐庶的信!”
孙权一看,越看面色就越来越是阴沉,最后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咬着牙,道:“该死,这个蔡老头真是读书读傻了!”
“权,我父亲怎么啦?”蔡琰一慌,双手提着长长的宫裙,走了过来,把书信夺过去,一看俏脸顿时有些苍白。
徐庶的书信上说,他已经拜入的蔡邕门下读书,最近他听到王允已经和蔡邕商量好的除去董卓的方法,其中他还感觉到蔡邕已经下定的决心,一旦这一次除贼成功,便以自己的性命,维护汉家因为董卓丢失的脸面,平息董卓带领的动乱。
徐庶曾经多次劝告,丝毫无用处,唯有希望蔡琰能进长安,用亲情去阻止蔡邕。
“蔡府护卫蔡丰拜见小姐,拜见权公子!”这时候护卫带进来的是一个布衣青年,长的很魁梧,面容刚毅,身上有一丝煞气,太阳穴高高凸起,武艺不凡。
“是你,蔡丰?”蔡琰一看到这个青年,神色有些激动顿时叫了出来,急忙的走上去,问道:“蔡丰,你快告诉我,我父亲还好吗?”
“小姐,看到你平安真好,自从你失踪之后,老爷就茶饭不思,气色一直不好,后来幸好元直少爷带来了你的消息,老爷才定下心来。”
蔡丰站起来,看着蔡琰,有些激动的道。
他蔡家大管家的儿子,从小是蔡家的家将,如今凭借着武艺当上了蔡家的护卫头子,从小在蔡家长大的,把自己当成的蔡家的人,对于蔡邕和蔡琰当成自己最亲密的人。
“权,不行,我不能让父亲做傻事,我要回去一趟!”蔡琰这时候有些六神无主了,拉着孙权的手臂,两眼红红的,泣声道。
“蔡姐姐,不要冲动,先先冷静一下。”
孙权轻轻的抱着蔡琰,坚定的安慰道:“现在的长安很危险,我不能让你回去,不过我一定会把蔡老头带回来的。”
“权,你不许骗我!”蔡琰明亮的大眼睛凝视着孙权,带着一丝希冀,颤声道。
“孙权从来没有骗过你,以前不会,以后不会,我说能把蔡老头带回来,就一定能把他带回来的!”孙权神色淡定,身上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自信。
“我相信你!”蔡琰这时候才松了一口气,安静下来,装过身去才看着蔡丰,轻声的道:“蔡丰,你把这一年蔡府发生的事情,和父亲的身体状况都和我说说。”
“诺!”
蔡丰尖锐的目光带着一丝敌意看了看双手抱着蔡邕的孙权,沉默了一下,才对自家的小姐点头。
“蔡丰,你和我来!”
等蔡丰汇报完毕,蔡琰还在自责自己不再父亲身边侍奉的时候,孙权叫来小欢子和几个小侍女服侍蔡琰,然后把这个蔡家的护卫蔡丰叫进了自己的书房之中。
“你来江东,是蔡老头的安排,还是徐庶的安排?”孙权凝视着青年,冷声的道。
“是元直少爷的安排,老爷不知道。”
蔡丰听到孙权对蔡邕的称呼,眉头顿时皱起,目光之中有一丝不满,不过还是低声的回答道。
“他有什么话给我?”孙权心中一动,眯着眼。
“元直少爷说,老爷的决心很大,软的是不行了,要来硬的,所以他需要权少爷的帮助。”蔡丰对于徐庶这个蔡邕的关门弟子很尊敬,急忙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孙权双眸一道精芒划过,顿时明白了徐庶的意思,叹声的道:“徐元直,你不是要求蔡琰入长安,你在和我玩心眼,要我派人去长安。”
“你不想违抗师命,就把主意打到我头上,以后就算蔡老头不满,也只能把气撒在我身上,你可真是够阴险的。”孙权有点苦笑不得,这个徐元直第一次玩心眼,居然是给自己挖坑。
(今天事情多,来不及三更了!只有两更)
第一百一十章 战船研究基地
吴县西侧城外二十多里,临近太湖的一个港口之上,一座占地超过百亩以上的坞堡,背靠青山,门前渡口,依山傍水,耸立其中。
这就是整个吴郡最大的造船厂,不过前几任吴郡太守对吴郡水军忽略,这个造船厂在灵帝中平年间就已经开始荒废了。
直到最近现在孙坚建立了将军府,才下令重开,成立江东战船制造工坊,以董其为监令。
孙权更是在吴郡各地之内,一口气召集了上百个懂得制造船只的工匠,还募集了上千学徒,进驻此地,开始对江东水军所需要的战船开始制造和研发。
这里虽然已经荒废了,不过还保留了不少原来制造船只的工具和地方,只要有人,有材料,随时都能制造出斗舰和艨艟这些战船。
不过对于孙权来说,制造内河用的战船不过只是一个借口,他对这个船坞最看重的是能研发出航行大海的战船。
这里已经成为孙权的研发战船的一个基地,周围已经让孙权调来了数百精锐的江东水军,重重戒严了,没有通关文案,谁也无法进入。
坞堡很大,房屋成排,朝着太湖的方向,建立好几个渡头,董其站立在最大的渡口之上,已经没有落魄的憔悴,整个人精神多了,好像年轻的好几岁,正在意气风发的给孙权讲解,从太湖之中捞起来的那一艘会稽水军的楼船。
“公子,这艘楼船还能继续用!”
董其仔细的检查了这一艘有些残破的楼船,长长松了一口气,眉头舒展而开,道:“公子缴获的那一艘会稽水军的楼船就是三层楼船,高十丈一尺三,全长十八丈二尺五,应该是当年我师兄亲自建造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年,其中的主体结构我都了如指掌,虽然底部让人凿沉了,只要修补一下,还能用。”
“你师兄?”孙权微微一愣,双眸迸发出一道精芒,急着问:“在哪里?”
“我师兄原来是会稽山阴船只制造监令,造船技术纯火炉青,当年某在会稽学造船,师傅没多久就死了,技术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他,不过他三年前也已经病死了。”董其微微叹了一声,神色之中有些怀念,道。
“哦!”
孙权闻言,神色之中微微有些失望,要是论起造船的本事,会稽的工匠基本是上排名第一的,他招募的这群造船工匠,虽然都是吴郡人,但是技术大部分来自会稽。
会稽郡之中的那一个属于郡守府管辖的大造船厂,本来就是完好的,程普接手之中,如今已经继续开工了,开始为江东水军制造战船了,不然孙坚也不敢让孙权贸贸然的扩建三万江东水军。
毕竟对于孙坚来说,孙权的这一座船坞才重新开张,多久能造出战船,孙坚自己心中的都没有底线,自然不会把希望都寄托在这里。
“公子,这些天船坞里面的破坏战船我都看了一边,除了这一艘楼船,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主体建全,能修补的。”
董其转悠了一圈,把所有战船都检查了一遍,神色凝重,恭敬的道:“至于其他的,恐怕就要拆开了,重新制造了。”
“有三分之二能用,也不错了!”孙权对于这个数字很满意,问道:“董公,这些还能修复的战船你们全力动工,要多久才能修复?”
江东水军现在急缺战船,这是批战船投入使用,最少能让他们在训练的时候等到满足。
“现在船坞已经有上百师傅,还有公子招募来了上千学徒,如果材料充足的话,一个月,老夫有把握把它们修好,重新下水!”董其沉吟的一下,才谨慎的道。
“好!”孙权神色之中露出一抹喜意,道:“材料的事情你开一个清单,我会督促的将军府的人以最快的速度送来,其他的那就麻烦董公了。”
“此乃其之职也!”
董其目光闪亮,应声点头。
“董公,给我展示一下你想要建立的新楼船吧!”
这时候整个船坞之中都是一片的忙碌,孙权和董其在两人船坞之中转悠的一圈,走进的一个宽敞的厢房之中,里面一个高大的案桌之上摆满了十几个小模型楼船。
“让我也看看,你想要制造的楼船到底如何?”孙权走上去,拿起一艘小模型船,凝声道。
“公子,现在江夏,豫章,会稽,九江的楼船大部分都是三层,十丈左右高,二十左右长,能承载的将士约莫千人,不过因为高度和重量有些偏差,楼船最大的问题就是稳定性。”
董其的性格就有点想后世的那些科学家技术狂,即使这些年落魄,没能造船,对于战船他依旧保持这一种沉迷式的研究。
说起这个,他就有些激动了,看着孙权,开始分析他研究的楼船:“楼船,是水上的一种城堡,以舵掌控,四周有橹杆稳定,作为战船的主要核心,上面设立垛口,以皮革包裹之,以防御之用,装有强弩,射程在五百步之内,还装有拍杆,用来投石,不过因为高度,缺少重心,稳定性不高,容易翻船,这个稳定性的问题,一直没有人能解决,有人想要降低高度,不过相对来说就褪去了楼船的提点。”
董其拿起其中最大的一个模型船,目光凝住,沉声的道:“我和师兄五六年前在一起的时候曾经研究过一种巨无霸的楼船,一共十五丈,五层高,长三十一丈,能承载三千将士,上面安装三面风帆,以风力的稳定。“
“就是这个?”孙权眯眼,伸手接过的模型船,仔细的观察,双眸一道精芒闪过,沉声的问道:“不过,的确是一艘好战船,你能把它制造出来吗?”
“公子,这不过是我和师兄当年的一个设想,这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不宜建造!”董其咬咬牙,很想说可以,但是他的确没有把握能造出来。
如果仅仅是三层的楼船,他熟悉,有经验,也有信心能建造出来,但是这种巨无霸的楼船从来没有人建造过,其中造价太高,要求太高,万一造出来,无法使用,就罪过了。
“有问题就去克服!”
孙权摆摆手,不在意,凝视着模型船,道:“如果不去做,你永远不知道对与错,不建造,你看着这个模型船就能知道它的未来吗?现在,我命令你,以后你就以这艘楼船为主要,去制造出来,不过这过程你要小心谨慎。”
“诺!”董其闻言,心中一震,神色微微有些激动,目光精芒闪闪,点头道。
“董公,如果这艘楼船制造出来,它能下海吗?”孙权看着模型船,眸子咪了起来,有些希冀的光芒闪烁,凝声问道。
“公子!”
董其神色顿时有些凝重,道:“这一片幽蓝的大海,对于我们每一个造船的工匠来说都是一个难于超越的天坠,目前我们江东的所有战船,最多只能在海边的地方航行,而这艘船的设计是我和师兄的心血,如果能造出我理想中的形态,应该是能在大海航行的,最少到达夷州(后世的台湾)是没有问题。”
江东也不会没有人对这片大海好奇,也曾经有人乘船到达夷州,不过大部分有去无回,能回来的寥寥无几,但是凭江东如今的船只,去夷州还是要看运气,运气不好的,一个风浪,船毁人死。
“好,有希望就好!”孙权闻言,深呼吸了一口气,双眸爆**芒,大声的道:“这船必须造,无论你要什么,我都会给你弄来,这一艘战船你必须制造出来。”
“董其明白了!”
董其从孙权的声音之中,听到了一股决心,这让他的信心更加的大了,他愿意去尝试,就是害怕没有人支持,孙权的支持让他无后顾之忧。
“对了,董老,你这船怎么没有隔水舱?”孙权对着模型船,很仔细的观察了一番,眉头皱了起来。
“隔水舱?”董其神态微微有些疑惑。
“就是水密隔舱!”
孙权看到这个造船的大工匠一愣,顿时想起来了,这好像是唐朝才有了一个造船技艺,这个时代好像还没有,便沉声的解析的道:“把船舱隔开,分割,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即使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区……水密隔舱既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能,又增加了远航的安全性能。”
“水密隔舱?”
董其毕竟是一个造船大工匠,对于船只的熟悉无人能比,顿时明白的孙权的话中的意思,双眸之中顿时爆发精芒,大声的道:“公子此言大善,倒是提醒的某!”
“董公,我知道你对战船很熟悉,但是闭门造车是难成大事的!”
孙权感觉董其的性格之中有些持才傲物,便轻声的提醒的道:“要想造出一艘能在大海之中航行的战船,每一个造船工匠的意见都是很重要的,你必须集合船坞之中所有工匠师傅的意见,才能弥补你本身想不到的方面!”
孙权一口气不计后果的召集的上百造船工匠,其实是把这里当成是一个战场开发研究的基地,让他们更好的交流双方的技术,从而提升战船的研发。
“公子所言甚是,我随后一定集合众人的思维,对这艘战船进行改装,务必精益求精。”
董其浑身一震,立刻躬身,恭敬的道。
第一百零九章 江东水军大力发展
接下来几天,为了周瑜这个江东第一谋士的归属,孙策和孙权两兄弟算是杠上了。
当然,周瑜这等大才的归属,做主还是主公孙坚,于是乎两人开始萦绕着孙坚,较力起来了,各自陈述所需,点名要周瑜辅助。
将军府新建,孙坚事情本来就多,够烦的了,在让两个小兔崽整天烦出烦入的,差点没有一巴掌拍死两人。
终于,孙坚在将军府邸热情的接见过周瑜和太史慈这两个人才之后,第三天,将军府就下了任命书,太史慈接替周泰的位置,周瑜的归属就有了下落了,水军主将。
孙权大获全胜。
如果说孙策是狂傲的雄狮,那么孙权就是一头狡猾的小狐狸,若是征战沙场,孙权拍马都跟不上孙策的背影,不过要是论无耻夺人,很明显,孙策远远不及。
为了周瑜,孙权可谓是出尽说能,用尽关系来说服孙坚,最终以江东水军必须发展的大义直接压了下来,孙坚才松口。
毕竟经历了吴县这么一次被偷袭,孙坚也反应过来了,在江东,水军的重要性超越骑兵,如今水军已经成为了江东军最大的缺口,不得不加速发展。
将军府成立之后,张昭被任命为长史,潘凤被任命为司马,两人乃是孙坚麾下,一文一武,撑起了将军府。
紧接着将军府命令孙策兼任的吴郡太守的位置,如今孙策也算战功赫赫,声名大振,虽然年纪尚轻,不过登上吴郡太守的位置也没有多少人反对。
江东的很多人都明白,孙坚明显的有心在培养长子。
孙策立刻走马上任,不过失去了周瑜辅助,身边缺少的能管理实务的人,无奈之下,只能从丹阳,把留守辅助吴景的吕范召集了回来。
……………………
太湖,孙权,周瑜,周泰,蒋钦四人站在湖中的一座小岛之上,凝视着江东水军新建立的水寨,这是孙权率兵亲手建立起来的,比当初王朗登陆的时候摧毁的水军大营规模的五倍,能容纳五万大军以上同时操练。
“这里就是我们的江东水军的第一基地了!”孙权一双犹如琥珀精锐的眸子迸射出一抹精锐的光芒,大声长啸。
蒋钦的水军已经全数的从丹阳返回快来,经历的丹阳一战的牛刀小试,江东水军还是有发展了,收缴的不少水兵,增添的好几条艨艟。
密密麻麻的战船萦绕在小岛的周围,显得更加的声势斐然。
“仲谋,某才刚加入江东军而已,就直接提拔为江东水军大都督,有些抬举了,你就这么信任我吗?还强行的把我要来,这一次伯符可是真的生气了!”
周瑜还是一袭白色的儒袍,神色悠然,很优雅,微微一笑,看着孙权,道:“他这几天可没有少在我面见说你的不是,还打算找你算账。”
将军府已经下的任命状,送来的盔甲和印绶,命他为江东军水军大都督,领校尉,秩千石。
在大汉军制之上是没有水军大都督这个位置的,不过周瑜很快就明白了,所谓的大都督就是水军主将,督领江东军所以的水军。
这可是一个权力高位,即使他周瑜沉稳的心态也有些幸喜的难以自拔。
他虽然自傲,自问自己满腹经纶,熟读兵书,但是毕竟年轻,从来没有统领过千人以上的军队征战,对于水战也不是很有经验,所以他想不透孙坚为什么怎么信任他。
其实最坚定的信任他的只是孙权,如其说孙权相信他,不如说,孙权相信历史。
不过周瑜也不是一个畏事的人,既来之则安之,孙坚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的信任,让他打从心底之中臣服了江东军,让他为江东军死心塌地的效忠。
“没事,为了公瑾大哥,值得!”孙权嘿嘿一笑,一点也不担心,大咧咧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