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珠光宝鉴-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就只有五千块,现在全给你了,也没办法去其他的地方看,你给个添头又能怎样?”顾茗皱着眉头道。
    “那你要什么添头?我可不能亏本。”王疙瘩想了想,还是松了口。
    顾茗扫视了一圈,又翻了翻麻袋里的东西,好像很是为难。
    “怎么样,要什么?”王疙瘩又问道。
    顾茗扭了扭身子,好似想到了什么,一拍手站起身,指着自己坐着的东西道:“我也选不出来了,这样好了,我就要这个做添头,没事拿来当个凳子也是不错的。”
    王疙瘩扫了一眼,发现顾茗要的添头是他前几天从别人那里随便收来的东西,刚才顾茗坐下挑东西的时候顺手拉过去当了凳子。
    那东西放在自己这里也不过是随便坐坐,不一定能卖出去,就算卖出去了,也值不了钱,还不如做个人情,揽个回头客。
    再说了,也不过几十块钱的玩意儿,那样的物件他多的是。
    这么一想,王疙瘩爽快的道:“行!看在咱们第一次见面就做成了生意,也算有缘的份上,送你就是了!”
    顾茗心中一喜,与王疙瘩达成共识之后迅速付了钱,将已经属于自己的四样东西装进了王疙瘩友情赠送的一个大布袋里。
    'bookid=2083824;bookname=《钟鸣鼎食》'
    第十九章 初战告捷
    顺利的拿到了东西的顾茗恨不得立马回去好好看看她摸到的到底是什么好东西,听闻周涛还要继续逛逛之后便提出了要自己先走。
    周涛一看顾茗的样子就知道她这是在着急什么,所以也没多说什么,只是隐晦的提醒了顾茗一句,千万不要忘了他。
    现在还不到7点,顾茗出了潘家园之后也没多做停留直接提着东西回了家。
    昨天晚上是纪芸守夜,这会儿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正好可以让顾茗仔仔细细的研究自己淘来的宝贝。
    确定了门锁好之后,她便将大布袋里的四样东西全拿了出来,被她随便挑了进来凑数的那两样自然不是她关心的重点,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被当作添头得来的方型物体和笔筒状东西上面。
    之前未免被人看出什么来,她一直都不敢对方型物体表现出特别的关注,这会儿仔细一看,才知道那方型物体居然是一个瓷枕。
    “难怪之前听到呼呼的声音,敢情那是人睡着了之后的呼噜声。”顾茗兴奋的伸出左手抚摸着瓷枕的表面,再次感受那种烧烫瓷器般的热度,还有那呼呼的声音。
    整个瓷枕可能是因为这一直被人当成凳子使用,所以看上去脏兮兮了,一点美感也没有。
    顾茗将瓷枕和那个象笔筒一样的东西拿进了厨房,弄了一盆清水小心翼翼的清洗着两件东西。
    之前她还在担心瓷枕会不会因为没有得到好好爱护的原因而有所磨损,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清洗之后的瓷枕看上去并没有太多的损伤,除了边角处可能因为一些常规磨损而掉了一些釉以外,基本上保持了完整。
    顾茗将瓷枕拿在手中仔细的观察,此瓷枕呈腰圆形,前低后高,两侧起翘,中间稍内凹,前壁微鼓,周壁微弧渐敛,后壁有一小葫芦形孔。
    枕面施白釉,似象牙白色;枕身一周施紫金釉,紫金釉自上而下有多处泪痕;枕面白釉与枕身的紫金釉交汇处呈现青绿釉过渡;平底无釉露土白色胎,不施化妆土。
    顾茗将瓷枕呈45度借光观察,枕身侧光可视竹丝刷痕;枕面采用刻划绘技法,以单弦纹随形开光,内部竖写四行十字行书诗句:“清闲真道本,无事小神仙。”
    所有的瓷器都不能在强光下直接看,强烈的灯光会掩盖住瓷器的贼光,很容易影响鉴定者的判断,一般来说懂行的人都是呈45度借光观察的。
    光是这么简单的观察了一番,顾茗这个瓷器专业的半吊子觉得这瓷枕不是普通的货色,初步判断是属于宋代定窑出产。
    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为定窑产品叫好的名句。词中所言“玉枕”可能是指当时所生产的白瓷枕。瓷枕作为清凉、去暑的寝具早在隋代即已出现,唐、宋时期更是广为流传。
    顾茗判断瓷枕为宋代定窑出产有几个依据,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枕身上的紫金色釉很多积釉流釉呈条状,宛如垂泪,被称为“泪痕”。
    据历代瓷书记载定窑的泪痕是最显着的时代特征,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
    一般来说,鉴定的时候通常认为有泪痕的釉色才是定窑出产真品,其它皆为仿造。
    另外还有瓷枕的外壁,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俗称“竹丝刷纹”;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集,此为鉴定该瓷枕的又一个特征。
    再看底足,该瓷枕底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覆烧工艺上,由于覆烧的发明,底足总是显得不够平整,以手抚之,明显地感到凹凸不平,此为鉴定的又一特征。
    当然上面的这些特征,其实在现在看来是很容易仿制出来的,要想判断其是否为真品,不仅仅是靠着这几点,需要更为详细宽广的知识面才行。
    顾茗毕竟不是陶瓷鉴定专业的,知道的东西也不是很多,所以对于这个瓷枕也是一知半解,如果不是她的左手一直传来热度,她也不敢肯定这瓷枕是真的。
    市面上真正的定窑精品瓷枕少之又少,而仿定窑瓷枕则是遍地开花,好些几乎都能够以假乱真,难怪王疙瘩把这样的宝贝当做了废品。
    她手中这个被王疙瘩当作添头的瓷枕不管是从外型还是工艺上来看,都为精美的宋代定窑制品。
    顾茗紧紧的将瓷枕抱进自己的怀里,整个人乐得快要飞起来了,这可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捡漏,没想到就捡了这么大个漏回来。
    这样的东西,拿出去估计价格会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她这次可是真的捡到宝贝了!
    这下可好,爷爷的医疗费肯定不是问题了,妈妈和爷爷给她买的房子也不用卖了。
    她没有想到捡漏会这般顺利,之前还计划了要多去几次潘家园,如果潘家园找不到好东西,就去其他的地方找,根本就没有想过第一次就能够找到这种高价值的古董,毕竟这样的几率实在是跟中彩票差不多,而顾茗又属于从小到大连五块钱都没有中过的那种人。
    这么看来那周涛也算是她的贵人,如果不是周涛带着她去了王疙瘩那里,她怎么会找到这个瓷枕?
    如果能顺利的把这瓷枕给卖出去,她一定会好好的酬谢对方一番!
    至于另外那个笔筒状的东西,洗干净了之后虽然不是很起眼,可胜在釉光莹润且均匀,让人看久了也不禁生出一种喜爱之情。
    不过这个可真的是难住了顾茗了,她研究了半天也没有看出来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只知道这的的确确是一件古董。
    算了,她也就是个没有毕业的学生而已,不懂的东西太多了。她现在看不懂没有关系,只要能够出价买下这东西的人懂就行了。
    现在她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把这两样东西出手,爷爷可是等着钱救命的!
    第二十章 再遇
    在决定去潘家园捡漏的同时,顾茗早已想好了要是真的知道东西的话该拿到什么地方去买。
    其实她计划的是找到了普通点的东西就给送到集宝山房去,毕竟她对那里还算是熟悉,不管是金哥还是郑老板都给她一种可信的感觉,不怕东西拿出去之后得不到钱。
    只是这瓷枕定然价值不菲,如果拿到集宝山房去的话,说不定还得被人问东问西。
    她有什么样的水平,金哥和郑老板不能说十分清楚,可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些的,再加上还有个在集宝山房当顾问的王教授,要是被追问起来,指不定她会不小心说漏嘴。
    左手突然之间有了异能这件事情,她早就打定了主意不告诉任何人,怀璧其罪这个道理她懂。
    她不过就是一个家世普通的人,如果被人知道了她的这种本领,是凶是吉还是给未知数,她宁愿慢慢的给人一种她十分有天赋,看东西准的感觉,也不敢随随便便的暴露自己的底牌。
    集宝山房不能去了,她只能去其他的地方。
    她现在需要去的地方不是一般的古玩店,而是既出得起价钱,又能够让人信任的古玩店,这样的店在市里可是有不少。
    其中最为出名的有两家,一家是名叫博雅斋,另外一家叫聚雅堂,这两家古玩店都是属于比较有实力的那种,不少的藏家喜欢去里面卖或者买东西。
    顾茗对着两家都不是很熟悉,只是隐约的听人说过博雅斋和聚雅堂只隔着两条街,有分庭抗礼之嫌。
    只不过这种大店容易引人注意,顾茗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两家,最后决定去了王教授以前和她闲聊的时候提到过的古弘斋。
    古弘斋不似前面两家古玩店的名气大,但是里面的东西确实出了名的好,而且收古玩的价格也算是公道,在圈子里颇受好评。
    顾茗在家里收拾了一番,简单的打理了自己一下,估摸着古弘斋差不多应该开门了,便带着瓷枕去了古弘斋。
    古弘斋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充满了古韵,店面不算很大,不过也有两层楼。楼上是什么样子顾茗不知道,楼下倒是布置得十分古典雅致,架子上的各种古玩摆放得十分整齐,右手边的墙上还挂着好几副字画。
    顾茗大致的扫了一眼,发现那些字画的落款基本上都是当近代书画家的作品,不算是十分的珍贵,却也不是一般的货色。
    进入古弘斋之后,林璇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舒适感,店内的一张小几上放着一个紫砂壶,幽幽的茶香从冒着热气的壶里飘了出来。
    这一瞬间,不禁让顾茗产生一种时空错乱之感,就好像自己真的到了古代一般。
    如果坐在小几旁边的男人再换上一件古装,那就更象了。
    那个男人侧着身子,指顾茗看不太清楚对方的长相,只是对方轻抚紫砂壶的那双骨节分明,修长的大手给清晰的呈现在了她的眼前。
    顾茗下意识的看向了自己圆滚滚带点婴儿肥的手,稍微对比了一番,不禁在心中暗叹那男人的手真好看。
    似乎是感觉到有客上门,正在泡茶的男人转过了头,看向了踏进店门的顾茗。
    “是你!”顾茗在看清楚了那男人样貌的那一刻不禁轻呼出声,随即又意识到自己这样又是失礼,赶紧收起了自己惊讶的表情,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对着那男人道:“你好。”
    这古弘斋里坐着的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全段时间她在景德镇的无名斋遇见的格子衬衫男!
    “小姐有什么需要?”格子衬衫男见到来人是顾茗,眼中飞快的闪过一丝惊讶,瞧见顾茗手中提着的大布袋,又立马收起了自己那份惊讶,迅速站起身,朝着顾茗走了过去。
    顾茗想起格子衬衫男在景德镇的时候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心中突然安定了不少,她觉得自己这次选择来古弘斋是来对了。
    能够表示可以购买价值上千万的珐琅彩瓷碗的男人,就算他只是个打工的而不是这里的老板,也足以证明古弘斋的老板是个有实力的人。
    “我有一样东西想要出手,不知道贵店是否有兴趣?”顾茗打量了一圈,发现店里只有格子衬衫男一个人。
    格子衬衫男微微点头,将顾茗引进上了楼。
    同时,一个长相普通的年轻女人从楼上走下来了,对着顾茗笑了笑,然后十分自觉地接替格子衬衫男在楼下看店。
    见到这一情景,回想到格子衬衫男在景德镇的时候和他身边那名鉴定师相处时的情形,顾茗更加肯定格子衬衫男是属于能够拿主意的那种人。
    二楼的装饰和一楼并没有太多区别,只是二楼布置得更为精致。
    “我叫秦昇,不知小姐贵姓?”格子衬衫男为顾茗倒了一杯水。
    “我姓顾。”顾茗没有将自己的全名说出来。
    秦昇对此也不在意,看向顾茗道:“不知顾小姐带来的是什么东西?”
    顾茗将自己手里提着的布袋轻轻的放到了木桌上面,打开布袋小心翼翼的将瓷枕给拿了出来:“我想要出手的就是这件宋代定窑瓷枕。”
    在听到顾茗说出宋代定窑几个字的时候,秦昇的手指不禁动了动,不过脸上却没有出现什么特别的表情,而是直接将视线落在了顾茗摆在桌上的瓷枕上面。
    只是他的眼睛刚一接触到瓷枕,他整个人的神情就变了。
    宋代定窑瓷器在市场上从来都是供不应求,行情一路走俏,因而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仿制品,他时不时就会接待到自称手里有宋代定窑瓷器的客人,只可惜到了最后鉴定出来,那些瓷器几乎都是高仿货,就算得了真品也都是一些普通货色。
    秦昇在鉴定瓷器方面虽然不是专家级人物,可耳濡目染之下也是知道不少,眼睛也算是比较毒。
    眼前的瓷枕,釉质很细很薄,釉光莹润且均匀,无开片,老的包浆使得釉面感觉细腻如玉,润滑如脂。瓷枕外观大气精美,处处透露着灵动,加之瓷枕除了少数几处有脱釉,其他均保存良好,如果是件真货,无疑是一件精品。
    秦昇经过了顾茗的同意之后,小心翼翼的将瓷枕拿在手里细细的观察,反复的推敲瓷枕的各处特征。
    顾茗知道瓷枕是真的,这会儿倒是一点也不紧张,静静的看着秦昇的动作,她只希望秦昇能给她一个好价钱。
    “秦昇,快来看,有客人来了!”这时,楼梯传来了有人声,两个中年人走了上来。
    走在前面的那人没有注意到顾茗,直直的领着后面的人朝着他们走了过来,嘴里还嚷嚷着:“来的可是好东西,宋代定窑瓷枕!”
    第二十一章 两个瓷枕
    秦昇闻言瞟了旁边的顾茗一眼,心中不禁有些奇怪。今天这是怎么了,一个两个的拿来的都是瓷枕,而且还都是宋代定窑的!
    “老徐,我这里有客人。”秦昇见老徐还是一如既往的莽撞,没有搞清楚他这边的情况就直直的带着别人过来,不禁出声提醒道。
    老徐一愣,眼珠子一转,终于注意到这二楼可不是只有秦昇一个人,连忙站住了脚,有些尴尬的对着顾茗笑了笑,一脸歉意的道:“真是对不起,我一时激动,没有注意到。”
    “你先带着那位先生到旁边等一等,我和顾小姐谈完了就过去。”秦昇走到老徐身边低声道。
    “秦昇,这可不一样,后面那人手里的可是宋代定窑瓷枕,我好不容易才从博雅斋门前拉来的,你还是先……”老徐冲着顾茗那边偏了偏头,语气中充满了急切。
    秦昇打量了一下老徐后面跟着的男人,对方怀里紧紧的抱着一个大包,打量周围环境的时候眼神微微有些闪烁。
    那人一身十分普通的打扮,露在外面的袖口处有些磨损,来之前可能因为不小心踩到了泥坑之类的地方裤脚上还沾着不少的泥浆,不像是长期在城里生活的人,身上倒是带着一些乡村气息。
    “顾小姐带来的也是宋代定窑瓷枕。”秦昇只对着老徐说了这么一句。
    老徐惊讶的睁大了眼睛,立马扭头看向了坐在桌子旁边没有动的顾茗,还有摆放在桌子上的瓷枕。
    待看清楚了瓷枕之后,老徐不禁指着瓷枕结结巴巴的道:“这、这瓷枕……”
    “怎么了?”秦昇也顺着老徐将视线转到了桌子上的瓷枕上面。
    老徐面带古怪的看了秦昇一眼,吞吞吐吐的道:“那位顾小姐的瓷枕,和我后面的老李手中的瓷枕有些像。”
    两个瓷枕有些像?
    秦昇若有所思的看了顾茗一眼,然后走到顾茗的面前,低声道:“顾小姐,那边有位李先生也带了一个瓷枕过来,好像和你手中的瓷枕有些相像,如果顾小姐不介意的话,不知道可不可以坐在一起看看?”
    面对如此直白的秦昇,顾茗心中不禁微微有些惊讶,眼神也不由自主的朝着老徐后面的老李投去。
    老李也听到了秦昇的话,也很是吃惊,对上顾茗的眼神时不由自主的出现了一丝飘忽,不过很快那丝飘忽又被掩盖了下去。
    顾茗不是很明白秦昇这么做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想着自己的瓷枕是真品,也不怕其他的人看,便顺从的点了点头:“我不介意。”
    见到顾茗点头答应,一旁的老徐脸上顿时乐开了花,急忙拉着面上带着些不虞的老李一同坐到了桌子旁边。
    顾茗见状很自然的将瓷枕往自己的身前挪了挪,以免旁人不小心碰到。
    在老徐的催促之下,老李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瓷枕给拿出来放到了桌子上,与顾茗的瓷枕相对而立。
    两个瓷枕摆在一起,乍一看的确有些象,只是仔细观察,便不难看出两个瓷枕只是风格与大小有些相似而已,而且顾茗的瓷枕上有诗,老李的瓷枕上却没有。
    不用旁人说什么,带着老李前来的老徐很快便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老李的瓷枕有定窑瓷器特有的紫金釉泪痕,也有竹丝刷痕,就单独来看的的确确像是一件做工不凡的真品,可是和顾茗的瓷枕摆在一起,总让人有一些违和之感。
    如果说顾茗的瓷枕看上去是有灵魂的、灵动鲜活的,那老李的瓷枕则是没有灵魂的,略显死板的。
    相比之下立见高下,老徐原本充满了笑容的脸慢慢的沉了下来,紧紧的抿着自己的嘴没有说话,神情中透露着一些不确定。
    当然,单就这么比较并不能立马断定老李的瓷枕是仿制品,毕竟不是所有的瓷器看上去能让人感觉到其中的灵动。
    普通瓷器与精品瓷器之间不仅看上去有着巨大的差别,两者的价格更是天差地别。
    秦昇拿出了专业的高倍放大镜,专心致志的观察两个有些相似的瓷枕,老徐亦时不时的在他的耳边低声几句。
    和上次在景德镇一样,秦昇专注的样子,镇静自若的神态,让人无法从他的神情中看出任何有关于他对眼前两个瓷枕的真正感觉。
    顾茗对此很是欣赏,同时对秦昇更是看高了几分。秦昇在鉴定方面也许并不专业,可是他却很好的做到了一个专业鉴定人员应该有的那份镇静,不管手中的东西是真是假,心里是否波涛汹涌面上都不会露出一分一毫。
    “两个瓷枕各有千秋,我是学识浅薄,需要另外找一位专业人员来看看,还请两位稍等一下。”过了一小会儿,秦昇放下了手中放大镜,对着顾茗和老李道。
    真金不怕火炼,顾茗对此自然是没有异议。
    倒是那个老李,听到还要等人过来,脸上立马写满了不满,说着作势要将自己的瓷枕给收起来:“我赶时间,你们要是不行,我就去博雅斋好了。”
    “老李你别着急,等不了多长时间的,只要东西是真的,立马就能给你开个合适的价钱。”老徐按住了老李的手,特意在‘真的’二字上加重了音调。
    “我的瓷枕当然是真的!”老李怒气冲冲的看着老徐。
    老徐见老李有些生气了,连忙陪笑道:“你别生气,我当然相信你的瓷枕是真的,要不然也不会带着你过来了。不过人家做这门买卖,最讲究的就是小心谨慎,还请你多多包涵才是。”
    老李好像对老徐的这种解释并不太能接受,嚷嚷着要去博雅斋云云。
    秦昇没有管这些,而是在老徐劝说的同时走到一边打电话,似乎是在找人过来。
    “能让我看看吗?”顾茗突然出声打断了老李和老徐,引得两人的注视。
    秦昇说的专业人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而这老李又说要赶时间急着想要走,她便对老李护着的瓷枕越发来了兴趣,觉得自己的左手有些痒痒的,还不如让她一摸知真假。
    老李突然听到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顾茗要求看自己的瓷枕,本想出口拒绝,可拒绝的话还没有说出口,便察觉到一直劝说他的老徐眼中已经有了稍许怀疑之色,不由神色一凝,思索了片刻便对着顾茗点了点头。
    顾茗对老李微微一笑,伸出自己的左手,轻轻的抚上了老李的瓷枕,瓷枕表面摸着还是比较滑润,只是她的左手没有传来任何的热度,心底也没传来任何特别的感觉。
    老李的瓷枕是个假的!
    顾茗心中有了定数,便将瓷枕拿起来仔细的观察,泪痕和竹丝刷痕都做得挺像的,只是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还是有一些地方让她看出了不同之处。
    “这瓷枕是我家祖传的,传了好几代人了。”老李见顾茗小心的观察着自己的瓷枕,不禁出声道。
    “传了好几代啊,真是难得。”顾茗点了点头,轻轻的将瓷枕放回了老李的面前。
    “可不是,要不是家里实在是困难,我也舍不得把它拿出来。明明就是好东西,一开始说得好听,什么带着瓷枕来就给个好价钱,结果现在却又犹犹豫豫不给个明确的答复。”老李说着气哼哼的瞪了旁边的老徐一眼。
    正巧秦昇打完了电话,看到了顾茗拿着瓷枕观察的一幕,出人意料的开口问道:“不知顾小姐对这瓷枕有没有什么看法?”
    'bookid=1992040;bookname=《俏苗医》'
    第二十二章 一口价
    秦昇这句话一出,在场的几人脸色各有变化。
    顾茗和老李一样都是来古弘斋卖瓷枕的客人,可秦昇却公然的问她对老李的瓷枕有没有什么看法。
    不管顾茗说与不说,这会儿她都已经得罪老李了。
    老徐不知道秦昇为何突然说出这种话,诧异的看了看秦昇与顾茗,在他的印象当中,秦昇从来不做这种可以称之为鲁莽的事情。
    “秦先生说笑了,我不过是随便看看而已,也不是什么行家,哪里会有什么看法,这种问题你还是应该问专业人士。”秦昇可以这么问,但是顾茗不可能如此莽撞的随便开口乱说得罪人。
    她既不是古弘斋的老板,也不是秦昇所请来鉴定的人,老李的那个瓷枕到底是真是假还轮不到她来说。
    “你们不想收我的瓷枕就算了,何必做这种事情,莫不是看我是个乡下人,就想要随便欺负?”老李拍案而起,满脸怒容的看着秦昇。
    “李先生不要误会,我并没有不收的意思,只是顾小姐手中的也是宋代定窑瓷枕,想来对此多多少少也有一些了解,所以才会这么问,是我太冒昧了。”面对着怒气冲冲的老李,秦昇毫不惊慌,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还主动为老李到了一杯水。
    “哼!”老李冷哼一声,将瓷枕抱进了自己的怀里,也没有再嚷着赶时间要走,闷闷的坐在了一边。
    一旁的老徐见气氛有些尴尬,便主动出面调和,连着说了几个关于古董的小趣事,才让气氛稍微缓和了一点。
    在此期间,顾茗暗暗的将注意力放到了继续仔细研究属于她那个瓷枕的秦昇身上。属于女人的直觉告诉她,这个秦昇似乎知道点什么,不然怎么会不顾老李的面子问出那种让人尴尬的问题。
    上次在景德镇也是,原本秦昇是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要收进那只珐琅彩瓷碗,可是到了最后却出人意料的放弃了。
    想到这里,顾茗心中难免有些打鼓,右手不自觉的抚上了自己左手上戴着的玉镯,越发的觉得上次秦昇突然放弃珐琅彩瓷碗的事情和她那天的表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难道说秦昇发现了什么?
    秦昇敏锐的察觉到了有人在偷偷的打量他,而他也知道打量他的那个人是谁,不过他什么也没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只是小心的看着眼前的瓷枕。
    大概过了十来分钟,楼梯处传来了有人上楼的声音。
    在座的人听到声音都下意识的看了过去,只见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男人缓缓地走了上来。
    在看清楚那男人的瞬间,顾茗察觉到旁边她坐着的老李微微动了动身子。
    “乔先生,麻烦你了。”秦昇立马上前,熟稔的与来人握手。
    很显然,这个乔先生就是秦昇嘴里所说的要来鉴定他们手里瓷枕的专业人士。
    那位乔先生笑着点了点头,将视线转向了顾茗和老李这边,开口道:“就是这两位客人?”
    “是。”秦昇将乔先生引到了桌子边,对着顾茗和老李介绍道:“这位是乔先生,对于瓷器方面颇有研究。”
    “乔先生你好。”顾茗站起身,礼貌的与乔先生握手。
    她注意到这位乔先生虽然头发有些花白,可看上去却没有那么老,皮肤并不算太松弛,最多不过四五十岁的样子。
    老李并没有与乔先生握手,只是坐在位子上点了点头,好似还在为刚才的事情生气一般。
    “我看还是按着先来后到的顺序来看好了,请问哪一个是顾小姐的瓷枕?”乔先生来了之后也不废话,直接语气温和的进入了正题。
    “这一个是我的。”顾茗指着自己的瓷枕。
    顾小姐这边请。”乔先生微微颔首,指了/指/距离木桌不远处,一个半月形的多宝格旁边用一面大大的木质屏风隔出来的小空间。
    顾茗点头,小心的抱着自己的瓷枕跟在乔先生的后面走了过去。秦昇自然也是跟着他们一起,老李和老徐则是暂时留在了原地。
    待到顾茗走进了屏风之后,她便将瓷枕放到了里面的一张木桌上,令她感到惊讶的是,眼前这张木桌居然是紫檀木的。
    乔先生自然的将顾茗的瓷枕拿到了手中,静静的观察了起来,秦昇和顾茗则是站在一边等待,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看着动作娴熟的从各处检查瓷枕的乔先生,顾茗总觉得对方有些眼熟,好像以前在哪里见过,只是这一时半会儿的她又想不起来到底在什么地方见过对方。
    令顾茗觉得意外的是,乔先生并没有观察太久便放下了瓷枕,走到秦昇的耳边低语了几句,然后对着顾茗微微一笑之后就走出了小隔间。
    “顾小姐,你这个瓷枕我们收下了,你开个价。”秦昇也不啰嗦,先请顾茗坐下,然后自己坐到了旁边。
    顾茗心中一喜,面上尽量显得淡然的道:“这个宋代定窑瓷枕,乃是难得一件的精品,虽说有些地方略有瑕疵,但不能否认它的价值。秦先生既然是做这一行的,相比对行情也有所了解,还是秦先生先开个价好了。”
    秦昇想了想,对着顾茗压低了声音道:“顾小姐和我也算是有缘,我也知道顾小姐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人,这样好了,一口价一百万。”
    一百万?
    顾茗只觉得自己的心脏疯狂的跳动了起来,她知道这个宋代定窑瓷枕肯定不便宜,可听到秦昇的报价,还是难免让她有些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