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倾宸-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当朝臣再次力荐五皇子为储君时,弘帝顺势定下了新的储君:五皇子。
可是,弘帝的心在暗暗滴血,他冷笑道:他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第一三三章 浮世(上)
林倾宸听闻太子意外身亡的消息,一时半刻没有反应过来。
堂堂一国储君说没就没了,怎么都觉得有点阴谋的味道。可是这不是她该管的,她该管的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要被人侵占了。
从黄府赏梅归来,她就将曾美歌姐妹的事正式提到了日程。
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有时候解决棘手的问题不见得迎难而上就是对的,反其道而行或者换一种迂回的方式解决问题反而会更好一些。
从与曾雪歌相遇的几次不愉快经历来看,这个丫头已经将对宗泽宇不能芳心暗许的责任全部推倒了自己身上,所以自己成了她的假想敌。每次见到自己,浑身就竖满了倒刺,非要扎自己几下才会舒服。这从心理学角度讲,已经有点朝偏执狂方向发展了,更准确的讲是一种“事先防卫”的行为,就是别人还没行动以前,她就迫不及待的伸出锋利的爪子先给对方以沉重的打击。她自认不是圣母,没有义务去治疗她这个病,可是每次都把自己拉扯进来,她就有些不爽了。为了以后安宁的生活着想,她确实应该将这个麻烦解决掉。
至于曾美歌,她还想再观察一下,只要不触及自己的底线,她倒是愿意陪着玩。
宗泽翰进屋子时,就见林倾宸用双手托着两颊,一副神游在外的状态。慧黠闪亮的眸子一眨一眨的,一看就是在酝酿着什么有趣的事情。他轻轻挥退了屋内伺候的人,就这么坐在一旁悄悄看着她,一会蹙眉、一会嘟嘴,一会又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鸣芳,给你出道题,你说要是有个苍蝇要叮蛋。可是这个蛋却没有缝,你说这是苍蝇的错还是蛋的错?”静默了半响之后,林倾宸收回神游的心思,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宗泽翰眉头忍不住轻挑,这又是有感什么而发呢?
他想了想回答道:“自然是苍蝇的错。”
林倾宸猛一回头,这才发现宗泽翰不知何时已经进屋了,而且屋子里一个丫环都没留下。
她想着宗泽翰给出的这个和自己相同的答案,心里倒腾的那点闲气立刻淡了几分,使出极尽缠绵的功夫将宗泽翰伺候的汗水淋漓,浑身舒畅……
重新洗浴过后。林倾宸问起京城的事。
“五皇子被册立为太子之后,弘帝第一件事就让他暗中查访文家的事,并有意邀请我和三弟进宫面圣。这可是一场鸿门宴。”宗泽翰说道。
“你在洪州的事,弘帝知道吗?”林倾宸听到这里眼睛一亮。
宗泽翰笑着吻了吻她的鼻尖,“想让他知道他就知道,不想让他知道他就不知道,。这不是什么难事。”语气平常的就像是街对面的小笼包卖没卖完一样。
林倾宸想了想说道,“那这么说,刚开始是不知道的,后来弘帝对文家有所察觉的时候,才知道你已经在洪州了,而且三爷现在也应该不在京城吧?”
这是在给弘帝摆龙门阵。一个只有龙身却没有龙头的阵,可是文家涉及各行各业,万一到时候弘帝一怒之下将各处的文氏产业看管起来那可怎么办?林倾宸想着想着就有些担忧起来。
宗泽翰知道林倾宸在担心什么。也知道若是让她这么猜下去今晚肯定不会有好眠,索性就告诉她实话:“我们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下令让文氏各处的产业都陆续转到暗处,从外面看还跟以前一样,可是只有我们自己人才知道。文氏现在已经是空壳子了,弘帝就算是挖地三尺也找不到他想要的。”
林倾宸心里一惊。慢慢消化宗泽翰的话,这么说来,那岂不是要……
“早点睡吧,一切由我!”宗泽翰伸手在林倾宸的额头抹了一下,林倾宸讪讪地笑了一下,然后没心没肺的找了一个很舒适的姿势睡了过去。
这些事,还是由男人来操心吧,自己就不掺和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最近没拜神上香的缘故,昨晚还说不想掺和这些事呢,这刚吃过早饭就被宗泽翰拉进了书房。
宗泽翰从《流行密码》最初露面引起的轰动效果中得到一个启示,考虑了好几天,决定这件事还是交给妻子来做比较顺手一些,省的她没事在家里尽想些“苍蝇叮无缝的蛋”的怪问题。
林倾宸听到以后,不解的问道:“那本《流行密码》也是文氏出的,会不会起冲突?还有,你要重新办一份杂志的目的是什么?总不会是为了挣钱吧?”
宗泽翰见林倾宸问到了点子上,就给她解释道:“当初办《流行密码》是你想挣钱,文家正好借机跟太子搭上了关系,现在太子都不在了,以皇长孙的能力和人脉,这份杂志也不可能再继续办下去,而且,弘帝也不会允许文家再涉猎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重新办一份让百姓都关注的东西,内容不要多,但要让他们内心产生想法,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要搅乱他们内心深处惶惶不安的那根弦。”
林倾宸脑海里产生一个模糊的想法,怎么跟内战时期,我军给国民党统治区的百姓散发传单一样呢?
“噗!”一想到这个可能,林倾宸有些乐了,她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宗泽翰。
“我这个想法很可笑吗?”宗泽翰有些好笑的看着林倾宸乐不可支的模样。
“我倒是有个主意,你先听听看好不好。当初《流行密码》我们的初衷是为了挣银子,所以注重的是养生、美容和闲情逸致等方面的东西,可现在你要的是一个能让弘帝和百姓心生惶恐的东西,就不能再用原来的那种办法了。首先,时间就是一个问题,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一个月出一次,要想在百姓心中真正掀起一番浪来,一个月一次的冲击显然不够,最好是增加次数。再就是,要写一些百姓们真正想要和想知道的东西。”
说道这里,林倾宸停了下来,她心里升起一股罪恶感。她可以漠视两方人马为了那张椅子各自出招,可是让自己也加入战争,总觉得有些怪异。
宗泽翰正在思考林倾宸说的这些,也没注意她脸上的表情。
过了半响之后,他说道:“你说的对,我本意就是想给弘帝再添一把火,让这堆火烧得更旺一些,所以一次两次显然是不够的。文家在各处都有印书的工具和人员,只要我们在这里编好了,想要传到外面也不太难。只是这内容方面确实要好好斟酌一番,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将我们的老底都告诉他们……”
宗泽翰说了半天,见林倾宸没有支应,扭头一看又是一副神游在外的状态,心里有些了然,看来有时候在立场问题上,他的妻子还是有些不坚定。不过也难怪,她毕竟是受了人家十几年米粮长大的,要想立刻摒弃那些还是有些困难,这个问题放到战场上,也算是叛国投敌了。
“你说,我这是不是……”林倾宸有些纠结的问道。
宗泽翰手指既轻且快的覆上林倾宸的嘴唇,摇着头说道:“老祖宗说过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既然嫁给了我,就要帮我解忧,其余一切你都不用管,嗯?”尾音拉的有些长,既像是命令又像是宽心。
林倾宸这时候有些感谢这个时代赋予女人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条条框框来。经此一事,原本就已经偏向宗泽翰的心又牢固了几分。她告诉自己,以后宗泽翰就是这个世上自己最亲最亲的人了,帮他就是等于帮自己。
“那就办报纸吧!一个月三份,每一次只要一张纸就够了,保管炸的他们汗毛倒立。取名‘浮世’,取浮生若梦之意,暗示人世间万事都是浮沉聚散不定的,信则有不信则无。”林倾宸抬起头时轻轻说道。
宗泽翰眼含笑意,抱着林倾宸在书房转了三圈,林倾宸明白,自己已经越陷越深了。可是这又怎样?不管那个位置坐的是谁,只要能保证自己的家人安全无忧就行了,显然,弘帝在将林伯涛革职查办的时候,就已经被判出局了。
过了两天,在一众属下的商议之下,敲定了第一份《浮世》的内容:民生、安居。
唐太宗曾经说过: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捧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说白了,为帝王者,首先要将民生百姓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江山”,不管老百姓对一个新取代的政权有什么看法,只要让他们知道,新上位者是一心一意为百姓着想,他们自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
光是空谈还不行,老百姓也不是傻子,他们最想看到的是事实。所以,第一份《浮世》,主要内容是在幽王控制之下的西五州,老百姓是如何团结一致,耕农田、盖新屋,让逃荒落难至此的百姓们,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一三四章 浮世(下)
在西五州被幽王控制的第一百天,一份名为《浮世》的报纸在天邺王朝十五州横空出世。说它横空出世,是因为百姓们清晨醒来时,就发现大街上、自家院落中、甚至连皇宫和官员王府中,也星星落落散落着这样的东西。有识字的就自己看,不识字的就去问别人,不到一个时辰十五个州的百姓就像炸开了锅一样,惴惴不安地传递交流着这些消息。
怎么回事?
是真的还是假的?
要变天了吗?
我们怎么办?
这个东西该怎么办?是留下还是毁掉?
有聪明的看过之后就偷偷销毁了,搞不清楚状况的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到处打听消息,还有淡然看过之后不屑一顾的。
还没等《浮世》带给百姓的震撼劲儿过去,十五匹八百里加急就从皇宫里火速出发了。
稍后,弘帝以九门提督疏于京城防守为由,将其革职下狱,重新换上了自己信任的人。而新上任的九门提督也没让他失望,即刻就贴出布告:《浮世》乃乱党蛊惑人心之为,有私藏着一旦抓获,家产充公,格杀勿论。这还不算,还调动了一千人马对城里城外展开了地毯式搜查,立誓要将每一份《浮世》化为灰烬。
经过一天的彻底搜查,百姓们刚刚被挑起来的一丝悸动也被压了下来,京城表面看起来是平安无事了,可是这件事却像一颗草种子一样,在百姓的心里生了根,还发了芽,偶尔提起时还汩汩的冒些水泡
虽然京城表面看起来跟往日无异,可是有远见的百姓还是暗中开始有所行动了。原本该买一袋面的现在改为三袋五袋,也就是说。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购买量都比平日多了很多。无意中,将京城的物价又哄抬了起来。
可是自从朝廷收购秋粮数量未达后,就开始限令民间商人不得大量屯粮,所以不到三天,京城各大粮店和日用品商铺就出现了断货的现象。原本只是未雨绸缪的举动彻底演变成了恐慌事件。
新上位的太子连夜派人调查城中粮店的实际情况,以便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待看到打探回来的消息时,他立刻脸色大变。
弘帝又是一连几日没有睡过安稳觉了,连日来眼皮不停地跳。总感觉好像有一张通天大网要朝自己撒下来。
是他太疏忽了,从秋粮收缴受阻的时候他就应该提高警惕了。那时,他以为这只是今年雨水过量造成。却没想到事态会发展至此。
文家,这件事一定跟文家脱不了干系。他已经下发了三道旨意,请文家掌权的二爷和三爷即刻进宫面圣,可是这两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死活找不到人。派到文家族宅的人至今未归。也不知道会带来什么消息。
下一步该如何走?
弘帝看着六部官员眼观鼻鼻观心的神情,心思有些复杂,“怎么了?要你们说话的时候怎么一个个都跟哑巴一样?乱党的文章满天飞、百姓们到处哄抢,居然事先一点觉察都没有,真不知道你们平日是如何为官的?”
“微臣知罪,恳请皇上息怒!”六部官员一起下跪。神情那叫一个悔恨啊,真诚的不能再真了。
“朕现在不是要你们知罪,是想听你们如何解决这些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个道理难道还要朕再给你们教一遍吗?”弘帝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
右丞相梁延宽眼睛眯了眯。上前启奏:“皇上,微臣倒是有一招险棋可以一用。”
“准奏!”弘帝气哼哼地发话。
“让乱党的文章满天飞确实是京城防守太疏松。百姓暗中囤粮囤物也是因为受了乱党的蛊惑,只要让百姓知道粮店和官粮屯粮充裕,这场抢粮风波一定会平息下去。”梁延宽见弘帝没有异议,继续说道,“既然百姓们要抢粮,我们何不大开粮仓,让百姓们自动熄了这场抢粮风波?”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在外求见!”小太监进来禀报。
“宣!”弘帝摆了摆手。
太子行过礼之后,见六部官员都在此,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上前启奏道:“父皇,儿臣以为,此次屯粮风波定是乱党策划的一个阴谋,目的就是让百姓产生恐慌心理,因此儿臣认为,与其逆道而行不如顺应民意。”
“怎么个顺应民意之法?”弘帝眼睛一亮,看着这个令他爱恨难辨的皇子。
太子递上一份奏折,说道:“这是儿臣让人调查的京城所有粮店的存货量,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半的粮店都卖了八成囤货,另有小半已经关门停业,等待粮价更高一些时出货。如果按照平日的用量,这些粮食完全足够城中百姓撑过三五个月,可是百姓们不明真相,所以儿臣以为,要让百姓平息此次抢粮风波,就应该打开官粮粮仓,如此一来,百姓知道我朝粮仓充裕,就不会受乱党蛊惑了。”
弘帝的目光在太子和梁延宽的脸上划过,问道:“若是官粮粮仓一打开,百姓们继续哄抢,这件事要如何收场?”
梁延宽笑眯眯的说道:“皇上,太子殿下能如此细心的调查此事,一定有了妥善解决的方法。”
弘帝和六部官员都将目光都看向太子。
太子微微颔首,说道:“官仓大开,也不是无限量的大开,可以实行限购令,要求每户只许购买最多一个月的用量,如有不从者,将以囤货居奇者论处,按照超额数量处以鞭刑或是绞刑。”
“众爱卿以为如何?”弘帝问道。
“启禀皇上,太子此计甚好。”梁延宽和六部官员齐声启奏道。
为了控制购粮的数量,朝廷在城中东西南北四大方位分别设立卖粮点,前来购买粮食的百姓必须拿着户籍证明,凡是购买过的,一律不得再购买二次。
此令一出,城中抢粮的风波倒是淡了几分,除了最开始的两天百姓们还惶惶不安前来购买粮食以外,后来见私粮粮店也正常开门了,就不再去抢购粮食了。
一场因为《浮世》引起的抢粮风波算是暂时压下去了,弘帝开始对文家格外关注起来,暗中组织了一只精英人马,派往全国各地重点对文家实施详细调查。
“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稀稀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烧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此时的洪州城大街小巷,却充满着欢歌笑语,小孩子开始唱着腊八节的歌谣,家境好的百姓们也开始准备熬制腊八粥的材料。
由文、袁、金、张四位夫人组成的“四人帮小组”,在林倾宸的倡议之下,又有了新的活动。
原来,宗泽翰想在在腊八节那天进行施粥,施粥的对象是西五州的的贫民。
林倾宸知道以后,不知道该夸自己的老公仁义呢还是奸诈,这分明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嘛!
“我们有多少存粮?这日子可还长着呢。”林倾宸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宗泽翰。
今年本来就收成不好,再加上西五州现在可是全封闭状态,要是这么打肿脸充胖子,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将老底败光了。光想想幽王旗下二十万兵马的伙食,林倾宸都不敢想象。
“你放心,我们准备二十多年了,你只管去做。”宗泽翰笑着说道。
有了这句话,林倾宸就将文、袁、金、张四位聚到一起商议。
“这个主意好是好,就是这所用粮食从何而来,总不能让我们自己准备吧?”这一次,金夫人首先不同意起来。身为商家贵妇,她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利”字,在利益面前,一切都要靠后站。
张夫人也有些头疼,现在虽说城中各个商铺的经营还算正常,可是要是一直这么困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袁夫人想了想说道:“我算是看明白了,越是有钱人越是抠门,让他们帮工还行,要是让他们拿银子就像是割他们肉一样。”
林倾宸心里有数,也不着急,等众位夫人都发了牢骚之后,才说道:“我们家爷说了,文家这些年在各地得了百姓惠顾,才有了这份家业,所有熬制腊八粥的食材都由我们文家出,各位夫人到时候只要帮我镇镇场子就行。”
金夫人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林倾宸,“这样吧,熬制八宝粥的豆子就由我们金家出,也算是给夫人帮忙了。”
有人这么上道,林倾宸自然不会推脱,“那我替夫君谢谢夫人了。”
张夫人说道,“我回去跟我家老爷说,到时候让他调派些士兵前来维持治安,免得到时候出现混乱的场面。”
袁夫人也笑着说道:“你们都出力了,我怎么办?要不然烧火用的柴就由上善基金会出吧?”这样一来,上善基金会也算参了一脚,多长脸啊。
金夫人看着袁夫人讥讽道:“果然是最抠的,几根柴能值几两银子?”
林倾宸在袁夫人发火以前,赶紧说道:“做善事尽到心意就足够了,灾民们会感谢各位夫人的好意。”
施粥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一封写有文家书院创办人身在洪州的密函呈到弘帝面前时,弘帝又不淡定了……
(嘿嘿,写完了,大家别拍我,要知道想要将个人兴趣坚持下去,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你们知道的o(n_n)o~)
第一三五章 腊八
天邺王朝弘帝三年,在南方靠海一带有一支文姓之人崛地而起,之所以说是靠海一带,是因为有人说位于天邺王朝境内的郴州一带,也有人说位于天邺王朝与金萨国之间的一个孤岛上,总之没有人能说明白,只知道这一代文姓之人很多。更有人说位于天邺王朝境内的‘天下山庄’就是文家的发源地。文家涉猎极广,从酒楼、茶楼、干果行、成衣行、药行、陶瓷行、酱料行、珠宝行、丝绸行、首饰行、茶行、粮行、铁器行、陶土行、棺木行、皮革行、书局和书院等均有涉及,可以说,三百六十行几乎没有被文家落下的。而且在文家壮大的这些年,各行各业也形成了自己的模式,每一行都有行首来领导,按照州、县的级别进行划分,无论进退都要经过行会的大头磋商。
尤其在文家书院这一块,文家几乎是倾尽全力来经营的,从开办之初到现在,光是每年向朝廷和各行各业输入的人才就不可计数。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从表面看文家就是一颗压轴的棋子,走错了满盘皆输,走对了事半功倍。自从弘帝探查到被文家书院众学子们推崇的文家书院掌舵人文二爷现在被困在洪州暂居后,弘帝改变了拉拢文家的想法。
天煞,是自弘帝当皇子时就暗中培养的一只暗卫名称,自从他坐上这个宝座后,最害怕的就是自己死于非命,所以天煞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护弘帝安全,也是一支隐形与弘帝身边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这么多年过去了,用的上天煞的地方寥寥可数,因为培养一个天煞的杀手所费不赀,不光是财力就能培养成的。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手绝活。就是与目标过招,绝对不会超过三招,就能将对方制服在地。
“派二十个人去洪州和巴州,我要幽王和文泽翰的人头祭天。”弘帝阴狠的对着空气说道。
立刻有一道声音从暗中传来:“属下立刻去布置此事。”
黑暗中,只听见一阵风呼啸而过,竟然无一个身影出现。
且说到了腊月初八这天的黎明时分,在巴州,象州,滕州,睦州。洪州等五个州城中,文家联合当地大户和官衙,同时在城中的东、西、南、北四座方位支起了大锅。熬制具有祈福意义的“腊八粥”来。
闻讯而来的百姓一大早就聚集在附近,等待事先规定的时辰分食腊八粥。
“大家可知道这腊八粥的由来吗?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修行六年,无暇顾及个人衣食,后来因饥饿和劳累过度而晕倒在地,一位牧牛女子见状就将身上所戴的谷粮。加了一些野果,用泉水煮粥喂给了他,食毕,释迦牟尼神清气爽,若有所悟,便在菩提树下静坐修行。与腊月初八这一日得道成佛。
今日我们能喝到如此意义重大的粥,要感念于幽王的人道统治和文氏家族的慈善之举。想一想我们现在还能有粥喝,可是还有许多沦落在外的手足至亲、邻人朋友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所以届时八宝粥熬好之后,请大家自觉排队,不要哄抢……”这是上善基金派出的一名“慈善宣传员”正在口沫横飞的向排队等待的百姓们大讲特讲此次施粥的内幕。
也不知道袁夫人回去跟袁理事是何说的,第二天。袁夫人就带来了袁理事一份支援施粥的人员名单交给林倾宸。
林倾宸不解地问道:“这是做什么?”
袁夫人笑着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们老爷最爱做这些给脸上贴金之事。”
林倾宸也没多心。当晚就给宗泽翰提了一下此事,宗泽翰笑着说道:“这件事你就交给他折腾去吧,这个袁理事倒是有点意思。”
估摸着粥快熬好了,林倾宸和宗泽翰到城中查看,正巧听到这番令人忍笑不俊的言论。被上善基金这么一宣传,幽王和文家的名气又上了一个台阶。
宗泽翰见林倾宸盯着那位讲得不亦乐乎的上善基金会派出来的慈善宣传员,就问道:“又想到什么可笑的事了?说来听听!”
“想到从前发生的那些事。”林倾宸笑着回答,心思也飘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那时候,她还没有穿越到这一世,老百姓要是遇到天灾**,媒体或是慈善团体就会搞一台捐款晚会,将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帮助那些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在唱歌跳舞中,就把各个企事业单位和老总们口袋里的钱掏了出来。而古代的施粥行为,似乎跟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很怀念以前的时光吗?”宗泽翰一手举起,想要放在林倾宸肩头,又想到这里毕竟是外面,又垂了下来。
林倾宸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露出一抹浅笑,“往事如烟不堪回首,人活着就要往前看,不能总是活在过去的记忆里,我不过就是有感而发一下。”
“怎么如此沧桑的口气?”宗泽翰有些不满起来。
林倾宸淡然一笑,见那边的粥已经快熬好了,就走了过去。
宗泽翰站在原处不动,却有两个身材矫健的女子跟了上去,这是宗泽翰特意为林倾宸出行时配备的。
洪州知府曾志伟接到宗泽翰的命令之后,立刻赶了过来,:二爷,有何吩咐!”
宗泽翰冷哼一声,“你那两个女儿也该挪挪窝了,再这么下去,可是会给你惹祸的,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曾志伟是有苦难言,真不知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孽,遇到两位不好打发的女儿。
说起这个人,为官之道驾驭的还不错,就是在内宅之事上一片混乱,耳根子又软,一见到妻妾和女儿撒娇就没辙,大女儿曾美歌早过了双十年华,前来提亲的人都快从府门排到城门去了。可是她愣是没一个看上的。这些日子倒是从夫人嘴里透出一些风来,感情这位姑奶奶是看上文家二爷了。
唉,文家二爷是好,可那是站在云端的人物,哪里是他们这些做奴才的人可以妄想的,若是女儿能攀上这棵大树,凭借女儿的美貌和才气,那绝对不会比现在的文夫人差。可是文二爷压根就没这方面的心思,回头还是请夫人好好规劝一下吧。
腊八粥是用大米掺着少量糯米,又加了一些花生、大枣、杏仁、红绿丝、红豆、芝麻、核桃、桂花等少量干果熬制的。这里不比其它地方。很多东西也都是不常吃的,金夫人说只要凑够八样,一般人家也是很难得的。
林倾宸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过于计较。反正行善,心意尽到就行了,若是让连三餐都解决不了的人去喝金贵食材烹制的菜肴,不见得会得到一声夸奖。
软糯香甜的腊八粥,渐渐飘出了香味。排队等候的百姓有些骚动起来。曾大人和守城将领派来的衙役和士兵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两排士兵夹杂着等待喝粥的百姓,在洪州城内形成了四条长龙,若是此时能站在飞机上观看,那效果不亚于万里长城。
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支起了四口锅,不到一个时辰就打扫的干干净净,盛粥盛的胳膊都酸的林倾宸此时只有一个想法:僧多粥少。僧多粥少啊!
“回去,我帮你揉一揉!”宗泽翰站在身后,四平八稳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可是只有林倾宸才能听到,他的声音里透着心疼。
“没那么娇气。”林倾宸脸色一红,见下人们都忙着收拾东西,也没人注意这里,转身朝府里走去。
《浮世》的第二份报纸。以腊八节施粥为主题,已经于昨晚在全国各地刊印了。现在应该出现在各家的饭桌上了吧?
可惜现在不是时候,要不然她还想办一份关于女性题材的报纸或者杂志呢,这个时空那些新鲜的东西太少了,女子又不能出外挣钱,要是整天呆在家里,还真是挺闷的。
代美艳也在上次两人谈话之后去了宗泽宇那里,也不知道两个人的心结解开了没?不知道宗泽宇看到代美艳的真面目时,会做何反应?估计是喜坏了吧!因为代美艳本来的容貌要比那张易容过的脸蛋漂亮很多。
回到如意院后,林倾宸将刚才心里所想的都记在了线装的本子里,虽然写起来有些麻烦,但是这些东西不怕被人看到,就当是自己秘密吧。
“gdiershiwunianlayuechuba;
wolaidaozheliyijingyoushikuaia;zaiguojitianjigrilg?
douguaiwotaicuxinle;
jinnian;shiwohetayiqgri;deliwu;
qidaitakandaoliwuhoushaxiaodebiaoqing!o(n_n)o~”
(本来想翻译一下,后来一想算了,给大家一次复习汉语拼音的机会吧,o(n_n)o~)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一三六章 混乱
腊月,就在林倾宸忙着备年货,偷偷为宗泽翰准备生日礼物的时候,洪州麻子岭传来了一个喜讯,据说开采出了大量的煤。
而这一天,好巧不巧,正是民间俗称的窑节日,腊月十八。
这一喜讯无意又是一记摧毁弘帝的有力武器。
这个时候,人们是不用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