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宸-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瑶儿也可以一起学啊!你母亲不是说要给你和妹妹请个女先生来,到时候瑶儿想学什么都可以。”卢氏温柔的对林倾瑶说。

听到这话,林倾瑶不好说什么,只是紧紧捏了一下姐姐的手,林倾荷见状也只是以为妹妹年龄小不知道如何应对,连忙对卢氏解释:“两位妹妹年龄还小,这天气马上就渐冷了,母亲说等过了年再请女先生来家里教习。”

卢氏闻言,又看了一眼林倾瑶,见她脸色平静,好像林倾荷说的事情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心里有些奇怪,但又不好再过问,只是又闲聊了几句,就让她们先走了,自己则对着二人的背影注视了很久。

张姨娘的女儿,模样秀丽,性情温顺,对妹妹也很照顾,很有长姐风范。

项姨娘的女儿,古灵精怪,宜静宜动,小小年纪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心里也是个有主意的。

呵呵,要是这俩个女儿都是自己的,那该多好啊!卢氏想着想着,就喃喃自语起来,惹得旁边静静陪伴她的董妈也会意的笑了。

“夫人,奴婢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董妈收敛笑意,顺着卢氏的目光看着林倾瑶姐妹二人的背影。

“跟我还打官腔,有话就说,没得把你憋坏了!”卢氏回头取笑董妈。董妈是她在娘家做姑娘时就一直在跟前伺候的丫环,二人的感情自是不比一般,平日里做事卢氏也不避着董妈,只是在外人面前有些主仆的样子罢了。今日听见董妈难得说出这么知礼的话,还真有点受不了她。

“夫人,小孩子打小就是谁带的跟谁亲,依奴婢看,还是要找个小一点的过继,这样才能和夫人相处出母子感情来。”董妈说的隐晦,但她知道夫人是能听懂自己话里意思的。

董妈的话卢氏听进耳里,但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她迈步往前走了一截路后,才顿足吩咐董妈,明日是云姨娘的女儿洗三礼,一会回家先把礼物准备好。

林倾瑶跟着姐姐一直向前走着,可是满脑子却想着卢氏刚才看到自己时的眼神,那眼神里现在不光是怜惜,更多了一份审视。没错,是审视的眼神,就像是一件艺术品摆在桌上,行家站在那里估值欣赏一样。

“姐姐,二婶好像很喜欢孩子,怎么从来没见她来的时候带自己的孩子呢?”对于卢氏没有孩子的事,林倾瑶也是一知半解的,但她一个孩子问谁都不合适,今日刚好赶上和大姐一块走,于是就装了一次好奇宝宝。

只见林倾荷脸色一变,左右张望了一下,然后紧张的握着林倾瑶的双肩说道:“瑶儿,以后这问题千万不要再问别人了,也别在二婶面前提起孩子的事,要不然她会伤心难过的,懂了吗?”

林倾瑶心中一动,但嘴上却不满意的嘟噜了一句:“我这也是关心二婶,又没有干别的事。”

看着林倾瑶撅着小嘴可爱的模样,林倾荷忍不住用双手掬了一下她的小脸蛋,怕是担心林倾瑶年龄小,没懂得自己话里的意思,又给了她一句时间看起来似乎很遥远的保证:“瑶儿要是乖乖的,等你长得像姐姐这么高的时候,姐姐就告诉你,好不好?”

“好吧!”林倾瑶像个乖宝宝一样很痛快地答应了林倾荷的提议,只不过在林倾荷看不见的地方,狠狠地把姐姐崇拜了一把。居然就这么把自己打发了,平日里还真是小看这个姐姐了。

晚上,林倾瑶和姐姐一起跟着虞氏在祖母那里吃晚饭。也见到了一直在正阳书院进学的大哥林倾文,以及父亲走后就在家里撒了丫子的林倾武兄弟二人。

对于林倾文这个哥哥,林倾瑶对他的印象还是很好的。十岁的年纪,在书院里就已经是中上之才,每次考试都是优等,若不是因为年龄太小,被一些年龄大学识优的学子们压着,估计早就成了书院的风云人物。当然,这些事还是自己以前在虞氏跟前黏糊时,林倾武向自己和林倾华吹嘘时爆料的。

最难得的是,林倾文对待每一位弟弟妹妹都很亲切,在他的眼里似乎也没有嫡庶之分,每次见到林倾瑶都是笑脸相迎,会问她在家里玩了什么有趣的,吃了什么好吃的点心,偶尔还会给她和姐妹们带一些街面上卖的小玩意儿。

今天,林倾文送给她的就是一尊烧制的陶瓷小人儿,虽然工艺看起来不太精致,但从小瓷人儿的脸上林倾瑶看出了一点名堂。

第二十八章 结仇

“大哥,这个小瓷人儿长的跟我很像哦,谢谢大哥!”林倾瑶仔细看了看,捂着嘴偷偷笑起来。

林倾文笑着点了一下头,又从随身携带的布褡裢里掏出几样小东西分别递给了林倾荷和风风火火赶来的林倾武。

“谢谢大哥!”林倾荷接过礼物,对着林倾文躬身行礼。

姐妹二人这边开心的互相看大哥送给对方的礼物,那边的林倾武兄妹却有些不乐意。

“大哥,你偏心眼,送给大姐和二姐的礼物比送给我的礼物好,哼,我不跟你玩了!”林倾华将手里的葫芦扔到了桌子上,撅着小嘴将头扭向一边,刚才大哥掏出小瓷人儿时,她就眼睛一亮,没想到却被他送给了二姐,真是气死她了。

“就是,大哥偏心眼,我看中的明明是一把纯铁炼制而成的剑,你却拿把木头刻的剑来糊弄我。”林倾武很是嫌恶的看着手里像玩具一样的木剑。

林倾文好笑的看着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妹,走上前拿起葫芦,指着上面的一排小孔对林倾华说:“华儿,这个葫芦可不是普通的葫芦,是可以吹响的,若是你学会了音律,还可以吹出好听的曲子来。”

林倾华闻言转过头来,将信将疑的拿起葫芦查看,果然在上面看见几个大小不同的孔来,她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又试着放在嘴边吹了一下,果然有些高低起伏的声音响起,只是她未学过音律,吹出来也不过是杂音而已。虽然也生出了喜欢的心思,但心里还是惦记着林倾瑶手里栩栩如生的小瓷人儿,不时的朝那边望去。

林倾文哄好了妹妹,又对林倾武说:“小武,不是哥哥不想给你买真剑,而是你性子太鲁莽,武功又没学到位,很难把握力度,万一出了什么事,我不但是害了你,更是害得父母亲为你操心,你就先用这把木剑跟着武师好好学,等日后大哥一定给你寻一把真正的好剑,如何?”

听了林倾文的话,林倾武想起上个月自己偷偷拿着父亲书房里收藏的一把宝剑瞎比划,结果不但把书房里的一副珍贵字画划烂了不说,连书房的小厮也差点让自己给剁了,他红着脸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然后接过哥哥递过来的木剑道了声谢。

此时,虞氏在里间正跟林老夫人讲今天卢氏提出的过继一事,虽然虞氏已经应承了卢氏,但孩子不是她一个人的,还得等林伯涛回京再作定夺,而林老夫人心愿了了一半,自然不在乎这一时半会儿,二人很快就从里间出来,吩咐下人开饭。

几个孩子上前给林老夫人请过安后,按照次序入座。

林老夫人常年礼佛茹素,但并不要求家人跟随,毕竟儿子媳妇都是家里的顶梁柱,长期茹素对身子也不好,孙子孙女们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更不能缺了油水。所以,每次家宴时,林老夫人单独坐席吃素,其他人则围桌而坐食荤食素自便。

今日不仅有长房嫡孙嫡女,就连两个姨娘生的女儿也跟着虞氏一起来了,想起卢氏要过继女儿一事,林老夫人暗中观察了一下平日里不常见面的林倾荷与林倾瑶姐妹。

只见林倾荷身材纤细,容貌秀丽,对于坐在身边的妹妹很是照拂,时不时为其夹菜。

林倾瑶小小年纪,倒也知道餐桌之上食不言的道理,只是默默吃着眼角到达的饭食,偶尔对虞氏和林倾荷夹菜的行为表示一下谢意。

林老夫人一边看一边点头,心里的那些事也暂且放下了。

“二姐,你为什么只吃芙蓉鸡片,不吃别的菜?是不是芙蓉鸡片特别好吃?你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不管别人,哼!”林倾华突然撂下手里的汤勺,指着那盘搁在林倾瑶面前的芙蓉鸡片说道。

虞氏的几个孩子,自打开始会说话起,就让他们自己吃饭,此时林倾华也坐在特意加高的椅子上和众人一起进食。因为心里一直惦记林倾瑶的小瓷人儿,吃饭时就多看了林倾瑶两眼。只见她跟自己一样,也坐在加高的椅子上,唯一不同的是,自己身边有个夹菜添汤的丫环伺候,可她却是自己夹菜,而且是只夹自己眼前的那盘在她看起来也不怎么样的芙蓉鸡片,她心里不舒服,就忘了平日里母亲和奶娘教给自己“食不言”的餐桌礼仪。

“华儿,不可这么说姐姐,那盘芙蓉鸡片你若爱吃,可以叫雾香给你夹一些。”见自己的女儿如此任性,虞氏心里很是生气,可是现在正是吃饭的时候,她不想让大家吃的不痛快,硬是将自己的火气压了下来。示意伺候自己和林倾华吃饭的雾香,拿起小蝶去夹芙蓉鸡片。

“妹妹,这道芙蓉鸡片还很多,我才夹了几筷子,你若是爱吃,就让雾香姐姐端到你跟前吧。”林倾瑶放下手里的筷子,很郁闷的看着故意找她麻烦的林倾华。

今天到底是怎么得罪她了,自从进门开始,林倾华就用一种好像抢了她东西一样的眼神看着自己,就连上了饭桌也不放过她,时不时盯着自己看俩眼,秉着惹不起就躲的原则,她只好奋力跟离自己最近的这盘芙蓉鸡片奋斗,就连她最爱的糖醋鲤鱼她也放弃了,毕竟夹一块鱼还要抬头,可她这么低调还是得罪了这位林家三小姐。林倾瑶一边为自己的委曲求全抱歉,一边说着客气的话。

“我才不要吃二姐吃剩的菜,我要厨房再做一道芙蓉鸡片来!”林倾华刚才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偷偷看了一眼母亲,发现她不但没有训斥自己,反而让雾香给自己夹菜,于是胆子就变得大了起来。

“华儿,不可放肆!”虞氏放下手里的筷子,瞪视自己的女儿。

“华儿,到祖母这里来,我看你也吃得差不多了,不如喝点银耳汤,免得夜间积食,那芙蓉鸡片你若想吃可以让厨房明日午饭时弄了吃。”林老夫人已经用饭完毕,见这边桌上起了争端,就笑着打了圆场。

看着林倾华满脸不高兴的走到自己跟前,林老夫人暗中叹气,到底是嫡出的女儿,说话行事就是不懂得收敛,现在在家里可以欺负姐妹,将来长大了可是要吃亏的,回头她还是要提点一下虞氏,别把女儿给惯坏了。

“瑶儿,妹妹年纪小不懂事,你不要生气,赶快吃吧。”虞氏见林倾瑶放下手里的碗筷后,不再动手,以为是她生气了,就软言好语的哄劝,到底是自己的女儿不讲理,她这个做母亲的也不能薄待了庶出的女儿。

“母亲,瑶儿已经吃饱了。”林倾瑶笑看虞氏,似乎并不把刚才的事放在心上。

林倾武对于刚才的一幕看的清清楚楚,若要是换了别人这样蛮不讲理,他这个小霸王第一个不放过,可是华儿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妹妹,他只能装作看不见,更何况欺负的还是害的自己受罚的林倾瑶。刚才他一直抱着看林倾瑶哭鼻子心思,可是让他失望了,这个死丫头不仅没有哭鼻子,还害得妹妹被母亲责骂。

死丫头,你等着瞧,早晚我会让你哭鼻子的!林倾武奸笑着低头喝自己碗里的汤。

而此时林倾瑶好像有感应一般,莫名觉得自己的耳朵烧呼呼的,顺着心里的感觉望过去,就见林倾武这个坏小子因为喝汤太快而被呛得眼泪鼻子一起流了下来。

第二十九章 来了

(来了,谁来了?自然是男主来了!就当是送给各位看官的圣诞礼物吧!(*^__^*)嘻嘻……)

天邺王朝·郴州

郴州,位于天邺王朝的南方,向来以学府之气浓厚而名扬天下,每年到此求学问典的人络绎不绝,隔三差五,这些文人骚客还要举办一些品酒论诗,学问辩论之类的活动。

眼下,正有一场术业专攻方面的辩论大会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着。

此次辩论会的正方:郴州州学专科书院。

辩论会的反方:郴州民间专科书院。

辩论会分为三天举行,第一天辩论的主题是:学专业者,是只研究本业,两耳不闻窗外事好呢,还是精于课业的同时也要攫取旁家所长?结果是:技艺超群的州学专科学子疏于平日不善言辞诡辩,而败给了民间专科学子,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回去了。

第二天辩论的主题是:学业成就之后,是效力于朝廷和达官贵人为荣呢?还是以救助天下苍生为己任?结果是:以光宗耀祖为荣耀的州学学子们没被反方的取悦于民众之说吓趴下,反而被围观群众的唾沫星子淹死,最后在花生皮和烂茶叶的围攻下继续逃窜回去了。

林伯涛一行人行色匆匆的一路下来,看了不少的官办书院和民间书院,也发现了这民间书院很得人心。一是收费低廉,二是里面传道授业的人才也很多。比如,名誉二十年前的“小神童”庄佑安,曾与他当年一起考取功名未果,后来迫于生计在京城的国子监做助教,过了二三年却听说因为得罪了某位高官的儿子,而被撵出了国子监,再后来了无音讯。如今却在庆州的一间民间书院做了院长,专职监管学子们的各项课业,昔日的迂腐不懂世故,如今却成了鞭策众学子们上进的法宝。

还有,一直在刑部受理案子的梁掌生,因不受嫌疑犯的贿赂,而被人恶意算计导致官职被贬,怎么也到了泸州的一家民间书院,做了律学的授业先生,还颇受学子们的爱戴。

看着当年意气风发的同僚们,一个个因为各种缘由流落此地,林伯涛不知道是该祝福他们,还是为他们惋惜。毕竟在他看来,拿朝廷的俸禄可是要比在民间自谋出路要荣耀的多。

昨晚在城门落锁前一刻,他们匆匆赶到了郴州,晚间住在驿馆,准备第二天赶早去查看城内的几家书院,然后再奔赴下一目的地,自然不愿意因为应酬各地的官员而延误的行程。

可是,林伯涛一行人是淡定的睡了一晚,有的人却整夜未眠,聚首商谈了一夜。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安排了一场好戏给林伯涛他们看。

第二天,林伯涛等人还未转醒,郴州州长就带了一帮署僚亲自到驿馆慰问,主动将郴州州学和民间书院的情况做了汇报,末了还请他们一行人参加今日的第三场辩论会。

林伯涛正想写一篇实际一点的东西,刚好一个枕头送过来,岂有不用的道理?因此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一行人来到为举办此次辩论会准备的地方,在一间事先安排好的房子里坐定,没多久就听见敲锣打鼓声响,主持辩论会的裁判官,也就是当地颇负盛名的学者晏儒林宣布今日辩论正式开始,辩论的主题是双方各出三个代表,用自己专业所学解题。

听到主持人晏儒林宣布的规则,州学的学子们立马现出跃跃欲试的表情,在他们看来,那些成天不安心做学问的民间书院学子,哪里会有踏实勤奋的自己解题快?于是,在以晏儒林为首的一行主考官,经过商榷,让双方派出算学,医学,律学三个专业的学子各一人,在规定时间内解出答案,以三局两胜者为胜。

林伯涛暗暗点头,心想回去以后把这个辩论会的形势也要详细记下来上报皇上,以后在京中官学,也要举行类似的辩论会,这比总是死呆呆上课强多了。

首先,上来的是算学的两位学子,只见晏儒林开始读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只见州学学子眉头一皱,开始在纸上飞快书写着,眨眼之间,白纸黑字的答案已经交到了晏儒林的手上,晏儒林请擅于算学的考官验证,然后转身回来等民间书院的学子交答案。可是民间书院的学子此时只顾啮咬笔头,却连一点眉目都没有。时间很快就到了,晏儒林不得不宣布最后的答案:“兔12只,鸡23只。”

第一局州学学子胜,民间书院学子灰溜溜下台。

第二局是医学,事先已将郴州医馆早上收治的两个病人送了过来,虽然患者病症不同,但应该从学子们望闻问切的治疗过程中窥其学业精否。

只见州学学子要诊治的是一个年约五十多岁的老者,只见他轻车熟路的号脉,看舌苔,又用手覆上患者的疼痛之处,最后开出了一张消食排毒的房子交给晏儒林。晏儒林接过方子和病患,又带到医官那里验证,医官看过病患和房子,点头示意。

再看民间书院学子,要症治的是一个受了外伤的年轻小伙子,就医前胳膊上胡乱缠了纱布,已有血迹渗了出来。民间书院学子自打面对这个伤患时就一脸惧色,当发现官学学子已经泰然站在那里望向自己这边时,头上早就汗水密布,最后还是禁不起众人的哄笑和激将,他缓缓地打开伤患胳膊上的纱布,当一幕猩红的血迹再次映入他的眼帘时,这位如被秋风扫荡似地学子已是今昔不知是何年的晕了过去。州学学子很有道义的赶忙上前查看,未几,居然带着与此情此景不相符的兴奋神情向场内众人高声宣布:“他有惧血症,见血迹就会眩晕!”

结果不言而喻,最后州学学子以三局三胜得胜,民间学子一个个灰溜溜的离开会场。

虽然本次辩论会是民间学子赢了前两场,但今天他们的表现实在是太差劲了,考官们一致认为,专业学子无论其他方面如何优秀,本专业一定要精进,更要在实践中拿出真刀实枪的干劲来,所以综合评判下来,州学学子为此次辩论会的得胜者,虽然全场观众还想等着看热闹,但因民间学子的提前退场,这个结果就这样轻松敲定了。

郴州州长得意的看着林伯涛一行人,将自己治理之下的州学是夸了个天花乱坠,就差没把州学里优秀的学子们挨个点名叫出来了。

林伯涛心下存疑,但事实摆在眼前,他又要到下一处考察,就提议去了州学所在之处考察了一番,又捎带的去了几个民间书院,心下有了计较,当日午后就辞别了郴州长官,赶往下一地了。

滚滚的沙尘之后,路面上又多了一行人,只见一个年约十八九岁的劲装男子挨着一辆宽大舒适的马车,低声问道:“公子,人已走远,我们要不要开路?”

半响,马车内传出一道清冷的声音:“太阳落山前赶到前面镇子落脚即可,脚程不要太快,把后面的小尾巴弄丢了,可就不好玩了。”

劲装男子闻言,嘴角微微抽搐,可是眼角的笑意却让他不由瞟向了身后探头探脑的两个小人儿身上。

小主子,你就自求多福吧!

※※※※※※※※※※※※※※※※※※※※※※※※※※※※※※※※※※※※※※

母鸡每天都下一个蛋,可是最近一连几天未下一个蛋,公鸡奇怪,母鸡答:过几天你就知道了。五天后,母鸡一口气下了5个蛋,公鸡大奇后恍然大悟:噢,今天是圣诞(生蛋)节!

云儿祝大家圣诞快乐!O(∩_∩)O祝大家做个好梦!

第三十章 搞恶(上)

宽大舒适的车厢内,此时正半躺着一个清隽少年,手拿一本兵法书看的津津有味,丝毫没注意到马车内另外两人眉来眼去的交流心思。

只见这少年十五六的年纪,面容冷峻,浓黑的眉宇下是一双幽深的眼眸,鼻梁高挺,薄唇微抿,虽然午后的阳光,从马车的车窗内如数射了进来,照在少年身上有说不出来的惬意,但旁人在少年身上却只能感到一种肃然冷意。这时,正好一阵微风掠过,吹起少年如墨的黑发遮挡了他的视线,才使得他不得不放下手里的书,却也恰好看见自己的两个随从大眼瞪小眼,鼻歪嘴斜的在那里互诉心声。

“长生,有话就说,小心得鸡眼!”少年睨了一眼马车内的二人,然后眯起眼对其中一人说道。

“二公子,今日书院输的这么惨,会不会留下后遗症?那个林伯涛真的会乖乖的把自己看到的情况上报给那位吗?”长生见自己的主子终于问话了,连忙把憋在心里多时的问题抖了出来。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让他们自得一下,有何不可?那个林伯涛之所以被弘帝派出来,就是因为他为官清廉,口碑好,自然会如实将他的所见所闻呈报上去,到时候我们只要收网捉鱼即可。”少年说话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这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长生其实还有很多话要问,但他知道,自己的主子是一个做大事的人,凡事他都在心里演练过后才付诸行动,只要他出手参与的事,必定是为将来打算,自己只要做好分内的工作就行了。因此他很快就沉寂下来,继续抄写手里的书信,因为这些都是要在下一站发送出去的,不能耽误。

“二公子,五公子这一路偷偷跟来,吃了不少苦,要不要我们停下来等等他。”另外一个随从长健,可没有长生的慧眼,他呆头呆脑的朝马车后面看了一眼,就见远处一直尾随的俩人中,其中一人累的快要挂了,话由心生下,祈求的话已经脱口而出,丝毫没注意到一旁长生给他使眼色使得眼睛都快要歪了。

半响,车内无声响,一直随侍在马车外面的劲装男子在心里默默地数了三下,就见一记很漂亮的弧线从马车内抛出,最后落到了官道上,一个叫做长健的少年孤零零的站在扬起的尘土中,一脸茫然的看着弃他而去的马车。心想,自己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坐在马车里怎么就到了地上呢?待他反应过来时,马车已经驶出去了很远。长健狠狠地抽了自己一嘴巴,然后双眼一瞪,迈开长腿奋力追了上去,嘴里还念念有词:希望还能赶上今晚的晚饭!

自从那晚虞氏带着几个孩子在林老夫人那里吃过饭后,林家的气氛明显的就与往日不一样了,这一点身为惯会看主子脸色行事的下人们来说,是很轻易就能感觉到的。

首先,云姨娘的孩子在举行洗三礼时,连一向吃斋念佛的林老夫人都破天荒地的出席了。这下,在族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以为林府的姨娘们个个都压在了正妻头上,不说三年前给林倾瑶借机行了一个隆重的洗三礼,就说这云姨娘,今日也不甘寂寞,也要给自己的女儿弄个洗三礼。殊不知,这洗三礼还真不是云姨娘要的,反而是林老夫人,虞氏和卢氏三人促合而成的。

从林老夫人内心来说,也是希望借着洗三礼,给卢氏一个借机相看孩子的机会。

从虞氏来说,云姨娘是自己做主纳进门的妾,又是自己的远方表妹,自是要厚待几分。

从卢氏来说,正好可以再看看几个孩子,虽然自己心里有了思量,但过继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旦成定局,就跟怀孕生子一样,如果不满意也不能再塞回去了。

而林倾瑶还是像往常一样,自己洗漱完毕,然后由湘绣梳头,再跟随项姨娘一起去跟虞氏请安。

最近一段时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林倾华看见自己总是爱搭不理的,若是虞氏多关心自己几句,她就显得非常不耐烦,好像抢走了她心爱的玩具一样。林倾瑶怎么会不明白这丫头的心思,肯定是觉得自己分享了她母亲的爱,所以吃醋了。

小孩子其实也有善妒的一面,就看你能不能应付自如了。这对林倾瑶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问题是她愿不愿意去做。

以林倾瑶现在的心情,她不愿去做,而以她现在的身份,她更不想这么去讨好林倾华,因此她除了晨昏定省到枫林院去给虞氏请安外,多半时间不是在玲珑院呆着,就是到林倾荷那里去逛一圈,顺便学习几个字,再拉着林倾荷闲聊几句打发时间。就在她觉得自己穿越的日子过得如此寡然索味时,有人开始给她挖坑了。

枫林院,二少爷在房里正跟小厮全禄嘀嘀咕咕地交代着,究竟说了些什么暂且不知,但见全禄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一张小脸都皱成了一团菊花状,林倾武才满意的直起了腰。

“二少爷,真的要这么干吗?这要是让夫人知道了,又要禁你的足了。”全禄担心的说道。想着自己的哥哥全福真是好命,自从跟了知书达理的大少爷,不仅能识文断字,还经常得到夫人和老爷的额外打赏,而他自己就没那么好命了,不但打赏全无,还要担心下一刻会不会因为小主子的惹祸功夫了得而被打板子,唉,真是娘生九子,个个不同命啊!

“怕什么,要是再不出手,那个死丫头万一被二婶选中,到时候去了二婶家,我们可就没得玩了,那不是太便宜她了?就算要去,也要大姐或是四妹去才成。”林倾武跳将起来,一手差点指到了全禄的鼻尖上。

最近一段时日,二婶经常来访,他倒也没放在心上,只是有一次他正好在母亲屋里教华儿玩游戏,也就顺便听了一耳朵,这才知道,原来二叔和二婶有意要过继自己的一个姐妹。还好他听得明白,知道母亲不会把华儿送去过继,可是一想到林倾瑶这个小丫头要脱离自己的魔爪,他就觉得非常不舒服,所以才想了一个办法让她在二婶面前出丑,借此让二婶对她产生厌恶之情,也顺便熄了让她过继的心思。

而林倾瑶此时正在林倾荷屋里指导她做一种新产品,丝毫不知道有一朵乌云正向她头上飘来。

第三十一章 搞恶(中)

这一日,是虞氏的生日。

因着林伯涛不在家,虞氏也不想张扬,就约了卢氏来家里,带上几个姨娘和孩子一起,在家里摆了几桌,算是应个景。

林倾瑶和林倾荷一大早来请安,就被虞氏留了早饭,因为林老夫人今日也会出席虞氏的生日家宴,所以早上特意派人来免了虞氏的请安,让她好好安排今日的活动。

早餐桌前,林倾华指着一碗浓香可口的白粥,向虞氏撒娇:“母亲,这是华儿大清早起来到厨房给母亲熬的粥,母亲喜不喜欢?”

三岁的孩子哪里会做饭,不过就是到厨房转了一圈,让厨娘按照她说的意思做好,然后端了上来,不过女儿这么有心,她也感到很高兴,当即就拿起汤勺尝了一口,笑着夸了林倾华一句小心肝,然后将目光撇向了一旁站立的唐妈,唐妈会意转身出去。

林倾荷与林倾瑶也相继拿出自己准备的礼物呈上。

“我给母亲做了一个护膝,这样冬天在厢房里理事的时候,就不会冻膝盖了。”林倾荷说着笑看了林倾瑶一眼,因为这个主意还是她出的。

“我给母亲准备了一个靠枕,放在椅背上,这样母亲理事的时候就不会感觉腰酸背疼了。”林倾瑶从线儿手里接过一个比蒲团略小一些的圆鼓鼓的靠枕,呈到虞氏面前。

林倾华见两位姐姐准备的东西是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心里不服气,就大声对林倾瑶说道:“你连拿针都不会,这东西肯定是你身边的丫环帮你做的,对不对?”

虞氏听了不由眉头一皱,正要拦下林倾华,就见林倾瑶已经朝自己望了过来,“瑶儿是不会拿针线,可是想来母亲也理解,难道会为这个缘由责罚瑶儿吗?再说,做靠枕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出来的,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林倾瑶暗自翻了一个白眼,真是对这个大小姐无语了,谁家三岁的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