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宸-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右丞相梁延宽上前禀奏:“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先将幽王私自铸造钱币一事公布天下,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幽王是先皇的罪后宋皇后的小儿子,自从太子丽景睿因涉嫌弑君被剥夺太子封号,另封为省王,被幽禁于京城皇宫别院,其生母宋皇后也受其牵累,被幽禁于朝凤殿,最终以罪后的身份葬于皇陵之外,而年仅八岁的小皇子丽景轩被封为幽王,发落到天邺王朝最贫穷的地方巴州,未经召唤,不得私自离开属地。

巴州长年阴雨,十年耕种八年荒,就连朝廷的救济也很少落实。弘帝这些年之所以没有过度关注幽王,一来是因为他被发配到巴州时,年龄尚小,二是在那样一个鸟都懒得拉屎的地方,量他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样来,可是小麻雀也有长大的一天,等到他们觉察到势头不对,循着线索一路查下去,才知道市面上流通的所有恶钱都是从巴州传来的。之所以一直没有发现,是因为幽王手下的人很小心,从第一批恶钱铸造出来到现在。已经流通了十几个版本,从最初的九成相似,到现在的三成相似,一点一点的渗透到市面上,等所有人都觉得不对劲时,这种以次充好的恶钱,已经家家户户都在使用了。

弘帝和一众大臣想不明白,一个被幽禁的王爷,既没有钱财又没有人,怎么会干出如此惊骇世俗的事情。这里面肯定有着他们不知道的内幕。弘帝发出密旨,派锦衣卫前去押解幽王回京,如若不从。格杀勿论。

早就开始调查此事的太子,也通过深入调查,终于发现了恶钱流入的渠道。原来,恶钱之所以能不知不觉中渗入到百姓的生活,跟贪婪的商户和暗中进行不法交易的官员有关。一开始。有人利用九成相似的恶钱和他们按照二比一的行情,诱惑他们拿官钱交换,然后流通到全国各地使用,越是繁华的地方,恶钱流入的数量越多。几番交易下来,九成相似恶钱二比一的行情已经变为三成相似恶钱五比一的行情。大量的恶钱充斥着市面,让贪婪的商户和得利的官员赚的盆满钵满,但也让众多不知情的百姓深受其害。因为大量恶钱的涌入,破坏了市面的正常的钱币流通,使得很多物品的价格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再加上老百姓手中有不少恶钱,要是此时全部禁止使用,一旦激起民愤。后果不堪设想。

也算是太子府中的能人多,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那就是这些恶钱,因为兑换时越来越便宜,所以最为恶劣的钱,多半都留在富商和贪官手中,而百姓手中的恶钱,是在花钱买东西时换到手的,百性珍惜自己的血汗钱,在买东西时,往往将最劣质的钱挑出来先使用。一旦弘帝颁发禁止使用部分恶钱的旨意后,百姓窝在手里的恶钱,往往是与官钱最相似的恶钱。所以太子请奏弘帝,允许与官钱相似的一部分恶钱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使用,其余劣等的一律禁止使用,或者将其收回销毁。到最后,这场恶钱事件付出最惨痛代价的就是那些始作俑者的商户和贪官。

这一点,弘帝在发往各地的公文中,明确指出,此次恶钱事件,是被圈禁的幽王挟私报仇,想要将天邺王朝的百年基业毁于一旦,谁要是不服此次处理方法的,皆以幽王同谋处理。但恶钱事件涉及人员较广,鉴于天灾**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弘帝决定先暂时放他们一马,等以后再算总账。

如此一来,受损严重的奸商和贪官只好吃了哑巴亏,暗中将那些禁用的恶钱处理了,但元气大伤,未免对弘帝产生了几分怨愤。

但此次恶钱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令天邺王朝的国力大大损伤,想要恢复元气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弘帝觉得自己在位二十多年,都没有今年这么焦心过。

所以,即便他现在每天吃的汤药比饭还多,他都要撑下来,不能让百年基业葬送在自己手中。

因此,金萨国此次提出的合作方式,就像是雪中送炭一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帮他们解决不少问题。诱人的租金、安置暂时失去家园和土地的灾民、传授技术,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看,金萨国的提议都是很中肯的。可是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愿意把馅儿饼无偿分给别人吃,这也是令弘帝犹疑不决的地方。

“父皇,儿臣以为这样做后患无穷。”最先反对的就是太子。

“说下去。”弘帝面带倦容,目光落在太子脸上。

“父皇可记得《战国策》中记载的‘假道阀虢’的故事?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假意向虞国借路先灭了虢国,其次又里应外合强占了虞国。虽然金萨国只是租借我朝几处山脉,但是难保他们不会打着凿山开矿的名义暗中做些小动作,为了我朝的长治久安,儿臣认为此次合作万万不能答应。”太子将自己的分析说给弘帝和众位大臣听。

众人脸色各异,赞成者多半都是平日拥护太子的,反对者虽然有不同意见,可是此时却没有一人敢站出来明着反对。

“父皇,儿臣以为这件事并不难办,我们可以提出派人分管作为附加条件,这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我们的眼睛,也显得我朝合作的诚意。”五皇子不紧不慢的说出自己的建议,目光在和太子相遇时露出一抹含有深意的笑容。

正在群臣议论、弘帝思量的功夫,右丞相梁延宽不失时机的进言:“陛下,古来征战,兵家最善用兵不厌诈之法,但若论金萨国的野心,微臣以为他们远远不具备这个实力,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金萨国目前都将心思和精力用在强国富民之上,别说是我朝地大物博,就连小小的乌国他们都没有那个兵力去攻占,据闻他们也同乌国商讨开矿一事,所以,依微臣之见,他们即便有野心,最起码也要在军士人数上先有所准备。五皇子的建议,一来可以与金萨国继续较好,二来也可以将金萨国的一举一动掌握在我朝手中,一旦势头不对,即刻将他们驱逐出境。”

梁延宽的一席话中肯有力,既分析了金萨国现在的实力,又提出了以后的应对政策,很快就得到了几个大臣的赞成,大家都将目光看向弘帝,等他最后定夺。

五皇子目光平和的看着自己的父皇,丝毫不因为自己的提议让众位大臣如此重视而显得洋洋得意,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父皇已经动心了。他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方才短短的几句话是他花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才汇集在一起的,没有人会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和代价。

三天后,弘帝加入新的条件,以供金萨国的使节团商讨,听闻驿馆的密探回报,宗泽辉和他的使节团为弘帝提出来的新条件,连续一天一夜争论不休,最后派出八百里加急回金萨国征求康帝的意见,弘帝心里和一众大臣等得心都焦了,生害怕金萨国会取消此次合作,没想到康帝送来的消息居然是同意,但还需修改几项条件,如此几番磋商下来,终于在双方都比较满意的情况下,签订了合作契约。

弘帝将位于云州的望乡山,位于涿州的灵崖山,位于洪州的麻子岭,位于森州的孤峰岭,以十年之期,租借给金萨国,与天邺王朝共同开采,所得利润三七分成,天邺王朝享有协助管理之权利,雇工人数两国均等,工钱工时同量,也算是为天邺王朝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从而在另一方面又减轻了财政危机。

弘帝特意将这件事交与五皇子去负责,无形中激起了其他几位皇子的斗志,又在各自身后幕僚的精心策划下,都争取到了新的差事,一时间弘帝感觉这场天灾**似乎就是老天爷对他的一个考验,也让他意识到,皇子们是真正长大了。

只是,事情发展的速度远远要比他预想的快,就在恶钱事件的处理公文昭告天下时,派去押解幽王回京的事情,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恶钱是制作粗糙的钱币,并不一定是铁钱,像汉末、南北朝、五代十国很多割据政权铸造的铜钱也是恶钱!开元通宝恶钱也一直伴随着唐王朝的始终,云儿只是借来用用,增加一些事态进展的情节,大家要是感兴趣,可以去网上搜索。)

第七十六章 屠马

巴州,幽王府邸。

巴州知州黄伟良向幽王丽景轩禀报:“王爷,皇上派的五百锦衣卫明天就到巴州了,不知王爷有何打算?”

“嗤!五百锦衣卫!三皇兄也太看得起我了,居然派了这么多人来捉我,看来我要好好回报他一番了。”屋子里光线最暗的地方,慢慢走出来一位身穿玄衣,面色苍白的男子,虽然他脸上带着讥讽的笑容,但语气淡然的就像是自言自语。

这位王爷,正是前获罪太子丽景睿一母同胞的弟弟丽景轩,自从二十五年前被弘帝封为幽王,定居巴州以后,再也没有踏出过巴州一步,无任何营生,只靠朝廷微薄的俸禄和弘帝的赏赐过日子,低调的几乎都让人忘了这里还住着一个当今皇上的亲弟弟。

这位王爷,一年四季穿着素色玄衣,即便是成亲的那一天,也是一样的,而且从来不称呼弘帝为皇上,只是按照儿时的习惯称呼“三皇兄”,没人敢问为什么,也没人敢去劝说,据说唯一一个劝说过他穿衣习惯和称呼习惯的人,被施以割舌落牙之刑。

黄伟良眼观鼻鼻观心的站在原地,等着这位身材清瘦的王爷突发惊人之语。

按照他的经验,幽王越是说的云淡清风,最后得到的结果越是令人惊悚,希望这一次也不要让他失望才好。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幽王讥笑中带着一丝悲凉,吟出此生最令他痛彻心扉的诗句。

人生短短几个秋,英雄所见各不同,一个万人之上的椅子就那么诱人吗?那是一张用鲜血和生命堆高的椅子,是一把让人权欲不断膨胀的椅子。幽王冷笑一声。“你说,我是回送一千只耳朵答谢这位英明神武的皇上呢?还是回送五百只鼻子作为他对我再次关注的谢礼?呵呵……从明天开始要好玩了。”

黄伟良脸上表情丝毫未见诧异,毕恭毕敬的说道:“只要王爷愿意,微臣这就下去部署。”

幽王斜睨了一眼黄伟良,半晌之后,才幽幽地说道:“算了,做人要低调,我什么也不知道,你看着办吧。”

幽王说完,身子已经落在铺了一层厚软锦褥的榻椅上。自有丫环轻声上前为他盖上薄被。

黄伟良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很有眼色的退了下去。

巴州,说来好笑。他这个弘帝亲自委派的巴州知州,现在却在步步挖坑,将他的衣食父母往坑里带。不,应该是还没开始见面,就已经预谋将他送进坑里了。任谁也不会想到,其实他的主子另有其人,一个可以笑看风云,闲看落花,眉头都不屑挑一下的男人,也只有他。才能将这锦绣山河当做一盘棋来下。

天灾**不可避免,却可以善加利用。连日的阴雨,已经让巴州。象州和滕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良田被毁,房屋倒塌,可是他们却压着没有向朝廷禀报,反而向百姓暗中散播朝廷让他们自救的谣言,让眼巴巴等着朝廷救济的善良百姓对弘帝怨声载道。而他则是出于一片好意,很善良的让人指引他们抢了自己的官粮粮仓。又放出“要活命到睦州,睦州不行到洪州”的谣言,将这些急于活命的百姓都怂恿到了睦州、洪州等地,短短的两个月,将西五州搞的乌烟瘴气,放眼望去满目疮痍。

“大人,东西南北四大城门都已经派人日夜坚守,您看皇上派来的锦衣卫是放他们先进城呢,还是直接在城外……”驻守巴州的将军李进刚刚部署完城防,就见知州黄伟良到了。

“放肆!锦衣卫可是带着皇上旨意来的,怎么着也要将他们先迎进城来!”黄伟良眉头一挑,指正李进的言辞失当之处,继而又说道:“从即日起,四方城门外松内紧,一旦鸣号声响起,立刻封城。”

“请大人放心,别说是人了,就连一只鸟,本将都让它插翅难逃。”身后传来李进铿锵有力的声音。

黄伟良带着师爷和一众下属步行在大街上,看着慢慢恢复日常生活习惯的百姓,脸上换上一脸和蔼的笑容。

“黄大人,多亏您将官粮开放,又请大夫为我们看病,我们才能活到今天,您真是我们巴州人的福气啊。”正带着孙子出来摆小摊的一个老大娘,看见黄伟良之后,拉着四五岁的小孙子跪下来谢恩。

“大娘快快请起,这本是我分内之事。”黄伟良亲自上前将老大娘搀起。

“大人,小人在巴州祖孙四代,还没见过您这样的好官,今天无论如何都要请您受我们一拜。”另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儿子的搀扶下,也跪到了地上。

“大人,请受我们一拜!”

“请受我们一拜!”

满大街凡是看到听到这一幕的百姓都涌了过来,带着虔诚的心感谢这位好官。

“大家都起来吧,水患虽然已经过去,但水利防务朝廷却迟迟不见拨款下来修筑,本官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还请大家多多珍重!实在不行就到睦州和洪州去吧,那里地大物博,知州与我相熟,也是一方好官。”黄伟良对围观的百姓朗声说道。

“大人,只要您留在巴州,我们就哪里都不去。”人群中有人呐喊。

“是啊,有这样的好官,我们哪里都不去。”

“大家的好意我本官心领了,心领了……”黄伟良一边安抚众人,一边将目光看向师爷张建华。

张建华会意,上前对围观百姓说道:“大家都散了吧,黄大人还要赶回州衙整理东西,明日就要被押解回京问罪了。”

“什么?出了什么事?这么好的官怎么会被押解回京问罪?”人群像是炸锅了一样,较之刚才情绪更激动了几分。

黄伟良一脸怒色,指着张建华说道:“你身为本官的师爷,不替本官安抚民心,反倒在这里挑起民愤,太让我失望了!”

张建华一脸愧色,急忙下跪请罪:“请大人息怒,小人也是为大人抱屈,您一心为民,不仅开仓放粮,还将自己多年积攒的家底拿出来为百姓买药材,皇上不仅没有嘉奖您,反倒斥责您让百姓流离失所,还说他们之所以弃家园良田不顾,是因为您官品不正,如今奉旨捉拿的锦衣卫马上就要进城了,您还是想办法先将夫人和孩子送走吧!”

“狗皇帝不管我们,这么好的官还要抓起来,还要不要我们活了?”人群中有人发出愤慨之声。

“对,决不能让锦衣卫将黄大人抓走,等他们进城,我们就把他们拽下马来,顺便宰了马打牙祭,看他们如何回去?”

“对啊,自从水患一来,我的刀子就没开过刃,正好可以给大家开开荤,就当是狗皇帝送给我们的赈灾粮食吧!”

黄伟良和张建华暗中对视一眼,嘴角忍不住哆嗦了一下,这到底是为自己伸冤呢,还是想为他们谋私呢?怎么说着说着就变味了?

百姓中叫嚣着吃马肉的人,一会功夫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他是巴州城小有名气的屠夫,自从水患以后,屠宰的生意就一落千丈,杀猪宰牛刀也快生锈了,不是大家不让他屠宰,而是根本就找不到除了人以外的活物,猪牛羊都在水患时淹死了。

“黄大人,您放心,等明天那些个锦衣卫来了,你就好好呆在州衙里,等小牛哥带着大家伙儿把马宰了再说!反正皇上说您官品不正,那我们这些受您管制的良民自然也就是刁民,刁民做出来的事情,本就异于常人,您就当没看见也没听见吧。”在巴州城以说书为生的一个老先生,捻着他的小山羊胡子,笑眯眯地看着假装痴呆相的黄伟良。

大家都是聪明人,会意的笑了一下,各去干各事。

第二天一早,城门刚开,五百锦衣卫就雄纠纠气昂昂的进了巴州城,但是迎接他们的却是街道两边气势汹汹的老百姓,锦衣卫统领正想命人问问清楚,就听一声号令:“杀!”

紧接着,场面就陷入一片极端混乱中。

手拿大小菜刀、剪子的百姓们见了马就戳,没有拿剪子的百姓也挥舞着棍棒与不停错着步子的马腿陷入交战中。据锦衣卫统领后来回忆,那些轮着棍棒、菜刀的百姓们,见到他们胯下的坐骑时,眼睛里闪现的光芒就像是见到一只只烤的外焦里嫩、留着肥油的烤全羊一样晶亮,丝毫听不见他们高声阻止的声音。

难道这场天灾**,已经让巴州的百姓到了见啥吃啥的地步?锦衣卫统领脑子里快速闪过一个惊悚的念头。

朝廷有令,不得对百姓施以暴行,但面对这些疯狂的百姓,锦衣卫统领不得不权衡利弊,终于在一半坐骑被放倒在地时,他拔出了身上的佩剑,“本官奉旨捉拿朝廷罪犯,谁再敢阻拦格杀勿论!”

“狗皇帝派了军队要屠城了,大家要保卫妻儿,保卫我们的家园啊!”人群中不失时机的有人提出新的口号。

(o(n_n)o~误会造成了狗血的故事情节!善良的百姓被忽悠了!

零点以前会有加更,补上十票粉红。所以,有啥票就砸过来吧,云儿早晚会补上的。)

第七十七章 风起(加更)

一场秋雨一场寒,刚刚将种子撒上,又下了几场雨,好在雨势都小,时间又短,林倾宸问过邱管事,这样的雨势对庄稼不会造成影响,也就安心在屋里带着几个丫环开始做秋衣。

当初想着到了洪州再添置,因此每个人只做了两身厚料的衣服,带的现成料子也不多,现在看来,还得到布庄去买一些料子。

“邱叔,你看这个时候出去方便不方便?”林倾宸派人将邱管事请来,对于外面的事,他知道的最清楚。

邱管事见屋里都是林倾宸身边的人,就实话实说了:“夫人,最近巴州、象州不太平,听说朝廷派了军队过来。”

“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能有什么不太平的,肯定是朝廷没有将赈灾物资落到实处,激的百姓们做了一些过激行为。”林倾宸眉头微蹙。

邱管事脸上难得严肃起来,“夫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朝廷赈灾物资没有落到实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巴州前几天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

正在屋里研究棋谱的代美艳闻言,手里一顿,也专心听起来。

邱管事将前几日发生在巴州的事情大概讲了一下:“……锦衣卫说是带着圣旨到巴州抓人的,可是一进城,见了百姓就开始屠杀,所经之处满地都是鲜血,就连妇孺都不放过,后来巴州知州一见势头不对,将驻守巴州的所有将士都调集过来,本来想问明情况再定夺的,谁知道那锦衣卫早就杀红了眼,见了士兵更是大开杀戒,不知怎么地就混战开了……据说,这场混战。光杀戮的马匹就将近五百,巴州如今缺的正是粮食,巴州知州就让人将杀戮的马匹分给城中百姓,至于那些惨死的百姓和锦衣卫的尸体,都埋在洪州城的金鸡山脚下。巴州城血流成河,据说光清洗街面的血污就用了整整三天,护城河的水到现在都是红的。巴州知州一看事态严重,已经连夜向京城奏报了。如今,巴州城四方城门已经封了,只准进不准出。闹得外面也不得安宁。”

“邱叔,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不早点说?这……锦衣卫到巴州到底是去做什么的?怎么会大开杀戒呢?”林倾宸脸色一变,听完邱管事的叙述。她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百匹马,清洗三天血污,那要付出多少人命代价啊?原本以为不会出现在自己身边的事,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发生了。

“这个小人也说不清,外面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巴州自从水涝之后,瘟疫盛行,除了逃难在外的,剩下的都是造成瘟疫的病源,皇上派人是来屠城的。还有的说是皇上借机铲除圈禁在此的幽王,也有人说是因为巴州知州冒用朝廷旨意开仓放粮。却上报为被灾民哄抢,皇上要治他的欺君之罪。总之现在的情形是,巴州城成了一座孤城。”邱管事将自己刚刚得到的消息禀报给林倾宸。

“邱叔。这件事对睦州有没有什么影响?朝廷接下来会如何做?你这几天辛苦一点,一定要把巴州的情况盯紧,万一有波及到睦州的情况发生,我们也好早点做准备。”林倾宸心里有些不安,总觉得朝廷一定会对巴州有所行动。总不能放任一座孤城在那里不管吧?更何况还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室子弟在那里坐镇,怎么说都有点阴谋的味道在里面。

老天。我好日子还没过够呢,千万不要有什么战火四起的事情发生,林倾宸在心里默默的祈求着。

可是,邱叔每次得来的消息,都令她的不安更加加大。

还没等朝廷调集军队对严防死守在巴州城内的叛乱分子进行围剿,就传出象州瘟疫肆行,象州知州为了不让疫情蔓延,也下令封了城门,就连朝廷派来查看的钦差大臣也不得入内。

弘帝龙颜大怒,派出三十名太医,日夜兼程赶到受灾最严重的西五州进行查看,务必要将疫情控制住,又另派距离西五州最近的边防军队,组织一支三万人的队伍,接收巴州和象州的军事防务。

日子一天天过去,从巴州和象州传来的消息越来越诡异。

首先,巴州五县十八村全部被手中没有寸铁寸兵的幽王控制,用的却全都是弘帝派来的人。无论是驻守的军队,还是派来查探的官员,幽王都会给他们两条路选择:要么活着归顺,要么死了尽忠。令人吃惊地是,这些拿着朝廷军饷和俸禄的官员,大多数选择了归顺。以至于当弘帝听到这样的消息时,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诡异,一切都显得很诡异。

就连半个月前到吉祥山庄的子越先生也显得很诡异。

从半路撤回来的萧若桑,自从回来后就一直很低调,每日呆在菊院里看看书,或是到园子里看看风景,再也没有提出去洪州的事。

九月初,子越先生来到吉祥山庄,林倾宸这才知道,山庄后面那座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山,其实是子越先生的秘密基地。那里种着千亩药材,有上百人精心侍弄,要不是因为地势偏僻,估计很难有人会想到其中大有文章。

这次来,一是为了查看前期收获的药材情况,二是有些药材是要在这个时节种的。睦州气候偏凉,又经过了一个多雨的季节,土壤受到了全面灌溉,空气湿度也大,最适宜种一些人参、三七、天冬、木香、太子参、甘草、北沙参、白芷、西洋参、防风、远志、秦艽、柴胡、黄芩、黄芪等药材。

这些种出来的药材,一部分供给文家药铺经营,一部分供给文氏书院学医的学子,每年作为义诊时的药材。

林倾宸之所以知道这么多,是因为萧若桑每日都会被子越先生叫去挑拣药材,而喜好花草的代美艳也趁乱凑上一脚,有时候跑去故意气气萧若桑,看着她跳脚,自己就会很舒服,用她的话来说,这里的日子实在是太清闲了,要是不找点事情做,会让人发疯的。

林倾宸虽然觉得自己没有发疯,可是对宗泽翰的思念却与日俱增,也不知道洪州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了,自从来了一封信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传来。

第七十八章 相许

从吉祥山庄的后山下来,要绕着庄子走半圈才能回去,虽然没有人刻意告诉代美艳,但她知道,这里肯定是最安全的,要不然宗泽翰也不会把林倾宸放在这里。

自从那个叫子越的大夫来了之后,萧若桑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以前自己逗弄她时,经常会看到她面红耳赤、暴怒跳脚的样子,可是现在却能充耳不闻,有时候还会跟自己开玩笑。这样的她,一点都不可爱,害的她连最后的一点乐趣都没了。

“杏儿,我们到城里去逛逛吧。”代美艳揪了树上的一片叶子,送进嘴里慢慢嚼起来。

杏儿闻言,连忙上前用手掰开代美艳的嘴,嫌恶的说道:“小姐,您怎么又吃树叶了?这样会让舌头、牙齿、嘴唇变绿,难看死了!”

代美艳拍掉杏儿的手,不仅不见吐掉方才塞进嘴里的树叶,反而很解恨似的用力咀嚼着,好像吃风干牛肉一样的用力,“难看就难看,有什么了不起的,谁稀罕给人看了?”

杏儿知道又触到小姐的伤心事,正想着说几句逗趣的话开解一下,桃儿却拉着她的衣袖摇了摇头,杏儿见状只好作罢。

跟在代美艳主仆三人身后不远处的四个护卫突然相互看了一眼,立刻进入戒备状态。

为首的李伟对其他三人说道:“保护好小姐,我去看看。”

三人依言行事,快速朝代美艳靠拢。

他们是代美艳的父亲经过精心挑选,为女儿选的护卫,武功自是了得,李伟消失不过眨眼功夫就返回了,脸上带着一丝惊喜,顾不得回应同伴的问询。他几个起落站在代美艳前面。

“李伟,出了什么事?”代美艳吐出嘴里的树叶,脸上的余怒转化为不解。虽然知道他们武功了得,但是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会暴露出来的,除非遇到什么紧急情况。

“小姐,姑爷来了!”李伟的语气显得有些激动。

“姑爷?谁的姑爷?关我什么事?”代美艳伸手将李伟推到一边,继续蹂躏了一片树叶子往嘴里送。”什么见鬼的鬼姑爷,她这辈子最恨的几个字里就有这个“姑爷”,还有“宇王”、还有“宗泽宇”。这几个字都跟她有不共戴天之仇!要是哪一天让她看见这三个中间的一个,一定要把他大卸八块,喝他的血。吃他的肉,然后……等等,刚才李伟说什么呢?

“姑爷?你没看错吧?”这世上,能让李伟称为姑爷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那个臭男人!

代美艳没发现自己的声音有多么紧张。但李伟却是知道的,因为自己被小姐抓着的那只胳膊已经快要断掉了!

“嘶~!小姐,没错,是五爷来了,大概有十来个护卫,正在骑马朝山庄方向赶来。”只不过他看到的时候。马速不知道为何有点减缓了。

“呸呸呸!快闪!”代美艳这一次是彻底吐掉了嘴里的树叶子,对众人摆了摆手。

“小姐,为什么要闪啊?您好不容易盼来了五爷。就是不找他负责,也要找他好好算算这笔账!”杏儿忍不住为自家小姐抱屈。

以前的小姐多快乐啊,还喜欢做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给她们玩,虽然有时候耍的人哭笑不得,但只要小姐高兴。她们这些做丫环和下人的当差也轻松一些,可是自从五爷成亲落跑后。小姐就再也没有展露笑颜,性子也变得阴沉起来,有时候几天说不了一句话,有时候还会几天不睡觉,看着小姐一天比一天不开心,她们对五爷的怨气也越来越大,因此,每次代美艳忍不住骂五爷时,她们不仅不劝阻反而火上浇油。

代美艳瞪了杏儿一眼,对李伟说道:“我是让你们闪,没听懂我的话吗?从现在开始,没我的命令,你们四个都不许出来!”

李伟耳朵一竖,来不及再说什么,朝其他三个护卫使了一个眼色,立马消失在代美艳面前,因为宗泽宇的马已经拐过后面的那条弯路赶过来了,再不走恐怕会被发现。

代美艳虽然没有习武,但此时也听到了一阵马蹄“嘚嘚”的啼跑声,她转身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