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倾宸-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倾宸刚才一直忍着没朝对面看去,等众人开始举杯动筷时,她才朝对面望了一眼,果然见宗泽翰的目光正朝自己这边看过来,她勾起嘴角,抬起左手理了理鬓角的,然后将目光看向身旁被吉祥妈小心安放在腿上的容儿身上,脸上露出宠溺的笑容来。
昨晚,她玩笑似的对宗泽翰说道:“我若是抬左手表明我一切安好,若是抬右手就说明心情欠佳,若是用手抚胸,就说明问题大了。”
也不知道他记得不?
第一零二章 过年——套话
(不知不觉,这本书已经写了一年多了,虽然速度如蜗牛爬行,可是俺还是很有成就感,毕竟已经超过百万了,距离我当初的目标已经不远了,所以越是接近尾声,越是写的艰难,很多埋线没有交代清楚的,也要翻出来交代,否则不仅对不起一直支持这本书的读者,更对不起默默在后面支持的编辑们。和大家一路相随走来,才知道写作远比自己想象的更磨练人。这本书写到现在,虽然问题不少,但是云儿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也坚信下一本书会更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祝大家万事如意,心想事成!o(n_n)o~)
年夜饭上安排的节目,林倾宸不仅知道,而且还给了几点建议,因为自从康帝寿诞过后,邱雪岚的歌舞教坊就被康帝授为“天下第一歌舞教坊”的美誉,不仅如此,每逢宫中遇到大宴,她们必定是要出演的。只是这样一来,势必与尚仪局产生了不可磨合的矛盾,邱雪岚和林朗商议过后,还是觉得不参与进去比较好,毕竟歌舞只是他们夫妻二人的兴趣所致,林家还不至于靠这个名扬天下,于是就找了林倾宸帮忙走了迂回路线,让她在文皇后那里讨了懿旨,宫中大小宴会还是由尚仪局来承办,而歌舞教坊只需按照双方自愿的原则给予协办。之所以加上“双方自愿”这一原则”,也是考虑到尚仪局会借着宫中势力对歌舞教坊进行打压,毕竟尚仪局是历朝历代宫中不可或缺的部门,权利和人力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优于民间的歌舞教坊。如果双方的掌事人都聪明的话,这种互惠互利的状态是最好的,如果有一方想故意刁难对方,那这种互惠互利格局立刻就会被打破。
不过,从后来的几次大小宫宴可以看出。尚仪局官员还是深知此中之道的,不仅平日摆低姿态派尚仪局的舞娘去歌舞教坊学习,更是在宫宴节目中多次听取邱雪岚夫妻二人的建议,而邱雪岚和林朗也每次给予支持与帮助,不是编舞就是谱曲,每次都能让宫宴节目有亮点。
怡香殿内,无论是在座的还是场地中央表演歌舞的,不管是真诚也罢还是虚假也罢,最少这一刻一个个脸上无一不带着笑容。对面的男宾席上,少不得借着今日除夕之宴对皇上、皇后恭贺敬酒。表现出一幕幕和乐融融个的景象。而女眷这边就斯文了许多,大家只是轻声慢语看着节目吃着精致可口的菜肴和点心,时间不知不觉就接近了中场。
饶是这样。还是有人不太安分的凑了过来。
“依我说,这场上的美人再美,也不及我们翰王妃,翰王妃不仅容貌出众,才艺过人。就是在御夫之术上也是京城独一份。”怡王世子妃借着中途如厕的机会坐在了太子妃和林倾宸身后的桌椅上,与周围的几位世子妃或是王妃聊起了闲话。
林倾宸嘴角微抿,旋即又舒展开,专心致志的看起了场中正在表演的灯笼舞。舞娘身上穿着以红红的灯笼为造型的舞衣,以金黄的穗子为裙摆,挽成平顶发型的头上插着一圈如拳头般大小的小红灯笼。一出场就吸引了众人的眼睛。
这正是林倾宸的建议之一。
论舞艺她是个门外汉,可是论造型,她毕竟有着前世二十多年的观看经验。只要稍微提点一下,邱雪岚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而且她也是不着痕迹的说出这个点子,并不怕别人会多想。
红色,代表着喜庆、希望和吉祥。圆圆的灯笼则代表着团圆,这些大家都知道。可是能想到如此运用的人就少之又少,所以能让众人瞬间眼睛一亮一点都不意外。
只是有女人的地方就会有八卦,灯笼舞再好看也不如怡王世子妃的这番话吸引人,众人有些期待的向林倾宸看过来。可哪里想到当事人正在全神贯注地欣赏场中热火朝天的灯笼舞,津津有味的给刚满一岁的儿子讲解着,似乎根本就没有听见怡王世子妃的话。
“……她们身上穿的衣服是不是很像我们府中挂的灯笼?容儿啊,娘告诉你哦,这就是灯笼,她们跳的就叫灯笼舞……”林倾宸侧着头给容儿讲解着,满脸都是笑意。
容儿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两只黑玉般的眸子一眨一眨的看着场上,手脚更是合着音乐声摆动着,还时不时扭过头朝林倾宸“嘿嘿”笑两声,一副讨好的样子。
太子妃和祥王妃听到怡王世子妃的话后就有些担心的朝林倾宸看过来,见她正在和容儿说话,好像并没有听到刚才的话,不由相视一笑,然后也转身看起了节目。而其他人看见翰王妃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就露出似笑非笑的笑容来。
怡王世子妃有些气恼林倾宸的怠慢,可这话又不是当着她面说的,自己也不好直接摆脸色,就朝对面的男宾席扬了扬下颚,然后说道,“如今有封号的王爷里,哪一位不是侧妃、侍妾一大堆?唯独翰王只有王妃一位正妃,你们说这不是翰王妃御夫有道是什么?”
还等着下文的几个人听了之后不禁面面相觑起来,直道怡王世子妃太不懂事,居然在这种场合说出这样的话,分明是将她们拉下水与翰王妃树敌,如今,宫里宫外谁人不知翰王妃可是翰王亲自挑选的王妃,不管专宠也罢,独霸也罢,据说连皇上和皇后每每在外人提及给翰王纳侧妃时都绕过这个话题走,她一个世子妃又有什么资格在这里给人难堪?当即就有人借口如厕离开了。
太子妃双眸一敛,正要低喝,就见祥王妃夹起一块蛋黄酥放到她面前的碟子里,劝道,“嫂子尝一尝,今日的蛋黄酥我怎么觉得比平日味道淡了许多,是不是宫里又换点心厨子了?
代美艳也背着身子听到了这些话,要不是林倾宸刚才给她打眼色,她也要忍不住说道怡王世子妃几句了。此时见祥王妃岔开话题,就捻起一块蛋黄酥,当着众人的面说道:“三嫂这话问的不对,这蛋黄酥还跟以前一个味道,不过是因各人口味不同所以才会如此说,有人喜欢咸香,有人喜欢甜软,还有人喜欢带馅,有人喜欢实心,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就要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对不对?若是三嫂不喜欢今日蛋黄酥的口味,就换成别的点心吧?宫里的点心厨子会做的点心可不止这一样。”
看着被代美艳捻成碎渣渣的点心,太子妃抿着嘴笑道:“是啊。有人喜欢吃点心就多吃几块,有人不喜欢吃点心干脆一口都不动,甚至连多看一眼都觉得烦,弟妹若是真的喜欢点心,改天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保管你赞不绝口。”
祥王妃也不笨,虽然她引出蛋黄酥的本意就是想转移众人的注意力,不过能引出代美艳后来的这番话和太子妃的帮腔,自己就算是被她们打趣了又何妨,就笑着应道,“好啊。王爷自从从西南回来,胃口就一直很好,除了一日三餐。点心每日也要准备两三样,可总不能天天都弄成一样的,这下可省了我不少事儿。”
而被谈论的当事人自始至终都没转过身搭腔,看来今晚的节目的确很精彩。
怡王世子妃见自己白跑了一趟,怎么能甘心。索性就凑上前,握着容儿的小手逗弄着。“小王爷今日精气神可真好,从头到尾都没哭过,王妃平日应该没少费心思吧?”
林倾宸淡淡的扫了怡王的儿媳妇一眼,然后笑着说道:“既然生了他,定然是要费心思教养的,更何况身边有奶娘,丫环婆子一大堆,若是连一个孩子都教养不好那岂不是太说不过去了?”
怡王世子妃点了点头,深表理解,“是啊,我嫁到怡王府不到三个月,婆婆就将管家大权交给了我,不到半年又有了身孕,可做了媳妇就不同于做姑娘,既不能伤了孩子,又要把公公婆婆伺候好,更重要的是还不能冷落了自己的夫君,后来……唉,这种难处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也真是难为你了。”说完又下意识地朝林倾宸隆起的腹部看了一眼。
林倾宸垂下眼帘,掩去眼里的厌恶,清冷的说道,“是啊,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得失总是如影相随,不能样样都占齐了。”她不介意人家说她是妒妇,比起这样的名声,能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全部的父爱又算什么呢?凡是都有利弊,就看自己是怎么想的,对于别人的眼光,她不会放在心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王妃能这么想,最好不过,我婆婆还担心王妃年纪轻不知道这轻重缓急,比起其他的事情,这子嗣之事最大,若是王妃身边没有得用的人,我婆婆说了……”怡王世子妃脸上的笑意渐渐多了起来。
林倾宸却在此时抬起头,清澈无比的眸子里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水雾:“姐姐这么说可真是太抬举我了,我不过是做了一个妻子应该做的事,可内外有别,有些事我能撇开王爷做主,可有些事还真不敢乱掺和。何况男人做事自有他的章程,又岂能因为当妻子的给他主动纳妾或是安排通房而令他改变心意?我只要管好内宅,教养好孩子,照顾好王爷的三餐和四季冷暖就行,至于其他的事,王爷若是早想为之我能拦得住吗?可王爷若是不想为之,我就算想尽了办法,又能让他改变心意吗?所以说,这种事主动权还真不在我们女人身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怡王世子妃只觉得有一口气堵在嗓子眼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生生的演变成了干笑,指着场上正在表演水袖舞的黄美人说道,“哎呀,我听说今晚不少妃嫔准备了节目,就要讨皇上和皇后的彩头呢,咱们光顾了说话,也不知道这最大的彩头要被谁得去了。”
一直观看怡王世子妃这出戏如何演下去的辉王妃摇了摇头,难得她今日没有凑上前添乱,而是因为林倾宸前些日子给她送了一摞书和一个口信,若是这事真的能成,自己不仅能捡回之前丢掉的面子,以后在辉王和淑妃面前也要硬气不少,可事情毕竟没有成行,她虽然不至于倒戈相向,可也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才是。单是林倾宸刚才这番平淡无波的应答,她就觉得自己以前输给她确实不冤,怎么自己也知道的理儿到了她那里就变的这么有说服力呢?
到了酉正(晚上六点),年夜饭也接近了尾声,虽然还有一些妃嫔没有机会上场表演节目,可皇上和皇后的赏赐却是人手一份,就连到场的皇子皇孙都没落下,男子是上好的文房四宝,女子则是精美的朱钗或是精致的手串,人人都不落空,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喝了最后一杯象征团圆的酒水,皇上就和皇后相携离开了怡香殿,众人也都互相告辞离开了,至于守岁都是回府以后的事,毕竟大年初一还要进宫同朝臣和内外命妇举行拜年大典,以及各国使节的朝贺,比起年夜饭更显隆重许多。
从软轿换乘到翰王府的马车上,林倾宸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疲累地靠在宗泽翰身上,闭着眼睛不发一言。
这架势吓了宗泽翰一大跳,急忙问道:“可是哪里不舒服?你不是说要是用手抚胸就让我找借口带你们母子离开吗?我一晚上除了吃菜喝酒,连场上演了什么节目都没细看,光盯着你瞧了。从头到尾就见你用左手摆弄头发、衣襟、袖子、帕子,右手抬起时都没超过肩膀,更别提抚胸了,可是又咬着牙硬撑到现在?”
林倾宸倏然睁开眼睛,捂着嘴吃吃笑了起来,“昨晚说这话的时候,你都快睡着了,我以为你没听见,呵呵呵……”
宗泽翰挑了挑眉,说道:“你哪句话我不当真了?如今你的胆子是越发大了,居然连我都敢调侃了!”话虽这么说,可手下的动作却很温柔,抚在林倾宸腹部小心的摩挲着,生害怕惊动了肚子里的孩子。
林倾宸伸了伸小舌头,又重新躺回宗泽翰的怀里,闷声闷气地说道:“今晚我确实是咬着牙硬撑着,所以一会回去给我请个大夫来把把脉吧,小心点总没错,我肚子里可是两个呢。”
宗泽翰听完,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第一零三章 过年——美人
大年初一的宫宴,翰王妃因身体不适缺席了,但是并不影响有人对她的关怀。
怡王妃当着内外命妇的面,引荐了两位容貌、才艺皆为上品的妙龄女子给文皇后,话里话外透出对翰王妃身怀六甲还要尽心尽力照顾翰王的关心,作为一个长者她有心替翰王妃这个晚辈排忧解难,特意将两个干女儿送给她,也好替她分担一二。
文皇后不动声色的打量了怡王妃带来的两个女子,见众人神色各异,心里着实有些恼恨怡王妃的多事,可怡王和皇上有手足之情,若是当着众人的面拒绝,不仅有失她们妯娌之间的和气,而且怡王妃最后还会将所有的原因归结在林倾宸的身上,所以她也没急着拒绝,直接就派人宣了翰王觐见。
“娘娘,这恐怕不太妥当吧!”怡王妃看着满大殿的女眷,有些迟疑的提醒文皇后。
不错,当着这么多女眷的面宣皇子觐见,确实有失分寸,可是大过年的故意给人家夫妻俩添堵就不过分吗?文皇后承认她是故意的,今日若是自己勉为其难的替儿子和儿媳妇收下这两个美人,那以前被拒绝的那些人又岂能善罢甘休?以后永安宫和翰王府的大门估计就不太平了。
“无妨,翰儿好歹也唤你一声皇婶,权当来给你拜年了,至于其他人就暂避到偏殿吧,毕竟怡王妃也是一番好意,若是不当面谢过,就是他们夫妻不懂事了。”文皇后伸出保养得宜的手,用丝帕擦拭了一下珐琅掐丝指套上根本就不存在的灰尘。。
如此的轻描淡写,如此的漫不经心,任谁看了都觉得文皇后压根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当即就有那深谙此道的人参透了其中的缘故,文皇后这个婆婆恐怕是压根就不想掺和儿子和儿媳妇的闺房之事。
可怡王妃来京城的时间晚。压根就不太清楚这夫妻俩的事,只知道金萨国故土那边定是要派一个皇子去坐镇的,若是论资排辈,这个人定是在翰王和祥王、辉王三人之间,若是能事先和这几个皇侄搭上线,他们也就不用担心因为常年滞留京城而荒疏了故土那边的利益,因此才有了怡王妃如此作为。
翰王在来永安宫的路上就已经听内侍说明了此行的目的,脸上虽然未表明什么,可是两腮处僵硬的肌肉却显示他此刻震怒异常。
这一次,不比寻常。
以前在母后面前打探递话的人他还可以当做不知道。对于当面对他示爱的女人他也可以直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可这次是皇婶亲自出动,里面自然也有皇叔的几分功劳。若是直言拒绝,不仅皇叔面子难看,就连父皇和母后也受牵连,更重要的是波及宸儿,如今她身怀六甲。无论是体力和心力都容不得半分惊扰,若是外面再传出些不利的流言,以她的脾气再来个离家出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谁让她对别人看重的东西不屑一顾,对别人不敢想的东西却又如此重视呢?
“母后,特意宣儿臣觐见不会是想儿臣了吧?”一进大殿。翰王行过礼之后一反常态的开起了玩笑。
文皇后眼睛在怡王妃乐的有些绷不住的脸上扫了一眼,笑着说道,“你这孩子。出门在外多年,居然连怡王妃都不认识了吗?快来见礼。”
翰王像是才发现一样,对着怡王妃略一打量,然后行礼问安,不仅如此。连在座的和王妃和安王妃以及其他几位国公夫人和一品诰命夫人也一并问过了。
众人少不得要问林倾宸今日怎么没进宫的事。
“昨日许是坐的时间有些久了,出去又吹了一阵冷风。连守岁都没完就请了太医,今日儿臣本不想来,可她说这种事情我又帮不上忙,家里丫环婆子一大堆,稳婆和医婆也好几个,实在不行请太医也方便,就催着儿臣进宫了,还让儿臣宽慰母后,不用为她担心,她和孩子一切安好,等这阵子过去了,她再进宫给母后请安。”宗泽翰神情微敛,将林倾宸今日没来的事解释了一遍。
“这孩子就是顾忌太多,总想着事事周到,本宫早就跟她说了,让她安心在家里养胎,一些礼俗别太在意……唉,也是个好孩子,以后你多顺着她一点,这一胎可是两个,万万不可大意了。”文皇后怜惜的叮嘱着宗泽翰。
几位王妃和一品诰命夫人脸上闪过各种情绪,不过一致的保持了静默,就等着怡王妃如何张这个口。
怡王妃心里暗道:简直天助我也!这种时候,男人最爱在外面偷腥,若是自己主动送给他两个娇滴滴的美人,一来长者赐不敢辞,二来也省得他再找借口到外面去寻了,指不定他听到这个好消息以后心里怎么感激她呢。
怡王妃主意一定,就以长者的口吻对宗泽翰说道:“昨日年夜宴上我就见这个侄媳妇姿容端庄、进退有度,今日听娘娘和你这么一说,这孩子确实是百里挑一的,别说娘娘疼惜,就连我都想捧在手里好好疼惜了。正好,我今日带了两个干女儿进宫,本来想让娘娘做主为她们挑两个如意郎君,既然侄媳身怀六甲,你身边也不能没个人照顾,就让你先挑吧,不管是做侧妃还是夫人,哪怕是做侍妾,也是婶子的一片心意,就让侄媳妇好好待产,替我们皇家多生养子嗣最是要紧。”
宗泽翰黑曜石般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眨眼间脸上笑得连眼缝都合在一起了,拱手对怡王妃说道:“婶婶有心了!”
文皇后脸上闪过一阵错愕,眉头微不可见的皱了一下,不过多年的宫中生活早就让她练就了一副静观其变的本领,此时虽然觉得儿子的言行与平日不同,可她还是保持了沉默。
怡王妃就笑着让内侍去唤了张小姐和庄小姐。
然后解释道:“庄小姐是德州守备庄大人的掌上明珠,此次跟随我们一同入京,别看只是一个小姑娘,家中大小事务可样样都是一把好手。张小姐是我娘家妹妹的庶女,小小年纪弹得一手好琴,若是你和侄媳妇平日在家嫌闷得慌,倒是可以让她弹琴解闷。”怡王妃说完,见大家没有一人附和,就尴尬的笑道,“你们看我,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好不好也得由王爷自己选不是?”
说完,内侍已经将张、庄两位小姐领进来了。
众人这才抬头打量起来。
只见庄小姐身材婀娜,袅袅婷婷如柳随风,但是眉宇间却有一股英气,本是落落大方的一个女子却在宗泽翰毫不避嫌的直视之下羞红了的脸,眼中的爱慕之情更是毫无遮拦的表现了出来。
而张小姐则长相清丽,一双眼睛也算是水润亮泽,但是在看向宗泽翰时不自觉中带出一股媚劲儿,生生让一身灵动的风情有了几分媚俗。
宗泽翰煞有介事的回头打量了二人一眼,只把两个大姑娘看的脸色绯红,不得不低下头时,才慢悠悠的转回视线,似笑非笑的问怡王妃:“婶婶是想让她们站在我的王妃身边取长补短吗?”
这次别说是文皇后诧异了,就连在座的几位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翰王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怡王妃快速思量了一下,就笑着说道,“哪里,论才貌,她们自然比不过侄媳妇,我不过就是想着侄媳妇现在身子不便,总要有个人照顾你,也算是替侄媳妇找了一个帮手。”
宗泽翰点了点头,笑道:“婶婶既然这么说,我也就不好拒绝了,只是我向来不喜欢强迫与人,也得把丑话先说在前面,我的王妃是我自己挑选的,所以我待她自是与旁人不同,若是有人敢对她不敬,就是对我不敬,若是入了我翰王府,不得让她心里不痛快,这是首要的一条,另外一条就是现在即便入了府,也只能算是侍妾,至于能不能成为夫人或是侧妃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你们若是愿意就站在原地不动,若是不愿意只管自行离开大殿,母后和本王绝对不会难为你们,也会像婶婶说的,给你们安排一个如意郎君,你们千万要想好了再决定。”
宗泽翰这番话说下来,文皇后的脸上才重新有了笑容,这孩子刚才真是吓死她了,好端端的怎么就接受别人赠送的女子了?要是平日她也不担心小两口因这件事发生口角,毕竟一个男人三妻四妾也属正常,若是儿子有了这个念头,她即便秉着不掺合儿子和媳妇之间的事,也会好好劝导儿媳妇一番,让她从大局出发,不要在这种事情上失了儿子的心,可如今儿媳妇身怀有孕,若是为这事再气出个好歹来,就算她贵为皇后,也要打儿子的板子,让他再敢胡闹。
安王妃因苏婉丽的关系,与林倾宸也有些交往,自然知道一些他们夫妻二人的事,若是现在还没听出宗泽翰说这番话的深意,她也枉为这么大年纪了,当下就忍不住摇了摇头,希望这两个女子不是那糊涂之人。
第一零四章 过年——祈福
众人露出一副看好戏的神情将目光再次齐聚在庄、张两位小姐身上,不知道这两位听了翰王的话之后会做出何种反应。
可是无论她们二人是相互对视,还是偷偷瞥向怡王妃,或者是将手中的帕子扭成各种形状,始终都没有人离开原地半步,情况自然不消再说了。
宗泽翰面带寒霜地扫视了含羞带娇的两位佳人一眼,然后似笑非笑的向怡王妃囫囵行了一礼,“如此说来,侄儿就告退了。”
文皇后微微摇了摇头,笑着目送走了行礼告退的儿子,然后又将注意力转到大殿中各位夫人身上,那些避在偏殿的小姐姑娘们也陆续回到大殿,对于方才发生的事虽然她们并没有亲眼看到,可是看到庄、张两位小姐脸上无法遮掩的娇羞和喜悦时,眼里的羡慕和嫉妒那是绝对不会少的。
不到午正初刻(中午十二点),宫里宫外就传出了翰王要广纳美人的消息,在众人心中又划下不小的涟漪。
且说大年初一寅正初刻(凌晨四点),林倾雅就被母亲卢氏从热烘烘的被窝里拉了起来,在丫环婆子忙碌了大半个时辰之后,终于坐着翰王府的马车,在翰王府护卫的保护之下去了莲花寺。
莲花寺每年大年初一都有上“头柱香”的习俗,据说很多善男信女吃过除夕的团圆饭就开始爬山,就是想占个有利地形,到时候寺门一开,他们抢头柱香的机会会更多一些。
虽说出家人都是方外之人,可人间烟火还是要食之、享之、靠之,林倾宸虽然意不在抢头柱香,可是又哪能让妹妹去忍受那些香客们的相互拥挤,早就用翰王的名义知会了寺里的方丈大师。也就是以前年年亲自接受自己送子观音图的方丈大师,等翰王府的马车一到莲花山下,就被寺里的和尚从密道领上了山,不过半柱香的时间就已经站在了方丈大师的面前,不仅圆满完成了姐姐交给她的事情,还意外上了头柱香,等她转身站回方丈大师的身边时,莲花寺的寺门才算正式打开,需要几个人合抱的巨大香炉里霎时就被拥挤而入的香客们插满了点燃的香。
也就是在宫里传出消息,说翰王准备要广纳美人的同时。从莲花山下来的香客们都知道,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辰日,莲花寺还会向前几年一样。将念过经文的送子观音图赠与前来求子女的女子,大家免不了要奔走相告一番,自然也会捎带的提一下刚才那位和方丈大师站在一起的小姑娘。
林倾雅得了母亲的嘱咐,从莲花山下来就去了翰王府,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告诉了林倾宸。
“雅儿。辛苦你了。”林倾宸为林倾雅拢了拢两鬓的碎发,满脸温柔的看着笑脸明媚的妹妹。
林倾雅调皮地笑了笑,“姐姐别总跟母亲一样,把我当孩子哄,这一路上从马车到护卫,从山下到山上。哪一个不是姐姐早就派人打点好的,要说辛苦也是姐姐辛苦,我不过是背着做事的名头长了一回见识。姐姐,我跟你说,以前老是听别人说起这‘头柱香’的事,今日我可真是长见识了,你都没看到。莲花寺的寺门差点都被香客们挤烂了……”
姐妹俩嘻嘻哈哈的说了大半个时辰才将莲花山的事告一段落,林倾宸又让人给林倾雅带了不少这几日宫里赏赐下来的点心和小玩意。又留她吃了午饭才让人送她回去。
宗泽翰从宫里出来就直接回了王府,一家三口在如意院高高兴兴的过了初一,除了宗泽翰将府中来客一律过滤之后再决定哪些让林倾宸亲自接待,哪些干脆直接打发了以外,似乎日子就是这样每天过来的,可是又有什么变得不一样了。
第二天,宗泽翰派人重新打造的舒适宽敞的马车载着一家三口去了城外,在娘家热热闹闹的过了一天,呆到申正初刻(下午四点)才回府。
“宸儿,昨日我跟你说的话你放在心里,这以后不管传出什么风言风语,我保证这如意院绝对是清净的,你和容儿也会跟以前一样不会有任何改变!”宗泽翰送林倾宸回了如意院之后,挥退了屋里伺候的人,将林倾宸抱坐在腿上,轻声叮咛道。
林倾宸飞过来一个媚眼,娇嗔的轻声低呼了一声,却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老老实实窝在宗泽翰怀里坐了一会,等鸣芳在外面询问要不要掌灯时,二人才分开。
用过晚饭之后,宗泽翰就去了书房,林倾宸向往常一样陪着容儿玩了一会,又洗了一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
蒋姑姑微微叹了一口气,见林倾宸面色红润,丝毫没有不快之色,就说道:“王妃,这些日子还是让我留下来照应吧。”
正在给脸上抹蜜脂的林倾宸手微微顿了一下,然后让鸣芳将丽萍、路儿等几人都叫了进来,吩咐她们道:“虽说我是王妃,可这府中也有我不想管的事和不能管的事,王府虽大,可下人们各司其职,每个人也不得闲,你们一路跟着我,不管是登州还是洪州,你们只要做好如意院的事就已经帮了我和王爷大忙了,至于其它的事,我们无须理会,至于别人怎么说随他们去,日子总要自己过得舒服自在才是。”
蒋姑姑绷了一天的脸终于重见太阳了,见几个丫环还是一副懵懵懂懂的神情,就使了一个眼色,准备稍晚再解释给她们听。
今日不仅怡王府送来了两位美人,就连沙洲通判也不知道打哪听来的消息,上赶着将自己的内侄女也送到了翰王府,事先得了宗泽翰吩咐的文管家这次连问都没问,直接就让人开了侧门,将三位如花似玉的小姐接进了翰王府,分别安排在芙蓉园、梨园和海棠园,一切交给李妈妈打点。等蒋姑姑得信时,李妈妈已经将三个人都安顿好了。
前后不过几个月,若不是王爷松了口,文管家和李妈妈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这么做,蒋姑姑心里为王妃抱屈,不知道等她从娘家回来知道这个消息后能不能承受得住,却没想到能听到她这番话,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定是这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