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是怎样生活的-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吞拥牡匚坏靡怨涛抻恰
  然而,将星早殒,元狩六年九月,年仅29岁的霍去病就死去了。霍去病18岁为骠骑校尉,22岁即以军功封侯。性格倔烈,御下极严。非但御下严,连对皇帝姨父都常常捺不住暴露本性。武帝很喜欢这个外甥,曾经想亲自教他学习兵法,霍大公子却不以为然,认为古代的兵法未见得能用在新的战役上,一句话把刘皇帝顶到了南墙上。武帝又给他盖一所府第,让他去看看,他却拒绝接受,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匈奴还没灭尽,要家来干什么?皇帝的马屁遂拍到了马脚上。
  霍去病早死,令喜爱他的武帝十分惋惜伤感,于是封他的弟弟霍光为奉车都尉兼光禄大夫——注意这位霍光,他是西汉后期一位翻云覆雨的人物,也是卫氏家族中最后一位巨星。
  霍去病死后,武帝为他隆重治丧,特别要求将他的墓地封土堆成祁连山的模样,以彰显他直掠祁连的丰功战绩。
  霍去病早逝11年之后,公元前106年,卫氏家族的顶梁柱长平侯卫青也病死了。
  平阳公主再一次成了寡妇。这时她已经年过半百,也没有再嫁的心思了——孤寂是依然的,但是放眼天下,又去哪里找一个能与卫青不相上下的人物呢?没有男人能胜过卫青,也就再也没有男人能让平阳公主甘心下嫁了。
  卫氏家族的顶尖人物都一个个地早逝了,平阳公主挑起了家族的重担。她也很清楚,卫子夫色衰、太子忠厚,朝中宫中因妒生恨谗陷他们的人很多。当务之急就是重获皇帝的欢心。
  自己弟弟的心思,平阳公主非常了解:刘彻虽然是一代英杰,却是个过不了美人关的男人。于是平阳公主又开始重弹她选美进贡的老调。
  

辗转祸福间的平阳公主(8)
平阳公主举荐美女的名声渐渐传扬开去,不久就传到了宫廷乐师李延年的耳里。李延年曾经犯过法,于是被处以宫刑,成了个太监。刚好合了武帝的胃口,成为他的同性恋“男宠”之一。
  但是李延年的志向,绝对不仅在做个“男宠”、拿俩赏钱那么小。他知道靠自己是没有什么搞头了——虽然说“常与上卧起”,可是再卧也卧不出皇子来呀!于是他想到了自己那个娇艳欲滴的妹妹身上——小妹妹可是个大美人儿啊,后宫中虽然佳丽众多,可是做老哥的看来看去,还真找不出哪个能跟她比的。
  于是李延年向平阳公主求助,这个是平阳公主的老本行,干起来得心应手。何况向皇帝举荐美女,可以得到皇帝的欢心,这头美女家族又感恩戴德,加上李延年一定又送了不少真金白银,一举三得也,何乐而不为?平阳公主遂满口应允。——假如平阳公主能够预知这位美女和她的家族将为卫曹二氏带来什么未来的话,她还会这么做吗?
  某个黄道吉日,刘彻正是心情舒畅的时候,李延年抓住机会,现场表演了一场歌舞给刘彻欣赏。主题曲是他自己作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北方有一位佳人,姿容绝代性格清高,她的眼光轻轻一转啊倾倒一座城市,再看一次就值得一个国家。即使为她付出城市和国家作代价也不在乎,因为这样的佳人是不可能再有的了。
  武帝听得心驰神往,叹道:“世上真有这样的绝代佳人吗?我真是无福得见啊。”——听他这说的是什么话!有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此时的武帝眼里,后宫一位“西施”也没有,包括他曾经爱得不顾一切的卫子夫,也被丢到脑后去了!
  平阳公主在旁边听到了,不禁笑了起来,然后恰到好处地告诉刘彻一个好消息:“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佳人啊!”
  于是刘彻迫不及待地宣李家小妹进宫来见。李家早就憋足了劲等这一声了,连忙将李小姐送进皇宫去。果然一见之下名不虚传,不光天生丽质,还能歌善舞,水准比她做宫庭乐师的哥哥还要高。刘彻简直爱得不可开交,立即将她封为夫人。就象当年的卫子夫一样,一眨眼就从歌伎变成了女子中的“列侯”。
  不久,李夫人为刘彻生下了一个儿子刘髆,封为昌邑哀王,封地在山东金乡县。
  正当如花似锦的前途展开的时候,年纪轻轻的李夫人却病倒了,
  李夫人刚生病时候,刘彻还没当一回事,又另找美女消遣去了。谁知不久御医来报,李夫人越病越重,刘彻终于担心起来,专程前往看望。
  面对好不容易才出现的皇帝丈夫,李夫人却用被子蒙住脸向刘彻泣道:“我病得太久,形貌尽损,不能再见你了,只求你好好照顾我的孩子和兄弟们。”刘彻着急道:“你病成这个样子,恐怕就要危殆了,再见我一面,嘱托于我不是更好吗?”李夫人却非常坚持:“女人不修饰容貌,是不能见皇上的,我实在不敢违反这规矩。”刘彻连忙许愿:“只要你肯再让我见一面,我就赏赐你家人千斤黄金,还封你的兄弟们做大官。”李夫人不为所动:“升不升官全凭你的意愿,与见不见面有什么相关?”刘彻这辈子还没碰过这样离奇的事,居然有女人不想见自己的面?于是干脆自己动手去扯。李夫人却转身向着墙壁哭了起来。这可太让刘彻的老脸下不来啦,于是怒气冲冲地掉头就走。
  

辗转祸福间的平阳公主(9)
进宫陪侍的李家姐妹们被皇帝的怒气吓破了胆,于是责备她:“你就不可以让皇帝见上一面,好生嘱托兄弟们吗?你难道恨皇上现在才来看望你呀?”
  李夫人叹息说:“我之所以忍心不见皇帝,就是为了兄弟们的前途啊。我全凭容貌出众让皇上喜爱,才能摆脱微贱得到今天的地位。以美色得宠,一但色衰也就是失宠绝情的时候到了。皇帝为什么对我百般迁就?全是因为我长得美貌。现在若让他发现我病成这副丑怪模样,他恶心抛弃还来不及,哪会照顾我的兄弟呢?”
  李夫人的智慧,在中国历代后宫女子中,应该排在前十位。如果光论精通男人心理而言,则是当仁不让的头号人物。
  果然,当不久她去世的时候,刘彻念及她那妩媚的模样、多情的过往,惋惜伤心之极。命人画了她的画像,挂在甘泉宫里时时追念,还以皇后之礼安葬了她。李夫人既被追思成皇后,自然家族也跟着步步高升:大哥李广利成为贰师将军兼海西侯、二哥李延年当上了协律都尉。都成为炽手可热的人物。
  刘彻对李夫人的追念,并不到此为止,他还不停地为她追魂寄思、写诗作赋——这怎么能说是“略输文采”呢?我们很应该看看这几篇中国帝王史上最出众的文学作品: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罗袂兮无声,重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宁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美连娟以修嫮兮,命樔绝而不长。饰新宫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托沉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秋气惨惨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托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函菱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何灵魂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超兮西征,屑兮不见。浸淫敞恍,寂兮无音,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乱曰:“佳侠函光,陨硃荣兮,嫉妒翕茸,将安程兮!方时隆盛,年夭伤兮,弟子增欷,洿沬怅兮。悲愁于邑,喧不可止兮。向不虚应,亦云已兮,嫶妍太息,叹稚子兮,懰栗不言,倚所恃兮。仁者不誓,岂约亲兮?既往不来,申以信兮。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下新宫,不复故庭兮。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刘彻自顾自地抒发相思之情,我们却无从猜测早已跟丈夫久不见面的卫子夫,在丈夫想念姬妾的情歌传唱宫廷时、在丈夫以皇后规格为姬妾举行丧礼时,孤寂已久的她会是怎样的心情?
  而皇帝这超规格的追思和丧仪,更诱发了李广利李延年兄弟的野心:一个死去的妹妹,尚且被皇帝如此念念不忘、在身后享受皇后的待遇,更能让大哥李广利成为军队统帅,假如不是妹妹短命的话,何愁不能活着当上皇后、取代那早已失宠的卫子夫?自己的外甥刘髆,岂不是要成太子了么?我们兄弟,更要当卫青第二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辗转祸福间的平阳公主(10)
阴谋是否从此种根,我们只能遥想揣测了。
  不久,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的夏天,一场血流成河的巫蛊之祸掀开了帷幕。
  有一天,刘彻在建章宫里看见有一名带着剑的男子进入了龙华门,认为是来了刺客,于是下令追捕,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这男子的踪迹。刘彻大怒,杀了门官。而且认为这离奇失踪的刺客,有可能是有人行巫术召来的恶鬼。
  果然不久刘彻做了一个怪梦,梦见被数千怪人围攻,接着就生了大病。——其实,刘彻晚年沉湎于方术,他误看刺客和做噩梦的事情,很有可能是吃那些丹药吃得产生了幻觉了。
  就在刘彻疑神疑鬼的当儿,天牢里的巨盗朱安世向皇帝上书,控告当朝丞相公孙贺和卫皇后姐姐卫君孺的儿子公孙敬声,说这小子跟卫皇后的女儿、表姐阳石公主私通,还让阳石公主在皇帝行走的路上埋巫术小人,咒皇帝早死。
  自知死路难逃的江洋大盗控告捉拿他的丞相,可信度能有多高?
  可是,这封控告信来得正是时候,堵住了刘彻的心口了,皇帝立刻下令关上城门戒严十一天,发动全副武装的骑士满城搜查。
  虽然没搜出什么名堂来,但是刘彻还是不放心,他开始怀疑卫皇后和太子刘据也参与巫蛊之事,便干脆搬出长安城去,住到了陕西淳化甘泉行宫之中,并且下令抄斩公孙贺全家,改封刘屈牦为丞相,让有名的酷吏江充继续追查巫蛊案。
  这时正是春天,长安城里流行疾病,死了不少人。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人们都信奉巫术能够疗疾,于是常有巫师来往王公贵族家,甚至进出皇宫,教宫人贵族埋放木人替身,驱遂病魔。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正中江充下怀,趁机带着一个巫婆到处抓人,这巫婆也颇有些门道,一口水喷下去,就能发现埋木人和行巫术的地方,教人没办法遮掩。
  面对挖出来的“证据”,重刑之下的“犯人”们信口雌黄,扳连拉扯,从京城以至各郡国,因为行巫术而被莫明其妙牵连进公孙贺一案的人不计其数,光是被杀的前后就达数万人之多。闰四月,更连武帝与卫皇后亲生的女儿诸邑、阳石都被牵连而处死。——无辜的人们本意是为了驱邪避疫,谁知却招来了江充这个魔头,早知如此,还不如死在瘟疫里算了,至少还能保个全尸。
  杀了这么多人,武帝的病还是没有好,(更重要的是,所有被杀被押的人都不开窍,没有把江充真正想要诬陷的人扳扯进去。)于是七月的时候,江充又对武帝说:“宫内也定有巫蛊之事,只有把后宫也追查清楚了,才能让皇上您的病好起来。”武帝怕死心切,立即批准。——其实江充根本的目的就在皇宫里面,只是枉他抓了那许多“犯人”,还施以酷刑拷打,却没有一个人扳扯到江充希望扳扯的对象身上。
  江充在宦官苏文等人的帮助下,气势汹汹地杀进了长安禁宫。
  他的目标相当明确,首先就把跟卫子夫关系亲近而且同样也失宠的宫妃希幸夫人抓了起来,拷问之后,立即就在皇后和太子居住的殿宇里挖地三尺,找所谓巫蛊诅咒的证据。直挖得整座宫殿如同菜地,皇后和太子连放一张坐榻的平整地方都找不着。然后江充拿着本是用于驱病的木人和早就准备好的书信证据,大呼太子造反确有其事,定要上报圣明天子。    
  

辗转祸福间的平阳公主(11)
太子刘据既不堪羞辱,更恐惧江充诬告的后果,于是兴兵杀了这个早跟自己结了仇的家伙。江充什么都准备好了,就是没有料到,好脾气的泥巴人也有发土性子的时候,于是身首异处,为他的野心付出了代价。
  然而宦官苏文却趁乱溜走,快马加鞭地跑到甘泉宫去控诉,说太子兴兵杀了钦差,要造反夺权啦。
  刘彻倒还没有马上就相信自己一向老实巴交的儿子能有这样的胆子,于是派人去调查。而该调查员却连长安城都不曾进去,瞎转一圈之后就跑回甘泉宫,说太子果然是造反,还想要杀自己的头,要不是咱腿脚快,早被他一刀两段啦!
  结果可想而知。刘彻气得发了疯,正式派兵去跟儿子开战,并且亲临指挥第一线。刘据手里的兵员自然没有老爹的多,便想去调动长安城外围的军队。但是却有人更改了刘据的调兵讯息,调来的军队反而与刘据干了起来。
  七月,毫无作战经验的刘据兵败,从城南复盎门逃亡。他走得仓惶,身边只有两个跟着他作战的成年儿子,母亲妻妾和其它的儿女都被他抛下了。
  年逾花甲的卫子夫在对丈夫和儿子的双重绝望中,自杀了。一段传奇美丽的爱情故事,以最血腥的方式宣告结束。  太子逃到河南灵宝县这个地方,投奔自己从前的属下。这属下家境贫寒,衣食不继,但是对旧主人忠心耿耿,全家编草鞋换钱供养刘据父子。——在逆境中更能检验一个人的情操。这位部下既如此穷困,可见当初并非善于搞上下级关系换好处的人,但是一到关键时刻,他却比那些拿宣誓效忠仪式当饭吃的家伙付出更多的忠诚。
  然而追捕已经天罗地网,八月辛亥日,走投无路的太子刘据悬梁自尽,两个儿子和忠心的部下也被追捕他们的新安县长李寿杀死。
  最重要的当事人:皇后和太子都死了,于是死无对证,更坐实了关于他们是“畏罪自尽”的说法——所有与他们有关的人都被抓捕,大规模的屠戳开始了。
  所有曾与太子来往的幕僚、宾客都被诛杀,数以十万计的人都成了冤死鬼。糊里糊涂加入太子这方的小吏和士兵则被全族流放敦煌。
  在这场不分青红皂白的大杀戳中,被杀死的皇亲国戚、文臣武将难以计数。
  长平侯卫伉灭族(卫氏家族由卫子夫封后开始,三十八年至高富贵荣耀,卫青创造的旷世战功,为卫家带来了二十五年侯爵史,至此宣告完全结束,此后虽然卫子夫孙儿刘询成为汉帝,却再没有卫家重振的记载,唯一的理由只能是彻底断绝了血脉传承)、符离侯路博德灭族;丞相公孙贺灭族;合骑侯公孙敖灭族;放刘据逃出长安城的副丞相田仁、暴胜之灭族;当初刘据曾向将领任安发出调兵的讯息,虽然任安心怀疑虑,没有派兵支援刘据,也被刘彻以“投机观望”之罪处死——任安与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私交甚笃,从这年以后,再没有关于司马迁的历史记载,很有可能他也被牵连进去,死于非命…………
  在血流成河中,平阳公主之孙、曹襄和卫长公主之子平阳侯曹宗也未能幸免,他死后,曹氏平阳侯的历史就此宣告结束。
  在所有遭屠戳、流放、被处理的贵族名单中,我们没有看到平阳公主的名字。——这年她的弟弟刘彻已经66岁,做为姐姐她的年龄肯定更大,或者已经逝世了。
  

辗转祸福间的平阳公主(12)
平阳公主能死在仪和二年之前,实在是恰到好处。至少她不必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曹、卫两家遭到如此灭顶之灾。——但是,假如平阳公主没有先死的话,也许“巫蛊之祸”就不会演变到这种程度。历史不能重演,谁知道呢?
  所有的人都被杀尽、自己的子孙儿女也被屠杀之后,刘彻的怒火终于渐渐平息。这个性格冲动的专制帝王毕竟还不是笨得到底,渐渐地感觉到了“巫蛊之祸”一案背后的诸多隐情:两军刚刚开始对抗,儿子就输得一蹋糊涂,显而易见,他没有做好任何准备,所以连后援都没有,世上哪有这样造反的人呢?——性格决定命运啊!这位冲动型的刘彻,他性格中冲动的缺陷,不但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也决定了无数人的命运。专制制度下,这样的悲剧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却算得上最惨烈的一次。
  仪和三年,刚上任不久的丞相刘屈牦与李夫人的长兄李广利合谋扶立昌邑王为太子。当时李广利作为汉朝最高将领,率大军出征匈奴。这个角色可是当年卫青的,李广利眼望旌旗猎猎、将悍兵勇,不禁心旷神怡、志得意满。他向前来送行的丞相刘屈牦面授机宜:“你可千万要加紧步伐,让我们的外甥昌邑王登上太子宝座啊。”——李广利和刘屈牦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经结成了儿女亲家矣。
  丞相和大将军合谋扶立储君,本来应该是最高机密,即使扶立不成,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这样的机密,却居然走漏了,还被一个宦官郭穰探听到了底细,并将消息报告到了汉武帝面前。
  汉武帝年纪已老,又刚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变故,更何况他心里早已暗暗定下了接班人。于是闻讯大怒,下令追查。结果发现刘家和李家合谋咒诅皇帝早死。
  这才真正是巫蛊之祸。四月,怒火中烧的刘彻将丞相刘屈牦腰斩于市,灭族。李广利正统兵在外,听说消息后知道大事不妙,于是投降匈奴。
  (一年后,匈奴卫律王忌惮李广利的权势,与巫师合谋,向匈奴单于进谗,说是用李广利祭祀可保单于母亲身体安康,于是李广利成了祭品,死在了茫茫戈壁草原。巫蛊之祸的始作俑者,最后也落得同样的下场。)
  李家既已一败涂地,敢说实话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尤其是看守刘家祖坟高祖刘邦陵寝的主管田千秋,更宣称自己是受到了高祖刘邦的托梦前来的,使得刘彻越发地震动。于是决定重新调查太子谋反的事件。
  结果令刘彻目瞪口呆:一年前那场逼死皇后和太子的政变,背后就有李广利和刘屈牦操纵的影子,是他们利用种种人事和手段,通过暴燥的老皇帝之手,为他们扶立昌邑王扫清了障碍——有些史书上说,整件事其实只是江充与太子有仇,唯恐太子继位才捣的鬼。但是仔细想想就会知道:江充不过一介普通官员,哪有这样通天的本事搞到皇帝的后宫里去?更何况事情开始不久他就教刘据杀了,其后却又发生了一系列诬告、假调查、以至更改军令的事件,难道说,江充这个死人还有这等本事?死了都能这样捣腾,又怎会活着教人砍了脑袋?
  刘彻终于恍然大悟,于是封田千秋为大鸿胪。
  

辗转祸福间的平阳公主(13)
后知后觉的武帝,终于明白自己那三十八岁的长子死得冤枉。他自怨自艾无处发泄,恼怒中将当时参与陷害太子的宦官苏文活活烧死在渭桥之上;当初挑头诬陷太子的江充虽然已经被太子杀死也仍旧不可饶恕,江氏灭族——这可是史上最典型的损人不利己事件;当初在河南灵宝县捉拿太子有功被封为北地太守的李寿,也没逃脱灭族的命运。
  不过总算武帝这回吸取了教训,没有诛连自己和李夫人的儿子昌邑王,就连同样窥伺储君之位的另一个儿子他也没有痛下杀手。他晓得自己的子孙本来剩的就不多,实在经不起再杀了。
  汉武帝随后在长安建起了思子宫、太子刘据丧命的河南灵宝县也建了一座“归来望思”高台,希望儿子的灵魂能够回到自己身边。
  不用说,卫子夫和刘据的灵魂是不愿再回来的了。
  ——其实杀来杀去,最该死的是刘彻自己,杀儿子的命令也是他自己下的。更何况被诛的人多半跟他有亲戚关系,按血缘和“族诛”的规矩来说,他自己也该算在诛杀的范围内。只是他似乎没有一查到底处理自己的勇气。他也知道自己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因此他虽然思念妻儿,却没有勇气将自己的曾孙、刘据年仅三个月的孙子刘询从监狱里放出来——拜自己那一场疯癫杀戳所赐,原本可爱的曾孙儿现在倒真要把他这个曾祖父当杀父仇人来看了。直到五年后,武帝寿终正寝之时,刘询才逃脱牢狱之灾。
  (谁也没有料到,这个不满百日就迭遭不幸的小小人儿,却在十七年后成为西汉皇家的天子。刘据虽然惨死,总算本该属于他的皇位还是由他的孙子接受了下来。)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刘彻总算明白了事理,征和四年开始,他追悔自己晚年的过失,赶走了身边的方士媚臣, 颁下轮台诏书,按照死去儿子刘据的生前愿望,废止兵戈,鼓励农稼。并封田千秋为丞相、富民侯——顾名思义,是想要做点关乎百姓生计的正经事了。
  当臣下为刘彻痛改前非的行为歌功颂德的时候,老皇帝终于说了实话:“朕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毒士大夫,至今余巫颇脱不止,联甚愧之。”
  虽然是愧,但是也已愧之晚矣。
  据说晚年的武帝终日郁郁不欢,难见笑颜。身边的人都觉得提心吊胆。他有一名很受宠的美人名丽娟,曾经问他:“钱能买来欢笑吗?”
  武帝回答:“可以的。”
  于是丽娟拿出千金给武帝,说:“这是买笑的钱,希望皇上能有一点笑容。”
  收下宠妃千金后的武帝是不是就能满脸笑容呢?史书不载。
  “巫蛊之祸”的余害,直到三年后还连累一位无辜的少妇横死。
  她就是武帝最幼子刘弗陵的生母赵婕妤。赵婕妤又名“拳夫人”、“钩弋夫人”,是犯人的女儿。由于她为武帝生下的儿子刘弗陵聪明健壮,很得武帝的喜欢,刘彻决定将皇位传给刘弗陵。
  这时的刘弗陵年仅七岁,钩弋夫人也不过二十五、六岁。为了避免自己死后“主少母壮”,重演吕氏专权的危险性,武帝在立太子的前夕,随便找了个岔子就将为自己生下儿子的钩弋夫人处死了。
   。 想看书来

辗转祸福间的平阳公主(14)
一个身世凄凉的美女,只因为做了皇帝的妃子,并且为皇帝生下了儿子,就落得这样的下场。据说可怜的钩弋夫人下葬时,天昏地暗,飞砂走石,人们都对皇帝竟然如此狠心而愤愤不平。
  虽然刘彻的冷酷无情一次又一次地得到验证,但是假如刘据不死,则此时他已四十出头,何来的“主少”?卫子夫若不自尽,也该有七十岁了,更谈不上“母壮”。两个理由都不成立,钩弋夫人也就不会惨死了。
  公元前87年,70岁的汉武帝卧病五柞宫。自知来日无多的刘彻审视群臣,不得不承认卫霍二家的忠心和才干。于是他颁下遗命——前皇后卫子夫外甥霍去病的异母弟弟霍光为首辅大臣,辅佐幼主刘弗陵为新帝。
  刘弗陵二十一岁早逝,继位的是李广利之妹李夫人的孙儿刘贺。刘贺人品卑劣,为帝不过二十七天,大汉朝廷的最高文武长官霍光和张敞(当丞相的水准如何,知道的人倒不多,闲着在家喜欢帮老婆画眉毛的事儿却是流芳千古)便把他又从龙椅上扯了下来。
  公元前七四年,卫子夫的曾孙刘询继位为大汉皇帝。历尽曲折坎坷,皇位终于又回到了刘据子孙的手里。
  然而,虽然刘询找回了两家后人,卫氏与曹氏的血脉,却已经遭到了莫大的摧残。
  平阳公主因为一次举荐美女而成就声名地位,却又因为另一次举荐美女而累及子孙破家丧生。祸福莫测,都只系于一念之间。
  老天拿平阳公主开了一个残忍的大玩笑。
  

不是皇帝生出来的公主:修成君金俗(1)

  ?????? 赫赫有名的汉武帝,他能当上皇帝,多亏他有一个聪明出众的老娘。
  这位皇太后名叫王娡,王娡女士可是中国皇后群里出类拨萃的人物。
  王家穷得要命,虽然有如花似玉的女儿,但是也早早地就嫁了出去,减少家里的负担要紧。
  王女士就这样嫁给了长陵的穷汉金王孙,并且很快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金俗。
  有一天,王女士回娘家,在家里遇到了一个看相的神人。
  这位老兄一看王女士,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喊道:不得了啦,你家这个女儿,可是能生出天子来的啊!
  王女士的母亲臧儿,原本就是破落王族,胸怀大志。现在一听这话,再看看女儿娇媚的脸庞,顿时眼前金光灿烂。
  这时候,太子刘启正在民间选妃,两母女一合计,王娡立即梳洗打扮,加入了参选的美女群里。
  她被选中了。哈哈,青涩的小女孩们,自然不是一个成熟的妇人的对手,王女士过五关斩六将,杀到了刘启的身边。并且一连给他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这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刘彻登基后,王女士顺理成章地成为当朝太后。
  当然,飞黄腾达的王女士和她一家,都不愿意再提起金家的那一本子帐了。那个姓金的女儿,更是闭口不提。
  被她抛弃的丈夫金王孙,算是一个有骨气的男人,他将王家痛斥了一顿,自己拉扯大了女儿。
  金俗长大以后,象所有的贫家女子一样,早早地嫁了人,还生了一双儿女。不久,心事重重的金王孙病死了。
  金王孙到死,都没有说出妻子叛夫弃女的底细。
  金俗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亲妈就是母仪天下的太后。她象从前一样,操持家务,苦度岁月。
  呵呵,这时在皇宫里,金俗的异母弟弟、汉武帝刘彻正忙着和他的同性恋对象韩嫣胡搞一气呢。
  王娡对唯一的儿子、当朝的天子刘彻,不用说是管得很严实的。因为这不但是她唯一的儿子,更是她身家性命的全部依靠。除此之外,汉初帝王畏母似乎也成了一种习惯,个个都在生母的面前噤若寒蝉。吕雉与刘盈就不用说了,就连史书上记载得最温和谨慎的薄太后,都让儿子刘启奉若神明地供着。
  王娡自然也就前辈们的身上学了不少本事。比如她婆婆窦太后向儿子绝食抗议的招数,她就曾经因为弟弟田汀脑倒适┱构妒潜谱哦由绷瞬幌肷钡拇蟪肌
  儿子听教听话,当然是王娡最大的梦想(也是世上所有父母的梦想),那么在她看来,有可能引得儿子走上“邪路”、甚至于违背自己意愿的所有人或事物,就当然是罪无可恕的了。
  韩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撞上铁板的。
  韩嫣是韩信的曾孙子,也是刘彻从小一起长大的亲信好友。准确的说,他就是陪皇子们读书的人,而在所有的皇子和陪读中,刘彻唯独与他最投契。小时候一起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