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梁山政治-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招就是“避牛”,他来顶你时,暂避一时,不与他正面交锋,留些时间让双方都冷静下来,同时注意收集信息,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作到胸有成竹。这一招正是要领所在,难怪李逵砍旗,宋大哥只叫卢员外出头处理呢。高明!
  第二招是圈牛:
  为防止事态扩大,一定要在事发的第一时间内,把肇事的“蛮牛”控制起来,使他不能肆无忌惮的继续破坏,一定要当着众人的面,公布这种破坏行为本身对组织的危害,强调制度的威信,以坚决大态度和强硬的言辞表示出处理“蛮牛”的决心和信心。这是立威,震慑“蛮牛”也震慑众人。
  李逵被收监的当日,山寨就召开了头领大会,会上宋公明哥哥措辞严厉的指出了李逵闹事对梁山制度和威名造成的危害,裴宣宣读了决定给李逵以最严厉惩罚的意见。山寨内各个小寨都召开了会议进行了讨论。从小喽罗到中层干部都深受教育,对李逵的卤莽行为切齿痛恨。这些情况都由戴宗传达给了被监禁的李逵,山寨上下对李逵的声讨浪潮让李逵自己诚惶诚恐起来,为促进他思想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招观牛:
  有了前边工作的基础以后,就可以把肇事的“蛮牛”拉出来当面对质了。此时,情况已明、舆论已成、人心已定、威信已立,蛮牛的蛮力也已消退,正是当面对质的好时机。
  在李逵闹事的第三天,宋头领在聚义厅大聚头领,亲自当面对质。言来语去只几个回合,就把李逵问得哑口无言,垂头丧气。
  第四招牵牛:
  对付蛮牛的目的不是为了杀牛,而是为了促进牛的转化,同时也教育众人。所以在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之后,要转变工作方式,把雷霆暴雨式的打击变成和风细雨式的教导,真正抓住最佳时机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这一招正是宋大哥最擅长的。为了让李逵心服口服,宋大哥亲自与李逵签了生死状,承诺若是自己真的抢了人家女儿,甘愿受李逵板斧。而且当堂释放李逵,和他一起下山去弄清楚事情真相。经过刘太公和庄上庄客的辨认,宋大哥确实不是作案凶手。辩白了自己的冤屈之后,宋大哥当场没有任何激烈言行,反和颜悦色安抚众人。让李逵自己考虑处理结果,然后就回山寨了。这种高姿态让李逵十分惭愧和悔恨。
  第五招栓牛:
  在真相大白之后,要让“蛮牛”当众承认错误,自己做检讨,根据其表现,决定处罚的轻重,罚要罚在明处,让大家心服口服。如果确有立功悔过表现,可以从轻发落,不过也要讲清楚来由,告知众人下不为例。还要当众立起规矩,今后谁有类似行为,决不留情。把这些都做完了,领导还要进行一次沟通,表白自己的思想,坦诚地与大家交心,告诉大家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受,再次证明自己的公正、严谨和无私,以增强信任感。
  宋大哥先罚后赏,在李逵把王江、董海两个真凶处决之后,不失时机的宽恕了李逵的死罪,当众强调了李逵的立功表现。李逵自己也表白了痛改前非的决心。会后,宋大哥安排了酒宴,为李逵和燕青合力捉拿真凶庆功。酒席间,宋大哥一番表白,从梁山道义讲到个人理想,从兄弟情感讲到对李逵的爱惜,真是情真意切,听者无不感动。尤其李逵自己,悔恨得孩子一样呜呜大哭,当场发誓以后再也不闯祸了。
  

对付李逵的技巧(2)
就这样,宋大哥靠着高超的统驭技巧,三招五式就成功地把危机转化成了机会。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花荣没当上五虎将(1)
离公布座次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大家都好期待。
  在这种期待中,山寨迎来了第一轮评选,选的是五虎上将。
  那天下午投票之后,杨春和陈达这两个不约而同的来到我的小寨。
  我知道他们是来议论五虎将人选的,没等二人开口,我就扯了三张纸,在每个人桌前放了一张,然后说:“大家各自把自己的人选写上,然后凑齐了看看是不是一样。”
  陈达杨春齐声说好。
  陈达写的是:第一:河北玉麒麟卢俊义
  第二:豹子头林冲
  第三:大刀关胜
  第四:小李广花荣
  第五:霹雳火秦明
  再看杨春写的,与陈达有所不同:
  第一:玉麒麟卢俊义
  第二:豹子头林冲
  第三:小李广花荣
  第四:大刀关胜
  第五:双鞭呼延灼
  杨、陈二人亮出了自己的底细,然后都来看我手上的白纸。我展开给他们看,那其实是一张白纸,我什么也没有写。
  两人纳闷的看着我,我就把其中的来由说给他们。
  这五虎大将选的不光是本领,还有名望、资历、身份。
  梁山有七绝,就是“卢员外的枪、吴军师的谋、花荣的箭、公孙先生的法、戴宗的腿、萧让的字、石迁的偷”。其中涉及武艺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卢员外,一个是小李广,可偏偏就是这两个人不能进五虎将。
  卢员外不能进,是因为他身居二头领之位,身份名望实际上已在五虎将名头之上,选卢员外是典型的屈尊。这好比天下打下来了,大将个个要封赏,惟独一个人不必封赏,那就是皇帝自己,因为全天下都是他的,所有功劳也都是他的,他不需要别人的肯定,而是要肯定别人。所以,智慧的领导从来不和部下争荣誉。和下属争荣誉是自轻。这是卢员外不能封的道理。
  “那还有花荣呢?为什么他不能当五虎将?”陈达追问道。
  花荣当然是够资格当五虎将的,资历足够、名望也够,可问题就出在他的本事上。
  杨春笑了,“军师难道小看花将军的箭法不成?”
  我摇摇头。我当然不怀疑花荣的神箭。为什么说花荣的问题出在本事上呢,原因在于梁山泊好习射箭的人太少,擅长射箭的人更少,只有燕青和花荣,燕青还是步下将。一种本事,只有普及了,那佼佼者才能真正被认可。
  试想,大家会不会认可这样的一个人,这个人所擅长的东西其他人一无所知完全不懂。答案当然是否定。因为人们对这个人的认可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否定,认可越多否定越大。一群对自己前途充满期待的人怎么可能否定自己呢,因此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去认可这样的一个人呢?
  林冲枪法大家推崇,因为林冲是教头,上了梁山后也天天在教人学枪练枪,于是林家枪广泛传播,人人会一点。这时候他们当然要选林冲,林冲当了五虎将,稍微会一点林家枪的人都自豪,都以此为荣。
  花荣就缺这个,他太不善于传播自己的特长。一个有特殊本事的人,要想获得自己应该有的位置,一定要善于推广自己的特长,让人人都会、人人都感兴趣、人人又达不到。这样的人才能凭借自己的独特才华走上事业的颠峰。
  花荣优秀,优秀得太孤独了,没有追随者,所以大家不会选他。
  试想一群家鸭选冠军,一定要看游泳的本事,谁会在乎哪个鸭子会飞,即使它真的会飞也一样被淘汰。
  选五虎将,选的是社会的公众认可,本领是门槛,是必要条件,威名和声望是关键成功因素。
  选关胜,是因为关胜是威镇华夏的关老爷后人,武圣之后,五虎将排名能把他排在前边无疑增加了这份排名的分量和名头。
  选林冲一方面因为大家认可,同时还因为他对梁山有贡献。
  选呼延灼,是因为呼延将军是王爵,世代忠良、地位尊贵。
  

花荣没当上五虎将(2)
在关、林、呼延之后,要选的是霹雳火、双枪将或者金枪手三个人。
  梁山最传统、最普及的武艺就是枪和棒。所以,大家选出的领军人物一定是枪棒中人,这是大家的必然选择。正符合了前边讲到的人人都要肯定自己,给自己出路的原理。
  从这三个人的情况看,在以上条件的基础上,秦明名气最大,当然当选。徐董二人,本事不相上下。董平结交更广,名气稍大些,所以胜面也稍大。
  因此五虎将一定是这样排列的——
  关胜:
  名气 五星  ★★★★★
  武艺 四星半★★★★☆
  人望 四星半★★★★☆
  林冲:
  名气 四星半★★★★☆
  武艺 四星半★★★★☆
  人望 四星半★★★★☆
  呼延灼:
  名气:四星半★★★★☆
  武艺:四星  ★★★★
  人望:四星  ★★★★
  秦明:名气:四星  ★★★★
  武艺:四星  ★★★★
  人望:四星  ★★★☆
  董平:名气  四星  ★★★★
  武艺  四星  ★★★★
  人望  四星  ★★★☆
  陈达问:“既然大哥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不写出来告诉宋头领,反倒要弃权呢?”
  我笑呵呵的说:“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来,喝酒!”
  他们哪里明白,这五虎将是梁山的招牌,一定是决策层最终拍板来定的。在领导没形成方案或意见之前就提主张,这叫做干扰决策;在领导形成意见之后提主张,这才叫出谋划策。
  酒喝得很尽兴,散席的时候陈达、杨春两个人都有了醉意,我亲自把二人送到门口,夜已经深了,满天的星斗,远处是巡逻小船的点点灯火,脚边草丛里高一声低一声全是小虫子的叫声,我目送陈杨二人走远,夜风中传来杨春带着醉意的一句话:“陈大哥,我要是花荣,一定开个射箭学校。”
  我在黑暗中笑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萧让上任(1)
由于宿太尉的推荐,加上有关方面特别是太师蔡京的赏识,萧让得以进入枢密院成了一个三级部门的临时主管,手下管着百十好人呢。这个锻炼机会对他可是十分的难得。
  上任之前,萧让特意到宿太尉府上来拜谢,竟吃了宿太尉的闭门羹,隔日宿太尉却在官署衙门接见了萧让,让萧让很是纳闷。
  会见的场所是书房,宿太尉日常办公就在这里,几个随身小吏不时进进出出的忙活着。宿太尉对着萧让一笑,因太尉穿的是正式的官服,又是在衙门之内,萧让就按照官场正式礼节行了参拜,宿太尉坦然受了,然后让萧让落座。
  由于前几次的接触都是在很随便的场合,一旦到了这样正式的场合,萧让反而觉得浑身的不自在起来。宿太尉早把一切看在眼里了,他不紧不慢地问道:“此处谈话,总觉得过于死板,心里不十分自在。但是萧贤弟可知老夫安排你我在此会面的深意呢?”
  萧让摇摇头。于是,宿太尉就借体发挥,引出几条新官上任的口诀出来。
  新官上任,万事开头,是各方面情况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度时期,往往由于一时的疏忽就会出现纰漏;而这个时期也是领导者在众人心中形成第一印象的关键时期,一旦真的有了纰漏,就会直接影响领导者本人在众人心中的印象,对今后的工作形成障碍。所以新官上任不可不慎。主要的注意事项就是把握好六个字:
  一是把握好“显”与“藏”。显是展现,藏是隐匿。领导者初来乍到,一定要把握好显与藏的尺度。基本的口诀就是“慎私访,双亮相;藏行止,敛偏好;立言论,隐私情。”
  ——慎私访指的是在接到任命以后到要谨慎处理私人的拜访活动,如果十分必要,那么也要尽量使用公开的正式的拜访方式。有的人接到任命后,就离开在领导间或者亲朋好友间开始穿梭拜访,这样做是十分不妥当的。先说拜访领导和同事,如果只拜访个别人,无异于告诉其他的人,你对这个人另眼相看心存感激,其他人中一旦有心眼小的、脾气大的,他们即使不发作,也难免会心生不满,个别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还会产生怨恨;如果所有上级逐个拜访,一来浪费时间,二来容易显得过分圆滑,有人会说“看看,工作还没到任就开始拉关系了。”新工作刚开始就在领导和下属当中形成这种印象是十分不利的。再看拜访亲友,有的人就接到任命就马上在亲朋好友间频繁活动,既显得过分张扬,有得意买弄之嫌,也给人一种不良印象——这个人爱搞小团体活动,今后恐怕是要任人唯亲了。这中印象对于上任后正常开展工作当然也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得到任命后谨慎处理私人访问是十分必要的,应尽量使用正式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以联系感情,避免嫌疑。与亲友来往方面,在走前做一个告别宴会也就足够了,与领导和同事来往方面,关系不错的也可以搞个告别宴会,个别确实要单独面谈的,也尽量选在公署,以工作名义相见,兼及感情,这样比较妥当。
  ——双亮相指的是担任后在众人面前要有两次亮相的机会。一次是在管理团队之前亮相,一次是在广大员工面前亮相。这两次缺一不可。见管理团队适合采用直接见面的方式,这是一次理性的会面,内容应以探讨工作为主,分析前途,指明利害,共商大计;与员工见面在员工很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间接见面的方式(见一部分人,然后把见面的场面在其他人中广泛传播),这是一次感性的会面,内容应以关心生活为主,问寒问暖,指明前景,展示信心和希望。通过这两次恰到好处的亮相,才能在下属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为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藏行止指的是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的场所和路线要保密,控制知晓的范围。一来为了避免被打扰,确保时间和精力集中与安排好的日程上;二来防止突发事件,比如一旦大家都能很容易的找到你,难免可能有个别态度激烈的人前来反映问题,甚至有可能是聚众前来,这样的场面难以控制,仓促之间,应对稍有差池就可能发生意外,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发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萧让上任(2)
——敛偏好指的是要尽量收敛自己的偏好不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偏好是理性的盲点、情感的弱点、毅力的空白点,把自己的偏好展示给别人,就等于是告诉别人自己的软肋所在。这样,天长日久,难免有人处于各种目的,处心积虑的迎合你的偏好,人家是百般设计、精心布置,你一旦动心,后患无穷。所以,新到一地,在万事开头、面孔生疏、根基不牢的情况下,最好是收敛自己的偏好,尽量不让别人知晓。
  ——立言论指的是要广泛传播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取得众人的认同,在人们心中树立自己的形象。有了形象才有忠诚度,有了忠诚度才有号召力。立言有三个点:一是对于大家公认的问题要尽早、尽快地进行表态,给出解决办法;二是要传扬正确的做事风格和价值观,有破有利,针对现实,态度鲜明;三是深入浅出地讲明白自己的施政纲领,既给大家一个美好未来,也给大家一个达到这个未来的清晰道路。
  ——隐私情指的是把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对人对事的私人感受等等内容藏得深一些。个人生活深藏不露可以防止各方面的人对你进行算计,实际上就是稳住了一条战线,堵塞了若干漏洞,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把对人对事的私人感受隐藏起来,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远离流言蜚语;另一方面可以展示一个领导者的公心——领导者待人接物一视同仁,决不会因为个人因素而厚此薄彼,这样可以获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保持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是把握好“宽”与“严”。基本的策略是“先严后宽,制严语宽,近严远宽,上严下宽。”
  ——先严后宽指的是刚开始的时候要求要严格,措施要严厉,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适当有所缓和,个别条款可以有所放宽。人性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由坏入好易,由好入坏难。比如穷人富了比较容易承受;富人穷了却很难承受。管理也是一样,一开始严厉些,以后慢慢变得宽和了,正好比由穷入富,人人会称赞领导的仁德。如果相反,一开始宽厚,以后越来越严厉,正好比由富入穷,必然会导致人人怨恨。
  ——制言语宽指的是制度要求上很严格,但是领导者本人在执行严格制度的过程中,表现出人性的一面。诸葛亮在失街亭之后处斩马谡,不少人为马谡求情,均遭拒绝,出师未捷先杀大将,是为了维护军威,可以说这是一个很严酷的事件。但是在杀马谡的时候,诸葛亮却是泪留满面,情真意切,还主动承诺会象照顾自己亲人一样照顾马谡的家人。这是一种高超的领导境界,取得了壮军威和收民心的双重作用。
  ——近严远宽指的是对身边的人在日常管理中要严格,而对隔层乃至更远的下属,则保持宽厚。身边的人是直接被指挥的,和他们的交往主要是工作关系,往往要亲自进行直接的考核与奖励;而远处的人则是没有工作关系的,不需要亲自进行考核和奖励。在这种情况下,对身边的人当然要全面细致的提出要求,而且要求要具体,赏罚要分明。而对远处的人,只要提出原则上的要求就可以了,要求都是粗线条的,给他们的直接上级留出行动空间。另外,身边的人日常工作和私人接触都很多,容易确立的是感情,不容易确立的是权威;而远处的人日常和私人的接触都很少,容易确立的是权威,不容易确立的是感情。为了保持平衡,防止偏于一端,也需要采取近严远宽的策略。
  ——上严下宽指的是对上等才智、责任重、位置高、有发展前途的下属要求严,对其他的下属宽。这个道理何在呢?
  墨子有个学生叫做耕柱,这个学生就发现自己的老师对别的同学都很宽和,偏偏对自己很严厉。大家都出问题,老师往往之批他一个人。他很不服气,有一次在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以后,就跟墨子抱怨说:老师,你偏心,对别人那么宽容,惟独对我这么严厉,难道我有什么地方得罪了老师?
  墨子就问他:如果我们一起上太行山去,随行的有马也有羊,你把东西给马驮还是给羊驮?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萧让上任(3)
耕柱说:当然给马驮。
  墨子又问:山路陡峭,面临着掉下山涧的危险的时候,你用鞭子打马还是打羊?
  耕柱说:我打马,因为它驮着东西呢。
  墨子笑了,说:你就是那匹马,所以我才严格要求你而不要求其他人。耕柱感激地对着墨子下拜。
  上严下宽就是这个道理,上等才智的人最有前途,最容易被塑造成栋梁,对他们的一分教导会产生十分的收获,而且他们本身往往是已经身担要职,属于中流砥柱,容不得半点差池,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一定要严格、具体、明确。而对一般的人,特别是那些没有什么发展,无足轻重的人,则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关注。这就好比要给小树剪枝而不必管旁边的小草一样。
  三是把握好“急”与“缓”。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初到任上,很容易急功近利,急于想作出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急与缓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要诀是“事未发可忍、人不尽识可忍;急于知事,缓于近人;到位而不越位,用权而不争权。”
  ——事未发可忍指的是事情还没有尽显端倪之前,一定要保持忍耐,密切关注矛盾变化的趋势,一直等到时机成熟了方才下手解决。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就使用过这个计策。庄公的母亲不喜欢庄公而宠爱庄公的弟弟段。后来庄公登掌握了大权,段很不服气,态度很傲慢。这个时候庄公没有因为段的这点态度问题就对他下手,而是静观事情的变化,而且进封段为“京城太叔”。段日益骄纵,行为越来越出阁,搞得大臣不满、国人愤怒,这时候庄公抓住时机一举灭了段。补锅的人往往都带着锤子,锤子的作用是敲锅,把本来细小的裂隙放大,然后再补。这样既修补所有的漏洞,也可以在补好后让大家看见自己补的这些裂缝个个都很危险,从而说明补的价值和效果。
  人不尽识可忍指的是在没有完全了解一个人的全面情况之前,一定要保持忍耐,不要轻易的把关系搞僵,防止失去朋友和冤枉好人。有历为证,孔子在陈绝粮,危难中终于找到了一点米,他就派自己的学生颜回去煮饭。颜回是孔子学生中道德修养公认最高的。过了一会儿,孔子去看饭是否熟了,隔着门缝发现颜回揭开锅正在那用手抓饭往自己的嘴里填。孔子很失望,但是给颜回留了余地,没有贸然进门,而是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过了一会儿,颜回来向孔子报告可以吃饭了,孔子就说:先祭了祖先再吃吧。颜回一听就跪下了,说:饭我已经用手抓食过了,恐怕不能祭祖。孔子心中不免一喜,觉得颜回至少还是诚实的。不料颜回接下来的言语却出乎老夫子意料。颜回说:房子久已无人,梁上全是灰尘,饭揭锅的时候,灰尘被热气扑下来,落到锅里,污染了表面的饭。为防止浪费粮食,我就先把最表层被灰土污染的饭吃了。于是孔子感叹:知道一个人太难了,而在了解一个人之前轻易下错误结论太容易了。圣明如孔子,还险些错怪好人,何况我辈。因此无论是耳朵听见的,还是眼睛看见的,都要三思,要再拿出些时间来考察,决不可轻易的下结论,以防犯察人之误。
  ——急于知事,缓于近人。“知事”就是掌握工作情况,在对待工作上,首先要做的是仔细了解情况,努力作到基本情况烂熟于心,其他情况有据可查。知事的要点有四个:1、过去的情况如何,2、我们是怎么做的,3、现在的情况如何,4、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对这四点的掌握要象说自己名字一样熟练准确,而且是越快越好。“近人”就是和人建立密切关系,在与人相处上,要谨慎从事,不要操之过急,人是善于伪装的高级动物,有些人表面上很好,但未必是真朋友。在建立亲密关系上操之过急往往会受人蒙蔽、被人利用,特别是如果交友不慎,稀里糊涂和一个公认的不良分子拉近了距离,那么正人君子、有识之士就会大失所望,领导者在个人形象在受损的同时,也会失去发展事业所需的人才。
  

萧让上任(4)
——到位不越位,用权不争权。一个人努力把事情作好的愿望是对的,化成行动的时候就要注意适可而止,因为做什么都是有限度的,做好事也是一样。有史为证,战国时代,田单打败了燕国军队,恢复了齐国失去的72座城池,全国上下无不崇敬。有一次,田单和齐王出行,路上看见一个老汉过河冻得浑身发抖,田单忙上去把自己的衣服给老汉披上了。齐王看见了这个事情后心里很不痛快。田单做的虽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他越位了,做了本该由齐王做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田单比较到位而不越位的做法是向齐王进言,提醒齐王做这件事。如果齐王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就真诚地给他陈明厉害关系帮他下决心。什么都不说,上去直接就帮人,显然有越位的嫌疑。
  一个尽职而不越位的下属需要做到的是能够和领导“争事不争名。”作为一个下属,积极完成某项任务,主动承担责任,在工作上和上级有所争执,这都是很正常的,是尽职尽责的现象,属于“争事”的范围;下属不该做的是和领导争功,自己的风头盖过领导,在传扬美名、展示道德、收拢人心的事情上抢先占位,不给领导留空间,这就是典型的“争名”行为。越是高层的领导者越是厌恶下属的“争名”,所以只有到位而不越位地作好本职工作,职业生涯才能一帆风顺越走越高。
  用权不争权说的是一个有心计的领导者在上任以后,要把握好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的尺度。职位权力来自上级的任命和制度的认可,它决定了可以管多大范围、管多少人、多少事、可以调动什么资源以及进行怎样的赏罚。在职位权力之外还有一种权力叫做个人权力,它不必上级任命,而是来自周围人的认可和接受。这种拥护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平直接相关。人格魅力强、专业水平高,大家自然就愿意一心一意跟你走。
  新官上任,在用权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要单纯使用职位权力,要学会运用个人权力;其次要注意不要总是开口更上级要权力,或者和周围的人争什么任命。要学会兢兢业业树立自己的个人权力。个人权力的树立方法就是积极帮助别人、属于做大家的专业教练和精神导师,而且在重大事件中能起到表率和榜样的作用。只要朝这个方向努力,那么领导者的个人权力一定会蒸蒸日上。
  用权不争权的实质就是用好现有的权力资源,不伸手要职务要权力,而是在行使享有职权的过程中,扩大影响力,增加自己的个人权力,这样虽然不去争,最终却可以得到。这绝对是一种高级的权力智慧。
  萧让后来对我说,当时听完宿太尉一番教导之后,自己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对担任领导职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笑谈英雄(1)
第二天,宋大哥再次把我请了过去,这次地点换在了聚义厅。人物除了宋大哥还有卢员外、吴军师。
  我见领导齐聚,知道这一次是最后商定人事安排了。
  吴军师先开了话头。
  原来山寨在众家兄弟的安排上,准备采取三条线的方式:
  一是座次——级别代表着地位高低,座次安排主要看贡献、名望、资历,但是座次不决定权力,座次只是荣誉,受尊重不管事情。
  二是职务——职务是权力,安排职务主要看能力倾向和态度表现,拥有了某个职务就可以掌握有关方面的决策权,要负责任,管人管事。
  三是待遇——待遇是利益,对于一些历史上有贡献,工作态度认真,但是能力有限或者不适合担任高级职位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待遇。
  我连连点头,这实在是一个好的方案。在现场我提了两个人。
  一个是裴宣,从资历和名望上看,裴宣是小字辈,不会排很靠前的座次。但是从能力和工作态度上看,梁山找不出第二个人可以代替他主管赏罚了。所以,考核赏罚的中军大权还是要放在裴宣这里。这就是古人说的“用而不崇、重而不尊”。有权力,地位不高。
  我提的另一个是鼓上蚤时迁。时迁技艺是一绝。不过,这个技艺是偷。沾了偷字,肯定山寨不能把他排在前边,无论他资历如何贡献怎样,因为座次是山寨的门面。我们不能把偷盗作为门面。所以时迁的座次肯定要靠后,而且他没有统领之才,职位上也会安排专门的权力给他。不过,他确实是专家,确实对山寨有过大功,而且今后还需要继续发挥他的作用。在座次和权力上亏着他了,不能在待遇上亏了。山寨对时迁这样的人物,一定是待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