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承术-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奉承术 序言(1)
歌德说,“一个人无论是什么坚定了他内心的自负,或是夸耀他隐秘的虚荣,对他来说由此而来的期望都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他除此以外别无所求,无论从其他方面看这是会成为他的荣耀还是会成为他的耻辱。”这就是奉承将要带我们去的地方:不是荣耀之地,就是耻辱之地。
  无论您想选择哪条路,本书都是一条捷径。如果您处于匆忙之中,它可以帮您少走弯路。如果您有大把的时间,本书的内容也能恰到好处。论证的过程就像猎狗一样蹦蹦跳跳,如闪电般飞驰而去,回来的时候,双齿之间总是叼着点什么东西。
  请将您的步伐调整成闲庭信步的节奏。只要您愿意,您可以随时停下来。随意中断、往前看或者往后看,我不会介意。本书应该像大笑一场过后感觉到的轻松。里面充斥着的是些您可以随手拿走的小东西。您请自便。
  奉承有很多有意思的但是不太真实的轶事,有时尚的也有传统的,有老的技巧也有新的玩艺。它甜蜜、粘人,让人不能自已,就像一位情人眼里的西施一样浑身上下满是惊喜。它通过与侮辱和嘲笑*而获得*。这些您在后面将会看到。
  作为千禧年的新贺礼,理查德·斯坦格尔(Richard Stengel)的《奉承史》为奉承研究重开了一个全新的好头,并且为奉承的研究建立起了开始于黑猩猩时代的谱系,它们为了获得性、地位以及生存的权利而相互奉承。“灵长类学家描绘黑猩猩的行为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马基雅维里式’。”(就像把细面条与蒜香沙司拌在一起一样将马基雅维里理念与奉承搅合在一起)。我很感激斯坦格尔还研究过更为高级一些的灵长类——卡佩拉纳斯(Capellanus)、朗世宁(Castiglione)、切斯特菲尔德勋爵(Lord Chesterfield)、托克维尔(Tocqueville)以及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这就省却了我很多的麻烦。尽管主题要求我偶尔要遵从他的研究,但我探索的是完全不同的领域。我们同意奉承是无法避免的,虽然表面看起来很琐碎,但有时候却有如神助。
  宫廷是奉承最有名的实验场。它的主角包括克里奥帕特拉(Cleopatra)、莎士比亚以及迪斯雷利(Disraeli),它的颜色是紫色的,范围遍及整个地球。“啊,奉承的力量!您的影响是那么的深远,您令人愉快的领地又是那么宽广!”塞万提斯曾经这样感慨。 。 想看书来

奉承术 序言(2)
挑战我对诗歌和小说的热爱(并不总是能成功),我认为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撷取真实的奉承会更有意思,因而数百个这样的例子被列出来了。本来还可以再多几百个,但是很多例子都太相似。在两个历史学家的对话中,大卫·休谟(D*id Hume)忠告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人们满怀激情地提供那些有利于奉承他们的热情和国民偏好的证据。”
  我依靠大量的历史典籍、政治性的小册子以及国王、王后和他们那些圈子里流传的*。我一直偏爱那些社会地位很高的作者,像塔西佗(Tacitus)、伯克(Burke)和基佐(Guizot)这样的历史学家,以及像富兰克林和西塞罗这样的政治家。此外还引经据典,使用了圣典和僧侣的故事。令人遗憾的是,几千年以来,女人们的奉承因遭到训诫而没有被记录下来,只有少许罕见的例外。阿森纳·乌斯(Athenaeus)提到寇拉姬德丝(Kolakides),一个特别能够讨好有权势女人的女人,但是也只是一笔带过。我给您提供了凡尔赛宫里的那些勾心斗角。
  在古代的中国和古典时期的希腊,奉承得以发扬光大。奥托·里贝克(Otto Ribbeck)的《谄媚者》(Kolax),是有关奉承最重要的单行本著作,主要关注希腊的古典传统。希腊文豪之一伊索,他创造了谄媚的狐狸形象;柏拉图将谄媚者描写成“一只可怕的而且最致命的动物”;普鲁塔克的《朋友对谄媚者的忠告》(How to Tell a Flatterer from a Friend)一书是奉承研究史上的核心著作。阿森纳·乌斯记录下了古代历史上最有名的奉承者的姓名、得失,有提斯玛鲁斯(Tithymallus)、凯勒丰(Chairephon)和穆仙(Moschion)。
  罗马的历史学家在编年史中记录了谄媚者在帝国内部的肆无忌惮。塔西佗的经典句子“奉承是真情实感最可怕的毒药”,成为了文学作品里最常见的引言。
  奉承也为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增色不少。拉斐尔奉承教皇。米开朗基罗奉承梅第奇。在《君主论》里,马基雅维里既做了奉承,又给出了怎么奉承的建议,指导怎样有效地操控一名君主,就与自己做君主一样的自在。
  17和18世纪充斥着大量的奉承。路易十四、拉·封丹(La Fontaine)、拉罗什富科、圣·西门(Saint…Simon)、吉本、伯克以及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一次又一次地把我们带回到这里。 。 想看书来

奉承术 序言(3)
就在不久之前,曾经流行过一段“隐私回忆”的时尚,极端私密的丑闻交易,其中有些内容很可能不完全是空穴来风。举一个例子。在1815年,查尔斯·桃瑞丝(Charles Doris)出版了她的《拿破仑·波拿巴秘史》(Secret Memoirs of Napoleon Buonaparte),声称揭秘了拿破仑在他事业顶峰最后15年的私生活。桃瑞丝给自己制定了:
  一项最难以想象、最困难、最危险的计划,一项能够进入到一个人的思想中的计划,目的是对拿破仑的性格进行持续不断的追踪研究,既包括肉体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既包括公共场合也包括私下场合,包括白天也包括夜晚,总之,在我可以接近他、聆听他的任何时刻。我白天能见到他,但并不是常有机会;在那些有特殊情况的场合,我得辞他而去,除了当他情绪失控的时候——这时我就成了他的主人。当我与他相处时我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大大咧咧的半白痴状态,使我可以不遭受怀疑,而且让他能够把真实的面貌完整地展现在我的面前。
  那么这位拿破仑的半白痴的主人看到了些什么?“一个令人作呕的混杂着卑鄙、欺诈、自私、卑躬屈膝的谄媚或者堕落、无能的拼盘。这似乎是一场在偶像面前竞相堕落的比赛。拿破仑的一切都是错误的,他的宫廷中的一些作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他是用一根铁棍统治法国,那么这根铁棍是由他的那些奉承者所锻造。从法拉蒙(Pharamond)时代到他的时代,还从来没有哪一个王朝能够奉承得如此如痴如醉,奉承得如此卑躬屈节。”桃瑞丝以最高级的自我奉承开篇(“最难以想象、最困难、最危险”),以谴责奉承者收尾。这很典型。奉承的历史交织着各种矛盾,被惯例模糊、由间谍扩散,而且被伪善欺骗,这是各种乱象中最顽固的。
  那些正在思考奉承的思想家、热切希望使用它的奉承者以及被它抬高或者毁灭的当权者,重复着一套标准的课程,我把它汇集于此。您无须戴上落满灰尘的假发套,也无须冒险进行一场决斗,轻轻翻动书页就能够学到他们过去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学到的教训。他们疲于拼命,遭受磨难;您只需要通过阅读就可以了解。因为奉承往往转瞬即逝,因此您也不需要读得太多。
  这本关于奉承的书很薄,因为奉承应该快速切入重点。为了方便使用,奉承的规则是编号的,而且编排得一目了然。我从巴尔扎克的《婚姻生理学》(Physiology of Marriage)中学来的这种体例。
  现在,为了荣耀或耻辱,前进!
  

赞美什么时候是值得赞赏的,什么时候不值得?(1)
财富奉承您,身后有陷阱。
  ——普布里乌斯·西鲁斯(Publilius Syrus)
  暴君们对赞美贪得无厌,甚至需要万民的朝拜,但是靠强迫得来的赞美就像是怪叫和悲鸣。情不自禁的赞美是大多数人最为珍惜的。赞美通常以3种形式出现:
  1。由衷赞美那些靠自身努力赢得赞美的人。这种类型的赞美非常珍贵而且也是大量存在的:它们通常发生于第一次约会时、房屋修整完毕以及学校里的朗诵会后等场合,还有就是在演讲以及体育比赛的过程中。
  2。有准备地赞美那些靠自身努力赢得赞美的人。毕业典礼、退休欢送会以及宗教仪式上的赞美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这类赞美甚至可以像一场音乐会那样庄严肃穆。
  3。为了获得某种回报而给予的赞美。无论是靠自身赢得的,还是靠其他方式得到的,也无论是由衷的,还是事先准备好的。这种类型的赞美我们就称之为奉承。
  规则1:当赞美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某种回报时,就是奉承。
  罗杰·莱斯特兰奇(Roger LEstrange)说:“奉承追求的两个主要成果就是利润和安全。”但并不是所有的奉承都有备而来,而且也并不都是臭名昭著的。通常情况下,奉承的目的仅是为了讨人喜欢、引入注目。另外,也不是所有的奉承都是自私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某种需要所做的奉承,或者为朋友的事情所说的好话等等就是这种情况。只有无知的人才会把奉承贬得一文不值。相反,奉承是有价的,而且如果做得好,价格就会非常高。威廉·哈兹里特(William Hazlitt)写道:“奉承和谦恭就像其他商品一样是可以销售的,它们有自己的价格,而且这种商品靠欺诈手段很难获得。”
  伟大的希腊圣贤普鲁塔克深得此事精髓:“奉承者通过令人娱悦的手段来展示自己的魅力,而且他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自得其乐。”
  规则2:奉承必须是愉快的。
  如果不能让人高兴,那奉承话无疑就是噪音。好的奉承话可以令人非常高兴,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把它当成是坦诚的奉承,而且还能够皆大欢喜。奉承话说得好的人都喜欢专注的听众;手握重权的当权者喜欢公开的赞美。在最恰当的场合,奉承话说得好的人会很真诚地仰慕被奉承的人,既讨他的欢心,也讨在场其他人的欢心,然后为压倒了对手而自得,并因此从中得到某种利益——鼓掌、升职、某种方便、回应的赞美。奉承与宴会一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赞美什么时候是值得赞赏的,什么时候不值得?(2)
规则3:奉承促进文明。
  伯纳德·曼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认为奉承是迈向文明的第一步。原始人类完全清楚我们本性中的优势与弱点,而且还观察到,没有谁会野蛮到不被赞美所吸引,也没有谁会卑鄙到没有廉耻。客观地说,奉承应该是人类辩争中最有力的工具。所有的这个具有非凡魔力的工具赞美了我们至高无上的本性,使我们与其他动物远远地拉开了距离,而且对我们智慧的奇迹以及无限的理解能力给予了无穷无尽的赞美,把溢美之辞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我们灵魂中的理性,而这一切,同时还得益于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那些最为高贵的成就。
  奉承是动物模仿行为的一种高级形式。曾经为多个国会及国王做过顾问的爱德蒙德·伯克(Edmund Burke)观察到“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采用模仿方式远多于采用规则,因此,我们所学到和掌握的,不仅只是有效果的,而且更应该是快乐的。这也形成了我们的行为模式、观念和生活。这是人类社会中最强的交集点之一;这是一种相互适应的形式,人与人之间都通过这种形式相互接受,不再自我封闭,而且这对所有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极大的奉承。”
  规则4:赞美能做到的,奉承都能模仿。
  模仿产生了共性——人们的穿着类似、说话类似,拥有同样的观念——而且对于很小的差异都做出了明确的区分。路易十四的情妇曼特侬夫人告诉她圈子里的人“带有创造性地”去模仿。与社会生活里的所有问题一样,模仿也应该是有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的奉承就将遭到责难与嘲讽。
  规则5:要想鹤立鸡群,奉承必须恰如其分。
  当奉承用错了地方,会给奉承者带来致命的打击。一名奉承者必须要能够面对众多的人群,并在奉承的途中找准要奉承的目标。奉承者的心中要有广大的听众,不仅只是被奉承的人,而且还不仅只是当下的听众,还要包括未来可能的那些听众。“按照传说,霍尔拜因(Holbein)对克里维斯的安妮(Anne)的赞美是如此过分,以至于让亨利八世一见钟情,马上决定娶她,而结果是当国王一见到真人,这名画家就不得不逃离了这个国家。”
  汉斯·霍尔拜因的肖像画《克里维斯的安妮》,没有画出她脸上的麻点。根据这幅肖像画,亨利八世起草了一份婚姻合同。当见到安妮本人的时候,国王得出了完全不同的印象。他在6个月后离婚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赞美什么时候是值得赞赏的,什么时候不值得?(3)
最有名的说法“模仿是最诚挚的奉承”来自于尊敬的查尔斯·凯莱布·科尔顿(Charles Caleb Colton)的《莱肯》(Lacon)。他的书卖得很好,这主要得感谢他在推广时所花的精力。科尔顿由于在英国出现了资金问题,他不得不远涉重洋到美国去出版他的著作,在美国,这本书很快就出版了,而且还多次加印。
  ··在《莱肯》的扉页,科尔顿申明他的书是“写给那些正在思考的人”的——马上就是一通奉承。科尔顿承认这是一个营销策略:“尽管那些真正思考的人所占的比例特别小,然而,每一个自视甚高的人都会把自己看成是其中之一员。”尊敬的科尔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很狡猾。他的一个出版商说他善于进行善意的欺骗,而且是一个口若悬河的家伙,一个大骗子,“一个低贱的、卑躬屈膝的,而且有堕落倾向的人”。科尔顿还写下了《伪善:一首讽刺的诗》。他的教区居民都深信他对这个问题理解得非常深刻。
  尊敬的科尔顿在教堂、旅馆以及投票站都发现了奉承的踪影。他观察到了下面一条铁定的规则。
  规则6:轻侮产生奉承。
  “有些假装不喜欢奉承的人也可以被间接地奉承,所采用的方法是对他们的竞争对手进行义正词严的谩骂及嘲讽。第欧根尼(Diogenes)宣称自己不是阿谀奉承之人。但是,对于他的那些愤世嫉俗的嬉笑怒骂,换个角度看确实都是一些谄媚之词。它们激发了那些雅典暴徒们的统治热情,比起他们自己受到赞扬来,他们更喜欢听到自己的上司遭到谩骂。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写下了永恒的《谩骂之奉承》(Flattery of Abuse),使改革者们吃尽了苦头。
  谩骂是奉承的传承。亚里士多德认为“做一个阿谀奉承的人是一种耻辱”。因此,要是仅仅只是一名阿谀奉承者,那就是一种耻辱。要是诽谤是一种高级奉承的话,那么,那些奉承水平非常糟糕的人当然会对那些奉承水平很高的人说三道四了。
  规则7:奉承总是遭受攻击。
  几个世纪以来,一个谬论居然成为了一句谚语:“plus nocet lingua adulatoris quam manus persecutoris”(奉承者的舌头比杀戮者的利剑更具杀伤力)。这是一种过分夸张的欺骗。无论奉承在哪里茁壮成长,都会被指责为“罪恶的奴仆”、“污秽的学问”、“恶中之恶”、“空泛赞誉的堕落”等等。圣经中的奉承话集中在《旧约》中:雅各(Jacob)奉承以扫(Esau),伪善者奉承上帝。在《箴言篇》中更多,里面警告“奉承邻居的人就是给邻居下套的人”。托马斯·厄·肯培(Thomas  Kempis)在他的《效法基督》中规劝基督徒们避开奉承者、陌生人、女人、年轻人和富人,如果上面这些都没能够做到的话,就去做僧侣。尽管反复遭到指责,基督教徒仍沉迷于奉承,就如同他们对罗马帝国的所作所为一样。文思泉涌的基督徒们创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奉承话。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赞美什么时候是值得赞赏的,什么时候不值得?(4)
规则8:奉承在宗教中发扬光大。
  神父、牧师和主教一直对奉承大加责难,却也因为喜爱奉承而遭责难。人类没有什么东西纯洁到足以抵制自负、推诿和奉承,甚至宗教也不能。1771年,塞缪尔·亚当斯(Samuel Adams)问道:“难道我们跌回到了这样一个时代,甚至连有些教会人士都认为奉承偶像没什么好羞耻的,因而将人民置于犯下邪恶以及冒犯上帝的种种诱惑之下,就像耶罗波安(Jeroboam)时代的尼八(Nebat)之子?让我们小心奉承这剂毒药。”这里的“偶像”亚当斯指的是乔治王;而引用耶罗波安指所有的国王。
  心术不正的奉承者所做的恶意奉承,给所有奉承都带来了很坏的名声。18世纪对奉承特别厌恶。塞缪尔·约翰逊的《辞典》将“cajole”、“coax”、“cog”、“collogue”、“daub”、“fawn”、“glose”、“paw”、和“*ooth”都定义为“奉承”。约翰·阿什(John Ash)的《辞典》又增加了“blandish”、“claw”、“court”、“curry”、“gl*er”以及“wheedle”。现在,粗俗的词汇像“bootlicker”、“kiss…ass”和“brownnose”适用于最坏的那一类奉承者,尽管公平地说,claw和gl*er也是kiss…ass者会做的事情。因为恶意的奉承声名狼藉,而且随处可见,这里就不赘述了。本书将关注于好的奉承——事实上是最好的。对于最好的奉承,下一条原则是至高无上的。
  规则9:真实的奉承效果最好。
  对于奉承者来说,撒谎是很危险的。名声不好的奉承者就是一名坏奉承者。横刀夺爱的奉承者是不可信任的,无论他用了什么样的甜言蜜语。在那些有关凯瑟琳大帝统治下的俄罗斯宫廷的文章中,查尔斯·马森(Charles Masson)以那些“不知道怎样才能表现得彬彬有礼而不猥琐,或者怎么奉承才不显得虚伪”的人为基础来描写他们的奴性。最好的情况是,奉承是包装得很好的真理,而最好的包装则是透明的。诚实的奉承可以抚慰您的爱人、掩饰失态并且降低敌意。
  一流的奉承者会做出得体的令人尊敬的奉承,可以毫不脸红地重复。一流的奉承会激起一阵涟漪。所有正式的赞美,如:祝酒、颂词、介绍、挽歌、讣告、推荐信等,将会被其中所包含的奉承的新鲜度和香料弄得更好或者更坏。

赞美什么时候是值得赞赏的,什么时候不值得?(5)
规则10:奉承质量的好坏由结果判断。独创是好的,但并不总是必需的。有些奉承被固定下来成为了礼仪,而有些通过不断地重复得以改进。在您同意对方所说的话时,您奉承了他们;如果您重复他们的话语,仿佛他们天下无双,会让他们很高兴。倚重已经说过的话是安全的做法,但是,有雄心壮志的奉承者需要能够现场创造出赞许的话语。为了这个目的,某种习惯是有用的。放大最立竿见影。
  规则11:奉承倾向于夸张。
  奉承是心理学的放大镜。它会放大所有的事情,特别是在奉承自己的时候。*和传记证实了这条规则。帕拉宏撒·尤迦南达(Paramhansa Yogananda)的《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Autobiography of a Yoga)对此进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在某些非常关键的场合,奉承声称人就是神,这个话题是如此的强悍,因此成为了本书的高潮。
  一名老道的奉承者会慢慢地培养出对方对更多奉承的渴望,但又不会给得太多。业余者踌躇不前,或者更糟糕,他们倾巢而出。拿破仑对奉承的好胃口达到了极限。“在执政期间,奉承的全部夸张都被耗尽,而且在随后的几年中,诗人们不得不经常进行重复。因此,在莱昂(Lyons)的对句诗中,第一执政官是胜利之神、尼罗河沿岸和海洋的征服者、他自己国家的大救星、世界和平的缔造者、欧洲的裁判者。法国的士兵将变身成阿尔喀德斯(Alcides)的朋友或者敌人等,所有这些都将使那些大唱赞歌的歌手未来丧失掉根基。”
  规则12:过度的奉承搞砸奉承。
  很多就有可能成为太多。路易十四告诉拉辛,“要是您赞美我少一点的话,我赞美您的就多了。”萨摩萨塔的卢西恩(Lucian)警告说,聪明的当权者鄙视言过其实的赞誉。例子是亚里斯多布鲁斯(Aristobulus)给亚历山大大帝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的历史中硬生生地塞入了一段发生在亚历山大与波鲁斯(Porus)(古代印度的一个国王)之间的对决,并选择了这一段大声念给前者听。他认为,他取悦的最好机会就是为国王编造英雄事迹,为他的辉煌成就锦上添花。”但是他错了。亚历山大很生气地夺过书来,扔到了河里,而且威胁说要把亚里斯多布鲁斯也一起扔到河里。

赞美什么时候是值得赞赏的,什么时候不值得?(6)
规则13:奉承是门科学。
  奉承需要小心地进行调教。奉承的水平可以通过教育得以提高,通过观察因果得以发展,并且要基于不断重复的经验。在那些经过了调教的人中,奉承需要能够达到接近原子级的精确度。
  规则14:奉承是门艺术。奉承追求的是感性化的反应,呈现个性,有自己的代表作和独特的风格。吉本将奉承描绘为“所有艺术中最实用的一种”,这是他对众多皇帝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后形成的看法。“这是最精致的艺术品。”乔治·梅瑞狄斯(George Meredith)讥讽道,“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精神雕塑。那些行家里手可以通过不断实践摸索,把他们的朋友塑造成他们自己喜欢的任何形状。就连像我这种如此手拙的人,也通过不断地赞扬某个人的智慧,让他扮演起了所罗门。”仅是依赖受到赞誉时片刻的愉悦,奉承就能够在更为强烈的情绪上发挥作用,或者不发挥作用。
  马基雅维里将《君主论》第23章命名为“怎样回避奉承者”,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他提出了这样一个比喻:“正如那些画风景的人为了认识高山的本质而把自己摆到平地上一个较低的位置,为了研究平地又把自己放到山顶一样,为了更好了解人民的本质,您必须成为君主,而为了更好地了解君主,您又必须深入到人民中。”马基雅维里警告提防奉承者们的所作所为,但是他自己首先奉承了一番。怎么回事呢?他把理想化的君主与山野里的画家做了比较。
  规则15:当权者喜欢别人赞扬他们的艺术鉴赏力。
  没有他们,我们现在可能只能拥有低劣的建筑、极少的歌剧、根本不存在的芭蕾、空空如也的美术馆,而且也不可能有演奏交响乐的说法。奉承的艺术极大地丰富了其他种类的艺术。
  虽然具备了所有领先优势但是在奉承方面存在不足的人,早晚都将面临在奉承方面拥有优势的人的竞争。聪明才智、娇好的面容、自然的魅力以及忠诚,在迷人聪慧的奉承者面前将一败涂地。
  规则16:男性世界里最出色的奉承者是女人。
  圣西门描写了于尔森(Ursins)公主这位路易十四宫廷里最出色的奉承者。
  她除了身高外,其他方面并不是特别突出。她的肤色较黑,一双蓝色的眼眸顾盼生辉,她长着近乎完美的身材,胸部挺拔;她的面容虽然算不上闭月羞花,但是也很迷人;她的气质特别高贵,举止端庄,举手投足间满是自然连贯的优雅,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女人能出其右,无论是外表还是气质上。她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她举止得体地进行奉承、爱抚、巴结,为了愉悦而取悦,当她力图说服或者争取什么的时候,她的魅力令人无法抗拒。带着所有这些特征,她具有了一种鼓励性的而不是威胁性的庄重;她的谈话博古通今,似乎总是有谈不完的话题,而且非常有趣,因为她去过很多的国家,而且阅人无数;她说话的语气和方式特别令人惬意,而且充满着甜蜜;她博览群书,而且也有很多真知灼见;她知道怎样挑选最好的朋友,也明了怎样接待他们,甚至是讨好他们;她彬彬有礼,名气很大;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她非常谨慎,从不越雷池一步。她整个人仿佛就是为了勾心斗角所生。

赞美什么时候是值得赞赏的,什么时候不值得?(7)
在其他别的技能的帮助下,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奉承者能够爬到更高的位置上。在这种权势地位的日常调整中,他们抓住了能够抓住的所有机会。奉承的影响力稍逊于丑闻或谎言,强制性比不上贿赂或者胁迫,但是它或多或少地渗透进了所有的关系之中。
  奉承使晚宴的内容更加丰富。阿森纳乌斯的《餐桌上的健谈者》(Deipnosophists)中的宴会谈话引经据典地把奉承者说成是寄生虫。这种情况以来自提姆克勒斯(Timocles)的说法为例证:“如果您承认交际能力是一种美德,那么寄生虫所起的作用就是将这种美德推向完善。”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认为,“是因为不断地奉承才有了寄生虫。这是对您血统品质的褒扬。”爱默生相信,“巨型动物能够养活巨型的寄生虫,而对疾病的深恶痛绝证实了这种结构的力量。”尼采的《苏鲁支语录》(Zarathustra)声称,“谁是最大的物种,谁就要养活最多的寄生虫。”乔治·伯纳德·肖(George Bernard Shaw)附和说,“人类是唯一认为自己在寄生虫的数量和贪婪性方面拥有很大比例的动物。”一个没有奉承者的组织说起来就算不上是组织。
  规则17:有奉承者存在是权力的象征。
  有些奉承者要求有更好的奉承者,就像有些味觉需要更好的厨师一样。科尔顿发现“我们必须让奉承从思想上符合接受者的品味。我们不会把最好的酒装进大桶,或把黑啤酒装进小瓶里。”如果最好的奉承者出现在有权势的当权者中,谁会奇怪呢?那些富有的有权有势的很有吸引力。有些人追求功名,并很享受;有些喜欢私密,有几个挚友。所有的当权者都对奉承习以为常,而且很多人还是个中高手。
  那些胡言乱语指责奉承就是被野心宠坏的赞扬的人应该闭嘴了。野心和奉承合作得非常完美,就像电和电线那样。
  规则18:野心是奉承的燃料。
  如果没有一点让别人仰慕的野心,那么还会有什么样的妆容需要打扮、什么样的书籍需要撰写、什么样的运动需要练习?伯克再次说道:
  上帝已经在人们的意识里播下了野心的种子,在某些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上超过他的同伴,这种想*给他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就是这种激情驱使着人们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出类拔萃,而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又让人觉得无比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