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商-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机会的把握值得我们深思熟虑,但别因胆怯使我们与机遇无缘。机会绝不会落在那些犹豫不决者的身上,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一个办事果断的人。认定了目标而不敢尝试,便是一种怯懦。因此,逆境中的朋友们,当机遇在你身边飘忽不定时,你所要做的便是迅速而准确地抓住它!
  第十三章 后 记
  生命中的感动幸福被苦难感动着,成功被失败感动着,文字被笔锋感动着,生命中的感动又是为谁呢?
  感动1:采访完仁可,正好是6月24日,10年前的这一天是仁可和男友初次见面的日子,采访她的当天上午,仁可沿着他们两人当年相识的足迹从北京站走到西客站,去了当年北京站旁两人一同吃早点的小吃店;去了她曾以泪洗街的西单步行街……。一切如故,今天的她仍旧走在昨天的感动中。
  问了这么多问题,惟独有一个问题是我所不敢问的,我发现在她的床边放着一张婴儿的照片,她的朋友低声地告诉我,“是她的女儿,早早地夭折了……”面对一个因父母远在海外无以尽孝而深感愧疚的女儿;面对一个仍活在昨天爱人怀抱中的妻子;面对一个只能在照片中对女儿说爱的母亲……我把这份感动献给那些不孝的儿女,不懂得珍惜的夫妻,不称职的妈妈们……
  感动2:初见牟青,他便用那双强有力的军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一切来得是那样自然,没有半分造作。坐在牟青家的客厅,品一口清茶,听一段倾诉,领略一段人生。不知道还有多少像牟青一样的青年,抱着若隐若现的憧憬,在生活的窘困中手拉肩扛;在颠簸的苦旅中迷失自我;在与现实的挣扎中痛失那个已经支离破碎的梦!更不知在这些年轻人中会有多少个如牟青一般的钢铁汉子,即便在磷壁上燃尽自己,也定要现一世光辉!
  看着这曾经历经磨难的军旅巨星,多少偶像派歌星会黯然失色。我就把这份感动献给那些妄想一夜成名以及已经一夜成名的少男少女们;感动3:高尔伏球场上的张小平,那一举首,一低眉,那一颦一笑,一动一摆,你决然不会想到她竟是指挥数百人,销售业绩达三个亿的副总经理。我不禁感叹,幸福的婚姻、美满的家庭是女人的生命,但决不是生命的全部。在中国的销售行业,大浪淘沙,群雄逐鹿,最终熔炼出的不是灰烬,就是黄金!
  我便把这份感动献给那些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轻狂激进,初如社会的年青人;感动4:采访王秀芬是在中关村的一家“肯德基”,她拖着一条残障的腿还要和我挣着付钱。想想当初刚刚下岗时的她,失落、无奈……但凭借着一份朴实、善良与执着的坚持,她成功了!
  就把这份感动献给所有抱怨命运不公的下岗职工们吧;感动5:第一次见乔大夫,我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哪里像一位年近五十的人呢,精神矍铄,温文儒雅。在这么多亲友、同学以及周围陌生人的歧视中,乔大夫依然如我,这是何等平和的心态所能做到的呢?坐在乔大夫的诊所里,听他们夫妻二人的一路艰辛,看他们夫妻二人的甜蜜对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就把这份感动献给那些在逆境中信命由天,自怨自哀的人吧!
  今天之所以能把这些感动呈献给大家,绝非我一个人的功劳。
  首先,感谢常淑查主任以及参与本书出版的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同仁们,为本书得以顺利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感谢本书所有受访者,在百忙之中毫无保留地与我畅谈他们的人生历程,其中尤其要感谢仁可、李严、李刚、宇轩夫妇我的这些好友们的帮助;感谢我的好友于飞翔,没有他的帮助,本书是无法与大家如约见面的;同时感谢我的姑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刘畅博士,百忙中欣然为我作序;感谢我的老搭档吴姝,挥毫泼墨,为本书制作了精美的插图;更应该感谢曾经资助我到北京求学,看着我长大的家人,没有他们,即使我长成参天大树,也依然没有根茎;最后,感谢北京,这个处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都市,使我能够体会到地下室的阴冷,月薪百元的窘困,体会到在酷暑中黯然昏到时心底的声音:我不信,这个世界上没有我的位置!
  感谢逆境中的苦难!感谢世间所有无私的爱!谢谢!
  陈大为
  2004于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