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公,我们一起种田吧-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弯了弯大拇指。
  早饭照例是清粥加自家腌的小菜,不过因为小苏在的原因,小秀炒了二只鸡蛋,一方面是有客来了加点菜,另一方面是小苏的伤才刚好,还需要补一补。只是等到上桌的时候,小苏到没吃到几口,全叫他让给好婆还有小秀了。好婆又不舍得吃,于是这道炒鸡蛋就留到中午再吃了。
  吃过饭就各忙各的。房子修得差不多了,小秀就带着钞票还有点小菜去寻老刘阿叔。菜是从四合院里弄出来的,品种虽然不是特别的,但是胜在这些菜都是早熟的,送人尝鲜正好。阿财帮忙的这点生活,小秀与好婆也商量过,按市面上的行价算,也要一二十块钱,但去老刘阿叔家的时候,小秀还是多带了点钱的。
  拎着蓝子到老刘阿叔家的时候,阿叔一家正好吃罢早饭正准备出工。见到小秀来了,刘婶忙招呼:“小秀,吃过了吗?再在婶娘这里吃点吧!”
  小秀先将蓝子放好,这才笑着说:“婶娘,吃过在。这趟过来是要谢谢老刘阿叔的。屋子修好了,总要来结结帐的。”小秀做事体喜欢啥事情都做在前头,有话直说的。
  一听小秀来结帐的,婶娘嘴上说都是一个村上的人,不用这么讲究的,帮个忙还要收钱讲出去不好听的。小秀听了当然不会真的以为婶娘是这个意思,总要客气一客气的。“婶娘,阿叔呢,老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帐,要是婶娘看得起我,叫我阿叔有时间帮我打张梳妆台子。”
  一听要打梳妆台子,婶娘的心就转的飞快:“小秀,说起来,你要十八岁在,要不要婶娘帮你做个媒?我搭你讲,我有个娘家的侄儿,人好手艺也好,要不要婶娘啥时候叫来相看相看?”小秀一听这个,面上就红了,心里想我这个年纪正是花一样的年纪,按着以前正是上学的时候,谈恋爱是早恋,是要受批评的。但是也不好跟人家直接讲早恋不好。
  于是小秀只好老老面皮跟婶娘讲:“婶娘,小秀看人没有你老道的,有啥事体你跟好婆商量就好了。对了,婶娘,我是来结帐的,怎么把事体说到做媒上了。婶娘不是想吃腿了吧。”在这里帮人做媒做成功了,新人要送媒人猪腿,还要请媒人吃三十六顿饭。三十六顿饭是虚的,但是那只猪大腿到是实打实的。
  婶娘笑了,指了指屋后头道:“真成了,婶娘也不要你的腿。你家阿叔正在后头呢,你去寻他吧。结帐不结帐的,还是你同他讲,我也是不懂的。”小秀点点头:“那婶娘你忙,我先去寻阿叔。”婶娘挥了挥手,小秀就笑着朝屋后头走去了。
  到了屋后头一看,就看到老刘阿叔正在理套网,这套网一般就下在自家的水桥边上,笼点小鱼小虾,难得也是有大鱼或是黄蟮的。“阿叔,今朝阿有套到好东西?”小秀凑上前看收获,就是三五条巴掌那么大的鲫鱼。老刘阿叔抬头一看是小秀,便指了指面盆里的鱼。
  “就这几条小鱼,一会让你带回去,给你好婆炖点汤吃。”小秀是连说不用,一通闲聊之后,才讲到正题:“阿叔,你帮我算算,我家修院子的钱一共是多少?现在屋子都修好了,苏家的人也正好转来在,阿财哥的手艺实在是没有闲话好讲的。”
  老刘阿叔给自己点了支烟,吸了二口才道:“这个你去寻阿财去,生活是他去做的,用的材料花的人工只有他最清楚的。学得这么多年的手艺,功夫再不好,那就是白活了。”老刘阿叔话里话外都透着对这个小徒弟的满意。小秀见了也就不推辞了:“那好,一会我去寻阿财哥去,他算多少,我给多少。真正是要谢谢他的。”
  出了老刘阿叔家,小秀抬头看了看开,太阳才刚刚升起头呢。以住这个时间大家全在地头忙,早上凉快,只是现在才刚收了麦子,还没到下一季下种的时候,大家全忙着晒小麦呢。于是小秀也赶着回家要把自家门口的那片场地扫一下,然后再把麦子晒一下。
  到家一看,麦子已经晒好了,小苏正在帮着把麦子翻身呢。小秀这心里顿时就觉得家里有个男人真是太好了,一个强劳力哈!以后一定要好好的拍一拍小苏的马屁,这样要人力的时候也不怕拉不到壮丁了!于是,走上前拍了拍小苏的肩膀:“小苏,你吃力吗?刚到家呢,休息休息吧。”只是这一串话讲下来,小苏是眨巴着眼睛有听没有懂,小秀拍了拍自己的额头,作孽个,这要怎么跟一个耳朵有问题的人沟通?难不成像哑妻里的女主角一样,随身带个纸笔?再一看小苏那双漂亮的大眼睛,小秀只好继续弯弯大拇指说谢谢。见到这个手势,小苏忙摆摆手,说了声:“不用谢。”
  这声不用谢吓了小秀一跳,自从小苏回来后,还真没听过他说话。老话说的十聋九哑,但小秀一想便明白了,人家小苏是因为救战友才让耳朵受伤了,听不到声音的。但是他的声带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是能说话的。而且那声音听起来清清脆脆的,不得了的舒服。
  小秀当然不好意思叫小苏一个人忙,看到还有一小半的麦子没有翻身,于是便拿了工具与小苏一起做。忙得差不多的时候好婆出来在:“小秀,我去换点面,这麦子下来了,我们就吃顿新鲜的面。”
  小秀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好婆,那你路上当心,一会我再去菜园子里弄点菜,到时候配着吃。”村上磨面的人家住在村东头,村里人习惯拿点麦子去磨,然后给他们留点算是手续费了。也有的就是直接用家里的麦子换他家的面条就图个省事。
  好婆点点头,就拎着个蓝子出去了。小苏到是好奇好婆去做啥,于是就问小秀,小秀听了觉得自己的肢体语言不够了。面条应该用什么手势表示?这麦子磨成粉到是好表示的,直接从地上抓一下麦子,然后做出磨的姿态,到是一看就明白的。
  晒好麦子,小秀便拿了一个破盆子去河边上盛了点草木灰回来,然后又从树上折了一枝树枝回来,等做好了小秀觉得这个就是一个小型再小型的写字板。小秀拉着小苏蹲到那盆前用笔对话了。因为不知道小苏认字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于是小秀便试探的写了几句:你能看懂我写的字吗?我写字,你回答,好不好?”小苏看了之后,点了点头,说道:“能看懂,你写字我回答好的。”于是两人就这么着开始一说一写的对话交流。
  等好婆换了面回来时,小秀已经跟小苏混得很熟悉了。小秀感觉小苏特别的单纯,问什么答什么,就跟那种知不无言,言无不尽一样。只是,聊得时间长了,小苏也有点混乱了,因为小苏听不到自己说的是什么,很多的表达都有些错误,于是两人就深入再深入的交流。
  好婆回来了,两人就帮忙干活了。小秀差小苏帮着揉面团,这面要揉得劲道了才好吃。小苏自然不会说不好,只是真要等他动手了,小秀却说要等一等。然后就去了菜园子,挖了好多青菜,准备榨了汁做绿色面条吃。若不是条件有限,小秀还想做五色面条吃呢。
  拿了菜,榨了汁,再让小苏和面,然后做了一顿绿色的面条来吃。吃的时候配了西红柿,再加上早上没舍得吃的鸡蛋。为了怕好婆再次舍不得吃,所以小秀盛面的时候,就把鸡蛋都平分了,一人一份,这样子好婆就不会舍不得吃了。
  这绿色的面色,小苏和好婆也是第一回吃,吃了真道好吃。只是好婆却是有点舍不得了。这菜榨了汁就不能再做其他用了。就怕小秀费菜!小秀懂得好婆的想法,便端着面碗蹭了过去:“好婆,这点菜不会浪费了。你看吧,小苏回来了,怎么着也要吃回馄饨吧,这点菜正好做馅,一会再去割点肉,晚上正好做顿好的,也算是给小苏接风了!”好婆听小秀这么一说,也就松开了眉头,还一个劲的叮嘱小秀多割点肉。小秀听了直点头。
  为了逗好婆开心,小秀就跟好婆讲刘家婶娘要帮她做媒,介绍的人是婶娘的娘家侄儿:“好婆,你讲好不好笑,我才多少大,婶娘居然想帮我做媒了呢。”边说边冲着好婆笑,顺便还狠狠的捞了一筷子面吃,还是自己擀的面条好吃,比外面卖的机器做的面条好吃一百倍。
  没想到好婆居然停住筷,说了句叫小秀吃惊的话:“你婶娘说得没错,你也已经十八岁了,按着以前已经是当妈的人了。是应该开始留意你的婚事了。跟好婆讲讲我家的小秀喜欢什么样的人,到时好婆也好帮小秀留意一下的。再说我们小秀那么漂亮,那么能干,一定会有很多人中意的。”
  “好婆……”小秀到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小苏,虽然知道小苏听不清楚,但小秀还是感觉很别扭,当着一个男人的面说相亲,这个还真的是有点不好意思。而合小苏还特意问了一句:“小秀,你们在说什么?”小秀更是红透了脸,胡乱的挥了挥手表示没有什么。还好小苏没有再继续追问。
  不过好婆的话,也让小秀拎清了不少,身处于这个时代有些东西真的需要自己去适应。不论是生活上的习惯,还是民俗上的习惯。以前小秀的择偶对象至少也要大学本科毕业,不一定要有车有房,但至少月收入应该比小秀高,而且人要有上进心。
  换到这个时代,初中生、高中生已经是高材生了,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精贵的不得了,找老婆都是挑了又挑了。有车有房这一条也是难的,房子到是宽敞了,但四个轮子的车只能是白日梦了,有个自行车已经是很好了。所以小秀觉得自己现在要改变一下找对象的条件了。
  好婆笑眯眯的看着小秀左思右想,然后慢慢的吃尽了碗里的绿面条:“小秀,你慢慢地想,想好了跟好婆讲,你是个好孩子,好婆一定不会委屈你的。”
  小秀是想不出头脑了,以前没嫁过,现在还年青,嫁人什么的总觉得还早,于是小秀晃了晃脑袋,捧着面碗笑道:“好婆,我不嫁,我嫁了好婆就没人照顾了,要不,就找个上门女婿吧!”结果好婆拍了小秀一把:“你想的都是些什么?哪里有好男人倒插门做上门女婿的。你还是乖乖的寻个人嫁了。到时候经常回来看看好婆就好了。”
  好吧,既然没人愿意当上门女婿,那么就找个近地方的,最好就在村里找个,到时候来往也方便,还有就是知根知底不怕嫁错郎!
  作者有话要说:早上上班的路上突然想到一条,小苏同学原本风华正茂,突然耳朵聋了,小秀同学奋起直追。那么怎么压倒小苏同学呢?
  第五章 有无赖
  吃过面三人就齐齐出动去苏家打扫卫生,小苏全全负责地面卫生,好婆和小秀帮着铺床。苏家的床是那种老式的雕花床,小秀一见就移不开眼。苏家的那张雕花床是二进的,就跟小秀以前在电视里看到的那种层层揭开薄纱才能见到佳人酣睡在榻的那种感觉。
  在拿抹布擦去灰尘时,小秀发现这床三面的床围上雕的是百子图,那些个小家伙一个个都雕得活灵活机,有三五成群一起戏嬉的,也有一二人独处的,瞧着这些小家伙的笑容,小秀就觉得有种冲动早点嫁个人,生个孩子来玩,真的是越看越喜欢的。铺上垫被,再放上枕头,小秀觉得自己都快舍不得离开了,睡习惯了这样的雕花床给十张席梦思也不换!
  “好婆,咱家怎么没有这样的床呢?”小秀还是很眼红。“要不咱也打张这样的床?”
  好婆笑呵呵:“小秀,你喜欢这床?这床还是以前打地主的时候,从地主家分来的呢,据说是给他们家小姐用的。你要是喜欢阿,找你老刘阿叔去。”小秀嗯嗯的直点头,这样的床往后是越来越少的,因为会这行手艺的艺人是越来越少,所以趁现在还有人会的时候,请师傅好好的做一张为好!
  小秀正在考虑要请师傅做怎么样的雕花床时,好婆婆突然停下了手上的动作,长叹了一口气:“小秀,刚才忘了说一件事了,早上我去换面的时候,遇到村长了,村长说叫小苏明天到大队里去,说是要把给他的地划一下。上一回说要给他村西的地的,不知道这一回会不会有所改变。”
  “村西的地吗?那儿不是坟地吗?那儿能种出好粮食来吗?”小秀听着就感觉到浑身发冷,以前不信鬼神,但现在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还不得不信。所对现在小秀对于那种地方,真的是感觉到不自在。
  “明天我陪着小苏一起去,怎么着也不能叫他吃亏就是了!”好婆一锤定音的下了结论。小秀也跟着点头。“明天,我也一起去吧。就算帮不上什么忙,去壮大一下声势也好。”小秀也想跟着去看一下。“晓得了,明朝叫你一起。”
  “好婆,我回家拿个灯来,小苏这里还没有通电,晚上还是要点个灯照亮的。”说着小秀就跑回去拿灯了。虽然说村里已经通了电,只是这电一天来不到一二个小时,大部分的时候还是用煤油灯的。这苏家很长时间没住人了,煤油灯也寻不到了,还好小秀家里有多余的,可以均一只过来。
  晚上吃馄饨,三个人是一人一大碗,虽然馄饨馅还是菜多肉少,但是三个人吃的还是十分的开心。好婆再一次将小苏拉到自己跟前,伸手摸着小苏的面孔,心痛得不得了:“小苏,你现在被黑了,我还记得以前你没有这么黑的。”小苏看到好婆眼泪掉个不停,也晓得好婆是在心痛他。但是小苏听不到好婆在说什么,便转头看向小秀。小秀摸了摸脑袋,去灶间找了根没烧完的竹枝,在地上写上好婆的意思,小苏读懂了,笑了笑没说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的,好婆、小秀、还有小苏就去了大队里。到大队的时候,村长已经在了,见到他们几个,村长就指着屋子里的椅子要他们坐。坐下来后,村长也就开门见山的跟小苏说事体。只是虽然名义上是在跟小苏谈,但村长的态度很明显,很多东西都是在跟好婆讲。
  “老嫂子,你看阿,小苏的地我们就分在村东头好吧,那就分在你跟小秀和地旁边,这样你们也好相互照应。你看阿好?”村长说得明白,好婆听了也欢喜。只是转念一想,那块地原本是村里小四的,小四去年没了,家里就留了个老婆跟孩子,但是这一阵子有消息说正在准备改嫁呢,所以他们家的地就变到小苏名下了。
  村里的地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划分的,平时都是一起在地头劳作的,一说当然就明白是谁家的。小秀也明白:“村长,是小四家的吗?”小秀心里有点不着底了,小四家的媳妇不是好相处的。虽然最近村里人一直在说她要改嫁的,但是那也只是流言罢了。
  “是他家的。你们就放心吧,我都已经打点好了。等会小秀你带着小苏去地头看看,认一下地,省得以后连自家的地也不认得。”村长抽了口烟,只是小秀总觉得秀过烟雾看村长有点虚……真的都已经打点好了吗?小四家的媳妇真的很厉害的。“喔,好的,村么等会我就带小苏去认认地。”
  等办完了手续从大队里出来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好婆转身跟小秀说:“就现在你带着小苏去认认地吧,我回家做饭,看完地了,你们也早点回来吃饭。”小秀点了点头,然后拉了拉小苏的衣袖,示意小苏跟她走,小苏就这么顺从的跟着小秀去了。
  一路之上小秀都在跟小苏讲着路上的标志性东西。比如说应该在那棵大树左转,然后再向前走百米左右就能到了。说实在的,这一大片地里一眼看去都是地,实在没什么标志,刚开始的时候小秀是一块一块地数过去的。现在走的熟了,到是闭着眼也能摸了过去。今日到了地头,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好看的,麦子早就收了,地里只剩下些些麦杆,等过几天把些翻一下,这些麦杆就翻到地下,然后就能变成纯绿色的地肥了。小苏一共分了二亩地,就连着小秀家的地。
  下午的日头很毒,小秀原想让小苏来认一认路就能回的,但是小苏看过之后,一点也没有回去的意思,反而顶着大太阳从地头走到了地尾,这不算,还跟个老农一样蹲在地上从地里抓了一把土掐在手中细细的看了又看。小秀见他的动作就笑了,折了根柳枝跑到小苏面前字道:“瞧你的动作就跟种了几十年的老农一样,你真会种田么?”
  小苏见了面露红色:“不要笑我,以前在部队也种过地的,懂的不是很多,但多少也知道一点的。”小秀听也就不继续笑,带着小苏回家了。回家的路上遇到村里的二赖子,见到小秀就盯了过来:“瞧瞧,这是谁阿。”说着就凑上前要拉小秀的手。
  平时见到这二赖子小秀都是逃着走的,这样的人就是块牛皮糖,惹不起咱逃得起。只是这一回没地方逃了,就只好把他当成隐形人不搭理。小秀拉过小苏就快步向前。但是二赖子之所以称为二赖子就是他脸皮厚。“小秀,见着了哥哥怎么就这么走了啊,咱也得说说话,聊聊天啊!”小秀走他也跟了上去,并且还不死心想拉小秀的手。而且差一点就让他得手了。还好小苏正跟在他身后,一个快步上前,一个手刀一砍,当时那二赖子就跳了起来。
  “你是谁阿,怎么可以打人阿。”二赖子一面吹着自己的手一边带着哭音的骂着小苏。小秀回头见到二赖子的模样就笑了,对小苏比了个大拇指,拉着他就走了。身后二赖子骂声不断,但这二人一个心情正好随你骂,另一个是压根就听不见,你就是骂翻了天,我们还是听不见!
  第六章 老中医
  小秀拉着小苏回家,差不多到了大门口时,小秀才反应过来自己一直拉着小苏的手呢,不由脸上一热,还好小秀这一年多来晒得多了,皮肤就跟那小麦色差不多,微微的脸红也看不出来。小苏的手很大,至少比小秀大,而且手心里有一层厚厚的茧子,就连手指间也有。虽然小秀手上也有茧子,但是没有小苏的那么厚,虽然摸起来并不细腻,但是却很得小秀的心。
  进了家门,小秀装作无意的放开了小苏的手,高喊了一声:“好婆,我们回来了!”然后就冲进屋了,在大队里耗了那么长的时间,一眨眼就到吃中饭的时候了,小秀带着小苏去看地的时候,好婆就先转来烧饭了。小秀一甩手就进了屋,留下小苏立在门口,这拉小姑娘的手还真是第一回,那小手握在手上真软。
  小苏正发着愣着,小秀又出来了,冲着小苏身后打招呼,小苏回过头一看,原来是送自己回来的战友又来了。顾不上拉不拉小姑娘的手了,小苏是蹦了过去,冲着刚下车的战友就是一拳头,手上快速的比画着,那战友看了笑道:“是走到半道上又回来的,你耳朵不好,家里又没人,就想着给你弄个伴。”一边说着一边从车子后座上拎着一只蓝子出来,小秀凑上去一看篮子里是一只小狗。
  小苏虽然没听懂自家战友讲的是什么,但是对他篮子里的小东西是万分喜爱的,以前在部队时,部队里也养狗,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帮着人家溜狗,若不是没地方养,小苏当时就想弄一条养着。现在见到小狗了,也明白这是给自己弄的,小苏当然是高兴的。拎着篮子就跑了。
  小苏跑了,门口就只剩下小秀跟小苏的战友,战友笑道:“这是朋友家里下的小狗,刚刚满月,晓得小苏喜欢的就送来了。”
  小秀也喜欢狗,有点眼馋地:“快要吃饭了,你就吃了饭再走,上一回你也是匆匆忙忙的,今朝叫小苏陪你吃点。”说着就要拉人进屋,“好婆烧的菜真真好吃的,你也不要客气,小苏一定高兴你在这里吃饭的。”战友也就不客气了,连着司机一起留了下来。
  小秀叫小苏陪着他们,自己出去弄点菜,先进四合院,看了看地里的菜,采了一篮子拎了出来随好婆搭配。来了客人没有肉菜过意不去,还好昨天吃馄饨时还多了点肉,切了块烧红烧肉,这样有肉有菜也不失面子的。烧饭的时候小秀突然想起四合院里还有点嫩扁豆,就临时决定烧扁豆饭吃。
  先把饭下锅烧,烧的时候再把扁豆收拾好了,一把一把切成细丝,放点油先炒一回,加盐提味之后等饭好的差不多了再倒进饭锅里闷熟,这扁豆饭出锅的时候油光好,那扁豆通体的碧绿,看着就叫人想吃。结果饭辰光一大锅子的扁豆饭全吃光了?
  弄得小苏战友真是不好意思,端着个空饭在一边嘿嘿笑,好婆看了到是欢喜:“全吃光了才好,小伙子能吃才是好呢。”然后好婆又问道:“阿够吃阿?不够我再去烧点。”小苏家的战友是脸也红了:“好婆,不用了,我都吃饱了。”说着还下意识的摸了摸鼓起来的肚子。
  吃过饭,收拾好东西,小苏的战友又要走了,走的时候又给了小苏一只包,小苏接过来只是点点头,反正是战友一副有话要说,但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样子,到最后走战友也没说什么。小秀到是好奇那只包里装的是什么,只是跟小苏还没有那么熟,又做不自来熟翻别人包的举动,只好继续好奇了。
  到夜快的辰光,好婆才想起来一件事体,忘记跟小苏说要其明朝跟小秀一起去赶集了,地是已经分把小苏了,但种田的家生小苏还没有准备,像钉耙、锄头之类的东西还是要提前先准备好的,不然等到要开工了再准备就要误了农时了。
  好婆差小秀去跟小苏讲一声,夜里暗好婆眼睛不好所以入了夜就不大走动了。小秀就着月光就出了门,小苏家的院子门没有关,小秀就直接进去了,进去就看到小苏正抱着小狗在院子里吹风。小狗看到人进来了,就叫了二声,正好提醒小苏有人进来。
  小秀拿了根树枝就在地上把事体跟小苏写了一回,一边写一边嘴里在说:唉,这耳朵不好真是麻烦,啥辰光带你去好点的医院看看,也不晓得阿有用。最多西医不行变看中医。小苏听不见只当小秀讲的就是地上写的事情,便笑着点了点头。小秀跟小苏约好了时间,就回去了,忙了一天了人也吃力在,走之前也叫小苏早点睡的,不然明朝起早要起不来的。
  小秀回去后跟好婆讲了讲,好婆一把手讲道:“明朝你们去赶集,我记得集上有个老中医的,大家有什么毛病都找其看的,明天你也带着小苏去看看。大家都讲其的水平高的,说不定就能看好小苏的耳朵呢。”说着又跟小秀讲了老中医摆摊头的地方。小秀又复述了一回给好婆听,听过之后,两人这才睡了下去。
  第二天,天还不亮小秀就带着小苏出门赶集了。因为小秀先要把家里的菜跟鸡蛋拿去卖了,所以昨天下午就问隔壁邻居三姐借了个小车子,不然这么多的东西还真的难弄到镇上去。以往都是小秀一个人弄的,这一回有了小苏,小秀真的是省不少力了。
  村里到镇上的距离走走也有一个多小时,所以到镇上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集上一片热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空档摆好摊头,小秀就叫卖开了。刚开始的时候小秀真没有那个勇气开口,就随着人家挑挑捡捡,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然后本来应该卖一毛二毛的东西,硬里砍价砍到五分一毛的。卖的回数多了,小秀也老练了,叫卖也就顺利了。等菜和鸡卖的七七八八,小秀就从边上摊头上叫了二碗豆腐花,再要了二根油条,再要了二只大包子就当二人的早饭了。
  小秀吃的少,一碗豆腐花一根油条就够了,不过依小秀这几天的观察,小苏饭量不小,再加二只大包子也吃得下,至少吃到几分饱小秀就不晓得了。端着碗小秀是埋头苦吃,也不管小苏了,早起饿到现在了,先吃饱了再讲,这油条就是好吃。
  整个卖菜的过程里,小苏一直有帮忙,人多的时候帮忙称菜,帮忙找钞票,虽然说听不到大家讲啥,但是只要小秀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动作小苏差不多全部能够领会的。二个人配合的好,卖光了菜之后,小秀就把小车子寄放在人家店里,拉着小苏去寻老中医。
  小苏已经习惯小秀拉着其跑了,小秀在看头看跟,小苏就盯着小秀的手看,小秀的十只手指头上的指甲全修的很漂亮,干干净净,看起来就是舒服,拉了手里也舒服。两人见到老中医时,老中医正在忙,前面排队的人还有不得了。于是两人也就跟着排队。
  等看病的过程也很有趣,看着老中医一个个搭脉,一个个问病情,小秀总觉得老中医的一举一动很神奇,怎么才能用二根手指一搭病人的手腕就能知道是哪儿不好了呢。小秀是看得有趣,小苏是有点紧张了。虽然说在医院的时候就晓得自己耳朵是听不见了,一下子从有声电影掉到了无声电影世界里,小苏的难过是可以想象的。只是小苏很坚强的自己挺了过来,啥人也没告诉。心里也希望只是医院里的医术没有学到家,所以才说自己耳朵好不了,换了个医生说不定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的。所以小苏有点紧张。
  轮到小苏了,老中医一听其是因为在前线打仗才受的伤,看起来就更用心了,把过脉,再一问答的问过病情,小苏还把以前医院的病历也带了过来,一起把老中医看的。看过之后,老中医又仔细的看了看脉,沉默了好长时间,这下笔开了一个方子。
  “我先开个方子,有没有用我也不敢肯定,你们先吃着。”转过身,老中医又对小苏写道:“你的病历卡先放在我这儿,我再跟我师傅商量商量,我家师傅说不定会有其他的好办法的。”小苏看了点点头,事体已经到这样的程度了,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
  第七章 种药
  老中医给开了方子,管不管用目前还不知道,虽然不知道小苏是怎么想的,但小秀却是不报什么希望的。以前月事不调的时候,为了能够顺畅一些前前后后喝了近一年的中药还是没能调回来,但是喝了一个月的红枣炖红豆的偏方之后,月事不调到是大大的改善了。所以小秀对于中医是不怎么有信心的了。但看着小苏那满怀希望的眼神,小秀也就不出什么来了。
  拿着药方去抓药,镇上就那么一家药店,还没进门呢就有那么一股子中药味顺着风就传了过来。进了店将药方递给柜台里的伙计,只见伙计动作麻利的从一只只柜子里东抓一把西拿一把的就开始抓药了。叫小秀佩服的是这伙计每一回抓的药都那么精准。要三两的决不给二两九。看这伙计抓药就跟看了一回动作片一样的流畅。
  付了药小苏接过药包,小心的拎在手上,临出门了,小秀回过头又问了一句:“店家,你这店里收药材吗?”店里的伙计回话:“收,只要是品相好的都收。光我们自己采药也采不了多少的。”听了这句话,小秀又转了回去,跟那伙计磨蹭了半天,还拿了张纸仔细的计下店里要的药材名。
  小苏虽然不太明白小秀的意图,但还是乖乖的站在一边没有打扰到他们的交谈。好不容易谈完了小秀就带着小苏又去了回邮电局。一进门就看到小秀跟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