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紫虚寻道录-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这些道童却也只是炼气初期的修为,能意外得到这些灵物,也够他们修炼很长时间。

    杨昭现在唯一所缺的便是神识之中一丝偶悟,虽说他有《紫虚黄庭真经》在手,而且还有那紫虚真府这样的神秘空间,但却不能直接而现,也需要有个幌子,以免让人窥出破绽。

    可偶悟来源却是极不好找,这可不是平常的修炼,虽有经书在手,可以互相交互印证,但那是寻常不过罢了,就算读通了也无用。

    不过《紫虚黄庭真经》的婴丹期一篇纵然眼下不可急炼,但他却可入神识之中先一窥其秘。

    杨昭拿起洞府牌符,掐了一个法诀,霎时金玉洞之中禁制齐开,此间阵法一闭,立时内外隔绝,再加上他所布下的层层禁制,哪怕是数分神期的修士也别想打进来,端的是好用。

    他伸手捏着法诀,神识沉入虚空,意识又一次沉入了那本《紫虚黄庭真经》中去。

    这是他入金丹期后第一次重回书中,却感觉自己好像被撞了一下,似被一堵厚墙挡在了外面,再仔细看的时候,发现书中分身脚踏虚空,眼前居然有数个漂浮不定的紫色文字在眼前一字排开。

    除了正中一个他看得较为清晰外,其余文字非但分辨不出为数几何,连具体形状也看不清楚。

    如此奇异的变化让他惊讶无比,不由朝着那个最为显眼的文字之间看去。

    这个文字与寻常所见大为不同,仿佛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旋转,只看了几眼之后便觉一阵得头晕目眩,心下不禁吃了一惊,这状况只在他初习真经时见识过,是因为修道者本身的推算之力不足才会如此,可自从他经紫雷入体,神魂合一后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形。

    这文字……似乎比起紫虚意上所领悟而出的那些还要高明几分。

    杨昭的眼神中渐渐浮起了一股热烈之意,若能解开此字,自己对蚀文的领悟定能更上一层楼!

    他脑海中不再想其他,抛开一切默算推演起来。

    在书中沉迷了不知多长时间,他突然全身一震,放声大笑道:“此字正如虚无而作,当为一个紫字!”

    此语一出,面前文字轰然粉碎!

    杨昭神识一阵恍惚,再醒觉时,惊讶发现周围景物不再虚虚茫茫,漆黑一片,而是原本洞府内的一事一物尽皆映照了进来。

    这晚正是月半月满如轮清光万里,杨昭所在的金玉洞府之中,却也是引得月光之华而入。

    小白虽然觉得杨昭开始修炼之后,对自己却是冷淡了很多,但对于杨昭的实力大增,也是欢喜不已。

    在这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上,一轮明月正挂在那片云也无的纯净天幕之中,这蓬莱上空的天宇现在正呈现出一种纯粹的深蓝,在这片深蓝的映衬下杨昭正开双目,看着月光之华进入洞府,也觉得今晚天空中这轮明月那流泻千里的月华分外的动人心魂。

    看着这月照千山的美景小白立在月光之下,杨昭只觉得灵台一片空明,他当下便忍不住心生赞叹:“嗯!不愧是仙山洞天!小白你有没有发现,在这金玉洞前再看天上这明月之时都觉得这月轮分外的清澄明亮!”

    对着这千山月明,杨昭正琢磨着要不要吟上几句以助清兴,还没等小白开口。

    他却忽然觉得自己的识海之中似乎正有什么东西在嗡嗡作响!

    杨昭闻声正要沉入识海之中察看,却发现手中的虚无剑沧然一声清啸便有若龙吟一般倏然电射而来,眨眼间便飞到了自己的身旁!

    事出不意倒是让他和小白都吃了一惊。

    小白茫然问道:“昭哥哥,你这把剑怎么突然而出,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

    杨昭摇了摇头,心中暗忖。

    正待他想往前凑凑看看倒底是咋回事时,却突然现虽然目不可及但在那冥冥空明之中,只觉着自己头顶上那充斥整个天宇的月华正自趋合汇聚越积越强,便如那千川归海一般正在往自己身旁这把剑器中汇去!

    而立在这古剑近旁的杨昭待这月华流光扫过自身之时,便发现自己的识海之中那股虚无意正似乎受了这月华气机的牵引开始在那金丹之中不住的流转!

    此时虚无剑又出那幽幽炯炯的光华,银色的月辉一触到剑身表面便如泥牛入海一般倏然不见,那原本黯淡无光的剑身上现在却似乎正流转变幻着各种莫名的图纹!

    他走了两步,上前摸了摸虚无剑,竟然与识海中的感觉一般无二,不禁来了兴趣,再往更远的地方走了几步,这才发现,虚无剑中所映照的事物只能及五步之远,再外则仍旧是空无一物,想来是他的修为不够高明所致。

    他想了想,意识从虚无剑中退了出来,真身走了十几步,再入剑中一看,不觉一阵惊喜,原来随着他前行,剑中景色也是随之而变,一丝无漏的将五步之内的景象反观出来。

    他目光一闪,仔细体察,却是一个更大的惊喜砸中了他,五步之内,竟连那罡风灵气也一并映照其中!

    要知道,这修炼《紫虚黄庭真经》可不仅仅要有紫雷而入,还得需要五行罡风入体,若按照一般方式修炼,却是无惊无险,波澜不起,但是此书却不同,这本道书奇险奇峻,在第一步紫雷入体时,便可磨练真元,融出筑基之气,此气二分,再一步便可经雷劫天地清气,练成后气机轻若云霞,如羽飘空;若再加上那五行罡风,再炼神灵浊气,练成后气机密如精铁,重似万钧。

    这样的话,天上清气,地上浊气,皆有自身可得,真元也能够更加雄厚,修炼速度也会变得更快起来。

    只是这每一步修炼都要靠引入真雷五行打磨淬炼,并不能光靠自己内修所能完成。

    原本杨昭没有老师指点,又没有长辈高手护持,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风险极大,本来以为这次紫虚意作用有限,却没想到今日有了此番变化,却是再也无需担心行差踏错。

    杨昭退出虚无剑,这才讶然发现,紫虚意竟然自而入体而出,这实乃天授奇宝!

    他下意识摸了摸虚无剑,却感觉似乎与平时有所不同,拿到眼前一看,只见虚无剑变得通体光亮,原本那些蒙蒙似灰的地方好像都被扒掉了,正中处还出现了那个文字“紫”。

    他暗忖,以前应是自己修为太低,不能参悟经书奥妙?如今自己金丹而成,那些经书中的文字竟能与此虚无剑交相辉映,解一字便有如此收获,不知道当那些字解开之后又会如何?

    再看了那字几眼,他心中不禁一乐,出言道:“此宝果然与我有缘!”
第一百零二章罡煞起
    当杨昭从修炼中初醒之后,便以研习那《紫虚黄庭真经》中的金丹典籍为乐,闲聊之时也有小白陪伴,若是师门召唤,自是乐此不疲。

    这金明洞本来便偏于一隅寂静清幽,再加上那蓬莱岛弟子很少有人出入此地,因此这里更显得清静无比了。

    此刻天色渐暗,杨昭步出洞府,一路与小白来到那金明洞上方的地穴火口,每日午时,正是一天中次地火涌动之时,山巅煞气弥漫,雾气蒸腾,灵机酷烈,这个时候正是他修炼金丹的最佳时机。

    这数日来,他都在那《紫虚黄庭真经》与那把虚无剑中反复试炼紫虚真意,再加上紫虚密境的时间因素,所用时间便相当于在外界过了一年之久,不但将此秘法术诀烂熟于胸,而且还试出自己的身体每一阶段的最大承受力。

    比如现在这阶段,他在那罡煞之中,最多可一气吸入三口半煞气熬炼元真,再多则伤损,少之则不足,而最初行功时,他至多只能吸入半口而已,现在随着他功行和适应程度不断加深,所能汲取数量也越来越多

    如此一来,他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自己的修炼效率,使得功行增进始终维持在一个度线上,恐怕那些即便能够在此修炼的修士就算有长辈在身旁护持,也没有像他这么大胆。

    然而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事先在紫虚密境之中反复演练,直到确保万无一失这才敢在真身上修炼,且拜“太上天地真意”所赐,他如今对灵气的掌控也是极为老道,吸收罡煞之气一上手就毫无生涩之感。

    杨昭在地火窍穴边之中数日磨练,而小白却是在金明洞府之中,等待着杨昭出来。

    不过几日,杨昭便锻炼出了第一口罡煞真气,随着耳边“轰”的一声爆响,四周烟尘腾起,煞气一下喷涌出来,他的精神顿时变得无比集中,口鼻缓缓吸入那一缕缕金火煞气,再吞咽下去,在经脉中来回涤荡,一丝丝真元不停从金丹中被逼出来,在煞气侵蚀下被慢慢化去,最终化为一道灵气。

    如此反复重复,灵气越聚越多,不知过了多久,他只觉内腑一阵翻腾,一张嘴,哈的一声吐出了一股浊气,仔细看去,似乎其中还隐隐带有黑红之色,那是体内被化去的真元杂质。

    杨昭反观内视,只见一口清亮如水的灵气在丹窍穴内来回游走不停,惊喜之下,道了句:“成了!”

    第一口罡煞之气最是艰难,但此气一出,之后便能以气引机,不用再似先前那般苦熬打坐了。

    若没有那把虚无剑的指引,即便杨昭的资质再佳,也无法思索出自己这真元道力、化虚罡雷的锻体之法。

    但就算如此,杨昭还是无法理解那些玄之又玄的《紫虚黄庭真经》和那把虚无剑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普适规律,究竟什么是道家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天道,又是什么在主宰着他们这追寻“天道”的修炼历程!

    也许有时候由因而果甚为自然简易;但若要由果及因便往往有登天之难,何况以杨昭这么一个外来之人,要去推求那千百年来都鲜有人能描述清楚的天道,又谈何容易。

    杨昭目光闪动,既然已练出一口罡煞真气,便能藉此修炼《紫虚黄庭真经》中所载金丹期的第一步法门了。

    当初刚入金丹期时,他还不能决定到底要先练哪一种秘法,但是等到他仔细翻看,对比印证后,却现了其中不少奥妙,觉得这番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金丹期不外乎是磨练真元,养起内丹,只是此书中的秘法虽相差不多,但是侧重却各有不同。

    罡煞之气重在一个“炼”字,注重的气机本身的磨练修持,而对法门运用只有寥寥几笔。

    而雷法妙术虽也有如何练出灵气的法诀,但在杨昭看来注重的是一个“法”字,主要讲究的是灵气磨练出来后如何运转腾挪,生出变化。

    在杨昭想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能修炼《紫虚黄庭真经》的修士,除了自己再无他人,若罡煞与雷法之气机一成,必会威猛霸道、酷烈绝伦,任你千般变化我自一道克之,自然无需再去多练什么法门运转。

    而自己如今有了紫虚意,便能在诸般灵机变化上取巧,事实上,禁制之术也是由此而开,修炼真意之人却也是无不深谙各种运用灵气的诀窍。

    说穿了,就是紫虚意在先天上弱势,所以只能在灵机上做文章,但是那些领悟真意的大能修士如何,而杨昭不敢妄测,不过在他想来,恐怕那陆吾就是一位把灵机运转变化演绎到极致的人物。

    是以一为“炼”,一为“法”,非但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练用一体,所以他一早决定,在练出第一口罡煞真气之后,便要试一试这紫虚经书上金丹期所载的法门究竟有何神神妙之处!

    他索性也不回转洞府,就站在这里按照法诀运转起来,按道书上所述,周身灵气一旦运转,便能使身躯如絮如绒,轻若无物,随风借力,踏波行水不在话下。

    但是杨昭这丝罡煞之气却也并非寻常金丹期修士所能拥有,乃是用金火烈风雷煞炼制出的一丝乾坤之气,最为精纯不过,此刻按法诀一转,突然觉得身体一轻,恰巧一阵大风吹来,居然双脚离地,如羽而飘。

    这却是他事先也未曾料到,定了定神,他神色略略一动,深吸了一口气,往前一踏,却是一脚踩在了那升腾冲起的雾云上,整个人便被一托而起,如展双翅般,悠忽间直上云端!

    待他再次站定时,却发现自己竟然不用御使虚无剑,竟也能立在那弥天雾云之上,此事上能仰观星空,下能俯览大泽,心中不由感慨:“所谓腾云驾雾,不外如是!且待我练到了婴神期的修为,自然能聚气成云,借以遨游四方,此方为仙家手段!”

    日子便这样波澜不惊的流逝直到这个圆月如轮的夜晚,在这个月明之夜杨昭那似乎毫无希望破解的死结终于出现了一丝松动。

    正在杨昭立于这地火之脉上炼化罡煞之时,却突然现自己那把脾性古怪的虚无剑,竟又是不请而出突然便激射而至,直直立在自己的身边通体流动着奇异的光华正在聚拢吸纳着这漫天的月华。

    这眼前看似无比奇诡的情景对杨昭来说却是熟悉无比!

    毕竟前些时日在那金明洞府之中,杨昭便经历了那个诡异夜晚,那突兀而起的“紫”字,更是显现出了这样如若梦寐的诡异情状。

    现在拜这把虚无剑所赐,杨昭全身也沐浴在它吸引而来的无形月华之中,不不止是自己这头顶的月华;杨昭清楚的感觉到那充塞浮动于蓬莱岛天千山万壑之中的天地灵气似乎也都被牵引起来漩动流转汇集一起,朝这把幽幽窅窅的古剑奔涌而来!

    虽然这一切都生在无形之中,但也令杨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聚涌而来的天地灵气。

    甚至不仅只是感受到,而现在的他便是正立于这浩荡奔腾的漩涡中心!

    与这身外“漩涡”相对应的是,杨昭身体里那股有如流水般空灵的“紫虚意”也似乎将他的身体当成了一个小小的乾坤,正在循着他身外天地间那庞大“漩涡”的方向奔涌流转生生不息。

    随着这样相生相济、顺时顺向的漩涌流转,杨昭只觉得自己拥有的那道紫虚意正在将体外那庞大无比的天地灵气如抽丝剥茧一般,将那至空至明、至真至灵的先天真气,一丝一丝的汇入到自己身体里这个小小的漩涡中来。

    与上次在金明洞府之中所忍受的非人煎熬不同的是,这一次杨昭却再也感受不到丝毫的痛苦。

    现在在他心中反而觉得浑身都充盈着欢欣鼓舞的勃勃生机,在这一刻似乎这整蓬莱岛的万山万壑,这整个明月静照的天地乾坤,似乎全都有了自己的生命一般蓬勃盎然,通过这至大至微的无形水流一起向这位伫立于地火之脉中的杨昭致意微笑。

    不知过了多久,这种奇异的感觉终于像那潮汐一般渐渐的退去,再也不留一丝一毫的痕迹。

    随着这“水潮”的退却,长剑旁这位如入梦境的青年现在也睁开了自己的双眼。

    似如重回到人间的杨昭,又朝那把虚无剑望去,只见这把经由陆虚使用过的虚无之剑,现在又重新回复那平淡无奇的模样。

    只是在他的眼里这把自己已然觉得没有什么奇特的长剑,现在却是那么的神秘莫测。

    “呵呵,难道你还有什么来历不成?”

    虽然杨昭现在明白这剑器绝非凡物说不定还和自己那本《紫虚黄庭真经》一般属于那仙器一流,但杨昭向来心性素来旷达,得到这把剑已然有十年之久,甚至可以说是朝夕相处。

    如今杨昭虽谈不上是那地上真仙一般的人物,但寿元八百,自是有了一丝长生向道之心,是以现在这把虚无剑在他眼里也实在生不出什么敬畏之心
第一百零三章风起云动,暗下之争
    正在杨昭此时心情大好之时却突然觉得手中竟是一轻,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便猛觉得眉心突然一冷,月辉映照下这把神秘的虚无剑现在正凌空飞指剑尖正抵在他的识海之上!

    可以说还没等杨昭来得及阻挡,便只觉得在那空冥之中突然听得平地“轰隆”一声巨响随之一股庞大无匹的力量冲破自己的识海透体而入狠狠地“砸在”了他的识海之中!

    刹那间杨昭只觉得各种各样古怪的符文,或能够感知,或无从知晓,刹那间便似天河倒挂、雪山崩塌一般,铺天盖地的朝着自己的识海崩腾奔涌而来!

    只是这样磅礴无比灌输的前后,却似乎只持续了那电光石火的一瞬,最后这所有的灌输,也像那潮汐一般尽皆退,只有一个他很熟悉的词清晰无比的留在他的识海之中——“天地真意”,随即这四个大字便消失在了他的识海之中。

    正在杨昭慌忙往地下四处寻找之时,却突然听见那远处的群山之间一声清啸沧然而起。

    杨昭赶紧凝起目力努力向那啸声回响之处望去,却见有一点流光便似那天陨流星一般在这金明洞府的苍莽群山之间飞腾翔舞!

    杨昭现在也在这璀若星华的目光相随之下,这一点璨然的星光也飘飞得越来越欢,倏来倏往真个是飘渺无烟,饶是他那金丹期的识海目力却也往往追随不及。

    随着这点星光在这天野之间的疾奔飞走,那伴之而生的“沧”然啸音也越来越响。到最后便如那虎啸龙吟一般回荡在这蓬莱岛的月夜千峰之巅。

    “这到底是什么?为何竟有如此之天地威压?”

    杨昭禁不住皱了皱眉头,却也是于浑噩之中难明此事,自是紧紧的握住了手中的那把虚无剑。

    正在此时,杨昭却又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么大的动静会不会惊醒那些蓬莱岛的大能修士?”

    他刚一这么想,便立即要验证他的猜测一般,突然眼前群山之上的漆黑色夜空,忽的飞起了一蓝一白的两道光芒!

    这两道流光在夜空中疾的飞舞萦绕便似是在搜寻追逐着什么。

    正在杨昭目瞪口呆之时,却听得那半空之中突然传来一个有若洪钟的声音:“敢问何方高人?深夜访我蓬莱?”

    这句沛然的话语中气十足,回荡在蓬莱岛之间奔腾滚动、久久不绝。

    “坏了!这下可闯祸了!若是惊动了惊动蓬莱岛的那些大能修士,即便我是太虚门人,也难以说清此事。”

    正在杨昭暗叫不妙之时,却看到在那远远的群山之外突然有一道耀目的光华一闪而没,然后先前那连续不断、有若龙吟的清啸之声突然大盛,然后便嘎然而止一切都归于沉寂!

    正在杨昭不知道生什么事时,便看到空中那两道正在飞动的蓝白剑光猛然间齐头并进,便如追星赶月一般齐往那光华闪过的远方追去。

    小白闯进地火之脉中,轻声问道:“昭哥哥,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杨昭摇了摇头,自是无言道:“这次怕是麻烦大了!”

    说完之后,他便怔了怔神,正自仰头唏嘘,却猛然觉得自己右手之中的那把虚无剑猛然跳动了一下,一道紫色剑气兀然间进入了那把虚无剑中,随后又回到了杨昭的身体之内。

    虽然此事大有蹊跷,但杨昭却始终想不明白,那紫虚意怎么会随着虚无剑自主而出?

    这一夜便是无话而言。

    而在那蓬莱岛的另一侧,林枫却是有些抱怨起来:“各位师侄,你等商量好了该怎样去寻那杨昭的麻烦了吗?”

    虽然眼前的这些人大多只能缩居在那金明岛的边缘,只为能避开那些煞气,可是还是有一些资质顶尖之人,也能在那方福地之中增进修为,平时也无需再多做吐纳,而且身躯强健凝练,浑如一块,因此行动如常。

    可即便如此,林枫也是难以放心,毕竟他已然打听清楚了杨昭的底细,是以也深怕自己的这些弟子师侄吃了亏,从而暴露自己。

    而且若是这煞气入体,便会混入元真之中,致使气机不纯,久而久之内脉磨伤,根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毁去,所以这岛上的金明灵机对一般人来说不下于**猛兽。

    见众弟子对自己之话不闻不问,似有心事,林枫眼珠一转,道:“若是此次能戏弄一下那杨昭,我必会毫不吝啬,多加赏赐,想我天一阁林家的宝物多如牛毛,当会使各位师侄有所满意?”

    其中一位浓眉大眼的中年人抬头道:“师叔此言当真?”

    “那还有假?”林枫皱了皱眉道:“难道还要我与你等约法三章不成?”

    那中年人忙低头道:“弟子不敢。”

    随即又有人言道:“林师叔,只是听当初去过太清山回来的师弟们说过,这杨昭曾与玉弥宗的千叶一战,竟能打成平手,可见此人也是资质顶尖之人,我等只是怕耽搁了师叔的正事。”

    听到这人如此而言,林枫也是露出一丝嘲讽之色,大笑道道:“世上金丹者多如牛毛,但能修为有成的却少之有少,而那资质顶尖者更是万中无一的奇才,岂是他杨昭能比的?区区太虚门一真传弟子,各位皆是我蓬莱岛资质顶尖之辈,怎会怕他不成?”

    “对对对,正是如此。”林枫的亲传弟子拍了拍手掌,道:“正是如此。”

    林枫笑了笑道:“各位师侄,时辰也不早了,你等还是皆去修炼去吧。”

    正在这时,林枫的那位弟子偏头看了看草庐外面,“呀”了一声,道:“今日的煞气终是过去了,师尊,那弟子们就先告辞了。”

    其他各脉的弟子也是纷纷准备离去。

    而那位林枫的弟子欠身告退之后,谁知他走出门外没多久,却惊呼了一声,“师尊,快来看,那是不是杨昭吗?”

    林枫一惊,从榻上下来几步出了房门,却见自己的这位弟子一脸震惊地看着天空,不由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皓月之下,一人负手凭空虚立,大袖飘飘,袍带如舞,此刻天上星辰如海,竟将此人衬托有如天人一般!

    他定睛看去,不是杨昭又会是谁?

    他的那位弟子骇然道:“师尊,这杨昭究竟是何等的修为,怎么就已能御气登空?难道他已然到达了元婴之境?”

    林枫突觉心中一阵没来由的烦躁道:“这不可能,他的修为明明只是金丹初期,怎么可能?”

    莫非这杨昭当真是一个修道奇才?哼,即便如此,我也要与你斗上一斗。

    虽是这么想,只是不知为什么,林枫的心中总有一股燥气难以平复下来,毕竟那杨昭竟然能够在金明洞府之中安好如初,确实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他有虽心有向那人开口,只是还有些自矜身份,不肯主动降低身段,可现在见了这一幕,却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一般,决意不再等下去。

    他紧紧地握住了手中的长剑,咬了咬下唇,厉声道:“万山,与我去书信与苏念,就言,就言你等受了那杨昭的屈辱,已不堪忍受,无助无依,若他还念着自己是蓬莱岛首席弟子,那就早日出关来解救你等脱离苦海!”

    那位叫万山的弟子大吃一惊,虽然他也觉得杨昭此人资质修为皆是不错,却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师尊竟然如此重视此人,竟然会让他们去请那位早已闭关十年的苏念,要知道这苏念可是这蓬莱岛近千年来修道资质最佳的一人。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敢违背师尊的旨意,只好退了下去,自是在心中想着明日到了那三仙峰该如何与苏念提及此事。

    第二天一早,杨昭醒来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拿着手中的那把虚无剑,在洞府之外的石坪上举高放低上下摩挲,想看看这把剑身也想要搞清楚这剑倒底有啥古怪

    正在杨昭将这虚无剑迎着亮光便像察看货物一般细细端详之时,却突然听得“析呖呖”一声清鸣然后鼻中便闻道一股异香,转头看时却见门侧那对石鹤的修长喙中正自缭绕起两缕白色的轻烟。

    “哦!蓬莱阁有事相召。”

    正在杨昭将虚无剑收回剑鞘之中后便准备应召出门,可他的心中却突然冒起有一个不妙的念头:

    “突然相召莫不是冲昨晚那顿闹腾而来?”

    小白也是点了点头道:“昭哥哥!此事却也是大有可能!”

    “召我前去,难道是哪位前辈高人瞧出啥苗头,知道昨夜那道剑光是从我这金明洞上飞起?”

    “呵呵,即使知道又如何?昭哥哥大不了便推脱自己修炼剑意而已!”

    “哈哈!”

    只不过饶是小白为杨昭这般排解,但一路上他仍是有些惴惴不安。

    但想着蓬莱共同急召,想必太虚门来此蓬莱岛的师叔也在那里,一时也顾不得那么多,赶紧通过那座天然而成的会仙石桥,往那蓬莱阁急急赶去。
第一百零四章忧心无过,谁道月下而访
    待杨昭赶到到蓬莱阁门口时,那位守门的小道士对他恭敬一礼道:“玄梁仙师请您去那东偏殿议事堂中,我派各长老与您有事相商。”

    杨昭点了点头便走入了这东偏殿的议事堂,发现除了那蓬莱岛岛主之外,还有几位以前未曾谋面的道人,这几个道人似乎早已到来已经议过一阵。见杨昭到来,玄梁便微笑着将他介绍给了其他几位道长,随后又把这几位气宇不凡的道人大略向他说了一遍:那位面貌慈祥道人便是那观海阁的苏云子道长;旁边那位气度平和的年长道人则是那位天一阁的万真子道长;在他旁边的那个略有腮须、长相威严的道人便是那观天阁的长真子道长;而位于众人之末的那个神色活泛的道士则是那位统揽蓬莱阁俗务的清云子道长。

    这些蓬莱岛中闻名于世的大能之士在苏通子掌门的介绍之时,也都温和的与面前这位青年互相致礼。

    虽然这些人以前杨昭基本只是听说却无从见得,但从那四海堂弟子日常的言语之中,杨昭对这几位蓬莱三阁之首还是略有所闻。

    这几位真人与那蓬莱岛岛主一道合称“蓬莱四子”,平素旁人见了都会在他们道号之后缀上一个“子”字的尊号,而外教之人则俱都呼他们为“真人”。

    在这蓬莱四子之中,掌门苏通子与杨昭已然相识,那位观海阁的苏云子见到杨昭之时倒没有什么。

    而那气度清静宁和的万真子倒显得颇为特别,这蓬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