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我们把前面的这块空地刨松了吧?正好把买回来的蔬菜种子种上。冬天的时候,好歹也是个吃食。”傅瑶说。
其实这里也有可取之处,地方很大,没有人管他们,想开垦多少地就开垦多少。
“好啊!咱们现在到了这步田地,就要想着怎么平安的过下去,以前的一切都过去了,最主要的是把现在过好。”
后面的话是对着两个儿媳妇说的。
方式和关氏连连称是。
简单的工具像是砍刀、铲子之类的她们都买了,这些是必须的,以后的日子,她们不可能什么都不做,这样用不了几天钱就用光了,最好的办法是自给自足,尽量利用现有的东西缩减开支。
好在,这里的地很多,而且还有个水塘。
从水塘里舀了点水过来浇到荒地上,这样土质就松软了很多,半天下来倒是挖出了大片地。
“不错,”王氏擦了把汗,眼里满是欣慰。
几个人又学着她的样子把种子撒了下去。
幸亏以前是务农的,王氏很庆幸。在京都的时候,她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拼命的学那些世家的礼仪,现在看来,还是农民最务实啊!
“过一个星期这个芽就会冒出来,再等个两三个月就可以吃了,到时候刚好是冬天,咱们也不会担心没东西吃了。”王氏笑着说。
几个小辈听了她的话都很开心,几天以来的沉闷一扫而空。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010】苦力太苦
晚上傅权泽父子四人回来的时候,都吃了一惊,拔好的草已经堆在了一边,只等着他们回来盖;锅里的饭也做好了,阵阵香气飘过来,让人口水直流;还有家门前,居然开了一片荒地,看样子已经种了些种子进去。
虽然做了一天的苦力很辛苦,但是看到家里这样生机勃勃的景象,傅权泽还是动容了。
而王氏和傅瑶几个更是动容,傅权泽父子几人早上出去的时候虽然精神不是很好,但至少是衣冠整洁,全须全尾的,可是现在……
几个人身上的衣服早就磨破了,一条一条的血印子从磨破的地方印出来,触目惊心,而更让人揪心的则是他们互相搀扶的身体,傅谦甚至整个身体靠在傅琇怀里,完全是被搀着走回来的。几个人当中稍微齐整一点的就是傅权泽了,就是这样,他的脸上也满是伤痕,浑身脏兮兮的。
几个人俨然比逃难的人更不如。
方氏和关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急忙奔过去扶住了他们。
傅瑶满是惊诧,她怎么都没有想到所谓的苦力是这么的苦。
“快,扶他们坐下,”王氏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帮着儿媳妇扶住了丈夫儿子。
几个人都是满身伤痕,真不知道他们一路是怎么回来的。
“文康,文德,你们快去打点热水来。”傅瑶赶快吩咐两个围着大人的侄子,她则赶去屋里拿出了今天赶集时专门买的草药。
幸亏当时防备了这一出,买了点简单的药品,看来还得多准备点。
热水打好,王氏又指导着儿媳们用毛巾沾水一点点帮他们擦洗伤口,肩上和背上的伤口尤其多,间或还有鞭伤。
傅权泽趁着歇息的间隙断断续续的说了这些伤痕的来历。
原来他们一去就被安排搬运石头,因为琼州邻近的一个州正在扩充,需要建造更大的城墙,所用的石头就从他们这边运。而他们这些苦力就负责把山上的石头砸下来再一车车往外运。
这是个很辛苦的活,对于从没做过体力活的傅家人来说更辛苦了,何况旁边还有很多监工,他们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这些鞭伤就是他们打的,”傅谦虚弱的说,他被打的最厉害,好几次父亲和哥哥想帮忙都被监工连带着打了。那里是不管你帮不帮忙的,反正都得干活。
“我不是给了你一两银子吗?你没给工头吗?”王氏心疼的帮小儿子擦药,转而问傅权泽。
“给了,所以才给我们安排了搬运石头,要不然就得去砸石头了,更危险。”
在山上砸石头确实更危险,要把一座山上的石头分成一块一块的用人力根本不可能,这就需要借助火药的力量了。只需要往山上有夹缝的地方放一篮配好的火药,然后安装一根长长的线,这边的人只要把这根线点燃,在足够多的时间跑离爆炸点就可以了。
看着很轻松,可是这是正常现象,不正常的就是这个时候的火药还不成熟,很多都炸不了,就是俗称的哑炮。比如说线烧到尽头的时候没有爆炸,或者是明明爆炸了,却有一小部分因为没有配好延时爆炸。
前面的一种还好说,大不了再去点一次,可是后面一种就危险了,一般爆炸完就得开工,谁有时间去检查是不是有剩余的没有爆炸的,何况也检查不出来。
所以,这就有了很多未知的危险,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被旁边散落的火药砸晕了。
听了这些,王氏只好庆幸,怎么说受鞭伤也比没命强。
“阿娘,以后每天都给阿爹他们带点钱,万一有个突发状况也可以转圜一下。”傅瑶说。
“五娘说的对,以后要是实在累的干不了了就请他们通融通融,”王氏点点头。
这边在擦药,那边方氏和关氏早就为每个人盛好了饭菜,一家人就地围着大锅吃起了晚餐。
这餐饭吃的很香,大骨头熬白菜,又加了萝卜和几块肉,主食是米饭,这里的白米很贵,她们也只买得起高粱面了,王氏又买了点白米混在高粱面里面煮,这样煮出来味道也很香。
虽然是粗粮,但对于一直风餐露宿的一家人来说这餐饭已经算是珍馐佳肴了。尤其是累了一天的男人们。
他们中午的一餐饭简直比猪食还难以下咽,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不吃就没有力气,人家监工可不管你饿不饿肚子。
所以,这餐饭意义重大。
很多年后,尽管那时她们早已不会为了吃食而委屈自己,却一直记得这餐饭。
而他们一家人,也总算再次有了个能称之为家的地方,虽然很简陋,但最起码能够遮风挡雨,也能让一家人觉得安全。
坐在缺了一角的凳子上,傅权泽心思辗转,他少年辛苦,中年得志,进入朝廷后就立志要为天下百姓做一番事情。
可惜朝廷渐弱而世家渐强。
本朝开国不过百年余,可是世家这个圈子却已经兴了几百年了。所以,世家的势力很大。
从有分封制开始,分下去的爵位给了你就一直是你这一系的了,除非改朝换代或者是全家谋反,否则,你是王、你儿子也是王、你孙子还是王,国家不但要少这一部分税收,还要免除因为你而带来的相关一系列的税收。
不但如此,如果一个父亲立功很大,本身爵位已经很高了,还可以另封一个或几个儿子爵位。即使没有爵位多封,还可以荫子补官。
最凶残的是,一个王朝覆灭了,皇室除了被新王朝选一个政治上的花瓶以示新朝宽容之外,其他皇室成员都成了平民。可世家不一样,他们有势力,新王朝需要他们帮忙,他们本身也许就是纵容新王朝建立的“功臣”。好了,可以继续接着领新王朝的爵位,当新王朝的高官。
有官有爵之人非但本人不缴税,每人根据品级的不同,可以有数名到数百名的奴仆与数顷到数百顷的耕地不纳税。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011】当今朝廷
现在的皇帝年轻时一面通过对外扩张建立威信,一面着手处理这个问题。等他威信建立起来了,战争也花了不少钱,朝廷穷的叮当响,可是世家个个都是家财万贯,这就让皇帝心里不平衡了。
改革,一定要改革。
可是怎么改呢?又从哪里下手呢?
聪明的皇帝最后把目标瞄准了傅权泽,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
傅权泽自然知道这个改革不是那么容易的,要知道皇帝要改的可是世家的革。而世家所代表的不只是勋贵公卿,还有更多的皇家公主王孙的,当朝为了拉拢世家可没少把自家人塞到人家圈子里。
现在要拿他们开刀,可想而知有多困难。
可是皇帝的命令又不能不执行。
傅权泽自认不是一个十足的好官,但尚有一腔报效朝廷的热血,他也知道朝廷目前的困境。他踌躇再三后上了道折子,请求皇帝降级袭爵。
也就是当爹的是亲王,儿子就是郡王,孙子就是公爵。当然,相应的特权也要有所削减。还有,不再是所有的爵位都有实封,有些就是领定额的俸禄,不再给实封。不但对世家如此,对皇室也是如此。
还有就是爵位只能传给嫡出的儿子,小老婆生的不行!正室没生儿子,不好意思,爵位收回。如果你面子足够大,功劳足够多,可以以宗族的孩子为嗣,降级袭爵,当然,嗣子也必须是嫡出,不然特权就统统收回,该缴税的缴税、实封也统统缴回。
这下,满朝哗然。
有的人当朝就辱骂起了傅权泽。
再之后,皇帝居然准了这个折子。
然后傅权泽就成了人人眼中的奸臣了。
果然,世家不是那么好惹的,他们联合了起来对抗,可是皇帝死活不松口恢复旧制。
唯一平复他们激烈情绪的是皇帝答应严惩傅权泽。
好在这个皇帝老头子还是有点良心的,力排众议的下了个流放的圣旨。
他们家这才保住了一条小命。
看到一家人现在的处境,傅权泽很是内疚,如果当时他圆滑一点把皇帝的暗示糊涂带过,他们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处境了。
“阿爹,明天开始咱们就多砍些杨树来吧,这样可以生火,也可以用杨树盖房子。”小女儿的话打断了傅权泽的沉思。
他转过头看着面前的女儿,一双眼睛亮晶晶的,依然是那么可爱,脸上虽然没有以前那么红润了,但依然很有精神。
傅权泽满脸欣慰,女儿经过了这事儿,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一样,再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千金小姐了。这样他就放心了不少,因为在这个地方,千金小姐是活不下去的。
“砍树的事你们就别做了,等我和你哥哥们晚上回来了再砍,你们就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吧!”虽然欣慰,但是傅权泽还是很心疼女儿的,不想她太辛苦。
“你爹说的对,你是女孩子,不能太操劳,”王氏也附和,虽然到了这样的环境,但她还是希望女儿不要吃太多的苦。
“阿爹和哥哥们白天要做那么多苦力,晚上哪还有力气做这些呢!我没事的,只砍小树枝就行了,大的树就留着阿爹回来砍。”
傅瑶想好了,这边风大,目前最重要的是先要把取暖的事情解决。
现在盖整个木头房子很难,父亲他们晚上回来太辛苦,根本没有多余的力气盖房子,所以要尽量节省体力。
所以,她就折中想了个办法,只把四周盖上木头就行了,这样可以挡着许多风,顶上用茅草搭建,搭厚点就成了。
看着才九岁的小女儿说出这么贴心的话,傅权泽夫妇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这都是他们大人的错,让孩子快速的长大。如果一开始都是这种环境,也不会有什么失落的,可是以前都是锦衣玉食的,突然落差这么大。
“唉,五娘懂事,我们该欣慰才是。以后我跟大郎他们晚上多干点就行了。”
经过了这些事傅权泽也看清了,什么忠君爱国,到头来还是一家人落得了这个下场。
要说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可是他更注重实际,目前来说最主要的是把家里人的生活过下去。
吃完饭后傅权泽带着儿子们强打起精神又盖了个茅草房,王氏带着媳妇把被褥什么都铺上,一样是睡在地上,不过铺上了厚厚的茅草,既软和又不怕受凉。
忙完后傅权泽父子几个就赶快休息了,他们得赶快补充体力明天还得再去做苦力。
而王氏则带着方氏和关氏把他们穿破的衣服补好,又做了几个护垫缝在肩膀处,这样就不容易磨伤皮肉了。
傅瑶躺在那,心里却很着急,必须得尽快挣笔钱了。看那样子监工是不在乎收受贿赂的,既然给了他一两银子就免除了去砸山的重苦力,那说明再给多点钱就可以不用做苦力了。
她们现在身上的钱不能再动了,这是一家未来几个月的保障,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挣钱。
可是这里……大概的地方她都看了,连镇上也观察了遍,真的没有一夕发财的路子。
辗转了好久都没想到一个好的办法,傅瑶终于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
第二天傅瑶起床的时候傅权泽父子几人已经走了,也不知道他们身体怎么样了。
方氏正在晒衣服,不知什么时候空地上多了一个简易的晒衣服的地方。
“我让你大哥砍了两根树来,这样就方便以后晒衣服被子了。”
感觉到傅瑶的疑惑方氏解释。
“大哥他们身体好点了吗?”看方氏的心情不那么郁闷了,傅瑶猜想可能大哥他们身体恢复了很多,但还是问出了口。
“好多了,阿爹他们受的都是皮外伤,再说阿娘买的那些药都很管用。休息了一晚后伤口都淡了很多,精神也好了,早上还让他们一人吃了一大碗米饭,应该比昨天好多了。”
这下傅瑶就安心了,搬运石头虽然辛苦,但只要吃好休息好应该不会有性命之忧。
“等下把被子也拿出来晒晒,刚买的都有点潮气。”王氏在旁边吩咐。
方氏恭敬的应了声是。
现在的礼教很好,在一个大家族里婆婆是最上头的人,所以好多人家选媳妇最先选的是婆婆。好在王氏性格和善,一点没有摆婆婆的架子,吃饭的时候也没有要求她们左右服侍。
方氏和关氏在出外应酬的时候每每听到别的媳妇抱怨自己的婆婆太苛刻,就不免得意,她们的婆婆从来没有苛待过一点。
现在,处境变了,婆婆立刻变成了样样都会的能手,让她们的孝顺里多了敬重。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012】做木头房子
“姑姑,你看,”傅莎莎捏着一只小飞蛾跑过来给傅瑶看,小眼睛里满是欣喜。
这里能遇到的生物很少,四周更是没有一点绿色,没有什么玩的,尤其是小孩子更觉得无聊,傅文康、傅文德还有傅瑶因为大点都得帮着做活,傅莎莎太小了,又是小女孩,自然没人让她做什么,这也让她很孤独。
“真好看,”傅瑶附和,随后想了想,“莎莎,姑姑给你做风车玩吧!”
风车简单,而且也算个玩具。
“好啊!”傅莎莎一把抱住她的腿,一双大眼睛里满是期盼的神色。
傅瑶就从屋里找出几张买东西时包裹的油纸,还有她瞎逛的时候捡来的红纸。
说来也是可怜,她自从来到这里后就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不管什么都喜欢往家里捡,就是看到一个小纸片都不放过。
这张红纸估计是哪家成亲路上掉的,挺大的一张,傅瑶不舍得都用掉,只裁了少半截下来,正好能够剪成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将正方形的硬纸片四角对折,然后用简单沿着折线将纸片从对角向中心裁开。不能全裁开,要在中心四周留下大约两个手指头那么宽,然后用铁钉或者木头签子将四个裁开的角一顺边地钉在中心,再固定在一根木棍上,一个风车就做好了。
傅瑶鼓起腮帮子,用力一吹,风车就转了起来。转的飞快,几乎成了一道虚影。
傅莎莎看着笑的合不拢嘴,嚷嚷着要自己吹。
傅瑶把风车递给她,看油纸和红纸还多,就又做了一个自己玩。
不知道为什么,穿越过来后,她的心智感觉也小了很多,就好像按着这具身体的年龄段慢慢长大似的,好在前世的事情都还记得,这才没有让她的智商偏低。
“姑姑,出去玩。”傅莎莎拿着风车呼呼吹,粉粉的小脸因为开心更显得可爱,惹得傅瑶忍不住就掐了一把。
外面风大,正好玩风车,而且有了好玩的东西,也要拿出去在大家面前显摆一下。
一出去就吸引了傅家两个小子的注意。
“哇,姑姑,这是你做的?”傅文德挥舞着小胖手,讨好傅瑶,“你好厉害,给我玩玩好吗?”
看见一个比自己大的小孩子冲自己撒娇,傅瑶心里觉得很恶寒,不过她是长辈,还是要疼爱一下晚辈的。
“给你吧!玩会儿了给你哥哥也玩玩。”
她可看见文康那双眼睛了,一直盯着她手里的风车呢!
几个人就拿着风车在外面玩。
玩了一会儿回来的时候,见王氏正带着方氏和关氏在修整菜地,这地的土质真差,她们播了好多种子,到现在发芽的只有三三两两的。
看来真的不能寄希望于种粮致富了。
邻近傍晚,温度更低了,风也呼呼的直吹。
“阿娘,我们多砍点树,做两间木头房吧!”傅瑶提议,天气已经变冷了,茅草房子太脆弱了。这里也没有遮挡物,大风一来就会被刮走,而且也不挡风,晚上睡觉别提多冷了。
最开始做茅草房本来也是应急的,现在暂时稳定了,当然要让一家人住的好点。
“嗯,”王氏也深有同感,“不仅要做木头房,还得起个炕,冬天快到了,必须得烧炕。”
哎!这又是一大笔钱。
晚上傅权泽他们回来的时候也同意做木头房,只是三个儿子的身体都差了很多,尤其是傅谦,这几天都瘦的不成人样了,更别提让他砍树了。
“老爷,你明天给一两银子给监工,让四郎在家里歇息一天吧?”王氏看着小儿子虚弱的身子很是心疼。真的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万一出个什么事就后悔莫及了。
“嗯,”傅权泽点头答应,转而吩咐几个儿子,“晚上吃完饭砍点树再睡。冬天快到了,这几天辛苦点,让你阿娘她们少干点。”
几个儿子连声称是。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开始抢着砍树,白天的时候王氏带着媳妇孙子不间断的轮流砍,希望多砍点晚上丈夫儿子就能少干点了。晚上傅权泽父子则是希望多砍点给妻子女儿减少苦力。
最开始王氏还反对自己的女儿做这些活计,不过傅瑶和她好好的谈了谈,毕竟现在她不是千金大小姐了,说不定一辈子都是这个境况,要是还想着自己是不动手脚的,那吃亏一辈子的也是她自己个儿,尽快的适应这里才是最正确的法子。
王氏虽然心疼,但是也知道女儿说的都是对的,不过看着女儿的手都有了细细的茧子了,也是心疼的不行。这都是他们大人的错,让孩子快速的长大。如果一开始都是这种环境,也不会有什么失落的,可是以前都是锦衣玉食的,突然落差这么大。
王氏又想到了自己的大女儿。
“哎!也不知道三娘怎么样了,她婆家会不会迁怒于她?”
三娘傅珊嫁到了宁远侯赵家。赵家家族“世代为官”,已经混倒了两个朝代,如今这是第三个,赵家依旧是全国知名品牌,呃,错了,是全国闻名的“世家”。保守估计,赵氏家族已经兴旺了四百年。
大家族讲究个人丁兴旺、聚族而居,所以赵家不仅家大业大,也很复杂。好在傅珊嫁的那房是嫡枝,而且排行老二,不会碍了谁的眼。这也是傅权泽选择赵家的原因,傅权泽不是个老古板,对儿女、尤其是女儿很有些宽纵溺爱的嫌疑。当初选这个女婿还让傅珊扮成了男装偷偷相看了的,按他的说法是如果他闺女不喜欢家世再好也得靠边站。
可惜,那都是以前,现在……
“阿娘,你放心好了,姐夫对姐姐很好,他不会对不起姐姐的。”
傅瑶轻轻安慰王氏,心里却没底,傅家被抄,虽然没有牵连到赵家,但是对傅珊肯定有影响。很多人家,见女方的娘家败了势,休妻另娶或者苛刻的多的是。
就算是她相公不说什么,上面毕竟还有爹娘,还有长子,那都是在家里做主的人。
“只有等到我们安定后再想办法打听京城的动向了,”王氏叹了口气。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013】开启发家之路
过了十天后,一家人齐心协力终于盖好了两个很好的木头屋,虽然多处的地方是用茅草填的,但也确实有个家的样子了。
“好了,终于可以轻松一点了,”傅瑞大叫一声往荒草垫着的地上一躺,抱着被子滚了几圈。
傅莎莎看她爹这样,也有样学样的往被子里拱,趁机跟她爹捉迷藏。毛茸茸的小脑袋一会儿从这边冒出来,一会儿从那边冒出来。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
这也算是这么久以来全家最开心的时刻了。
基本的住处解决了,开采的田地上也种上了蔬菜种子,虽然发芽的少,但好歹也是个吃食。眼下看来似乎不错了,但傅瑶觉得远远不够。现在的生活太没有保障了,马上就要过冬了,家里要做炕,还得多买些布料做冬衣,还有棉被也不够。
说实话这几天她到处看了,这里真的是太荒凉了,根本没有可以挣钱的法子。
什么种果树,养鱼,开药厂……
这些都不现实,简单的来说这里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土质太差,果树很难存活;倒是有个水塘,可是鱼的成长期至少一年,时间太长;还有药厂……
说实话就算上面的条件都具备了傅瑶也做不了,前世的时候她除了吃喝玩乐,别的什么也没学过。
幸亏没人知道她是穿来的,要不然傅瑶真是羞于面对人了。
好在她虽然干啥啥不行,但还是很有责任心的,誓要改变家里人的现状。搜肠刮肚了几天后终于想到了很多穿越指南里的东西。再结合自己的想象,她的心里倒是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目前来说大的项目她们做不了,那些成本太高,而且琼州这里太穷,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只能做些成本小的,而且人们所需求的。
比如说……
“姑姑,你看好可爱,”莎莎突然冒出来,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被她宝贝似的捧在手心里。
啊!是小鸡仔。
“哪里来的,”傅瑶欣喜的问。
“是大伯娘帮人绣花的时候人家送的,”莎莎骄傲的说,同时不吝啬的把小鸡仔伸到傅瑶面前,“姑姑,你也摸。”
方氏绣艺好,有的时候会帮忙一些有喜事的农家绣花,挣的钱不多,适当的贴布一下家用。不过那些农家都很远,每次都要走很远的路,好在两个儿子大了,都会护送她,倒也安全。
“是挺可爱的,跟我们莎莎一样可爱,”傅瑶疼惜的摸了摸莎莎的头,有了玩的,莎莎很开心。
“奶奶说这只小鸡长大了可以下蛋吃,”莎莎嘟着小嘴保证,“我会好好的养它的。”
对啊!鸡蛋。
仿佛拨云见日般,傅瑶灵机一动,鸡蛋可以做成茶叶蛋,还可以做成腌鸡蛋。
她穿越到这里九年了,以前家里确实没有买过茶叶蛋,这个朝代应该是没有。
“阿娘,你知道茶叶蛋吗?”只好问王氏了。
“什么蛋?”王氏一脸懵懂。
“就是用茶叶煮的鸡蛋。”
“茶叶还能煮鸡蛋?那好吃吗?”王氏嗔怪的看着傅瑶,“你这孩子又说胡话了。”
傅瑶从小就会说些天马行空的话,小孩子嘛,总会好奇的,王氏也没有理会。
其实傅瑶说的不过是穿越前经常说的话而已。
看来这茶叶蛋在这个朝代还真没有啊!
傅瑶想这是自己太幸运吗?难道她的发家之路就要靠这小小的鸡蛋了?哦,是所有的蛋,鸭蛋鹅蛋只要是蛋全行。就算咸鸡蛋茶叶蛋容易被人学了,还有松花蛋呢,她想也许这就是穿越女的福利?别人穿越能穿到不认识土豆地瓜的地方去,她也能穿到不会茶叶蛋的时空来啊!
想着这些傅瑶就忍不住乐了。
离下一次赶集还要等几天,她得利用这几天弄个快速挣钱的法子,家里的钱已经不多了,她买鸡蛋和茶叶的钱就不能从这里面出,只能自己想办法挣。
为此,天不亮傅瑶就拉着两个侄子出去搜寻。只可惜这里除了荒草还是荒草,一天下来也是一无所获。
晚上回来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家门口站着大群的人,傅瑶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拉着两个侄子跑过去。
“啊!是舅舅他们,”待他们跑近了几步终于看清了。
傅瑶所说的舅舅并不是王氏的兄弟,而是她以前的邻居周元建。两家关系很不错,说起来周家起家还是托了跟王氏娘家关系好的福,这才搭上了傅权泽做了个武官。由于两家的渊源、周元建职业的关系,很长一段时间,未发迹的周家是依附着傅家一起生活的。
真是没想到,他们也被发配到了这里。
三个人迈着小短腿快步跑过去,齐齐叫人。
“舅舅,舅妈”“舅爷爷,舅奶奶。”
历史原因,周元建跟王氏一直是以姐弟相称的,所以傅瑶他们从小就叫周元建舅舅。
周元建和妻子朱氏正在跟王氏叙旧,听到喊声连忙转过身,见到傅瑶关心的问:“你们身体还好吧?”
这一路下来,他们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头,要不是家里人身体底子好,早就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很好,我现在天天干活,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