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79-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未来的沙皇”打交道,这么重要的事,李鸿章当然不会不给李经述机会。李经述很兴奋,倒不是因为有机会和性格偏激的尼古拉交朋友,他很兴奋,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个绝佳的跟日本开战的理由。因为沙俄皇太子的下一站,就是日本,在历史上他还会在日本遇刺,李经述想趁机搞清楚皇太子尼古拉的随从和护卫情况,还有出访的一些细节。
李经述心想,如果沙皇太子尼古拉在日本遇刺不是受伤而是身亡,俄国会不会跟日本开战呢?想到这,李经述就很兴奋,嘴角流露出难得的笑意:一旦沙俄和日本在1891年开战,世界就彻底改变了,训练的北洋舰队正好可以开到日本去,至少占领日本九州什么的,说不定沙俄和日本两败俱伤,中国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利了。
李鸿章看李经述嘴角流露出笑意,问道:“麒瑞出生,也没见你这么高兴呀。何事这么兴奋?接待一下沙俄皇太子,就乐成这样了?”
李经述心想自己的阳谋,还不能让李鸿章知道,于是掩饰道:“没,没什么。沙俄皇太子尼古拉什么时候到中国?”
李鸿章说:“沙俄使馆那边提供的公文,说是四月初到香港呆几天,然后到广州,然后南上汉口。”
李经述说:“还要先到广州?两广总督现在不是我大伯么?修芦汉铁路时他和湖广总督张之洞互调了。”
李鸿章点点头,说:“是的。所以皇上也觉得你来全程接待沙俄皇太子是最佳人选。你和两广总督和湖广总督都熟。”
李经述点了一下头,心想真是“天助我也”,笑着对李鸿章说:“放心,这次我一定让尼古拉在中国吃好喝好玩好。”
 ;。。。 ; ;
第三十五章 暗杀计划(1)
1891年4月,沙俄皇太子尼古拉和他最好的朋友希腊王储格奥尔基以及沙俄乌赫托姆斯基亲王等一行30多人乘坐俄国的一级巡洋舰“亚历山大”号从香港出发,到达广州港。
李经述想趁此机会和俄国结成军事战略同盟,这样一旦尼古拉在日本遇刺身亡,俄国对日本开战,中国就可以参加对日本的战争,一同打残日本人,占领日本四大岛。当然,打残日本人后,中国可以回过头来收拾俄国。对国家而言,结盟都是为了自身利益。李经述心想,要是战败俄国,到时候,中国就可以将俄国赶出远东,赶出亚洲。
当时,李经述带军舰去迎接尼古拉,是借机炫耀一下北洋舰队的实力和中国的军力。在1891年,中国这个东方大国还是没人敢瞧不起的,毕竟现在北洋舰队实力还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六,而且李经述的到来,使得中国在中法战争大胜法国人,而且左宗棠还收复了新疆,所以俄国也不敢小瞧中国的军事实力。
李经述亲自乘坐改装后的“定远”号旗舰,率领十余艘铁甲舰去广州港口迎接沙俄皇太子尼古拉一行。
4月5日下午四点,乘载俄国外交使团的“亚历山大”号巡洋舰一出现在地平线时,李经述率领的北洋舰队就前去护送,岸上的人们清楚地看到北洋舰队的战舰桅杆挂的五爪黄龙旗:黄色衬底下一轮红日升起,深绿与大红交织而成的龙在昂首飞舞。广州港四面人山人海,汽船、拖船、汽艇都载满了欢迎人群,中国的老百姓也都想一睹沙俄皇太子的真面目。
夕阳的余晖下,十余艘装饰一新的白色军舰,在蔚蓝的海面上呈“人”字队形威武,当中有“定远号”“镇远号”“济远号”……而北洋水师提督兼直隶提督李经述气宇轩昂,站在旗舰“定远号”的甲板上指挥。当“亚历山大”号从舰队前驶过时,“轰隆”,“轰隆”,舰队发出19响礼炮,沙俄皇太子尼古拉受到了中方史无前例的礼遇。
尼古拉访问中国之时,中国连国歌都没有,为了和国际接轨,李经述跟李鸿章提出这个问题,李鸿章想了很久,找了一首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作为国歌,作为一种礼节上制度安排,洋人日后称之为《李中堂乐》:“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李经述此时不得不再次佩服李鸿章的才华,对这位少年科举、壮年戎军、中年封疆、晚年洋务,权倾天下的老人多了一份敬意。
在广州港,北洋舰队奏完国歌,又唱起了北洋水师的军歌:“宝祚延庥万国欢,景星拱极五云端。海波澄碧春辉丽,旌节花间集凤鸾。”这也是李鸿章的手笔,用古体七言诗和西洋五线谱记录。
只见广州港上白浪滚滚,中**舰威武雄壮,给足了尼古拉面子。而两广总督李瀚章,也就是李经述的大伯,在岸上率广东的文武百官迎候尼古拉。
尼古拉一行人,对中方的欢迎还比较满意,但脸上的神情也是志得意满。毕竟1891年,他们认为俄国还是一个很牛逼的欧洲强国,军事上也很有“肌肉”,经常挑起欧洲国家的战争,其实欧洲的弱小国家,借机扩大领土,而且多数战争俄国人并不吃亏。
比如,在1712年彼得一世迁都圣彼得堡,被授予皇帝的称号,俄罗斯就开始称为帝国。不久,俄军着手建立正规的海军舰队。后在北方战争中俄国打败了瑞典,获得了立窝尼亚、爱沙尼亚、因格里亚、库尔兰的一部分和包括维堡在内的芬兰东部,波罗的海出海口成了洞开的门户。接着,俄国又挑起了与希腊、土耳其的战争,吞并了克里米亚半岛、塔曼半岛以及库班,这些全部纳入大俄罗斯帝国版图之内。
1786年,俄国政府还宣布将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和白令海的其他岛屿并入其版图,当时这些地方俄称之为俄罗斯美洲。1799年,俄国在阿拉斯加建立了俄美公司,不过沙皇的目光短浅,在1867年将这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地”以720万美元卖给了美国。
不过,到了十九世纪,因为英国要遏制俄国的扩张,英国皇家海军介入了对俄国的战争,比如克里木战争,沙俄才惨败。在1856年3月18日签订的巴黎和约规定:“禁止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设防,将摩尔达维亚南部划归土耳其,放弃对多瑙河各国保护,所有国家军舰都不得进入黑海,俄国只能在黑海拥有10艘小艇。”
到了19世纪中后期,俄国痛定思痛,大力发展海军,开始在新舰种建造与探索上颇有建树:1861开始建造装甲舰“经验”号,装甲厚度达到115毫米,1864开始建造浅水重炮舰,1870年开始建造装甲巡洋舰,1877年在彼得堡下水了第一艘装有一个鱼雷发射管的“爆破”号雷击舰,同年又为波罗的海舰队装备了有5个鱼雷发射管的雷击巡洋舰“伊利英中尉”号。1861年,俄国海军上将布塔科夫还出版了《蒸汽舰队战术摘编》,2年后又出版了《蒸汽舰队战术新编》,成为俄海军装甲舰战术的先导者。这位上将还在1872-1876年在舰艇上安排了舰艇不沉性试验。
1870年,俄国单方面宣布废除巴黎条约,又开始在黑海部署舰队,并在1877到1878的俄土战争中发挥一定作用。战争爆发时,俄国舰队已经拥有2艘岸防装甲舰、5艘巡洋舰、33艘辅助船,另租用了10艘蒸汽帆船。战争中,俄海军使用了撑竿水雷,就是一种置于杆上、外壳带有引信的**包,杆子紧系在快艇艇首,水雷靠撞击或通电起爆的水雷,还有拖带水雷,就是那种靠快艇的惯性力量撞击敌舰的水雷,还有自航水雷,也就是即鱼雷,击沉土耳其的浅水重炮舰“谢尔菲”号和“因奇巴赫”号蒸汽船,这是历史上首次用鱼雷击沉军舰。
此战让俄国得到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土耳其的喀斯、巴统、阿达罕等地。俄国在巴尔干的势力得到加强,而英国、德国、奥匈帝国的势力遭到排挤。在英国、德国、奥匈帝国强烈要求下,1878年7月签订柏林条约,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由奥匈帝国占领和管理;俄国占有比萨拉比亚以及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重要地带。英国同土耳其直接签订了条约,取得了地中海东部的重要战略基地塞浦路斯岛。
所以到1891年,俄罗斯帝国的版图相当大,俨然一庞然大物。除了拥有百万级别的陆军,因为这时候的制海权非常重要。俄国的海军实力也不弱。在对土耳其的战争中,俄国年轻的海军上尉马卡洛夫开始崭露头角,后来成为俄国海军司令。1881年,俄海军制定了20年新舰建造规划,其中安排为波罗的海舰队建造16艘装甲舰、13艘巡洋舰、11艘炮舰、100艘雷击舰、3艘运输舰;还要为黑海舰队建造8艘装甲舰、2艘巡洋舰、19艘雷击舰。
到1891年时,俄国海军大约建成了4艘装甲舰,6艘巡洋舰,20艘雷击舰。从硬件装备上看,俄国海军实力和北洋舰队差不多。
所以沙皇太子尼古拉见到李经述的北洋舰队,也并不惊讶。不过等到尼古拉看到李经述从容指挥北洋舰队在海上自由穿梭,忽而“一”字形,忽而“人”之形,有时还倒“t”字方阵,“鱼鳞阵”,才大吃一惊,知道中国舰队的实力不容小视。
俄皇太子尼古拉请李经述登上“亚历山大”号,二人握手为礼,进行了礼节性谈话。
俄**舰上也是一排俄国仪仗兵鸣放礼炮、呜枪欢迎李经述等人。李经述这次把段祺瑞、冯国璋、谭嗣同等人都带上了俄国的军舰,亲眼见一见俄国皇太子尼古拉,好为下一步的暗杀计划做准备。
李经述看了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一眼,他个头高大,身穿金绣红衣外罩,湖色灰鼠大衣,头戴白冠,上缀鸟羽,约尺许长,胡须浓密,呈向上翘起的w型,整个人可能是因为旅行太久了,不太精神,一双眼睛看起来不太灵光,而且因为长时间在海上,皮肤有点黝黑,很难想象眼前的这人要是不死,五年后就是沙俄帝国的末代沙皇!
李经述再看了一眼沙皇太子尼古拉身边的侍卫,也就四个牛高马大的侍卫兵,看起来很普通,不像是什么特种部队,他心里暗自寻思着,找人到日本混入人群干掉沙俄太子尼古拉这事,看起来可行!嫁祸日本人这事,必须干得干净利落,而且要保证万无一失。关键是派谁去好呢?段祺瑞?冯国璋?还是谭嗣同?
 ;。。。 ; ;
第三十六章 暗杀计划(2)
李经述和沙俄皇太子尼古拉礼节性地会面,尼古拉给李经述简单介绍了一下沙俄乌赫托姆斯基亲王等随行的人员。李经述大致搞清楚了沙皇的护卫情况,尼古拉他们一行谁也没想到在日本会遇到刺杀行动,没有戒心。
李经述心里很高兴,心想沙俄的王储如果在日本遇刺如果身亡,这肯定会引起俄日两国之间的战争。但他面不改色,表面上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年轻的尼古拉当时还没结婚,但这时就有了在远东争夺霸权的愿望,在他看来,日本、朝鲜都是弹丸小国,只有中国才有能力和俄国抗衡,他通过翻译向李经述打听中国在朝鲜的驻军情况,李经述笑着说:“我们有袁世凯将军和二百万华人在朝鲜,如果有需要,朝鲜可以是中国的一个郡县,人人都可以是战士。”
尼古拉还向李经述了解日本的情况,李经述说:“小日本以前也是中国的地盘,日本人穿的衣服,和服,就是中国汉朝时老百姓常穿的衣服。日本的男女还喜欢打野战,所以姓氏都很奇怪,什么山下,桥下,田外。最有名的是艺伎,不知道太子陛下有兴趣吗?”
尼古拉哈哈大笑,没有回答。当日,“亚历山大”号继续停泊在江边,晚上他们上岸观看了广东的粤剧,深夜回到船上。
第二天,两广总督李瀚章在广雅书局大摆宴席,招待俄皇太子尼古拉及其随行人员。宴毕,李经述与广东巡抚刘瑞芬、按察使王之春等官员列队与尼古拉同行,十来个俄兵沿路擎枪作乐,极形热闹,李经述一直把俄太子送上船。
当时,广州来来往往的商船很多,贸易相对内地比较发达。尼古拉在广州玩了三天,到白云山、上九街等地买了一些南洋产的香料。4月8日,俄国王储一行于离开广州,经福建、吴淞口驶人长江,直下汉口,去看一看大武汉,李经述一路陪同。
在路上,李经述给湖广总督张之洞发了电报,说俄国皇太子尼古拉马上就到汉口。湖广总督张之洞早已收到李鸿章从总理衙门发来的指示,让他“优加款待”尼古拉一行。
张之洞心想,这正是向李鸿章和洋人展示大武汉形象和自己政绩的大好时机,于是精心准备。
早在1889年10月12日,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黄道吉日,张之洞在广州交卸了两广总督篆印,经过一番打理后,他登上了一艘名叫“粤秀”的轮船,从此离开了广州。粤秀轮驶出珠江,进人大海。阳光下的海风湿润而柔和,让人沉醉。船上的张之洞踌躇满志,信步甲板闲看海上景色,他是下决心要到大武汉干一番事业的。
这时候的张之洞,已经52岁了,这是一个人最成熟的岁月。历经了清流党的高谈阔论,历经了山西巡抚的兴革岁月,历经了两广总督的对法作战,阅历早已促使张之洞由一个空谈者已然成为一个实干家,而湖广总督的高位,让张之洞决定要放开拳脚,重塑大武汉!
当张之洞抬腿由司门口踏上岸时,武汉这座城便也注定了命运的改变,这种改变为武汉奠定坚实的工业基础,以使它的繁荣延续百年。“粤秀”轮船抵达武昌司门口时,已是1889年11月25日。时节已经是深秋,江上的风也已带着丝丝的寒意。张之洞在湖北巡抚奎斌率领的各大衙门官员的迎接下,踏上了武昌的土地。
张之洞到武汉后,马上主持修建芦汉铁路,即后来的京汉铁路,为武汉成为九省通衢之城打下了基础。而且为了修铁路,张之洞在武汉开办中国人自己的炼铁厂,还计划开办汉阳兵工厂。总之,在晚清这样一个人存政兴,人亡政息的年代,张之洞全然以他个人的能量使得地处内地、经济封闭保守的武汉拥有它生平最大的一次改变,渐渐有了名气,所以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也想到大武汉走一走瞧一瞧。
尼古拉的船在长江上还会行驶几日,张之洞决定临时搞一些面子工程,在省城外塘角防营边建造东西牌楼。租界各华商在码头上搭盖西式方亭,中央高悬俄国的国旗,四周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各国国旗。而在马路两边皆立白色木竿,拉上丝绳,上悬彩灯,西商各自备办各式彩棚。
当时武汉平民百姓平日里也没啥好看的,一看大街上张灯结彩,于是结队去参观。张之洞还担心老百姓好生事端,在洋街两头设栅栏,阻断行人不使人内,以保证俄国太子等人安全。各码头也分别搭设营棚,以阻止行人上下。此外派出200多名营兵,沿街荷枪巡逻。
4月20日清晨,俄国“亚历山大”号驶抵汉口码头。当俄皇太子等贵宾乘轮抵汉时,张之洞听说李经述在广州派了军舰鸣礼炮迎接,也不甘落后。武汉当时没有舰队,没有大军舰,张之洞便亲率9只轮船欢迎俄皇太子,其中包括向南洋水师借来的“保民”、“测海”二艘军舰。
“保民”舰和“测海”两艘军舰属南洋水师。“保民”舰的主要武器是2门150毫米口径克虏伯炮、6门12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炮、5管37毫米口径的哈乞开斯机关炮4门。“测海”炮舰是江南制造局造第3号舰,徐寿等设计监造,舰长56米,宽9米,排水量只有600吨,采用普通卧式蒸气机,航速只有9节,主要武器是1门12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炮和4门克虏伯小铁炮。
俄国的“亚历山大”号鸣礼炮17发,对张之洞表示敬意,张之洞便让迎宾的“保民”、“测海”二艘军舰也如数鸣礼炮回敬。
李经述看到此情此景,对身边的邓世昌等人说,“人言张南皮好面子,今日一见,果不其然”。邓世昌等人哈哈大笑,说:“张南皮现在是有样学样呀,听说他最近跟在中堂大人后面学办洋务,积极得很。”
俄皇太子一行上岸后换乘黄缎圆式金顶轿,行至晴川阁园门外,与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张之洞寒暄,携手而入。晴川阁隔着长江,与黄鹤楼遥遥相对。
张之洞盛宴接待俄皇太子尼古拉,并举杯致辞欢迎,俄皇太子等也拱手相谢,仔细参观一切陈设,登楼遥览江中风景。只见一江浩淼如烟的江水东去,江中渔船点点,两岸炊烟袅袅升起,长风呜呜,让人心旷神怡。此时中俄乐队也一齐奏乐,欢笑声如空谷的风铃悦耳。
半小时后,宴席摆好,各自人坐,其乐融融。席上中国杯、筋及外国刀叉齐备。熊掌、燕窝及烧烤共20余种,点心共进8次,中外名酒齐备。
张之洞吩咐下人端上了中国的玫瑰露酒和山西汾酒。席间张之洞起立,提议祝“俄皇康泰,太子一路顺风”。
当时,张之洞的幕僚辜鸿铭随即翻译。俄王储尼古拉站起身,拱手致谢,并祝中国皇帝、中堂大人“福寿康宁”。
那天到了下午3点钟席散,张之洞又拉着尼古拉谈至5时,客人才告辞,张之洞即席赋诗二首,以显示自己也是翰林院出身的进士,分送俄皇太子和希腊王子,后奏乐升炮,送俄皇太子等人至园门,乘轿登船。
临别,张之洞有些微醉了,红着脸拉着李经述的手说,问道:“澹园,你老实说,老夫今天的表现,没有失礼吧?”
李经述哈哈大笑,道:“哪里哪里,张大人不仅诗作得好,洋务礼节也很到位,晚辈佩服。”
张之洞这才从怀中拿出手绢,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珠,道:“这样甚好,甚好。”
尼古拉在中国访问的那段时间,过得很惬意,对中国的富足和中国官员的好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离开中国去日本之前,李经述还代表李鸿章给尼古拉送上了一份厚礼:中俄在亚洲结成军事战略结盟。
1891年,这份军事同盟是俄国求之不得的。当时,为了遏制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三国结成了三国同盟,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
到1887年,德、俄关系急剧恶化,沙皇政府购买军火,推销公债,都指靠法国。法国利用俄国这种财政依赖性,想促成法、俄结盟,但1891年还没跟俄国签订盟约,这次尼古拉的东方之行和中国结盟,也会成为尼古拉的重大外交成果,为他以后的登基奠定基础。沙俄乌赫托姆斯基亲王代表沙俄政府很愉快地和李经述签订了合作备忘录,然后一行人就去日本访问了。
尼古拉等人一离开中国的海域,李经述就马上找来段祺瑞、冯国璋、谭嗣同等人,商议在日本暗杀沙俄皇太子尼古拉的计划。为这一天,李经述已经忍耐和准备了很久。
那天,谭嗣同不仅自己去了李经述的房间,还带去了他的一位好朋友——大刀王五!
 ;。。。 ; ;
第三十七章 暗杀计划(3)
当沙俄皇太子尼古拉离开了中国海域,李经述便开始策划暗杀他的事情。李经述此时还年轻,精力旺盛,头天晚上很晚才睡,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在武汉司门口靠江边的一家客栈密谋此事。
那日,天色阴沉,快要下雨,夏日江边的大风把路旁的树摇得东倒西歪,风过处,碎落的叶子在地上飞舞。段祺瑞、冯国璋等人早早就到了。谭嗣同因为去码头接一位朋友,还不见人影。
冯国璋说:“李大人,谭嗣同不会是胆小不来了吧?要不我们开始商议吧?”
李经述回答说:“不急。我了解谭嗣同,他绝对不是贪生怕死之徒。我们再等等吧。”
而在街道外的风雨中,谭嗣同和一个中年汉子骑高头大马疾驰在街道上,“达达”的马蹄声越来越近。
那中年汉子身穿一件黑色马褂,身材修长,面色冷峻,双腿熟练夹紧马肚子,一抖缰绳,白马便嘶鸣往前奔。
过了半个时辰,谭嗣同和那中年汉子到了客栈,外面都是李经述安排的荷枪实弹侍卫兵。他们通报之后,便来到了二楼的房间。谭嗣同一进门,就道歉说来晚了,然后给李经述介绍同他一起来的中年汉子:“此人乃是吾结义之兄,刀法纯熟,德义高尚,人称‘大刀王五’,在京城半壁街自开了顺源镖局,四处行走江湖。这次李大人说要谋划大事,需要武人,我便特地请他赶来相助。”
李经述看了一眼大刀王五,此人络腮胡子,双眼跟项羽一样,是重眸,清澈明亮,岁月在他的额头上留下深深的皱纹,他背了一把青龙长刀,刀长十余尺,刀身镶有双龙吞月的图案,霸气外露。那把沉甸甸的双龙吞月刀据说重一百多斤,比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还重二十余斤,气吞山河,一般混迹江湖的人。看到这把长刀,就知道是谁出场了。
李经述知道历史上确实有大刀王五这号人物。以前也听谭嗣同说过他的这位义兄。晚清时,沧州当时最有名的武师,当属双刀李凤岗,王五年轻时便想拜他为师,却多次吃了闭门羹,他长跪李门前以示诚心,李凤岗为其精神打动,便收其为徒。王五不负师父重望,几年下来功夫已不在师父之下。为了把他锻炼成更加全面的人才,李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刘仕龙,一起押镖,行走江湖。经过多年的苦练,王五告别了师父,同治十年,他先到天津,后又到北京,经人介绍到镖局当了镖师。在光绪三年,王五利用自己的积蓄,加上朋友的帮忙,在北京半壁街开了顺源镖局,北自山海关,南到江苏淮安市清江浦。因为大刀王五规范从业,收费合理,德义高尚,生意十分红火,很短时间内便声名鹊起。王五不仅本行中受人尊敬,还很爱国,喜欢锄强扶弱,很有正义感。谭嗣同对李经述说大刀王五绝对是一个可靠之人。
见了大刀王五,李经述行抱拳礼,说:“早听闻王五大侠行走江湖多年,这次我们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求之不得呀。到时事成之后,我按照顺源镖局押镖的价格给你支付酬劳。
李经述听大刀王五开镖局,怕他耽误生意,本是好意说要给点银两补偿。没想到大刀王五一听,脸顿时黑了,道:“李大人就这么小看我王五?我大刀王五岂是贪钱之辈?壮飞(谭嗣同的号)是我兄弟,我来帮助大人也是自愿的,若与国与民有利,我大刀王五分文不取。如若收大人的钱,我以后有何面目行走江湖?”
李经述一听,这江湖中人果然还是有些脾气,连忙解释,哈哈大笑,道:“我并非是小看王五大哥,只是不想让好汉吃亏。”
这时,冯国璋站起身来,他有点看不起大刀王五这种江湖草莽之辈,笑道:“这年头,功夫已经过时了,关键时刻,还得靠这个!”
说完,冯国璋掏出手中的黑壳毛瑟枪,在大刀王五面前晃了晃。大刀王五面色冷峻,一声不吭,突然间大步闪到冯国璋的面前,一把夺过了冯国璋的手枪。大刀王五出手极快,冯国璋此刻还没反应过来。
然后,大刀王五将冯国璋的手枪还给他,道:“在下献丑了。”
冯国璋的脸顿时气青了。李经述哈哈大笑,夸赞大刀王五说:“王大哥好身手!”
然后,李经述示意冯国璋坐下,道:“这次行动,枪还真派不上用场。我们需要王五这样的高手。”
大刀王五和谭嗣同等人也走到安排好的位置坐下,李经述让段祺瑞带人再次检查了四周,客栈早已被李经述清空了,别说人影,连一只苍蝇都没有了。
李经述确认客栈是安全之后,站起身,严肃对谭嗣同、冯国璋等人说:“今日找各位来,是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此时关系我中华之国运。各位必须严守秘密,谁要是敢对外泄露半个字,就是我中华之罪人,我一定军法处置。就连你们的家人,也不许说半个字。”
冯国璋等人说:“大人放心,我们绝不外传。”
李经述说:“大家都是多年跟随我的兄弟,我信得过。”
之后,李经述便和谭嗣同、大刀王五、冯国璋等人商量怎么置尼古拉于死地,又能嫁祸日本人。
李经述说:“多年来日俄两国关系一直紧张微妙,此次俄国皇太子访日,日本政府必然不敢怠慢,肯定会以最高规格接待,而且肯定戒备森严。我们必须有详细而周密的计划,确保此次行动万无一失。这次行动的计划,就叫‘猎熊’。猎北极熊嘛。”
谭嗣同问李经述:“李大人,你怎么知道一定会有日本人刺杀俄国皇太子?”
李经述说:“俄国长期以来威胁觊觎日本北方领土,一定会有爱国而愚蠢的日本人刺杀俄国皇太子的。如果有,我们只需要助他一臂之力。就算没有,我们也要做成这种假象。”
谭嗣同点点头,道:“如果真能挑起日俄战争,那么我们就可以大有作为了。就算失败了,无非是流血牺牲而已,我们也会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了,‘愿以一人头,留取身后名’,李大人,这事我谭嗣同第一个报名。”
大刀王五也随即站起来表态要加入这次行动。
“壮志可嘉!到时候我亲自为你们送行!”李经述说:“这次我看俄国皇太子尼古拉的侍卫戒备心不够,不足为虑,最好是能装成日本警察,这样便于下手,而且最好不要用枪,大刀王五之最合适的人选。这里面,谭嗣同也见过尼古拉,你们前往日本,我放心。其他人也可一起去,作为内应。到时候,我会把北洋舰队的军舰开到长崎去访问,以掩人耳目。”
于是,李经述根据俄国皇太子的大致行程,制定了周密的行动计划,就等着合适的时机出手了。为了这次行动,李经述制定了三套计划,志在必得,尼古拉算是在劫难逃!
1891年5月11日,在日本滋贺县大津街头,万头攒动,彩旗飘飘,人们正在迎接俄国皇太子尼古拉访问日本。多年来日俄两国关系一直紧张,日本政府不敢怠慢,果然以最高规格接待尼古拉一行,希望借此契机,化敌为友。
为了显示日本的诚意,日本官方特意派出20多位官员专程到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