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79-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慈禧找到宫里的小太监安德海,把他叫到御花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偷偷拿出五十两银子,让他帮忙弄太监服饰和腰牌,帮自己混出宫。安德海一犹豫,慈禧以为他嫌银子太少,一咬牙连貂皮大衣都脱下来给他。
安德海当时在咸丰皇帝跟前当差,他离家入宫才一年,听冻得发抖的慈禧说她要出宫救父,想起自己的家人,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没有收慈禧的银子,而是接下貂皮大衣,说:“我家里也有个姐姐。可是在宫内没有亲人,你要是不嫌弃,就做我干姐姐吧。貂皮大衣我帮你收好,你回宫了再找我取回去,早去早回!”
慈禧听了这句话,心里暖暖的,她见安德海人小机灵,还不贪财,便认他做了干弟弟。
于是,安德海帮忙,让慈禧女扮男装,穿上太监的服饰,跟自己混出了宫。
恭王府就在什刹海的西南角,离紫禁城不过十里地。慈禧穿着单薄的太监服,冷风扑面,冻得小脸通红,路也很滑,稍不留神就摔得鼻青脸肿。慈禧咬着牙,顶着寒风和大雪,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大概一个时辰,才走到恭王府的大门。
见了门房,慈禧递上五十两“门包”贿赂他,开门的家奴还是不满意,趁机敲诈,慈禧谎称咸丰皇帝有急事找恭亲王商议,让开门的家奴马上带她去见恭亲王。家奴害怕了,通报了管家,管家看慈禧穿太监服饰,还有腰牌,说话也像太监一样“娘娘腔”,便带她去后花园见恭亲王。
当时,恭王府后花园的十几树梅花都开了,一支支红梅迎雪绽放,暗香浮动。恭亲王的嫡福晋瓜尔佳氏正怀有身孕,二十岁的恭亲王邀请七弟醇郡王奕譞来恭王府喝酒,两人正在花园的亭榭里煮酒赏梅。
 ;。。。 ; ;
第二十九章 权力变局(2)
时值北方的初春,恭王府后花园的红梅迎雪在风中摇摆,暗香浮动。二十岁的恭亲王和七弟醇郡王奕譞在后花园的亭中喝酒。亭子里摆了一张方桌,桌上一壶热酒,一盘热乎乎的切糕和四五串冰糖葫芦。梅花的香味扑鼻而来,雪梅交相辉映,恭亲王两兄弟畅叙亲情,格外惬意,频频举杯对饮。
一时兴起,恭亲王走到亭外的空地,抓过一杆银枪,舞上一段“棣泰协力枪”助兴。只见红梅落雪,奕訢面色微红,一身白袍,手握一杆银枪,把二十八式棣泰协力枪法舞得出神入化,密不透风,时而如如银蛇飞舞,时而如流星赶月,恭亲王的脚下落雪无痕,一扫平日里病怏怏的样子,甚是英武。
“好!”少年奕譞忍不住鼓掌,口无遮拦,道:“六哥,说实话,从小你就是我心目中的巴图鲁。还记得那年皇子们狩猎,你一箭就射死一头大黑熊,救我一命。论功夫,论谋略,论外貌,你都是阿哥当中最优秀的,皇阿玛为什么不选你继承大统?偏偏选四哥?”
二十岁的奕訢一脸苦笑,他的眼底,从皇位之争失败后,就总是藏着忧郁。他放下银枪,走回亭中,仰起头拿起八仙壶哗哗往嘴里倒酒。道光帝立储时,本来在咸丰皇帝和他之间犹豫不决,但在江山争夺中,他莫名失败了。1850年,道光帝召十重臣公启锦匣,内有御笔两谕,一为“立皇四子奕裕侍印保晃胺饣柿愚仍D为亲王”,从此,他就与皇位无缘了。
恭亲王一边喝闷酒,一边对弟弟奕譞叹息道:“这就是命呀!我奕訢胸怀天下的抱负和匡世济民的本事,四哥却当了皇帝。我们兄弟的感情也变了!想当年,我们一起骑马练刀枪,创造出这棣泰协力枪法二十八式,还有宝锷宣威刀法十八式,骑马在木兰场的草原驰骋天下,多么豪情惬意,现在……今日不说这些,喝!”
两兄弟喝酒聊天,正在兴头上,管家带慈禧来见。慈禧看到舞枪的奕訢,砰然心动,这才是她喜欢的男人,身份高贵,又文武双全。可惜造化弄人,慈禧假装平静,说皇上要传密旨。于是,奕訢让下人和醇郡王回避。
当亭榭里只剩下十八岁的慈禧和二十岁的奕訢时,慈禧摘下头上的太监帽,脱掉长袍,抖落身上的积雪,露出一头乌黑秀发和一身粉荷衣衫,不卑不亢地说明了来意,还拿出一把匕首,对准自己的胸口:“你若不救我的家人,我今日便死在这恭王府里,你便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醉眼朦胧的奕訢惊呆了,眼前的慈禧,双眼发亮,脸蛋冻得通红,身材丰满修长,立于雪地,不卑不亢。为了救父,慈禧竟敢私自出宫,还假传圣旨,以死要挟自己,一位弱女子,虽然慈禧的外貌不是太出众,但有这种勇气和智慧,在宫中实属罕见,他想看她接下来会做什么,没有马上答应。
“王爷,我这么逼迫你,也是身不由己。我家老老少少三十条人命,孤悬一线,还望您大恩大德,救他们一命!”慈禧果断地朝自己的胸口刺了一刀,顿时血染衣襟,慈禧用手捂着出血的胸口,眼中噙着泪水,将家道中落后的悲苦身世极尽渲染。
恭亲王心软了,他也确实怕慈禧死在恭王府,不然,他有嘴也说不清。于是修书一封给江苏巡抚杨文定,救了慈禧的父亲一命。有了恭亲王的亲笔信,慈禧的父亲从南京转去镇江,被江苏巡抚杨文定收留,不但没有受罚,还受到重用,继续管理钱粮。在南京沦陷后,惠征还被杨文定照顾,安排去了丹徒镇操办粮台。
慈禧和恭亲王,就这样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疯狂的事,还在后面。慈禧认识了恭亲王后,命运之神再一次眷顾了她——慈安皇后一直没有怀孕。在1852年,整整一年,咸丰和皇后慈安滚龙床也特别卖力,各种姿势和太医的御方都试过了,但慈安的肚子就是没大起来。这只能证明一点,要么咸丰皇帝的身体有问题。要么,是慈安太后不能生育。
从1852年到1855年,咸丰皇帝一直都没有子嗣。这三四年的时间,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处于生育的最佳年龄,为了延续爱新觉罗的血脉,咸丰皇帝特别用心,每隔一天就换一个妃子,有时连长得丑的宫女也不放过,活生生折腾自己,落下了“迷于酒色,荒废朝政”的名声,也没能把谁的肚子搞大,反而因为过于纵欲,身体羸弱,丧失了生育能力。
咸丰皇帝不能生育,这个事实是慈禧最先发现的。在1852年,慈禧见皇后的肚子没有反应,就有了疑心。1853年,她拜托自己的干弟弟,也就是小太监安德海留心观察情况。小安子告诉慈禧,慈安皇后服用了一些促孕的中医药剂,如当归、熟地、白芍、女贞子等,肚子还是不见起色。
到了1853年底,咸丰皇帝着急了,临幸的范围从妃嫔扩大到了贵人,慈禧才终于轮到了一次和皇帝睡觉的机会。那天,她早晨起床就开始沐浴更衣,好好泡了一个玫瑰花浴。敬事房的太监把光着身子的慈禧裹上了丝绸布,抬到了咸丰皇帝的寝宫。慈禧躺在宽阔的核桃木大龙床上,翻来覆去,足足等了咸丰皇帝三个时辰,但咸丰皇帝扒开慈禧的双腿,在她身上驰骋了不到三十秒,就滚了下来说:“朕今日太累了。”
慈禧躺在咸丰皇帝的身边,心情芜杂,默默流下了眼泪,咸丰皇帝刚在她身上时,她脑子里把他想成了恭亲王奕訢,才忍着剧痛让他进入自己的身体。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和一个男人干事时,心里还想着另一个男人,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她心里又有一点高兴,因为她确认了慈安不能怀孕,是咸丰皇帝的问题,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
咸丰有问题不能生育,这在慈禧和她在宫中唯一的朋友——丽贵人,也就是他他拉氏私聊时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咸丰皇帝在丽贵人身上,也从没坚持过三十秒。十八岁的丽贵人脸上满是愁容,这深宫中就咸丰皇帝一个男人,恐怕自己这一辈子都难尝到男人的滋味了。十八岁的慈禧脸上,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知道,她的机会来了,虽然这个机会,又需要大胆地冒险,慈禧再一次给自己的命运下了很大的赌注。
慈禧在御花园的假山后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奕訢,奕訢望着慈禧这张美丽得近乎妖艳的脸,只说了三个字:“你疯了!”
“原来你只是个懦夫,怪不得你阿玛不把皇位传于你!”慈禧激将奕訢:“普天之下,没有谁敢说皇帝不能生育!他自己也不承认自己无能,总是让皇后吃药。你帮他生一个儿子,将来你就是太上皇!难道你甘心一辈子都输给什么都不如你的人?”
奕訢考虑了很久,慈禧冷笑说:“从你在恭王府救我家人的那一刻,你我就上了同一条船,要么勇往直前乘风破浪,获取帝国最高的权力,要么,就玉石俱焚!”
奕訢还是不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慈禧说,我们可以先试一试,看咸丰皇帝会不会起疑心。
1854年8月,阳光格外温暖,21岁的恭亲王奕訢和15岁的醇郡王奕譞带着两位倾城倾国的美人,偷偷骑马去坝上草原游玩。那一晚,草地上的篝火和满天的星光让黑夜变得十分诱人,坝上高大挺直的胡杨也在星空下沉默不语。那两位美人正是乔装改扮的慈禧和丽贵人。四人把酒言欢,奕訢和七弟奕譞豪饮,慈禧也把丽贵人灌得差不多了。他们喝的酒里,还被下了催情药。然后,奕訢和慈禧把奕譞、丽贵人扶进了一个帐篷。
在帐篷外,慈禧依偎在奕訢温暖的怀里,头顶天上的星星,听着帐篷里闺蜜沉重的喘息声和愉悦的尖叫声,满意地睡着了。从此,醇郡王奕譞和丽妃便都过上了性福的生活。在政治上,他便死心塌地跟着六哥奕訢。
自助者天助!咸丰五年,也就是1855年五月初七,丽贵人顺利怀孕,但她命薄,只是产下了皇长女。咸丰帝一点也没有怀疑自己被戴了绿帽子,龙颜大悦,感觉自己终于行了,终于找回了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也让太后和朝中那些叽叽歪歪的大臣们闭嘴了,虽然是个女儿,三天后他就把丽妃晋封为贵妃,并举行了隆重的封妃大典。
慈禧笑了,为了方便自己和奕訢约会,慈禧还把自己的妹妹婉贞嫁给了奕譞。从此,便不时去醇郡王府上看望自己的妹妹,恭亲王则去醇王府看自己的七弟。
十个月后,也就是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老天再一次帮了慈禧,她如愿以偿生了个五斤八两重的胖儿子,也就是皇长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咸丰皇帝喜极而泣,当天就晋升慈禧为懿妃,不久,封懿贵妃。
就这样,母以子贵,慈禧离大清国的最高权力近了一大步!此后,每逢宫中大宴,东边第一桌的主人便是皇后钮祜禄氏,第二桌是丽妃;西边第一桌是懿贵妃;慈禧和丽妃分别坐上了宫中仅次于皇后的第二、第三的位置。当然,有了两位贵妃的关照,慈禧的干弟弟小安子也逆袭高升了,不久就成了太监总管,成为慈禧的心腹,监视宫中的妃嫔。
1858年,宫中又有一个不甘寂寞的玫贵人,居然也学慈禧的方法怀孕,还生了一个儿子。结果,这可怜的皇子,连名字都没取就被安德海带太监毒死了。于是,从1858年到1861年,咸丰皇帝又不行了,到死,他也没能再生一儿半女。
 ;。。。 ; ;
第三十章 权力变局(3)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随着同治皇帝一天天长大,咸丰皇帝越看他越不像自己的儿子,反而跟恭亲王奕訢很像,那直鼻,那眼睛,高额头,几乎一模一样,于是暗中派大臣肃顺追查。
奕訢主办洋务,和当时英国驻华的公使巴夏礼私交甚好,他有一次酒后失言,拍着胸脯对巴夏礼讲了那个憋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巴夏礼到北京的通州与清廷代表谈判,肃顺无意中听到了奕訢和巴夏礼说的故事,他给咸丰皇帝上了一道密折,问怎么办?这时别说帽子,咸丰皇帝的头发都气绿了,大怒,密谕:“抓!彻底查清真相!”
于是驻防通州的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接到这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僧格林知道不能明抓英国驻华公使,他很聪明,带手下乔装成逃难的农民,秘密围捕了巴夏礼,把他和三十八名随从都抓到圆明园的大牢里严刑拷打。
巴夏礼还算聪明,不肯松口指证恭亲王,肃顺把满清十大酷刑都用上了,巴夏礼在牢里被折磨得半死,他的三十八个随从,等恭亲王带人去营救时,还能喘气的只剩十八人。
人总是要为自己愚蠢的行为付出代价的,咸丰皇帝也不例外。1860年,咸丰皇帝犯了一个无可挽回的大错,外国使节代表的是国家,他派人逮捕折磨英国公使巴夏礼,杀害他的随从,严重违反万国公法,等于公开侮辱英国女王和日不落帝国。包括巴夏礼在内的三十九名人质中,生还时仅有十八人,其余归还的全是尸骸,其中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的尸体,还是七至八块,一看就知道被熟练的大清侩子手凌迟了。
可想而知,当恭亲王带着这些被满清酷刑折磨得生不如死的活人和血淋淋的尸块交给英军司令格兰特时,他的眼珠子都掉到了地上,接着发出了野兽般的怒吼。他把消息电报传回伦敦,整个英国都惊呆了。于是,咸丰皇帝还没来得及查明同治这儿子是不是自己的,五千六百多个英格兰和法兰西强盗就杀进了京城,火烧倾注了千百万中国劳动人民血汗的皇家私家林园——圆明园,抢走了里面无数的珍奇异宝,以此报复愚蠢的爱新觉罗家族。除了圆明园,这伙强盗们还抢劫了万寿山、玉泉山和香山等几处属园中所藏的珍贵文物,并进行第二次大焚烧,烧毁了这几处皇家私属园的殿阁建筑,犯下了滔天大罪。
咸丰皇帝跑得很快,他以狩猎之名,拖家带口仓皇逃往热河行宫,慈禧也和小同治皇帝随行。到了热河,咸丰皇帝开始怀疑自己不行,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承认自己无能,对当时的男人来说,是奇耻大辱,更何况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咸丰他下不了这样的决心面对这样没有尊严的残酷现实。咸丰这个皇帝,一辈子没干成过什么大事,在爱新觉罗列祖列宗面前丢尽了脸:第一次鸦片战争被迫打开了国门,登基做皇帝后太平天国的农民和捻军就相继揭竿而起,如果混到最后,连儿子都不是自己的,那太伤自尊了。优柔寡断的咸丰皇帝思来想去,直到临死前一天,才说服自己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当时躺在病榻上的咸丰皇帝行将就木,脸色枯槁,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他死也要给自己留点男人的面子和尊严。
但咸丰皇帝不甘心就这么便宜了奕訢,于是命御前大臣载垣、瑞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把大清的二号人物奕訢,还有与他交好的军机大臣文祥排除在了权力之外,还下决心削去奕訢的兵权。但咸丰皇帝这件事做得不是一般的愚蠢,他下了一道密诏,把原本由恭亲王奕訢亲领的神机营交给他的七弟醇郡王奕譞总管。
咸丰皇帝万万没想到,奕譞和奕訢是一伙的。把神机营交给奕譞,这为恭亲王和慈禧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奠定了基础。因为神机营当时虽然只有一万四千人,但全部是八旗军﹑蒙古铁骑﹑汉军的精锐,并且配有洋枪洋炮,是当时最有实力的禁军。
咸丰皇帝死后,奕譞马上找到了个恭亲王,将神机营的荣禄等心腹带到了他的面前:“六哥,你说怎么办,我全听你的。”
恭亲王说:“只要取得一个女人的支持,我们就可以行动了。”
奕譞说:“你是说懿贵人?”
恭亲王点点头,问奕譞:“我们需要派一个可靠的人去热河联络。去的人数不能太多,以免引起肃顺等八大顾命大臣的怀疑。”
这时,还是神机营翼长的荣禄主动请缨:“卑职愿意一个人前往,万死不辞!”
恭亲王拍了拍荣禄的肩膀,道:“年轻人,勇气可嘉!”
荣禄去热河联系好了慈禧,恭亲王对奕譞说:“肃顺这个人,知道太多了,必须死!”
1861年11月,政变开始,奕譞带着神机营的精锐,第一时间就逮捕了知道太多秘密的肃顺,把他送上了菜市口的断头台。
临刑前,肃顺用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作为绝笔,周郎便指的恭亲王奕訢,“二乔”便是指的慈禧和丽贵妃这对姐妹,不过他也绝对想不到,“锁二乔”的不是奕訢一人,而是奕訢和奕譞兄弟俩,这种大胆而罔顾世间人伦的想法,很多人想都不敢想,射手座的慈禧居然这么做了!这种新闻要是放到美利坚,肯定会上《纽约时报》的头条。
肃顺被杀的经过,清史里的春秋笔法写得特别生动——“将行刑,肃顺肆口大骂,其悖逆之声,皆为人臣子所不忍闻。又不肯跪,刽子手以大铁柄敲之,乃跪下,盖两胫已折矣,遂斩之。”
这段文言文翻译成大白话,意思是说,肃顺将要被砍头了,觉得要向公众揭露恭亲王奕訢和慈禧太后的奸情,于是在刑场站着慷慨陈词,告诉围观的群众同治皇帝不是咸丰皇帝亲生的,咸丰皇帝不行,没有生育能力,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当然没人相信,那些忠于大清的臣民们听了都觉得脏了耳朵,要去河里拿水洗洗,刽子手很愤怒地拿着大铁柄敲碎了肃顺的膝盖骨,然后才把他的头砍下来。
砍了肃顺,恭亲王和慈禧无所顾忌了,革除其他顾命大臣,他们便上位了!公元1861年农历11月1日,这一天的老皇历上写着:黄道大吉,宜登基、乔迁,煞南。于是同治皇帝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在紫禁城的养心殿东边的一所屋子垂帘听政。在同治皇帝的龙椅后面,挂了一黄屏,后来慈禧嫌黄屏碍眼,改成了黄幔,慈安皇太后与慈禧皇太后并坐在黄幔后面。恭亲王奕訢站在左边,醇郡王奕譞站在右边。从此,清王朝和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他们五个人从此站在了大清国权力的巅峰,这一年:慈禧27岁,慈安25岁,恭亲王奕訢28岁,醇郡王奕譞21岁,同治皇帝6岁。
有些人可以共苦,却难以同甘。慈禧先是独断,立光绪为皇帝,让醇郡王奕譞避闲赋了闲。
当时同治死后,慈禧就提拔荣禄兼任步军统领,也就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职务相当于现在的京城卫戍区司令,牢牢控制了京城。加上李鸿章表态支持她,心里有了底气,同治皇帝一驾崩,慈禧太后马上召集各王公大臣宣布:“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需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
“敬听”是客气的说法,意思是“你们听着”:把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过继给咸丰皇帝,再继承皇帝位。
按照大清国的祖制,如果王爷的儿子进宫当了皇帝,父亲就得辞去一切官职避闲。醇亲王奕譞听到这个消息,都惊呆了,我儿子继承皇位这么大的事情,太后竟然都不跟我商量一下,于是在大殿上嚎啕大哭,哭得昏了过去,可见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清史稿。奕譞传》中是这么说的:“忽蒙懿旨下降,择定嗣皇帝,仓猝昏迷,罔知所措。”
醇亲王奕譞从此对荣禄怀恨在心,觉得荣禄背叛了他,是个无耻的小人,但此时他也只好辞职,这对于能力也很出众,理想抱负不次于恭亲王的他来说,极为痛苦。
恭亲王也措手不及,慈禧也没跟他商量,他只得点头同意,毕竟,将成为闲王的是醇亲王奕譞,而不是他。这时恭亲王第一次感受到慈禧的专断和毒辣,毕竟,这时候的慈禧,再也不是那位在寒冷的冰雪中偷偷溜出宫求奕訢救家人性命的十八岁小姑娘了。
慈禧自辛酉政变除去肃顺八大臣回到北京之后,第一次尝到了权力的滋味,那滋味对慈禧来说,比任何男人还美妙,她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不再过仰人鼻息的日子,心中大为痛快。于是借同治帝登基和自己的寿辰,大摆宴席,极力铺张,恣意享乐,垂帘前后,大开奢靡之先声。而干弟弟安德海为投其所好,又借慈禧名义,不断问主管内务府的恭亲王伸手要人要物。
恭亲王此时掌握了帝国的军机处和总理衙门,还有内务府,独揽军、政、财、外交大权,他成了大清国实际上的摄政王,有一种当上皇帝的错觉,他虽然在皇位竞争中失败了,但他想再一次证明自己的胸怀天下的抱负,所以极力推动自强的洋务运动。恭亲王对慈禧的要求,开始有求必应,后见安德海贪得无厌,没有节制,就诫安德海,以此敲击慈禧,让她知道“国方艰难,宫中不宜多取”。
安德海觉得恭亲王是故意为难慈禧,就从中作梗,有一次,慈禧午膳,安德海有意拿出粗制碗碟让慈禧用膳。慈禧看了很生气,问这是为何?安德海回答说:“这是恭亲王的意思,恭亲王说太后和奴才都出身卑贱,只配用这样的粗货。”
慈禧听了大怒,当场把这些粗制碗碟摔在地上:“总有一天,哀家会让那些出身高贵的人付出代价,像这些碗碟一样粉身粹骨!”
 ;。。。 ; ;
第三十一章 权力变局(4)
恭亲王在宫中的耳目将安德海从中挑拨离间的事情告诉了恭亲王,恭亲王知道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不能得罪,一是像安德海那样的小人,二是像慈禧那样的女人。恭亲王是想干大事的人,他不想冒然和慈禧翻脸,于是派人往慈禧居住的慈宁宫送了二十盆含苞欲放的梅花。没想到安德海又从中作手脚,利用手中职权,吩咐小太监用开水浇梅花,结果一夜之间使梅花全部凋萎。恭亲王听说后十分恼怒,对安德海动了杀心。
慈禧这样霸道的女人,信奉的处事原则是:“谁让我不高兴一阵子,我就让谁不高兴一辈子!”恭亲王惹到了她,她也毫不示弱,1865年4月1日,农历三月初六,那天在慈宁宫,慈禧发飙了,当头责备恭亲王重用汉人,厉声道:“军机处、总理衙门现在到处是汉官,这天下,咱们不要了,送给汉人吧!”
当时为了平定太平天国的暴乱,清廷才让汉人率军独当一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脱颖而出。恭亲王一愣,跪下问道:“太后何出此言?李鸿章等人不是太后说要重要的吗?”
慈禧并不接话,半天不说话,站起来呵斥恭亲王:“汝事事与我为难,我革汝职。”
恭亲王见慈禧不讲道理,加上在地上跪久了,作为摄政王,他并不用下跪的,顿时也火了,站起身表示不服,道:“臣是先皇第六子,你能革我职,不能革皇子。”
恭亲王久跪,忽起立,慈禧太后像一个泼妇一样大声疾呼:“打人了,打人了。”
恭亲王一愣,当时慈禧是单独接见他,东太后慈安那天身体抱恙,也不再场,没有别人,慈禧这一喊,安德海马上招来四个太监,将恭亲王撵了出去。
恭亲王浑身是嘴都说不清,他要去打慈禧?那可是对太后大不敬之罪。当天上朝,就有翰林院的言官参劾恭亲王对太后大不敬,恭亲王苦无证人,只好认栽,被慈禧革去了议政王的职位。恭亲王遭此大辱,对安德海更加痛恨。
但此时,慈禧对安德海这个干弟弟宠爱有佳,不仅是因为他当年帮助她出宫,替她打听咸丰皇帝的秘密,安德海还很忠心。安德海忠心到什么地步呢?慈禧垂帘听政,有时候一坐就是四五个时辰,坐久了有点痔疮,安德海晚上就替慈禧慢慢舔菊,让慈禧很舒服。慈禧对安德海偏袒到什么地步呢,比如同治帝渐渐懂事之后,也渐不满安德海的所作所为。一次为某事斥责安德海后,自己却受到慈禧的训斥,心中充满了对安德海的仇恨,但却无可奈可。
恭亲王只得曲线救国,求助于慈安太后。现在很多历史砖家信口开河,对慈安太后有一种误解,说慈安太后没有主见。其实慈安是正儿八经册封的皇后出身,母仪天下,是“母后皇太后”,权力并不比慈禧少,1861年如果不是肃顺等八大顾命太过嚣张,慈安选择固守咸丰皇帝的遗命,不跟慈禧配合,中国历史就会改写。国内很多历史砖家把慈禧掌管大清王朝从1861年算起,说慈禧执掌大清四十年,完全是偷懒的说法,不然历史上她的“干弟弟”安德海就不会被杀,荣禄就不会被赶出京城,而且同治皇帝之所以敢自己选皇后,也是得到了慈安太后的支持。
真实的慈安太后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过良好教育,咸丰皇帝死后,她作为皇后,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慈禧每次遇事都需要先跟她商量。恭亲王奕訢和慈禧两人的性格,都很强势,度过了短暂的“蜜月期”后,争吵日渐多了起来后,恭亲王越来越少去西宫里找慈禧,反而和“识大体”的东宫太后慈安太后越来亲近。
这让慈禧妒火中烧,经常找京剧的名伶进宫解闷,久而久之,终于把这一国粹发扬光大,捧红了程长庚、小叫天、谭鑫培等好多京剧名角。慈禧太后最喜欢看的,就是私情戏,比如杨雄之妻潘巧云和和尚师哥有一腿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此时慈禧心里对恭亲王是又爱又恨。
时间到了1868年,恭亲王对安德海和慈禧的飞扬跋扈忍无可忍,终于决定要动手了。那一年,同治帝已十四岁,两宫太后有意为皇帝纳后。安德海自得势后,经常在京城作威作福,早就想找个机会到京都之外转转,于是趁此机他极力劝说慈禧,想亲往江南为皇帝督制龙衣,说江南织物好,顺便也为太后织几件顺心合意的衣服。
但是清廷祖制,太监离京者,地方官员可以抓了杀掉。慈禧对安德海出宫有所顾虑,安德海便用言语刺激慈禧,说不可为‘祖制”所束缚,否则当个太后也不自由。
安德海的激将法奏效,慈禧小心叮咛他务必机密行事。同年秋,安德海离京扬帆南下。安德海恃势胆大,离京私选十名名妓,乘太平船打着“奉旨钦差”“办龙袍”字样的大旗,沿河道而下,一路上招摇过市,好不热闹。所过州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