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道江湖-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自己的仕途有极大的影响。本来计划好的如意算盘被化肥厂一帮下岗职工给搞的糟糕透顶。

  规划局局长许攸要马上换掉,化肥厂厂长潘璋解除职务,就地免职,交检察院调查。吴大用这次奠基仪式之前薛副省长居然对他表示了赞扬,是不是因为王西凤呢?暂时先留着他吧!柴树进亲自拨通了检察长甘宁的电话,立即查处化肥厂厂长潘璋。

  市政府副秘书长蒋干近来表现不错,各种事情处理的基本上滴水不漏。很重要的是蒋干给柴树进安排了几次公开讲话,在媒体和民众面前很是挣了一些面子,得分不少。现在正是需要亲信的时候,可以考虑马上把蒋干扶上正职。干的好的话,可以考虑往市委秘书处发展。

  柴树进最头疼的是市委秘书处秘书长徐庶站着市委常委的位置,在老书记唐一僧走后,一直不怎么配合工作。市委常委这样位置的人想随意换掉是不可能的,怎么处理徐庶的关系呢?柴树进很苦恼。因为奠基仪式上面的事端被搞的头昏脑胀的柴树进有点气急败坏,不够冷静了。

  高宇裘新上任公安局局长之后,张青、宋恭鸣的案子很快得到了突破,处理了很多悬案,疑案。向自己积极靠近,很听话。本来可以重用,但是在奠基仪式上却表现的很不冷静,导致现场一片混乱。暂时冷待他一段,政法部门的换人问题只把基层的股级干部人选交给他。

  组织部部长孔融是前书记唐一僧提任的,关于干部人选问题似乎在唐一僧在任的时候已经达成了部分内定协议。自己在市长位置上的时候基本上在这些问题上面没有什么发言权,决定权。现在必须要换上自己选拔的一帮干部,便于开展工作。一朝天子一朝臣嘛!那些对自己不能够言听计从的人,不换掉工作很难办啊!

  招商局局长周泰,一些问题上面过于保守。一些税收减免与土地免费使用和土地价格问题,太死板拘谨。武婷婷的事情如果不是安排副市长刘岱过问一下,很多问题就集结成大问题了。开发区与工业园区的招商工作依靠周泰这样保守的人很难快速取得成绩。周泰要么调任,要么劝退。

  西海市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不能够提留在唐一僧时代,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亮点。容易体现施政成绩的最好的方面就是市政工作。房地产项目规划一定是重要的,一些市级重点工程必须体现出自己上任之后,西海市发展变化的一些新形象。招商引资工作必须有一些大项目出现,一些在全国叫的响的大型企业项目是最主要的。武婷婷的项目一定要抓紧机遇,一些问题完全可以开绿灯放行。

  柴树进喝着茶,规划着西海市未来的发展纲要与领导干部人选。

  第二十九章:矿难

第二十九章:矿难(八十五)
第二十九章:矿难

  八十五:

  西山县的矿山宁静了很长一段时间了,矿山老板们在上次的事件中吸取了教训,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处理的很好。上次的事件至今还没有结束,不过一些负面的问题正在慢慢消除。张青死后大家都谨小慎微的清理自己的一些黑色痕迹。曹孟德做了西楚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之后,在矿业投资公司开了一次会议,矿山老板们达成的共识是:“不闹腾,不出事,平稳过渡到白色产业。上市圈钱为最终目的。”张青的死让所有矿山老板们大吃一惊的同时也知道了资产变白的重要性。现在从表面上看来,各个矿山的资产大多数已经转移到矿业投资公司。只等前一段的事件再平息一段之后,开始上市变白。在非常时期大家都很满意这个计划。

  孙大新受到了公安局领导的压力,准备把矿山百分之八十的股份转卖给李敬奎,价格基本上已经谈妥了,下个月交付李敬奎,自己几经交涉保留了百分之二十股份。矿业投资公司孙大新不再参与。孙大新调任西海市公安局经济文化保卫支队副队长。指导全市公安机关依法监督经济、文化单位内部的治安保卫工作。虽然不是什么主要部门,但是也可以接受了。

  孙大新现在已经被矿业投资公司隔离到门外,所以孙大新想在下个月矿山交付李敬奎之前,再狠狠的大捞一笔。现在煤炭市场形势大好,价格一路攀升至历史最高点,每天都有几十万的纯利。此时不捞更待何时?孙大新没有听从其他矿山老板达成的共识,反正这个矿山马上就易主他人。孙大新的矿山秘密的加紧开采,一车又一车的煤炭拉出去。矿井下的安全问题也被忽略了很多,反正以后是李敬奎的事情了。

  “轰”的一声巨响,孙大新的矿山在凌晨三点坍塌了。坍塌的部位正是这几天加紧开采的地方,四十余名矿工被埋在井下。坍塌发生之后,矿山的上面部分一个二十多米的山包随之滑坡。把地面上的简易办公室压在下面,正是午夜时分,十几个管理人员和保安被埋在里面。外面只露出最远离塌方地方的一辆越野车的前保险杆。

  孙大新穿着睡衣就赶到了现场,所有的矿山老板都被孙大新带着哭腔的求救电话惊醒。每个人都恨的咬牙,但是目前最主要的不是骂娘,而是救人,封锁消息。李敬奎得知消息之后,在电话里对孙大新只说了两个字:“杂碎。”实际上李敬奎也从来没有瞧得起过孙大新。

  曹孟德首先想到的是绝不能继续扩大消息了,马上给矿业投资公司的矿山老板们通了电话,要求每个人严密封锁一切消息。曹孟德的手下乐文谦马上赶到西山县雁儿湖矿山协助处理矿难。矿山老板们调动自己的挖掘机、吊车、推土机等等所有可用的工具马上开始抢救挖掘。土法施救措施显然不能和专业相比,等到天亮的时候,地面上的办公室部分可以确认已经没有人能够生还。。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十章:封口(八十六)
第三十章:封口

  八十六:

  消息已经不可能被封锁了,矿山周边农民或无业游民发现这是一个发财致富的捷径,给各种媒体爆料拿钱很容易。第二天下午,几辆采访车就赶到了西山县雁儿湖的矿山。记者被乐文谦安排在一个小楼里,以地面矿产爆破挖掘为由,任何人都不能进矿山一步。但是外面的消息在迅速扩大。

  “矿山出事故,你们来采访!能给我分多少钱?”一些媒体接到了这样的电话。

  雁儿湖周边无业游民从来没有被矿主们放在眼里,于是一些西山县的无赖和“真假记者”成为他们唯一可以用以制衡矿主的力量。在并州省的煤矿事故之后已经形成了一个黑色的利益链。线人提供信息给“假记者”,后者得封口费之后分给前者多少钱,但钱不能白给,“假记者”又把此信息群发给其他同行,从封口费中提成。这样,一传二,二传四,倍数效应立马放大。据知情者透露,“线人”的回扣在百分之十至三十之间。并州省新闻界一名老记者说,在这里,煤老板送给记者两个称号:“端着新闻饭碗的丐帮”和“吃新闻饭的乞丐”。这些伎俩很快就被西山县的流氓无赖学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非洲草原上演“分尸”过程是,秃鹫飞得高,看得远,往往率先发现动物尸体,但秃鹫瓜分的举措必然招来一群狼与豺与它争食物。并州当地一名记者说:“煤矿矿难之后,假记者通知真记者蜂拥而至的现象与此异曲同工。”

  在并州省新闻界,流传着两个广为人知的“封口费”传奇故事。一个“记者”下午6时进山,第二天早上*点钟下山就带下来*十万元。还有一个“记者”是打出租车进山,下山便开着一辆奥迪。

  当地一名记者说:“假记者一般是开着越野车,进山方便。”

  并州某县某乡镇负责人说,他们那里“黑口子”每吨煤的“封口费”成本为五十元。假记者去了不给钱就叫真记者来,随便就能卡住“黑口子”矿主的“七寸”。

  据并州省知情者透露,煤矿发放“封口费”有巨大的利益诉求。据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并州省非法违法煤矿行政处罚规定》,非法违法煤矿企业发生死亡事故,除按照有关规定对死亡职工给予不低于每人二十万元的赔偿外,每死亡一人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以一百万元的罚款。

  也就是说,如果某矿一次性死亡五人,那么,煤矿需赔偿矿工家属一百万元,且被国家罚款五百万元。但是,如果私下通过与矿工家属协商赔付一百万元,即使再花上几十甚至上百万元“封口费”瞒下此事,于矿主来说还是省了几百万元,最为重要的是煤矿不用停产整顿,还可以继续出煤,一天的利润不可估量。

  一名记者一直在调查思考,他说,他准备给国家有关部门写一个材料,假若把这个标准倒过来,非法违法煤矿事故每死亡一名矿工,赔付矿工家属一百万元,国家罚款二十万元,那么,也许就不会存在“假记者”谋取“封口费”的利益链。

  2007年冬,并州某煤矿发生死亡四人的安全事故,矿主通过并州某晨报、某商报记者来摆平各路来访“记者”。据知情者透露,煤矿交付现金,叫真记者在城区宾馆开房负责接待来矿上采访的“记者”。不到一周,三百多“记者”光顾。但后来没有得利者把此次安全事故举报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老板觉得“封口费”成了一个无底洞,一怒之下把“记者”名单交到有关部门。

  最有讽刺意味的是,2007年春节某矿山发生一人死亡的安全事故。并州某某导报地方记者站、地方版、舆论监督部、社会新闻部、特稿部,一个上午去了三十多号人。对方说,你们既然是一个单位的中午就坐在一起吃饭,但餐桌上大家互不认识。并州某导报一工作人员还冒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名义举办“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员培训班”,一百多人都是来自并州省的贫困农村,大字不识,培训结束后就到各煤矿开展业务。去年春节,三个“记者”去了某市某煤矿查安全生产,矿主报案,公安来人,但对方拿出相关证件,也拿他们也没办法。警方施了一个缓兵之计说,你们来调查就写一个经过材料,三人竟然不会写字,就这样露出了马脚被拘留。

  两位并州真记者说,“封口费”见怪不怪”。他们私底下“羡慕”假记者。

  并州某晚报一个记者因考核时处于末位被淘汰,去某某导报干了三个多月,便买了一辆标致307汽车。而在该晚报干了十来年的记者都买不起车。并州某日报一位搞舆论监督的资深记者退休后感言,假如来生从事新闻职业,再也不搞舆论监督,得不偿失。自己退休后除了几柜子的资料外,还深怕遭遇他人报复,而那些神通广大的“记者”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据当地媒体有关人士分析,一些主流媒体的真记者,管的部门太多,大家工作战战兢兢,深怕踩“红线”、触“地雷”,基本放弃了社会舆论监督的使命。例如并州某晚报不让记者接触资源性企业的负面报道,除非经过编委会的同意。

  “真猫”都不抓老鼠了,“假猫”就填补了这个社会角色。何况随着资源走俏,巨大的利润空间让“黑口子”在产煤区屡炸不绝。这为假记者牟取不法利益提供了市场。

  假记者群体由个别媒体最初的广告、发行、通联人员扩散到无业游民。“他们有的人一年不写稿,不拉广告,就要媒体一张工作证。”一位知情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在假记者都鸟枪换炮了,以前没有发稿平台,他们无非是向安监部门举报,与真记者出行,提供吃住行,“狐假虎威”或者网上发发帖子。

  现在,这个群体发展到自建网站,煤矿不给钱就往网上贴。与一些知名网络媒体关系深厚的假记者则拿着矿主的钱帮其删除与封锁论坛的负面报道,建立QQ群分享经验与战绩。

  “假记者经常联系我们,希望去壮大声势,但不希望发稿”。并州某报记者爆料说:“大家心知肚明,我们不能捅穿这层‘窗户纸’,惟有洁身自好。同时单位有明文规定,严禁记者组团采访,逮住一个开除一个。一般人不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丢掉‘饭碗’”。

  令这名记者不解的是,有些假记者在媒体混几年后都能名正言顺地拿到“署证”(新闻出版总署记者证),而新闻单位一些刚大学毕业入职不到一年的真记者却拿不到记者证。还有人假冒某媒体记者,证件上的名字、编号是真,但照片是假,若是打电话去某单位查询,还确有其人,确实让人难以辨识。

第三十章:封口(八十七)
八十七:

  今天雁儿湖的记者越来越多,乐文谦安排记者的小楼已经坐的满满的,真假难辨。曹孟德通知所有的矿山老板,不管真假,先发了封口费再说。这里再也不敢出事了!孙大新等到事情平息之后再收拾他。

  雁儿湖山路进出口的小楼里十多间办公室,坐着一群群正在闲聊的“记者”,过道上挤满了排队的人。

  不用任何客套,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领钱。乐文谦是个很精明的人,所有记者都要登记他们的证件,经过两道登记程序后,三楼办公室还有一群人围着一张办公桌再次登记,然后拿着纸条到另一间办公室“办事”。来访者依次履行这道程序。“众人排队,一人点钱”。乐文谦即使久经沙场,黑道分赃的场面见过不少,但是如此心照不宣的不同地方的人有秩序的按照潜规则分赃,使乐文谦大开眼界。

  山贼分赃是因为劫道得手,记者分赃是因为矿工死难。记者们不必要象山贼一样冒着生命代价的风险出头挑战威逼可能比他们强壮的对手。记者们龟缩在宾馆里,就盼着矿工们在矿井里被砸死。接到线人的电话,马上奔赴前线一样的冲过去。只需用拿出或真或假的证件,矿山老板就乖乖付钱。有点象猫捉老鼠,但是死的不是老鼠,却是无辜的游戏第三者。而老鼠在付了钱之后就开始等待下一次的第三者死亡事件。

第三十一章:罚单(八十八)
第三十一章:罚单

  八十八:

  雁儿湖的这次矿难,使孙大新付出了二千多万。大家命令他马上交出矿山滚蛋。他的警察身份在这里没有一点用处。他只是一个矿山老板中的小角色。就像曹孟德一句话安排他的职务及生意一样。就像一个猫捉老鼠游戏中的老笨猫一样,虽然长着猫的样子,穿着猫的衣服,因为笨却使老鼠都瞧不起他。孙大新就是一只又老又笨的猫,在矿山老板这群大老鼠面前,从来就没有拿他当回事。

  矿难现在表面看来是没有事了,但是死亡的人多,涉及的人自然就多。大家都不敢保证这个事情没有留下后遗症。这一次孙大新参加了矿业投资公司的董事会。

  “孙大新,起立。”李敬奎象叫犯人一样叫着孙大新。

  “啊……”孙大新迟疑了一下,抬头看看众人,发现所有人的眼里都想撕碎了他的样子,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站到墙根去,杂碎。”李敬奎又高声骂道。

  “你说话嘴巴干净点,怎么能……骂我呢……”孙大新哆哆嗦嗦的还想要点面子。

  “叭,叭。”李敬奎跳上前去,两个耳光打的孙大新眼冒金星。这可是孙大新自当狱警时偷窥女犯人厕所被所长打耳光之后,到现在已经三十年了,没有人打过他。

  孙大新挥手一拳打过去,李敬奎一把抓了他的拳头,直接一拳打的孙大新两眼发黑。一脚踢倒孙大新,揪了头发,扬起孙大新的脸又是一拳。孙大新的脸就像他的矿山坍塌一样的往一起集中,口鼻、眼角一齐出血。曹孟德一把抓住李敬奎说:“老李,行了。”李敬奎不解气的对着孙大新的脸狠狠啐了一口。

  孙大新象一堆垃圾一样被抛在了墙角。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矿山坍塌事件的处理中,人的天性显露无疑。大家毫无疑问的把问题推给孙大新。可是孙大新已经这样了,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朱武能与其他矿山老板等人的想法是完全由孙大新一人承担所有损失。其实按照商道、黑道规则似乎都应该如此。曹孟德和李敬奎却没有这样想。因为矿业投资公司已经把雁儿湖矿山的所有人捆绑在一起。当矿难发生之后,真假记者一起出现的时候,就说明了一个矿山的问题将会代表所有矿山的问题。雁儿湖矿山虽然集中是它的优势所在,但毕竟是一个小地方。大家紧紧靠在一起开发,本来就是不合理的。所以经过和邻省黑道的争抢之后,矿业投资公司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应运而生。小矿变成大矿之后,有黑变白,上市圈钱。

  如果现在孙大新一个人解决不了问题,把整个雁儿湖矿山推上风口浪尖,受损失的是大家的矿业投资公司。如果矿业投资公司的股权结构大白于天下,最后的结果极有可能是现在的老板全部退出矿山,由政府或者更大的投资者接手。一块肥美的蛋糕从此只可以看,不可以吃。雁儿湖的矿山加在一起,现在每天的纯利润二百万左右啊!孙大新是该死该杀,不过不是现在,现在的问题是先解决矿难有可能造成的更大的来自社会的打击。

  象上次一样,危难之时所有人是最团结的。大家共同通过了几项决议。一、孙大新以后不得参与矿山的所有经营问题,保持他的个人矿山百分之十股份滚蛋。另外百分之十充公。孙大新个人矿山的百分之十在整个雁儿湖矿山里面是微乎其微的,之所以保留下来,是曹孟德想,毕竟孙大新还是公安局的经济文化保卫支队副队长,必要的时候拿出来还是一个塞墙缝的东西。二、密切注意媒体和真假记者的动向,糖果和大棒一起上。一边花钱封口,一边威胁某些不配合的人。但是要注意方式,不能出现过激行为,造成不好收拾的局面。三、安抚矿难死难家属,孙大新留下五百万现金,其他人的挖掘机械免费使用,快速挖掘处理坍塌矿井,寻找遗体,妥善安置。既是媒体不配合,也可以把问题最小化。四、矿业投资公司暂等一个月运营。不要迎风而上,保护大家共同的希望是最主要的。

  决议没有争议的通过了。孙大新现在知道了,在这个群体里面是依靠血酬定律来说话的。通过血酬实现利益最大化,往往是最有效的。他那个警察身份只是一件稍微漂亮一点的衣服,他调出监狱之后,表面上看来是不错,但是过去能够使用的服刑的暴徒没有了,既是有在这些黑道大佬面前也只能够算作花拳绣腿的一些吓唬普通人的把式,在大利益争夺面前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小力量。自己看来最多只是一个黑道编外大哥,在这一次的事件中已经明确的展示出来,因为没有得力的下属来帮助自己处理那些很头疼的问题。曹孟德手下一个乐文谦的能力就是自己也比不着的。如果继续不识时务的话,这里面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有能量结束他的身家性命。现在只有乖乖的听话,保住最后的一点点股份和卖给李敬奎的那部分收益。孙大新狼狈的象孙子一般表示自己接受这样的结果。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二章:败露(八十九)
第三十二章:败露

  八十九:

  一份署名知情者的匿名帖子在西海市的网络西海吧上面,比较详细的爆料出雁儿湖矿山的矿难。‘数十人死亡,数十人失踪。雁儿湖矿山老板花钱给媒体记者封口!!!前日雁儿湖发生矿难……’

  似平地一声惊雷,被各种不痛不痒的新闻麻痹的人们如同看到了第三次世纪大战。加之对矿山老板暴富不仁的愤慨,这份帖子马上就在西海吧网络上点击率一天上升近十万人次。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矿难与记者封口,这样的新闻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西海市所有的人都在谈论雁儿湖的矿难。

  看着蒋干送来的报告,柴树进一下子脑袋大了。随即紧急召开西海市媒体负责人会议,立即派人进驻雁儿湖矿山现场跟踪报导。乐文谦想一如既往的把记者引进小楼里,却发现这次的记者是领导亲自带队上来的,根本不是封口钱可以打发的。李敬奎一下子慌了手脚,马上拨通曹孟德的电话。曹孟德似乎早有预料,吩咐李敬奎暂时躲避,让其他矿山老板接受采访,乐文谦全程陪同,李敬奎和曹孟德在这次矿山事件中要躲避在后面,以保护矿业投资公司。

  已经清理过的矿难现场,已经没有什么大矿难的迹象,一定要表现出积极配合的态度,另外曹孟德通知孙大新马上赶到现场。由孙大新出面轻描淡写一下矿山的事故,解释这在矿山经营过程中属于常见的现象。孙大新这个塞墙缝的东西这个时候看来发挥上用场了。

  曹孟德拜访了省城与西海市的一些媒体主管领导朋友们。若有若无的谈起矿山与另外一些近期敏感的话题,似乎很轻松的样子。李敬奎找到高宇裘和西海市电视台与西海日报、晚报、商报的朋友们极力淡化雁儿湖矿山的问题。乐文谦派出几个人分头赶赴死难者家里对死难者家属进一步慰问。遇到抵制情绪尽力宽慰压制。

  西海市电视台进行了现场跟踪报导,记者们也出面澄清没有看到死难者,没有人收封口费。各种方面打点安排下来,网络上的帖子也被屏蔽。因为没有实际证据,几天后,人们的情绪慢慢平稳下来。在这个每天都充满各种真假新闻的时代,没有证据的东西自然站不住脚。

  高宇裘没有安排公检法部门介入,柴树进也实在不想把事情搞大,媒体虚张声势,虚晃一枪,一场矿难慢慢平息了。

  矿难事件表面上似乎平息下去,但是经过媒体的报道之后,所有矿山老板都知道,如果再次被报道,问题就绝非如此简单。他们的矿山产权归属安全问题,仍然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剑。孙大新必须继续出头承担这件事,继续盯紧媒体。大家共同给了孙大新一道死命令:“安排不好,问题再解决不了,他的身家性命难保。”孙大新经过这次事件实实在在明白了,自己一个警察队伍的小头目在矿山的利益面前微不足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孙大新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第三十三章:老骥伏枥(九十)
第三十三章:老骥伏枥

  九十: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歆稼轩在观荷亭里静吟辛弃疾的名词。回忆改革开放以来自己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想当年,忆辉煌,如今两眼看着不平事,却无能为力。愤慨万分,不由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自问。

  西山县似乎成为西海市的风暴中心,近来发生的几次大事件都在西山县。地产商打伤拆迁户、雁儿湖村民围攻公安局、雁儿湖矿难都在西山县发生。暴露出西海市与西山县的领导干部能力与品质问题,极有可能里面存在官商勾结的现象。西海市的新代书记柴树进正可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草草出马,草草败退,只赢得仓皇北顾。可是省委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一切问题都被一些表面政绩所掩盖。柴树进经常性的出现在西海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讲述西海市的发展规划与城北区、工业园区的发展进度。一切似乎欣欣向荣。甄玉清给自己汇报的一些问题,在省委居然碰了一鼻子灰。省委明确指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与非议,作为老同志要以发展的眼光与宽容的胸怀看待这些问题。似乎是歆稼轩缺乏发展的眼光与宽容的胸怀,给柴树进工作添造麻烦。歆稼轩又一次感到深深的悲凉和失望。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三章:老骥伏枥(九十一)
九十一:

  历史在任何时期的发展都要顺应一些大局势,但是顺应不等于盲从,要看付出的代价与收获的成就是否成正比。如果以丧失民心为代价换取一些短期的政绩,肯定是不合适的。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之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毫无疑问是一个伟大的抉择。但是经济恢复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些相应的法规政策是确保改革成果的关键。一些地方政府以盲目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创造税利为目标,造成的违规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地产黑幕、矿山低水平开发、行政执法单位与民营经济的冲突、地方黑恶势力与地方政府的相互依存关系、国家与地方垄断性行业的畸形暴利、社会保障保险、下岗职工与农民工、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增大、法律法规的完善、国家政策与地方保护、国有资产流失等等问题造成的后果正在凸现。此时作为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老共产党员歆稼轩所看到的现象,使他伤心不已。空有一身豪情壮志,无英雄用武之地。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歆稼轩一遍一遍的吟咏着。歆稼轩决定以人大的力量做出一些事情来!先搞清楚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拿出解决的方案。再次上省城,实在没有办法就进京面“圣”。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四章:端倪(九十二)
第三十四章:端倪

  九十二:

  西海市的新规划局局长由建委副主任卢俊义担任。卢俊义是柴树进故意安排冷落吴大用的人选。相貌堂堂,能力一般。是西海市当地人,为人八面玲珑,广为散财,人缘极好。退伍军人出身,学历能力平平的卢俊义凭借极好的人缘,经过多年耕耘,当上西海市建委副主任已经是历经千辛万苦的结果了。

  柴树进安排卢俊义上任的第一件事是处理前任局长许攸的遗留问题。卢俊义看到许攸的规划看起来井井有条,冠冕堂皇。但是仔细研究一下都有猫腻在里面。化肥厂移地换地的问题里面大有文章,换走的城郊的土地原本是公安局干部进修学校用地。公安局资金欠缺,准备两年之后考虑建设。一块地被重复规划给两个单位,并且一前一后都是因为资金欠缺,暂时空置。但是另一块地的最终使用方公安局最后的地规划在哪里呢?公安局为什么没有人出面提出质疑呢?刘怀邦当时又是从什么人手里用极低的价格买走公安局的土地的呢?莫非原公安局局长雷横的死就与此事有极大关系?

  卢俊义是个大事没主意,小事拿不定主意的人。马上给柴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