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牛驸马爷686-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现在,由于陈元带着这一批部队取得了骄人的战果,也让仁宗那颗心变的不安分起来

    范仲淹听到这里忙的说道:“万岁,臣以为,强军之路并非简单的从军队入手就可以了。朝堂的体制,大宋的经济,还有对人事的应用,都要一体而变”

    仁宗正想点头的时候,王延龄排众而出:“万岁,臣以为范大人之言有待商榷,我大宋的以往战绩不佳,可是在民政方面并无不妥之处,用人之策更是太宗皇帝定下的祖制,万万不可轻易言变”

    欧阳修一下站了出来:“万岁,微臣以为,王丞相所言诧异陈世美这次为什么能打赢?就是因为万岁在他出征之前给了他足够的权利若是如以往一般,把他的路线计划好了让他走下去,估计陈都指挥使不是救不出来刘平将军了,恐怕他自己都要去陪他们所以,既然不对,就算是祖制我们也要改正才是。”

    夏竦出来了:“皇上,我大宋现在国泰民安,不可妄动风bō况且党项契丹犹如两只饿狼一般窥伺着我们,若是我们自动动dàng起来,恐怕会给敌人可趁之机请万岁三思”

    富弼当即反驳:“微臣以为,正因为强敌环伺。我们大宋更应该寻求一条富强之路”

    话题一开,一众朝臣都踊跃发言,这个问题是坚决不能让步的。有些人希望变法,可是有些人对现在的制度非常满意所以就算酒席已经开始上菜了,内廷之中依然没有人动筷子,对于这些大臣来说,才是真正的“又不是没吃过”。

    外面的士兵们看着瞒住的山珍海味却是惊叹不已,高迎喜盯着桌子上的一盘样子很jīng致的ròu丝,抬眼问董奎:“哥哥,这是看的还是吃的?”

    董奎犹豫了一下,那盘菜摆的实在jīng美,好像是一件最美丽的工艺品一般,让他觉得如果照着自己平常那样一筷子下去挖出一片来,可能有些大煞风景。

    “想是吃的吧?”

    也有识货的人,旁边一个士兵说道:“这道菜叫雨落寒梅,你们看那上面的ròu丝,虽然大小一样,但是其中却是大有名堂的。”

    众人都把眼睛看了过去,那士兵看出他们的质疑之sè,mōmō鼻子说道:“我说真的,我以前做过厨子的。”

    高迎喜忙的问道:“盛涛,你跟我说说其中有什么名堂?”

    盛涛说道:“这里面的ròu丝有五种ròu,分别是獐ròu,鹿ròu,牛ròu,兔ròu,羊ròu。做这道菜最难的地方就是这里,五种ròu在一起,兔ròu容易烂,羊ròu和牛ròu要小火慢炖,鹿ròu和獐ròu却要大火猛烤。若是分开来烧,各是各的味道那就不行了。要放在一起,让这五种ròu相互入味,所以火候的把握非常难,这在外面,就是那些大厨也做不好。”

    董奎被说的口水禁不住留了下来,眼睛lù出饿狼一样的光芒来:“诸位兄弟,我先来尝一根如何?”

    言占瞪了他一眼:“别luàn动你没看里面那些大人们都没吃呢么?”

    董奎强自按下肚子里的馋虫,看看内廷里面:“你说这些大人们干嘛呢?不是安排庆功宴么?不会是就这样让我们看着吧?”

    仁宗没有想到一句话居然引发了这么jī烈的争论,而且这些人仿佛有着说不完的理由一般,滔滔不绝,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他看看了吕夷简,一直到现在为止,吕夷简都一句话也没有说,仁宗很是好奇,他知道吕夷简其实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当下问道:“相国,你怎么不说话?朕想知道,你对范大人的提议有什么看法?”

    吕夷简这才慢慢上前:“皇上,臣有很多话想说,但是现在是庆功宴,等到朝堂之上的时候,臣自然会说的。”

    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听了之后都猛然间明白,现在就讨论这个问题着实有些太仓促了。等明天也好,回去打打草稿,找些资料,明日能更有把握一些

    夏竦当即说道:“万岁,相国大人所言甚是,是臣等心中急躁了,现在说这些着实不太合适。”

    仁宗点头:“那好,我们开席吧。陈世美,这第一杯酒,朕要敬你,和你手下三千军士”

    这就是礼仪上的客套了,轮不到陈元说话,他只要端着酒杯听太监的安排就可以了。

    仁宗走出内廷就有太监高声喊道:“皇上赐酒众将士起身”

    士兵们对这一套也是根本不熟悉,起来之后有人看见自己面前连个酒杯都没有,很是无措。一队太监马上跑了过来,每个人的手里都端着盘子,盘子上放着一壶酒和几个杯子。他们显然早就知道自己该跑到那个桌子上,一百多人居然没有一个跑错的,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士兵们手中就都有酒了。

    董奎闻了一下自己杯子里面的酒,好香

    仁宗这时候高高的举起酒杯:“诸位将士,大敌入侵,窥伺我大宋疆土,杀我百姓毁我家园诸位在国家危难之际tǐng身而出为朕分忧,驱敌寇保江山,朕,感jī不尽这第一杯酒,朕替大宋百姓谢谢你们先敬那些战死的英雄,朕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江山社稷流出的鲜血”

    仁宗说完,手中的酒杯一斜,一杯酒就全部倒在了地上。

    太监高声喊道:“谢恩”

    陈元带头,一千多军士一起喊道:“谢皇上”

    董奎喊过之后就忍不住了,这酒实在是太香,他正准备把酒杯送入口中的时候,忽然听那太监喊道:“倒”

    陈元等人带头,也把酒杯里的酒倒在了地上,董奎犹豫了一下,实在舍不得把这么香的酒就这样倒掉,可是大家都倒了,他也只能照做,心中连声叹息:“可惜,真是可惜了”

    一旁有太监过来马上给他们又倒了一杯,董奎心中想到,这一杯总该能喝了吧?

    谁知道这一套程序要连倒三杯酒,这是赵匡胤定下的规矩,士兵凯旋之后,庆功宴上要先敬战死的同袍,再敬天地,最后才能自己喝。在赵匡胤的时代大家都知道这套程序,因为那时候宋朝经常打胜仗,但是后来,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包括仁宗在准备庆功宴的时候,甚至已经不记得该这么说贺词,后来还是查以前的资料才查出来的。

    对于这久违的胜利,仁宗真的很高兴,所以他在敬完三杯酒之后,居然没有马上转回内廷,而是走了下来,走到士兵的桌子中间,这让守卫在仁宗身边的杨义等护卫紧张不已,两只眼睛警惕的盯着两边士兵。

第392章战后之战

    第392章战后之战

    仁宗却毫不在意,在陈元的带领下一桌一桌的走过,冲着那些将士们lù出他亲和的微笑。那些将士都有些jī动,当仁宗来到言占面前的时候,言占jī动的话都说不周正了皇上来了皇上真的站到自己面前了

    “我,我叫狗子,哦不,我是言占,会咬人的……”

    这话说的让皇上的智慧也无法理解,仁宗愣了一下,言占更是紧张了。陈元知道,他现在是自己说不好了,当下替他说了:“万岁,这是我们的一个都头,叫言占。他的队伍有一个绰号,叫咬人的狗。”

    仁宗笑了:“为什么会有这个名字?”

    陈元解释道:“回万岁,因为他们第一任都头叫狗子,而且他们是我们这支队伍里面比较能打的,就是他们第一个冲入了兴州城。”

    仁宗颇为赞赏的看看言占:“哦?好,非常好那个狗子呢?朕要好好的嘉奖你们”

    这一桌的士兵都低下了头,陈元说道:“他战死了。在我们捉住党项王妃的那一站中,他带着兄弟们冲入野利家的大院,没能出来。”

    仁宗一声叹息,手指言占他们:“世美,这些人你负责安排好,死者抚恤,伤者安顿,不可有遗漏。还有这些勇士,明天把名单给我。”

    言占这时候能说话了,一下跪倒在地上:“多谢皇上”

    仁宗离开,军士们就可以开吃了,还是那样的好酒,没桌又上了三坛子,董奎等人却没有马上动筷子,他们纷纷斥责言占,平日看起来tǐng机灵,说话一套一套的,为什么刚才关键的时候说不出来了?

    他们都说,言占刚才的表现丢了他们的人。

    酒宴结束之后,仁宗并没有让陈元离去,他留下了陈元和范仲淹。仁宗也知道战场上的战斗还没有结束,这个时候形势虽然对宋朝极为有利,却也丝毫马虎不得。

    把范仲淹和陈元留下来,仁宗是想知道他们对战争现在的看法,毕竟这两个人是直接接触了战争的人。

    陈元的酒喝的有些多了,可是他能控制。这是一个成功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如果喝酒之后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的话,如何能成功?

    他和范仲淹随那太监一起去见仁宗。范仲淹对陈元也很是欣赏:“世美,这次你做的不错,帮了老夫大忙了。”

    陈元客气道:“哪里,是范大人您帮了我的大忙,如果没有您在边关吸引李元昊二十万大军,我真的没有办法。”

    范仲淹呵呵一笑:“不要再客气了,对了,你让我封锁那些商户进入党项的通道,这一招非常的好,不亚于百万雄兵刚才人多,我不方便问你,现在就你我二人,世美,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完全断绝党项的物资么?”

    陈元愣了一下:“范大人这样说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有商人敢去党项?”

    范仲淹一声叹息:“直接去他们是不敢了,可是这些唯利是图之辈居然想着法子赚钱,他们把货物从méng古运去若非如此,李元昊早已经败了”

    陈元心中一阵懵懂,这个就是有办法也不能说出来可是范仲淹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显然已经在盘查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迟早能查出来的。

    想了一下,陈元说道:“范大人,那些货,是我运去méng古的。”

    范仲淹着实吃了一惊:“什么?是你做的?”

    陈元点头:“范大人请相信我,我这样做自然有合适的理由。我不光希望能击败李元昊,我希望的是我们能把他彻底打趴下,让他永远也爬不起来,其中详情等见过皇上我向范大人解释。”

    范仲淹看看他,点头。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来到仁宗的书房,仁宗正站在一幅很大的地图面前,脸上挂着幸福而又自信的微笑,冲他们两个说道:“不用行礼了,你们两个过来一下,我这里有李元昊送来的国书,让我把野利氏还给他,他愿意退兵。”

    说着把那国书拿了出来递给范仲淹看。

    仁宗笑道:“他说是无条件退兵,不知道范爱卿以为如何?”

    范仲淹微微摇头:“万岁,我们胜利在即,李元昊开出的这个筹码,未免太低了依照臣的意思,这一次要他重新承认我们大宋的地位,和辽国断绝一切关系,我们还可以像对待他父亲李德明那样对待他。”

    仁宗点头:“嗯,朕也是范爱卿这样想的。”

    陈元急忙打断:“万岁,不可答应李元昊”

    他真的很着急,做了这么多事情,只是为了回到从前么?如果李元昊真的是李德明,那回到从前没有什么不可以李德明能因为宋朝善待他的母亲而感jī宋朝一辈子,终身不做背宋之事。但是李元昊绝对不会的

    这是一只连自己母亲都能杀的狼回到李德明的时代,只会是给这只狼喘息的机会,等到他伤口好了,他会再扑上来的

    他当即跪了下来:“万岁李元昊豺狼野xìng,若不乘此机会将他铲除,后患无穷啊”

    仁宗手轻轻一抬,让陈元起来:“世美,我们现在只是商量一下,叫你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李元昊已经认输了,朕觉得,大宋最大的敌人是辽国,我也知道李元昊的xìng情,我是想,让他去打辽国岂不是更好?”

    陈元摇头:“皇上,辽国虽然已经大不如前,但是绝对不是méng古人nv真人和党项人能撼动的。最少在短期内,他们只能给辽国增加一些麻烦而已。但是李元昊若是借着这个机会恢复了元气,很难保证我们将来不会同时面对两个敌人。”

    仁宗听后点头,然后看了陈元一眼:“世美,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了?”

    陈元犹豫了一下:“臣正想请示皇上,关于那李元昊的事情。范大人刚才还问我,有人从méng古把一些物资卖到党项,这事情,是臣做的。”

    仁宗听了却没有多少惊讶,这事情他早就知道。

    陈世美是什么人?陈世美是即将和赵懿成亲的人,为了自己nv儿的幸福,仁宗早已经暗中mō过陈元的底子。他是皇上,当他要调查陈元的时候陈元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在他看来,陈元还不错,虽然有些贪财,但是还算一个有用的人。特别是陈元处理长公主的事情,让仁宗很是满意。

    所以贪财这一点点小máo病仁宗是可以容忍的。

    在仁宗看来陈元卖物资给党项不过是因为贪财罢了,只要他做的守住分寸,不要对战局有什么决定xìng影响,不要让言官们知道,仁宗都可以装作什么事情也没有。

    可是现在陈元说出来了,当着范仲淹的面说出来了,仁宗很是好奇:“哦?那你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

    陈元理清思路,他知道现在和仁宗说这些显得有些仓促,按照陈元原先的计划,是先说服仁宗支持耶律宗元,让宋朝尝到一些甜头,然后再商议党项的决策,这样可能会顺利一些,但是现在,事情可能要倒着来了。

    他很想和仁宗说一下经济战争,和范仲淹说一些控制一个国家经济命脉的好处,但是他知道,宋朝的商业现在远远没有日后那样健全,自己如果拿出二十一世纪的商业理论,可能他们根本不会理解,于是慢慢说道:“皇上,臣敢问范大人一声,有没有把握一战而平党项?”

    范仲淹摇头,冲仁宗抱拳:“万岁,党项虽然面临困境,可是李元昊几代人的经营可谓根基深厚,想一战而定根本没有可能,韩琦所说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李元昊不姓李,他应该姓拓跋。他的姓氏是唐朝赐给他的祖先的,从那个时候起,他们家族就在经营着西北,若是论年代,比之大宋还要久远。

    陈元说道:“李元昊为了这次战争,准备了八十万贯,又从我们大宋抢去一些。如果我们不卖东西给他,李元昊的这场战争早就打不下去了。可那个时候是什么情境?咱们并没有平定党项,那一百多万还是一百多万,还在李元昊的手里。”

    范仲淹和仁宗好像都明白了一些,却还没有完全懂。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仁宗说道:“继续说。”

    陈元道:“即便我们强行继续打下去,历经五年十年之后打赢了,大宋也必然伤亡惨重。臣在打仗的时候经常思考这个问题,臣以为皇上说的很对,我们最大敌人是辽国,所以和党项的这一站,非但要彻底几杯李元昊,还要尽量让我大宋的损失降到最低的地步”

    他说道这里又顿了一下,看看仁宗和范仲淹的脸sè,然后继续说道:“所以我把李元昊需要的那些东西的价钱抬的很高,让他一百多万只能当作二三十万来huā,这样的话,战争结束之后他就像一个受伤的斗士,手里却根本没有钱买yào来恢复这一战中被咱们撕裂的伤口”

    仁宗先是一呆,接着看看范仲淹,陈元尽量用这个时代他们能接受的语言叙述着,范仲淹懂了一些,想了片刻说道:“皇上,微臣以为世美的办法完全可行李元昊已经没有了物资,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党项必然千疮百孔等着他去修补,只是臣还有些不明白,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接受李元昊的求和?”

    陈元马上说道:“皇上,臣是想彻底解决西疆的问题。这次从党项臣赚的不少,刨去本钱和路上的开销之外,应该在三十万的样子,这些钱,臣打算给李仕彬将军,让他重新拉起队伍。李仕彬对李元昊现在窝着一肚子的火,臣相信,如果他有能力的话,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让李元昊难受的机会”

    仁宗看看范仲淹,范仲淹当即说道:“万岁,微臣以为,不光李仕彬将军可以一用,吐番首领角厮罗和李元昊也是世仇,只要我们给他们帮助,他们绝对不会让李元昊安身的”

    仁宗本就是一个意志并不坚定的人,但陈元和范仲淹都赞成的时候,他去也就动心了,陈元马上接口:“我大宋在这一段时间却可以休养生息,把因为李元昊偷袭而被破坏的防线重新建立起来,等咱们准备好了,李元昊只有等死的份”

第393章做官的苦恼

    第393章做官的苦恼

    见到仁宗和范仲淹的态度松动,陈元心中着实松了一口气

    这个理念确实太超前了,用商业的途径来辅助战争的进行,这是在几百年之后才被那些欧洲人运用的。

    好在范仲淹虽然是个君子,可是在对待党项的问题上,范仲淹的态度和陈元基本没有什么冲突,他也认为在目前这个阶段,应该尽量避免战场上的决战。

    而仁宗的心情这几天很好,所以都很容易被说服。

    陈元继续说道:“臣以为,现在万不可答应李元昊求和,我们必须再拖一段时间,让李士彬把队伍拉起来,让角厮罗有时间做好准备。还有,党项的一些大族也不全是和李元昊一团和气,只要战局不利,拖的时间长了,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内部再做一些文章出来。”

    仁宗很是满意:“好,好,世美看样子让你当一个都尉实在太屈才了,这样吧,你先干着,等到你和公主完婚之后,朕,会再做安排的。”

    如果陈元是一个官mí的话,听了这句应该欣喜若狂才是,可惜陈元对当官没有什么兴趣,他踏入官场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在宋朝这个时代很体面的身份。

    非要说他想做什么官的话,那就是职方司。

    市易司现在可能不行,第一陈元的资格不够,第二王延龄现在做的tǐng好。

    陈元眼珠一转说道:“万岁,微臣以为,有些事情以官方的身份出面好像很不合适。比如说,如果皇上直接帮助李士彬重新拉起队伍,那其他的异族将领的心中就有想法。如果是您派人和角厮罗接触,那吐蕃的其他的部落可能会感觉到不安。这种事情还是以一种非官方的身份去做要合适一些。”

    范仲淹眉头一皱:“世美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只是,什么人合适呢?”

    陈元听到这话,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有些东西如果你越是想要的话,就越要显得不在乎,比如说五张羊皮能换来百里奚,可能你用五百张羊皮就换不来了。

    问题就在于皇帝的戒心。

    每一个皇帝都是有戒心的,即便自己马上就要做他的nv婿,他也不会放下心中的戒备。这一点陈元非常明白,聪明的人不要超过了皇帝的底线

    陈元不等仁宗回答,抱拳说道:“请万岁罢了臣的官职,微臣愿意为皇上分忧”

    这叫以退为进。

    这个主意是他出的,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商队也都是在陈元的指挥和控制之下,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希望自己能继续完成下面的工作,

    陈元请辞,说到底就是想打消皇上对他的戒心他知道在现在这个时候,仁宗不会让他就这样离开的。他刚刚立了大功,就算他陈元不在乎官职,人家仁宗还在乎名声呢

    仁宗对陈元的态度确实相当的满意,微笑说道:“罢了你的官到也不必了,如你所说,都尉显得太正式了,不合适。朕给你安排另一个身份,你和范大人一起把党项问题给我解决了一切问题,你们两个商议处理,只要你们意见一致,不必事事经过朕的同意”

    宋朝虽然对武将领军很苛刻,但是对于文官却是很信任的。范仲淹和陈元同时说道:“臣遵旨”

    仁宗转头看向范仲淹:“范大人,你认为给世美什么身份合适?”

    范仲淹想了一下:“万岁,微臣以为,王延龄王丞相身兼市易司,职方司二职,着实有些勉强,职方司的事物本就不是太复杂,可以让世美任之。”

    陈元内心窃喜,他早就想到这个结果。

    现在,范仲淹提议,仁宗点头,陈元谢恩。职方司就这样落在了陈元的手中,

    职方司在别人的眼里无足轻重,宋朝英明的太宗皇帝赵光义制定了以仁孝治国的策略,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内部不出máo病,敌人再强大也不怕。一个对军事丝毫不重视的朝代,能对情报重视到哪里去?

    职方司到现在为止,都是一个二级的辅助xìng机构,但是落入陈元的手中就不一样了,最少,那个情报机构稍微改造一下,就能为自己的买卖服务

    谈到这里,基本上三个人都满意了,仁宗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脸上带着那种自信的微笑说道:“世美,明天你给我一份奏折,写出你初步的打算,只要可行,朕会让你一展拳脚的。还有,那些钱我不会让你一个人掏腰包,你有那个心就够了。huā多少你跟我一声,朕,不会让你亏了老本的。”

    陈元笑了,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相对还算详细的计划,只是现在天sè已经晚了,加上三个人都喝了不少,现在详谈不是时机。

    别的支持不要,只要仁宗能让自己卖出那些睡在府库里面的兵器就足够了。

    卖什么都没有卖军火赚钱,陈元的计划是先从辽国吸钱,支持李士彬,角厮罗,这些反对李元昊的势力等到李元昊搞定了,再从党项拿钱出来,摆平辽国

    这样时间或许要长一些,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十年。但是宋朝来说付出的代价却是最小的,自己赚的也是最多的,需要仁宗掏钱的可能xìng不是很大。

    不过买卖人就是这样,既然有人要掏钱赞助,自是没有推脱的道理,当先双拳一抱:“谢万岁”

    从皇宫里出来,陈元直接回了新月山庄。虽然天sè已晚,可是山庄里很多酒客都在等着陈元的到来,当陈元踏入山庄大mén的时候,那热烈的气氛顿时被点燃了。

    这些酒客等在这里,就是为了和陈元打一声招呼,向同来喝酒的亲朋证明自己和驸马爷熟识。所以陈元的这一段路并不比进城mén要轻松多少。

    即便已经很累了,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一张chuáng,可是陈元依然要给足这些来给捧场的人面子。这些人是自己衣食父母,其中还有几个当初自己开酒铺时候的老顾客。

    现在自己发达了,人家来要这个面子,自然不能不给。他一桌一桌的走下去,等走到后堂的时候,又被灌了好几碗酒

    酒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喝到一定的程度,可能再多一杯你就顶不住了,出了后堂之后陈元再也控制不住,一口将晚上吃的那些都吐了出来陈世忠看到赶忙过来扶住:“大哥,没事吧?”

    陈元又是一阵狂吐,菱huā看的很是心疼:“不能喝就少喝一些么为何偏偏要逞强?快些进屋休息吧,我给端一碗醒酒汤来喝。”

    陈元无力的摆手:“别跟我提喝这个字好不好?零huā,你先下去忙吧,我还有事情要做。”

    零huā愣了一下:“这么晚了,你又成了这副模样,有什么事情不能等明天?”

    陈元苦笑:“这不是当官了么做买卖再累,想睡的时候还能睡。但是当官不行,一摊子事情没着落呢世忠,”

    他心中有很多话要说,可是现在脑袋中一片hún沌,只能勉强维持自己最简单的思维,那思路却再不清晰

    好在陈世忠对他很了解,在陈元耳边小声说道:“大哥,买卖上的事情您放心,没什么要你cào心的。那几位老掌柜是来找过你,可是他们明天再见也不迟,您还是歇着吧。”

    陈元摇晃了一下脑袋,忽然秦香莲的影子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已经处了醉酒状态的陈元问了一句:“有你乡下嫂子的消息么?”

    陈世忠扶着他往屋里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我派人打听着呢,有人说见过她们,但是也没有具体的下落,我正打听着呢。”

    陈元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得我手中有点时间了,我一定要把她们找出来你不知道,要是让她们来汴京,我就麻烦了。”

    陈世忠当然知道现在如果秦香莲忽然出现对陈元来说意味着什么样的麻烦,可是他认为这个可能xìng简直太小了当下宽慰道:“大哥放心就是,一切有兄弟呢,大哥在兄弟就能hún口饭吃,所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要是找到了嫂子,我知道怎么做的。”

    跟在陈世忠身后的浅秋听了这几句,心中忽然泛起一丝异样的惶恐,她恍惚中觉得,自己这次没有把事情告诉陈世忠,可能是做错了。

    当下看了一眼陈元,然后拉了一把陈世忠的肩膀:“世忠,你要是找到人了,你怎么做?”

    陈世忠瞪了她一眼:“您能不能别添luàn了?大哥喝高了你也喝高了不成?”

    浅秋怯生生的说道:“我是说假如你找到了,而且她还活着,你怎么办啊?”

    陈世忠没有回答她:“找了几个月了都没消息,不会这么巧就在这个时候出现的了”

    浅秋不再说话。几个人一起把陈元扶进卧室,然后剩下的事情jiāo给菱huā去做。

    当官好不好?现在就看出来了。

    陈元说的很对,如果他是一个做买卖的,喝多了就可以像死猪一样睡下,什么也不管,不问,直到睡醒为止。

    但是做了官就不行了,第二天一早,天刚刚有些亮sè,陈元还在睡觉的时候就被菱huā喊了起来:“相公,库部的曾公亮大人和丁度大人来了,说是找你有事,是不是让他们等一会?”

    菱huā说了三遍,才让朦胧中的陈元听了清楚

    让他们等自己?一小会可以,时间长就不行了。人家两个的官职都比自己要大,即便是陈元去了职方司,依然要比人家小上一截。

    他慢慢的爬了起来,深深叹息一声,什么也没说,有用冷水洗了一把脸出来了。

第394章 筹谋

    第394章筹谋

    曾公亮和丁度来的目的主要是和陈元商量一下,让他把这次他带去党项的那几件新式兵器的使用情况反馈一下,以方便他们改进。还有就是,他们又有新的兵器研究出来了,经费也出现了紧张。

    当然,也顺便恭喜了一下陈元,祝贺他升官。

    他们两个离开之后,陈元就没有再去补上一觉。仁宗还是等着自己的计划,那些商人也找了自己很多次了,下午还要去部队看看那些弟兄们,把战死的和受伤的都统计一下,战死的要知道家在哪里,一人五百贯,这是自己说过的。

    总之,很忙。

    到了早上卯时,陈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