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牛驸马爷686-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第二口血,您中的毒叫七口血,也就是说,您还可以吐五次。大王,您不是和老九商量,用洪基的xìng命为你们争取一个月的时间么?打下了西疆,老九功高盖世,那个时候洪基根本无法挽回局势,他必须要把位置让给老九,就算他不让,你也会联名其他大臣要他让位,当然,如果洪基战死了,那是最好的结果。这话是您说的吧?”

    耶律宗元呆住了,这话是他说的,只是他说这话的时候只有耶律涅咕噜和他在场,萧鞑里是如何知道的?答案马上猜到了,耶律宗元最信任的护卫就在外面,可是他到现在都没有进来。

    “洪基没有顶住一个月,让你们很失望是么?大王,为什么你们男人到死了还在骗人?你是这样,先皇也是这样”

    耶律宗元的手动了一下:“先皇?”

    “哼,他明明已经写好了诏书,要传为给老九。却偏偏还对我说会立洪基为太子”

    耶律宗元的身体急剧的抖动了起来,他终于知道哥哥没有食言,哥哥是契丹族所有英雄中的大英雄,所以临死的时候都准备履行承诺。一定是眼前这个nv人篡改了诏书。

    第三口血喷了出来,耶律宗元整个人顺着那椅子滑到在地上,四肢不停的chōu搐,头脑却清醒无比。他想到了一件更可怕的事情,眼睛死死的顶住萧鞑里:“先皇是怎么死的?”

    萧鞑里忽然笑了,yīn森森的说了一句:“你比他强多了,这么长时间只吐了三口血,他连一盏茶的功夫都没tǐng住。”

    耶律宗元大怒:“贱人你必然不得好死”

    萧鞑里走到他面前蹲下:“何必呢,这毒yào是解不了的,其实我倒是觉得,你像先皇一样倒是轻松的很。我先前想让你走的很快乐的,可是你为什么还要考虑这么多?”

    如果耶律宗元还有一丝力气的话,他现在绝对会把萧鞑里给杀了,他相信,辽兴宗临死之前必然也是这样想的。

    带着无限的绝望,还有还无限的壮志未酬,耶律宗元用那种怨恨的眼神看着萧鞑里:“大辽完了”

    萧鞑里就在一边看着,看着他吐完了最后一口鲜血。直到她确定耶律宗元真的死了,这才站起身来,拍拍巴掌。

    耶律必如从外面进来,看了一眼耶律宗元的尸体然后对萧鞑里作揖:“太后。”

    萧鞑里在耶律宗元刚刚坐的那张椅子上面坐了下来:“必如,关于大王的死,我会对外面封锁消息。剩下的事情,就jiāo给你做了,也不用太着急,等老九把西疆打的差不多了再让他回来就是。”

    耶律必如犹豫了一下:“太后,夜长梦多啊。”

    萧鞑里轻轻摇头:“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那些宋人如果没有威胁,又岂会和我们坐下来谈判?让老九再帮我们一次吧。”

    耶律必如点头:“是,微臣遵旨。”

    耶律宗元和辽兴宗这兄弟两个的死法一mō一样,都中同一种毒,都死在同一个nv人的手里,还都是被这个nv人把死亡的消息封锁了。

    不要说前线作战的耶律涅咕噜和辽国的普通士兵不知道消息,就是那些大臣们也是一无所知,萧鞑里自然有手段欺瞒住他们。至于宋朝,那更是不会知道的了。

    陈元和仁宗正在商讨着下一步宋军该怎么去做才最为合适。

    本来战局没有什么好考虑的,辽国人不来,宋军打过去就是了。可是仁宗却接到西疆的战报,李士彬被耶律涅咕噜打的大败而回,夏随和野利遇乞节节败退,耶律涅咕噜势如破竹一般的杀向三关。被宋军攻陷的那些城池也纷纷再度落入辽国人的手中。

    若是三关失陷,四十多万辽国铁骑一涌而下,当真是祸事了。那个时候就算自己打下了辽国的中京和西京,也无法弥补大宋受到的伤害,整个战争的代价将远远超出宋朝的估计。

    可能真的变成了宋朝把辽国人打死,辽国却下了宋朝一条胳膊的局面。

    辽国人送来的停战条件是,宋朝在西部退入三关,退入贺兰山以西。而辽国人可以把现在燕云一带被宋朝实际占领的区域jiāo给宋朝,当然,南京除外。

    在接着打可能宋军也要受伤的时候,面对辽国人抛过来的这个果实,宋朝的许多人都抱着见好就收的观念,想着如果能把燕云地区收回来,那么停战就停战吧。

    至于南京,不是还可以谈判么。话说回来,就算谈不来,现在这个战果也差不多了。

    这样的意见在大宋不是少数人持有。

    可是这一次仁宗的态度确实相当的坚定,他这一次来的时候就拿定了注意,自己御驾亲征万万不能如太宗和真宗那般无功而返或者半途而废。

    拼着被砍掉一条胳膊也要把辽国给灭了自己今年已经快五十了,可能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世美,你认为耶律涅咕噜能打的下来三关么?”

    虽然说做好的最坏的准备,可是最坏的结果是谁都不想发生的。

    陈元想了一下:“难说,万岁,当初臣也没有料到,那耶律涅咕噜居然会这般的狠辣,不管耶律洪基的死活直接去打西疆。”

    “何止你没有想到?朕也没有想到,兵部的那些大臣们也没有想到”仁宗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责备陈元。

    mén外有卫兵喊道:“万岁,细兰和彭丹使者再次求见万岁。”

    仁宗一听这话马上头都大了,把手里的东西往地上一摔:“陈世美,你当初怎么想出让他们两个地方也参加联盟的?”

    细兰的那个王子和彭丹的国王最终逃了出来,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来到大宋。宋朝在福州早已经安排了接待他们的队伍,想看看那些王者之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却没有想到,来支援大宋jīng锐部队没有等来,却等来了几个来求援的人。

    他们首先去了汴京,没有找到仁宗,汴京的那些大臣们对这件事情拿不定注意。仁宗出征之前让范仲淹和夏竦还有包拯三个人监国,曹皇后拿着仁宗的大印。

    别的事情到也没有什么冲突,范仲淹,夏竦和包拯如果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大多是少数服从多数。

    可是在细兰和彭丹的事情上面,他们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三个人,三个意见。

    包拯认为对方是大宋的藩属国,这一次加入了联盟军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宋朝应该等到和辽国的事情有个结果的事情马上去帮忙。

    而夏竦则认为细兰和彭丹路途遥远,打一仗耗费人力物力极多,得不偿失。在现在大宋和辽国战争进入紧要关头的时候,万万不可分心。

    范仲淹的意见在他们两个之间。范仲淹认为,帮是要帮的,但是可以让朱罗国帮助宋朝出手。朱罗国离那里很近,上一次阿三们也给大宋留下了很好说话的印象,让他们出手给他们一些好处就是了。

    三个人谁也无法说服谁。

第665章 风波起

    第665章风bō起

    这场风bō还bō及了从来不干涉大宋朝政的后宫。在后宫里面,斗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现在苏晓悠和那细兰国公主都是皇贵妃,曹皇后的位置不可动摇,她们谁做曹皇后下面的那一个,争夺的十分jī烈。

    苏晓悠的依仗是仁宗和她之间有着那么一点点的故事,最少在感情上面,她比其他的嫔妃要得仁宗恩宠,可是她的出生却让很多大臣不能接受。

    而细兰公主则是身份高贵,如果细兰亡国,那细兰公主就失去了她高贵的身份。苏晓悠和那细兰公主之间本来还有一点伪装的客套也被这件事情给彻底撕碎了。

    她们两个都在曹皇后的面前喋喋不休,这让曹皇后也无法拿定主意支持哪个大臣,最后大家一起传球,让那彭丹的国王和细兰的王子来前线找仁宗,请仁宗拿主意。

    前线的将军们和随仁宗同来的大臣也不比范仲淹和夏竦他们强到哪里去,意见不统一,甚至争论的比朝堂上还要jī烈。

    那细兰的王子和彭丹的国王却是态度很统一的,他们一个复仇心切,一个急于复国,一天来找仁宗八次,把仁宗nòng的很烦,听到她们的名字就烦。

    “万岁,还是见见他们的好。”

    陈元是支持出兵的,不是那种请朱罗国出兵,或者是等宋朝打赢了辽国之后再出兵。陈元是第四种意见,他建议现在,马上,立即出兵帮助这两个藩属国。

    这种意见基本上没有人附和。

    但是陈元坚持,他试图再一次说服仁宗:“万岁,那些海盗留在彭丹和细兰的时间越长,两个国家的损失就越惨重。而且臣知道那些海盗的作风,一旦他们落脚了,必然会让其他的海盗也来,越到最后越不好打。”

    仁宗摇头:“世美,那里毕竟离我们太远了,比从对马到我们这里的路途还要远许多,这要是出了什么意外,事情可不太好处理。”

    陈元一抱拳:“正因为远,所以我们更要去。细兰的国王临死前喊的那句话是我们必须去战斗的理由。‘我是大宋藩属国的国王’,万岁,我们要所有的藩属国都知道,即使远在天边,这句话也是他们最有效的护身符。”

    仁宗愣了一下,然后微微点头:“这样吧,你拿个方案出来,朕考虑考虑。”

    陈元心中早已经有了计划,这一次的战斗必须是宋军出战,但是像军费什么的,可以要求那些藩属国均摊,每个国家象征xìng的收上一点。不是说差他们这两个钱,关键是用这种形式很直接地告诉他们,宋朝为藩属国做什么了。

    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计划,想要真正完成这次远洋征战,宋军必须做很多工作,必须有一个详细的方案,为了说服仁宗,也为了打好这一仗。

    “是,臣遵旨。”

    对于大宋来说,彭丹和细兰的事情只是一个chā曲,辽国的战争才是现阶段的主要旋律。仁宗的话题很快就转回了辽国的事情上面。

    现在整个辽国虽然说是动员了百万大军,但是只有耶律涅咕噜手中那四十万大军还算的上jīng锐,对宋朝还有威胁,只要能吃掉这四十万铁骑,辽国人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宋军的先天缺陷就是缺少速度,虽然得到了西疆后组建了骑兵部队,但是杨文广手上的骑兵和耶律洪基大战一场损失很大,李士彬的队伍几乎就是被耶律涅咕噜一下干掉了。

    只剩下野利遇乞带领的十多万西疆羌兵,现在正在被耶律涅咕噜压着打呢。

    野利遇乞打仗的本事还是不错的,他能用十多万人把耶律涅咕噜的大军拖住,为宋朝争取一些反应时间,表现的可以说是十分出sè了。

    现在的问题是,救援的部队去少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如果仁宗把部队全部往西移动,耶律涅咕噜肯定拿tuǐ就跑了,他这一仗他抱定的态度就是把宋朝大军给拖回去。

    想要像包围耶律洪基一样包围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耶律洪基的身边有近二十万步兵拖住他的脚步,可是耶律涅咕噜没有。只要他手上这几十万辽国骑兵如果还存在,他们就是宋朝灭辽的最大障碍。

    仁宗转身坐了下来:“辽国人已经派人来谈判了,朕真的有点想答应他们,毕竟现在西疆的形势对我们不利,若是朕再年轻十岁,必然会答应的。可是这一次朕一定要辽国人赶出中原,最少也要让耶律涅咕噜那几十万虎狼有去无回。”

    陈元笑了一下:“万岁说的正是,辽国疆土太大,我们一口吃不下去,只能一步一步的来,所以我们一定要确保他始终在我们控制之下,想吃的时候随时可以动手。那几十万辽国jīng锐断然是留不得的。”

    仁宗的眼睛看着陈元:“你,和耶律涅咕噜很早就打过jiāo道了,怎么样,如果我让你统兵去战他,你有没有把握击败他?或者是把他留下,等到我们大军过去?”

    陈元摇头:“臣可以试一下。”

    现在的陈元已经不是以前的陈元了,现在的陈元什么都有了,却变的沉稳了许多。也许是年纪大了吧,他再也不喜欢拍着xiōng脯和人打包票,不管是什么事情。

    打败耶里涅咕噜可能不太容易,但是想把他留下来,陈元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自己布局了这么长时间,又岂会因为一两手的意外让整个棋局陷入被动?

    这一段时间由于辽国人无暇顾及北方,méng古哪里王伦发展的非常顺利。王伦是天生的组织者,李铁枪和郭邈山英勇善战,加上那些méng古人本来就是这个时间天下间最好的战士,穆里合的手下已经聚集了一万两千名méng古骑兵。

    如果有需要的话,他还可以召集附近的méng古部落来为他助战,因为他现在是méng古的长生天。

    陈元早就通过王伦和穆里合取得了联系,提出在必要的时候请méng古人为宋军作战。

    他开出的价钱是一个敌人的人头一两银子的货物。按照宋朝现在的市价,折合成实物支付。这个价钱对于méng古来说是天价了。

    现在的大宋一两银子能买两匹麻布,两匹麻布拿到méng古,可以换两个男奴,或者三个nv奴,或者两匹小马驹。更别说头人们需要的那些瓷器,茶叶之类的奢侈品。

    不管是看在钱的面子上也好,还是看在王伦的面子上也好,穆里合答应的非常干脆。双方约定,如果陈元需要méng古人为他作战,按照敌人的数目付给méng古人一成的定金,至于méng古人接不接这趟生意,或者说他们用多少人来接,那是他们的事情。部队出现的死伤,也是méng古人自己的事情。

    这些méng古人只是能给耶律涅咕噜增添一些麻烦而已,陈元真正依仗的是,从朱罗国赶来的两万士兵已经到了西疆。

    阿三们的战斗力从古至今都没有高过,不过古代冷兵器时代和他们作战的部队第一次总是会被阿三们杀的大败。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虽然不行,可是他们的战象却是相当厉害的。看上去一个庞然大物,吓人呐。

    就算人不害怕,那胯下的战马也不敢和战象对冲。

    陈元觉得阿三们居然这么热请,既不要军费也不要抚恤,万里迢迢赶来帮忙打架,现在自己也正需要人助拳,自然先把那些战死不用赔钱的拿出来使唤。

    有了这两个外援,最少可以给耶律涅咕噜一个意外的惊喜。

    陈元向仁宗请命:“皇上,让微臣去试一下吧。”

    仁宗正待点头的时候,外面的卫兵忽然进来,将一份密报送到仁宗的手里。看着那份密报,仁宗脸上的表情忽然变的很是凝重。

    陈元抬头问道:“万岁,发生什么事请了?”

    仁宗将那密报递jiāo到陈元手上:“你看看吧,耶律宗元已经几天没有出现在任何场合了,萧鞑里说他去部队去了,可是这件事情辽国人没有一个大臣知道。”

    陈元看过之后,又是仔细的看了一遍,深怕自己漏掉一个字。直到能把这密报的内容背下来之后,陈元一声叹息:“万岁,臣敢肯定,辽国必然有事情发生了。”

    仁宗点头:“我也知道,可是我们都不清楚辽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万岁,还记得辽兴宗死的时候么?那一次我们已经错过了一个机会,现在臣以为我们当去探听一下辽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件事情可不是好打听的,萧鞑里封锁了所有的消息渠道,即便是那些朝中的大臣们她也是做了必要的隐瞒。

    现在所有人都想知道耶律宗元到底去了哪里,或者有些有心人直接问出了耶律宗元是不是还活着的问题。

    可是萧鞑里咬死了嘴巴。

    说出来自己就是一个死字,不要说手握四十多万大军的耶律涅咕噜,所有的辽国人都不可能会放过自己的。

    只要她能坚持到和宋朝达成停战协议,然后接回耶律洪基,干掉耶律涅咕噜。那个时候自己还是太后,耶律洪基还是皇帝。耶律宗元父子注定会被写入辽国的史册,耶律宗元暴毙,耶律涅咕噜是战死。

    她算尽了机关,甚至算清楚辽国每一位大臣对这件事情可能会持有的态度,找出破解的办法。直到今天,当耶律涅咕噜的大军压到西疆,宋朝也出现了求和的声音,萧鞑里相信只要自己的价码给的高一些,相信能和宋人达成这个jiāo易。

    一切好像都在按照她的计划在发展,可是萧鞑里少算了一个人。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越是机密的事情,越有可能会被那些不相干的人物把事情给坏了

    藤原昆三郎等了四天也没有等到耶律宗元,关于耶律宗元的下落现在辽国流传着各种版本。藤原昆三郎却发现,以前那个耶律宗元的跟班好像有些不太正常。

    他马上意识到,辽国,耶律宗元,可能真的出事了

第666章 初蹬战场

    藤原昆三郎意识到,这一次辽国的危机可能无法避免,而东瀛重新崛起的希望押在谁的身上,可能也必须要做出选择。

    如果是平常的人,肯定选择现在胜算很大的萧鞋里,但是藤僚昆三郎不是寻常人物,他选择了耶律涅咕噜。因为他相信萧鞋里帮不了东瀛,即便萧鞋里很有手段,可是战场上需要的是男人,需要耶律涅咕噜那样能把手中的武器刺入对方身体的男人。

    现在他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他明白,自己要赶快站队。而萧鞋里这个时候已经这位远方来的客人忘记了,她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那些和耶律宗元的关系比较好的辽国大臣的身上。

    把这些大臣用各种手段挖过来,或者除掉,那么耶律涅咕噜就算回来了,也是孤家寡人一个。四十万雄兵很可怕,但是除了四十万雄兵以外什么也没有耶律涅咕噜就不可怕了。

    萧教里用一个支点很巧妙的撬动了她根本承担的重量,当藤原昆三郎把这个支点悄悄的挪走的时候,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动荡。不光是辽国,大宋,蒙古,东瀛,高丽,甚至吐蕃和回鹘,都注定要被波及。

    皇佑三年七月,汴京又一批新的援军要踏上了征途,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支援三关。

    战争打的就是人力,还有物力。在这方面辽国根本没有办法和大宋相提并论。辽国人除了耶律涅咕噜那几十万大军之外,基本上已经无法再大规模调动部队了,可是宋朝的军队却是一批接着一批的开往前线。

    以前宋军出征的时候都是将悄悄的,但是现在不同,每一批援军出征,只要时间允许,都必须从汴京走一下,夏辣会带着百官亲自出来相送。

    这是一个形式,但是这个形式能让老百姓的心中感觉到踏实。辽国人是打来了,可是咱们的部队也上去了。

    这一批新军全部都二线的部队了,甚至有一些是刚刚招募的适龄男子。本来仁宗是想让他们训练半年,然后等到前线把辽国打的差不多了,再派他们去扫尾的。

    可耶律涅咕噜兵压西疆,这批援军必须马上启程。十万士兵的盔甲雪亮,一个个拿着手中的武器显得是那样的斗志昂扬。队伍中两个不惹人起眼的小兵那神情更是兴奋。

    陈冬哥用胳膊捣了一下旁边的宁哥儿:

    “喂,你杀人会怕么?”

    宁哥儿摇头:..不怕。”

    他们两个是偷偷跑出来的,本来他们的年纪还没有到十六周岁,可是这对于陈冬哥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他让耶律念陈帮他模仿陈元的笔记写了一个条子,意思是请通判大人帮帮忙,把陈冬哥和宁哥儿的年纪改大一些。

    然后派一个不识字的家丁给那通判送了过去。!,耶律念陈写的一手好字,小小年纪模仿起陈世美的字体非常的像。通判对陈世美的墨宝本就不是很熟悉,随便看了一下,也没有怀疑什么。

    现在的汴京大人物们都喜欢把自己孩子的年纪改大一些,因为朝廷的政策随时再变,那封妻荫子的事情不知道明年还有没有了,今年如果还有那就赶紧赶上去。

    通判还真就给他们把这事情给办下来了。

    两个人拿着名册来到军营,这两个小子生的倒是魁梧,特别是宁哥儿,嘴角已经长出了浓浓的胡须,看上去和李元昊颇为想嘉

    再加上表演了几手足以怔住那些军士们的绝活,负责审核的都头当即拍板,这两个小子他要了,还给了宁哥儿一个军头当当。

    宁哥儿天生就属于战场,拿着都头递给他的那把钩镰枪,他感觉浑身的血液顿时沸腾了起来。

    眼睛盯着那雪亮的枪头,宁哥儿好像又看到了枪头上充满了鲜血,那血,好像就是李元昊身体里面流出来的一般。

    他的手不自觉的拉了一下陈冬哥:“冬哥,上了战场,一定要跟在我身边。”

    陈冬哥看看他那副模样:“怎么?你好像有些害怕了?说实话我也怕,我还没杀过人呢。”

    宁哥儿像是回忆什么一样:..杀人,是很简单的,一刀砍在他的身体上,他就完了。但是接下来的几天你一直会记住那个被你杀死的人,那张临死前痛苦的脸庞会时常出现在你面前,直到你杀死第二个,第三个,你眼前的脸庞多了,也就自然记不住了。”

    陈冬哥挠挠自己头:“你说你五岁开始杀人,是不是真的?”。

    这是真的,宁哥儿五岁的时候,李元昊就训练他杀人,但是现在没有必要陈冬哥说什么。

    他转过头来看着跟在身后的十个除了陈冬哥都比他大的同袍,宁哥的面色非常严峻:

    “诸位同袍,上了战场,我希望你们跟着我,就算形式再危险,请不要弃我而去,因为,我不想一个人战斗,我害怕一个人被对方围攻。”

    陈冬哥拍拍他的肩膀:..你放心吧,咱们兄弟一起出来的,要么死在一起,要么就一起回去。”他根本不知道宁哥儿的恐惧来自于哪里,李元昊惨死的场景宁哥儿一日也没有忘记,小的时候他不懂,不懂自己那个勇猛无比的父亲为什么会落到那个下场。但是现在他知道了,因为对方人多,因为陈世美用一些不是战场的手段让自己的父亲只能一个人战斗。

    假如野利遇乞不和李元昊翻脸,假如那些忠于自己父亲的人不离开他,后来在山谷中围攻父亲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是父亲的对手!

    宁哥儿暗暗发誓,自己这一辈子绝对不能一个人去战斗。他要有兄弟,他要有自己的朋友,那种生死不渝的朋友。

    报仇?想到这两个字他笑了一下,反手搂过陈冬哥的肩膀:“好兄弟!”

    “起程了!”

    一切形式都履行完毕,领队的宋广大喊一声,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往三关开拔。

    宋广也是很多年没有领过兵了,自从朝廷的军制一变,他就在并不担任了一个大夫。特别是秋青,刘平等新一代的将领崛起之后,他更是没有了亲自带兵的机会,平时出谋划策的纸上该兵倒是做过不少,可是那哪有自己带兵出征过瘾?

    这一次范仲淹等人也是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人选,三关很重要,宋军可以从哪里攻打辽国的西南边陲,辽国也能从哪里打人大宋西疆。所以去镇守三关的武将必须有足够的经验和威望,特别是威望,要让所有的后面去援军都服从他的指挥才可以。

    宋广符合这一些条件,于是他获得了这次机会。他非常想好好的表现一下,毕竟这可能是宋广谢幕表演了。

    现在只是希望那夏随能把辽国人脚步拖住一段时间,让自己可以赶到三关。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队伍中有两个虚报年龄的小兵。

    宋朝的援军刚刚到达指定的地点,也就是陈冬哥和宁哥儿被调入瓦桥关的第二天,耶律涅咕噜的部队浩浩汤汤的冲杀了过来。

    “将军,看样子宋军的援军到了,这瓦桥关就有两万宋军!”打先锋的辽国将军没有敢轻易的发动攻击,耶律涅咕噜和他们说的很明白,这一趟他们不可攻击宋军坚城,所以他一直等到耶律涅咕噜到来。

    耶律涅咕噜抬头看看城头飘扬的战旗:

    “这是宋军那支部队?大将是谁?”

    “现在宋军的军制和以前不一样了,弄不清楚是那支部队,不过应该是宋广统帅的。”

    “宋广哼,无能之辈。传令三军,准备攻城。”

    那先锋有些错愕:“王爷,不是说不打坚城么?”

    耶律涅咕噜手指城头:“宋广把守的城池能叫坚城么?五日之内,本王袭破三关!”

    瓦桥关外的那个小小的城堡里面,宁哥儿的眼睛盯着前方,他的手心开始冒出汗水来。

    眼前的场景勾起了他儿时的记忆,让他整个人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

    “冬哥,辽国人马上要攻击了。”

    “我知道!看看我们谁杀的人多好不好?”

    陈冬哥对宁哥儿下了战书,宁哥儿呵呵一笑:“就你?算了吧,你不是我对手。“陈冬哥像是受了极大的侮辱一般:“我又不是没赢过你。”

    “那是我怕伤了你。”

    “少废话,你敢不敢跟我比,给个痛快话就是了。”

    两个人说话间辽国人的号角就吹响了,宁哥儿哈哈一笑:“好,比!”

    宋军的弓弩相当的充足,第一次辽国的攻击根本连墙边都无法靠近。当天一天,宁哥儿和陈冬哥都没有入账,因为那漫天的弩箭射出去之后,他们根本弄不清楚那个弩箭是自己的,那个敌人是被自己射死的。

    第二天,战场的情况依然是这样,辽国部队的攻城仿佛还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面,而宋军守城却完全不同了,这让宋广在墙头看的直是摇头,假如耶律涅咕噜只有这个水平,那么李!彬实在是太窝囊了。

    第三天,耶律涅咕噜开始挖地道,好像是想用这种办法攻破宋军的城池一般。可是宋广的经验无比的丰富,一次又一次的化解了辽国人的攻击。

    第四天,辽国人一轮疯狂的冲锋之后,损失了两万多人,终于是有人登上了城头,不过很快被宋军赶了下来,还抓了几个活口。从那几个活口的嘴中,宋广知道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耶律涅咕噜打算趁夜离开,辽国的军土已经都做好了撤退的准备。

    宋广的心思忽然活了起来。

第667章 帮倒忙

    第667章 帮倒忙

    宋广沉不住气了,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击败自己的往往不是自己的对手,而是自己内心的那种**。

    耶律涅咕噜这几天的“良好”表现,让宋广觉得辽国人简直不堪一击,现在辽国人已经准备撤退了,如果自己出去追击的话,一定会给他们造成更大的伤亡。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朱罗国的部队来了。两万人,三百头战象。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