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牛驸马爷686-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爹,没有必要让他这一辈子他父亲的作为承担后果。

    赵懿从屋里走了出来:“相公,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陈元这才收起对宁哥儿的忧虑:“哦,今天回来有些事情,让伙房烧几个好菜,晚上有客人要来。”

    赵懿笑了一下:“来的人多么?正好姐姐他们晚上也来,如果人不多的话,就一桌吧。”

    “长公主他们也来?有什么事情么?”

    自从长公主和李玮和好之后,长公主懂得了迁就李玮一些,而李玮也明白自己作为一个男人,不能靠驸马这个头衔活一辈子,他们的感情比之从前好了许多。

    可是这两个人都不太地道,和好之后就把陈元抛在脑后了,这些年出了过节的时候双方礼貌xì;ng的探望一下,他们很少主动上mé;n。

    赵懿说道:“听说父皇往北面调集军队,这一次李玮的部队也要出征了,我是邀请姐姐来的,算是给李玮送行吧。”

    陈元点头:“也好,很长时间没见了,再说这一次让长公主帮忙看看人。我给妹找了一个后生,今天晚上让那后生来吃饭。”

    赵懿一愣:“咦?那家后生能有这么大的面子?让你亲自请他来吃饭?”

    陈元笑笑,搂住赵懿的肩膀亲了她的额头:“不要多问,去让伙房准备一下,一会你就知道了。”

    柳永是第一个来的,然后是徐积,最后是长公主和李玮夫fù;。

    宋朝的礼仪是很严格的,若只是徐积一个人来,陈元打算把酒席搞的随便一点,就当做家宴就可以了。但是李玮和柳永也来了,那么nv人就不能在桌子上吃饭。

    但是男人可以,哪怕是庞喜那个身份,都能坐下来的。

    两三个人说话的时候,徐积还可以看对方的口型来确定对方在说什么,但是人稍微多上一些,他应付起来显然有些吃力了。

    陈元倒是体谅他这一点,把谈话速度控制的很慢。

    “李玮,皇上这次让你去什么地方?”

    “河间府,就是白yù;堂他们那里了,我这次跟着任富将军一起去,我们这些兵都是没打过仗的,我这心里当真没有底气。”李玮的眉头皱在一起。

    陈元笑道:“你以前不是很勇猛的吗,怎么现在怕了?”

    李玮看看他:“以前不是每心思活下去么。”

    他上次跟陈元去党项那么拼命,是因为那时候他在生活当中受到了挫折,感觉活着还不如死呢。但是现在不同了,日子过的滋润的很,这要是万一在战场上把命给丢了,舍不得的东西实在太多。

    “世美,跟你打听个事,我们这次去河间府,到底是不是去了辽国打仗的?”

    李玮的眼睛看着陈元,脸上的神情很是期盼。

    陈元拿起酒杯来,和他碰了一下:“我告诉你,咱们老丈人是个好老丈人,就算你不想活了,他还怕公主守寡呢。和你说实话吧,这个主意是我出的。现在辽国边关局势不稳,多派些人过去在城池里面看着就是了。首先是防止敌人来打我们,还有呢,就是让辽国也要派一些部队出来才是。”

    陈元的意思就是军备竞赛了,大宋在边关放一百万大军,什么都不做,辽国人最少要放八十万人看着。这军队的开销是个天文数字,宋朝撑的住,但是辽国就不行了。特别是辽兴宗留下的那点铜钱迅速贬值的时候,辽国人会顶的很难过的。

    军备竞赛李玮不是太懂,不过没关系,听到自己只需要待在城池里面,他就放心多了,神sè;间舒缓了不少:“哦,那就好。我还以为皇上真的让我去和辽国人干仗呢。”

    陈元说道:“你看住你的部队,别犯什么错就可以了,还有,千万不要告诉公主你这一次只是在城池里呆着,知道么?”

    李玮愣了一下:“我正准备说呢,我想着她听了会很开心的,你不知道这几天她为我担心成什么样子了。”

    陈元嘴巴一咧:“你傻呀你?我问你,她为你担心的感觉好不好?”

    李玮回答的非常干脆:“好”

    “那就成了,什么都不要说,知道么?回来要是有战功你就说战功,要是没有战功她问你战场上的事情你就说不要让她担心不告诉她就是。”

    陈元说完之后顺口问了一句:“这一次你的监军是谁呀?好相处么?不行我给你安排一个熟识的人去。”

    李玮脸sè;一阵异样:“这个,人是很熟,不过你能给我换一个最好,是梁怀吉呀。”

    陈元听的呆了,接着骂道:“这是哪个王八蛋安排的?”

    “我们抓阄抓的,几十个监军,几十个将军,还偏偏我和他抓在一起了。”

    陈元无语了,这没办法了,既然任富用这个抓阄的办法,说明他是在安排不好监军了,大家听天由命,抓谁是谁,自己真的不方便去说什么。既然你们哥俩抓在一起,说明梁怀吉和李玮有缘分。

    陈元不再说这个话题,转头看看一直坐在边上仔细观察他们嘴型的徐积:“徐积,关于大宋和番邦的关系你说的非常好,今天万岁也说了,他会挑合适的机会来促进藩属国和我们大宋之间的jiāo流,但是辽国就不行了。”

    徐积马上用那种有些异样的声音说道:“我明白,辽国现在和我们正处在敌对之间,双方都会限制对方活动的,这个时候由朝廷出面,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陈元说道:“我打算在辽国成立一个货行,名义上为了双方的民间jiāo易,为了帮助辽国人商人和宋朝商人之间牵线搭桥,实际上是宣扬我们大宋的文化观念,改变辽国人对我们态度。怎么样,你去做好不好?”

    徐积摇头:“伯父,我不太明白。”

    陈元知道自己说的可能太笼统了,颜sè;**他本来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玩的,反正慢慢探索就是了。就算在辽国做的不成功也没有关系,可以为日后其他的问题积累一些经验。

    “这么说吧,设立一个货行,专mé;n收购那些辽国商人的货物,在收货物的同时呢,你可以对他们的产品提出技术上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你要建设专mé;n的学堂,教出一些有技术的辽国手艺人来。当然这只是幌子,他们会不会手艺是其次,主要的是,他们通过学习之后,能向往大宋的生活。”

    徐积这才点头:“我明白了,我愿意去,只是生意上的事情我不太懂,还请伯父派人过去帮忙才是。”

第617章 万国来朝

    第二卷'第617章 万国来朝

    

    第617章  万国来朝

    陈元一摆手:“这个你放心,生意上我会让人去做,你这一次去建立货行,就用你的名义,不要挂上大宋商业协会。你不知道,我的名声在辽国臭的很。”

    上一次陈元办货行卷走了辽国十几万,这间接的损失是更多,辽国商人对此记忆犹新,甚至现在大宋商业协会和辽国做买卖之后,有些当初被骗的人还带话过来,希望陈元能把那钱还给他们。

    可是到嘴里的那有吐出来的道理?除了耶律缕伶的那一份陈元规规矩矩的算了份子给她,其他的到现在还没有往外吐的。如果新开一个货行还是以陈元的名义,或者说和陈元有着什么瓜葛的话,那生意必然惨淡。生意还是其次,主要的是,自己说什么他们都不会信的。

    陈元他们吃饭的时候,几个老婆一个接一个轮流往里面来,一会倒倒茶水,一会问要不要热一下饭菜,这些都只是一个借口,她们是来看徐积的。这一点陈元清楚,想来徐积也应该知道。

    秦香莲的人品好,所以陈妹的终生大事所有人都表现的非常热心。其实若是在别的人家里,nv人一般不会出来管这些事情。

    在大宋其他男人的家里,nv人都是一件附属品,一切都听那男人的,但是陈元希望自己的每一个老婆都能做她们自己,而不是他陈元一件附属品。最少在家里面是这样,他给了自己几个老婆在家事上面充分的自主权和发言权。

    赵懿不用说了,菱huā的客栈现在在大宋开了许多分号;呼延瑞珠两年海盗当的腰包鼓鼓的,已经开始跑正经的远洋生意了;耶律缕伶由于投钱给陈元投的最早,当陈元和她算份子的时候,尽管占了她许多便宜,可现在依然每个月要给耶律缕伶一笔庞大的数目。

    她们每一个人都能离开陈元独自生活,都有自己的地位,不属于任何人。

    只有秦香莲一个人闲着没事,秦香莲实在做不好买卖,因为她人太实在了,陈元曾经想过让她去经营一个米铺,结果她只要看人家买米的人可怜,马上就不卖了,直接送。

    没到半年的时候米铺亏损严重,只能关mé;n了。驸马爷家大业大是不错,但是米铺不是义庄,不能那么来的。

    也正是因为秦香莲憨厚,所以人际关系相处的很好。从赵懿等人脸sè;上可以看出,她们对这个徐积也是比较满意的。至于她们出去之后和陈妹说些什么,陈元就不管那么多了。

    陈元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用文化去侵略对方,这一点在二十一世纪老美经常用的,为什么被自己忘的这么干净?归根结底一个原因,陈元他不是一个文化人。

    徐积现在说出来了,陈元觉得可行,最少没有什么坏处。那就执行吧,为了让徐积的方案更完备一些,陈元让柳永为徐积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理论上的,还有实际上造势。

    “柳永,你这几天帮徐积看看一些辽国的资料,还有关于现在范大人说的荫子的事情,皇上让徐积在这几天写一个方案出来,这种事情他还年轻,没有什么经验,你帮帮他就是。”

    柳永现在等于是大宋的新闻主编,他的手里有许多被压下来的稿件,这些稿件并不是写的不好,有的是因为言辞太jī烈,有的则是如当初王安石一样,看的太透了。

    柳永冲陈元下了保证:“驸马爷放心,有我在什么都没有问题。”

    陈元忽然想到了什么:“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把终身大事给办了?你都四十多岁的人了。”

    柳永被这个突如其来的话题问的一愣:“这个,我还没有想过。”

    陈元用手指点点他:“我可提醒你一句,陈师师现在已经不在山庄做事了,她手里有些银子,人家可以回家去过富足的生活,但是她在汴京租个小宅子,等谁呢咱们心里都清楚。”

    柳永面sè;很是尴尬,说真的,他也觉得自己亏欠陈师师许多。当初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是陈师师接济自己度日,这一点柳永没有忘记过。

    可是关键的问题是,当初接济柳永的不止陈师师一个,现在依然在等柳永的也不是陈师师一个。柳永是个多情的种子,这些nv子他都喜欢,正室只能有一个,选择陈师师就对不起那姓谢的和姓王。让陈师师来做小,柳永又觉得自己太不地道了。

    他至今没有娶妻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不是他没有合适的对象,是合适的对象太多了,他不知道该娶谁,当真让他很是苦恼。

    所以他一直耗着,希望能耗到有几个nv子耗不下去了另谋他路,那自己就好办多了。

    陈元没有多说什么:“你自己看着办吧,如果你想娶她进mé;n,我可以帮你去说媒,如果你想让她离开汴京,那你自己去就是了。”

    柳永被陈元说的低下头来,闭上自己的嘴巴,闷头喝酒。

    李玮的酒也喝的差不多了,脸上那道刀疤显得红红的,灯光下有些让人害怕,他放下酒杯:“不能再喝了,再喝我就回不去了。”

    陈元也没有攀他喝酒:“随你,不喝就算了。这一次多加小心,其他的话不说了,少出城,安全第一。”

    李玮点头:“我知道,说真的世美,其实我一直不太明白,咱两都是驸马,为什么皇上对你这么好?却好像有些不待见我呢?”

    陈元一听这话就知道他已经喝高了,脑子不太灵光,一时把真话给说出来了。当下笑道:“莫要胡说,皇上什么时候不待见你了?”

    李玮眼睛睁的很大:“我说真的这些年还好些,以前,我给他请安,他从来不拿正眼看我。”

    陈元心中暗道,那是你以前做驸马做的太窝囊,你自己把自己做窝囊了,就不要怪别人不待见你。不过这话他没有说出口,毕竟李玮已经改了,没有必要去揭他以前的短处。

    陈元也没多想,呵呵笑道:“我告诉你,有的时候老丈人也是要哄骗的,多说两句好话没什么关系。”

    李玮把脑袋凑了过来:“是兄弟,你教教我。”

    陈元点头,正待面授机宜的时候,忽然发现徐积的眼睛紧紧盯着自己的嘴巴,心下顿时一惊,糟糕忘记自己未来的nv婿也在这里了,这其中的奥妙万不能让他知道,万一日后他用这个办法如自己糊nò;ng仁宗那样糊nò;ng自己,岂不是冤枉?

    当下一拍李玮肩膀:“跟你说着玩呢,谁敢哄骗皇上呀?哈哈。”

    笑声虽然好像很开心,可是陈元知道酒不能再喝了,因为自己也高了。

    徐积在柳永的帮助下,没有几天就把那资料搜集的非常齐全,他把方案jiāo给仁宗之后,仁宗马上拿到大殿上来讨论,为那些大臣的官员们的孩子举行特殊的科考。

    考试的制度徐积也说的非常详细,举行一次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后,就要为那些官员的子弟举行一次考试。

    相比科考来说,他们的考试要容易许多。全国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都可以参加这样的考试,考的好的马上外放做官,或者留在京师,考的一般的给一个闲职,当冗官去吧,日后有机会就让你来补,没有机会你就一直在那里冗着。

    大宋现在的冗官不好当了,朝廷整天有人要裁撤冗官,这让他们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

    那些考的实在太差的,冗官都没的当,下次再考。

    按照比例来说,就是十个人中间,一个留在京城,两个外放,四个候补,三个回家。

    这个方案很快被那些大臣们接受了。它不光是折中了范仲淹那一刀砍下去的做法,还把整个反对这项政策的队伍分化成为两级。那些官职小的官员,比如五品以下的,他们对这项制度是举手赞成。

    因为如果按照以前的规矩来办,那他们的孩子注定要成为冗官那一行列的人,留在京师和外放做官的都是那些朝廷大员和边疆大吏的孩子。

    但是现在所有的孩子在一起考试,以成绩的好坏来决定自己的位置,这让他们看到了更好的机会。

    反对派的阵营被瓦解之后,那攻守同盟马上破裂,仁宗非常顺利的颁布了法令,大宋实行了一百多年的荫子的制度,虽然没有完全被废除,却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宋朝产生冗官的最大的一个途径被卡住了。

    货币的改革在全国推广的也是相当顺利,又是一年节快到了,汴京比之去年还要热闹了许多。

    由于道路越来越好走,马车越来越多,不光是有些外地人来看望自己在汴京的亲戚,还有些人跑很远的路程过来,带着一些各方的杂货,希望能趁着这个热闹的节日赚上一笔。

    从这方面看来,从铜钱本位向银本位的转变,并没有很严重的影响大宋百姓的生活。

    因该说今年的百姓是很有福气的,因为今年他们的大宋不光有huā灯可以看,还有一项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盛世景象,正好被他们赶上了。

    宋朝虽然自称天朝,藩属国也有很多,可是这些藩属国以前看上的不过是宋朝的财富而已,低一下头,就能要到钱来,这样的买卖谁都愿意做。所以从某个程度上来说,宋朝的天朝,是用钱买来的。

    这种情况从赵匡胤的时代一直持续到仁宗时代。如果陈元不来的话,还可能会继续持续下去。但是今年不同了,随着南洋贸易的开展,宋朝已经和南洋,阿拉伯,甚至非洲一带的许多的国家进行贸易。

    本来这些国家还把宋朝人仅仅当做一个jiāo易伙伴来看待,但是张匡正这次远洋真的起到很好效果。

    宋军的那庞大的船队就是最好的宣传工作,张匡正这一次沿途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邀请,而这些国家看到宋军的威仪之后,不管是出于敬畏也好,还是出于敬仰也罢了,几十个国家的使者同时选择了宋朝人最在意的节这个季节来到大宋,带上他们国家的礼品,求见宋朝皇帝。

第618章 细兰国的请求

    第二卷'第618章 细兰国的请求

    

    第618章  细兰国的请求

    大宋开国一百年了,真的从来没有几十个国家一起来朝拜的事情发生,特别是这中间还有许多国家的使者是漂洋过海不远千里而来的。光是南洋,就来了以三佛齐,爪哇两个大势力为主的近三十个国家。

    这当真让仁宗觉得很有面子,那样文官们也是一脸欣喜。就连汴京的那些普通居民都觉得腰杆子直了许多。这么多肤sè;不一样的人一起出现在汴京的街头,也算是一道异样的风景在显示大宋的富强了。

    为了把声势造的更大一些,仁宗决定,在赏灯之夜对这些番邦使者来个集体的接见,也让这些使者看看大宋最繁华的一面,以便彰显国威。

    这几天的时间范仲淹和夏竦一直在忙着这件事情,包拯也在紧张的布置着保卫工作,对于大臣们来说,这个事情上他们和仁宗是高度的统一,面子,一定要挣到面子才可以

    “世美,算过没有,这一次有多少国家前来?”仁宗问陈元这话的时候,那笑容无法抹灭,作为一个皇上,作为一个想成为千古一帝的皇上,仁宗现在的感觉非常好。

    他正和陈元走在后宫的回廊上面,陈元就跟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听了之后说道:“回万岁,一共五十八个番邦,从泉州传来消息,还有一些番邦因为路远,无法在节前赶到了。”

    这个数字已经有很多人和仁宗说过很多遍,仁宗自己也在sī下经常把那些翻过的国书拿过来数一数,念一念上面的名字。可以说他现在闭上也能说出那些番邦的名字,但是他总是喜欢别人再和他说一遍。

    每说一遍,他的脸上都又挂起一丝笑容来。

    陈元知道仁宗此刻非常jī动,想来灯会那天五十多个番邦,加上大宋的那些藩属国,一起端着他们的贡品走过宋朝大街的时候,仁宗一定更有满足感。

    不过陈元并不满足,现在来的一些人还都是亚洲范围内的,大宋的脚步应该继续往前。更何况就算是亚洲,也还有一个可以挑战大宋的庞大的巨人还没有被打倒。

    “万岁,现在张匡正只跑了半年的时间,臣相信,等到明年的时候,一定会有更多的国家漂洋过海前来的。”

    仁宗的眼神放出一丝光芒,憧憬了一下:“朕没有想到,远洋居然有这样的效果,先给那张匡正记上一功,等他回来,朕会好好的褒奖他一番。世美,夏相国说,这一次我们对番邦的赏赐也不能显得小气了,朕打算按照他们供奉的物品价格,多倍返还,你以为如何?”

    陈元当然不会反对,大宋对这些藩属国很大度,这没有什么不对,只要没有大方到清朝的那个地步,只要财力允许可以这样大度就行。

    还有,仁宗对外大度,但是他自己确是一个很节俭的皇帝。

    他一生都没有吃过满汉全席,只有犒赏大臣或者军队的时候仁宗才奢侈一点,平日里他和妃子吃饭一般不超过四个菜,而且两荤两素。留大臣吃饭的时候也是看人数而定。

    和清朝的皇帝即使国力已经不行了还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的修建什么避暑山庄颐和园相比,仁宗从自己身上省点钱放在国家的脸面上,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陈元说道:“万岁英明,这样能彰显我大宋的气度。只是臣以为,除此之外,还当向他们在展示我大宋的军力和国力。”

    仁宗呵呵一笑:“看样子你是接受那个徐积的观念了,一面展示力量,一面怀柔,这办法确实不错,好吧,明天朕让宋广文彦博带他们去军营看看。”

    大宋的禁军有许多都已经开往边疆了,不过汴京的驻军始终保持在五万人的规模。这个规模在宋朝的战争中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那些小国来说,震慑的作用应该是能起到的。

    其实这些人已经被张匡正那个庞大的船队震慑了,若非如此,他们不会来的。

    “还有一件事情我拿不定主意,有个叫做细兰的王国,这一次是他们的公主来的。”

    陈元一听是公主亲自来的,马上来了jīng神:“公主?”

    仁宗点头:“朕一开始也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他们这个国家在三佛齐的北面,距离朱罗国比较近。最近三佛齐和朱罗国时有摩擦发生,那细兰总共时有两万人口,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他们觉得自己的安全无法保障,请求做我们宋朝的藩属国。”

    陈元的地理学的不是太好,他知道三佛齐就是现在的印尼,而朱罗国就是阿三了,至于这细兰在哪里,陈元的脑海中没有什么影响,回去问问呼延瑞珠,她应该知道才是。

    仁宗接着说道:“本来答应他们也没有什么,可是在这几年,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即做了三佛齐的藩属,又年年向朱罗国朝贡,欧阳修说,这样小国反复无常,不过是看到我们宋军的船队之后认为跟在我们后面能保证他们的安全,想狐假虎威而已。”

    他说道这里停了一下:“但是,那公主说的倒是很可怜,朕觉得,左右逢源是小国的生存之道,不可用反复无常来做定论。”

    陈元觉得仁宗说道那个细兰公主的时候,语气中仿佛有些异样的暧昧,当下轻声说道:“万岁所言甚是。其实事情很简单,现在三佛齐和朱罗国的使者都已经到了汴京,万岁可以叫他们三方都来,当面调解一下。也不用正式下文,毕竟朱罗国第一次来大宋,给不给我们面子还是两说。”

    仁宗点头:“嗯,朕也是这么想的,三佛齐对我大宋一向尊重,他们那里还为先皇修建了神庙,我们的话他们会听的,就是这朱罗国,朕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态度。”

    三佛齐和大宋是友好的国家,其国家中的许多大臣都是为了躲避战luà;n而过去的汉人,也是南洋现在势力最大的国家。

    他们虽然路途遥远,中间还隔着一个大洋,但是来宋朝朝贡的次数比之占城,jiāo趾这些宋朝的藩属国还要多。

    直到后来宋朝被元朝灭了,三佛齐断绝了元朝的一切jiāo往。说起这事情还有一个笑话。忽必烈当时对于三佛齐不买他的帐很是恼怒,当即联系了三佛齐的死对头,也就是现在印尼国家的前身,爪哇,一起来对付三佛齐。

    两万大军坐着上千艘大船浩浩汤汤的来了,三佛齐被忽必烈的部队打的很惨,惨倒几乎爪哇人认为自己可以独享胜利的果实之后,爪哇人从背后向元朝的部队发起攻击,两万大军,一个没回来。

    再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赶走了mé;ng古人,三佛齐马上恢复和明朝的邦jiāo。可是那个时候三佛齐已经衰弱,洪武三十年被爪哇给灭了。

    历史上都吧爪哇当做是印尼的前身,而不是三佛齐,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事情,因为爪哇灭了三佛齐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肆屠杀居住在那里的汉人。

    这算是历史上印尼第一次排华。

    不过那个时候印尼人很不幸,因为他们碰到了朱元璋这位连自己兄弟都能杀的狠角sè;。

    当时汉人都被赶到三佛齐北方的一些小岛上面,眼看面临着灭顶之灾,这个时候他们的祖国并没有忘记他们,朱元璋一声令下,十余年间大明几万士兵渡过那片大海赶去为自己的同胞助拳,即便是他的儿子和孙子争夺帝位的时候,依然没有中断对那里汉人的支援,再次打败爪哇人之后,三佛齐就成为了明朝的藩属国。

    话题扯远了,总之三佛齐和宋朝的关系,就像是现在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关系一样,一脉相连,血浓于水。

    这一次就算是没有细兰这档子事情,仁宗也打算看看能不能调解朱罗国和三佛齐的争端。

    唯一的麻烦就是大宋是个君子之邦,这一点周围的国家都是公认的,虽然陈元屠杀东瀛人给这个称号抹上了一点不光彩的形象,但是前一段时间宋朝帮助大理摆脱危机,现在又正在和吐蕃回鹘谈判,已经把东瀛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点了。

    那朱罗国第一次来大宋,还是来朝贺的,作为一个君子,在这个时候总是要客气一些才行,不能用那种下发最后通牒的语气。

    仁宗看看陈元,本来他想让陈元去接触一下的,但是想想现在陈元正在处理吐蕃和回鹘的事情,这事情在仁宗心中地位比细兰要重要多了,毕竟细兰太小,太远,他根本不知道在哪里。

    “朕觉得,还司马光去接触一下吧,世美你就全心做好吐蕃和回鹘的事情就可以了,他们现在答应我们的条件了么?”

    陈元一阵苦笑:“万岁,若是我们现在bī迫让他们用银子来买盐,买茶,他们马上就会答应的。可是您又说不能太过分,这样他们tǐng的住的。他们不是大理,不断了他们的盐和茶砖,很难让他们屈服。”

    仁宗的眉头皱了一下:“我不是让你去欺负人,我是让你去和他们商谈,不要总想着用一些威胁人的手段来。你让他们派兵去贺兰山,人家也不是不答应,只是多要一些军费而已,你们慢慢谈着就是,反正辽国的事情还有时间。”

    陈元低头:“是,微臣遵旨。”

第619章火枪队

    第二卷'第619章火枪队

    

    第619章火枪队

    陈元对于回鹘和吐蕃提出了让他们出兵帮助宋朝对付辽国的条件,回鹘和吐蕃也想着在辽国的战斗中能分上一杯羹,他们早先已经和仁宗说过,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们愿意出兵相助。

    可是在出兵的形式上面,吐蕃和回鹘却和大宋产生了分歧。

    按照他们的意思,也使现在通用的一个观念,他们的军队打下来的地方都应该是他们的,就算jiāo给大宋,大宋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来补偿他们。

    陈元当然不想付出这个代价了,辽国是已经下锅的青蛙,煮熟是用多少火候的问题,如果让吐蕃和回鹘人介入,大宋要付出的可能比他预计的要多。

    陈元的意思是让吐蕃,回鹘,大理,jiāo趾,占城,这些大宋的藩属国全部出兵,让辽国人知道,这次来打他们不光是大宋,而是“联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