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牛驸马爷686-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野利遇乞毕竟是孩子的娘舅,刚才野利氏死在他面前的时候已经刺痛了野利遇乞的心,现在看到众人要杀这个孩子,马上跑了过来,跑到宁哥儿的身前站好:“陈大人,他一个孩子,他胡说的。你放心,我回去好好教教他,等他大了会明白的。”

    陈元忽然站了起来,笑了一下:“大王放心,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现在正在大宋念书。我不会伤害他的。”

    野利遇乞根本就不放心,不过他现在真的做不了是什么,所有人都要杀宁哥儿,只要陈元点头,这个孩子死定了。

    陈元招手,让宁哥儿过来。宁哥儿倒是就过来了,站在陈元的前面。

    陈元问道:“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想杀的人中间,有没有我一个?”

    宁哥儿点点头。

    陈元哈哈一笑:“好,有志气。野利遇乞,这个孩子我带走了,我要带他大宋。”

    自己答应过他的母亲,一定要让他活着。对一个临死前的母亲做出的承诺,即便自己不是一个正人君子也要履行诺言,即便这个孩子日后长大可能真的会找自己报仇,陈元一样要让他活着。

    说走就走,陈没有多留片刻功夫,甚至连兴州城都没有进。

    党项还有许多麻烦的问题,如果陈元留在这里帮助野利遇乞,那么一切的困难都可能会被慢慢的解决。可是陈元走了,留了一个烂摊子给野利遇乞收拾。在这个烂摊子的里面,还有许多手握重兵的党项豪族。

    陈元相信,只要大宋控制一下对野利遇乞的援助,用不了多长时间新的战争就会爆发。等到野利遇乞无法控制局势的时候宋军再回来,下一次,就不会再走了。

    王安石还留在卫幕氏的领地上,陈元对他说,等到野利遇乞镇不住的时候,让王安石帮助卫幕氏来宋朝讨要必要支持,那个时候他才可以回来。

    和王安石一起留在党项的还有耿天德,他带着两千人马驻守耀德城。

    现在驸马爷要回汴京去了,去邀功请赏。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吧,一万多人干掉了李元昊这个战绩无法抹杀的。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很开心,没走几天就进入了大宋,过了盐州之后部队更是放松了,来到河中府,在沿着大路走,用不了几天就能到汴京了。

    董奎和言占骑着大马走在最前面,两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言占说道:“哥哥,你发现没有,咱们这仗是越打越顺手了,这一次再也没有跟着驸马爷头一次进入党项那样的场景。***,我记得清楚,上次打摊粮城的时候,那刀就擦着我头皮过去的,兄弟要是蹲的慢一慢,现在你就没我这兄弟了。”

    董奎呵呵一笑:“没有了正好,我家弟妹最少能守几年清白,一个好好的姑娘,就被你这个有断袖之癖的家伙给糟蹋了。”

    言占急忙打住:“行了行了,别说了行么?”

    董奎回头看看,发现自己的监军也离的很远,当即说道:“对了兄弟,你那监军呢?咱们一路上都看不到他?”

    言占冷哼一声:“哼,这几日我照顾他,给他在帐篷门口专门搭了一张小床,现在只剩下半条命了,在郎中那里休养呢。”

    董奎看着言占:“哎呀,你小子够狠的?”

    他自然知道帐篷门口搭床意味着什么。一个帐篷里面几十个士兵,不说多吧,一晚上有七八个起夜的,就要开十几次门。这西疆的风猛啊,你睡帐篷门口,人家一开门,一股风过来,保准把你冻醒了

    言占一摆头:“我这不是照顾他么?他一文人,跟我们大老粗睡不到一起。”

    董奎摇头:“完了,看样子你这趟军功是完了,驸马爷说了,现在报军功要有监军的大印才行,你小子把他整成那样,他能盖上印章才是怪事呢。”

    言占呵呵一笑:“这就不用哥哥操心了,兄弟能让不舒坦,也自然能让他再舒坦了。对了哥哥,这次你回去,这终生大事也该操持一下了吧?”

    董奎忽然一声叹息:“唉。”

    言占问道:“怎么了?”

    董奎说道:“你不知道啊,自从上次看到李玮那媳妇之后,我这心里就难受你说驸马爷的几个老婆漂亮也就算了,咱没人家命好咱认了,你看李玮那小子?要官没我官大,打架他也差远了,论长相吧,他虽然英俊,可是哥哥这张脸怎么看也英武的很呀,为什么没有那么漂亮的小媳妇看上我呢”。

    更多到,地址

第504章 班师凯旋

    第504章班师凯旋

    两个人正在闲扯,只见前方出现一队人马。

    领头的是一个地方官员,身材微微有些发胖,看见董奎和言占的队伍出现之后,那队人立刻摆好了队形排列在两边,一个衙役骑着大马飞快的跑了过来。

    董奎呵呵一笑:“兄弟,看样子又是来犒赏咱们的。”

    言占说道:“你算了吧,那些文官几时会犒劳咱们?人家是奔着驸马爷来的,这一次驸马爷回去必然要高升了,瞎子都看的出来。”

    董奎也不在意:“都一样,驸马爷吃肉,咱们能捞到点汤喝就行。”

    说话间那衙役已经非常近了,只听他远远的喊道:“前方可以党项安抚使陈大人的凯旋之师?”

    董奎掉转马头:“兄弟你在这里应着,我回去和驸马爷回报一声。”

    言占点头,拍马迎向那衙役:“正是,请问你们是哪个府的?”

    那衙役回到:“请禀报陈大人,河中府的余大人闻听陈大人凯旋归来,特意摆设酒宴,代表河中府的父老乡亲祝贺陈大人立下盖世功勋,请三军将士留步,少饮一些水酒。”

    言占说道:“请稍后”

    同时挥手示意大军停下,那衙役也没有退回去,他通报完了还要等着从陈元哪里传来的答复。

    一路上已经有很多地方的官吏这样做了,陈元对此从来没有拒绝过。大宋现在很困难,军队停在地上肯定会给地方造成负担,但那些负担都是小事情。

    陈元知道大宋下面要做的如何能够更好的消化党项的胜利果实,如何通过新政的推行让整个大宋焕然一新。

    推行新政不光需要朝堂上那些官员的支持,地方官的支持一样非常重要。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次变法都是因为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夭折的,包括自己二十一世纪正在经历的那场变革,也有很多文件在中央是一个样子,到了地方马上就变了味道。

    取得地方官员的理解和支持,是让新政能够顺利推行的必要条件。如果自己不参加他们安排的酒宴,那么这些人就会想到,为什么自己不给他们这点面子呢?

    为了减轻他们地方的负担?这个理由他们是不会接受的。在他们看来,必然是陈元认为没有和他们接触的必要,也许,等到这个驸马爷回去,自己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

    一旦这些人有了这样的错觉,对于新政的推行是十分不利的。所以陈元路上几乎是每一个州的官员都要拜访一下,联络一下感情,也探寻一下这些人对于新政的态度和疑问。

    统一战线的道理他是明白的,想做成一件事情,就必须取得大多数人的认同。

    这余大人既然亲自来了,陈元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片刻之后,他骑着一匹大马,带着一队亲兵从队伍中出来,远远的喊道:“请问哪位是余大人?”

    那伸出微微发胖的官员马上往前方跑来,远远的抱拳行礼:“卑职河中府知府余钱,特来拜见安抚使大人”

    陈元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步行走过去将那正在行礼的余钱扶了起来:“余大人客气了,本官对余大人也是仰慕已久,今日路过此地本就想去叨扰一番,只怕打扰了乡民。这才未敢前去拜会。”

    典型官场上客气话,不过余钱是官场上的人,肯说几句客气话,最少说明这个驸马爷愿意和自己交往,这对余钱来说就足够了。

    余钱脸上堆起了笑容:“哪里哪里,驸马爷此战以一万士兵踏平党项,扬我大宋威名,下官理当代表河中府百姓,慰劳三军将士。”

    陈元哈哈一笑:“那本官就不客气了。”

    说着很亲热的拉起的余钱的手,两个人并肩往河中府走去,路旁的锣鼓队也敲打了起来。

    陈元看看这些百姓,脸上大多有些菜色,想来粮食的危机虽然缓解,但还是存在的。

    他马上问道:“余大人,现在河中府的粮食如何?”

    余钱如实说道:“回禀陈大人,我河中府有人口三十余万,府中确实吃紧,前些日子皇上调拨了一批过来,可也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下官已经上本,请皇上再考虑一下,能多给我们一些。”

    陈元点头:“嗯,有困难就要跟朝廷说,特别是这次粮食的问题,一定不能自己扛着,扛不住了像陕西那样爆发暴*,更是给朝廷添麻烦。”

    余钱一抱拳:“下官谨记大人教诲,我们这里还算不错的,虽然每日只能发两顿稀饭,百姓到也安稳。”

    陈元叹息一声:“朝廷也很困难,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还请大人多多理解,能安抚住百姓的情绪,为朝廷分忧才是。”

    这话让余钱有些感动,以往那些朝堂大员对他们这些地方官不是横加指责就是吹毛求疵,这次自己上本给仁宗的时候,还被欧阳修抓住狠狠的骂了一顿,说自己光顾着河中府,不考虑大宋的江山。余钱实在不明白,这河中府和大宋的江山难道是两回事么?

    相比之下,虽然陈元和欧阳修都是一个意思,都是强调皇上也困难,让自己能多做一些事情,但是陈元的话显然让他更能接受:“下官拿的是朝廷的俸禄,为朝廷分忧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请陈大人放心,下官心中有数的。”

    陈元笑了:“这个我自然放心,只是余大人今天犒赏三军也不要花费太多,再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大摆酒宴,会让百姓们反感的。再说了,本官只是出于对余大人的敬仰想来拜访一下,那些什么吃吃喝喝的事情真的没什么意思。”

    余钱这时候觉得陈元简直就是大宋朝最好的朝廷大员了,比包青天还青天呢他摆酒请陈元本来就是硬挺着请的,第一是想认识一下这个驸马爷,第二就是面子的问题。

    若是其他的州县都请了,自己不请,岂不是让驸马爷不快?既然请就要把场子摆开,他知道有些朝廷大员,酒宴稍微有些不到的地方都会不高兴。见到这驸马爷居然如此体贴,还说只是为了拜访自己才留下的,不管真的还是假的,最少这话让余钱听了非常舒服。

    “下官明白,驸马爷体贴之情,下官铭记于心。”

    几句话把感情拉近了一些,陈元这才谈论到正题:“余大人,本官心中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大人,还希望大人不要隐瞒,能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才是。”

    余钱也是官场上混的,马上知道陈元肯定是要问自己关于新政上的事情。随着新政中的强军一条的完全实施,关于其他的条款的争吵越来越激烈,余钱自然对一些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

    现在陈元问了,他当然会说。宋朝的士大夫有一点优点,那就是他们有什么就敢说什么。

    陈元问道:“想来大人已经听到了关于新政的一些争论,其中争议最大的当属冗官的问题,不知道大人是怎么看的?”

    冗官,是保守派和改革派争论最激烈的一个话题,因为那些冗官之中,有九成的人是反对新政的。

    余钱马上说道:“回驸马爷,这冗官的问题历朝历代都有,只是到了我朝的时候格外严重,确实已经到了不能不解决的地步。就拿我河中府来说,府内文职官员达到了两百余人,算上下属县乡,足有千人。其中许多人都是无事可做。”

    陈元点头:“余大人的意思是,赞成裁减冗官了?”

    出于陈元的预料,余钱说道:“下官不赞成。”

    陈元有些惊讶,看看余钱,余钱继续说道:“虽然无事可做,可这些人进入府衙都是朝廷批准的,无事可做也是朝廷没有事情让他们做。平日他们都尽忠职守,就算是呆在府衙里面闲着,他们也是坐够时辰。有人坐了几年,让他走随时可以。但是有的人却坐了几十年,这个时候让人家离开,多少说不过去吧?”

    余钱说道这里,眼睛看了一眼陈元,他知道陈元推行新政的少壮派领袖,而这些少壮派基本上都是寒门士子,他们喊出的口号就是让那些光拿俸禄不干事情的家伙把位置让开。余钱很想看看,这个驸马爷能不能接受自己的意见。

    冗官的问题是很敏感的,司马光当初就很尖锐的指出,在没有合适的考核办法的时候,上面根本不可能知道谁是干吏,谁是冗官。

    一刀切下去可能会有很多真正的人才被切掉了。

    现在这个余钱又指出,就算对方真的冗官,他冗了一辈子,把一辈子都冗给了大宋,现在你一纸命令让他回家?

    陈元正在思索着这个问题,身后司马光忽然说道:“陈大人,这一路上已经有八位大人和您说这个问题了,他们都不赞成这么做,我想知道你的态度变了没有?”

    陈元回头看他一眼:“司马光,有八个人这么说了?”

    司马光点头:“有,算上余大人,正好八个。我们路过十三个州,您一共见了十二位知州,六位知府,二十八个知县。其中八个人如余大人一样的看法,五个人赞同您的方案。还是三十三位大人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

    陈元瞪了他一眼:“司马监军,我真的非常奇怪,你连你手下的哪个都头带哪个部队有的时候都分不清楚,为什么记这些事情记得这样纯熟?”

    司马光笑了一下:“无他,在下本身就是地方官吏,自然和这地方官吏打交道,所以这方面的事情都要记得认真才是。”。

    更多到,地址

第505章 叛贼王伦

    第505章叛贼王伦

    陈元看的出来,司马光是真的不想在部队里面呆着,他的心思根本没有放在部队上面,他还想着回朝堂,回朝堂作为那些保守派的先锋,和自己一较高下。

    陈元转过头来冲余钱微微点点头:“是啊,余大人说的很有道理,本官还是年轻了一些,比不上大人做事稳重。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就算在府衙里面坐了一辈子什么也没干,可是毕竟把一辈子给朝廷了,咱们现在不能说甩就把他们甩掉,问题要解决,人情也要讲。”

    陈元接受了余钱的建议,等于放出一个信息告诉那些地方上的官吏,就算真的裁撤冗官,也不会像他们想的那样,一点退路都不给他们。相信自己的这个意思会马上被撒播出去,虽然自己的意见不是最终的结果,可是作为一个朝廷大员,这话在地方官听来还是很有分量的。

    说话间已经来到的城门口,城门口更是张灯结彩,这里百姓的肤色就要好上一些了。从门口看去街道还算热闹,有卖菜的,卖肉的,各种商铺都开着门,情况还不算太糟糕。

    大宋现在面临的是缺粮,而不是没有粮食。一般城里的小户人家,还是能保证吃喝的,大户甚至还有能力对外面的灾民做出救济,这一点比之党项要强出许多了。

    陈元四下看看,然后说道:“从城门这里就能看的出,余大人是个谨慎的官员。别的不说,光看这护城河旁边的的那道壕沟就知道了,这壕沟正好设置在一箭之地,万一有敌人来围困城池,那就是第一道防线,可以阻挡对方的士兵负重填河。河中府深处内地,余大人能如此防患于未然,足可见您平日就是心思慎密之人。”

    那余钱说道:“这道壕沟是新挖的,前些日子贼首王伦在江淮之间闹的厉害,在下害怕那王伦打来,看着饥民们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让他们挖了这道壕沟,毕竟我们这里离江淮不远,还是小心为好。”

    陈元听后马上问道:“余大人,这王伦的叛乱现在形势如何?”

    余钱虽然算不上干吏,却真的非常谨慎,虽然王伦没有打到这里,但是他对一些情况倒是掌握的很清楚,当下的对陈元说道:“贼人已经势穷,想来破灭在即了。”

    王伦一开始发展的很快,五千人马转战之后迅速的扩充,达到两万多人,近千里之地都被他们控制着。王伦打算再精简一次队伍。

    可以说他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乘着宋军还没有来,让自己的队伍更精练一些,先不忙称王,把大宋的火烧起来再说。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宋朝的军制忽然变了

    仁宗充分的放权之后,文彦博彻底的甩掉了束缚,在他绝对的实力面前,王伦的计谋毫无施展的余地。

    正在扬州精简部队的王伦被付永吉一下追了上来,起义的流民与宋兵展开短刃相接的激烈搏斗。

    宋军毕竟经过正式的军事训练,而起义的人虽然经过了筛选,可是素质远远不能和付永吉的官兵相提并论,即便王伦等人勇猛异常,却依然无法杀退宋军。

    战斗越打越是激烈,王伦最大弱点随之暴露了出来,那就是他没有援兵。最后,面对数倍于己的官兵,虽奋力拼杀,终因寡不敌众,为付永吉杀败。

    王伦率余部突围而走,却在和州又被文彦博堵住。

    此时王伦已经陷入了绝地,对他更不利的是宋朝的粮食危机逐渐开始缓解,那些被他点燃的火焰慢慢的熄灭了,没有多少流民愿意提着脑袋跟他一起实现他所说的那个理想的世界了。

    傅永吉也从扬州一路追击而来,与文彦博一起将王伦围困在和州,妄图将他一举歼灭。

    这个时候王伦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华和领导素质,面对强敌他毫不畏惧,从容地组织力量,指挥人马与人数,装备,训练,都占有绝对优势官兵展开搏斗。

    他在和州坚守了一个月,并且最终抓住官兵来自各地,并不熟悉的弱点一举突围,率领余部从和州一路往西走,文彦博率领官兵穷追不舍。

    这是十天前的战报。

    陈元听的心中暗暗吃惊,他不想看着王伦就这样被*掉,因为王伦却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是那种可遇不可求的全面人才。人家文的中过皇榜进士,武艺中过武举,论带兵打仗人家带着些刚拿起枪的流民能把大宋闹成这样,讲做买卖人家也是行家里手。最关键的是,他有那种统帅的才能,手下的李铁枪,张海,党君子,郭邈山等人也都是各有才华。

    这样的人如果就这样挂了,未免太可惜了。如果王伦能来帮助自己,让对陈元来说无异于平添了一股助力。

    在河中府草草吃了一些,陈元又和那余钱详谈了一下关于新政其他方面的事情过后,马上回到扎在城外的军营。

    进入军营之后,所有的士兵都准备休息了,陈元火急火燎地说道:“铁安里,快去通知那些那些将军来我军帐,我要开会。还有,让所有骑马的兄弟都不要睡觉”

    铁安里也没多问什么,马上就去了。不过片刻的功夫,刘平,杨文广,杨青三个人都来到陈元的军帐。

    陈元早已经打开了地图,在地图上搜索到了和州的位置。见到三个人进来之后,招呼他们过来:“刘平,你帮我看看,十日前王伦在和州突围,然后一路往西,他现在因该在什么位置。”

    刘平先看地图,眼光一下就找到和州,然后手指慢慢移动,在采石矶的位置点了一下:“应该是这里了。驸马爷,你要做什么?”

    陈元心中算着从自己这里到采石矶的距离,嘴上说道:“去抓王伦,我不能让文彦博把他给抓住。”

    刘平不知道陈元是想去拉王伦一把,很是不解的说道:“驸马爷,请恕末将直言,咱们好像用不着去了文彦博大人抢这个功劳。”

    旁边的杨文广却知道陈元对王伦等人的心思,上前说道:“大哥,我带着骑兵先走,如果王伦他们还活着,我定然能在文彦博之前找到他们。”

    陈元想了一下,这里距离采石矶上千里,放马狂奔的话,应该在四五日能到,当下点头说道:“好,我们现在有两千骑兵,”

    杨文广忙的补充一句:“能战的只有一千不到。”

    陈元看了他一眼:“我知道,剩下的带去吓唬人也是好的,我和你一起去,你那嘴皮子不行,不一定能说服王伦。”

    杨文广一扛头:“他都这样了,还用说服么?”

    陈元却微微摇头:“他一定还有依仗的,王伦这个人,一旦把宝全部押上,手中就绝对不会只有一张牌。不过他现在有多少长牌都没用,文彦博的手里是一对猴王,我们如果不把他拉出战场,他就死定了”

    一旁的刘平却是大吃一惊:“驸马爷,那王伦可是叛逆,我不知道你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只是现在没有人能救得了他”

    陈元一把收起地图:“不用多说,你带着部队在这里等着,想办法拖延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半月之后必然回来。文广,去准备马匹,每个士兵只带半个月口粮,轻装速进”

    杨文广动作也是很快,蹿出大门之后喊道:“骑兵集合骑兵集合”

    这支骑兵刚刚组建,他们甚至还没有朝廷的批文,更没有自己部队集合的号令。

    但是他们都是大宋最精锐的士兵,听到喊声之后马上从房里出来,出马厩牵来自己的战马,速度倒也并不是很慢。

    一切准备完毕,口粮也带上了,陈元没有多说什么,带着部队一路往采石矶方向狂奔。

    宋代骑兵的速度在一日夜五百里左右,这是一人一马的不休息的条件下才能完成的。而陈元这支部队刚刚组建自然不能用这个速度来要求,晚上还要休息,这样算来五天的时间要赶一千多里路确实很困难。

    陈元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赶上,尽力而为就是。

    好在宋朝的道路非常发达,从河中府一路往南,不出五十里就踏上京西南路。沿路的驿站都可以让他们进行休息和补给,这保证了人和马的体力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四日时间穿过唐州、蔡州,到达了寿州。此时距离采石矶还有三百余里的路程,陈元找到蔡州的一个地方知县打听了一下,知道采石矶那里还没有战斗发生,至少在这个地方还没有听到消息,这才放心不少。

    “文广,看来我们能赶的上了。”

    杨文广也是说道:“我想也是,现在还没有战斗的消息,王伦那家伙挺能打的,就算被文彦博给困住,坚持四五应该没有问题。大哥,要是他真被文彦博困住了,咱们进去救人么?”

    陈元一咧嘴:“怎么救?刘平说的对,他是反贼,我们这次来只是为了兄弟的情意,如果可以的话就给他一条路走。要是他执迷不悟或者已经被文彦博包围了,就算他倒霉吧,都是他自找的。”

    说完一拉缰绳:“驾”

    胯下战马一股劲得往采石矶奔去。

    采石矶可是一个有名的地方,陈元现在使用的那种喷火竹筒历史上的第一次使用就是在这里。那小小的竹筒大显神威,将金国的战船一艘艘的烧毁,让南宋的军队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话。

    可是现在王伦在这里却丝毫感受不到那奔腾的长江之水给人带来的豪迈之情。

    他站在江边,两只眼睛搜寻着江面,始终找不到一艘渔船可以让自己过长江的。

    宋朝的城池都紧紧的关闭着,他的补给出现了困难。

    王伦是个仗义的人,其实在宋朝,就算不入城池,只要你肯抢劫也能取得必要的补给,但是王伦不抢。他告诉自己的兄弟,我们是替穷人打天下的,如果我们去抢穷人的话,那自己和那些宋朝的**官员又有什么区别?

    李铁枪从后面飞奔而来:“大哥,上游也没有找到船,那些狗官把船都收到对岸去了。”

    王伦的眉头皱了一下,还没有想出来怎么办,那张海骑马跑来:“大哥,文彦博已经到历阳了。”

    历阳,距离采石矶不过百里的路程,王伦知道,自己顶多只有一天的时间了,这一天之内如果自己没有办法渡过长江,那么这里就将是自己的葬身之地。

    更多到,地址

第506章 采石矶

    第506章采石矶

    王伦没有船,船都在长江的对岸。

    就算有船他也过不去,因为那长江的江面巡弋着两艘宋朝水师的战舰,这两艘舰船毁灭了王伦最后的希望,他甚至连搭设浮桥和泅水渡江的可能都没有了。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王伦面对这种情况心底升起一股悲凉:“还有其他的路么?”

    党君子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哥,下游敌人已经封锁,上游的城池想来也是戒备如此。”

    王伦又问道:“南边有消息没有?”

    党君子一声叹息:“没有,朝廷已经从高丽买来粮食,东瀛的粮食也正在运来。陈世美从那南洋收购的大批粮食也快到了,现在流民的问题趋于稳定,看来他是不准备起事了。”

    王伦很是痛苦的闭上眼睛,嘴角轻轻念道:“陈世美。”

    没有人说话,片刻之后王伦说道:“搭设营寨,捆扎竹筏。准备强行渡河”

    搭设营寨,是为了能够把后面的追兵挡住更长的时间,让他们能捆扎足够的竹筏。可是就算有足够的竹筏,那两艘巡弋江面的宋朝战船在哪里,王伦能过去么?他也不知道,只是他必须要试一试。

    第二天一早,天色还没有发亮的时候,王伦从部队中挑选出三百人交给张海,组成一支突击队,乘坐刚刚捆扎好的二十艘竹筏,想乘着夜色偷偷渡过长江。

    只要能过去一批人接应后面的兄弟,那一切都有希望了。

    张海带着士兵静悄悄的站在江边,神情很是黯然:“大哥,兄弟去了,大哥多多保重。”

    王伦狠狠的拍了张海的肩膀两下:“拜托了如果过河之后没有宋军拦截就扎下营地接应我们。假如对岸也有宋军,你就走吧。”

    张海没有再说什么,低声喊了一句:“上船”

    江面上静悄悄的一片,竹筏划过水面而发出的那种声音在寂静中显得那样的让人紧张。张海的喉结不断的涌动着,眼睛一刻不停的看着漆黑的江面,尽管他什么也看不见。

    已经到了江心之处,可是四周依然是静静的一片,这让他燃起一线希望,只要自己能过去,就能把绑在身后的两根长绳拉过去,有了这两根长绳,后面的兄弟都能过来。

    就在这个时候,张海忽然听到一阵异样的声音传入他的耳朵,这声音很大,好像和竹筏在水中航行的声音相似,只是比这个声音更大一些。

    张海有些错愕,忽然间却又明白了过来,再也不顾在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