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牛驸马爷686-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仁宗却道:“不用惊动他们了,就咱们两个人,带上几个护卫,换件衣服去就是了”

    宋朝的皇帝很喜欢微服私访的,这个传统从开国的赵匡胤就开始了,那怒杀恶丐的故事被编成了无数的戏本,后来的徽宗和李师师的传奇是在民间被大为演绎

    而且每年的元宵灯节,几乎都是宋朝皇帝于民同乐的日子

    所以仁宗想出去走走不会像康熙乾隆那般,惹的百官大为惊恐

    仁宗和庞吉换上平民的装束,带了杨义等六名侍卫,和宫外的守卫打一声招呼,很快就出了皇城,非常简单的事情

    从皇宫到吕夷简的府上,要走四五里地,仁宗连马车都没有坐,就是想沿民情如何

    大街上,能看到那些难民的身影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神情憔悴,带着一种期盼的眼神在汴京的大街着

    仁宗的眉头皱了起来:“太师,这样的人在汴京现在有多少?”

    庞吉想了一下:“回万岁,大概有五六万人的样子”

    仁宗很是惊讶:“这么多?”

    庞吉说道:“这些人在家乡生活不下去了,就来汴京找一条出路,他们在这里转,是希望看到有招工人的地方万岁有所不知,这些人要的工钱很低,有的甚至不要工钱,只要管饭就可以了”

    仁宗点点头:“唉,都是朕的过失是朕没有做好皇帝,害的他们背井离乡”

    正想说什么的时候,一个有些壮实的中年妇女走到仁宗面前,先是微微一福,接着用一种祈求的神情看着仁宗:“老爷,赏小妇人一口饭吃行么?小妇人洗衣做饭砍柴烧水什么都能做的”

    仁宗被这妇人的眼神打动了,那是一种不掺杂任何杂念的祈求的眼神

    可是他真的不需要这样的仆人,再说了,皇宫里面这样的活也不是一般人能去做的

    犹豫了一下,从怀中掏出一把铜钱来,放倒那妇人手中:“大嫂,拿去买些吃的”

    庞吉脸色大变:“万岁不可给她”

    可是他说的太迟了,仁宗的钱已经塞到那女子的手中,那女子感激的跪了下来:“谢谢大老爷谢谢大老爷”

    仁宗正在奇怪庞吉为什么说不能给她的时候,只见四面八方的流民一下蜂拥了过来,都冲到了仁宗的面前,男女老幼顿时跪倒一片

    一只只手都朝仁宗伸来,仁宗大惊,身后的杨义等人也着实脸上变了颜色这中间混上一两个刺客,那还得了?

    仁宗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应付这番处境,杨义等人围在他的身边,准备拔刀驱逐人群的时候,仁宗却拦住了他们:“不可如此这些人都是可怜人儿,万不要伤着他们了”

    庞吉被推搡了好几下,可是他那老迈的身躯这时候却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硬是把几个身强体壮的流民挤开,然后走进来,从怀中掏出一把大钱,往远处一下撒了出去:“都给你们了没有了”

    那些乞讨的人立刻朝着铜钱落下的方向飞奔过去,庞吉一把拉起仁宗:“万岁快走”

    六个护卫也抓住这个机会,护着仁宗赶紧跑了

    仁宗被刚才那番景象吓住了,一路上也不再顾着看什么民情,见到有衣衫褴褛的人就躲着走,来到吕夷简家门口之后,先看看周围,没有发现那些让他担心的流民之后才让杨义去叩门

    吕福打开了大门,一见到是仁宗,吕福忙的跪了下来:“草民吕福,给万岁爷磕头”

    一边磕头一边对身后一个家丁使了一个眼色,那家丁忙的往里面跑去通知吕夷简

    仁宗进了大门心中才安定一些,摆手让吕福起来:“不要多礼了,朕来看看相国,相国的身体怎么样了?”

    吕福没敢起来,依然跪在地上回话:“回万岁爷,老爷的身体总是不见好,前些日子驸马爷从高丽弄来一些珍贵人参,老爷每日吃着,却依然没有起色”

    仁宗点点头,庞吉却踢了吕福一脚:“还不去通知你家相国”

    正在说着,就听吕府传来了一阵钟鸣之声,两旁家丁很快的排成两队跑了过来,在仁宗面前两丈之外站定,然后一下都跪了下来吕夷简这才慢慢走出来,他的脸色看起来很红润,但是吕夷简脸本来是白的,红润本身就说明了一种病态

    吕夷简的脚步很慢,他的孙女在一旁搀扶着他,好像那只手一松,吕夷简就肯定会摔倒一般

    见到仁宗,吕夷简要下跪行礼,仁宗赶忙跑上去扶起他来:“相国无需多礼了,朕就是心中挂记相国,来看看相国的身子好了没有”

    吕夷简有些感动,这个时候他是真的感动了

    “老臣惶恐,还要万岁分心”他说话的语调甚至都有些颤抖

    庞吉看着吕夷简这副摸样,忽然间想到了自己他和吕夷简差不了几岁,几年之后,自己会不会也是这样呢?如果自己真的像吕夷简这样站不住了,那自己会是什么样一个结果?

    吕夷简在仁宗继位的时候有拥立之功,而且他虽然是个小人,但是确实为大宋做了不少好事何况现在有一个陈世美在哪里,为了得到陈世美物力和人力上支持,那些正人君子都愿意放过吕夷简

    如果自己到了路都走不动的一天,那些人会让自己安心的等死么?

    庞吉不知道,不过他的眼神中却露出一丝嫉妒来

    仁宗扶住吕夷简的另一条胳膊,轻轻拍打着他那枯老的手掌:“相国,好好调养身子,等身子好了,朕还等着你为朕分忧呢少了你在朝堂,朕心里没有底呀”

    吕夷简慢慢的侧过身子,请仁宗屋里去坐仁宗却扶着吕夷简一起往里面走

    吕夷简的那张老脸上面挂着满足的笑容

    仁宗扶他走路,这对吕夷简来说是莫大的荣幸,也是对他一生的肯定吕夷简感觉,自己这一辈子,真的值了

    “万岁,老臣有一句话,一定要对万岁说来”

    仁宗点头:“相国但说无妨”

    吕夷简走入屋内,慢慢的坐在一起上,然后急促的喘息了几声,仿佛那一个坐下的动作,就已经让他无法承受了一样过了一会才说道:“万岁,现在流民四起,各地粮仓告急,若是粮食枯竭,我大宋社稷岌岌可危”

    仁宗点头:“相国放心,朕已经下了节俭令,包括朕在内,每顿不过三个菜而且世美已经派人去高丽和东瀛买粮食了,想来能过去的”

    吕夷简咳嗽了几下:“老臣知道,但是现在辽国和党项却依然被战争所困扰,他们的流民会大量的往大宋逃来,这些人来了,万岁若是救济,就会让我们本来就吃紧的粮食加吃紧若是万岁置之不理,他们必然开始抢夺,甚至引发骚乱”

    这个问题确实也是仁宗担心的,他甚至想过关闭边关,但是双方的边境线那么长,怎么关闭?

    “相国可有良策?”

    吕夷简说道:“良策老臣没有,不过对策倒是有一条老臣建议万岁,从这些逃难的辽人和党项人之中把他们的精壮都挑选出来,对辽开战”

    仁宗的脸色变了,吕夷简的想法很好,可是这个时候宋朝已经没有粮食来支撑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了,打辽国仁宗确实很想打,但是现在打,用那些刚刚投奔宋朝的辽国人去打?这个仁宗确实不敢

    庞吉也是怀疑,吕夷简是不是老糊涂了

    吕夷简好像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脸色一般,继续说道:“老臣知道现在大宋困难,可是大宋永远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就像一个人的家事一样,家事是处理不完的,不能因为家里的事情没有办完,就永远留在家中万岁,老臣以为,现在党项已经不足为虑,但是辽国,一旦他平定了战乱,随着大宋粮食危机的缓解他必然也能脱身而出,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绝对不能”

    仁宗和庞吉对视一眼,最终说道:“相国所言,朕记住了朕也要对相国说一句,你以后在家中好生休养,不要在操心这么多事情了等到相国身体康复,再来为朕分忧”

    吕夷简的嘴角动了两下,他知道自己最终没有说服仁宗

    他这个提议确实是有很大的私心在里面的,他明白现在大宋无力支撑军粮,可是契丹人不是也一样么?他想说服仁宗去试一下

    没有能够说服仁宗,他深深的叹息一声,那叹息声种充满了失望每一个宋人,都希望自己能亲眼看见辽国的灭亡,吕夷简也是一样

    如果还是以前,他也会等但是现在,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看到辽国灭亡的机会

    灭辽是吕夷简的心愿,而他另一个心愿,就是搞倒老庞这件事情他已经做不了了,陈世美能在他活着的时候让他看到么?

    吕夷简的眼角扫过庞吉,露出一丝笑容:“太师最近身子可好?”

    庞吉一抱拳:“有劳相国挂念,老朽的身子还算结实”

    吕夷简咳嗽了起来,这一次是那种剧烈的无法抑制的咳嗽他的脸色变的越来越红,孙女赶紧从一旁跑了上来,看了吕夷简一下,然后对仁宗说道:“万岁,我爷爷该吃药了,那药吃了犯困,还请万岁体谅”

    仁宗和庞吉知道这就是逐客令,吕夷简也没办法再和他们说什么了,两个人又说了几句客气之词,也就走了

    从吕夷简的府上出来,仁宗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吕夷简好不了了相国的位置,必须有一个人来坐着,谁合适呢?

    庞吉上前说道:“万岁,街上流民太多,臣雇一辆马车我们回去?”

    仁宗想了一下:“先不回去,咱们去陈世美那里看看,看看他在忙什么”

    百度搜索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446章 大宋义商

    第446章大宋义商

    仁宗来到驸马府,只见到赵懿,赵懿告诉仁宗,陈元一早上就出去了,说是去军营里面了。仁宗又来到军营,军营说,陈元一个时辰之前就离开了,去了曾公亮的府库,要看看兵器研发的怎么样了。仁宗又来到曾公亮那里,曾公亮告诉仁宗,陈元刚刚走,去新月山庄了。

    当仁宗的马车前往新月山庄的时候,仁宗的脸上有些苦笑:“朕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每次让太监传陈世美来见我,都要很长时间了。”

    庞吉说道:“陈世美整天就在忙着和那些商人们谈论国事,老臣就是不明白,那些行商之人,也配商谈国事?”

    仁宗对此倒是很大度:“不能这样说,最起码他们上一次帮了朕很大的忙。”

    新月山庄的mén口停了很多的马车,仁宗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正好看见在准备粥饭的长公主。现在长公主每天的工作就是去义庄施粥,有点事情可做,能让她心里舒服一些。

    长公主也看到了仁宗,当仁宗向她走过来的时候,她忽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那眼眶一下就红了,旁边是和长公主一起正在把馒头搬上马车的梁怀吉。

    梁怀吉见仁宗来了,马上惶恐的跪了下来,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其实他说什么都是没用的,因为仁宗根本没有看他,而是直奔长公主就去了。

    长公主有些哽咽,现在的她终于明白,仁宗阻止她和梁怀吉在一起,是因为仁宗看的很清楚,或许长公主和李玮在一起是一种错误,但是选择梁怀吉,是更大的错误。

    长公主的骨子里有着那种倔强的xìng格,她做出的选择即便是错误的她也愿意承担,最少要在所有的那些曾经笑话过她的人的面前,她要用伪装的幸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那种委屈。

    但是现在当仁宗向她走来的时候,长公主感觉到自己所有的伪装一瞬间都垮掉了,她有一种扑向仁宗怀里大哭一场的冲动。

    最终她还是强行把自己的这种冲动压制了下来,微微一福:“儿臣见过父皇”

    仁宗上前扶起她的手臂,仔细的端详了一下她的面容,看着长公主那强忍住悲伤的神情,轻轻抹了一下她额头有些luàn的头发,点点头说道:“朕听说了,你在为那些流民发放食物,不错,真的不错。长大了,该懂事了。”

    长公主想说什么,可是她的喉咙只是发出一阵阵含糊的声音,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

    仁宗一声叹息:“去忙吧,注意不要累坏了自己。”

    说完就要往屋里面去,可是走到mén口的时候忽然站住,回头说了一声:“对了,你和李玮现在好歹还有一点名分,他上书让朕解除婚姻,朕还没有答应。明天,李玮就要参军了。是参加朕的新军,准备上战场的。”

    长公主听到这里忽然愣住了,整个人颤抖了一下。而一旁梁怀吉更是目光呆滞,如同受到重创一般。

    仁宗接着说道:“他出征的时候,我希望你去送他一下。因为每一个军人出征,都是有人送的,最少,你还是他名分上妻子。”

    长公主微微一福:“儿臣知道了。”

    陈世忠等人早就看出来的人是谁了,一个个跪在mén口,看着仁宗始终在跟长公主说话,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仁宗这一次没有叫太监一起来,浅秋也被赵懿叫进行每隔几天就要进行一次的“工作汇报”去了,也没有教他们这个时候该说什么,一个个就跪在那里,居然连去通知陈元出来都没有人想起来。

    仁宗走进大mén的时候,看看没有说话,那就自己说吧

    “都起来吧,陈世美在哪里?”

    陈世忠这才说道:“万岁,我大哥在后面房间里面,我去喊他出来”

    说着就要爬起来,仁宗却伸手拦住他:“不用了,你带朕去吧,朕也想听听他们在商量什么事情。”

    陈世忠应了一声,忙的前面带路。

    刚刚来到后院雅间,仁宗就听到一声大吼:“许麻子你***路上跑马不就吃些草料么?你要这么多钱,买棺材是不是”

    另一个声音不甘示弱:“草料?你以为那些车夫也吃草料么?沿途的关卡的那些守军我也能用草料打发么?”

    接着是陈元的声音:“不要吵了。党项就像一只躺在案板上的羊,诸位为了抓住这只羊要都付出了努力,所以分羊的时候每个人都少不了一份。可问题是党项现在已经民不聊生,我们把党项救活了皇上高兴,对大家都有好处,这个时候少赚一点没关系的”

    一个很是苍老的声音说道:“驸马爷,您在党项已经做了不少买卖,少赚一点对您来说没有关系,可是我们这些人就不一样了。大伙倒不是在意那些钱,说实话,那几十万贯就是被打水漂了,在下也不在乎。可是咱们做买卖的就讲一个行情,养jī下蛋的道理我们懂,问题是我们就算天天盯着那jī屁股,jī蛋出来恐怕也轮不到我们来吃。”

    仁宗在外面听到这里忽然笑了。

    里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外面多了一位听众,依然情绪十分jī动。这一次他们来找陈元,就是听说野利氏已经回去了,来打听党项的事情。他们想知道,自己投入党项的钱什么时候可以连本带利的回来。

    结果陈元对他们说,党项的事情想完全平定,就不能现在把资金全部chōu走。陈元的意思是先chōu一笔回来,为马上准备开始的高丽和东瀛的游戏做一些准备,而大部分的利润暂且不动,等到党项复苏一些,再chōu回来不迟。

    这样这些人就有些怨言了,不是他们的目光不够长远,只是在他们看来,以后党项会不会成为负担完全是朝廷的事情,他们想管也管不了。自己不去捣luàn,已经算是对得起朝廷了。

    至于说的什么在党项建立作坊,为那些党项解决生计问题,有条件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去,现在形势不明,还是先把看的见的装在口袋里面稳当一些。

    有了母jī就让它下蛋,这个道理他们懂,关键是下了jī蛋之后那jī蛋跟他们毫无关系,是官员们的政绩。

    所以在以后如何支持那些反对李元昊的人的事情上,他们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对于陈元提出的支持方案,他们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大批的物资无偿运去,换来的只是对方的一张欠条,万一那些人日后搞不过李元昊怎么办?

    万一朝廷的政策一变,日后那些人不认账了或者还不起了怎么办?

    陈元在屋里继续说道:“党项,我现在已经买了五百多间商铺。马掌柜说的很对,我是发大财了。但是我记得我和你们说过,我的商铺里面卖的绝对是你们的东西我想知道如果党项人连吃的都没有,他们拿什么来买你们的东西?况且这意味着我押的筹码比你们都要多我不怕你们怕什么?”

    许麻子又是说道:“驸马爷,别的不说,你让我给李士彬运送物资,价钱那么低,路上的财神看我一趟一趟跑,他们可是不会那么容易放我过去的,真的没有办法跑。”

    有的时候理念是无法调和的,陈元有一种感觉,真的要建立一个商业协会才行,要让这些人能做到用一个声音来说,这样争吵下去,他估计这个问题又要吵好几天的,可能要做出一些让步,甚至从自己的利润之中分出来一些,才能让他们满意。

    不能让党项无法翻身,他希望通过战争得到的一片市场,而不是一片废墟。

    陈元低下头来思考着自己怎么回答。许麻子说完扛头等着陈元回话。

    就听mén口有人说道:“朕给你颁发手谕,如果有人敢问你要钱,斩立决”

    陈元一抬头,马上跪了下来:“臣参见万岁”

    一众商人顿时大惊,一个个忙的把那敲在桌子上的臭脚丫收了起来,把歪着的脖子也抹正了,那敞开的衣领赶紧系好,他们都知道进来的是谁了,如捣蒜头一般的跪倒在地上:“草民见过万岁”

    那刚刚说话有些不敬的那几位,更是浑身颤抖了起来。

    仁宗寻着声音看向许麻子:“这一次诸位为朕分忧,朕实在感动,朕会给你手谕,凡是送往西疆的物资,若是有人敢盘查,你们大可来告诉朕,管他什么官员,杀无赦。”

    那些商人们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他们也真的没有什么说的了,仁宗的出现告诉了他们,仁宗支持他们这意味着党项政策不会变,意味着有决心打赢李元昊,绝对不会因为一场两场的败仗而和谈。

    还是许麻子机灵一些,砰砰磕了两个响头:“万岁隆恩,草民铭感肺腑为万岁效劳是草民的荣幸,请万岁放心,这一路上的huā销,草民全包了”

    皇上出现了,谁都想在皇上心中留下一个印象。那马畅眼珠一转:“万岁,草民知道现在粮食紧张,各地灾民亟待救急,愿意捐出家财三十万贯,以供万岁赈济之资”

    薛掌柜不甘落后:“草民愿意捐出五十万贯”

    “草民王大财,捐出四十万贯”

    “草民张彪,愿意捐出二十万,外带粮食五千担”

    陈元听了一愣,心中不禁想到,这身份不一样效果就是不一样,自己说了半天,这帮家伙一个子一个子的跟自己算,现在仁宗一出场,什么都不说,他们几十万几十万的往外拿这专眼几百万贯了。

    仁宗也是愣住了,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多走这几步路来见这些人,居然能有几百万的额外收入。心下真的十分高兴,上前把陈元扶了起来,又让屋子里面众人起身。

    然后一个个看着他们:“诸位忠君爱国,朕甚至欣慰。等到党项平定之日,诸位都是大功之人,朕当论功赏之。”

    他说道这里正好走到许麻子的身边,看着许麻子那一脸的麻子,忽然笑了一下:“真的有许多关卡问你们要钱么?”

    许麻子顿时愣住了,仁宗身后庞吉冲他急忙摆手,就连陈元也是频频使来眼sè。有些事情,就是要把皇上当做傻瓜一样的瞒住

    许麻子哪里敢说刚才那样实话?当下很是惶恐的说道:“回万岁,到也不是很多,大宋的军爷大多规矩,只有一些乡民喜欢在一些小镇上设置关卡,拦截过往商队。”

    仁宗点点头:“哦,那就好。朕给你一道手谕,以后如果再遭遇拦截,可以报官”

    许麻子大喜过望,仁宗的手谕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虽然他说给李士彬运送物资都是赔本的,但是他有很多物资不是运给李士彬的如果以后自己的车队不会被关卡拦截,那利润,算不过来了

    旁边的众人也都是一脸羡慕的看着许麻子。

    仁宗示意了一下,陈元马上找来了纸笔,仁宗当下写下了手谕一道,也没盖皇印,直接拿出自己sī章盖了上去,又让庞吉也盖上章印,有这两个印章,足够了。许麻子笑的脸都变形了,那本就丑陋不堪的一张脸顿时无法入目。

    仁宗忽然兴致大发,又让陈元拿来一条长条幅,挥毫在上面写了四个字“大宋义商”。

第447章大事小成

    第447章大事小成

    “这个四个字我送与诸位,希望诸位以后能继续为朕分忧,朕,记得你们。”

    一众商人顿时跪下在地上,再度谢过皇上隆恩

    陈元送仁宗往山庄外面走去,仁宗说道:“世美,朕是不是帮了你一个大忙?”

    陈元点头:“万岁何止帮了臣一个大忙,您这一出面,他们以后都会心甘情愿掏银子的。”

    仁宗笑了一下:“朕只是觉得你的想法很好。等到平定了党项,如果党项真的没有成为大宋的包袱,你当居首功。这些人你都记住,到时候朕会在皇宫亲自摆一桌,宴请他们。”

    陈元当下说道:“万岁英明,他们对于钱财都不在乎,能喝上皇宫的酒,对于他们是一个特殊的荣耀。”

    仁宗忽然玩心大起,小声问了一句:“朕用一道手谕,四个字就换来几百万,是不是也算一桩好买卖?”

    陈元笑了:“绝对划算”

    仁宗点头:“朕回去了,长公主在你这里,你要照顾好她才是。还有,野利氏已经回去了,边关传来战报,李士彬和李元昊打起来了,明天你来皇宫一趟,我想和你详谈一下,可能你也要准备好了才是。”

    陈元很恭敬的说道:“是,微臣遵旨。”

    仁宗和庞吉上了马车,陈元站在下面再度抱拳行礼:“恭送万岁,恭送太师。”

    等他再回到那个房间的时候,只见十几个商人都围着仁宗写的那四个字,一个个的眼神中lù出贪婪的光芒。

    “大宋义商”仁宗亲笔写的

    这四个字要是挂在自己mén前,那意味着什么?

    马畅见陈元进来,故意咳嗽了一声,然后直起腰板来:“驸马爷,皇上赐的这四个字,对您也没什么用处。在我看来,这就是皇上对我们资助灾民的鼓励。这个提议是在下首先说的,这样吧,在下就拿回去裱起来,我想诸位都没什么意见吧?”

    话音刚落,那薛掌柜顿时说道:“是你没有意见吧?刚才我捐了五十万,你才四十万,凭什么你拿回去?”

    王掌柜也是说道:“刚才皇上说把字赐给我们的时候,那眼睛是看着我的你们倒是争抢什么?”

    说着他那手就上去了,这个头一开,其他的人哪里愿意落后?一只只手马上抓住了那一张薄纸。

    陈元忙的说道:“诸位前辈且慢,在下有个办法,诸位前辈先听我说完好不好?”

    众人的眼睛看向陈元:“驸马爷请说”

    虽然每一个人都不敢用力撕扯,但是手却一点放松也没有。那架势明显就是告诉陈元,一旦方案他们不满意,这张纸可能马上就要变成碎片

    陈元说道:“诸位,我的意思是,你们每次开会都来我这里,总不是个办法。咱们不如在城里nòng一间铺子,专mén用来开会才是。至于这四个字么,挂在那铺子mén口自然最合适了。以后能走进那间铺子的人,都是‘大宋义商’,诸位以为如何?”

    马畅的手马上就松开了:“不行这四个字是皇上亲笔写的,随便挂在一间铺子上面,实在有失威严咱们盖栋房子,诸位以为如何?”

    许麻子也松手了:“好办法”

    陈元的商业协会就这样建立了,连他自己都感觉意外。这个商业协会现在只有一个名字,全名大宋仁义商业协会,简称,大宋义商。

    至于谁负责,谁是成员,谁来运作,都没有商谈,现在那里只是一个开会的地方。

    陈元相信,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这些商人们会提出让商业协会正规化的。现在如果他们都认为没有必要,自己就算想正规化,人家不把商业协会当一回事也没有办法。

    只要自己能带着他们发财,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商人参与,能让所有的商人感觉到合作的好处,那商业协会的成立只是水到渠成之后的一个仪式。

    今天晚上陈元不回驸马府,驸马府里面有一个赵懿,而这里面有秦香莲和菱huā两个人。

    当了驸马就是这一点不好,虽然赵懿那道防线已经打开,陈元甚至正式的用huā轿把菱huā抬进了家mén,但是那个家是指新月山庄,而不是驸马府。

    不是赵懿不让她们进mén,是朝廷的规矩不允许。公主就是公主,被剥夺的只是一个称号,秦香莲和菱huā注定不能住在驸马府。

    用一句来说,就是该进去的不能进去,不想进去的却非要进去

    两位老人却必须住在那里,他们不想住在那里的,因为在他们的心里,自己的儿媳fù是秦香莲,不是赵懿,这一点赵懿无法取代。和秦香莲生活在一起,两位老人能感觉随意很多。之所以他们住在驸马府,也是因为这也是大宋的规矩。

    赵懿是陈元的正室,即便只是为了面子上的好看,她也必须和陈世美的父母住在一起。如果两位老人出了来住的话,后果会很严重。

    赵懿会如长公主一般,成为那些卫道士攻击的目标。

    好在陈世美的父母并不难处,赵懿给他们安排了丫鬟,可那丫鬟自己都说,伺候这两位老人,是最轻松的工作。

    两位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起chuáng,老nǎinǎi给老头子穿好衣服,洗好脸,然后抱上陈元请木匠专mén打造的轮椅。一早上只要丫鬟们来帮着抬一下人就可以了。

    然后,老nǎinǎi推着老头出来转悠,老nǎinǎi自己推,丫鬟们跟在后面和散步没有什么区别。等她们的脚步走到了新月山庄,也就到中午吃饭的时间了。

    在山庄吃过午饭,和秦香莲说一会话,等孩子放学回来看看孙子,再由马车送他们回来。

    第二天还是如此,赵懿只需要每天早晚去看望一下,做点面子上的工作就够了。

    长公主很是羡慕,婆婆好相处,对于一个nv人真的是一种幸福,特别是宋朝婆权至上的时代。

    赵懿躺在chuáng上,懒洋洋的问道:“姐,李玮真的要去党项打仗去了?”

    长公主点头:“嗯,父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