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向覆灭。
  由此,我们就找到了孩子成才的必由之路,或者说是孩子成才的必要前提——自立!
  反观当下众多中国家庭,由于人性之爱严重缺乏精髓,导致溺爱因素在家庭教育中大行其道,从孩子一降生开始,我们的家长就为其包办一切,于是,就在这种大的氛围下,许多孩子慢慢由反抗逐渐变得顺从,以至于习惯起来,最终形成了依赖性,失去了吃苦耐劳的自立精神。
  当我们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子女百般溺爱,形成对子女的过度保护时,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就一点点被消磨,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就逐渐退化了。
  在美国,一个普遍的现象是,那些三四岁的孩子摔倒之后,家长并不去亲自搀扶,而是任由其自己爬起。当家长去市场购物时,往往拉着孩子任期自己行走,绝没有背抱的现象出现。而我们的家长则总是将孩子放在自己的羽翼下生活,事事包揽,小到一粥一饭、晨出晚归,大到升学、就业、结婚,这两种教养态度,无疑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这两种教育态度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其素质、能力势必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假如将一个中国孩子与一个美国孩子放在同一个竞争的舞台上,孰胜孰负便很容易判断了。
  4.给孩子真正的支持
  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倚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
  ——歌德
  众所周知的香港富豪李嘉诚,其事业之成功,甚至为全世界所瞩目,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伴随着他事业成功之后出生的,那么,在这样的优裕环境中,他又是如何保证两个孩子能够做到不依父荫,自立自强的呢?
  在这两个孩子七八岁的时候,李嘉诚对其的自立教育就已经开始了,每当其董事局开会的时候,总是将这两个孩子叫来参加,并为他们设立专座,在会后还鼓励他们提出会上听不懂的问题,然后给予认真的解答。
  同样的,曾经作为美国十大财团首富的洛克菲勒先,也在教子方面保持着相似的态度。
  在洛克菲勒的家中,特别对孩子们的零花钱做出了限制,在他的家中,零用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发放的:7到8岁的孩子每周美元;11到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的孩子每周2美元。并且还同时发给每人一个账本,要求孩子们记录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的时候交给他审查。如果去向清楚,用途正当,就可以增发5每份,反之则要扣除。
  在看过这两个案例之后,我们的思考就此开始。
  关于第一个案例,我们得到的问题是,李嘉诚先生为什么要让孩子参与会议?
  在许多人看来,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李嘉诚自然希望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商业帝国,能够得到传承与壮大,因此对两个孩子从小进行商业思维的训练也就自然而然了。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其更深层的含义,却是在传授孩子商业经验的同时,向孩子输导一种独立参与的意识,在这种聆听与询问的过程中,孩子不仅接受了最直接的职业教育,更能够培养其以自我为核心的人生态度。

第一章 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同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5)
反过来,在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中,我们的家长不仅在衣食住行上对孩子大包大揽,即使在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也往往越俎代庖,承担起本应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就像在导读中我们所提到的那样——本应自己走完的野营拉练,却是由家长开着汽车所负担的。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太多此类的现象,当孩子在各种各样的呵护中成长时,其独立能力根本无从得到开发,逐渐失去了自信、自立、自强的追求,继而变成了一个个不堪负担的“阿斗”。
  关于第二个案例,我们得到的问题是:为什么以洛克菲勒的财富,还要对区区几分零花钱做出如此严格的规定呢?
  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孩子从要一块糖、一分钱开始,慢慢会发展到索要汽车、飞机甚至于许多不切实际的东西。所以当洛克菲勒先生对孩子的零用钱做出限制时,也就意味着让孩子们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不是每一个愿望都是可以轻易实现的,更不是可以不劳而获地向家长索取的。
  反观我们中国的众多家庭,尽管其物质条件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甚至于许多家庭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家长却仍然对、孩子毫无节制地慷慨,以至于最终不但没能换来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使其独立性极差,娇生惯养,既不知道劳动的辛苦,更无从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5.让孩子走出爱的牢笼
  动手实践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培养和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和才能。如果我们给孩子安排一条轻便的道路,他们只须饭来张嘴,上课就念书,什么也不管,这样我们就会害了孩子,会使聪明人也变成傻瓜。
  ——徐特立
  当我们了解到这一切后,就意味着变化的开始,而实践的价值就此得以显现出来。
  越是不能自立的孩子,家长就越是要主动为其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只有更多地动手实践,才能够让孩子逐步摆脱对家长的依靠。同样的,只有逐渐摆脱对家长的依靠,其自立、自理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
  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保障性力量,家长势必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为孩子尽量铺垫较好的生活环境,而同时又要在这个前提下完成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训,一方面要求家长尽可能多做,另一方面却又要求家长少做,如此一来,如何在环境的保障和独立意识培训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就成为了我们的家长亟需面对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分清楚哪些事情是应当由父母来完成的,哪些事情是应当由孩子来完成的,总结起来,应当由孩子来完成的事情无外乎分为三类。
  第一类: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
  通常来讲,孩子处理事务的效率比较低,在许多时候,当孩子还没有及时处理自己的事务时,我们的家长就已经抢先代劳了,久而久之,孩子便陷入了习惯性的等待之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许多孩子连最基本的穿衣、洗脸都无法独立完成,其原因就在于长时期的等待中,已经使得孩子不仅丧失了自立的能力,更丧失了自立的愿望。
  第二类: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家庭生活中,除了孩子自己的事情之外,还存在着许多适合其培养自立能力的家务劳动,这些劳动的共同特点是危险系数小、劳动量小、简单易行,而这些看似琐碎的劳动,恰恰构成了家务的大部分。

第一章 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同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6)
假如我们的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从事一些此类劳动,那么在孩子轻松完成劳动的同时,既锻炼了其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劳动的价值产生了新的认识,由此带来的是良好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
  第三类:孩子们的集体活动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学校之后,往往会遇到许多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比起前两类事情,集体活动特别是集体劳动的意义尤为重大。
  除了我们提到的各方面锻炼之外,由于这类事情往往是由许多孩子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可以学会如何与其他成员配合,更能够增强集体观念。
  由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中国家庭教育中溺爱机制的探讨,然而我们的问题远未结束,在看到我们的家长溺爱孩子的同时,另一个非说不可的问题,也正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6.成功真正的动力之源
  精神的浩瀚、想象力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加上智力的强化,构成了天才的全部。
  ——狄德罗
  在我们开始这一节的探寻之前,先来试着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决定一个孩子成功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在许多家长看来,智力标志着一个人卓尔不群的观察力,强大的记忆力、准确的思维能力、灵活的想象力、专一的注意力。当一个孩子在这构成智力的五大因素上达到了较高的标准之后,就意味着他将会在自我发展方面获得极大的成功。
  然而,智力仅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指标而已,智力不可能代表孩子发展的全部,举凡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家长,无不会陷入来自多方面的困扰。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智力存在着高低之别,但是当我们看到下面的一组数据时,就会对智力产生全新的认识。
  根据我国心理工作者对二十万人口做出的统计结果显示,智力特别高的人,仅仅占到了统计总数的,同样的,那些智力特别低的人,也只占到了的比例。
  在美国学者对本国人口智力分布的统计中,处于正常智力范围的人群,占到总人口比例的80%之巨,把天才与过于愚钝者的比例叠加起来,也只有区区的4%。
  当我们看过上面的数据之后,就会了解到这样的一个事实:
  就人类而言,智力的分布是两头尖少,中间广多,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处在相差无几的同等智力水平上,而这也就意味着,在智力因素之外,还存在着我们所不了解的其他因素。
  鉴于这种因素是独立于智力因素之外的,在这里,我们将其称为非智力因素。
  比起智力因素来,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要宽泛得多,在一个人的活动中,举凡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比如需求、兴趣、动机、性格、情感、意志等等。
  对于这些因素而言,其作用的机制较为间接,不如智力因素那样迅速,同时,由于其存在的隐晦性,不如智力因素那样明显,而且,在当下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成绩是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主要标准,综合这几方面,就使得我们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忽略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至于造成了种种畸形发展的现象。
  7.神童的悲剧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在几年之前,电视节目上曾经出现过一批比较特殊的孩子。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同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7)
之所以说这些孩子特殊,是因为在这些孩子较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同龄孩子许多的智力,他们往往可以在极低的年龄阶段完成许多繁难的学习任务,比如一岁背诵唐诗,两岁解出数学难题等等,由此,这些孩子得以脱颖而出,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登上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
  然而,就在这些孩子进入学校之后,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发生了。
  这些孩子中的相当一部分,都因为性格上的怪异、爱好上的特殊、情感、意志上的缺点,而被认定为“不合格”,甚至于被当成“夭折的神童”而再次为公众所知。
  当我们为这种现象而惋惜、哀叹的时候,更应当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神童”的消失。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记住这样一点,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智力仅仅是个人素质的一个方面,真正决定其未来的因素,很大程度要依赖于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知识化、信息化速度的日益加快,使得整个社会上出现了“知识崇拜”、“人才崇拜”的潮流,而较高的智力水平,是形成高知识人才的最有利条件,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每一个家庭都将孩子的智力开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单纯强调智力上的开发,无疑意味着孩子的发展之路变得十分狭窄,而当家长本着急功近利的炫耀心理,为了实用和实际的目的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其结果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我们看到,在当下中国的众多家庭中,许多还在牙牙学语的孩子,就开始了学习的过程、儿歌、唐诗、算术、钢琴、书法、绘画、英语、舞蹈、计算机……举凡我们能够想到的技能,都有孩子在默默地学习。
  从家长的角度看,当自己的孩子掌握一两项超越年龄、超越智力水平的技能时,无疑意味着孩子在智力上的极大优势,这种优势不仅意味着在未来的角逐中可资利用,更是许多家长在茶余饭后炫耀自己教子有方的资本。
  于是,当个别孩子实现了“神童”的目标之后,越来越多的家长便投身于这场人为的“造神运动”中来,如此周而复始,最终便导致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家庭教育,完全陷入了单纯强调孩子智力开发,甚至是技能开发的怪圈之中。
  在家长们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思维背后,受到伤害的却是我们的孩子。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可能保持一致,当家长过分强调智力因素的培育时,受到伤害的就注定是这些非智力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那些人为打造的“神童”,还是未能达到“神童”目标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在这种被动学习的过程中遭到了兴趣、爱好上的扭曲。
  当一个孩子在这些方面长期受到压制的时候,其心理上所遭受的损害也就无需赘言了,于是,一个个原本被捧入云霄的“神童”,在加入了学校生活之后,其心理上骄傲、偏执、缺乏耐心的障碍性问题就都显露了出来,神童的夭折,也就成为了必然。
  8.孩子为什么害怕考试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第一章 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同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8)
当智力开发成为了家庭乃至社会教育的主流时,带来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孩子的心理恐慌。
  所谓的心理恐慌,是基于智力衡量方法的基础上,与其他孩子对比参照所产生的错觉。这种衡量孩子智力优异与否的方法,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考试制度。
  在这样的衡量方法下,学校关心的是升学率,家长看重的是考试成绩,而成绩单就成为了衡量孩子智力优异的唯一尺度,于是,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们的孩子不得不为了证明自己的智力,而一遍遍地温习考试所需掌握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惟创造精神无从展示、兴趣爱好无从发挥,甚至就连最基本的心理健康,都无法得到保证。
  我们看到,那些语言与数学逻辑智能不够发达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很难得到认可和欣赏,许多拥有强烈自尊,良好自信、灵活创新能力的孩子,可能仅仅因为在语文和数学的学习上难以适意,便要背负着“笨孩子”的恶名,在人格尊严的长期践踏中成长。
  于是,当我们的孩子被迫屈从于这样的检验标准,这样的体制下时,他们所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以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当这种努力归于失败的时候,孩子们的自信心也就遭到了最大程度的摧残,以至于孩子们厌倦考试、憎恶考试、甚至于害怕考试。
  当我们的家庭教育,一味地被这样的标准所摆布,当我们的家长,无暇甚至不屑于进行孩子非智力领域的开发时,无数孩子的潜能就此被抑制在萌芽状态。
  在家长的责备声中,我们未来的瓦特夭折了,在家长的冷眼中,我们未来的爱迪生陨落了,在家长的讥笑声中,我们的牛顿沉沦了,这些本应该属于我们民族的才华与天赋,那些宝贵的非智力因素,就这样被无情地扼杀了。
  作为新一代的家长,我们必须意识到的一点是,孩子的未来与希望,并不是靠今日的成绩单写出的,它更大程度上孕育在非智力因素当中,既取决于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取决于广泛的兴趣爱好,而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成长,则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必须遵循着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
  由此,我们便找到了中国家庭教育中所欠缺的又一项重要因素,事实上,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必将做出又一次的改变。
  9.双轮驱动的教育模式
  把意志与智力相结合,得到的将是天才,把兴趣与智力相结合,得到的将是专家,把爱好与智力相结合,得到的将是大师。
  ——达瓦诺娃
  当我们的家庭教育将非智力因素重视起来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智力因素的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高智力所带来的高起点,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先天优势。因此,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我们的家长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从孩子未来的发展来看,智力上的提升,其首要的目的是为了在孩子的大脑中建立一个接收的平台。如果放弃掉智力因素的开发,那么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对外界事物的敏感都会受到莫大的影响。
  开发智力因素,第二个好处是为了让孩子获得自我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孩子脱离了家长独立生存的时候,就必须在一些事情上形成自我的判断力,如果在这方面有所欠缺,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意味着其成为大众的附庸。
  开发智力因素的第三个好处,是为了让孩子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人类被成为“万物之灵”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类有求知、求智、求生的渴望,对于这一点,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有所感悟:“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如同没有蜡烛的灯笼。”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其社会经验在不断增加、个人能力在不断发展,这些都可以借助学习来使其更有效率。
  正因为如此,作为个人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智力因素,不但不应遭到摒弃,反而需要坚持开发,而在这个过程中,唯一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必须以非智力因素的提升,来作为智力因素开发的先决条件。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的家长试图让孩子从事技能学习的时候,就应当考虑到这些技能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性格、爱好等非智力因素,同样的,当我们的孩子在学校的考试中不能尽如人意的时候,家长也应当从孩子的特点考虑,不应一概将其归结为孩子的智力水平。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在我们未来的家庭教育中,当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被提高到相同的高度时,其为孩子成长所带来的驱动效应,无异于加装了一部高效率的推进机,而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孩子所遭受的伤害也势必将会降低到最低程度,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将成为这种改变的获益者。
  本章后记
  一个缺乏关爱的家庭,无疑会对孩子造成莫大的伤害。而一个关爱过度的家庭,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往往更大。
  当我们完成了这一章的探讨之后,便会自然而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
  事实上,在中华民族三千年的教育史上,我们从不缺乏对溺爱之害的理性分析与冷静对策,然而在现时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溺爱的现象之所以比比皆是,溺爱机制之所以不能停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独特的国情所造成的。
  与此同时,我们的家长一方面在物质层面提供近乎泛滥的保障,一方面又在精神领域给予孩子最严酷的摧残,其只关注智力开发,摒弃兴趣、爱好、意志、创新能力等方面培养的教育方略,毫无疑问是对孩子未来的短视行为。
  事实上,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对孩子怀有莫大的期望,所欠缺的只是正确的观念与方法,假如这种观念、方法能够成功地为我们的家长所掌握时,那么可以相信,在中国这块孕育了无数神奇的土地上,中国家庭教育必然会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1)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误,而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导读
  曾经有人向一群五六岁的孩子发问:“帽子还能做什么用?”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起来:有的说,帽子能当扇子用,有的说,帽子可作为船的风帆,有的说可以做蚂蚁的船,有的说可以当球打,有的说可以当飞碟飞,有的说可以把它垫在地上当椅子用,有的说可以当动物的摇篮,有的说可以用它装东西……
  从孩子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回答无拘无束,其中反衬出的想象力,更是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我们的孩子却逐步失去了这样的能力,当我们向一群十几岁的少年提出相同的问题时,得到的答案就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戴在头上”。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想象力呢?
  毫无疑问的是,想象力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人类的进步,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早在几十年之前,就已经由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给出了答案:“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反观中国孩子的现状,其思维之单一,视角之狭隘,想象力之缺乏,自信心之淡薄,都足以令我们每一个家长,每一个教育者心惊。
  这难道就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吗?这难道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所在吗?
  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早已有之,但在当下的中国却显得越发急迫,这样的现象绝非偶然,可以说,是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缺陷,也是家长教育观念的缺乏。
  究竟是谁在扼杀孩子的想象力,究竟是谁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反观当下中国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是揭开这一谜团的时候了。
  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我们的家长给予了孩子最多的资源,付出了最多的心血,得到的结果却是最糟糕的,这样的现状令人难以忍受,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阶段家庭教育观念的偏失。
  从环境论的观点来说,每一个人的全部观点、意识、习惯以及性情,都是从教导者之中得来的,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着完全相同的起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才能的孩子,问题在于我们的家长要去如何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有关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我们将在本章中予以揭示。
  1.苹果里面的星星
  好的教育是打破青年们头脑中的思维
  定式,使他们的智力思维像火一样燃烧起
  来。
  ——佚名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
  当一个孩子回到家里,把苹果一切两半之后,用惊喜的口气告诉他爸爸说,苹果里有个星星。
  在大人们看来,苹果里面除了果核之外,唯一可能出现的就是蛀虫了,从何而来的星星呢?

第二章 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2)
但是,孩子说星星存在,自然有孩子的道理。
  正常的切法,是从茎部竖着切到苹果的底部,但孩子的切法呢?却是把苹果横着放过来,拦腰切下去。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不会这样做,对于家长来说,切苹果是一件已经程式化的事情,竖着切苹果约定俗成,几乎和数学定理一样天经地义,正是这种条框式的思维模式,使得成年人在做事之前总是会考虑“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
  这种不出格做法固然循规蹈矩,然而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定式思维。
  定式思维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它拘囿在一个固定的框架里,透过这个框架,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固定的,由此,我们得到的世界也将是固定的;它就像一副有色眼镜,当镜片是红色,我们看到的世界也是红色,从而产生了“世界是红的”的看法。
  关于定式思维的坏处,我们并不需要做麻烦的理论分析,只要看一下下面的这些例子就足够了。
  以下是人类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断言,它们之所以著名,一是由于说出这些话的人够著名,二是它们足够愚蠢。
  “我们没有理由让每一个人在家中配备一台计算机。”说这话的人名叫肯尼斯?奥尔森,当时是DEC的奠基人和总裁。
  同样,在1891年的一天,法国陆军元帅,著名的军事家福煦评论道:“飞机是一个有趣的玩具,但没有军事价值。”在他之后,则是美国专利局局长杜埃尔,按照他的看法,世界上所有能够发明的都已经被发明了。而后是无线电之父李?弗雷斯特博士,他坚持认定无论将来科学如何发达,人类都不可能登陆月球。
  现在我们当然知道,这些在当时听来富含道理的断言,没有一句成为现实,反倒是那些信誓旦旦的断言者,被我们写进书里当成了笑柄。
  不过,当我们笑过之后,仔细观察这些荒唐的预言,就可以发现它们都有着近乎相同的特点,或者可以说,它们都犯了定式思维的毛病。
  所有的这些断言,都代表了断言者对事物的感知,虽然说这些话的人,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但它们都和正确相距甚远。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看待事物的固定方式、观点、参考系统和信仰被固定在一个小圈里,结果就产生了可笑的局限性。
  像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个故事一样,当家长被自己的见识所囿的时候,当家长被自己切苹果的固定方式限制住的时候,也就坚持认为苹果中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星星出现了。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之中,家长们常常都会犯这样的毛病,比如说,许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过于叛逆,从而采用激烈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在过去的分析中,许多专家都把这种现象归结于家长的主观性格,武断作风。事实上,其实其中大部分情况,都是由于一种定式思维的扭曲而造成的,当我们的家长脱离孩子的世界太远时,交流就自然会产生障碍。
  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开头的那个故事中,可以想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