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凡的世界(一)-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高鼻梁直直的,也象希腊人一样。脸上分明的线条和两片稍稍向下弯曲的嘴唇,显出青
年男子的刚骨气。从眼神中可以看出,这已经是一个有了一些生活阅历的人。尽管他只有二
十三岁,但和这样的青年打交道,哪怕你有一大把年纪而且老于世故,也要认真对付的。

    孙少安站在路灯下,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张小纸条,又从烟布袋里捏了一撮烟叶,熟练
地卷了一根烟棒。他抽烟,但不用烟锅抽。他觉得烟锅太小,抽两口就完了,太麻烦,就经
常用纸卷着抽旱烟。纸烟他抽不起,除过要办大事,平时很少买。今天出门办事,他现在口
袋里还有半包“金丝猴”香烟,但他舍不得抽。一年四季卷着抽烟,也要费许多纸的。报纸
太厚,他就常拿少平和兰香写过的旧作业本卷着抽。

    少安卷起一支烟后,发现他没有火。走时太忙,打火机丢在了家里的炕上;到了米家
镇,忙得又忘了买一盒火柴。他此刻多么想抽一支烟啊!

    他好象隐隐约约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叮叮咣咣”的声音。他仔细听了一下,听出来这是
打铁的声音。在什么地方呢?好象在街头的那一边。好,打铁的地方有火,去那里点个火抽
支烟吧!

    他撩开两条长腿,手指头里夹着那支卷好的烟棒,就向传来锤声的那边走了过去。他一
直走完这条不长的街道,并且出了街那头,才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找见了那个铁匠铺。

    铁匠铺的一扇门闭着,另一扇门开了一条缝,看见里面红光闪耀,大锤小锤响得如同炒
爆豆一般。

    少安犹豫了一下,就推开了这扇虚掩的门。他看见打铁的是一老一少。老的显然是师
傅,一只手里的铁钳夹一块烧红的铁放在砧子上,另一只手拿把小铁锤在红铁上敲打。师傅
打在什么地方,那个抡大锤的徒弟就往那里砸去。叮叮咣咣,火花四溅。两个人腰里都围一
块到处是窟窿眼的帆布围裙。

    少安进来的时候,这两个人正趁热打铁,谁也没顾上看他。直等到那块铁褪了红色,被
老汉重新夹进炉里的时候,这两个人才惊奇地打量起他来。

    少安赶忙说:“老师傅,借个火点一下烟。”

    “行!”铁匠师傅用铁钳夹了一块红炭火给他伸过来。少安赶忙凑上去点着了那支烟
棒。他听口音,知道铁匠是河南人。黄土高原几乎所有的铁匠都是河南人。河南人是中国的
吉普赛人,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这些不择生活条件的劳动者。试想,如果出国就象出省
一样容易的话,那么全世界也会到处遍布河南人的足迹。他们和吉普赛人不一样。吉普赛人
只爱飘泊,不爱劳动。但河南人除过个别不务正业者之外,不论走到哪里,都用自己的劳动
技能来换取报酬。

    孙少安点着烟后,因为离炉火站得近,他才感到浑身一阵发冷。他于是跹蹴在炉边,伸
出两只手想烤一烤火。“这么晚了,你还不睡啊?你是哪儿的?”河南老师傅一边拉风箱,
一边问他。

    少安对他说:“我是双水村的,给队里的牛看病,天晚了,还没寻下个住处……”

    那位年轻徒弟说:“旅社恐怕人都住满了。”

    “就是的……”少安脑子里继续盘算他到哪里去过夜。“我看你今晚找不下地方了……
这镇上有没有熟人?”老师傅问他。

    “没。”少安对他说。

    “噢……”师傅用铁钳拨弄着炭火里的铁块,说:“你要是实在没去处,不嫌俺这地
方,可以凑合一下,不过没铺没盖。可这地方还暖和……”河南人由于自己经常到处飘流浪
游,因此对任何出门人都有一种同情心;他们乐意帮助有困难的过路人。

    少安一下子高兴得站起来,说:“行!老师傅,这就给你老添麻烦了……”

    的确,他很感激这个河南老师傅。没铺盖算什么,他能在这火边跹蹴到天明就行了,总
比一晚上蹲在野场地挨冷受冻强。

    少安问师傅:“这么晚你们还干活?”

    徒弟回答他说:“这件活说好明早上人家来取,不加班不行。”

    少安看炉灶里的铁烧红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两根“金丝猴”纸烟,走过去对那个年轻徒
弟说:“师傅,你先歇着抽支烟,让我来替你添几下锤!”

    那徒弟看他这样实心,就很乐意地接过纸烟,把手中的铁锤让给少安。

    少安又把另一根纸烟,恭敬地夹在执钳操锤的老师傅的耳朵上——老师傅现在不仅没空
抽,甚至腾不出手来接烟卷。

    等老师傅把烧红的铁块放在铁砧子上后,少安就抡起锤和老汉一人一下打起来。他因为
常出去为队里修理损坏的农具,曾在石圪节也是一家河南人的铁铺里抡过这家伙,因此不外
行。再说,这是力气活,又没什么太高的技术要求。

    等他抡完一轮锤后,这铁匠师徒俩都夸他在行。少安笑了笑说:“出一阵力身上就暖和
了。”

    少安又抡了两回锤,看这把镢头快成形了,就把铁锤又交给那个年轻徒弟。

    老镢头全部打成后,这师徒两个把墙角一个放工具的土台子收拾开,给土台子上铺了一
块破帆布,对少安说:“就凑合着躺一夜吧。”说完他们就到里面的一个小窑里睡觉去了。

    少安在地上搬了一个废铁砧子,把自己的罩衣脱了垫在这砧子上,就算是个枕头。他拉
灭了灯,在一片黑暗中疲乏地躺下来,很快就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孙少安在饭铺里吃喝
了一点,就到兽医站把他的牛吆上,起身回双水村了。

    一路上,他由着牛的性子走,并不催促它,因此慢慢腾腾,三十里路走了将近一个上
午。

    在接近城里人吃午饭的时候,少安吆着牛才走到双水村北边的村头上。

    他看见前面的公路上,田二正在路边的水沟里弯腰寻找什么破烂。等他走到田二身边
时,老汉怔了一会,大概才认出这是一个“熟人”。

    少安对他说:“二叔,快回去吃饭!”

    田二神秘对他微笑着,嘴里嘟囔说:“世事要变了……”说完就又低头在水沟的碎柴烂
草中翻搅起来。

    少安吆着牛从他身边走过,心里随意感叹地想:如果我活成他这个样子,早就上吊死
了!随即他又笑了,想:问题是活成他这个样子,往往连死都不懂了……田二父子俩是他队
里的社员。他同情这两个不省人事的人。每当路上看见顽皮的村童欺负他们时,他总要把孩
子们撵跑。田二的憨小子他干脆打发到大队的基建队上——那里劳动的人比较集中,好照看
他。

    现在,少安吆着牛已经进了村。

    他正准备把牛吆到田家圪崂的饲养室里,看见二队长金俊武担一担粪,从东拉河的列石
上走过来,并对他招呼说:“少安,你等一下……”

    二队长金俊武四十来岁,腰圆膀粗,长一对炯炯有光的铜铸大眼。这人悍性很强:脑子
里弯弯又多,是金家族里的一条好汉。他父亲就是旧社会双水村著名的文人金先生——老先
生五二年就去世了。不过,金家兄弟三人身上没一点文气。金俊武在三兄弟中排行第二。老
大金俊文已五十来岁,性子也不弱。只不过一般不出头露面。这人手巧,杀猪、泥窑、垒锅
灶,匠工活里都能来两下,他生养的两个儿子金富和金强,象土匪一样蛮横。俊武的弟弟金
俊斌,倒和两个哥哥不一样,老实得已经快成了傻瓜。但这个大家庭里的所有成员,因为有
精明强悍的金俊武,谁在村里也不受气。金俊武虽然人长得粗壮,但做事从不靠蛮力,主要
用智力周旋。他对长辈很有礼貌,做事在大面子上很宽阔,私人交往中不计较一些小亏小
损,而且象少安一样,从不欺负村里的弱者,因此在金、田两族一般人中都有些威望。在村
里的强人中间,包括田福堂在内,俊武都有点不服气,但他比较尊重和佩服比自己小好多岁
的少安。这后生和他一样,精明得谁也哄不了,而且一身男子气,小小年纪就能独当一面,
把一队搞得比他二队还好。他尽管和少安关系不错,但两个人心里也常在撬劲:看谁把自己
的生产队搞得好。一年下来,他往往都败在少安的手下……

    少安听俊武让他等一下,就扯住牛缰绳站在公路边,等俊武从河道里上来。

    金俊武把粪担子放在路边,抹下头上的毛巾擦了把汗水,问:“听说你到米家镇去了?
牛不要紧吧?如果这牛不中用了的话,咱们还是换一换!哪怕我使用两天就死了,也不后
悔!”金俊武笑着对少安开玩笑。

    “就是一头死牛,我也不换你那三个活宝……怎?有什么事要给我说?”少安问金俊
武。

    “你不知道?”俊武看着他问。

    “什么事?”少安确实什么也不知道。

    “罐子村你姐夫让公社拉到咱们村,正在你家后面的工地上劳教着哩。昨天晚上,还拉
在学校院子里批判了一通!”“为什么事?”少安脑子里“嗡”一声。

    “听说是贩了几包老鼠药……”

    俊武不好意思看少安的脸。他担起粪担说:“你快回家去看看!听说你姐引着两个娃娃
也到你家里来了……”少安脸上显出不在乎的样子,对俊武说:“你忙你的去。我把牛送到
饲养室再说。这是个屁事!多不了白受几天苦,还能定成个反革命?”

    金俊武点点头,担着粪走了。

    少安匆匆地把牛吆到饲养室,给饲养员田万江把药交待下,就折转身向家里赶去。

    孙少安不愿意在金俊武面前表示任何慌乱,叫这个强人笑话他。但他现在内心中充满了
焦躁和不安。对于象他们这样各方面都很脆弱的家庭来说,一件小事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混
乱,甚至使一切陷于瘫痪。而眼前发生的又并不是一件小事。姐夫不仅使一家人蒙受耻辱,
而且罐子村他家的生活越烂包,他这里的家庭也就要烂包的更快些——因为他和父亲绝对不
可能丢开姐姐和两个孩子不管。他更知道,家里出了这样的大事,一家人都指靠他来解决。
他不仅要解决事情本身,还同时要安稳一家人的情绪……他现在一路往家里走,脑子里已经
开始飞快地判断各种情况。是的,这是公社出面搞的事;如果是本村,他就会立即去在各种
人际关系中穿插,先找俊山叔,再找金俊武,然后找二爸,最后找田福堂……当然,还有许
多人。而且他还不会都直接出面,各种交错制约的力量,就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在双水村
这个天地里,他还是有些能耐的。可姐夫是罐子村的,而这事又是公社搞的,和双水村没一
点关系。他现在的能力看来无法解决这事。

    怎么办?他上自家院子的土坡时,脑子里还象乱麻一般没有头绪。只有一点已经清透
了:要解决这事,非要通过石圪节公社不可。但公社里除过文书刘根民是他小学同学,能说
上话外,其他领导尽管都认得他,但没有什么更多的交情……

    到了院子的时候,他把所有这些思绪暂时斩断。因为他首先要应付家里人的情绪。

    他在家门口站了一下,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尽量轻松一些地推开了门。

    他妈,他姐,他妹,他奶,老少四个女人一见他回家来,都又惊又喜,高兴得咧开嘴笑
着,一个个泪流满面,就好象久盼的大救星突然从天而降。

    少安站在脚地上,为这场面感动得忍不住鼻子一酸。是呀,这些至亲至爱的人们,都把
他看作是全家人的靠山。家里出了任何不幸事,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他怎么能辜
负亲人们的期望呢?

    刹那间,一种强悍的男性豪气在这个二十三岁青年的身上汹涌地鼓涨起来!

    他平静地问母亲:“我爸出山去了?”

    他妈“嗯”了一声,接着便撩起围裙揩干脸上的泪痕,母亲意识到她不能再哭了,以免
加重儿子的精神负担。他又问脚地上的妹妹:“你二哥回来了没?”

    兰香说:“回来了,刚出去到金波家寻个东西……”

    这时候,他姐兰花头一下伏在大弟的肩上,又出声哭起来了。少安安慰她说:“姐姐,
你不要急躁,事情总有我哩!你看你眼睛都肿了。千万不敢伤身子,你还要拉扯猫蛋和狗
蛋……那两个娃娃哩?”

    兰花不哭了,说:“少平引到外面去了……”

    这阵儿,少安他奶坐在后炕头上,张开没牙的嘴只顾笑着。她看见她的安安就是没死
嘛!这不,已经平安无事地回来了!

    少安从一个毛巾缝成的小布袋里,掏出一包从米家镇买来的蛋糕,拿出来放在奶奶的被
子旁。他从里面捡了一块软点的,递到奶奶手里,说:“奶奶,你吃这!软的,能咬动
哩!”老祖母接过这块蛋糕,指着旁边其余的,说:“叫猫蛋狗蛋吃去……”

    少安看家里人的情绪缓和下来以后,就一个人从窑里出来,转到了院畔上。到现在,他
对姐夫的事,心里还是没有一点主意。

    唉,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能有多少本事呢!如果说,什么地方有些庄稼活把人难
住了,他孙少安根本不会把这种事放在眼里;他自己有信心把别人干不了的活干得出奇的
好。可这种事不一样啊!

    他急躁地在院畔上走来走去。

    他看见,院子东头那棵碗口粗的杏树,已经绽开了一树白粉粉的花朵。这树是他们家搬
到这里时栽下的,算一算和兰香的年龄差不多了。往年,收麦的时候,总能在这棵树上摘一
两筐金黄的甜杏子。除过一家人大饱一顿口福外,好心的母亲还要给村里一些人家的娃娃分
一点。但这两年不行了,他的两个馋嘴小外甥早早就侵害完了。少安十分疼爱两个活泼的外
甥,因为姐夫无能,他对这两个孩子担当着责任。他想,就是为了这两个孩子,他也要把姐
夫的事有个平和的解决……

    他看见他弟少平一只手抱着狗蛋,另一只手提个口袋,从土坡里上来了。年龄大的猫蛋
跟在他后面走着。少平也看见了他,兴奋地加快脚步赶过来了。

    少安问少平:“你手里提些什么?”

    “十几斤白面。”少平说。

    “白面?哪来的?”少安惊奇地问。十几斤白面,对他们家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啊!

    “润叶姐给的……”少平说。

    “润叶?”

    “嗯。”少平接着就把润叶叫他去她二爸家的前前后后都给哥哥说了。最后,少平对他
哥一再强调说:“她叫你这几天一定来一下!”

    “她没说是什么事吗?”少安问。

    “没说,就叫你一定来一下……”少平说完,就引着两个孩子回家去了。

    孙少安愣了半天。他忧伤地走到院子东头那棵杏树前,手轻轻抠着树皮,抬起头望着满
树雪白的杏花,陷入到往事中去了……


第十一章

    在少安很小的时候,他们家还住在田家圪崂他二爸现在住的地方。他们家离润叶家很
近。那时候,田福堂的家境虽说比他们家强得多,但还没有发达起来。福堂叔和他爸在旧社
会都给富人家揽过工,因此解放初两家人的关系还相当亲密。母亲那时候常带着他和姐姐兰
花到田大婶家串门。润叶比他小一岁,两个人正能玩在一起。渐渐地,他们就相好得谁也离
不开谁了。少安早上一起来,就哭着要到润叶家去。润叶晚上又哭着要到他们家来睡,田大
婶就只好把她送过来,两个孩子常常在被窝里打闹半天也不安息。要是谁家吃一顿好饭,大
人也总要给另一家的娃娃端上一碗,或者就干脆叫到自己家里来吃。他两个不论谁过生日,
他妈或田大婶总要给他们把一圈白线用红颜料染好,挂在他们的脖子里——这是“锁线”,
保佑孩子无灾无病,长命百岁……后来,他们长大了一点,家里和院子里已经没什么意思,
就开始溜出家门,到广阔天地里玩去了。

    春天,当桃杏花盛开,柳树抽出绿丝的时候,他们还穿着破烂的开裆棉裤,到阳土坡上
刨刨发芽的“蛮蛮草”根,这草根嚼在嘴里又麻又辣——这是在一个漫长的冬天之后,尝到
的第一口春天的鲜物。夏天,一入三伏,他们和村里的其他娃娃就脱得一丝不挂,男娃娃,
女娃娃,成天泡在东拉河里,耍水,互相打闹着给光身子上糊泥巴。一个夏天过去,都晒得
黑不溜秋。秋天,是黄土高原的黄金季节。他们一群孩子就在野外寻找一切可以吃的东西,
常常把肚皮撑得回家连饭也不好好吃,在这个季节反而都消瘦下来。冬天,刀子一般严厉的
寒风把他们从野外赶回来,只好一整天闷在家里玩。只是在天气暖和的日子里,他才和润叶
一块从东拉河的冰上走过去,在金家湾那边的村子里,寻找各种各样的破瓷器片。金家湾过
去有钱人家多,打碎的瓷器往往又细又好看,上面还釉着许多美妙的花纹。冬天茂密的柴草
衰败下来,这些玩艺儿很容易搜寻到。他们把这些宝贝拣回来,分别放在他们家院子供奉土
神爷的墙窑里。唉,在这穷困的农村,孩子们有什么玩具呢?那个年纪里,这些东西就是他
和润叶拥有的最宝贵的财产了……

    一年年过去,他们家越来越穷了。可福堂叔的光景一年比一年强。润叶穿起了漂亮的花
衣裳,可他的衣服却一年比一年穿得破烂。但他们仍然象以前一样,在一块亲密地厮混着玩
耍。

    在他六岁那年,有一天,父亲给他契起一把小镢头,又给他盘了一根小绳,说:“少
安,你也大了,应该出去干点活了。跟爸砍柴去吧!”

    “不!我不去!我要和润叶一块玩!”他抗议说。“润叶是女娃娃,你是男娃娃。男娃
娃就要到山里学干活。男娃娃怎么能老呆在家里呢?再说,咱这穷家薄业,就爸爸一个人拉
扯着你们,没个帮手不行啊!”

    他沉默不语了。他知道父亲说得对。他早朦胧地感到这一天要来的,现在终于到来了。

    就这样,他那虽然贫穷但充满无限欢乐的日月过去了。他从此便开始了一个农村孩子的
第一堂主课——劳动。

    他先是跟着父亲,随后便和村里同龄的男孩子一块相跟着出山砍柴。每天一回,每回一
小捆。他甚至学着象大人一样,用草绳把柴禾套腰一捆,又齐整又好看。母亲舍不得烧他砍
回来的柴,就把这些可爱的小柴捆另外垛在院子里。时间长了,竟然垛起了规模不小的一
垛。来他们家串门的村里人,都指着这一垛柴,对他父母夸赞说:哈呀,这娃娃将来是个好
受苦人!”城里人夸孩子夸学习,乡里人夸孩子夸劳动。他父母亲为此而很骄傲,他也在自
己幼小的心灵里,第一次感受到了劳动给人带来的荣耀。

    但是,每天砍柴回来,他饿得要命,家里又顿顿是稀饭,没一点象样的干粮。他喝上几
碗稀汤,就愁眉苦脸地从窑里出来了。他知道他即是又哭又闹,家里也没有办法。再说,每
顿饭母亲都已经在稀汤里给他捋一碗稠的了。

    每当他来到院子里的时候,就看见润叶在他家的土墙外面招手叫他。

    他撒腿跑过去,润叶就把从自己家里偷出来的玉米面馍,给他手里塞一个。他贪婪地啃
着,感激地望着这个和他一起耍大的伙伴。她穿一身干干净净的花衣裳,头发也再不是乱蓬
蓬的了,梳起了两根黑亮亮的羊角辫。

    在他八岁那年,正是一九六○年最困难的时期。他们家本来就已经吃了上顿没下顿,他
二爸又从山西跑回来,麻缠父亲给他娶媳妇。父亲借下一河滩帐债娶过了二妈,并且连住的
地方也让给二爸家了。他们家只好从田家圪崂搬出来,在金家湾金俊海家借了一孔窑洞。

    这时候,润叶在村里上了学。她并且跑到金家湾来,让他也去上学。少安这时才明白,
他如果继续去砍柴,就要一辈子在山里劳动了。

    于是,他便开始和父母亲闹着要去读书。润叶在旁边哭着给他帮腔。父母亲怎么都乖哄
不下他,后来只好同意了。父亲对他说:“我不是不愿供你上学。我以前在那样的年头,都
供你二爸到山西去念书。可是,供来供去,还不是回来了?咱祖坟里没埋进去当先生的福
气!再说,咱家光景已经过不下去,你不念书,还总能给爸爸帮点忙……不过,既然你上了
学,那就要好好学习哩……”

    他于是就怀着欢乐而又沉重的心情,进了双水村小学。他和润叶一个班,并且坐一张课
桌。

    在双水村四年的日子里,他年年都在班上考第一名,但也是全校穿戴最破烂的一个。有
时候,家里饭不够吃,他就饿着肚子来到学校。润叶几乎每天都要从自己家里给他拿干粮
吃。农村的孩子调皮捣蛋,看他两个相好,就胡说润叶是他的“媳妇”。润叶气得直哭鼻
子。她以后从家里拿来吃的,也不敢明给他,等同学们下课出了教室,才偷偷塞在他的课桌
里。他也是偷偷拿着这干粮,跑到金家祖坟那里去吃……记得十一岁那年,他和润叶已经在
村里的小学上到了四年级。有一次,同学们在校院里玩“找朋友”的游戏。他不敢到人圈里
去,因为他屁股后面的补钉又绽开了,肉都露在了外面。他看别人玩,自己脊背紧贴着教室
墙,连动也不就动。有一个男孩子大概早发现他裤子破了,这时就串通几个人一扑上来,把
他拉在了人圈里。所有的男娃娃都指着他的屁股蛋“噢”一声喊叫起来,并且起哄唱起了那
首农村的儿歌:烂裤裤,没媳妇,尻子里吊个水鸪鸪……女娃娃们都已经到了懂得害羞的年
龄,红着脸四散跑了。

    他又难受又委屈。下午放学后,也没回家去。他一个人转到金家祖坟后面的一个土圪崂
里,睡在地上哭了一鼻子。土圪崂上面就是高高的神仙山。他想起了老人们常说的那个下凡
的仙女;也想起了那个痛哭而死的男人——那男人的眼泪就流成了脚下的哭咽河。哭咽河,
哭咽河,男人的眼泪流成的河……

    他突然听见润叶轻轻地喊他。他慌忙坐起来,臊得满脸通红。润叶站在他旁边,说:
“我回家里拿了针线,让我给你把补钉缝一缝……”

    “你不会做针钱!”他不愿让润叶缝那块补钉——因为那是个丢人地方。

    “我学会做针线了,让我试一下!”润叶说着便蹲在他身边,硬掀转他的身子,便笨拙
地给他缝起来了。那时润叶才十岁,说不上会做针线,只是胡串了几针,让原来的补钉能遮
住羞丑。她的针不时扎在他的屁股蛋上,疼得他直叫唤。她在后面笑个不停。勉强缝完后,
她让他站起来走一走。

    他刚站起来走了几步,就听见后面“嘶”的一声——又破了!

    润叶捂住嘴,笑得前伏后仰,说:“没顶事!让我再缝!”他赶忙说:“算了!我回去
叫我妈缝……”

    小学生活随着童年的逝去而结束了。一九六四年,他和润叶双双考上了石圪节高小。他
在全公社的考生中,名列第一。全村人都说他是个念书的好材料。他父亲也很高兴,就让他
去了。石圪节离双水村近,可以每天和同村的学生相跟着回家吃饭,花费并不大。那两年,
他就象后来的少平和现在的兰香一样,每天下午回家,第二天早上天不明就起身,带一顿干
粮,和其他娃娃摸黑赶到石圪节。润叶家里光景好,已经上了学校的大灶,除过星期六,大
部分都在学校住宿,不天天受罪跑路了。他们仍然是一个班,还是同桌。他学习好,常给润
叶帮助。如果考试的时候,润叶不会,他还偷偷给她看自己的答卷。要是哪个男同学敢欺负
润叶,他就不怕别人瞎说他和润叶的长长短短,站出来护着润叶。一次,一个男同学在操场
上故意把篮球往润叶身上扔,他过去把那家伙打得鼻子口里直淌血,让老师把他狠狠训了一
顿……但是当他上完两年高小,却再不能去县城上中学了。那时石圪节还没有中学,要上初
中就得到县城去。到那里去上学,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再不能跑回家
吃饭了,要月月交硬正粮食,还要买菜票,更不要说其它花费也大多了。而同时,弟弟少平
也在村里上了学。他父亲再也供不起他了。他已经十三岁,不用父亲说,自己也知道不能去
城里读书了。他对父亲说:“爸爸,我回来劳动呀。我已经上到了高小,这也不容易了,多
少算有了点文化。就是以后在村里劳动,也不睁眼睛受罪了。我回来,咱们两个人劳动,一
定要把少平和兰香的书供成。只要他两个有本事,能考到哪里,咱们就把他们供到哪里。哪
怕他们出国留洋。咱们也挣命供他们吧!他们念成了,和我念成一样。不过,爸爸,我只是
想进一回初中的考场;我要给村里村外的人证明,我不上中学,不是因为我考不上!”

    他父亲在他面前抱住头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见刚强的父亲在他面前流泪。他自己也哭
了。是的,他将要和学校的大门永远地告别了。他多么不情愿啊!他理解父亲的痛苦——爸
爸也不愿意断送他的前程……就这样,他参加了全县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在全县几千名考生
中,他名列第三被录取了。他的学生生涯随着这张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也就完全终结了!尽
管润叶跑到他家来,又象他上小学时一样,哭着让他到城里去报名。但这回用不着父母亲给
她解释,他自己就象一个成熟的大人那样,给润叶说明他为什么不能再上学了……当润叶坐
着金俊海的汽车离开村子的时候,他一个人偷偷地躲在公路上面的土圪崂里,泪流满面地看
着她出了村。别了,我童年的朋友!我们将各走各的路了,我会永远记着我们过去的一
切……

    他从此便心平气静地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生涯,并且决心要在双水村做一个出众的庄稼
人。

    后来,由于他的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在十八岁那年,一队的社员就一致推选他
当了队长。这多年里,他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队里和家里的事上。

    在这期间,润叶回村来的时候少了。但不论是她上中学的那些年,还是后来当了教师,
只要她回村来,都要给他祖母拿着吃的,到他家里来看望他们。往日友谊的暖流依然在他们
心间涓涓流淌。每次见面,他俩总要在一块说许多话。她给他说城里的各种事,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