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庭、部分由州的机构抚养的拉美裔青年能够参与的所有暴力业余活动。几年前,和
  科尔伯特相识的时候,他还在一个步兵排服役。他们之间建立起一种友谊,这从表
  面上看有点怪。科尔伯特具有北欧人的特点,来自上层中产阶级家庭,也经常表现
  出种族幽默,把西班牙语说成是“烂拉丁语”。埃斯佩拉具有本土美国人和墨西哥人
  的血脉,还有四分之一德国人的血脉。他经常激烈批评美国的“白人主子”的霸气
  以及对他的印第安人祖先进行种族灭绝式的屠杀。但是,在谈到他和科尔伯特的友
  谊时,他却说,“我们两个人骨子里是一样的:都是凶猛的武士。只不过他打仗的时
  候用脑子,而我是靠自己的力气。”科尔伯特则说,他和埃斯佩拉初次见面时,就对
  他的“成熟、敬业和坚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埃斯佩拉还不是一名陆战侦察
  兵,科尔伯特却找关系把他调进了侦察营,让他当了自己的助理队长。
  今天早晨,尽管大炮的轰鸣声不断,而且在士兵中还有小道消息,说前方的道
  路上发生了血腥的战斗,可是排里的埃斯佩拉和其他几名陆战队员似乎依然有一点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四部分(6)
入侵者的负疚感。“想一想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这些人。”他边说边反感地把一堆垃圾
  用脚踢进他刚挖好的坑里。
  离路边的排阵地大约30米的地方有几间土坯房。几个穿黑长袍,戴围巾的老
  妪站在土坯房前面,看着一名陆战队员白白的屁股。他光着下身在她们的前院里
  大便。
  埃斯佩拉小分队一名正帮着他清理垃圾的队员指着这个奇特的场面说道,“你
  能想像出假如倒过来,某个军队进入郊区,在一家人门前的草坪上拉屎会怎么样?
  太他妈的不文明了。”
  科尔伯特在收听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大家第一次听到了纳西里耶正在激战、
  有美国人被俘、海军陆战队伤亡很大的确切报道。
  比较年轻的陆战队员听到这些报道时有点无动于衷。可是这个消息使这个排的
  士官韦恩感到震惊。
  “我他妈的无法相信,”他说道,“怎么会有这么多陆战队员受伤?”
  “医生”布赖恩激昂地说,“前面路上的陆战队员们正在死去,可是我们却坐在这
  里,无所事事。”
  没过多久,布赖恩的祈祷得到了回应。24日下午12点30分,头脑清醒的菲
  克召集各小分队队长,简要通报情况。“再过大约一小时,我们将跨越幼发拉底河上
  的那座桥,”他说道,“交战规则有变化:任何手持武器的人都是敌人。如果一名妇
  女背着武器离你而去,干掉她。如果看见武装的伊拉克人,干掉他。至于你是不是
  用一发40毫米的枪榴弹击穿他的胸膛,这我不管。”
  他说完之后,埃斯佩拉说,“长官,我们把这些村庄废了,回去以后会有麻烦
  的。人民对这个是不会喜欢的。”
  “我知道,”菲克说,“我们现在有输掉攻关战的危险。我们在城市地区作战正
  是萨达姆所希望的。”
  菲克也不知道第一侦察营在桥上将做些什么。上级给他的命令是,他们排将作
  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冲进城里,把里面受伤的陆战队员转移出来。有关这次任务的
  细节,他不甚了解。甚至连进城后走哪条路、目的地在哪里,他也心中无数。
  菲克简要地介绍情况之后,做了一件像往常面临困难局面时所做的同样的事
  情:找科尔伯特商量。我第一次见到菲克,就听他赞扬自己手下士兵的才智和个性,
  当时我就在想,这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可是在过去几天的入侵行动中,我发现只
  要有问题——像这样一次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问题——菲克总是来向他手下的兵讨
  教。现在他把纳西里耶的地图摊在悍马车的引擎罩上,和科尔伯特以及其他小分队
  队长一起琢磨他们究竟该去哪里。穿越这座城市的路有好几条(该市面积约16平方
  公里),他们不知道进城完成任务该走哪一条路。
  这时候,埃斯佩拉把自己小分队和科尔伯特小分队的人召集起来,把菲克在会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四部分(7)
上说的关于交战规则的变化传达到每一个人。他对菲克的情况简介做了这样的归纳:
  “如果你看见携带AK步枪的混蛋,那就干掉他。”但是接着他又告诫他们说,“不
  要像‘凯西?卡赛姆’那天夜里在运河边上那样头脑发昏。你打死一个在家门口扫地的
  老太婆,因为你把她的扫帚当成了武器,这个账将算在我们大家头上。”
  第一侦察营与海军陆战队的其他部队一样,在纳西里耶以南的公路上等候了
  24个小时,现在又要冒险地去执行一道内容不明确的命令,其原因是,他们的上级
  也不太知道应该干什么。自从昨天“塔拉瓦”特遣部队的先头部队被出乎意料地分
  割包围、前进受阻以来,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们就没有下达过明确的指示。
  占领纳西里耶以及那座桥梁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纳西里耶是通往伊拉克中部
  的门户。从一开始,马蒂斯少将的入侵计划的核心就是派遣一支陆战队穿过伊拉克
  中部,其行动路线全长185公里,从南部的纳西里耶延伸到北部的库特。库特位于
  底格里斯河河畔,控制着入侵部队进军巴格达必须跨越的几个重要桥梁。
  从纳西里耶到库特的这片土地在历史上被称为“肥沃的新月地带”,亦称美索
  不达米亚——这个希腊词的意思是“两条河流之间的土地”,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
  格里斯河。5000年来,美索不达米亚一直有人类生活。这里的地形反差极大,有不
  毛之地的沙漠,也有绿色葱茏的热带植被,一道道运河把它们连在了一起。正是在
  这里,人类首次发明了轮子、书面文字和代数。有些研究圣经的学者认为,美索不
  达米亚就是伊甸园的所在地。
  马蒂斯的计划是用一支由大约6000名海军陆战队员组成的团战斗队——番号
  RCT…1——入侵这一地区。第一侦察营将作为RCT…1的先头部队。他的目的有两个:
  在库特及其四周拖住大批共和国卫队(从而阻止他们对巴格达以西的防御),并保
  卫在库特地区的底格里斯河大桥。
  与此同时,马蒂斯的另外两支总人数为13000名陆战队员的团级作战分队,
  将采取陆军越过边境后的行动方式,沿西部的公路穿越沙漠,向巴格达挺进。马蒂
  斯之所以分兵作战,是希望至少能有一支部队夺取底格里斯河上可以通行的桥梁(西
  部的公路也要跨越这些桥梁)。3月24日他所面临的问题是,在一天多的时间里,RCT…1
  在纳西里耶城外举棋不定。
  海军陆战队“塔拉瓦”特遣部队进入纳西里耶市区以及在该市以南幼发拉底河
  大桥附近作战的目的,是为RCT…1和第一侦察营打开北进的通道。虽然昨天进入纳
  西里耶的“塔拉瓦”特遣部队遭到较大的伤亡,但是美军大炮、强击机和直升机对
  该市的连续不断的打击,使得敌人无法集中兵力对他们进行攻击。他们没有撤退,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四部分(8)
而是继续留在纳西里耶。
  遗憾的是,RCT…1的指挥官乔?道迪上校无法得知“塔拉瓦”特遣部队在城里
  的情况,因为在过去的24小时里,他的部队和第一侦察营一起,一直滞留在该市以
  南的公路上。这是又一个让普通老百姓无法理解的战斗局面,因为他也许会以为美
  国军队是一个非常壮观、非常强大、高技术的实体。虽然道迪就在这座大桥和“塔
  拉瓦”特遣部队以南几公里的地方,但他却无法与他们进行无线电联络。“塔拉瓦”
  特遣部队的基地在南卡罗莱纳州勒任营,他们与从彭德尔顿营来的道迪的部队使用
  的是不同的加密系统。西海岸的海军陆战队无法和东海岸的海军陆战队联系。
  在过去的24小时中,道迪一直举棋不定:是让他的6000名海军陆战队直接
  从城里穿过,还是绕过它从远处一个渡河点过河,或者把一部分人派过去,把另外
  一部分人留下。他在团里是个受到大家普遍尊敬的人,不像那个总想着剃胡须、仪
  容标准,以致和部下疏远的第一侦察营营长。他的身材魁梧,长着一副斗牛犬似的
  面孔,符合海军陆战队指挥官的形象,而且善于发表鼓动性演说,时不时地还引用
  莎士比亚和吉卜林的诗句。可是在纳西里耶,他面临着即将下台的命运。他无法作
  出决定(几天之后,马蒂斯将采取近乎空前的步骤,把道迪从指挥岗位上撤下来,也
  许就是因为他的优柔寡断)。
  到3月24日中午,道迪的最新计划是,让第一侦察营走到RCT…1前面,让他
  们与仍在桥南作战的“塔拉瓦”特遣部队并肩作战。然后,他打算让RCT…1穿过纳
  西里耶,用第一侦察营作为快速反应部队冲进城里,救出先期攻击中受伤的海军陆
  战队队员。
  第九章
  3月24日下午1点,第一侦察营的陆战队员们登车后,将车开上纳西里耶南
  边那条公路。风刮得大起来。昨天的晴朗天空此刻变得灰蒙蒙的。路上挤满了数千
  辆军用车,不过它们已经停到路的一侧,在拥挤之中让出了一个单车道。
  科尔伯特小分队上了自己的悍马车后,珀森开始拍打仪表板,嘴里骂骂咧咧。
  连里某个头头改变了无线电频率,但没有通知他,使他无法进行通联。我第一次看
  见他真的生了气。
  科尔伯特安慰他说,“没关系的。我们会弄好的。大家都很紧张,因为今天早
  上我们损失比较大。”他指的是新闻里所说的海军陆战队的伤亡。
  到下午1点30分,第一侦察营70辆车的车队开始沿公路朝纳西里耶的那座大
  桥行进。如果说在过去24小时内海军陆战队在那座桥四周损失较大,那么对现在战
  车里这些人今天下午遭受伤亡可能性较大的估计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到那座桥的距离大约20公里。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陆战队员们过去
  24小时内丢弃的垃圾——今天早晨埃斯佩拉还对此特别恼火——已经全部被清除干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四部分(9)
净。 
  空气中悬浮着细细的粉状沙粒——这是我们在马蒂尔达营就知道了的,但是直
  到今天才亲眼看见这么大的灰沙。眼镜蛇直升机从头顶上方隆隆飞过。它们在第一
  侦察营车队的上方盘旋,接着向下俯冲。搜寻道路两旁不毛之地上的敌人射手。没
  过多久,我们就全靠自己了。由于燃油不足,直升机被召回了。
  我们从RCT…1车队的最后一辆车旁边通过。科尔伯特的车开过去的时候,站
  在路边的一名陆战队员挥动拳头大声喊道,“好NBE55!”
  车上的人谁也没有说话。
  我们驶入了军事上的无人区。我们右侧一个燃烧的油料库已是烈火熊熊、浓烟
  滚滚。道路两侧满眼都是垃圾。看来我们走的是这座城市的垃圾场,到处是破烂的
  塑料袋,就像游行之后满地的彩色纸屑一样。车队的行进速度慢得像爬,悍马车里
  钻进了许多横冲直撞的苍蝇。
  “啊,这儿真像勒任营。”珀森说道。
  “这一回我可以做我在勒任营一直想做的事情了,”科尔伯特补充说,“把它化
  为灰烬。”
  在悍马车的右侧,一阵阵巨响震得人牙齿直打颤。陆战队的一个炮连在路边摆
  开架势,对纳西里耶进行炮击。那一排155毫米大炮每发射一发炮弹,6米长的炮
  管就喷出火焰和黑烟。我们的车很快就和这排大炮平齐,接着又把他们甩在了后面。
  身后大炮的轰鸣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那些今天早上还在清扫垃圾的陆战队员,现
  在正在用炮火把这座城市打得稀烂。
  前面可以看见已经成了残骸的美国军车,一辆被称为“龙车”的军用卡车已
  烧成了空壳,一辆悍马车已面目全非。挡风玻璃上是密密麻麻的弹洞。我们从那辆
  车旁几米远的地方驶过,近得可以看见车门旁的地上一摊摊褐色液体——也许是血。
  我们驶入了一个昏惨惨的世界。在过去的24小时里,倾泻到这座城市的数以
  百计(如果不是数以千计)的炮弹和炸弹已经在道路的上方形成了局部的沙尘暴,
  能见度下降到一两千米。
  “轻型武器向后射击。”科尔伯特传达营电台传来的指示。没有人作出反应,
  就像一条天气预报。
  “12点方向有一辆车上来了!”有人大声喊。武器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大家
  都做好了射击准备。
  一辆白色丰田轿车从前面的黑色烟雾中朝第一侦察营的车队开过来——车上
  橙色的挡泥板是伊拉克出租车的标记。毫无疑问,车队中几百名陆战队员都在准备
  向它开火。
  “没有武器!没有武器!”科尔伯特悍马车上的枪手们大声喊起来,意思是说
  他们看见出租车上没有武器。
  那辆出租车从科尔伯特的悍马车旁边挤过去,继续向前开进。在双方交战、炮
  击正酣的时候,这辆出租车开进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车队,似乎很不正常。纽约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四部分(10)
市开出租车的阿拉伯人那种不计后果的形象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后来,陆战队员
  们判断,那些出租车是游击队用来在他们的防线之间运动并进行侦察或运送部队的。
  它们也被搞汽车炸弹的人利用,还被老百姓用来转移伤员。
  悍马车外面的爆炸更加猛烈了。我们接连路过了几个焦干的农场——原始的方
  形土坯房,前面放养了一些显得饥肠辘辘的牲畜。当地人坐在外面,就像列队看游
  行一样。一名妇女头顶着篮子在路边行走,对爆炸之声置若罔闻。
  我们抵达幼发拉底河上的那座桥边。“塔拉瓦”特遣部队的陆战队员们分散在
  道路两侧的田地里和浓密的棕榈树丛中。除了断断续续的步枪射击,偶尔也有机枪
  的扫射。他们在这里构筑工事,已经对峙了24个小时,现在依然受到远处伊拉克
  枪手的袭击。
  这座混凝土结构大桥的桥身长,桥面宽。它的跨度将近1公里,中心部位呈漂
  亮的拱形。桥面两侧的护栏已经扭曲,上面弹洞累累。桥上的灰尘与烟雾很大,就
  像发生了沙尘暴一样。我们几乎看不见大桥另一边的城市。大桥的桥身似乎逐渐进
  入灰色的云层中。
  悍马车里气氛高度紧张,15分钟之后珀森已无法抑制自己的冲动,信口胡说
  起来。他微笑着转身对科尔伯特说,“嘿,你觉得我领取悍马车驾照的驾驶时间是不
  是已经够了?” 
  第一侦察营的车队在引桥的起点处驶下公路。我们向左拐上一条土路,从桥的
  下方驶向幼发拉底河河岸。从那儿我们终于看见了对岸的纳西里耶。它的前面是一
  片形状不规则的两层和三层楼房。伊拉克城镇的共同特点是色调灰暗,是用土烧砖
  或煤渣砖加水泥灰浆随意建造的。所有的东西都带有泥土的色调,带有悬浮在空气
  中的沙尘的色调。在朦胧中,那些建筑呈现出色泽灰暗、东倒西歪的轮廓线,就像
  一排排不整齐的牙齿。
  就在我们的右侧,有十来个“塔拉瓦”特遣部队的陆战队员,坐在桥墩之间比
  公路路面低的地方。尽管对岸那座城市不断传来海军陆战队炮弹的爆炸声,有的人
  还是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睡觉。有一名队员笔直地坐在那里,抽着一支粗粗的雪茄
  烟。他脸上污垢斑斑,毫无表情地看着科尔伯特的悍马车,并没有用“好
  NF82D!”之
  类的话跟他打招呼。
  第一侦察营的A连和C连面对纳西里耶,沿河岸一字排开。B连退至离河岸
  大约75米的地方。
  这样一个运动——退到离河岸75米——用了大约15分钟时间。B连两个排的
  10辆悍马车遇上了营部与保障连的大约20辆卡车,那些卡车正准备开到离大桥更
  远一些的地方。那几辆悍马车就像小丑一样开来开去,大家都在通过无线电或把身
  体探出窗外来指挥这些车辆。最后,科尔伯特的车就停在通向引桥的路边上。对B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四部分(11)
连的具体行动还没有明确指示。
  科尔伯特对四周葱郁的棕榈树和绿色的田野还没有适应。在沙漠中待了两个
  月,突然来到伊甸园外围土地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这的确是个惊人的变化。即使
  这地方已经被海军陆战队的炮弹炸成了齑粉,科尔伯特还是不断地说,“看看他妈的
  这些树吧。”
  敌人的一发迫击炮弹在附近爆炸。迫击炮炮弹的爆炸和大炮炮弹不同。你可以
  听见大炮炮弹出膛的响声,接着是炮弹在空中飞行的啸叫声,然后是炮弹击中目标
  的爆炸声。迫击炮弹有时从天而降。没有任何预警,只有爆炸声,而且在炮弹击中
  的地方会冒起一股黑烟。如果迫击炮弹落在你附近,你会感到气压急剧增大。声音
  的振动会使你身上的毛发微微颤动,而且你还会感到牙齿一阵麻木。
  又一发迫击炮弹在外面爆炸。珀森微微一笑。“在辩论之前,你去撒泡尿的时
  候,肚子里有一种奇妙的感觉,然后你雄赳赳地走进去,你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吗?”
  他问道。“这会儿我却没有这种感觉。”
  河岸上一挺机枪哒哒地响起来。
  “准备他妈的糊里糊涂过吧。”珀森说道,语气中不乏厌烦情绪。
  在我们前方75米的地方是第一侦察营A连和C连。他们从东侧的大桥到西侧
  的田野,沿幼发拉底河南岸一字摆开。他们开始受到来自纳西里耶方向狙击手零星
  的火力袭击。敌人的枪声在空气中回荡。陆战队员们隐蔽在低矮、干燥的土堤后面,
  通过步枪瞄准具和望远镜观察河对岸100米处的那座城市。他们仔细地观察数以千
  计的窗户、墙壁上的裂缝以及小街巷,寻找敌人枪手的踪迹。
  找到步枪和机枪袭击的过程其实非常简单。陆战队员们都在寻找枪口的闪光。
  如果一支枪是瞄准你的,即使射手躲在一堵墙或者一道堤后面,枪口的闪光一般都
  可以看见的。只要敌人枪手进行射击,他就会暂时暴露自己的位置。
  A连和C连的人发现枪口的闪光来自对岸250米左右的一些公寓的窗口。可是
  在最初的20分钟时间里,陆战队员们几乎没有怎么开枪。在城里的街道上有平民在
  走动。在这种低强度的枪战中,有些人甚至站着不动,想看看这些向他们瞄准的陆
  战队员。
  然而陆战队员们看到的最奇怪、最不可思议的现象是,有些武装分子,抓着妇
  女走在他们前面做挡箭牌,在街巷里迅速奔跑,从一个建筑物跑向另一个建筑物。
  这种情况首次发生的时候,陆战队员们就喊起来:“有武装分子!”
  尽管新交战规则强化了攻击性,一线的陆战队员还是大声喊道,“我不能开枪!
  有妇女!”
  A连连长布赖恩?帕特森上尉也看见了这种情况。他的悍马指挥车在离河岸
  50米的地方。32岁的帕特森来自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毕业于美国海军学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四部分(12)
院。他中等身材,黑色的头发留得比规定的长一点,看上去顶多24岁。
  直到今天下午,帕特森还一直在想,遭到袭击时他会作出怎样的反应。虽然他
  成年以后就在海军陆战队,但是到第一侦察营之前,他是步兵排排长,从来没有参
  加过实战。
  几发迫击炮弹落在离他不到150米的地方。他拿起无线电与营部通话。他担心
  这些有可能是陆战队打过来的“友军”炮火。他没有意识到第一侦察营已经进入大
  桥西侧。几分钟后,营部回话说,这些迫击炮弹肯定不是陆战队发射的。
  就在帕特森站在悍马车旁进行无线电通话时,他的四周遭到敌人密集的火力袭
  击。隐蔽在四周土堤后的陆战队员纷纷抬起头来,看看他们的连长是否受了伤,结
  果纷纷笑起来。帕特森还在通话,似乎没有在意那些火力,还不时仰起头,把快餐
  口粮里的绮果果汁糖放进嘴里。帕特森具备一名优秀指挥官必须具备的、无法用定
  义来确定的品质。他在连里的口碑非常好,不像B连的恩西诺?曼和“美国上尉”。帕
  特森基本没有海军陆战队军官那种十足的傲气,也不是虎背熊腰的形象。他是你遇
  到的最谦逊的人之一,几乎有点怕羞。他承认,“我不会对我的部下发表雄辩地演说。”
  他去海军学院学习,后来成为陆战队员,理由非常平淡无奇。“我当时不知道这一辈
  子要干什么。”他说道。他对当军官的看法没有丝毫的罗曼蒂克。“作为连长,我就
  像个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他对战争的看法也比较适度。“没有一样好东西是出自战争的,”他后来对我说,
  “我不想假装我是伟大的美国解放者,是来解放伊拉克的。我们不是为了解放伊拉
  克而来的。我们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利益才来的。我们来这儿是好事。但是如果解放
  他们意味着在每个街道的拐角都开一家星巴克咖啡馆和麦当劳快餐店,那能叫解放
  吗?但是在这一点上我又不得不说服自己。这是萨达姆的错。”不过他又说,“那些
  抗议者的许多观点都是正确的。战争很讨厌。”
  他手下的人很尊重他,理由也许很简单。他非常沉着,口齿清楚,此外,他对
  他们也非常尊重。他的队员们搭乘军舰来到中东,他在他们的背后经常说,“我有可
  能掉进海里,没有我他们可能会做得更好。”
  现在,他和他的战士们处于河岸边,遭到越来越多的火力袭击。他的队员们发
  现对岸有一门高射炮在向他们射击。发射大口径炮弹的多管高射炮就像威力无比的
  机关枪。高射炮是用来摧毁在头顶上方数千米处飞行的飞机的,可是在伊拉克,炮
  手们使炮管向下,瞄准地面上的目标,例如这些陆战队员。高炮火力极具杀伤力。
  这门高射炮大约在对岸15公里处,处于第一侦察营陆战队员们的重武器的有效射
  程之外。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四部分(13)
帕特森和他的队员们注意到,一二百米开外有“塔拉瓦”特遣部队的陆战队员。
  他们那里有一支标枪小分队。 
  标枪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大型的、带啸声的肩扛式反坦克导弹。帕特森把标枪
  小分队人员调过来。在几分钟的时间里,他们就向河对岸的高射炮射出一枚导弹。
  帕特森通过望远镜看见这枚标枪导弹准确地命中,摧毁了那门高炮,并引发周围堆
  放的弹药,发生许多附带的爆炸。他估计这一枚导弹消灭了3至5名伊拉克的高射
  炮炮手。“能为在纳西里耶牺牲的‘塔拉瓦’特遣部队的人报仇,我很高兴。”帕特
  森后来承认说。
  现在,河对岸每个手持AK步枪和机枪的伊拉克人似乎都在向第一侦察营的阵
  地开火。显然,标枪导弹使城里每个带枪的人都警觉地意识到海军陆战队的存在。
  A连和C连遭到敌人密集火力的袭击,开放了开枪可能伤及城里妇女的禁令。阵地
  上的每一支步枪、每一挺机枪、每一个榴弹发射器一齐开了火。在大约6秒钟的时
  间内,他们对那座城市进行了猛烈袭击,向它打出了数千发子弹。帕特森后来谈起
  这次猛烈的、不分青红皂白的火力时说,“他们都想给自己开开苞。”
  在A连对敌人高射炮进行猛烈射击的时候,敌人的火力全都集中在离河岸75
  米的科尔伯特的悍马车四周。B连二排处于A连阵地后稍许高起的地方,所幸的是,
  大多数伊拉克火力显然都打得偏高。炮火穿过横在我们和河岸之间的一排棕榈树,
  打得树木瑟瑟颤抖,打得树干上冒出青烟。我蹲在科尔伯特那辆车旁边的地上,注
  意到打过来的炮弹发出尖啸声,就像宾尼兔的卡通片里一样。“宾尼兔”亦称“兔
  八哥”,是华纳公司卡通系列片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译注
  起初,B连的陆战队员们都站在自己的车外面,胡乱转悠,脸上露出傻乎乎的笑。
  有几个人甚至咯咯咯地笑。大家就像刚刚走进一套战争影片。第一侦察营有一个老
  兵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嘴里喊着,“这他妈的还真带劲儿!伙计们,我们现在是身临
  其境了!”他的腔调就像暴力式摔跤比赛前的主持人。“现在开始!”
  这个老兵年纪在45岁上下,是一个身体魁梧,略为偏胖,显得有点以强凌弱
  的样子。他的工作就是主管对士兵执行纪律,是个职业上有些让人看不起的家伙。
  且不论公平不公平,他在陆战队里的绰号叫“卡夫基的胆小鬼”。
  卡夫基是科威特边界以南的沙特阿拉伯小镇,第一次海湾战争初期的一次战斗
  曾经发生在那里。根据官方的说法,一支寻找美军弱点的伊拉克机械化部队来到卡
  夫基镇,惊动了占领这座小镇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先头部队,打响了一场旨在把美
  国人赶出去的48小时战斗。
  按照第一侦察营几名官兵的说法,卡夫基的战斗实际上是几名进小镇给国内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战地记者亲历伊拉克战争 第四部分(14)
家人和女朋友打电话的陆战队员引起的。这听起来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但在这场战
  斗中的确是这样,像科尔伯特这样的陆战队员都有国际通话密码,可以在伊拉克的
  电话上接通海军陆战队的卫星电话。侦察部队都受过这样的训练:如果他们被阻隔
  在敌人后方,无法使用无线电通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