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式记者-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张即将呈现的新脸
商铺是市长的脸,孩子是父母的脸。
电影是导演的脸,金牌是教练的脸。
报纸是主编的脸。
在中国社会的传统中,脸的意义与面子、名片、品牌所代表的意义是相当的,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情感,就会有什么样的脸。在一定程度上,在中国这个十分人情味的社会里,“脸”所辐射出来的力量比制度、权威所具有的力量还要强。有时甚至凌驾于法律、道德之上,成了衡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尺度,成为驱使一些人行动的准则。
对于脸,其实大家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在小学的一年级,都会学到这个很有意思的字。每一张脸都千姿百态各不相同,每一张脸也有会有不同的喜怒哀乐;这些脸中,有丑陋的,有美好的,有阴险的,有阳光的,有蛮横的,有谦虚的,有内外如一的,也有表里不一的,甚至说变就变的……这些丰富多彩的脸,这些独一无二的脸,有时候一看便穿,有时候终了一生,都看不清某些人的脸。由这些脸组合在一起,更是变得极为博大精深。这可以形成一张张张力无限的人脉网,也可以生出了无数的故事无数的感情无数的恩怨是非!它甚至是一座城市的基本元素之一,或者说是它的重要内核。延展开去,它也是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显性的脸不难捉摸,隐些的脸深不可测。有的时候,并不需要看到一个人的脸,却可以感受到这张脸的模样。是否真诚?是否充满爱和阳光?是否名实不至?是否色厉内荏……这样的脸,更多地体现在细节上,体现在衣食住行的谈吐举止中,体现在每一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即以同样的菜,让不同的主妇来做,最终的口味都各不相同。即以同样的头发,让不同的发型师予以加工,最终做出来的发型也不相同。任何一个有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的人,在处理任何一件事情时,都会渗入各自的修养、立场、观点、情感等,都会从中各种五彩缤纷的脸。
任伟蓝即将增加一张脸。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在他的心里,他只想做一个平凡的记者,从来没有思考过超越记者范围的事情。当记者多好啊,既与高层无争,也与直接领导无怨,只要每天勤勤恳恳地深入现场进行采访、直面现实进行写稿,就足够了。对于报社的发展、版面的设置、专题及活动的策划等等高层次的东西,他不想考虑太多,他只想过一些简单的日子,思考一些简单的问题。他始终觉得,新闻署上自己的名字,这就是自己的脸,就代表着自己要对这篇新闻负责,从文章结构、行文方式,语言运用等,就可以体现自己的水平。如果让他负责整个报纸,那么,署上名字的或者不是他,但是,他同样也要对这些新闻负责。这多累啊,他不想超越自我,他宁可过一种有些平凡又有些激动人心的日子。
记者要擅于保护自己
任伟蓝在传媒业摸混三年了,他把青春、热血、激情、爱恨……都注入其中。每一次看到采写的新闻变成滚烫的文字,他都会激动得有点心酸。他不知道,署上他名字的这些文章到底会给读者产生什么样的体会,在读者的心目中,他到底有什么样的脸。他自知做了多少得意的事,写了多少违心的文章。但是,那颗热腾腾的心,那颗颤兢兢的心,不论何时,他都没有改变过。
多年来的职业习惯,使得任伟蓝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比如宾馆、商铺、书店、友人的家室、咖啡厅、体育馆的会议厅、公交车上、工厂里等,他都会像猎狗嗅野味一样,环视四周,看看有没有报纸,只要看到报纸,或者是在报夹上、或者是在前台、或者是办公桌上,甚至是别人看完了报纸扔掉的,他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走上前,取出来看一看,对于一些排版风格奇特,内容新颖震撼的报纸,便会收藏起来,对于特别突出的,还会上网搜一下,这是谁办的报纸,哪个集团的?主编是谁?主打版块是什么?观点最犀利的记者叫什么名字?最近几年有何突出的业绩等等。甚至于向四处打听,恨不得结交更多的报业同仁。他希望看到更多写着光明的脸,更多深藏道义的脸,他期待更多有力量的文字,有骨气的文章。
任伟蓝一直保存着发表自己新闻作品的每一份报纸,随着从业时间的增长,报纸在房屋中占据的地方也增大,到现在堆积在一起的报纸已比他的个子高了很多,特意为叠放报纸做的书架,也将快没有空间了。对着这些散着浓浓的铅味,甚至夹杂着霉味的报纸,他时常感慨万端: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的青春,这就是被隐藏着的一部城市发展史。也许很多的人与事,都最终会静止如同这一张张的报纸,只是以某些特殊的符号记录着这座中等城市里的大大小小的事,但是,稍一读懂,那些真情的脸、诚挚的脸、和善的脸,还有狡猾的脸、软弱的脸、贫困的脸……都会如在眼前,都会恍如昨天般扑面而来。
任伟蓝很爱惜报纸。他从不把自己的报纸当成坐垫,也不会把它放在餐桌上面当碗垫,更不会撕掉它,或者把它贴在窗户或者墙上,或者把它扔掉。他对报纸的景仰就像所有商人对财神爷的景仰、所有追求爱情的人对丘比特的景仰一样,他把报纸当成了自己心中的神。直到后来,任伟蓝向上级递交了辞呈,并与几位一道奋战的朋友豪饮一番,在将醒将醉时他还说了这样一句话:报纸就是我的事业,就是我的生命,就是我的爱人。它在我面前,无比的神圣,就如释迦牟尼、就如太阳一样闪耀光芒。办报纸,就应该担负正义、鞭苔罪恶、扶助危困,让弱者的声音更强、让强者的声音更弱……
沉淀了三年的任伟蓝,这时开始了他的新一轮旅程。此前,他所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文字,以及文字所延伸的相关的人和事。现在,他很突然地,被推到了一个他以前没有想到的位置:新闻中心主任。这名号听起来不大,实际上,放眼望春之内,只要有什么新闻信息,在理论上,他都可以直接或者派人进行采访,即使心中没有装着望春,事实上思维不得不围着望春转。由是也开始了一个从小我到中我的转变,而他的脸自然而然的要进行改变。那么,新的脸该是什么样的呢?这张脸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道义、爱、真实、坦诚……任伟蓝一直期待着自己有着这样一张并不一定很帅气,但于世有补的脸。他希望,在他主持下的报纸,也能洋溢着道义、责任、真实和爱。但是,他的脸并不俊秀,他任职的报纸《南国信息报&;#8226;新望春》远不如他想的那样好,甚至,他也曾在这份他认为非常神圣的报纸上,涂抹下己所不欲的违心文字。有时候,他觉得很对不起自己,对不起他的同事,对不起这张报纸的广大读者。但是,报纸并非一个人的报纸,品味和定位,还有上级宣传的导向、传媒的规矩、报社内部的规划等,决定了个人力量的单薄。
原来的新闻中心主任,现在的《望春日报》首席记者赵柄春曾告诫过他:你是一个优秀的记者,未必就是一个优秀的新闻中心主任。你总想着以自己的激情、以自己的热忱去燃烧别人,去改变别人,去感动别人,最终你什么也办不到,你燃烧的只是自己,感动的只是自己,要改变的依然是你自己。别人的生活依然是别人的生活,别人的风景依然是别人的风景,百姓是百姓的百姓,天下是天下的天下。记者无法改变太多的事情,即使疏导,即使记录,有时也不可以。怀有济世之心而善于保护自己,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对于这些,任伟蓝认同而不接受。意气风发的他,思考得最多的就是要变脸——也就是改版。他只想着要如何站在城市的最前锋,做最有震撼力的新闻,扩大报社的影响,建立自己和报社的品牌。把从前那种死气沉沉、官话、套话、虚话、废话连篇的文章统统枪毙。换上另一张鲜活的、奔放的脸、换上一种不断向前的、勇于否定的、积极担当的风格。
大凡改革;都要付出代价
一场变革已在悄无声息地酝酿,一场精彩的戏剧即将上演。但是,除了他,上至报纸老总,下至全体同事,谁都不知道。在这些人中,有的对他充满期待,有的很是困惑,有的还在观望。在此以后,有的将会成为他坚强的挚友,有的会成为他前进中的绊脚石,有的则坐收了渔翁之利。不管怎么样,在此后的一段时间,这份报纸将不可避免地和他连在了一起,打上了任伟蓝的烙印。至于这段路能走多长,多远,他并没有想过,也没有时间去想。他要启动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案,而是一个更为全面的、专注的改革。也就是说,此前的报纸,将在这里重新开始一个新的突破,按任伟蓝在采编会议上讲的,是“实现零的突破,开创本市一个新的新闻时代”!
大家默默无言,觉得这牛皮吹得是有点大了,就算你任伟蓝有点儿从业经验,就凭几个毕业不久的后生新人,就凭报社那点单薄的实力,行吗?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任伟蓝思考的范畴,他现在迫切要做的是:再次统一大家的思想,选择一个发力点,策划几个有份量的新闻,一举提高报纸的知名度。他知道,虽然大家没有经验,但正因此,做起事情来才更没有顾虑!虽然大家从业的时间不长,像邹晓亮、林真战,郭秋良,都还是刚大学毕业的,但是记者们都是后生仔,脸上溢满着奋斗的激情。虽然报社人员不多,但意见更容易统一。有了这么多的优势,任伟蓝相信这张报纸完全可以做起来。只是,因为事情来得太快了些,任伟蓝还没有更充分的准备。他只是在召开记者讨论会议上提了他认为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具有的情操,那就是:“一定把自己的笔锋磨尖,要把责任和道义揣怀于心,扬善惩恶,有所作为!”另外,他还特别指出:“一名优秀的记者,首先必须是一个世事洞明,懂得新闻策划、谋事周全的战略家;其次必须是一个人情练达,擅于交往的外交家;最后,才是文笔秀直、实事求是的记录者。”
任伟蓝说得如此庄重,报社老总张东却只当没有什么事一样。此前《望春日报》扩版,向全国各地广招记者,《南国信息报&;#8226;新望春》一下子就走了五个人,整个采编队伍都不到十个人的办事处,人员缩水一半以上,张东也不怕,大概算盘里打着走一个人就可以少发一个人工资的歪主意,在他的眼里,记者远不如客户来得重要,新闻远不如广告重要。当时他眯着眼睛把剩下的几个记者掐算了一下,很快就宣布任伟蓝提升为新闻中心主任,同时向社会招聘记者。对任伟蓝,张东也没有对他进行严肃地谈话,只对他交代一番就让他轻装上阵了,好像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一样。但对于任伟蓝来说,一点儿也敢不轻松:做什么新闻好呢?从哪儿开刀呢?该如何在短时间里打出声势呢?他知道,大凡改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这次变脸成功,他当然也会跟着风光一下,然而不成功呢?报社要遭受什么样的损失?他和与他一道奋战的同事们要受到怎么样的冲击?以他对报社的了解,成功的机率并不多,就如同乌龟和白兔赛跑一样,赢的可能并不多。虽然这样,任伟蓝也将继续下去,箭在弦上,即使无法命中目标,也要勇敢一试!任伟蓝思考良久,有了一点点的思绪。 。。
自荐的实习生并不寻常
此时手机响了,屏幕上显示“钟艺怡”,他的脑中随之浮现出一张俏丽动人的脸,未及多想,便接起电话来……
“你好,我是望春学院四年级的学生,想到贵单位来实习,请问哪位负责这件事?”一个矮瘦的女生走进了《南国信息报&;#8226;新望春》的编辑部。
对于实习生来说,报社是深为喜欢的。既不用发工资,还可以剥削实习生的脑力和劳力,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多报社对实习生并不十分排斥。当然,在总体上也是有限制的,因为实习生没经验,写的稿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还要手把手教。不过,对于如《南国信息报&;#8226;新望城》这些并不太规范的小报来说,还是多多益善的,在人员紧张的时候,实习生还会被当主力记者使用。
报社的领导都不在,伟蓝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整理一个采访提纲。他看着眼前这个怯怯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他从业以来,还没有看到过女大学生主动跑到报社自荐来当实习生的,这份勇气就值得表扬。
伟蓝接待了这个大学生,给她倒了一杯水,还问了她的一些情况。女大学生怯怯地喝了一口水,就介绍说她叫钟艺怡,在学校的新闻社当过编辑。并把一些作品拿给伟蓝看。伟蓝看了一下,知道钟艺怡功底不错,就留下了她的简历,说领导不在,但他会向领导推荐一下,如有需要,会通知她的。女大学生于是感激而去……
这就是任伟蓝和钟艺怡认识的经过。任伟蓝没想到,钟艺怡后来不但成了实习生,还由他带,还发生了那么多的故事……
任伟蓝接了电话,原来钟艺怡想邀请他今晚去唱歌,房已经定好了,就是龙雅酒店的三八八房。任伟蓝想都没想就爽朗地答应了。因为他知道,钟艺怡不常去唱歌,更不会主动邀请别人唱歌,现在特意定房唱歌,他肯定要捧场的。
“你一定要来哦!”钟艺怡在得到任伟蓝肯定的回答后,轻笑着挂了电话。
任伟蓝脑海里还在回响着钟艺怡美妙的声音,这时又有一个电话打了进来。任伟蓝一看,是赵柄春。赵柄春第一句话就是:“任伟蓝,祝你生日快乐哦!”任伟蓝一听纳闷了,仔细一想,哦,原来今天真是自己生日了!赵柄春不愧是领导的料,连他的生日都记得这么清楚,忙说了声谢谢。赵柄春就说,今晚怎么安排?任伟蓝还没想好,赵柄春就说,唱歌去吧?我和钟艺怡已经商量好了,在龙雅酒店三八八房,钟艺怡还买了生日蛋糕,今晚不醉不归!
任伟蓝一向低调,过生日当然也不希望过于热闹,没想到赵柄春和钟艺怡竟然这么热情,早就为他的生日设计好了,钟艺怡甚至于还没有告诉他今晚唱歌的目的!怎么办?是该答应还是该拒绝?电话那头赵柄春没有听到回音,火了:“还犹豫什么啊,就这么定了!朋友的情你还不领啊?”任伟蓝这才答应下来,连声说了谢谢。
挂了线,任伟蓝给钟艺怡发了信息,责她搞这么大的动作也不告诉他一声,钟艺怡只回了七个字:生日快乐!今晚见!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房地产商都是报社的财神爷
任伟蓝真拿钟艺怡没有办法。这时又有一个电话打了进来,任伟蓝心想肯定刘冠军也是打祝贺电话来了,忙按了按听键,电话那头刘冠军就笑哈哈地说:“任伟蓝,好久不见了,混得很不错吧?听说你荣升新闻中心主任了,恭喜恭喜啊,还请你要照顾好小弟哦!”
任伟蓝也就笑着答:“刘总有事便说,我们都是一条战壕里出来的,就不必客气了。”
刘冠军就说今晚想请任伟蓝吃饭,而且是“很诚挚地邀请”,任伟蓝知道刘冠军有事,就说朋友间何必客套,饭就不吃了,有什么电话里说一下就行了。刘冠军想了一下,就说既然这样,我就把一些资料发给你吧,你看看,看完了我再跟你联系。任伟蓝说好,你发到我邮箱过来,能刊的我尽量刊。刘冠军笑了:“还是你够哥们!”
任伟蓝知道刘冠军此前和任伟蓝是同事,但不同部门。刘冠军是广告部的业务员,专跑楼市业务。后来被福泰房地产公司看中,挖去当了公司的策划部主管,不久又升为经理,负责该公司的策划工作。如果任伟蓝没有猜错的话,这次刘冠军发来的资料,肯定是吹捧该公司的楼房品质如何超群,价位如何合理的,像这样擦皮鞋的文章只会占用报纸的版面,基本都没什么读者,但是房地产公司就是乐此不疲,仿佛他们有非一般的水准一样。但是,这类文章虽然令人恶心,却非刊不可。因为报纸要生存得靠广告,广告的来源除了通讯之外,就数房地产最多了。房地产商都是报社的财神爷,一般情况下都是能讨好就讨好,能不得罪就不得罪的。
任伟蓝想:新闻还是要为广告让些路的,既然刘冠军找上门了,通过他建立了报社和福泰房地产的友好关系,说不定福泰房地产公司不久的将来也会和报社合作,投一些房地产广告,如果这样,就可以双赢了……
在刘冠军要挂电话的时候,任伟蓝邀请他今晚到龙雅大酒店唱歌,刘冠军当然爽快地答应下来。 。。
做过保安的副区长是记者们的骄傲
夜色如此柔和,夜风如此柔软。
繁忙的城市每到晚上,都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餐馆里爆满的人群、宾馆里不时传出的歌声、高楼上闪铄的霓虹灯火,把这座充满欲望的城市打扮得温文尔雅起来。
龙雅大酒店的三八八房里,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界人士,这些或者是任伟蓝的朋友,或者是任伟蓝朋友的朋友,他们有的是教育界的,有的是文学界的,有玩政治的,有做生意的,有的还只是小公司里区区的一个文员。不过有一点比较相似的,那就是大家都很年轻,年纪最大的不超过三十五岁,最小的也有二十岁,大家济济一堂,说是庆祝任伟蓝的生日,其实更像是一个撒泼青春和激情的大聚会。
不用说了,任伟蓝的数位爱将肯定都列在席中。林真战刚毕业不久,还是第一次参加采访部的大聚会,一看这情形都十分佩服,他对同事邹晓亮说:“林主任人脉真广,过一个生日,望春市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捧场了。”
邹晓亮点点头:“还是蓝哥有能耐,听说那个副区长李奇巧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呢。”
“李奇巧?”林真战常在报纸里看到这个名字,却不知道他到底是谁,“你说的是不是望嘉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副区长?他是哪一位啊?”
“还亏你是记者了,连李奇巧是谁你都不知道!他可是我们记者队伍里的骄傲啊,大家都把他当偶像呢,就你不知道他是谁!”邹晓亮有点嘲弄地说着,然后用手指了坐在任伟蓝旁边的一个四方脸的高个子男子,轻声说那个人就是李奇巧,听说他到望春市时,只有中专文凭,因为找不到工作,他还捡了两个月的垃圾,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呢,就是工厂里的保安,包吃包住五百五十块!可是就是这个很多人都没有看好的人,三年一过去,他就成了望春市望嘉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副区长,而了很多人景仰的风云人物!
“真瞧不出呢。”林真战看着李奇巧高高瘦瘦又特别年轻的样子,怎么也无法把他和副区长联系起来。他沉吟了一下,说李奇巧真厉害,以后要多向他学习,争取也混个响当当的样子出来。同时他又疑惑:“李奇巧是如何从一个保安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成长为一个副区长的?这个传奇人物,他到底是什么背景,是不是长着前人所说的什么三头六臂?”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你要知道,你就直接去问林主任,他肯定是知道的。”
“你不告诉我就算了,我才懒得去问呢。”林真战怎么可能去问任伟蓝呢,这是人家的私事,私事是可以随便打听的吗?。 最好的txt下载网
作协秘书长的名片有九个头衔
两人正说着,一个比李奇巧长得差不多却比李奇巧瘦了很多的小伙子走了过来,他从精制的铜色名片盒里抽出一张,双手捧着名片,半躬着身恭恭敬敬地腰给邹晓亮递上:“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多指教。”
邹晓亮一看就知道来者是周小龙。其实早就认识周小龙了,也有了周小龙的名片,只是上次派名片到现在已隔了几个月,周小龙就忘记了。但他也不便指出,于是还是装出很谦恭的样子接过来名片,还恭维地说了声:“黄秘书长好!你的名字我早听说了,如雷贯耳啊!”
周小龙更谦虚:“没有啦,只是做了一点点小工作而已。”说着,周小龙就转向林真战,继续派发他的名片。
林真战此前和周小龙不认识,一看周小龙名片上,立刻就有反应。周小龙的名片上制作得很是与众不同,一看就知道他是个不简单的家伙。首先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艺术照,这张经过特别处理的艺术照,与周小龙本人似像似不像。艺术照上的那张俊脸蛋,一看起来就特别阳光特别帅气,也特别能够引起一些时尚女生产生多种联想多种兴趣。当然,如果有些不认识周小龙且激情过剩的女生对着这张照片浮想联翩,甚至产生要目睹为快并与之结交时,最好还是断了这个念想。因为相见总不如相片,看片要好过看人。现实中的人与照片中的人就如小说的内容一样,三分事实七分虚构。为此周小龙还受到了任伟蓝在内的很多朋友的揶揄:“这相片上的人我怎么不认识?”
周小龙名片里,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的“光环”。在姓名和电话的下方,一大片空间排了满满的一片字,署着他身的近十个头衔:云岭省作家协会会员;望春市作家协会理事;望春市青年联合会委员、望春市春风送暖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望春市城市燃气有限公司团委副书记……林真战看了这些头衔,感觉周小龙还是很能宣传自己的,然后打开背面一看,名片上空间密密麻麻地写着他出版过的作品,出版的时间,所获的荣誉等。其中,二千零三年,周小龙就已出版小说《庐山真面目》,二千零四年三月,又出版报告文学《热血丹心——燃气有限公司先进工作者风采》;二千零六年十一月,出版《青葱年华》长篇小说,并获得望春市五个一工程奖……
林真战看完了这张名片,轻轻笑了一下,说:“周书记真是年轻有为啊!”
“不敢不敢。”周小龙显然对“周书记”这种叫法十分满意,不禁朝林真战点点头。接着,他又朝下一个嘉宾走过去,把名片递给他们。
等周小龙走后,林真战告诉邹晓亮:“看来周小龙很爱虚荣哦,一个名片竟然打了九个头衔!”
“周小龙和李奇巧一样,都是个传奇人物。”邹晓亮见大家把自己所知道的周小龙的事给抖了一些出来。他说,周小龙喜欢结交朋友,每次在聚会里、在餐桌上,他都会向不认识的朋友派名片。他派名片也很讲究,不论是谁,不管是商界大鳄,还是打杂工人,不管是政治要员,还是寻常民众,他都一一派过。不要看他荣誉这么多就以为他有三十多岁了,其实他跟我们一样都是八零后出生的,至今未满三十周岁。据说,他即将升任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且有望成为望春市十大杰出青年之一……
以水代酒也是一道风景
周小龙光是一张名片,就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很多人对他刮目相看。然而,他的这些“丰功伟绩”在李奇巧面前,就变得一点传奇色彩都没有了。因为李奇巧不但官当得很大,而且他的年龄比周小龙还少一岁!不过他们也有相似的东西,那就是他以前也和周小龙一样,每次在聚会上都会给别人派名片,现在呢,他不会了,他看着周小龙在给大家派名片,只是微微一笑,然后举起酒杯走向任伟蓝:“祝你生日快乐!感谢你在我成长道路上给我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任伟蓝忙举杯答礼:“看你又说客套话了,你能取得今日的成绩,全在自己的努力,我并没能帮上什么。也祝愿你鸿图大展,青云直上,为老百姓多做好事!”
“哈哈,在这场合你还来教导我啊!谢谢!听了你的后半句话,我心里都有些沉重了。蓝兄,官场也不好混,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啊!”李奇巧举起杯,和任伟蓝用力的碰了一下,酒杯发出了“卜”的轻响,一小部分酒水还溅了出来,两个人再没说些什么,只是默契地对视了一眼,就把酒喝了。
喝完,李奇巧就移步走向吴江丽,向他敬了一杯酒,然后就坐回原地,静静地听大家唱歌。不远处的刘冠军见情,便举杯走了过来,要向李奇巧敬酒……
钟艺怡不会喝酒,端了两杯水走到任伟蓝身边,一杯水给任伟蓝,说是以水代酒,祝任伟蓝生日快乐。任伟蓝也笑哈哈地准备一饮而尽。和钟艺怡靠着坐的吴江丽却不让任伟蓝轻易过关,她往中间一站,说钟艺怡怎么可以以水代酒呢,大喜之日,一定要喝一杯。钟艺怡连瞪了吴江丽几眼,把她推到一边,然后腼腆地举起杯,说,师兄,我们喝水吧,你今晚生日,可不能让自己醉了。任伟蓝点点头,把水衔进自己的嘴里,轻轻吞下,胃中立刻升起一阵甜甜的爽意。
吴江丽笑哈哈地等他们喝完,站在任伟蓝旁边,倒了满得溢了出泡沫的两杯酒,一杯给任伟蓝,一杯给自己,说:“今天你生日,肯定要喝个痛快!我敬你三杯!这第一杯呢,就祝你早日找到心中的另一半。第二杯呢,是敬你事业有成,荣升新闻中心主任。第三杯呢,就祝咱们的友谊地久天长!”任伟蓝听了吴江丽这么意味深长的话,不禁也朝吴江丽脸上看去。她比几年前胖了一些,显出了一种富贵之态。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火辣*,却多了几分成熟、内敛之态。这样的女人对于很多成功男人来说,不但具有吸引力,还具有特别的攻击力和杀伤力……任伟蓝还在看着,吴江丽已面带微笑一咕噜把三杯酒喝了,喝完把空杯转了一下,眼睛挑战性地看着任伟蓝,只等任伟蓝喝下去。任伟蓝有些怯意:这样喝下去,大家轮留下来,我不是要趴下吗?还在犹豫间,吴江丽的眼睛再次挑衅地盯着他,任伟蓝想想不能在女同胞面前表现太差,于是一仰脖子咕嘟地喝完了酒,嘴上还不住地说了声谢谢,同时也祝她早日嫁个如意郎君……
钟艺怡在一旁看任伟蓝这个劲儿,轻扯了他的衣角,使了个眼色儿。任伟蓝知道她要自己少喝酒,但是他还没有放下杯子,赵柄春一伙人就到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她以酒会友
包厢有点暗,灯光弱弱地散着光华,电视里的光线反而显得更加明亮。包厢里,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酒瓶的增多,大家开始尚存的一点拘束感也放松开了。周小龙一改斯斯文文的样子,看着电视画面,对着麦克风嘶喊起来。林真战、邹晓亮、钟艺怡、刘冠军四个人摇起了骰子,规定输了男的喝酒女的喝茶。任伟蓝还是主角,碰了一杯又一杯,他就像一个显性磁场,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