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二楼-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读书登眺为名,终日去试千里眼。望见许多院落,看过无数佳人,再没有一个中意的。不想到了那一日,也是他的姻缘凑巧,詹家小姐该当遇着假神仙。又有那些顽皮女伴一齐脱去衣裳,露出光光的身体,惹人动起兴来。到了高兴勃然的时节,忽然走出一位女子,月貌花容,又在堵姬之上,分明是牡丹**,不问而知为花王。

    况又端方镇静,起初不露威严,过后才施夏楚。即此一事,就知道她宽严得体,御下有方,娶进门来,自然是个绝好的内助。

    所以查着根蒂,知道姓名,就急急央人说亲。又怕詹公不许,预先拜在门下,做了南容、公冶之流,使岳翁鉴貌怜才,知其可妻。

    及至到中后回家的时节,丢这小姐不下,行装未解,又去登高而望。只见她倚栏枯坐,大有病容,两靥上的香肌竟减去了三分之一,就知道她为着自己,未免有怨望之心,所以央人去问候。问候还是小事,知道吃紧的关头全在窥见底里。这一着,初次说亲不好轻易露出,此时不讲,更待何时?故此假口于媒人,说出这种神奇不测之事,预先摄住芳魂,使她疑鬼疑神,将来转动不得。及至媒人转来回复,便知道这段奇功果然出在千里镜上,就一面央人作伐,一面携了这位功臣,又去登高而望。只见她倚了危栏,不住作点头之状;又有一副笔砚、一幅诗笺摆在桌上,是个做诗的光景。料想在顷刻之间就要写出来了。“待我把这位神仙索性假充到底,等她一面落稿,我一面和将出来,即刻央人送去,不怕此女见了不惊断香魂,吐翻绛舌。这头亲事就是真正神仙也争夺不去了,何况世上的凡人!”想到此处,又怕媒婆脚散,卒急寻她不着,……迟了一时三刻,然后送去,虽则稀奇,还不见十分可骇。……就预先叫人呼唤,使她在书房坐等。自己仍上宝塔去,去偷和新诗。起先眺望,还在第四五层,只要平平望去,看得分明就罢了。此番道:“她写来的字不过放在桌上,使云笺一幅仰面朝天,决不肯悬在壁间,使人得以窥觑,非置身天半,不能俯眺人间,窥见赤文绿字。”

    就上了一层又上一层,直到无可再上的去处,方才立定脚跟,摆定千里眼,对着夏宜楼,把娴娴小姐仔细一看。只见五条玉笋捏着一管霜毫,正在那边誊写。其诗云:

    重门深锁觉春迟,盼得花开蝶便知。

    不使花魂沾蝶影,何来蝶梦到花枝?

    誊写到此,不知为什么缘故,忽地张惶起来,把诗笺团做一把,塞入袖中,却象知道半空之中有人偷觑的模样。倒把这位假神仙惊个半死,说:“我在这边偷觑,她何由知道,就忽然收拾起来?”正在那边疑虑,只见一人步上危楼,葛巾野服,道貌森然,……就是娴娴小姐之父;才知道她惊慌失色把诗稿藏人袖中,就是为此。起先未到面前,听见父亲的脚步,所以预先收拾,省得败露于临时。半天所立之人,相去甚远,只能见貌,不得闻声,所以错认至此,也是心虚胆怯的缘故。心上思量道:“看这光景,还是一首未了之诗,不象四句就歇的口气。我起先原要和韵,不想机缘凑巧,恰好有个人走来,打断她的诗兴。我何不代她之劳,就续成一首,把订婚的意思寓在其中。往常是夫唱妇随,如今倒翻一局,做个夫随妇唱。只说见她吃了虚惊,把诗魂隔断,所以题完送去,替她联续起来,何等自然,何等诧异!不象次韵和去,虽然可骇,还觉得出于有心。”想到此处,就手舞足蹈起来,如飞转到书房,拈起兔毫,一挥而就。其诗云:只因蝶欠花前债,引得花生蝶后思。

    好向东风酬夙愿,免教花蝶两参差!写入花笺,就交付媒婆,叫她急急地送去,一步也不可迟缓。

    怎奈走路之人倒急,做小说者偏要故意迟迟,分做一回另说。犹如詹小姐做诗,被人隔了一隔,然后联续起来,比一口气做成的又好看多少。

    。。。

 ;。。。 ; ;
夏宜楼 第三回 赚奇缘新诗半首 圆妙谎密疏一篇
    媒婆走到夏宜楼,只见詹公与小姐二人还坐在一处讲话。媒婆等了一会,直待詹公下楼,没人听见的时节,方才对着小姐道:“瞿相公多多致意,说小姐方才做诗,只写得一半,被老爷闯上楼来,吃了一个虚惊。小姐是抱恙的人,未免有伤贵体,叫我再来看看,不知今日的身子比昨日略好些么?”娴娴听见,吓得毛骨悚然。心上虽然服他,口里只是不认,说:“我并不曾做诗。这几间楼上是老爷不时走动的,有何虚惊吃得!”媒婆道:“做诗不做诗,吃惊不吃惊,我都不知道。他叫这等讲,我就是这等讲。又说你后面半首不曾做得完,恐怕你才吃虚惊,又要劳神思索,特地续了半首叫我送来,但不知好与不好,还求你自家改正。”娴娴听到此处,一发惊上加惊,九分说是神仙,只有一分不信了。就叫取出来看,及至见了四句新诗,惊出一身冷汗。果然不出吉人所料,竟把绛舌一条吐出在朱唇之外,香魂半缕直飞到碧汉之间,呆了半个时辰不曾说话。直到收魂定魄之后,方才对着媒婆讲出几句奇话,道:“这等看起来,竟是个真仙无疑了!丢了仙人不嫁,还嫁谁来!

    只是一件:恐怕他这个身子还是偶然现出来的,未必是真形实像,不要等我许亲之后他又飞上天去,叫人没处寻他,这就使不得了。”媒婆道:“决无此事。他原说是神仙转世,不曾说竟是神仙。或者替你做了夫妻,到百年以后一同化了原身飞上天去,也未可知。”娴娴道:“既然如此,把我这半幅诗笺寄去与他,留下他的半幅,各人做个符验。叫他及早说亲,不可延时日。我这一生一世若有二心到他,叫他自做阎罗王,勾摄我的魂灵,任凭处治就是了。”媒婆得了这些言语,就转身过去回复,又多了半幅诗笺。吉人得了,比前更加跳跃,只等同偕连理。

    怎奈好事多磨,虽是“吉人”,不蒙“天相”。议亲的过来回复,说:“詹公推托如初,要待京中信来,方才

    定议。”分明是不嫁举人要嫁进士的声口。吉人要往部门会试,恐怕事有变更,又叫媒婆过去与小姐商量,只道是媒婆自家的主意,说:“瞿相公一到京师,自然去拜二位老爷,就一面央人作伐。

    只是一件:万一二位老爷也象这般势利,要等春闱发榜,倘或榜上无名,竟许了别个新贵,却怎么处?须要想个诀窍,预先传授他才好。”娴娴道:“不消虑得。一来他有必售之才,举人拿得定,进士也拿得定;二来又是神仙转世,凭着这样法术,有什么事体做不来?况且二位老爷又是极信仙佛的,叫他显些小小神通,使二位老爷知道。他要趋吉避凶,自然肯许。我之所以倾心服他,肯把终身相托者,也就是为此。难道做神仙的人,婚姻一事都不能自保,倒被凡人夺了去不成?”媒婆道:“也说得是。”就把这些说话回复了吉人。连媒婆也不知就里,只说他果是真仙,回复之后他自有神通会显,不消忧虑。

    吉人怕露马脚,也只得糊徐应她。心上思量道:“这桩亲事有些不稳了。我与她两位令兄都是一样的人,有什么神通显得?只好凭着人力央人去说亲,他若许得更好,他若不许,我再凭着自己的力量去挣他一名进士来,料想这件东西是他乔梓三人所好之物,见了纱帽,自然应允。若还时运不利,偶落孙山,这头婚姻只索丢手了。难道还好充做假神仙,去赖人家亲事不成?”立定主意,走到京中,拜过二詹之后,即便央人议婚。果然不出所料,只以“榜后定议”为词。吉人就去奋志青云,到了场屋之中,竭尽生平之力。真个是文章有用,天地无私,挂出榜来,巍然中在二甲。此番再去说亲,料想是满口应承,万无一失的了。不想他还有回复,说:“这一榜之上,同乡未娶者共有三人,都在求亲之列。因有家严在堂,不敢擅定去龋已曾把三位的姓字都写在家报之中,请命家严,待他自己枚卜。”吉人听了这句话,又重新害怕起来,说:“这三个之中,万一卜着了别个,却怎么处?我在家中还好与小姐商议,设些机谋,以图万一之幸。如今隔在两处,如何照应得来?”

    就不等选馆,竟自告假还乡。《西厢记》上有两句曲子,正合着他的事情,求看官代唱一遍:只为着翠眉红粉一佳人,误了他玉堂金马三学士。丢了翰林不做,赶回家去求亲,不过是为情所使;这头亲事,自然该上手了。不想到了家中,又合着古语二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原来那两名新贵,都在未曾挂榜之先,就束装归里。因他临行之际曾央人转达二詹,说:“此番下第就罢,万一侥幸,望在宅报之中代为缓颊,求订朱陈之好。”所以吉人未到,他已先在家中,个个都央人死订。把娴娴小姐惊得手忙脚乱。闻得吉人一到,就叫媒婆再四叮咛:“求他速显神通,遂了初议。

    若被凡人占了去,使我莫知死所,然后来摄魄勾魂,也是不中用的事了!”吉人听在耳中,茫无主意。也只得央人力恳。知道此翁势利,即以势利动之,说:“我现中二甲,即日补官。那两位不曾殿试,如飞做起官来,也要迟我三年。若还同选京职,我比他多做一任。万一中在三甲,补了外官,只怕他做到白头,还赶我不上。”那两个新贵也有一番夸诞之词,说:“殿试过了的人,虽未授官,品级已定。况又未曾选馆,极高也不过部属。我们不曾殿试,将来中了鼎甲,也未可知。况且有三年读书,不怕不是馆职,好歹要上他一乘。”詹公听了,都不回言。只因家报之中曾有“枚卜”二字,此老势利别人,又不如势利儿子,就拿来奉为号令,定了某时某日,把三个姓名都写做纸阄,叫女儿自家拈取,省得议论纷纷,难于决断。

    娴娴闻得此信,欢笑不已,说:“他是个仙人,我这边一举一、动一步一趋,他都有神眼照?,何况枚卜新郎是他切己的大事,不来显些法术,使我拈着他人之理?”就一面使人知会,叫他快显神通,一面抖擞精神,好待临时阄龋到了那一日,詹公把三个名字上了纸阄,放在金瓶之内,就如朝廷卜相一般。对了天地祖宗,自己拜了四拜,又叫女儿也拜四拜,然后取一双玉箸交付与她,叫她向瓶内揭龋娴娴是胆壮的人,到手就揭,绝无畏缩之形。谁知事不凑巧,神仙拈不着,倒拈着一个凡人。就把这位小姐惊得柳眉直竖,星眼频睃,说他“往日的神通,都到哪里去了”!正在那边愁闷,詹公又道:“阄取已定。”叫她去拜谢神明。娴娴方怪神道无灵,怨恨不了,哪里还肯拜谢。亏得她自己聪明,有随机应变之略,就跪在詹公面前,正颜厉色地禀道:“孩儿有句说话,要奉告爹爹,又不敢启齿,欲待不说,又怕误了终身。”詹公道:“父母面前有什么难说的话,快些讲来。”娴娴就立起道:“孩儿昨夜得一梦,梦见亡过的母亲对孩儿说道:‘闻得有三个贵人来说亲事,内中只有一个该是你的姻缘,其余并无干涉。’孩儿问是哪一个,母亲只道其姓,不道其名,说出一个‘瞿’字,叫孩儿紧记在心,以待后验。不想到了如今反阄着别个,不是此人,故此犹豫未决,不敢拜谢神明。”……有个“期期不奉诏”之意。

    詹公想了一会道:“岂有此理!既是母亲有灵,为什么不托梦与我,倒对你说起来?既有此说,到了这枚卜之

    时,就该显些神力前来护佑他了,为何又拈着别人?这句邪话我断然不信!”娴娴道:“信与不信,但凭爹爹。只是孩儿以母命为重,除了姓瞿的,断然不嫁。”詹公听了这一句,就大怒起来,道:“在生的父命倒不依从,反把亡过的母命来抵制我!况你这句说话甚是荒唐,焉知不是另有私情,故意造为此说?既然如此,待我对着她的神座祷祝一番,问她果有此说否。若果有此说,速来托梦与我。倘若三夜无梦,就可见是捏造之词,不但不许瞿家,还要查访根由,究你那不端之罪!”说了这几句,头也不回,竟走开去了。

    娴娴满肚惊疑,又受了这番凌辱,哪里愤激得了!就写一封密札,叫媒婆送与吉人,前半段是怨恨之词,后半段是永诀之意。吉人拆开一看,就大笑起来,道:“这种情节我早已知道了。烦你去回复小姐说,包他三日之内,老爷必定回心,这头亲事断然归我。我也有密札在此,烦你带去,叫小姐依计而行,决然不错就是了。”

    媒婆道:“你既有这样神通,为什么不早些显应,成就烟缘,又等他许着别个?”吉人道:“那是我的妙用。一来要试小姐之心,看她许着别人,改节不改节;二来气她的父亲不过,故意用些巧术,要愚弄他一番;三来神仙做事全要变幻不测,若还一拈就着,又觉得过于平常,一些奇趣都没有了。”媒婆只说是真,就捏了这封密札,去回复娴娴。娴娴正在痛哭之际,忽然得了此书,拆开一看,不但破涕为笑,竟拜天谢地起来,说:“有了此法,何愁亲事不成!”

    媒婆问她什么法子,她只是笑而不答。

    到了三日之后,詹公把她叫到面前,厉言厉色地问道:“我已祷告母亲,问其来历,叫她托梦与我,如今已是三日,并无一毫影响,可见你的说话都是诳言!既然捏此虚情,其中必有缘故,快些说来我听!”娴娴道:“爹爹所祈之梦,又是孩儿替做过了。母亲对孩儿说,爹爹与姬妾同眠,她不屑走来亲近。只是跟着孩儿说:‘你爹爹既然不信,我有个凭据到他,只怕你说出口来,竟要把他吓倒。’故此孩儿不敢轻说,恐怕惊坏了爹爹。”詹公道:“什么情由,就说得这等利害?既然如此,你就讲来。”娴娴道:“母亲说:爹爹祷告之时,不但口中问他,还有一道疏文烧去,可是真的么?”詹公点点头道:“这是真的。”娴娴道:“要问亲事的话确与不确,但看疏上的字差与不差。她说这篇疏文是爹爹瞒着孩儿做的,旋做旋烧,不曾有人看见。她亲口说与孩儿,叫孩儿记在心头,若还爹爹问及,也好念将出来做个凭据。”詹公道:“不信有这等奇事,难道疏上的话你竟念得出来?”娴娴道:“不但念得出,还可以一字不差,若差了一字,依旧是捏造之言,爹爹不信就是了。”说过这一句,就轻启朱唇,慢开玉齿,试梁间之燕语,学柳外之莺声,背将出来,果然不差一字。

    詹公听了,不怕他不毛骨悚然。惊诧了一番,就对娴娴道:“这等看来,鬼神之事并不荒唐,百世姻缘果由前定,这头亲事竟许瞿家就是了。”当日就吩咐媒婆,叫他不必行礼,择了吉日,竟过来赘亲。恰好成亲的时节,又遇着夏天,就把授徒的去处做了洞房,与才子佳人同偕伉俪。

    娴娴初近新郎,还是一团畏敬之意,说他是个神仙,不敢十分亵狎。及至睡到半夜,见他欲心太重,道气全无,枕边所说的言语都是些尤云?雨之情,并没有餐霞吸露之意,就知道不是仙人,把以前那些事情,件件要查问到底。吉人骗了亲事上手,知道这位假神仙也做到功成行满的时候了,若不把直言告禀,等她试出破绽来,倒是桩没趣的事,就把从前的底里和盘托出。

    原来那一道疏文,是他得了枚卜之信,日夜忧煎,并无计策,终日对着千里镜长吁短叹,再四哀求,说:“这个媒人原是你做起的,如今弄得不上不下,如何是好?还求你再显威灵,做完了这桩奇事,庶不致半途而废,埋没了这段奇功,使人不知爱重你。”说了这几句,就拿来悬在中堂,志志诚诚拜了几拜。拜完之后,又携到浮屠之上,注目而观。只见詹老坐在中堂研起墨来,正在那边写字,吉人只说也是做诗,要把骗小姐的法则又拿去哄骗丈人。也等他疑鬼疑神,好许这头亲事。及至仔细一看,才晓得是篇疏文。聪明之人不消传说,看见这篇文字,就知道那种情由。所以急急誊写出来,加上一封密札,正要央人转送,不想遇着便雁,就托她将去。谁料机缘凑巧,果然收了这段奇功。

    娴娴待他说完之后,诧异了一番,就说:“这些情节虽是人谋,也原有几分天意,不要十分说假了。”明日起来,就把这件法宝供在夏宜楼,做了家堂香火,夫妻二人不时礼拜。后来凡有疑事,就去卜问他,取来一照,就觉得眼目之前定有些奇奇怪怪,所见之物就当了一首签诗,做出事来无不奇验。可见精神所聚之处,泥土草木皆能效灵。从来拜神拜佛都是自拜其心,不是真有神仙、真有菩萨也。

    他这一家之人,只有娴娴小姐的尊躯,直到做亲之后才能畅览;其余那些女伴,都是当年现体之人,不须解带宽裳,尽可穷其底里。吉人瞒着小姐与她背后**,说着下身的事,一毫不错。那些女伴都替他上个徽号,叫做“贼眼官人”。既已出乖露丑,少不得把“灵犀一点”托付与他。吉人既占花王,又收尽了群芳众艳,当初刻意求亲也就为此,不是单羡牡丹,置水面荷花于不问也。

    可见做妇人的,不但有人之处露不得身体,就是空房冷室之中、邃阁幽居之内,那“袒裼裸裎”四个字,也断然是用不着的。古语云:“漫藏诲盗,冶容诲淫。”露了标致的面容,还可以完名全节,露了雪白的身体,就保不住玉洁冰清,终久要被人点污也。

    〔评〕

    同一镜也,他人用以眺远,吉人用以选艳,此等聪明,昔人有行之者矣。留木屑以铺地,储竹头以造船。此物

    此志,无二理也。吉人具此作用,其居官之事业,必有可观。

    但见从来好色之人只有此一长可取,除却偷香窃玉,便少奇才;犹之做贼之人,只有贼智而无他智也。奈何!

    。。。

 ;。。。 ; ;
归正楼 第一回 发利市财食兼收 恃精详金银两失
    诗云:

    为人有志学山丘,莫作卑污水下流。

    山到尽头犹返顾,水甘浊死不回头。

    砥澜须用山为柱,载石难凭水作舟。

    画幅单条悬壁上,好将山水助潜修。这首新诗要劝世上的人个个自求上达,不可安于下流。上达之人,就如登山陟岭一般,步步求高,时时怕坠,这片勇往之心自不可少。至于下流之人,当初偶然失足,堕在罪孽坑中,也要及早回头,想个自新之计。切不可以流水为心,高山作戒,说:“我的身子业已做了不肖之人,就像三峡的流泉,匡庐的瀑布,流出洞来,料想回不转去,索性等他流入深渊,卑污到底。”这点念头,作恶之人虽未必个个都有,只是不想回头,少不得到这般地步,要晓得水流不返,还有沧海可归;人恶不悛,只怕没有桃源可避。到了水穷山尽之处,恶又恶不去,善又善不来,才知道绿水误人,黄泉招客,悔不曾遇得正人君子,做个中流砥柱,早早激我回头也。《四书》上有两句云:“虽有恶人,斋戒沐浴,亦可以事上帝。”“斋戒沐员四个字,就是说的回头。为什么恶人回头就可以事上帝?我有个绝妙的比方:为善好似天晴,作恶就如下雨。譬如终日晴明,见了明星朗月,不见一毫可喜。及至苦雨连朝,落得人心厌倦,忽然见了日色,就与祥云瑞霭一般,人人快乐,个个欢欣,何曾怪他出得稍迟、把太阳推下海去?

    所以善人为善,倒不觉得稀奇,因他一向如此,只当是久晴的日色,虽然可喜,也还喜得平常。恶人为善,分外觉得奇特,因他一向不然,忽地如此,竟是积阴之后,陡遇太阳,不但可亲,又还亲得炎热。故此恶人回头,更为上帝所宠,得福最易。

    就像投诚纳款的盗贼,见面就要授官,比不得无罪之人,要求上进,不到选举之年,不能够飞黄腾达也。近日有个杀猪屠狗的人,住在持斋念佛的隔壁。忽然一日遇了回禄之灾,把持斋念佛的房产烧得罄尽,单留下几间破屋,倒是杀猪屠狗的住房。众人都说:“天道无知,报应相反!”

    及至走去一看,那破屋里面有几行小字,贴在家堂面前。其字云:“屠宰半生,罪孽深重。今特昭告神明,以某月某日为始,改从别业,誓不杀生。违戒者天诛地灭。”众人替他算一算,那立誓的日子比失火之期只早得三日,就一齐惊异道:“难道你一念回头,就有这般显应?既然如此,为什么持斋念佛的修行了半世,反不如你?”那杀猪屠狗的应道:“也有些缘故。闻得此老近日得了个生财的妙方,三分银子可以倾做一钱,竟与真纹无异。用惯了手,终日闭户倾煎,所以失起火来,把房产烧得盘尽。”众人听了,愈加警剩古语云:“一善可以盖百恶。”这等看来,一恶也可以掩百善了。可见“回头”二字,为善者切不可有,为恶者断不可无。

    善人回头就是恶,恶人回头就是善。东西南北,各是一方,走路的人不必定要自东至西、由南抵北,方才叫做回头,只须掉过脸来,就不是从前之路了。这回野史说一个拐子回头,后来登了道岸,与世间不肖的人做个样子,省得他错了主意,只说罪深孽重、仟悔不来,索性往错处走也。明朝永乐年间,出了个神奇不测的拐子,访不出他姓名,查不着他乡里,认不出他面貌。只见四方之人,东家又说被拐,西家又道着骗,才说这个神棍近日去在南方,不想那个奸人早已来到北路。百姓受了害,告张缉批拿他,搜不出一件真赃,就对面也不敢动手。官府吃了亏,差些捕快捉他,审不出一毫实据,就拿住也不好加刑。他又有个改头换面之法,今日被他骗了,明日相逢,就认他不出。都说是个搅世的魔王!把一座清平世界,弄得鬼怕神愁,刻刻防奸,人人虑诈。越防得紧,他越要去打搅;偏虑得慌,他偏要来照顾。被他搅了三十余年,天下的人都没法处治。直到他贼星退命,驿马离宫,安心住在一处,改邪归正起来,自己说出姓名,叙出乡里,露出本来面目;又把生平所做之事时常叙说一番,叫人以此为戒,不可学他。所以远近之人把他无穷的恶迹倒做了美谈,传到如今,方才知道来历。不然叫编野史的人从何处说起?

    这个拐子是广东肇庆府高安县人,姓贝,名喜,并无表字,只有一个别号,叫做贝去戎。为什么有这个别号?只因此人之父原以偷摸治生,是穿窬中的名手,人见他来,就说个暗号,道:“贝戎来了,大家谨慎!”“贝”“戎”二字合来是个“贼”字,又与他姓氏相待,故此做了暗号。及至到他手里,忽然要改弦易辙,做起跨灶的事来,说:“大丈夫要弄银子,须是明取民财,想个光明正大的法子弄些用用。为什么背明趋暗,夜起昼眠,做那鼠窃狗偷之事?”所以把“人俞”改做“马扁”,“才莫”翻为“才另”,暗施谲诈,明肆诙谐,做了这桩营业。人见他别创家声,不仍故辙,也算个亢宗之子,所以加他这个美称。其实也是褒中寓刺,上下两个字眼究竟不曾离了“贝戎”。但与乃父较之,则有异耳。做孩子的时节,父母劝他道:“拐子这碗饭不是容易吃的,须有孙庞之智,贲育之勇,苏张之辩,又要随机应变,料事如神,方才骗得钱财到手。一着不到,就要弄出事来。比不得我传家的勾当是背着人做的,夜去明来,还可以藏拙。劝你不要更张,还是守旧的好。”他拿定主意,只是不肯,说:“我乃天授之才,不假人力。随他什么好汉,少不得要堕人计中。还你不错就是。”父母道:“既然如此,就试你一试。我如今立在楼上,你若骗得下来,就见手段。”贝去戎摇摇头道:“若在楼下,还骗得上去。立在上面,如何骗得下来?”父母道:“既然如此,我就下来,且看用什么骗法。”及至走到楼下,叫他骗上去。贝去戎道:“业已骗下来了,何须再骗。”……这句旧话传流至今,人人识得,但不辨是谁人所做的事,如今才揭出姓名。……父母大喜,说他果然胜祖强宗,将来毕竟要恢宏旧业,就选一个吉日叫他出门,要发个小小利市,只不要落空就好。

    谁想他走出门去,不及两三个时辰,竟领着两名脚夫,抬了一桌酒席,又有几两席仪,连台盏杯箸,色色俱全,都是金镶银造的。抬进大门,秤了几分脚钱。打发来人转去。父母大惊,问他得来的缘故。贝去戎道:“今日乃开市吉期,不比寻常日子。若但是腰里撒撒,口里不见嗒嗒,也还不为稀罕。连一家所吃的喜酒,都出在别人身上,这个拐子才做得神奇。如今都请坐下,待我一面吃,一面说,让你们听了都大笑一场就是。”父母欢喜不过,就坐下席来,捏着酒杯,听他细说。

    原来这桌酒席是两门至戚初次会亲,吃到半席的时节,女家叫人撤了送到男家去的。未经撤席之际,贝去戎随了众人立在旁边看戏,见他吃桌之外另有看桌,料想终席之后定要撤主送他,少不得是家人引领,就想个计较出来。知道戏文闹热,两处的管家都立在旁边看戏,决不提防。又知道只会男亲,不会女眷,连新妇也不曾回来。就装做男家的小厮,闯进女家的内室。丫鬟看见,问他是谁家孩子。他说:“我是某姓家僮,跟老爷来赴席的。新娘有句说话,叫我瞒了众人说与老安人知道。故此悄悄进来,烦你引我一见。”丫鬟只说是真,果然引见主母。贝去戎道:“新娘致意老安人,叫你自家保重,不要想念他。有一句说话,虽然没要紧,也关系府上的体面,料想母子之间决不见笑,所以叫我来传言。”她说:“我家的伴当,个个生得嘴馋,惯要偷酒偷食,少刻送桌面过去,路上决要抽分,每碗取出几块,虽然所值不多,我家老安人看见,只说酒席不齐整,要讥诮她。求你到换桌的时节,差两个得当用人把食箩封好,瞒了我家伴当,预先挑送过门,省得他弄手脚。至于抬酒之人,不必太多,只消两个就有了。连帖子也交付与他,省得嘈嘈杂杂,不好款待。”那位家主婆见他说得近情,就一一依从,瞒了家人,把酒席送去。临送的时节,贝去戎又立在旁边,与家主婆唧唧哝哝说了几句私话,使抬酒的看见,知道是男家得用之人。

    等酒席抬了出门,约去半里之地,就如飞赶上去道:“你们且立祝老安人说:还有好些菜蔬,装满一屉食箩,方才遗落了,不曾加在担上,叫我赶来看守,唤你们速速转去抬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