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浙商是怎样炼成的-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不是做不到。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爱岗敬业,就一定能够做好。李素丽是一名普通的公交乘务员,但是,她非常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你能说她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吗?你能说她是不成功的吗?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说过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其实,一个人只要有理想,不辞辛苦地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得到自己想要的那颗果实。默默工作,为自己打下基础,这不是平庸的表现,而是一种财富的积累。 
  在任何平凡的职业中,在任何低微的岗位上,都会蕴藏着巨大的机会,这种机会等待着你去发现。只要你勤勤恳恳地把平凡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更迅速、更正确、更专注、更完美,调动起自己全部的智慧,全力以赴,就能及时地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直到推开通往成功的大门。 
  很多人在刚开始到公司打工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老板挣钱,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那么敬业呢?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敬业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工作习惯。 
  不管你是为谁工作,为老板,或者是为自己,你都会在工作中学到许多东西,尤其是从那些敬业工作的人那里。 
  浙商天生就具有敬业的精神,他们做任何工作都会废寝忘食。那些从小生意开始做起的浙商如此,做成大公司的浙商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明白,不敬业工作,自己就会被工作所抛弃。正如李嘉诚所说:“我在创业初期,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工作能力赚钱。你必须对你的工作、事业有兴趣,更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敬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来说,条件好、工作轻松、收入高的岗位,做到敬业容易。相反,条件较差、工作艰苦、收入不高、又远离城市的岗位,做到敬业就不易。另外,有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心情比较浮躁,这山望着那山高,往往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评价。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能做大事的人很少,不愿做小事的人极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做大事的人,而不是做小事的人。但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都做不好的人,怎么能够成就大事呢? 
  阿基勃特刚进入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根本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但是不久,这个普通的小职员却因为强烈的敬业精神而受到了许多人的注意。 
  阿基勃特进入公司后,就时刻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一员,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只是小职员而不注重公司的声誉。他那强烈的敬业精神通过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管走到哪里,在需要自己签名的任何地方,阿基勃特都会在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外出住旅馆的时候是如此,给亲友写信时是如此,甚至在给他人打收条的时候也是如此。为此,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每桶四美元”。 
  后来,这事被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了,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并号召公司职员向他学习。接下来,阿基勃特的才华越来越展现出来,在洛克菲勒退休后,他成为了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一个不敬业的人,往往是不自信的人,因为他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对他来说,每天的工作就是混日子,毫无工作计划,更不要说人生目标了。       
6。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2)       
  经商、创业尽管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但勤奋、努力工作是绝对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才能够积累经验,做成大事。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所以,敬业精神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竞争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我生存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一个从业人员只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就是有了新的工作岗位,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偷懒耍滑,得过且过,还是会被社会所淘汰。        
7。节俭是一种美德(1)       
  浙商商道: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 
  浙商自白: 
  老板要付出非常代价。整天花天酒地的老板,肯定做不长、做不大,真正的老板都是俭朴的。 
  ——娃哈哈总经理宗庆后 
  节俭是一种美德,节俭是一句名言,节俭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手段,节俭是穷人成为富翁的武器。节俭不仅能积累财富,还能培养人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奋发向上的品质。很难想象,一个挥金如土、贪图享受的“少爷”、“小姐”,会成为艰苦创业之栋梁。节俭也是宗庆后这样的浙江大企业家们共同尊崇的美德。 
  浙商的节俭是在全中国都是有名的。在黑龙江经商、办创业的温州人,总是非常节俭,甚至黑龙江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像他们那样投资一个项目就几千万元的企业家,比我们这些小地方人还不讲吃喝,那么有钱,和工人一样吃饭、加班。原料、设备、人力都被他们算计到家了!” 
  在浙商的语录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去赚太好赚的钱。大多数浙商都是通过再三地降低成本再降低成本来赚钱的,这可能就是给那些大钱赚不来,小钱不想赚的人,只知享受、做梦赚钱的公子、小姐们的最好的镜子吧! 
  浙江001电子集团董事长项青松戴的手表才68元,平常穿着的衣服也不过几十元。 
  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一家人至今仍住在公司的仓库里,这似乎很难想象,也似乎不太符合情理。可邱继宝却认为:“年轻时为了赚钱糊口,我用自行车送客,还在东北补了3年鞋。而现在呢?钱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数字,没有任何其他的意义。我将自己所有的心思放在了早日建成世界级优秀缝纫机制造企业上,根本没时间去想什么物质享受。吃饭只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睡觉也不过是为了补充精力。在这点上,穷人富人都一样。” 
  鲁冠球的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请客吃饭,不在外面过夜。“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些是浙江大老板们,真实的生活描述。 
  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对公司内部的管理无论大小事情,一律亲自把持。公司内部所有的发票都必须经宗庆后签字之后才能生效。一天,大家排着长队去宗庆后的办公司,请宗庆后在发票上签字。一名职员进去没多久,外边的人就听见宗庆后大声说:“什么?买十个扫帚还不去批发?太浪费了!” 
  宗庆后在做上城区经理时,常常骑着一辆三轮车,白天黑夜一个一个学校去送货,为的是节省单位的车费开支。正是一分一厘的积累,才有了今天娃哈哈的大楼、厂房。 
  宗庆后经常和员工们一起吃住在厂里,工作更是没白天黑夜。可他从不因为有了娃哈哈这样的公司,而摆阔、比富,无边际地享受。他说:“老板要付出非常代价,整天花天酒地的老板,肯定做不长、做不大,真正的老板都是俭朴的。”宗庆后是这样对员工们说的:“娃哈哈的产业不是老辈人留下来的,是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买十个扫帚去批发、卖一箱冰棍挣一毛钱换来了今天的娃哈哈。创业难,守业更难。勤俭创业,勤俭守节,是娃哈哈非常之本。” 
  “汽车疯子”李书福对于金钱已经没有什么感觉。拥有巨额财富的李书福却跟着员工住职工宿舍,吃职工食堂,开吉利汽车,穿吉利皮鞋和工作服。 
  李书福要求职工做到碗光、桌光、地光,残渣入盘成堆,这种“三光一堆”成为了吉利的企业精神。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带头在食堂就餐,端盘排队,员工都深受感动。 
  李书福曾经投资4000多万元建造了专家楼和职工宿舍,而他自己还住在10年前造的房子里。员工们都说:“我们的老板赚的钱最多,个人花的钱最少。” 
  2002年的大年廿九,网易的股价一路飙升,总裁丁磊风尘仆仆赶回老家奉化,参加奉化中学89届(2)班同学会。 
  丁磊出现后,班主任江老师向这个中国大陆首富要300块钱的活动费。丁磊搜遍全身却拿不出300元现金,这笔钱第二天才交上。 
  凤凰卫视大老板刘长乐有句名言:“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最好是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看来,节俭在今天的浙商中似乎得到了升级。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都过时了,现在都是21世纪了,他们之所以节俭,是因为以前的苦日子造成的。那就让我们看看康奈集团总裁的女儿——郑莱莉。 
  郑莱莉大学毕业后,被父亲安排到康奈上班,这位“大小姐”没有坐办公室,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下车间,做皮鞋。 
  这位“大小姐”的手,被做鞋的剪子磨得满手大水泡,一位老师傅看着实在心疼,向她的父亲求情,可并没有得到“同情”。半年后,郑莱莉熟悉了做鞋的流程,又加入了公司英大认证的管理工作,如仓库盘点、组织员工培训等。1998年年末,康奈通过了ISO9002认证,郑莱莉早出晚归得来的成绩,也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肯定。 
  做上副总裁位置的郑莱莉,并没有像当代某些年轻人那样认为,事业有成的她现在是享受的时候了,反而认为,第一代浙商依旧是他们这些第二代人的学习榜样。“他们的创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勤俭。”身为副总裁的郑莱莉,依旧保持着勤俭的作风,“我所接触的第二代浙商企业家,大多能保持着前辈的勤劳俭朴作风”。看来节俭并不过时。       
7。节俭是一种美德(2)       
  李嘉诚说:“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的,我都不怎么讲究。一套西装穿了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10双有5双是旧的。皮鞋坏了,扔掉太可惜,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我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用了好多年了。” 
  懂得节俭的人都会不断积蓄财富,不懂节俭的人,即使家产万贯,他所拥有的财富也会慢慢消失的。精打细算是一名商人创业的必备条件,创业难,守业更难,我们常见一些人,稍有成就便开始大大享受,没过多久,又回到当初的穷苦。有一位浙商,告诫员工:浙商之所以能立足商界,是因为浙商一直把别人认为过时的东西——节俭,视为创业守业的商道法宝。       
8。诚信是做人的根本(1)       
  浙商商道: 
  人无信不立。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浙商自白: 
  我工作了57年,当了30多年的国有企业老总,从来就是讲诚信,不骗人。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浙江精神。 
  ——青春宝集团董事长冯根生 
  2006年2月9日的《钱江晚报》刊登了这样两个故事:做事的主角一个是替先父偿还百万元无据欠款的儿子,一个是托儿子偿还30年陈账的父亲。这两个人一个在浙江的温州,一个在浙江的东阳。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信”,“人无信不立”;讲究“诚”,以诚待人。有调查显示,现在的企业家最看重的财富品质依次为:诚信、把握机遇、创新、务实、终身学习…… 
  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认为诚信非常重要。不管什么行业、不管什么年龄的人,诚信都是最重要的品质。 
  2000年,美国出版了一本题为《百万富翁的智慧》的书,书中引用了作者对1300个成功企业家所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普遍的回答是:成功的首要因素是诚信。 
  由此可见,财富品质的核心是诚信,诚信立业,诚信致富。大凡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创业之初,都需要经受诚信的考验。诚信支撑着生意越做越大,支撑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 
  世界船王、宁波商人包玉刚把讲信用看做企业经营的根本。他认为,纸上的合同可以撕毁,但签订在心上的合同是撕不毁的,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在包玉刚的经商生涯中,奉行的是“言必信,行必果”,由此,他为自己树立了良好信誉,从而获得了银行的信赖,为企业的发展获得了坚强的资金支持。 
  在20世纪70年代后,包玉刚决定进入房地产业。房地产行业是风险与利润并存的行业,尽管利润较高,但是,风险也是相当大的。 
  1979年,包玉刚看准时机,决定收购当时属于英国人的九龙仓。他与李嘉诚达成君子协议,他不干预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李嘉诚则不干预他收购九龙仓。然后,包玉刚开始在二级市场上大量买进九龙仓股票,没多久,英国人发觉股票出现异常波动,为了防止九龙仓被收购,赶紧采取了反收购的办法,调集许多资金把九龙仓的股价越炒越高。 
  最后,包玉刚还需要30亿元资金才能通过收购实现控股的计划。原九龙仓的几个大股东认为,包玉刚已经没有资金了,30亿对他来说完全不可能筹集到,因此,包玉刚根本不可能再收购九龙仓了。当时,包玉刚自己也对媒体记者说,现在的股价太高,收购太困难了,因此,自己暂时想出去玩玩。接着,他真的坐飞机离开香港去欧洲游玩。从周一到周五,媒体一直追踪报道包玉刚的游玩。大家都认为包玉刚已经放弃了收购计划。但是,在周六和周日两天,包玉刚却不知去向了。 
  到了周一,包玉刚却带着30亿元资金又杀入了香港股市,一举收购了九龙仓,成为九龙仓第一大股东,轻松实现了收购控股计划。 
  原来,“失踪”的那两天里,包玉刚请了几个银行家吃饭,凭借自己的信誉,轻轻松松地获得了这些银行家的贷款。正是长期建立起来的诚信让包玉刚在这场收购大战中获得了胜利。 
  李嘉诚说:“一个的开始意味着一个良好信誉的开始,有了信誉,自然就会有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就像做人一样,忠诚、有义气,对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作出的每一个承诺,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并且一定要能够做到。当你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后,成功、利润便会随之而来。”李嘉诚不仅是财富超人,而且被誉为诚信超人。 
  李嘉诚在创业初期资金极为有限。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但他提出需要富裕的厂商作保。李嘉诚努力跑了好几天,仍一无着落,但他并没有捏造事实,或是含糊其词,而是一切据实以告。那位外商深为他的诚信所感动,对他十分信赖,说:“从阁下言谈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不必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约吧。” 
  虽然这是个好机会,但李嘉诚感动之余还是说:“先生,蒙你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但我还是不能和你签约,因为我资金真的有限。”外商听了,极佩服他的为人,不但与之签约,还预付了货款。这笔生意使李嘉诚赚了一笔可观的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李嘉诚也悟出了“坦诚第一,以诚待人”的原则,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做企业要有信誉,做人也要讲诚信,这是做人的根本。对于浙商来说,他们深深懂得诚信的含义,他们认为,诚信往往能够给自己带来无穷的财富。 
  在杭州的胡庆余堂,至今仍然挂着130年前胡雪岩制定的堂规:戒欺。 
  “凡是浙江出去的都讲诚信,我认为这个就是浙江精神。”这句话出自青春宝集团董事长冯根生之口。冯根生曾经是胡庆余堂的学徒,他认为,“戒欺就是诚信”。他说,“我工作了57年,当了30多年的国有企业老总,从来就是讲诚信,不骗人。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浙江精神。” 
  他认为浙江企业的发展与诚信是分不开的。“其实在生意经中的规矩就体现了我们浙商的精神,第一是戒欺,戒掉一切欺骗;第二是诚信,对待所有顾客都应该诚信;第三是不得以次充好;第四是不得以假乱真;第五是童叟无欺;第六是真不二价,没讨价还价的,反过来叫价二不真。因此,这几年浙江的民营企业发展迅猛,令世界刮目相看。”冯根生如是说。       
8。诚信是做人的根本(2)       
  冯根生认为是诚信造就了浙商,他说:“胡雪岩实际上是过去浙商的代表,虽然他是安徽人,但很小就到浙江来了,他把徽商的精神融进了浙商,并在胡庆余堂整个经营思路中体现了浙商精神。近3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上,有过晋商,有过徽商,但更主要的是浙商。晋商和徽商随着时间已经逐渐地淡下去了,可浙商现在是越来越体现出他们的精神。为什么讲胡庆余堂是过去浙商的代表呢?在它的营业大厅写着两句话:虚假无人晓,诚信有天知。我小时候就是在这个教育熏陶下面成长起来的。 
  “浙商过去是以宁波帮、绍兴帮为代表的,影响全国,讲的就是诚信,但现在光讲诚信是不够的。现在新的浙商加上了温州的、台州的,敢冲,敢拼,敢为人先,不怕苦,不怕累,这是新浙商精神。再加上我们老浙商的诚信,就形成了一个在全国影响极大的浙商精神。” 
  宏达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生在谈到企业家最重要的品质时,毫不犹豫地回答:“诚信。”他说:“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平时我对员工也是这么要求的。做企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做企业需要别人的帮助,只有诚信才能维持长期的合作。” 
  正泰集团之所以用“正泰”这个名字,目的是体现“正气泰然”的思想。公司董事长南存辉说:“经营要走正道,为人要讲正气,产品要正宗,要讲信誉。”这种“正气泰然”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正泰的发展。 
  2005年3月10日,阿里巴巴诚信通举行了三周年庆典仪式。阿里巴巴CEO马云感慨道:“为这一天,我们等待了6年。” 
  3年前,阿里巴巴决定开发诚信通时,就希望诚信通能够让诚信的商人先富起来。“诚信通是给诚信的商人特有的服务,只有诚信的商人才能富起来。”马云这样说道。现在,诚信通的会员已经达数万人,但是,这仅仅只是开始。 
  马云说:“依靠市场而不是依靠‘市长’发展起来的浙商,在我看来是全国诚信度最好的商人。” 
  浙江商人曾经一度遭遇过诚信危机,但是,那并不是浙江商人的本意,而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马云是这样看待浙商的诚信的:“以前,浙江商人曾经因假冒伪劣产品而受到大众关注,但这是计划经济下出现的社会现象,而非浙江现象,更不是浙商现象。假冒伪劣不是浙江创造出来的,而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过程。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浙商是最早醒过来的,现在更多的浙商在讲究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清楚地明白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是的,最早进入市场的浙商们,在市场经济初期的一路摸爬滚打中,深刻地体会到诚信的重要作用,更加珍惜诚信的品质。 
  在风险投资界有句名言:“风险投资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人,第二要素是人,第三要素还是人。”这说明风险投资家非常重视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在他们看来,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企业模式都可以适时而变,惟有创业者的品质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而且决定着创业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发展空间。诚信是创业之本,更是做人的根本。不守诚信,或许可“赢一时之利”,但一定会“失长久之利”。       
9。要有拼搏精神(1)       
  浙商商道: 
  能做别人不愿做的事,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就能挣别人挣不了的钱。 
  浙商自白: 
  这里的企业都能积极进取,主动性很强,我们学习浙江的经验,主要是学习浙江精神。这是一种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 
  ——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 
  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情,一定要有拼搏精神。唯有拼搏精神,才会让一个人迎着困难而前进。 
  1977年,年仅16岁的邱继宝开始走上了补鞋之路。之后,他先后做过泥水工、学徒工等。 
  1986年,邱继宝租了5间平房,办了一家小缝纫机厂,这就是飞跃集团的前身。“飞跃”刚起步时,市场已经被国内国外的产品瓜分殆尽。 
  1989年,只有初中文化的邱继宝来到广交会,却因是乡镇小厂而被拒之门外。然后,邱继宝在深圳罗湖口岸,花了500元请一个香港老太太代买了一本香港的黄页电话簿。通过这本电话簿,他给香港国际经销商寄信询问需求。后来,人家告诉他,“飞跃”的产品在中南美洲一些不发达国家可能有市场。于是,他带着从省外办借来的一位翻译,踏上了去拉美各国的推销之路。结果,1989年,“飞跃”在这些地区的销售额达到2万美元。 
  如今的“飞跃”年产各类缝纫机60多万台,年出口创汇6500万美元,是全国缝纫机行业的排头兵。 
  没有不赚钱的产业,只有不赚钱的企业。只要敢于拼搏,不低头,不认输,善于捕捉市场机遇,“事”不惊人死不休,就能够做到干一行,精一行,赚一行。 
  1986年,一场可怕的血液病——溶血性贫血突然降临到年仅25岁的徐冠巨的身上。这个病在当时治愈的希望极其渺茫。为了医治儿子的病,父亲徐传化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而且借了许多债务。债台高筑的父亲为了摆脱贫困一直在努力地思考着出路。 
  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徐传化得知一种叫液体皂的新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尽管对液体皂一无所知,为了给儿子筹措医药费,为了还清家里的债务,徐传化毅然决定生产液体皂。 
  徐传化东拼西借,终于凑足了2000元的本钱。当他怀揣着这些钱来到几十里外的化工原料仓库时,人家告诉他,这些钱根本不够购买整套的设备和原料,甚至连一桶原料都买不了! 
  这对徐传化的打击是巨大的,苦恼的徐传化在仓库门口徘徊了三四个小时,一直在思考怎么办。最后,好心的仓库管理员找了一些边角料卖给了徐传化。 
  就这样,徐传化用一口大缸、一只铁锅开始在家里制作液体皂。为了迅速制作出质量较高的液体皂,徐传化请了“星期日工程师”来指导生产。但是,那个老师傅还是留了一手,生产出来的洗涤剂像水一样,一点都不稠,要使洗涤剂变稠,必须往里面再加一点东西。而这东西是什么,徐传化根本不知道。 
  后来,徐传化走访了许多学校和相关企业,终于找到了知道往洗涤剂里加什么的人。但是,他们对徐传化说:“老徐,这件事情我会跟你说,但你要请客。” 
  徐传化毫不犹豫地说:“请客当然。” 
  “请完客还不行,这真是技术,你要出点钱。”对方要求道。徐传化欣然同意。但是,对方要求他支付2000元。在徐传化支付了“技术咨询费”后,对方才告诉他,只要往洗涤剂里加点盐就可以了。 
  这件事对徐传化的触动挺大——知识真是太重要了。面对自己已经缺乏的素质,徐传化认识到,只有拼搏才能弥补知识的缺少,只有拼搏才能让自己快速赶上其他竞争对手。果然,在拼搏精神的支撑下,徐冠巨取得了成功。 
  浙大网新兰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平在创办浙大网新兰德科技有限公司时也是凭着一股拼搏的精神。 
  当有人问起陈平,做企业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陈平认为自己的“运气”比较好。他说:“最大的感受是我的运气特别好。我小学一毕业,就顺利地考上了杭一中,杭一中毕业又很轻松地考上了重点大学,当时的分数可以上清华大学。因为父母不同意,所以才上了浙大。上浙大,选择专业的时候,我又很运气地听取了邻居的意见,上了计算机专业。后来的导师是著名的计算机博导何志均。留校任教后,又遇上一个很好的教研室的头,张德馨教授,是他把我引进了电信行业。到了1997年,又是好多朋友怂恿我开公司,开了公司又有源源不断的单子找上门来;再后来,又有人会来投资;有了这个投资,又加快了公司的上市……我的运气真的很好。” 
  表面看来,陈平确实比较幸运,但是,运气的背后是他的拼搏。因为他的拼搏精神,他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他才能够顺利地抓住机遇。如果没有不断的拼搏,陈平怎么可能这么幸运地遇到这么多的好事呢? 
  夏建统,是天夏集团(TEAMAX)董事长,美国XWHO设计公司·中国机构总裁、首席设计师,国内多个城市的市长建设顾问。同时,还担任浙江研究会副会长。 
  出生于1976年的夏建统是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2001年,夏博士回国成立天夏集团与美国XWHO设计公司·中国机构,致力于GIS地理信息科技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并积极探索和形成中国现代设计文化。       
9。要有拼搏精神(2)       
  如今,夏建统的天夏科技X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由构想变成现实,并相继应用于中国北京、扬州、成都等城市的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工程。2005年,他又开始涉足美国、日本等国际市场。他的XWHO设计公司主持了包括杭州西湖、南京中山陵在内的等数百个影响力广泛的设计项目,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很多人都很奇怪,以夏建统的年龄,他何以承担那么多的责任和担子?“也许,我的‘早熟’与家庭环境和自己的经历有关系吧。生命对我来说特别珍贵,母亲生我时,原本是一对双胞胎,但生产时只留下了我。也就是说,在只有50%的生存机会时,我抓住了这个机会。而我,似乎有生以来就感到自己的肩膀上扛了两个人的担子。我没有理由偷懒,没有理由不活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来。”夏建统这样解释道。 
  这就是浙江商人,他们总是为自己的努力寻找着各种理由,而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的那股拼搏精神。       
10。做人要脚踏实地(1)       
  浙商商道: 
  用事实说话,用效果说话。 
  浙商自白: 
  时髦不可赶,形式不可搞,假话不可讲,碰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绝对不能消极悲观。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