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历史名将闯三国-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秦小白见此更是乐开了花,开玩笑,这在他眼里,那可都是一个个的国运龙气啊。
于是秦小白当即派出外交部部长蒯彻,让他带领外交部,负责接待各国大使,同时让施展其忽悠本事,无论怎么忽悠,总之务必要让他们知道,华夏今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藩属国……
而在华夏登顶世界霸主之位,万国来朝的同时,国际上也开始暗流涌动。
一些不甘屈服的强国,包括被秦小白击败的八国集团,都开始起心思了。
这些秦小白心里自然门清,他知道哪怕华夏再强大,只要不能做到彻底一统世界,那么就必然会有人其反心。
就如同,当年打遍欧洲无敌手的拿破仑一般,哪怕他带领着法国再怎么百战百胜,但反法联盟却依然一次又一次更加凝固。
无疑,八国集团也是这么想但,这一次,八国联军因为轻敌怀有私心,还有秦小白预先判知等缘故,使得他们遭受巨大的失败。
但他们却并不甘心就此彻底失败,酝酿着下一次围攻华夏是必然的事情。
不过,秦小白对此却并不怎么担心,因为今时今日的格局,和当年拿破仑在欧洲时的格局完全不同。
当时英格兰、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普鲁士等国,组成的反法同盟,和法兰西是挨着的。
但八国中除了日本,基本上都和华夏隔着半个地球呢,华夏完全有能力逐个击破。
而且,今时今日在破解五胡乱华,满血满蓝满状态华夏,战争潜力之巨,也绝对不是当时那个法兰西所能比拟的,甚至八国加在一起,都不知道比得上华夏的战争潜力。
所以想如同在打法兰西时,那种一次不成来两次的对耗战略,根本是没这个可能的。
况且,既然秦小白能击败八国一次,那就有二次三次,八国如果想受虐的话,那就尽管把脸伸过来好了……
第704章禅让帝位
在击退了八国联军剧情结束后,不仅外部的国际情况大变,华夏内部也亦是为之激动沸腾经久不息。
秦小白带领华夏区,征五胡,破八国,带领华夏重新走向复兴,获得世界霸主之位万国来朝。
这样空前的辉煌战绩,强盛的文治武功,哪怕是秦皇汉武,恐怕都无法与之媲美。
相比之下,大汉现在的皇帝,那个黄口小儿刘辩,自然就显得黯然失色。
此时的秦小白何止是功高震主,简直就直接压主了。
原本少帝刘辩,乃至整个华夏区,都在秦小白的掌控之中,现在再立下如此旷世功劳,那么接下来的华夏内部,将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政治变局,不用说大家也都彼此心知肚明。
而这种事情,自然不能由秦小白亲自提出,于是立即就有政治嗅觉敏锐的朝堂官员,直接上书挑明此事,表示道:“古之三皇五帝,皆是禅位让贤传为美谈,天下人也更希望有一位圣明的君主,今时乱局唯有秦丞相能镇压魑魅魍魉,还望太后与陛下三思。。”
这基本是就是明摆着的暗示,让刘辩赶紧下台,将帝位让给秦小白。
这种话放出来,如果搁在平常,那必然是朝野惊怒,然后敢说这种话的官员,肯定是死啦死啦的。
然而此时此刻,整个东汉朝野都异常沉默,满朝文武,各地诸侯,居然都一个个的闭口不言,在这朝野一片沉默声中,基本就是默认的形势了。
而在玩家方面,一般来说,更容易嫉妒羡慕恨他们的同类。
许多玩家,都宁愿上面坐着的,是一个无能的NPC,也不愿是一个精明的玩家。
然而现在玩家们对此事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却完全不一样。
因为他们比三国时期的人,更能了解,秦小白击败五胡,坑死八国,洗刷了华夏的耻辱,完成了中华复兴大业,到底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所以他们对秦小白服气。
特别是那些热血少年们,更是直接明摆着高呼支持秦小白登基帝位。
“期盼已久的帝皇之位,终于要来了么!?”
任何男人都总少不了有一个,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梦想。
秦小白自然也不能例外,对于帝皇之位,他早就觊觎久已,先前之所以明明占据横扫天下的军事力量,仍然不登基称帝,只是因为要继续借助汉室之名凝聚人心,以对抗五胡之乱和八国侵华罢了。
既然五胡乱华和八国联军都已经被他搞掂了,同时他的威望已经足够取代,汉室在华夏区的地位,那么这帝皇之位自然也该拿了。
不过当然了,就算想要拿下帝皇之位,吃相也不能太难看么,欲迎还拒一下是必须走的流程。
于是秦小白,当即一副大忠臣的模样,高风亮节的表示:不约,坚决不约……
秦小白此举,果然赢得了朝野一片赞颂,而为之劝谏的官员也越发增多了起来。
面对这越发炙热的劝谏之势,何太后顿时心慌意乱。
任何东西她都可以拿出来笼络秦小白,让这个汉室支柱,继续支撑随时都将倾塌的东汉王朝。
但皇位,何太后说什么都不可能给,如果失去了皇位,那她这个太后成什么了
不过秦小白立下如此大功,终究不能不赏,于是何太后趁着舆论还没扩大化,连忙加封秦小白为公爵,加九锡,封为镇国公,希望能以此封赏继续笼络秦小白。
这个公爵之位,其实秦小白早就应该得到了,只不过他当时处于战略目的的考虑,所以暂时放弃了。
而现在,以他的功绩,坐这个位置,就是完全绰绰有余,甚至是大材小用了。
而秦小白自然也不可能就这样被轻易收买了,于是再度上书表示拒绝加封公爵。
到了这个时候,情况以及非常明显了,只要不瞎基本上都能看出秦小白意在帝位。
之前朝野一片沉默,那是因为还不知道秦小白的意思,现在既然已经清楚明白的知道了,那自然就争先恐后的想要这从龙之功了。
于是上至各地诸侯,中至文武百官,下至文人士大夫,都纷纷上书劝谏少帝禅位。
婉儿和白元芳就更不用秦小白多说什么了,立即发动各自麾下的梅花内卫、锦衣卫,,发起宣传造势。
而秦小白的破黄巾、平塞北、定洛阳、征五胡、坑八国的功绩,也是实打实的扛得住。
百姓们一般不太关心朝政,但在原来的朝廷将天下治理得乱象纷呈时,能有一人平定内患扫除外敌,那就算他们没有投票选举权,也必然都是心向此人的。
于是,就连最信奉汉室的黎民百姓们,也都纷纷主动写下万名请愿书,请少帝禅位秦小白。
面对着近乎整个华夏区,所形成的滔滔不绝的舆论攻势,何太后当真是被压得直喘不过气来。
虽然她仍然死抓着皇位不放,但也在只好再度做出让步。
不顾先祖异姓不王的祖训,下诏令封秦小白为王爵,全称‘一字并肩镇国王。’
食邑一州之地,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享以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等待遇。
这个待遇,几乎和天子平级了,不可谓封赏不厚。
不过对于一心想要帝位的秦小白来说,却仍然还是不够。
对于帝位,秦小白不想以血腥的手段强行夺取,为免刚刚稳定下来的华夏,陷入上层政局动荡的风波中。
同时,毕竟汉室在华夏人心中,多多少少还有有一点影响力的。
但何太后既然还死抓着不放,那他也只好打出最后一张牌了,那便是大汉高祖刘邦。
对于用他国民族的先祖,对付他国的事情,秦小白早就用过多次了,如赵佗对越南,冒顿对匈奴,事实证明这招相当好用。
而用在大汉身上,情况也一样。
虽然东汉和西汉略有不同,但老祖宗可都是刘邦一人,所以秦小白一把刘邦这张王牌给打出来,顿时华夏区一片沸腾。
而在深宫之中,再认不清时势的何太后,此刻也终于颓然放弃了。
因为她唯一能依仗的一个正统之名,在秦小白祭出刘邦后,也一切都化为飞灰了。
于是不久后,少帝刘辩便在何太后的安排下,下达圣旨,宣布禅让帝位。
第705章****
刘邦一出汉室正统之位,就直接从少帝刘辩身上,转嫁到秦小白身上了。
见再无丝毫回旋余地,何太后也只好让少帝写下退位诏书。
而朝野的诸侯百官们,见此自然更是再没一丝负罪心理了,直接大张旗鼓光明正大的继续上书,而这回他们上书的对象则变成了秦小白,各种劝秦小白顺应天命民意,登基帝位。
一向标榜自己为保皇党的王允,跟是带领着一些同为汉室元老的大臣们联名上书,呈情慷慨激昂万分,大有一副秦小白如果不登基的话,他们就要以头杵地,碰死在龙庭之下的样子……
“为了从龙之功,这些货也真是蛮拼的么……”
事已至此,里子面子都到位了,那么秦小白自然不用再玩,高风亮节推辞不任的套路了。
于是随后,秦小白便对外宣布,接受少帝禅位。
这则消息一出,顿时让外界皆欢呼沸腾,可谓是普天同庆。
各地诸侯文武百官,都知道他们如愿以偿的获得从龙之功。
玩家和百姓们更是欣喜有一位,文治武功都空前强盛,能带领华夏走向复兴的君王。
就连牢狱中的罪犯们也都期待万分,因为他们知道新皇登基必将会大赦天下。
现在恐怕唯独只有在深宫中,何太后和刘辩这对孤儿寡母,是此刻最感凄凉之人。
不过秦小白却没忘记他们,虽然何太后给予他的种种好处,主要都是意在笼络,不过终究对他还算不错。
因此在他领了禅让圣旨后,便第一时间进入皇宫,向已经退位的何氏与刘辩表示,让他们无需忧虑,他将封刘辩为弘农王,以后在待遇规格方面,除了必要的帝皇礼制外,何氏与弘农王的其他待遇供给,都将一如既往。
何氏并不知道,她和刘辩在历史上的悲惨结局。
但秦小白一个异姓诸侯王,最终在夺得正统之位后,没有大开杀戒斩草除根,这在东汉以前的华夏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而且汉室衰败,东汉王朝早已经名存实亡,只不过一直是因为有秦小白在,才勉强能撑这么久的场面。
既然早已经失去权柄,那么只要待遇不减,退不退位又有什么区别。
因此何氏至此也就坦然接受了,向秦小白拜行一礼,便带着刘辩与秦小白赏赐的一应金银细软仆从侍卫,让出皇宫前往弘农封地。
在何氏离开后,秦小白站在大殿中央,望着巍峨雄壮的庙宇皇城,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意之感。
以前秦小白名为臣下,却早已手握天子实权,但当他真真达到这个地步后,才发现皇位加身,得到正统大道后的这份畅爽。
然而,还没等他好好感受一下,这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的爽快感,就又有各种麻烦事找上他了。
登基称帝一向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秦小白还不是以正常渠道继位的异姓帝皇,那便相当于开国之君了,各种要他处理的事情自然更多。
比如,在何地何时何处登基,登基称帝后定都何处,是改朝换代还是继承前朝,新朝各项制度事宜等等问题。
秦小白一向是甩手掌柜,一般这个时候都必然将这些东西,统统仍给手下搞掂。
不过这次秦小白却都全部揽到手中,事无巨细皆由他全权处理。
开玩笑,这种开天辟地改则定制的事情,可是只有皇帝而且还是开国皇帝才能做到事情。
现在秦小白刚刚登上皇位,这种最能过皇帝瘾的事情,自然是不能放过……
虽然说,一般而言这种大事,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是要与群臣商议才能做决定的。
不过今时今日,威望到了秦小白这种地步,只要他不想甩手,任何事情只要他发表意见,那就只能变成一言堂了……
首先是登基时日,虽然秦小白一向不怎么信什么黄道吉日,但这种事还是图个吉利讨个彩头,于是便让人查看了一下,得知最近有三个黄道吉日,分别在三日、十五日和一个月后。
登基称帝虽然人人都想越快越好,但太匆忙了也显得不庄重,所以秦小白直接划掉了三日和一个月,而中间十五日后这个时间还算适中,于是便选择它了。
而登基的各项祭典仪式什么的,秦小白便将之都抛给王允等一些前朝遗老们搞掂。
他们统兵征战治理国家的实在本领没有,不过这些繁琐的宫廷礼仪还是门清的。
然后是定都何处。
一般来说,也有三个选择,分别是西汉的西都长安,东汉的东都洛阳,和秦小白的起家之地雁荡城。
从感情上来说,当然是雁荡城最亲切,不过雁荡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战略要地来说无疑是相当给力的,但对国都而言,就实在是太边塞偏僻了点。
如果以前北方之患还没解决,那将国都迁移到雁荡城,还能起到天子守国门的作用。
可现在五胡都已经为之征服,也就没必要再将国都设得距离中原那么远了。
而长安么,毕竟已经废弃了好几百年了,相对一个没被焚毁的完整洛阳而言,建设程度各项设施,包括城池中的民众人口,都远远不及洛阳。
于是秦小白也就不打算瞎倒腾了,就继续定都洛阳好了。
最后,便是国号问题了,这也是开国的最重要问题。
现在摆在秦小白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继承‘汉’名,二是改朝换代。
秦小白以前就想过这个问题,继续继承汉名,无疑是一个能收获人心的做法。
但现在,以秦小白的威望,已经无需要考继承汉名来收获那点人心了。
更何况,新朝便要有新气象么,他的目标是带领华夏,走向一个比汉朝更加强盛的未来,因此改朝换代是必须的。
而国号问题,一般而言都是自己先去的封号,如汉中王刘邦的汉朝,晋王司马炎的晋朝、唐王李渊的唐等……
这方面,秦小白的选择就比较多了。
首先是雁,秦小白老家雁荡城,在往上是雁门郡。
也可以是广,秦小白籍贯广武县,后被封广武侯。
最后还有并,秦小白出身并州,后来又被封为并肩王。
不过,雁朝、广朝、并朝,这些国号,却都不能让秦小白满意,最后他另辟蹊径,决定国号为天。
因为真正让他改变命运的是——天书。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以后华夏区的人出去,就可以真正挺起腰杆,理直气壮的对老外说,咱爷们就是‘****’的人……
第706章龙气大丰收
对于想到****,这个绝妙的国号,秦小白可是洋洋得意。
不过当这个消息放出去后,从来都是欢乐多的玩家们,当然都少不了对此各种段子手。
比如说****,是自家的称呼,人老外就不叫****了,就得叫咱天国了……
而历史人物也有不少为之吐槽的,就比如太平小萝莉,在对秦小白做日常报告奏章的同时,还捎带对秦小白感慨的表示说,如果在国号前面再加两个字就完美了。
秦小白当时也是好奇,还特地写了封回信去问太平小萝莉加那两个字。
结果太平小萝莉给秦小白的回答就是‘太平’,再加上现在盛传的,****便天国的说法,那加起来,就是太平天国了……
“人家安安静静起个国号,至于这么闹腾么……”
秦小白当时为之汗然,太平天国是当时在唐朝副本世界时,他拿来给太平小萝莉的国号,结果现在反被太平小萝莉拿来调侃。
如果不是他召唤出来的历史人物,都不存在忠诚度的问题话,以太平小萝莉的这种言论,甚至都可以说是要谋朝篡位的节奏了……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这小萝莉真是越来越不学好了,回头必须好好调教调教,打屁屁一百遍啊一百遍……
而关于华夏国号之事,不光是华夏区内部,就连国际上都有吐槽之声。
特别是日本区,整个日本区内都为此炸了锅了。
因为他们日本的国王,从来都是自称天皇,现在秦小白将国号立为‘天’,又登基称帝,那这么算起来的话,岂不是把他们天皇的称号也给夺走了……
“……”
对于华夏新国号的问题,一般的嘻闹调侃的秦小白还无所谓,反正他新皇登基心情正好。
不过日本区的这种说法,就真让秦小白黑脸了,这特喵的都能生拉硬拽,搞得他好像很想要天皇这个称号一样。
甚至如果,他知道在立下国号后,日本会将他的帝号强行冠上天皇之名,他都可能考虑不以‘天’为国号了,因为太恶心了。
然而国号已立,便不可能因为别人在旁边,三言两语说三道四一下,就将之轻易更改,不然朝廷威信何在。
不够日本区的玩家们这种强行生拉硬拽的说法,也着实恶心了一下秦小白,所以对其必须好好教育教育。
当然了,考虑到日本一向冥顽不灵的样子,教育方法可就不能是打屁屁这么简单粗暴了。
而机智的秦小白,对于办法从来就不缺,很快便想到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那便是直接灭了它丫的……
同时,这也算是兑现他先前,对华夏玩家中那些出钱出力,千金求日本女仆的单身狗们的承诺了……
秦小白办事一向效率,于是当即便向湾湾发出一道诏令,让湾湾双胞胎姐妹花整顿海军,准备征讨东瀛。
……
而秦小白立下国号,宣布登基称帝,玩家们嬉闹调侃只是一个小方面,更多的则是华夏内外局势都为之大变。
先前秦小白就算掌握有华夏实权,但终归都只是一个汉臣,或者说是,华夏各方割据势力中最大的一股罢了。
无论实际情况怎么样,但至少看起来,似乎还会有许多变故发生。
而现在,秦小白成为华夏帝皇的话,那么一切就都不同了。
首先是华夏内部的各地割据诸侯,现在既然秦小白已经称帝了,无论他们之前是否有争雄之心,现在也都彻底没了。
于是认清现实后,韩馥、袁绍、刘虞、公孙瓒、刘表、刘焉、袁术、刘岱、韩遂、马腾等各地诸侯,都纷纷递书上表,放弃诸侯之位,请求将辖地军政都统一归属中央朝廷。
其实秦小白在从楚汉副本世界回来后,就已经完全拥有统一华夏的实力了,而在后来的五胡乱华以及八国联军的国战中,他更是拥有了各路诸侯兵权调度的权力。
如今在打赢了对外战争后,秦小白的威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再加上现在占据正统之名,此刻就算诸侯们有异心,恐怕他们受手低下的士兵们,也不会跟着他们一起犯上作乱。
因此,此时的各地割据诸侯,都基本上名存实亡,顶多之拥有各自州郡的治理之权罢了,秦小白要想拿下他们,简直是易如反掌。
不过,各路诸侯这么识相的态度,倒也免去了秦小白不少的麻烦,因此对此他还是很高兴的。
再念及华夏对外战争中,诸侯们大体上都还算识得大局,虽然功劳没立多少但至少没捣蛋,于是秦小白还是给了诸侯们很高的待遇的。
在于各路诸侯们杯酒释权,卸下了他们在各地最后的政权后,秦小白随即册封各路诸侯公爵之位,他们与国同休,万世永袭。
这待遇诸侯们自然满意十分,而秦小白将中央和地方的政权,过度得如此平稳顺利,甚至是皆大欢喜,自然也获得海内外玩家们的一致好评。
……
在华夏外部的诸国们,早已经做好抱华夏大腿的准备,此时见秦小白新皇登基,自然立即都再度派出使者进行第二次万国朝见。
而这一次的万国来朝,与上一次可是大不一样。
因为秦小白正式成为华夏一把手,由这么个坑神名正言顺的领地华夏,华夏的霸主之位必将会越发巩固强大。
那么想抱大腿的诸国,自然就可以放心下注梭哈了。
再加上秦小白上一次,已经派外交部部长蒯彻,给诸国来了一****忽悠。
于是这一次的万国来朝,其实都是万国来投,纷纷向华夏递交国书,请求成为华夏的藩属国。
秦小白对此自然是笑开了花,对于任何想跟着华夏混的国家,无论国力如何国土大小如何皆是来者不拒。
……
“800、900、1000……!!!”
随着诸国龙气汇聚,秦小白分解出的龙气点也越来越多,很快便突破了1000点的大关。
这也就意味着,秦小白可以随便召唤任何一朝的绝世名将,或任何一朝的华夏龙气了。
这让秦小白大喜万分,一向在龙气上精打细算的他,终于可以大手笔的浪一会了。
第707章最强征倭组合
国运龙气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无疑是奢侈品,哪怕是秦小白以前费尽心力,一次也顶多只能捞到区区50、100罢了。
而这次万国来投,让秦小白做了一回大大的暴发户,龙气点瞬间破千,而且随着后续来投的小国,龙气值还仍然在不断持续上涨中。
这让秦小白大喜万分,1000点龙气值是什么概念,这也就意味着他可以随意召唤,任何朝代的绝世名将了。
“孙武、白起、陈庆之……”秦小白想着即将到手的绝世名将,顿时忍不住砰然心动激动不已。
不过,当秦小白随后稍微冷静了一下后,他还是决定先暂缓召唤绝世名将之事。
因为现在华夏已经征服五胡击败八国,暂时没有太激烈的战端,绝世名将召唤出来了也似乎没有用武之地。
而既然现下没有危机,那自然就得放眼将来兑换华夏龙气,拥有华夏一朝的名臣名将名妃的库存,才是长远之计。
同时,再加上天书上的最后一句话,天下一、虚实替、九龙气、举霞期,这成仙谶语,因此秦小白最终还是决定,先将这1000点龙气值,兑换一道华夏龙气先。
“除了现有的秦、楚汉、唐、宋外,还有夏、商、周、晋、隋、明可做选择。”
至于首先兑换哪朝龙气么,秦小白为此倒是好好的思考了一下。
首先是先秦时期的夏、商、周,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许多名臣名将都被埋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能叫出名字的就那几个。
而周朝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名臣辈出名将如云,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秦小白并不确定,周天子实际控制外的诸国,是否属于召唤范围内。
毕竟秦小白现在已经有了秦、楚两个,独立于周国之外的诸侯国龙气了。
若周朝龙气,也能召唤秦、楚名将,那岂不是自相矛盾了。
而如果只能召唤周天子实际控制范围内的名臣名将的话,那可选择的余地恐怕也不必夏、商两朝多多少。
所以这先秦三朝,秦小白便先不做考虑。
随后便是晋朝了,两晋时期的确有扛得住的存在,如祖逖、桓温、谢玄、谢安等,但更多的则是碌碌无名的庸人之辈,要不然也不能被五胡打成狗。
然后的隋朝么,如果不算隋末已经脱离隋朝的群雄,那此朝的名臣名将,恐怕是华夏正统朝代中最少的,毕竟其立国时间仅仅只有数十年。
相比之同样短寿的秦朝,至少人家还有数百年诸侯国的底蕴在。
于是最后留给秦小白的选择,就只剩下明朝了,而这个选择,无疑也是这些华夏龙气中最好的存在。
作为华夏的大一统朝代,延绵近三百年的国运的明朝,无疑具有强大的人才库存。
于是秦小白随即便毫不犹豫的,将华夏大明龙气给兑换了出来。
随即在系统叮的一声提示后,天书龙气一栏的玉竹简上,便出现了一个‘明’字,
这样,以后无论秦小白若想用龙气召唤明朝的名臣名将时,就会拥有划算万分的价格减半了。
就算不用龙气召唤,用幸运大转盘也能抽到明朝的人才了。
成功兑换明朝龙气后,秦小白不禁欣然一笑。
不过当然了,华夏龙气虽然是长久之计,但同样也可以作用于当下。
目前华夏大的战争没有,但局部战争却已经是蓄势待发,那便是征讨东瀛之战。
日本虽然在朝韩半岛一战折损五百万大军,后来又在八国联军侵华一战中,又被秦小白坑杀千万大军,可谓是元气大伤。
但想要征服日本,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毕竟日军的海军在这几战中并无直接损失。
而且,据传闻,日本区有一个镇国神器‘靖、国、神、社’,据说在日本区国战时,可复活日本战死的全体将士。
对此日本玩家都守口如瓶,也没人出来证实一下,因此也不知道此事真伪。
或者,日本区的这个镇国神器,能否真的达到这种程度。
若是复活几个人的话,拥有天书英魂功能的秦小白,耗费点评分点也能做到。
但直接复活全体国战战死将士,这就实在有点太变态了吧。
而且不论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只要这个‘靖、国、神、社’,将被秦小白坑杀的日本历史名将复活的话,那便足以给华夏造成相当的阻碍了。
因为如此一来,日本海军将不乏海战名将。
而海战名将,恰恰是华夏的短板,目前华夏能拿得出手的,最多是水战名将,但水战和海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至于湾湾,那就更不用提了,湾湾岛根本就连一个历史名将都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日本已经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秦小白仍然让湾湾先行整顿海军,而没有直接征伐的原因。
因为没有历史名将的话,那便只有靠装备来堆了。
等华夏造出足够的帝皇级船只,然后再装配大量的神火飞鸦武装湾湾海军,再对日本进行征伐。
只不过这么做的话,无疑需要不少的时间,而且还很烧钱,很不划算。
不过现在,秦小白拥有了大明龙气后,这些就都不一样了。
若论历朝历代的抗倭名将的话,那么无疑绝对是明朝最多。
什么戚继光、李如松、刘挺、谢志望、俞大猷、胡宗宪等等……
而现在既然拥有了,明朝名将价格减半的大特权后,秦小白自然是大手一挥,买买买……
不过考虑到,在兑换明朝龙气后,剩余经费有限,再加上一次兑换最多只能三人,所以秦小白也没有真的一下都兑出来。
而至于这三个名额给谁么,戚继光自然是不用多说,绝对是大明抗倭第一人。
第二个名额么,秦小白却没有继续给抗倭名将,因为他现在是征倭,所以更需要的是海军,所以便将之给了大明海军第一人的郑成功。
而最后一个名额么,秦小白则给了三宝太监,郑和。
郑和无论是海战还是陆战,虽然都不是十分突出的,但却都通晓是个全才。
最关键的是,郑和有一个其他人没有的强项,那就是海军的后勤调度的能力。
郑和之所以能够七下西洋,最主要的依靠不是大明舰队的强大战力,而是他对舰队后勤补给的安排调度,才能使得大明舰队航行万里海域。
而军队能一个好的后勤,无疑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就犹如一个奶妈的强大存在般,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持在海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如此一来,海战有郑成功、陆战队有戚继光,后勤调度有郑和。
这三人加在一起,足以称得上是华夏最强海军组合了,别说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