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思考致富-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正在失去自我。(其实,4 0—6 0岁正是一个人的黄金
时期,身心两方面都是如此。)只因自己四五十岁了就
习惯心存歉意地提到自己“老了”。相反,一个人应该
因为到了这个充满智慧和领悟的年龄而心存感激。
。 不思进取。错误地认为自己太老,而扼杀了进取心、
想像力和自立能力。
。 故作年轻。4 0岁的人习惯追求年轻人的服饰和爱好,
经常只会招来朋友与陌生人的嘲弄。
恐惧死亡
对一些人来说, 这是所有基本恐惧中最残酷的一种。








247
原因很明显。数亿年来,人类一直在问:“来自何处?”和
“去向何方?”这是两个至今仍然没有答案的问题。我来自
何处?该往何处去?所以说, 对“来生”的无知,是产生
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
组成这个世界的只有两种东西: 能量和物质。根据基
础物理,我们知道物质和能量(人类已知的两个仅有事实)
都无法被毁灭。
如果生命是一种东西, 那么它就是能量。如果能量和
物质都无法被毁灭,那么生命也是如此。生命就像其他能
量形式一样, 可以通过不同的转化或变化过程传递下去,
但无法被毁灭。死亡只是一种转化而已。
如果死亡不只是改变或转化,那么死亡之后就只是漫
长、永恒和宁静的睡眠,而睡眠无需害怕。所以,你可以
永远地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恐惧死亡的症状
。 这种恐惧的总体症状为:习惯于考虑死亡,而不能尽
享生活,这通常是因为缺乏目标或没有合适的工作所
致。这种恐惧经常出现在年纪较大的人身上,但有时
年轻人也经常会想到死亡。
克服死亡恐惧的最佳良药就是追求成就的炽烈欲望,支




248
持此欲望的就是对人类有益的工作。忙碌的人无暇想到死亡。
它与恐惧贫穷有关,因为一个人可能会担心自己的死
亡会让亲人陷入贫穷。
有时它与病痛或身体抵抗力崩溃有关。恐惧死亡的最
常见原因是:健康状况不佳、贫穷、没有合适的工作、爱
情失意、精神错乱。
忧虑
忧虑是因恐惧而产生的一种心态,它的作用缓慢而持
久。它阴险而狡猾,一步步地“渗透进来”,直到使人丧失
健全的理智,毁掉人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忧虑是犹豫不决
引起的持续性恐惧,因此是一种可以控制的心理状态。
不安定的心是无助的。犹豫不决造成不安定的心态。
大部分人缺乏果断决策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力。
一旦下了决心,采取了明确的行动,我们就不会为面
临的情况而忧虑。有一次,我会见了一个在两小时后即将
接受死刑的人。这个死刑犯是和他一同关在死牢的8个人中
最平静的一个。他的平静不由得让我问他, 知道自己不久
将面对死亡,是什么样的感受。他带着一种自信的微笑告
诉我:“感觉好极了。试想,兄弟,我的困扰马上就要结束
了。为了衣食而奔波真的很辛苦。很快我就不需要这些东
西了。自从确知必死的时候开始,我就感觉如释重负。那








249
时我就决定要心情愉快地接受它。”
说话的同时,他吃了足够三个人吃的晚餐,一口都不
剩,而且吃得很香甜,好像根本没有任何灾难摆在面前一
样。决心让这个人辞别了命运!决心也可以让一个人拒绝
接受逆境。
六种基本恐惧会通过犹豫不决转化为忧虑。如果承认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就能使自己永远免于死亡的恐惧; 如
果下决心无忧无虑地靠所得财富生活,就能消除对贫穷的
恐惧;如果决心不在意他人的想法、做法或说法,就可以
战胜对批评的恐惧;如果下决心不再视年老为障碍,而视
为一项会带来年轻时所没有的智慧、自制和领悟的一大幸
事,就可以消除对年老的恐惧;如果下决心忘掉病症, 就
可以免除对病痛的恐惧;如果下决心在必要时过没有爱的
生活,就可以控制对失去爱的恐惧。
只要下决心,去认识生活中其实没有一样东西值得付
出忧虑的代价, 就能消除忧虑的习惯。有了这种决心, 就
能产生内心的镇定与平静,带来幸福的平和心态。
心中充满恐惧的人不仅会毁了表现自我的机会,还会将
这些破坏性震波传给接触他的人,同时也会毁了他们的机会。
主人缺乏勇气时,就连他的狗或马也能感觉到。狗或
马也能接收到主人传达出来的恐惧震波,而且会表现出同
样的情绪。智力水平较低的动物,也有接收恐惧震波的能
力。




250
破坏性思考的害处
恐惧的震波会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传播的速度就
像人的声音从广播站传到收音机的接收装置一样。
口头表达消极或破坏性思想的人几乎可以肯定会得到
那些破坏性言语的“反作用”。单纯的破坏性意念冲动,如
果没有经过言语的表达,也会以不只一种方式产生“反作
用”。首先,而且或许也是最该记住的一点是,释放出破坏
性意念的人一定会因创造型想像力的破坏而遭受损失。其
次,心中出现破坏性情绪会导致憎恨别人, 并将他们视为
敌手。喜欢或释放消极思想的第三个伤害来源是,这些意
念冲动不只对他人有害,也会蕴藏在自己的潜意识中, 并
在潜意识中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假设你的生活目标就是要获得成功。要成功,就必须
有平和的心态。获得生活的物质需要,最重要的,就是要
得到幸福。成功的所有这些迹象始于意念冲动的形式。
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有权在其中注入自己选择的
任何意念冲动。你有这种特权,也有责任以建设性方式使
用它。你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意志,也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
运。你可以影响、指引并最终控制自己的环境,创造自己
想要的人生—你也可能忽视了这种特权的使用,因此将
自己置身于广阔的“情况”海洋,而你自身就像海浪中的
小木屑,随波逐流,漂无定所。








251
魔鬼的工作室
除了六种基本恐惧之外,还有一种使人深受其苦的邪
恶力量。它为失败的种子提供了茁壮成长的沃土。它的存
在非常微妙,所以人们经常察觉不出它的存在。这种痛苦
无法适当地归类为某种恐惧。与其他恐惧相比,这种恐惧
隐藏得更深而且更致命。因为想不出更好的名称,我们姑
且称它为“对消极影响的易感性”。
成为巨富的人总是使自己避开这种邪恶力量,而贫穷
者则从没做到这一点。任何行业中想取得成功的人必须随
时准备抗拒这种力量。假如你是为了致富而读本哲学, 就
应该仔细审视自己,衡量自己是否易于感染消极影响。如
果你忽视了自我分析,就将丧失实现欲望目标的权力。
分析要彻底。读过自我分析的问题后,仔细考虑自己
的答案。做这项工作时要非常谨慎, 就好像在找出一个
你知道的敌人, 但是这个敌人正埋伏着伺机攻击你的缺
点。
你可以很容易地免受公路强盗的袭击,因为法律提供
有组织的合作以保障你的利益, 但“ 这第七种邪恶力量”
更难控制,因为它总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袭击你,包括
在你熟睡和清醒时。此外,它有无形的武器,因为它纯粹
是一种状态。这种邪恶力量之所以是危险的,还因为它会
以众多的不同方式发动攻击。有时候,它会通过亲人善意




252
的话语进入心中, 有些时候则通过自己的态度进入心中。
它就像毒药一样致命。
如何防御消极影响
要对抗消极影响力,无论这种影响是自己造成的, 还
是周围消极情绪者的行为导致的。要知道自己有意志力,
并经常使用它, 直到在你心中筑起一道对抗消极影响力的
免疫围墙。
要知道,你和其他人一样,在天性上都是懒惰、冷漠,
易于接受与自己弱点一致的暗示。
要知道,人在天性上容易受六种恐惧的影响,并形成
想要对抗这些恐惧的习惯。
也要知道,消极影响力经常会通过潜意识对人起作用,
因此很难察觉, 还会使人紧闭心门,以对抗所有以任何方
式打击或挫伤你的人。
清理你的药箱, 丢掉药瓶子, 别再考虑感冒、疼痛、
不适和想像中的疾病。
刻意与能影响你、让你为自己思考和行动的人为伴。
别期待麻烦困难,因为它们常常不会让你失望。
无疑,人类最普遍的弱点,是习惯于敞开心灵接受他人
的消极影响。这项弱点非常危险,因为大部分人感受不到自
己受到的伤害,而许多体会到它的人则忽略或拒绝纠正这个








253
问题,直到它最终成为日常习惯中不可控制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那些希望看到真正自我的人,我准备了一份
问卷。阅读这些问题,然后大声说出答案, 让自己听到自
己的声音。这样会让你更易于信任自己。
自我分析问卷
1。 你经常抱怨“不舒服”吗?如果是,原因何在?
2。 你会为小事指责别人吗?
3。 你经常在工作上出错吗?如果是,为什么?
4。 你的言谈尖刻、伤人吗?
5。 你是否刻意避免与人交往?如果是,为什么?
6。 你经常消化不良吗?如果是,是何原因?
7。 你是否认为生活无聊无益、未来无望?
8。 你喜欢自己的工作吗?如果不喜欢,为什么?




254
9。 你经常怜惜自己吗?如果是,为什么?
10。 你忌妒那些比你优越的人吗?
11。 你会花更多时间考虑成功还是失败?
12。 年龄越大,你是越有自信还是越不自信?
1 3.你从错误中吸取过宝贵的教训吗?
14。 某位亲人或熟人正令你担忧吗?如果是,为什么?
15。 你是否有时会“心不在焉”,有时又陷入失意的深渊?
16。 谁对你最具有激励作用?原因是什么?
17。 你能容忍本来可以避免的消极影响吗?
18。 你是否不在意个人外表?如果是,何时、为什么不
在意?
19。 你学会忙忙碌碌,以“淹没困难”从而摆脱其干扰
了吗?








255
20。 假如让别人来代你思考,你会称自己为“没骨气的
弱者”吗?
21。 你是否忽视了内心的净化,导致自身中毒,变得暴
躁易怒?
22。 有多少本来可以预防的干扰令你苦恼?为何你要容
忍它们?
23。 你借助酒精、药品或香烟来安神吗?如果是,为何
不借助意志力呢?
24。 有人对你“唠叨不休”吗?如果有,为什么?
25。 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吗?如果有,是什么?你用什
么计划来实现这个目标?
26。 你有六种恐惧中的某一种吗?如果有,是哪些?
27。 你有抵御他人消极影响的方法吗?
28。 你刻意应用自我暗示来激发积极心态吗?




256
29。 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是物质财富,还是控制自己意
志的权力?
30。 你是否易受他人影响,结果违背了自己的判断力?
31。 今天你的知识宝库或心态添加过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吗?
32。 你是客观地面对使你不快乐的环境,还是逃避责任?
33。 你是分析所有的错误和失败以从中受益,还是推诿
责任?
34。 你能说出自己的三种最大弱点吗?你打算如何弥补?
35。 你是否因同情而助长他人将忧虑传染给你?
36。 你是否从日常体验中选择对提高自我有帮助的经验
教训或影响?
37。 你的表现通常给他人带来消极影响吗?
38。 你最讨厌别人的什么习惯?








257
39。 你会有自己的主见,还是会让他人影响你?
40。 你是否已经学会营造一种心态,以抵御所有令人气
馁的影响力?
41。 你的工作能激发你的信心和希望吗?
42。 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有足够的精神力量,而使内心免
受各种形式的恐惧?
43。 你的信仰能帮助你常葆积极精神吗?
44。 你 认为有责任分担他人的忧虑吗? 如果有, 为什
么?
45。 假如你相信“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那么通过分
析你的朋友,你对自己有何认识?
46。 你和与你交往最密切的人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
系有可能造成任何不愉快吗?
47。 你视为朋友的人是否可能实际上是你的最大敌人,
因为他对你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




258
48。 你用什么原则判断谁对你有益,谁对你有害?
49。 在一天2 4小时中,你花多少时间:
① 工作
② 睡眠
③ 娱乐与休闲
④ 获取有用知识
⑤ 无所事事
50。 你的朋友中谁—
① 最能激励你?
② 最能提醒你?
③ 最能挫伤你?
51。 你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为何要容忍它?
52。 当别人主动提供免费建议时,你会毫无疑问地接受,
还是会分析其动机?
53。 你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你打算获得它吗?你愿意
为它而压抑其他欲望吗?为了得到它,你每天投入
多少时间?








259
54。 你经常改变主意吗?如果是,为什么?
55。 你做事通常都能善始善终吗?
56。 你是否容易对他人的事业或职业头衔、学位或财富
而心生敬意?
57。 你容易受他人对你的评价所影响吗?
58。 你会因为别人的社会或经济地位而迎合他们吗?
59。 你认为谁是当今最伟大的人?这个人在哪方面比你
出众?
60。 你花了多少时间研究与回答这些问题?(分析和回
答全部的问题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
假如你已经如实回答了所有问题,那你就比大多数人
更了解自己。仔细研究这些问题,每周再回顾一次,如此
坚持数月。只要如实回答这些问题, 你就会惊讶地发现,
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能获得极其珍贵的自我认识。假如对其
中一些问题的答案模棱两可, 就请教一下了解你尤其是对
你没有奉承动机的人,从他们的眼睛中看自己。这将是种




260
令人意外的体验。
你惟一能绝对掌控的东西
你能绝对掌控的只有一样东西, 就是你的意念。在人
类已知的事项中,这是最具意义和鼓舞力量的,它反映了
人类享有的神圣特权。这项神圣的特权是你控制自己命运
的惟一途径。如果无法掌握自己的意志,那你一定也无法
控制任何其他事物。假如你一定要轻率地处理属于自己的
东西,希望它只是物质上的东西。意志是你的精神财富!
要小心呵护和使用这项上天赐予你的财富。为此,上天还
赋予你意志力。
不过,法律并不制裁那些以消极暗示来毒害他人心灵
的人,无论这样做是有意还是无心。这种破坏行为其实应
该受到法律的严惩,因为它经常可以破坏个人获得合法物
质财富的机会。
有消极思想的人曾企图使爱迪生相信自己造不出可以
录制和播放声音的机器,“因为,”他们说,“没有人制造过
类似的机器。”爱迪生不相信他们。他知道“人可以创造出
任何他能想像出来的东西”,正是这种认识,使爱迪生的智
慧高于常人。
有消极思想的人也曾告诉伍尔沃斯,如果他想经营一
家五分一角(Five and Dime)零售商店,一定会破产的。








261
他不信他们的话。他知道,假如以信心支撑自己的计划,
他有能力做成任何事情。他运用自己的权力,摒弃他人的
消极暗示,结果成了亿万富翁。
福特在底特律的街道上试验他制造的雏型车时,心存
怀疑的人轻蔑地嘲笑他。有些人说, 这种东西决不实用。
有些人则说,没人会花钱买这种玩意儿。福特说:“我一定
要造出实用的汽车。”他做到了!追求巨额财富的人要记住
一点, 福特和多数工人之间惟一的不同是: 福特有意志,
而且能控制自己的意志。其他的人也有意志,但他们却不
努力控制自己的意志。
意志控制是自律和习惯的结果。如果你不控制自己的
意志,它们就会控制你。二者互不妥协。控制意志最实际
的办法就是让它保持一个忙碌的习惯,让它为了既定目标
而忙于付诸行动计划。研究一下成功人士的记录,你就会
注意到,他们掌握了自己的意志,此外他们还应用这种控
制力,并引导它实现明确的目标。没有这种控制力,就不
可能成功。
5 5种常用的“假如”托辞
不成功的人有一个显著的共性。他们知道所有失败的
原因,而且也都有自认为无懈可击的托辞来为失败辩解。
这些托辞有些很聪明,有些则有事实可供验证。但托辞




262
不能当做金钱来用。世人只想知道一件事—你成功了吗?
一位个性分析家曾编了一份最常为人使用的托辞。看
这份单子时,认真反省自己,找出里面有多少项为你所用。
还要记住,本书提出的哲学将使每一项托辞失去用武之地。
1。 假如我没有成家。。
2。 假如我有足够的能力。。
3。 假如我有钱。。
4。 假如我受过良好教育。。
5。 假如我能找到工作。。
6。 假如我身体健康。。
7。 假如我有时间。。
8。 假如赶上好时代。。
9。 假如别人能理解我。。
10。 假如周围的情况不是这样。。
11。 假如能重活一遍。。
12。 假如我不在乎“他们”怎么说。。
13。 假如过去我能有机会。。
14。 假如现在我能有机会。。
15。 假如他人没有对我“怀恨在心”。。
16。 假如没有什么能阻碍我。。
17。 假如我能更年轻。。
18。 假如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263
19。 假如我生来富有。。
20。 假如我能遇到“贵人”。。
21。 假如我具有别人的才能。。
22。 假如我敢维护自己的权利。。
23。 假如我抓住了过去的机会。。
24。 假如没有人刺激我。。
25。 假如我不用料理家务、照顾孩子。。
26。 假如我可以存点钱。。
27。 假如老板赏识我。。
28。 假如有人能帮我。。
29。 假如家人理解我。。
30。 假如我住在大都市。。
31。 假如我现在就能开始。。
32。 假如我有空。。
33。 假如我有某人的个性。。
34。 假如我不这么胖。。
35。 假如别人知道我的才能。。
36。 假如我有“运气”。。
37。 假如我能摆脱债务。。
38。 假如我没有失败。。
39。 假如我知道怎么做。。
40。 假如没有人反对我。。
41。 假如我没有这么多烦恼。。




264
42。 假如我嫁(娶)对人。。
43。 假如人们不这么笨。。
44。 假如家人不这么奢侈。。
45。 假如我对自己有信心。。
46。 假如我不是时运不济。。
47。 假如我不是生来命运不佳。。
48。 假如事情该怎样就怎样。。
49。 假如我不用这么辛苦地工作。。
50。 假如我没有损失钱财。。
51。 假如我住在另一个社区。。
52。 假如我没有“过去”。。
53。 假如我有自己的事业。。
54 假如他人肯听我说。。
55。 假如。。这是所有假如中最重要的一个。。
假如我有勇气面对自我,就能找出自己的毛病,
并加以改正,那么我就可能有机会从错误中受益,
并从他人的经验中学到一些教训,因为我知道自己
有些毛病。假如我曾经多花时间分析自己的弱点,
少花时间寻找托辞来掩饰弱点,现在早就达到理想
的个人境界了。
寻找托辞并以它来为失败辩护, 这是所有的人都乐此








265
不疲的习惯。这个习惯自古有之,而且是成功的致命障
碍!那为何人们还要死守着这些托辞呢?答案很明显。他
们守护着自己的托辞, 因为这些托辞正是他们自己创造
的!一个人的托辞就是他自己想像力的产物,而保护自己
思想的产物(就像保护自己的孩子)是人的天性。
编造托辞是个根深蒂固的习惯。习惯是很难破除的,
尤其当它们可为我们的行为提供辩护时更是如此。“最大的
胜利是战胜自我。被自我征服则是最耻辱和最不可救药的。”
当柏拉图说这番话时,他已经明白了这一真理。
另一位哲学家也有同样的见解。他说:“我在别人身上
看到的大部分丑恶,竟只是我自己本性的反射,这让我惊
讶不已。”
“我实在百思不得其解,”艾伯特·哈伯德说,“为何人
们要花这么多时间刻意制造托辞、掩饰弱点来愚弄自己?
假如把时间用在别处,同样的时间足以用来克服弱点, 这
样,也就不需要托辞了。”
结束前,我要提醒你:“生命就像一盘棋,你的对手就
是时间。假如你举棋不定或棋风懒散,你的棋子将被时间
吃掉,因为时间对手不会容忍你的犹豫不决。”
以前你可能有合理的借口,为没有强迫生活给予你要
求的每样东西辩护,但现在那个托辞已毫无用处,因为你
已经掌握了开启人生财富之门的金钥匙。
这是一把无形的金钥匙,但它的力量强大!它就是在




266
你心中创造强烈欲望、让你获得确定财富的权力。使用这
把钥匙不会受罚,不使用它则需付出代价。代价就是失败。
假如你使用这把钥匙,就会得到惊人的回报。这个回报就
是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属于那些征服自我, 向生活索取
回报的人。
这种回报值得你为之而努力。你相信吗?
不朽的爱默生曾说:“假如有缘,我们就会相遇。” 最
后,让我借用他的思想说:“假如有缘,通过本书,我们已
经相遇。”








26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