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铁血河山-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战方案还是大体上依照刘家辉的计划来制定的。从三月初开始赣南地区开始大规模的接受从南昌转移出来的百姓。看到这些背井离乡的老百姓,刘家辉的心不禁一阵阵的抽疼,他知道这些百姓中有很多人也许再也不能回到南昌了。站在公路旁边指挥着部队帮助这些老百姓迁移的刘家辉苦笑着对许洪亮道:“军队无能,百姓着秧。我们身为军人如果可以御敌与国门之外的话,百姓何苦受这么大的苦难。”最让刘家辉难以接受的是赣南根本没有做好接受这些百姓的准备。南昌在疏散之前没有给任何地方政府打招呼。尽管被疏散出来的百姓中有很多人直接去了四川湖南等地。或是只是在赣南中转一下转道去桂林或是贵州福建。但仍然有近十万人滞留在赣南一带。这些人的想法和刘家辉的岳父岳母一样,这里离南昌近,巴望有着一日可以早些重返回故土。
刘家辉费了好大的劲才协助好地方政府将这近十万人安置妥当。看着地方上那些脑满肠肥大腹便便想尽一切办法要从这些难民身上捞钱的官员们,刘家辉恨不得将这些人拉出去统统枪毙。这些贪婪的连脸都不要的地方官们想尽办法巧立名目收钱。难民想要过河,好交纳过桥税。坐船过河好交纳渡口税,想雇个人帮助挑一下行李,好交纳人力税等等简直是名目繁多数不胜数。气的刘家辉暂时先中断了全军的训练,将所有能调出来的部队全部派出去协助难民,并将军属工兵团全部派出去在一切能够架设浮桥的河流上架设浮桥,不能架设浮桥的河流想尽办法筹集渡船免费供难民使用。刘家辉再三强调不允许任何部队任何人在协助难民时不得以任何借口收取任何费用,违着不论军衔高低职务大小就地枪决。为了监督部队的执行情况,刘家辉甚至将军法处的人和警卫团打散全部派出去执行监管,并和这些人交待,如果发现情况隐瞒不报,按同罪论处。不过还真有不怕死的,补充团的三个士兵在帮几个难民渡河时收了三块大洋的劳务费后,被警卫团的监察人员发现上报后,刘家辉没有任何犹豫的立即下令当众枪决。严肃的纪律让所有有着某些想法的人马上老实了,放弃了这个很有钱途的想法。
3月17日就在难民安顿工作已经进入到了尾声,刘家辉以为可以歇口气的时候。一封战区来的电报让整个刚刚有些松懈下来的11军马上进入了临战状态。电报上清晰的写着17日清晨日军116师团率先横渡鄱阳湖向修水守军阵地东端的吴城发起猛功。命令11军立即做好战斗准备与已经调至高安一线的74军一起,准备随时策应南昌守军。看着电报刘家辉轻声的叹了口气后对许洪亮道:“终于来了。”
尽管战前已经做了良好的准备,但战局的发展仍然不禁如人意。没有将刘家辉再三叮嘱的日军会集中大量重炮和坦克进攻的信息放在心上的罗中将这次吃了大亏。虽然采用了刘家辉依仗有利地势节节抗击,最终决战于南昌的战术。但守军各部队在阻击时,依然采取了老套的线状阵地。单薄又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的阻击阵地非但没有起到消耗疲劳日军的作用,反到被日军在重炮和大量航空兵掩护集中的大量坦克给冲的七零八落,遭受了极大的伤亡。
3月20日一路进展顺利的日军已经进抵修水北岸。下午三时抵达修水北岸的日军在亲临一线的岗村宁次中将指挥下,在观测气球的引导下集中了二百三十余门轻重火炮猛轰修水南岸的手守军阵地。整整三个多小时的炮击超过了开战以来任何一次战斗。南岸中国守军阵地在这三个小时的猛烈炮击下阵地全毁,一切通讯联络全部中断。在炮击过后,日军并没有立即进攻,而是大量的施放毒气,在炮火中幸存的中国守军全部中毒,部队陷入一片混乱。日军攻击部队很轻易的占领南岸守军一线战地。并在战车的掩护向修水南岸守军的制高点凤栖山发起攻击。尽管在炮击中伤亡惨重已经瓦解的残余守军顽强抵抗,日军在重炮和战车的掩护下,经过反复争夺,凤栖山这个修水南岸的至关重要的制高点还是于21日凌晨被日军占领。凤栖山一丢整个修水南岸的中国守军阵地全线崩溃。22日下午安义失陷,晚上奉新陷落。没有来得及破坏的公路让日军的战车部队几乎是如鱼得水。在轻轰炸机一个战队的配合下如同入无人之境的横冲直撞。23日曾经顽强抵抗的吴城守军在日军大规模的燃烧弹和毒气的攻击下伤亡惨重不得不放弃阵地。26日日军战车部队已经抵达南昌郊外。守军按照原计划放弃了南昌周围阵地,全部撤进南昌城内抵抗。南昌城内的血战开始了。此刻无论是亲临一线指挥作战的岗村宁次中将,还是被日军大量集中的坦克重炮弄的焦头烂额罗中将谁有没有想到这场南昌会战竟然打的如此艰苦。
接到战区命令准备随时增援南昌的刘家辉立即将部队集中于樟树丰城进贤一线随时待命。3月23日吴城陷落的当天刘家辉携军部抵达丰城。有五个军建制的南昌正面的战局吃紧,反倒是原来一直让刘家辉放心不下的固守武宁一线装备低劣的川军三十集团军在日军精锐的第6师团的猛攻下守住了阵地。刘家辉接到战事通报后,也顾不得其他了,立即让关健将部队中所有缴获的日军轻重机枪和38式步枪以及所有弹药全部集中起来,以最快的速度给三十集团军送过去,可以尽量帮助这些装备简陋的热血男儿。
………【第七十二章南昌会战(2)】………
刘家辉知道他的部队调动根本无法瞒过鼻子极灵的日军。一想到这些刘家辉心里就深深的有种无奈的感觉。别说满天的日军侦察机,就是那些无孔不入也许早就在中国潜伏多少年的特务和那些吃着中国饭说着中国话就是不办中国事的汉奸恐怕也早就将自己部队的行动上报给日军了。部队才进驻现在的防地不过几天,各师就已经抓获刺探情报的特务和汉奸数十个。全权负责军部保卫工作的许洪亮将这些特务汉奸审理后,将其中的汉奸全部在公众场合集中当众枪毙了。看着这些口供,刘家辉不禁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这些人中间居然有自己部队的三个军官。这几个军官原来都是在徐州会战弄来的原来老西北军的基层军官,按照他们的经历怎么也不可能和日本人搞到一块去。更让他感觉到吃惊的是,其中资格最老的一个人现在已经是营长了,居然在中原大战之前就被日军情报机关给策反了。看来这些天11军的动态对日本人已经是无密可报了。这些人隐藏的居然是如此之深深,要不是11军在几次会战中将日军给打疼了,这次南昌会战岗村宁次下了死命令必须搞清楚11军的一切动向,这些人估计还不会暴露。看着这些刘家辉不禁感叹日军对中**队的渗透竟然如此之深,时间是如此之久远。难怪**很多作战计划,还没来得及下发部队,日本人就已经先知道了。原来自己还是以为仅是由于**落后的密码技术被日军破译,现在看来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幸亏这次的反间谍工作是由许洪亮全权负责,要是换了关健那个老实人,恐怕这些人也不会这么快被发现和清查的如此彻底。
自己部队动向被人家查的如此清晰而自己对日军的行动却只能通过战区发来的模糊不清语言含糊的通报来判断日军的动向这种感觉让刘家辉心里面并不好受。但他也对现在这种情况几乎是无可奈何,人家处心积虑几十年就是为了对付吞并中国,而自己国家却还在忙着打内战争权夺利,那有时间和闲心去对自己这个自清末以来始终对自己贼心不死时刻以吞并中国为己任的邻居搞什么侦察和情报。看着这些特工和汉奸对自己部队下一部行动的分析,就连一向苛刻的许洪亮也不由的称赞道:“专业,真是太专业了。”而即将上战场的自己对日军一切行动和兵力武器装备的判断却只能通过战区发来的通报分析,战区发来的通报刨去里面的大概和可能也许之类的话后,在刨去战斗中对日军作战的战果中的水分,剩下的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了。所以他常对许洪亮说战区的战局通报里面的可信度有多高只有天知道,恐怕就是炮制这份通报的人自己也不知道。
看着远去的几架日军97式重型轰炸机刘家辉心里有些好笑,一向死板的日本人居然将后世的那个中东国家在清除敌对分子时常用的定点清除的手段提前用了出来。不过97重轰在日军中算重型轰炸机在欧美发达国家最多也就算的上中型轰炸机的飞机实在不太适合搞这种行动。知道自己军部的位置已经暴露的刘家辉立即通知军部在第一时间将所有物资器材全部迁出城外,日军的这次行动最大的收获就是将11军部所在的院子炸成了废墟,还牵连了周围的几家人家的房子和数只在军部附近街道上闲逛的猪和几只鸡鸭。日军太小气不舍的在大战正浓的时候用太多飞机和炸弹来清除刘家辉这个在**中很能打但官还不够大的将领。要是在后来的美国人来赶恐怕会大方派至少也得几十架真正的重型轰炸机对丰城这个小地方来个地毯式轰炸,才不会去管这个被炸对象是多大的官,就是有一个只有一门炮的炮兵阵地只要有些威胁他们也会将这里炸个底朝天的,更别说这里还有对方的一个军部。
为了能详细的了解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刘家辉将他苦心组建一直处于保密中的警卫团的另外两个营全部以连为建制分别派到了南昌武宁吴城三个方向。这两个一共有八个建制连的营说白了就是刘家辉仿照后世的特种兵部队组建的。组建这两个特种作战营的构想从万家岭一战时高海宽用小部队渗透的方式打掉日军106师团的111旅团司令部时就有了,此次南昌整训部队,他秘密从全军部队中选拔了一些人又自己亲自训练。不管怎么说在后世时刘家辉曾经以全集团军侦察业务比赛第一名的身份参加过军区特种兵大队的选拔,要不是最后一关考核时突发急性阑尾炎,他就已经进军区特种兵大队这个全军所有侦察兵都十分向往的部队。军区特种大队那个极为挑剔的大队长对前几关刘家辉的表现赞不绝口,在去医院看望刘家辉时再三邀请刘家辉来年继续参加选训,他保证刘家辉一定会入选。,并在临走时留下了大量的资料给刘家辉。
这两个营的部队都是刘家辉结合那些资料和自己当侦察兵时所学到的侦察本领亲手训练的。为了给这些部队弄好的装备刘家辉下了极大的工功夫。800支美国刚刚量产的M1式半自动步枪,德国那个贪婪的帝国元帅赞助的500支MP38冲锋枪中的200支,80支精度极佳的美制M1903式阻击步枪。每人一支勃郎宁M1935手枪,每个连三挺MG34通用机枪三个缴获的日军制式掷弹筒,每个班一挺美制勃郎宁小三零轻机枪。还有那20万枚与**普遍装备的仿制的德式M24手榴弹相比除了投掷距离不如但杀伤力却毫不逊色但又极为轻便的美制M1手榴弹,每个军官和士官都是一部望远镜,只不过军官装备的是德制蔡司望远镜士官装备的是缴获的日军制式望远镜。刘家辉还亲手设计了一些诸如登山器一类的装备。为了保障通讯刘家辉给这些部队每个连装备了最新型美制轻便式电台。不过可惜步话机要到明年才被研制出来,大规模装备美军则是在41年以后的事情了。除了一些夜视装备还没有外其他的这支部队的装备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中最先进的了。为了采购这些装备刘父足足花了五十万大洋,这些钱用来换德**火足够装备一个步兵团的了。就连82迫击炮也可以换上400门了。要是照威廉给的军火价格足足可以换回来一个师的装备了。
刘家辉心里也知道这种部队不应该是这么用的,但是为了详细了解战场上真实的动态,他也只能这么做了。毕竟现在的11军远没有看起来那么风光,真实的情况也只有他和许洪亮才知道。这支部队中的基层军官实在太缺乏有经验的军官了。现在大多数基层军官都是从老兵中提拔和教导队刚刚突击培训出来的菜鸟。原来刘家辉想尽办法弄过来的军官在数次大战中消耗余烬了,尽管有很多负伤军官已经伤愈出院了,但随着部队扩编,合格基层军官的缺乏是越来越明显了。原来在万家岭大战前的新77师和新6军中尽管也总是新兵始终占多数,但刘家辉有从南京带出来的老底子和在徐州时想尽一切办法搞来的大量久经战火的军官和老兵,托国内几十年军阀混战和连年内战的福,这些军官很多都是已经打了半辈子的战的,要不是这些军官原来所在的杂牌部队被中央压缩的太厉害,这些人中很是有些人现在都有可能是团一级的军官了。但现在这批军官消耗的太厉害幸存的也因为部队扩编而被提升起来,这样以来基层军官更显得缺乏的厉害。现在的11军中在淮北入伍的兵已经算是老兵了。至于那些补充过来的保安团,虽说老兵居多,但原来受过的训练连剿匪的任务都很难完成其他的更别提了。就这样的一支部队一旦与日军发生遭遇战很可能自己先乱起来。
不过刘家辉为了策应这两个他心头肉,将已经重新补充完毕的骑兵团也给派了出去。这个骑兵团所补充的马都是刘家辉用在徐州会战时缴获的日军武器装备和集中了全军所有的汉阳造步枪和那个青海王换回来的。现在整个中国除了新疆和青海外所有产马的地方都已经落到日军的手里,新疆那位新疆王此时正抱苏联人的大腿抱的正香,部队从上到下一色的苏制装备,根本看不上这些日制和国造武器。所以刘家辉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那位贪婪的青海王的敲诈,1200支38式步枪、600支汉阳造步枪,50挺歪把子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和14挺92式重机枪还有十万发子弹按照青海部队的编制足够装备一个旅的装备也不过才换回800匹马。就这还是人家因为要把自己那个心高气傲却半分本事皆无的草包儿子由上校提为少将有求于刘家鹏才同意换的。虽说这次被敲诈的比较狠,但将一个只剩下一个连骑兵的骑兵团充实成满员状态还是比较合算的。毕竟军委会给补充的120匹身材矮小的滇马和川马。这些矮小的马也只能被派去拉比较轻便缴获的日军41式和94式山炮都很勉强,那能做为骑兵的战马使用。
站在南昌城外看着部队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入城的106师团新任师团长中井良太郎中将兴奋的摸着鼻子下具有浓重日本特色的一捏小胡子。他知道此次岗村中将力排众意指定106师团和101师团一起担任南昌会战主力,是给106师团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此次106师团再打不出成绩,等待106师团的只有回国撤消编制。如果那样自己费尽苦心才趁凇浦淳六郎那个倒霉鬼战死的机会才弄到手师团长的位子就白费心机了,生怕自己师团长的位子还没坐热就被赶下来的中井中将立即对身边的参谋下令命令部队抓紧时间进城。正志得意满的中井笑咪咪的等待先头部队的捷报时,南昌城内突然响起了暴豆般的枪声和密集的迫击炮弹的爆炸声,中间还夹杂着战防炮沉闷的射击声。“八嘎狡猾的支那人,居然放弃外围阵地龟缩在城里顽抗。”不劳而获的美梦被打破的中井中将骂道。
实际上事实证明106师团的这些预备役军官的真实本领与常设师团相比还是有距离的,万家岭大战时这些预备役军官缺乏经验和专业素养的情况再一次显露无疑,也再一次证明了他们之所以成为预备役军官而没有象他们的士官学校同期同学那样平步青云的原因。当在城墙上没有遇到抵抗,被兴奋冲昏了头脑的这些军官立即带领部队不顾一切的沿着街道向市中心推去,对街道两旁的房子内的情况是连看都没有看。等到这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日军部队刚进城进了一半时,街道两边刚刚还看似空无一人的房子里突然冒出密集的火蛇,将这些正向市中心狂奔的日军霎时打倒了三分之一。同样担任掩护的6辆94式坦克也在被守军的轻重机枪切断与身后的步兵的联系后,被守军的战防炮和集束手榴弹全部击毁,而城门口还在往里赶的日军后续部队则被守军突然冒出来的密集迫击炮火掩盖个结结实实。这还是托日军自己重炮的福,要不是生怕自己不多的炮兵被日军重炮的反击炮火摧毁,守军那装备着**极少装备基层部队的有着12门博福斯75毫米山炮的炮兵营会毫不客气的给他们来一个炮火覆盖的。
整整一天的激战,106师团也只不过占领了守军主动放弃的城墙。至于城内在付出重大伤亡后也仅仅占领了几座孤立的房子作为依托,才没有被守军给赶出来。一天之内中井良太郎中将完成了由大喜到大悲的转变。看着死伤累累退回出发地的攻击部队,中井良太郎咬咬牙将手里岗村中将特别配给二十四辆装甲比较后装备57毫米火炮原来一直没有舍得用的89式坦克拿了出来,同时又命令集中师团所有火炮和配属过来的一个150毫米榴弹炮联队的24门150毫米重榴弹炮对城内展开密集的覆盖性炮击。在炮兵整整轰击了一个小时打掉了整整两个基数的炮弹后,心有余孽的中井中将又命令将师团中的毒气炮弹的一半和全部的发烟桶全部打进城后,才命令两个联队在戴上防毒面具同时发起进攻,看他那架势要连夜将南昌拿下来。结果他还是失望了。早就料到他有这一手的罗中将在听从了刘家辉的劝告后,将几乎九战区的所有防毒面具全部调拨给了32军,现在的32军前沿部队勉强凑够了每人一具。所以中井的毒气攻势没有取得太大的作用。
不过中井舍下血本透入的那二十四辆比较皮厚的89式坦克起的作用反而比较大,这些89式坦克仗着皮糙肉厚给守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守军大量装备的37毫米的战防炮只有在极近的距离才能对这些坦克造成损伤,但是这些89式坦克装备的不是那些皮薄的94式坦克那样装备的77毫米机枪,而是射程和杀伤力都远远忧余37毫米战防炮的57毫米短榴弹炮。守军的37战防炮部队遭到了极大的损失,仅仅一夜一天的时间几乎便已经损耗余烬,战果只是可怜的四辆89式坦克。几乎失去了所有反坦克力量的守军只有依靠敢死队员带着集束手榴弹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伤亡越来越大的守军的战斗越来越艰苦。30日南昌城内的重要支撑点牛行车站在守军一个团最后几个伤员引爆了放在地下室的一个足足五吨重的炸药包与日军一个大队的兵力同归于尽后陷落。同一天连接赣江两岸的重要纽带的中正桥和几座守军临时搭建的浮桥终于在日军飞机的轮番攻击下被炸毁,至此赣江北岸的守军与江南的部队的联系彻底被切断。南昌周围准备参加对106师团合围的几个军被101、116师团牢牢阻击在南昌周围非但无法前进一步还在日军飞机重炮的攻击下伤亡惨重。反攻的主力74军更是被日军101师团牵制在上高一线寸步难行。在南昌守军日益艰难而援军却无法靠近一步的情况下,4月1日一直待命的11军终于接到了立即增援南昌的命令。看着有些为时已晚的命令刘家辉不禁长叹了一口气,给罗中将发去了我军拟迂回吴城,切断南浔铁路,从南昌侧翼增援守军的电报。很快罗中将回电干脆的拒绝了刘家辉的建议命令11军立即从现驻地向南昌攻击前进,配合十九集团军和还在上高一线苦战的74军解围南昌。刘家辉看着罗中将语气强硬的电报知道现在已经虚弱到极点的32军恐怕也很难支持下去了。要不是这个宋军长还有那么一股子狠劲,要是换了中央军的其他部队恐怕早已经弃城而走了。刘家辉叹了口气将电报交给许洪亮道:“命令部队执行。同时给还在战区和敌占区活动的部队让其想尽办法将106师团部给我端了,还有命令萧明让他将南浔铁路给我想办法炸掉。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将南浔线给我瘫痪了,掐断日军的援军和补给。”
………【第七十三章南昌会战(3)】………
接到罗中将强硬命令的刘家辉只能无奈的督促部队向南昌城立即攻击前进。为了减少漫天横行的日军飞机对部队行军作战带来过大的杀伤,刘家辉命令各师放弃公路,沿公路两侧山地逐步向南昌推进。
这样速度稍微慢些,但毕竟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尽量接近南昌。从4月2日起连续两天的大雨让11军的行动很是迟缓,虽然糟糕的天气让日军飞机的出动次数大大降低,但也让11军的行动极为缓慢,特别是军直属炮兵团那12门笨重无比的苏制野炮,简直是有些寸步难行。拉炮的那些矮小的滇马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无法使这些沉重的野炮挪动一步。见到这些刘家辉懊恼的不禁有些后悔将原来拉炮的那些蒙古马都给补充到骑兵团去了,剩下这些滇马居然十二匹拉一门炮还如此吃力。
4月3日正向南昌努力进发的11军在市汊街向瑭一线突然与101师团遭遇,要不是带领先头团128团的团长商子旋比较谨慎,将团侦察连远远派出去,在前边担任警戒和侦察,否则打头的新77师很有可能吃大亏。被侦察连与日军交火的密集枪声警觉的张恩华立即将三个团成品字状向正阻击11军前进的日军101师团157联队扑过去。张恩华见到现在天逐渐有放晴的趋势,如果一旦部队停下来,很快密集的有如蝗虫一样蜂拥而至的日军飞机就会象给新77师带来极大的损失。为了减小无谓的损失,张恩华唯一的方法就是将部队与日军的阻击部队尽快搅在一起,使日军飞机无法下手。至于一向被日军飞机重点照顾的炮兵,张恩华趁着天尚未全部放晴,距离日军飞机出动还有一段时间,命令师属炮兵营全部炮火集中向日军阵地猛轰十分钟后立即后退隐蔽。同时命令部队在炮兵火力掩护时尽量接近日军阵地,毕竟日军精度极佳的92式重机枪在配上训练有素的机枪手杀伤力还是极大的。
因为连日大雨所构筑的阻击阵地均被冲毁的157联队没有料到现在中**队居然还敢开炮,难道他们不怕被大日本皇军重炮和飞机报复吗?隐蔽在小山后侧一座小树林中用油布搭成的简单帐篷里的157联队长竹内一郎大佐看着被中**队炮火覆盖的日军阵地轻蔑的笑着,这种鬼天气下虽然飞机无法出动但师团长配属给自己的那个120毫米榴弹炮大队的12门150毫米榴弹炮和一个装备了最新式90式野炮的炮兵大队的12门大射程的90式野炮可不是白给的。不过等了半天只见到中**队的炮弹在日军阵地上炸响,却没有听到自己的炮兵部队一声还击的炮声让竹内一郎大佐不禁有些莫名其妙。他立即派自己身边的一个作战参谋去炮兵阵地去询问一下。让竹内大佐气急败坏的是这个参谋也是有如黄鹤一般的一去就无影无踪了。看着自己部队在被雨水冲刷的光秃秃的小山包上挨炸,被一声不吭炮兵气的五内俱焚的竹内大佐决定亲自去炮兵阵地上走一趟。大日本皇军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什么时候让装备低劣的支那人这么样的欺负过?
不仅竹内大佐对自己炮兵的表现感到奇怪,就连在山下正举着望远镜观察日军阵地的张恩华也极为奇怪。平时日军只要炮兵部队在,中**队的炮兵只要一开炮就会马上遭到日军反击的炮火压制。中**队无论从火炮的数量上还是火炮的口径和质量上都远远无法和日军相比。毕竟装备德式火炮的中央军在有数百万之众的**中还是少数的,其余部队装备大多数还是仿照的日本41式山炮38式野炮或者干脆就是购买的外国早已经过时的淘汰了的老旧火炮,再不就是干脆一门也没有只有几门迫击炮装点门面。张恩华就曾经亲眼看到有一支杂牌部队装备的还是前清江南制造局生产的老式架退式火炮和一战结束后进口的现在就连炮弹恐怕都没有地方去弄的奥匈帝国生产的69毫米山炮。这些老掉牙的火炮有的一开炮干脆就直接散了架,就这样的老炮这些部队还拿着当个宝贝似的,轻易不肯使用。不过最让他可惜的是那些东北军,原来有全国首屈一指的炮兵部队,可惜九一八事变囤积在东北的一千多门火炮全都丢了,其中仅仿照的日式150毫米的榴弹炮和加农炮就有四百多门,在萧濉何作战时他就听59军炮兵营长说过他们原来的29军只有几门老式的苏联76毫米山炮和晋造75毫米野炮,真正起家还是靠截获了热河战役后期向关内败退的东北军丢掉的一个野炮团的36门野炮。张恩华在心里很是鄙视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火炮在29军这支虽然装备简陋但却英勇善战的部队手中的确发挥了比在东北军中更大的作用。不过他今天很奇怪一向趾高气昂的日军炮兵怎么突然沉默起来了,他的那个装备了12门无论是射程还是杀伤力都不如对方的缴获的41式山炮已经轰击了快十分钟了,对面的日军火炮还是一声不吭。
加一起也不过只有六百发炮弹的张恩华可没有对面日军炮兵那么阔气,就这些炮弹还是刘老大想尽办法才搞来的他要是一口气全部打光了,后边的作战没有炮弹可用的话,保不准刘老大会不会剥他的皮,想到这里张恩华命令停止炮击,同时命令已经接近日军阻击阵地不足二百米的部队立即在各团迫击炮连和高射机枪连的掩护下发起攻击。张恩华给这些部队的分工很明确,128团负责突破日军阵地,138团在128团打开缺口后,立即向两翼展开至于189团的任务就是沿着128团打开的突破口向南昌方向继续攻击前进,接替128团担任全军的先头部队抢占万舍为全军打开一条通往南昌的道路。
担任第一波攻击的商子旋任务分派的很明确,团属高射机枪连的六挺高射机枪的任务就是依仗其远大于日军92式重机枪的射程专门压制这些号称枪响人亡精度极佳的92式重机枪,至于迫击炮连那六门82迫击炮的任务就是全力掩护攻击部队。他还是采用了刘家辉在南京突围战中使用过几乎现在已经成为11军突破战的首选战法,其中全部轻机枪配属第一梯队,其余部队的任务就是向前用最大的劲将手中的手榴弹扔出去。剩下的全团一共18挺重机枪则负责压制日军的掷弹筒。张恩华一声令下,128团一个不留的全团出战,几乎所有的机枪和迫击炮在同一时间同时开火。攻击部队几乎紧跟着不停炸响的迫击炮弹前进着。密集的机枪子弹和迫击炮弹将刚刚从炮火中缓过来的日军士兵打的死伤惨重,还没有等从由机枪的狂风暴雨般的打击下缓过劲来,密集的手榴弹雨又从天而降。等在这两次打击饶性幸存下来的日军士兵刚要举起枪抵抗才惊讶的发现中**队的攻击部队已经冲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了。商子旋没有给这些日军士兵拼刺刀的机会,而是趁日军忙着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