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铁血河山-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手枪团的部队已经渗透到江北,完全可以为炮火打击提供精确引导。通过炮击就算不能将这千把日军全部吃掉,也能重创他们。彻底丧失他们继续的作战能力。

    对于这个建议刘家辉想也没有想的便同意了,只是可惜的是,日军好象是对于他这一手早有准备。12军按照伴健雄的要求派出大量部队在晴川码头一线接应34师团北渡部队的时候,挟持了大量中国百姓当作人肉盾牌。让刘家辉的利用远程炮火重创日军想法只能变做泡影。接到手枪团汇报之后,刘家辉只能无奈的放弃了这次火力打击的想法。

    至此以日军主动放弃蛇山为标志,从6月8日202师率先对武昌正南方贺家口、湖口一线发起率先发起的攻击,拉开了这次武昌攻坚战的序幕开始,到6月16日凌晨日军放弃最后的蛇山至汉阳门码头一线阵地,残余部队退回江北为截止,整整激战了八天的武昌战役胜利结束。

    在这场战役中28集团军以伤亡六千余人为代价,歼灭武昌城内一个日军完整联队,一个联队大部,加上配属的工兵、辎重兵和一些宪兵后勤部队总共七千余人,武昌城内近万日军只有残余不到千余人退回江北。

    28集团军这一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却是28集团军历次作战中,取得的战果与付出的伤亡比,最悬殊的一仗。相对于因为武昌光复而全国沸腾的民众相比,刘家辉的心中充满了浓浓的苦涩。这个伤亡数字最后统计出来的时候,就连刘家辉自己都不敢相信,只不过歼灭了日军两个联队,自己却付出了这么沉重的代价。

    沸腾的不仅仅是全国民众,就连最高当局在接到辛亥首义之地武昌光复的报告之后,在报告上一口气连续批了三个甚慰。在武昌战役全部结束之后,对于全国各界发来成麻袋装的慰问电报和堆积如山慰问品,一件意外的事情让刘家辉根本没有时间去搭理、回电,甚至刘家辉停止了即将展开的下一步的作战。

    让刘家辉停止了几乎所有手头上工作的原因正是,34师团在临过江的时候,丢到长江中的那数万枚毒气炮弹,和毒气瓶以及毒气罐等化学武器。在后世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被无意中挖掘出来的抗战期间日军遗留化学武器给当地百姓造成严重伤害刘家辉清楚的知道,一旦这些被丢满武昌江面,数量庞大的毒气弹药发生泄露,会给长江带来什么样子的灾难。恐怕长江这段水域之内,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会在出现任何生物。

    为了抢在这些毒气炮弹发生泄露前,将其全部打捞出来,刘家辉集中了几乎手头全部可以动用的工兵,甚至向军委会求援,希望军委会能够派出专业的防化兵前来协助。

    刚刚给刘家辉去完嘉奖电报的最高当局接到28集团军的报告也吃了一惊,数量规模如此巨大的化学武器被丢弃在长江中,后果最高当局也相当的清楚。国民政府现在所在的陪都,就在长江的边上。

    而在抗战胜利之后,准备重新还都的南京更是在武汉的下游。如果这些毒气炮弹一旦发生泄露,倒霉的不仅是武汉,还有下游的大部分城市。鉴于形势严峻,最高当局火速从刚刚组建的**防化兵司令部抽调精兵强将,携带各种器具迅速飞抵武昌。同时向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求援。但是尽管最高当局亲自下的命令,以**一向办事拖沓的作风,等这批专家和筹备的器材抵达武昌之后,已经是一个星期后的事情了。甚至赶到的时间还要晚于接到求援之后,迅速派人勘察的美军。

    听到这个消息,美军也相当的感觉到吃惊。以极高的效率抽调了一批专家,先于防化兵司令部的人抵达武昌,现场指挥打捞工作。尽管多方努力,但是这批毒气弹的数量实在太庞大了,在打捞的时候还要面对江北日军不时炮击的骚扰,以及正值汛期的长江复杂的水情。

    这些困难使得打捞工作进展可以说举步为艰。直到抗战结束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大体上打捞干净。不过也只是大体打捞干净,在战后几十年之中,仍不时有残余的,没有被打捞干净,被江水冲上岸的毒气弹给长江两岸的居民带来危害。

    日军在长江中狂丢毒气弹药的事件,让刘家辉只能放弃后续作战计划,集中兵力,先将武昌城内以及周边居民向南疏散。避免万一这些毒气炮弹泄露给毫无防护措施的武昌居民带来危害。要知道这不是几万人,单单武昌居民的数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人,再加上武昌城周围的大小村庄,需要搬迁的足足有几十万人。

    整个搬迁工作,即便是28集团军出动了三个师六个团以及全部的军车协同搬迁,也足足进行了半个多月,才将武昌沿江以及周围的居民搬迁至安全地带。

    没有人知道在毒气炮弹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泄露,也没有人知道那些在援军抵达之前,已经被28集团军各工兵部队先行打捞上来的近千发,却在专业人员抵达之前,因为没有专门工具和人员而无法进行销毁,只能堆积在东湖一个小岛上的毒气炮弹什么时候会发生爆炸。军委会派来的人赶到武昌还是需要时间的。

    这些数量巨大的毒气炮弹一旦发生泄露的后果将是任何人无法承受的。弄不好仅仅被打捞上来的这些毒气炮弹,就足以让武昌周围几十平方公里之内,在几十年内寸草不生。这还没有将江中没有打捞上来的那些计算在内。

    从刘家辉到最高当局,没有人能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在等待军委会派专门人员赶过来处理这些炮弹之前,刘家辉只能一方面调集所有力量加快打捞速度,一方面紧急对武昌居民进行迁移。尽可能远的搬迁,远离这些已经成为危险地带的沿江区域。

    军委会在得知刘家辉开始搬迁武昌居民之后,火速从湘、赣两省抽调大批保安部队和粮食,划归刘家辉指挥。协助搬迁工作。并沿另令沿途各县作好协助搬迁和接待工作。

    整个偌大的搬迁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刚刚从日军魔爪中被解放出来的武昌居民很不理解,为什么**胜利了,自己还需要搬迁?尽管刘家辉张贴了大量的布告,但是居民们仍然不理解。

    因为**当年为了避免重蹈南京覆辙而在武汉只是做了象征性的抵抗,使得他们绝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化学武器危害,甚至相当多的人连毒气炮弹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在武昌巷战的时候,因为28集团军有着极为完善的防护系统,知道毒气对这支中**队已经失去作用,又怕动用化学武器招致中**队大规模报复,即便在战局最紧张的时候伴健雄中将也没有下令使用化学武器。使得武昌居民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化学炮弹是什么东西。

    对这些化学炮弹的危害一知半解或是压根完全就不明白,在加上几乎所有的中国都有恋乡,死不离乡的习惯,尤其是那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家在破,即便是已经打成了一片废墟,可那也是家。外边在好,但是那不是家。使得搬迁工作举步为艰。即便是刘家辉和许洪亮亲自带领政工人员一家家的劝,也没有起多大的作用。

    甚至刘家辉和许洪亮以及派出去做工作的政工人员几次被不理解的居民围攻。直到刘家辉最后干脆下令,将所有不有愿意离家的居民,强行抬上车,那些顽固的,不愿意离家的人才被弄走。

    尽管刘家辉在下令强行迁移的时候,部队不准携带枪支,不得扎皮带,不准带任何有攻击性的武器,但是少部分的强行搬迁工作仍然让刘家辉遭到了相当的非议。整个搬迁过程进展的可以说极为不顺。

    整个偌大而漫长的搬迁工作,整整持续了多半个月才宣告部分结束。说部分结束,是因为在这半个月中只是完成了武昌城内居民的搬迁,至于武昌周围大大小小的村庄,还没有来得及动手。只是将布告贴了出去。

    站在洪山上正勘测地形准备部署防守的刘家辉和许洪亮二人,望着几乎是一眼望不到头,呼儿唤女,哭声震天的迁移队伍。在这半个月的强迁中,在做工作的时候经历过无数漫骂、围攻的刘家辉和许洪亮只能相对无言苦笑。

    就在临上山之前,刘家辉在刚一下车的时候,因为领章上的军衔暴露了身份,还被一辆过路,因为抛锚正在停车进行检修的搬迁车上的一位老大娘吐了一脸口水。外加扔了一身明显是不太新鲜的鸡蛋。

    刘家辉的遭遇尽管很难看,但是与许洪亮相比还算是好一些的。许洪亮在劝说工作中,脑袋挨了一拐杖,虽然没有什么大事,但是也被打的血流满面,现在脑袋上还裹着绷带。

    看着狼狈不堪的刘家辉,许洪亮苦笑道:“总座,这也不能怪这些老百姓激动。在日军手中生活了整整七年,好不容易盼望到了光复,却又因为某些原因要整体搬迁。换了谁也不见得理解。中国的老百姓,尤其是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老百姓虽然知道日军的残忍,但是对于这些化学武器的危害,却不一定了解。”

    刘家辉摇头叹息:“这个道理我知道。相比较下边的部队所受的委屈,我们这些还算不得什么。别说老百姓不理解,就是咱们自己的部队不是也对最后停止对蛇山的进攻,让开一条通路放34师团残部逃跑也不理解吗?”

    “说来也憋屈,打下一座城市,获得的最大收获除了在蛇山上缴获了日军来不及或是无法携带的几千万发65口径和77口径子弹,以及六万余发各种口径的野山榴炮弹和迫击炮弹之外,居然就是搬迁了整个武昌城内连同郊区以及下游长江南岸的几十万居民。这是不是一个绝大的笑话和讽刺?”

    “尽管这个笑话并不好笑,但是却正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刘家辉看着山下的车队,叹息良久。许洪亮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有些人将这些事情怪到了28集团军无令擅自出击,收复武昌的头上。

    这次事件让很多人起了非议,这些人认为,如果28集团军不占领武昌,将日军逼急了,日军也不会将数量巨大的毒气炮弹丢进长江,这种事情也可以避免。从一位前来采访的记者口中听到这种话的时候,许洪亮相当的气愤。

    就算28集团军不进攻武昌,等日军战败撤退回国的那一天会将这些毒气弹携带回国去吗?鬼都知道这基本不可能。日本人没有那么愚蠢,将这些潘多拉盒子中的魔鬼带回去,去祸害本国人的。

    而且按照这个说法,中国人还从来没有招惹过日本人那,那日本人不也屡次向中国人下手吗。一个强盗岂能因为你不去招惹他,就老老实实的呆着,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这些混帐逻辑是从那里来的。

    就在许洪亮在这里胡思乱想的时候,望着山下一言不发的刘家辉突然转过头来对许洪亮道:“洪亮,从这场会战来看,日本人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挺头了。我估计最多在有两个多月,这场战争就会结束了。你有没有想过战争结束之后,干些什么?”

    许洪亮摇摇头道:“还没有想过。不过这军装我是不打算在穿了。外敌没有了,劳累了这么多年,我已经心疲力竭了,也该休息休息了。也该好好的陪一下老婆孩子了。打内战,我没有什么兴趣。”

    说到这里,许洪亮望着刘家辉笑了一下道:“总座,您不是常说,抗战之后,您就辞去军职吗?您这个主官都走了,我这个参谋长能不奉陪吗?咱们不是一向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吗?您不在了,和别人合作,我的性格恐怕很难和的来,还是早点和您一起走比较好。也别让人家赶了。”

    刘家辉闻言点点头道:“也好,我在加拿大和美国各给你买了一座农场。和我去那里做邻居怎么样?我看了一下照片和资料,那里空气,环境都不错。很适合你调养身体?国内还是不要留了,留在国内的任何地方,除了西藏、新疆之外,都难免受到波及。还是国外好一些。”

    “况且,这场内战如果国民政府胜利了,我们这些人在不在无所谓。要是**胜利了,我们这些前政府的军政人员还是离远一点的好。他们那边的政治斗争太激烈,也太残酷。”

    说完刘家辉从衣服兜里掏出几张赵永刚回来时候带回来的照片,交给许洪亮道:“这件事情,事前我没有和你商量,就擅自做主了,有不周之处,还请你原谅。”

    许洪亮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之后笑道;“让您多费心了,我本来准备战后带秦绵和孩子回她四川老家定居的。既然总座您已经安排好了,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过总座,您真的舍得这支您亲手创建的部队?”

    刘家辉没有急着回答许洪亮的话,而是沉思了良久才道:“舍得又能怎么样?不舍得又能怎么样?外战打完了,内战我们又不想参加,能做的就只能激流勇退了。”

    “况且我们这么多年征战在外,也该抽出时间陪陪老婆孩子了。我已经答应父母等抗战结束之后,就辞去军职,在二老面前进孝。咱们这些年血火中拼杀,家人已经为我们担心这么长时间了,也该让他们安安心了。”

    许洪亮看着溜家辉军帽下边露出的鬓角上星星点点的白发,心里感叹良久。当年从南京突围出来的时候,谁都没有能想到能在这场战争中幸存下来。那不到千把人的队伍会发展到今天八个装备精良的步兵师十余万虎狼之师。如今即将要胜利了,自己却要离开了,还真的有些舍不得。

    就在刘家辉在武昌忙着打捞日军丢弃在长江中的毒气弹,指挥部队协助武昌城居民大搬家的时候,此刻在整个华中其他两个战场,湘鄂边和南昌两地的战事已经进入了尾声。

    在湘鄂战场,首先倒霉的是被被中**队几个精锐军合围在湘鄂边幕阜山区,当初因为无力救援被冈部直三郎大将顺势留下来为20军断后,实际上已经被抛弃的133师团。

    133师团在几经苦战突围无果之后,在几个军的中**队围攻全军覆灭。除了师团长野地嘉平中将带领数百残兵败将逃进了幕阜山之外,其余两个旅团全部被歼灭。

    两个旅团长中的步兵第99旅团旅团长城户宽尔大佐被26军击毙,步兵第100旅团旅团长羽乌长四郎大佐重伤被俘。133师团作为一个师团,在日军中国派遣军的花名册上已经可以被划掉了。

    在抛弃了孤军面对几个中**围攻的133师团之后,冈部直三郎大将率领20军主力64师团和68师团,以及116师团仅剩的两千多名残兵败将,则在断后的独立混成87旅团的拼命掩护之下,不顾一切的一路向北逃窜。

    向北溃逃的日军在绕过独立混成87旅团阻击线的各路中**队的截杀之下,丢掉了几乎所有的伤员、辎重以及打光了弹药却无法获得补充的重武器,以付出伤亡数字达到了撤退之前十之五六的惊人数目,才杀开一条退路。

    一路向北溃逃到陆城、江南、洪湖一线才利用当地纵横的水网掩护站住脚的日军将沿江所有大小船只抢劫一空之后,不敢稍做停留,冒着中美空军密集的轰炸和扫射,以及随后赶到的中国陆军远程炮火的猛烈打击,迅速渡江北撤。

    在渡江的过程中,没有空中掩护,只能依靠慢的极为可以的木制渔船日军,在面对中**队优势地空火力夹击之下,又一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量运载部队的渔船被击毁、击沉在江中。包括64师团师团长船引正之中将、参谋长斋藤敏雄大佐在内的数千官兵葬身鱼腹。看着整个江段上到处都是在熊熊燃烧的船只残骸和日军士兵的尸体,亲临一线指挥的冈部直三郎大将老泪纵横。日军什么时候败的如此凄惨过。

    尽管内心中充满了哀伤,但是挣扎着渡过长江,已经成为惊弓之鸟,生怕遭遇到江北中国五六两个战区部队袭击的冈部直三郎大将却是不敢稍做停留,就连打捞落水士兵都不敢。在12军派出的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的掩护之下,于7月初仓皇的逃回汉口。不敢在出汉口一步。

    面对着部队蒙受的巨大损失,实在心有不甘的冈部直三郎大将一怒之下,直接向东京大本营告了自己顶头上司岗村宁次大将一状。声称在岗村司令官的指挥之下,第6方面军除了打败仗之外,无法取得任何胜利。

    在这场会战中,20军的四个师团外加几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回到汉口不足三分之一,其损失虽然与去年的河南会战相比并不是很大,但是却是冈部直三郎大将从军以来所遭受过最惨重的失败。

    与冈部直三郎大将抱有同样观点和类似经历,同样采取断臂手段才逃过一劫,包括最后配属来的131师团在内,总共四个师团丢掉一对还多的还有在南昌战事中损失更加惨重的11军司令官笠原幸雄中将。

    与那支曾经与自己相同番号的中**队作战中。被打的几换司令官却始终没有改变屡战屡败,从无一胜的局面,而被大本营和中国派遣军私下称为败不怕的11军,这次在面对其他中**队的时候,依然没有讨到什么好处。损失依旧刻骨铭心。

    被笠原幸雄中将留下来担任整个南昌战区侧翼掩护,专门防范当时驻扎在赣西北高地28集团军的58师团在与28师团之暂16军作战中,被打的落花流水。58师团在丢掉了一个旅团和另外一个旅团近三分之一的兵力之后,才勉强挣扎着撤回了瑞昌。

    撤退回瑞昌城中的58师团残部,禁闭城门,不敢踏出瑞昌城门半步。天知道围困他们的只有28集团军暂16军的一个预备90师加上暂54师的一个团以及炮兵一部,最多也就算是一个加强师的兵力。在将58师团残部赶到瑞昌之后,暂16军的主力早已经北上,进至长江沿线,随时准备北渡长江。

    尽管围城的中**队并不多,但是被打的心惊胆颤的58师团残部,任凭11军几次电催就是不敢突围,就这么老实的呆在瑞昌城中与对手相面。好在接到刘家辉命令的此刻全权负责一线瑞昌战事的马驰也没有急于攻城,才让58师团残部松了一口气。

    除了困守孤城的58师团残部之外。经过131师团的拼死救援才脱险而出的40师团在中**队,尤其是74军几乎是不计代价的玩命攻击之下,等在131师团掩护之下,勉强撤回九江的时候,三个联队的兵力加一起也只跑出来不到一个联队。曾经被赋予厚望的40师团被打成了残废。

    不过虽然是损失惨重,但是40师团毕竟是逃了出来。而去救援他们的,在先前战斗中损失不小的131师团却被中**队顺势给合围起来。在被已经打的半身不遂的40师团跑掉之后,中**队对原来颇为有些看不上眼的,刚刚组建不久,战斗力还没有完全形成的131师团爆发出浓厚的兴趣。

    等131师团几经苦战终于救援出40师团之后,却惊恐的发现自己陷入了被40师团跑掉之后,失去了作战目标的中**队合围中。而131师团几乎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救援出来的40师团在被救出来之后,抛弃了陷入险境的131师团独自逃生去了。任凭131师团长小仑达次中将怎么呼叫,就是不回头,一溜烟的逃回了九江。

    被40师团不讲究义气单独逃跑而丢下的131师团与此时被合围在樵舍,年初一起几乎同时组建的,此时同样被中**队合围,甚至合围的地点都相距不远,现在已经覆灭在即的132师团成了真正的难兄难弟。

    在呼叫不讲义气先行逃跑的40师团无果,以及数次突围都未能成功之后,131师团长小仑达次中将只能拼命的象笠原幸雄中将呼叫,希望11军能够派出援军,将自己和132师团救援出来。最起码也将自己救援出来。

    而接到他电报的笠原幸雄中将,此时就是想救援131师团和132师团也是有心无力。此时11军连同最后加强过来的131师团在内一共四个师团中,还没有被合围的师团中,58师团只剩下一半还不到,被困在瑞昌丝毫不敢动弹。

    另外一个40师团伤亡被俘将近三分之二,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手头除了一个还要担负九江防务的独立混成84旅团之外,已经无兵可调的11军那还有兵力来救援131、132两个师团。

    真是应了伴健雄中将的话,岗村宁次大将说的援军的确只是给34师团打的一针强心剂。尽管岗村宁次的确有终止进展不大,伤亡却不小,本来从皖赣边界发起攻击,配合11军对南昌作战的攻击,将第3、13两个师团西调增援武昌的想法。

    但是南昌地区战局快速的恶化,只能岗村宁次大将打消了这个念头。他给伴健雄中将开的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武昌丢失,他是有责任,但是这个责任并不完全在他。要是11军在他眼皮子底下丢了,恐怕岗村大将就难逃责罚了。

    在南昌战局已经陷入最危急的关头之下,只能头疼先医头的岗村宁次命令临时抽调指挥这两个师团进攻的,本来已经调离,但是却因为此次会战有被他要回来的13军前任司令官水津佐比重中将下达了两个师团放弃现有的进展不大的,向西攻击与11军会合的原来计划,立即撤退沿江西进绕道九江,增援赣北的11军。

    在接到命令之后名,因为与中**队苦战良久,进展不到伤亡却不小,而早就萌发了退意的水津佐比重中将马上就严格的执行了岗村大将的命令,想要调头撤退。但是在两军纠缠极紧的情况之下,这两个日军师团想要调头那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西线58师团被暂16军击溃之后,已经没有后顾之忧的那位一直与刘家辉别着劲的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在接到赣皖交界的日军第3师团和13师团有撤退迹象之后,立即向皖赣边的两个军以及第三战区配属过来的暂9军、88军下达了全线反击的命令。

    命令皖赣边各军在南昌战区解决完被合围的两个师团之前,务必将当面日军两个师团紧紧的缠绕住,使其无力增援。由于担心主要由川军编成的,战斗力和装备都比较差的88军无力完成作战任务,这位总司令还给军委会发电,要求将第三战区战斗力最强,一直被那位战区总司令用来看家护院的26军也投入了战斗。

    经过三天激战,岗村宁次现在担心的不仅仅是两个师团还能不能救援出苦苦挣扎的11军131、132两个师团。而是担心这两个因为在去年的河南会战中损失惨重,而刚刚重新组建不久的师团,能不能顶的住中**队疯狂的攻击。



………【第三百零五章 最后一战(8)】………

    第三百零五章 最后一战(8)

    在赣皖边的几个军全线发起反击之后,第3师团和13师团,虽然因为大部分对手的战斗力并不强,在赣皖边参战各军中,真正战斗力较强的只有与其久战,同样疲惫不堪,伤亡不小的100军、73军以及后调来的26军。还可以勉强支撑,但也是有些自顾不暇。

    目前在皖赣边作战的几个军中,从三战区抽调过来的几个军中,也只有湘军系统的26军战斗力强一些,装备也是全套的法制比较优良。其他两个军一个是新组建,战斗力还未形成便被拉上了前线。另外一个军则是川军系统,多年抗战打下来,装备人员都是残破不堪,一个军还不如100军一个师人多。

    两个军中的暂9军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暂9军了,现在这个暂9军是由浙江的几个保安部队外加上一些打仗不行,扰民有余的民团新组建的,刚刚成立不足半年的部队。虽然下辖兵力达4个师。但是装备还尚未补足,部队构成又是以保安部队为主,战斗力相对比较差。

    更要命的是组成这个军的那些保安部队,连三流都达不到。几年抗战打下来,原来那些训练良好的保安部队早就升级之后拉走了。留下来的不是没有人愿意要的,就是新组建的,以这样的底子组建的部队,成军还不到半年,这战斗力可想而知。

    原来的那支有着好底子,以浙江几个守备区部队加上浙江保安部队精华,组建的暂9军已经接替那支曾经在缅甸与刘家辉并肩作战,现在已经被撤消番号的部队,改编为整编军66军。

    这个暂9军是在去年年末,为了接替被调走的准备参加大反攻的部队,由浙江保安部队和民团组建的守备部队,战斗力在**序列中只能称的上是三流。

    而另外源自川军的88军在军委会和三战区的一贯歧视之下,加之始终不在主要作战方向,很少获得补充,是各参战部队中装备最差,人数最少的一个军。

    全军只有一个军属山炮营,总共只有六门战前幸存的老式杂牌山炮,轻重机枪的数量也明显不足。步枪则是早已经停产的老式汉阳造步枪为主,虽然川军不悍死的雄峰仍在,但是总体战斗力相当的差。听说这个军在战后已经被列入第一批裁撤的名单上。

    正是面对这种形式,才使得皖赣边的两个师团还能勉强支撑下来。但也只是勉强支撑下来而已。要是想完成岗村大将下达的西进增援11军的任务,却是不太可能。

    尽管岗村大将再三催促,但是自己已经勉力支撑,又被中**队咬的死死的两个师团,根本就无法达成岗村大将的任务。就是怎么能安全的与中**队脱离接触,都成了指挥这两个师团的水津佐比重中将最头疼的事情。

    援军没有指望,只能依靠自身力量突围的131、132两个师团在几经苦战,却始终无法突出中**队的合围圈,只能在中**队的包围圈内打转转。在见到日军援军迟迟不到,知道自己的围点打援战术已经指望不上的第四方面军司令于6月24日下达了对两个被合围日军师团的总攻击令。

    战至6月26日,因为被那位第四方面军总司令想利用围点打援战术,多吃掉一些日军援军而被留下当成了诱饵才存活到现在的,被最先合围起来在樵舍一线,此时早已经弹尽粮绝,饿的都快站不起来的132师团在当面中**队的猛攻之下,首先全军覆灭。

    第132师团师团长柳川秭中将在突围无望,救兵无踪的绝望心情之下,切腹自杀。参谋长中森恒二大佐在作战中被18军击毙。下属的两个旅团,步兵第97旅团旅团长尾浦银次郎大佐带领132师团最后残部做最后突围努力的时候,战败被俘。步兵第98旅团旅团长河村贞雄大佐与中森恒二大佐同时被击毙。

    在132师团全军覆灭之后,131师团步上其难兄难弟的后尘。本身在救援40师团的时候就已经伤亡惨重的131师团坚持的还没有132师团长。尤其是在面对着74军这支绝对可以称的上生猛的王牌军为首的中**队猛烈的攻击之下,仅仅两天的时间,防御体系就被冲了一个稀里哗啦。

    以前炮弹是按照个位数计算着打,象守财奴一样,打两炮便赶紧开溜,以免自己有限的炮兵被占据绝对火力优势的日军给摧毁的中**队现在是今非昔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