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离传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作为上古神女,更倾向上古时代的先天神族。
伏羲、女娲、共工、祝融这些生而神圣的存在,被称之为先天大圣,当初骊山老母也是其中一位,她更倾向女娲的阵营。但是女娲娘娘在封神之后就不在外出,即便是伏羲跟她的诞辰都不在露面。据传当初封神之时,这位娘娘也仅仅是应了鸿钧道祖邀请,以一尊化身引动劫数掀起商周之战,本尊高居娲皇天早就不露面了。即便是伏羲大神也需要去娲皇宫才能够见面,而是见面时间颇少,大多时候都被拒绝。
女娲娘娘不在外出,骊山老母在佛道两家的骚扰下厌烦不已。不过佛道两家不少后辈都已经位列大罗上尊,唯有她因为转世而蹉跎在太乙层次,心中烦闷之下才时不时讲道开解晚辈打发时间。
就在骊山老母烦恼的时候,伏青乘着妖风来到骊山脚下,她忽然感应到伏青身上一位熟悉的老朋友气息。
“老友!原来你早有准备啊!”骊山老母不由一笑,心中大石落下,随后准备今年的讲道。
骊山老母的讲道很怪,时不时谈谈玄门金丹道,时不时说说佛门舍利法,还有上古时代的妖神、巫神法门混杂,全凭自身悟性参悟。
却说伏青来到骊山脚下,看此地瑰丽山景心下肃然,明白是仙家道场后不敢再度驾驭妖风,而是亦步亦趋走在小路上寻找骊山老母的道场。
洞天福地,这是修士们最常用的居所,即便是寻找到了名山,也难以寻觅洞府,就是因为那些洞府是借助灵脉建造的洞天福地,借山水灵枢而成,潜藏在另一层空间中。
没多久,伏青凭借感应寻找此地灵脉走向,来到一座山谷前。路径幽深,杳然难觅,接着仿佛自身穿越过了一层厚重的屏障,进入另一个天地般。
“留影谷?” ;伏青念叨谷前的石碑,随后进入真正的灵谷中。
谷中没有外面的景色瑰丽,而是一派蛮荒古朴,怪石嶙峋,青藤遍布,在谷中央有一座道台,上面空无一人但周围无人敢去落座。
道台周围有无数生灵,有道士打扮的道门中人,有头陀打扮的沙门人士,还有不成人形的黄鹤、白鹿、苍猿等等灵兽,一个个乖乖落座耐心等待骊山老母的法驾。
伏青看看周围,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坐下。
刚刚坐下,便见道台上十二色道光飞舞,一位老妇人持着龙头拐杖坐在道台。
老母身穿大红绛绡衣,脑后一轮十二色神光普照,又有五色祥云雾霭幻化龙凤相伴,还有八列金童玉女持着香炉,蒲扇站在旁边。
第4章 老母传道参玄术
噹——!只见一个金童将自己手中金钟敲打,老母开讲大道。
“天地混一,有圣人出……”随着老母讲道,天花散落,祥云集结,头顶一亩元神庆云之中结成九颗紫色宝珠,宝珠转动元气,昏昏蒙蒙,在庆云之中演化一方混沌世界。
不愧是先天诞生的大圣,即便是修行尚未完全恢复,也将昔年盘皇开天辟地的景象演绎出来。
一尊神圣出现在混沌,那位神圣手持巨斧,在幽暗混沌之中开辟出第一道光辉。然后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上者化青冥,下者成九幽。
“这是盘古开天辟地!”伏青不由叫出声,不过旁边那些人也是如此模样,倒也不突兀。
盘古为防止天地复合,擎天立地,在此间又有无数种变化,或化莲花,或化天龙,或有天王像,或成人身龙尾像,共计九九八十一般变化。
逐渐的,所有人进入悟道之境,参悟这天地演化之玄妙。不过这是老母昔年跟元始天尊论道的理解,里面有着老母自身的道韵,跟真正开天辟地还有不同。
“诸天变化之术,莫不过盘古演化。”老母道:“有人取盘古九九八十一般变化演化造化神通,有人借此参悟无上盘古真身,又有人专精神通道术之变。故而天罡三十六变中有移山倒海大神通。所谓‘变’非但是形态之变,也可指自然变化。”
“玄门有九转玄功,天罡三十六变,地煞七十二变;佛门亦有□□玄功,金刚明王神通,不动空如来三十三变化。此等变化之术,非指形变,乃无上长生修行之术!”
被骊山老母一通讲解,伏青恍然大悟。的确,天罡三十六变在他前世读西游记的时候也曾看到过。那些变化神通不单单是所谓变成花鸟鱼虫,三十六天罡变中还有指石成金,呼风唤雨这类神通。
指石成金可以说是对物质的改变,而呼风唤雨也是对自然气象的变动。
变,变化,由旧形态向着新的形态演化,这个化的过程都被称之为变!不单单是所谓变作动物模样。而且,天罡三十六变重视天象大术,而地煞七十二变更注重神通小术,此中各有千秋不分伯仲。什么地煞七十二变比天罡三十六变多出来三十六种变化就厉害,更是无稽之谈。
不过,在场有着上百生灵,并不是所有人听到骊山老母讲解变化之术,有另一部分人观摩盘古开辟天地之后便进入另一个状态,听骊山老母讲解炼体修身之术。
盘古乃道王,一切法则天道源自盘古。单单盘古当初本能开辟天地所演化的大道,就足以让后来人穷尽一生来追求。
盘古九九变化,在如今分作两大分支,一个是天罡地煞这种变化神通,重视演化。可以精通天地演化之术,呼风唤雨,移山倒海。而另一种,将此视作追寻盘古道体的步骤,是炼体。借助九九八十一变而成就无上道体。元始天尊借助九转玄功便是推演到极致,可以身化盘古。
根据在场诸修观看盘古开天像之后的自行理解衍生出来两个分支后。骊山老母神念分化,一边讲解变化之术,一边给另一部分人讲解佛道两家炼体之法。
而随后听骊山老母讲解变化之道的七十人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不同理解。一开始的盘古像是总纲,后来主要讲解变化之术的各种注意点,而到了最后则开始不同道术的选择。
有人在听讲的时候忽然听骊山老母专心讲解天罡三十六变,而有人则是听老母传授地煞七十二般变化。还有几个头陀听到佛门专属的三十三天大自在变化术。
至于伏青,他又看到了一副新的图案。
一条青色大蛇出现在他面前,大蛇身子扭曲化作人首蛇身合成“道”字。而后人首蛇身的神圣再度演化,又有七十种变化出现在他面前。
“玄灵七十变!”伏青冥冥中,在七十种变化演绎之后自然而然在心底浮现的功法名讳。
这不单单是变化之术,跟地煞七十二变类似也是一门问道长生的绝顶法门。其中也有化形、呼风、驱水等等神通暗藏。
这功法似乎很适合伏青,自然而然引导伏青参悟玄灵七十变。而耳畔还有骊山老母的细心指点,给他讲解这门功法中的各种疑难。
三日之后,伏青苏醒过来,骊山老母早已经不知所踪,就听身边有人相互攀谈:“鹿兄,这回分讲你学的是什么?”
“地煞七十二变,你呢?”
“一开始我便参悟盘皇肉身,学的是炼体之术。”
“这倒也合适,毕竟你本体便是一块千年灵玉,自己打熬本体才是最重要的。”
两人边走边说,其他人也大多如此,三三两两汇聚在一起讨论自己的功法。有一些人因为参悟功法相同,所以围在一起讨论。
期间也有几人过来找伏青询问,听说他的玄灵七十变后一个个失望离去。
“我们大多学的是天罡地煞变化,玄灵七十变似乎就是道友一人。”一位白胡子老道捻着胡须:“或许,这跟佛门的摩利支变化神通类似,都是偏门神通?”
伏青点头:“可能吧。”玄灵七十变,这个名字他没听说过。但是看到那一尊神圣在他面前演绎七十种变化后,如何不知道这门功法来自何处?
接着,伏青跟老道攀谈起来,方才知道这道士的名讳——左慈,左元放。
左慈,伏青既然知道自己穿越的年代似乎跟三国有关,怎么会不知道左慈这个人?
“左道友是老母门下弟子?”
“非也非也,老道跟道友一般,都是听闻老母大德,过来听老母讲道的。老道在这边学得天罡三十六变中的一门断首存阳之法,可断六阳魁首而不死,这是一门变化自身阳气的神通呢!”随后两人讨论一阵,左慈道:“老母三年讲道一次,道友是在此等待下一次讲道还是外出游历?”
“我就在这边等等吧。”伏青想想,自己在外也没什么事。这里灵气充裕,更适合他修行,便拒绝左慈游历的邀请自己在这个回影谷琢磨自己刚刚得到的功法。
玄灵七十变,只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通晓,第二个是遍知,第三个是随心,至于更上面的境界老母不曾传授。
“别想那么多,先修行这门功法掌握七十种变化神通再说。”伏青想来,这法门既然传承自那位大圣人,那么应该也是一门足以问鼎长生的法门。
灵台种道根,玄灵自化生。伏青一开始做的是最基本的观想法,在自己的识海观想一颗造化宝树。
宝树枝繁叶茂,青玉灵叶中又有七十个各色繁花。按照玄灵七十变的说法,每一朵花便是一门神通法门,将其练成果实便是第一个境界大成。
玄灵七十变,又名造化玄灵变,比起天罡三十六变倾向于移山倒海,飞沙走石这类天象变化,地煞七十二变驱神、通鬼这类精巧之术,玄灵变化更擅长造化。比如枯木逢春,比如食气辟谷,再比如万毒不侵。还有起死回生,镶灾解厄,聚兽通灵这类法门。
三年之间,有不少精怪修士待在留影谷,伏青仅仅是其中一位。因为顾忌骊山老母的威名而没有争斗,一个个安心修行,相互间也有着修行交流,彼此解答疑难。
三年之后,伏青坐在一个角落。身后一座碧青神木升起,上面七十个花朵一个个开始向着果实转变。
“火中种莲,指地成钢,花开顷刻……”一个个玄灵七十变上面的神通妙术被他参悟,而他体内龙珠也多出一缕造化玄气。
不多时,又是一声钟响,老母时隔三年开始了第二次讲道。
老母端坐道台,看了伏青一眼后暗自点头,倒也不愧是老友的布置,这小子的根骨还算是不错。
这次还是讲解变化之术,是对上一次讲解的补充。每一个人身边都有老母一道神念指点功法。把三年修行的各种弊端抹去,指点正途。
玄灵七十变中有玄机篇,天象篇,造化篇等等共计十门手段,每一门手段又有七个神通,共计七十变。伏青对玄机篇中的占卜未来,颠倒阴阳很精通,但是关于最根本的造化篇,那什么枯木逢春,断肢再生什么的就不那么熟练了。所以当老母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时,豁然开朗,困住他三年的造化疑难迎刃而解。
老母见伏青如此情况,心下一乐:到底是老友传人啊,果然是一个脾气!随后,她又用**力给在场所有人灌输灵气,期间又有纯粹的紫阳灵气落入伏青身上。
“小子,骊山脚下有你一同族跟老身有缘,如今你得了老身恩惠,便去将它带来吧!”讲道过半,就在伏青专心悟道的时候骊山老母的传音过来,伏青不自觉向老母那边看去。
老母冲他微微一笑,他连忙起身前往骊山脚下。
骊山脚下有一条白蛇正跟一只金鹰搏斗,伏青过去一看,那白蛇修为比自己只差一线,也有五百年道行在身。只是自己这三年在骊山潜修,又有老母指点道行,修行尚在这白蛇之上罢了。
抬眼看向空中金鹰,伏青笑道:“鹰兄,你也是活了数百年的神鹰,何苦跟我这同族作对?”
第5章 斗金鹰再结因果
空中这只金色神鹰并非骊山灵兽,而是半路碰到白蛇来骊山听讲,故而想要半路截杀。此神鹰尚未化形,也就是三四百年的道行,因为鹰蛇之间乃是天敌,所以它能够凭借自己的修为和天赋克制白蛇。
见白蛇遍体鳞伤,伏青将袖子打开:“还不进来!”那白蛇感觉到伏青身上的气息,明白是同族后也蜿蜒爬向伏青,而金鹰见此连忙双翅一振,锋利鹰爪扑向伏青以及白蛇。
这时候同样是蛇类,之间的察觉也显出来。伏青身具龙气,走的是化龙之路,而白蛇仅仅是采集日月精华走的是修炼成人的道路。两者日后虽然都是正果,但在此刻对鹰类的畏惧便各自不同。
比起白蛇畏首畏尾,伏青似乎根本没有收到金鹰的克制影响。他伸手一指,面前一斗大火莲转动,一道道火蛇喷出把金鹰逼退。火中种金莲,玄灵七十变中的神通法门。
随后,伏青见猎心喜,看出金鹰道行浅薄不是自己对手,索性拿金鹰做靶子实验自己所学。轻轻一吹气,狂风刮过,空中金鹰在狂风的吹动下不由向上飞去,在伏青头顶盘旋难以落下。
御风之术,融合“祈雨”便是呼风唤雨,融合“沙石术”便是飞沙走石。
狂风肆虐,但金鹰眼见两条蛇精在下也不肯自行离去。
见此,伏青暗自一恼。见金鹰仍然不肯退去,右手食中二指一并:“雷来!”一声大喝,晴空之中一道雷霆震动,狠狠击落金鹰翅膀。
大凡妖灵畏惧雷霆,那金鹰见此匆忙扑扇翅膀逃离。
“此地乃骊山仙境,不宜杀生,便放你一条生路吧!”伏青见金鹰逃离也不追赶,带着白蛇前往留影谷骊山老母处复命。
“别惊动旁人,且带它在此听道吧。”骊山老母暗中传音,伏青见谷内修士一个个参玄悟道便轻步回到自己的位置,将白蛇放出给它疗伤,顺带让她静静听老母讲道。
骊山老母有感这条白蛇跟自己有五百年缘法,便顺势让伏青将其带过来,也能不着痕迹借此跟伏青接下因缘,好更方便传授他神通法门。
伏青再度闭上眼,便听骊山老母道:“既然你小子帮了老身一个忙,那老身便给你开开小灶吧。”说完,老母给伏青开始讲解另一篇法门。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者,乾坤巽震坎离艮兑。”话音一出,伏青眉心有一缕太极之气开始慢慢演化。从混元太一演化成为先天阴阳,随后又有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四象之道,接着化作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元力。
“这是八卦经意”伏青心中讶异,不知道为什么骊山老母给自己传授的法门都不是佛道所学,而是两位上古大神的神通。
昔有大圣女娲,生有圣德,炼石补天,一日七十化。而八卦乃《易经》之跟,易经号称诸经之首,据说始传自伏羲。
一个是羲皇八卦玄妙,一个是娲皇玄灵变化,伏青对骊山老母的举动完全摸不到头脑。
不过既然是教学,伏青本着不听白不听的思想,仔细研究八卦之道。
“乾卦,乾阳乃天,元,亨,利,贞……”
每当老母讲解一点卦象后,伏青额头上的八卦印记便有一点点亮。接着,八卦一一讲述,最后在他额头形成金色纹路。
……
却说那只金鹰被伏青驱逐之后逃离远方,忽见下方有一只野兔潜伏,双爪对着野兔冲下,想要填了口食之欲顺带宣泄一下怒火。
突然,又有一道金光从下方放出,“卍”字佛印拦下金鹰的举动。
唳鸣声响起,金鹰扇动羽翼看到不远处的一个和尚,那和尚身边放着一把天龙禅杖,手持一串佛珠。方才便是他看到金鹰扑食野兔,而出手救下那一只兔子。
少刻,见金鹰大怒对着他冲来时,他微微一笑,佛珠捻动,一缕缕佛光在身边化作佛轮拦下金鹰。
不过见金鹰灵异,他心中也有了别样心思:前不久那神蛇不肯入毂,但这只金鹰也不错,有鹏鸟之象。八部众中的迦楼罗正是金翅大鹏鸟,或可将他带回去慢慢教导。
“昔年我佛有割肉喂鹰之举,金鹰啊金鹰,贫僧如今救下这只野兔,便送你一块肉作为补偿可好?”和尚摊开手,笑道。
那金鹰先是被伏青赶跑,又碰到这个不知深浅的和尚,戾气大起。听和尚此言,并且不在防御之后双爪狠狠抓向和尚的右臂撕下一大块血肉。
血肉中隐现佛光,而那金鹰不知是计,看也不看便一口吞入腹中。随后,金鹰自觉沾了便宜就展翅远飞,而和尚面带微笑看着金鹰离去。口诵“药师琉璃王佛”法号,借助药师王佛的力量治愈自己的右臂。
过了一阵子,金鹰腹中那块血肉不断放出佛光难以被其消化。金鹰自身的灵气被佛光感召慢慢在身后多出来一尊佛轮。
灵气和佛光冲撞,金鹰再难以展开翅膀,随便落在一根树枝慢慢歇息。没多久,身上的羽毛一一脱落,随后又有夹在金色佛光的羽毛长出,而脑海中还有一个和尚念经的声音。
金鹰从树上跌落在地,不断挣扎,又有琉璃佛火点燃。最后,一只金翅鸟从火中飞出,受到佛性指引飞回到和尚身边。
和尚见金鹰化作金翅鸟,不由大笑:“果然是天生异种,想来祖上还有一丝天鹏血脉吧?日后化作金翅大鹏鸟,便作为贫僧座下的迦楼罗吧!”和尚身后,又有一尊八部□□转动,其中有天龙八部众法相。但除却乾达婆、夜叉、紧那罗、摩呼罗迦外,其他四尊法相处虚无不可见,只有四团金光幻影坐镇宝轮。八部众以天、龙为尊,天神跟阿修罗对应,龙身跟迦楼罗对应,这四尊护法乃是战力最强的四位。可是天龙和尚这里一个都没有。
如今迦楼罗归位,对应的金光幻影便投入金翅鸟体内,天龙和尚距离正果更进一步。
金鹰似有不甘,鸣叫几声,但因为体内佛性的存在难以放抗,只得乖乖从命。
知道金鹰目前野性难驯,和尚也不计较,而是算计了一下金鹰身上的因果,不由喜道:“你也跟那灵蛇有因果?”和尚心思一转,又有了一个主意。
正好,那便借助这个因果将那条神蛇化作我的龙神护法吧!只是那灵蛇如今在摩利支天处听道,贫僧也需要准备一番才是。
摩利支天,骊山老母在佛门中的尊号。这位老母乃上古大神转世,跟佛道两脉的关系一向不错,玄门称呼“先天道母”而佛门称呼“摩利支天”。
“日后寻了那条神蛇作为龙部护法神,再度化一个魔头战将作为修罗道,就可以化作罗汉真身,从极乐世界找一位天神作为护法神了!” ;和尚对伏青念念不忘,动了嗔念,日后到底能不能成道,就看两者之间因果演化了。
……
第二次讲道结束,伏青体悟半响八卦经意后方睁开眼,只见一个白衣小女孩眨着眼打量自己。
“哥哥,你醒了?”女孩娇声道。
“你——”伏青灵机一动,恍然:“你化形了?”这小女孩身上妖气幻灭,分明是自己救下来的那条小白蛇。
“嗯,老母还给我取名白素贞。”
轰——!
伏青识海震动,愣了一阵才回过神。好吧,自己既然能够是三国中的那条小青龙,那么再出现一个白蛇传的主角也不算什么问题不是?而且白素贞可不就是骊山老母座下弟子吗?
伏青勉强一笑,道:“我名伏青,素贞妹子在老母这边可有所得?”
“嗯,老母传授我一门采气炼丹之法。”白素贞见伏青眉心的八卦印记消失也不在意,转而说起老母传授她的丹术。
“采气炼丹?”伏青思忖后道:“调和龙虎大丹,萌发黄芽金丹,这是金丹大道,日后可得正果。”
接着,白素贞便留在伏青身边,二人在留影谷中修行,时不时跟一旁其他修士交流,彼此间互有所得。
又是三年,第三次讲道,仍然是变化之术,对妖灵可以帮助化形,而佛道两脉的修士也可以参悟自家的玄功变化。
伏青也顺势将自己的玄灵七十变大成第一层次。一颗参天青木在他身后招展,其中七十颗宝珠般的果实熠熠生辉,象征他已经把最初的七十种变化粗粗掌握。
接着,一道造化青光冲起,伏青顺势进入第二层次的修行。玄灵七十变三个层次,通晓、遍知以及随心,分别对应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这三个境界。
据骊山老母讲解,玄灵七十变第二个层次娴熟之后就可以问道长生,飞升天仙。之后第三个层次的随心变化,更是仙佛才能够掌控的力量。至于更后面的境界,就不是伏青目前可以肖想了。
三次讲道,伏青所学完全是玄灵七十变以及易经八卦之术,心中也渐渐有了疑惑。于是在第三次讲道结束之后他前往骊山老母殿寻骊山老母解惑。
第6章 十年道成下凡尘
留影谷是骊山老母显圣讲道的地方,但是在外面骊山中也有一座骊山老母的香火祭祀,这里可以通秉老母,跟这位老母对话。是当初先秦时代,百姓对骊山娘娘的祭祀而来。
老母殿上空无数香火汇聚,十二色先天神光庇佑之下妖邪难入。幸好伏青这些年学的玄功正法,身上一道造青光透顶而出。方才勉强进入老母殿。但进入神殿后,也瞬间受到巨大的压制,一身法力完全不能够动用。
神威如海不过如此。
刚刚走进来,便见一个庙祝对他道:“阁下可要上香?”
庙祝和巫女,这都是祭祀神明的信众。身上有着神力庇佑,即便是这个年老的庙祝,伏青也看到一股可以威胁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请神之术”。
不敢怠慢,上了三柱清香之后默默祷告,随后眼前场景一变,这是骊山老母的神域。上空九星连珠,下面金云舒卷,中央是一座千叶莲花台,骊山老母便坐在莲花台上。
老母一脸祥和笑道:“你心中可有疑问?”
“娘娘,为何您刻意传授弟子这玄灵之术以及八卦之法?”这可是羲皇娲皇的神通秘术。
“自然是你跟此属有缘了,你乃人魂,转成蛇身,自然需要这门造化之术才能够定下日后真正前程。是龙、是人亦或者是蛇。”老母轻言慢语,但在伏青耳边如同雷霆炸响,不由色变。
不错,他是穿越夺舍而来,可洛神宓这位神灵都没有看透的事情居然被这位骊山老母轻易察觉了?
“老身让你学的玄灵变化之术,正因此术变化多端,乃造化不二法门,故而可以弥补你身魂不合的缺陷。炼气化神,这一步锻炼法力以及魂魄,你乃蛇身,却有人魂,便是你修行三千年又如何?人蛇不分,照样正果难成,不入神道,不成人道,不成妖道,更不被仙道所容。”
所以,日后我必须要舍去蛇身重塑人身,或者毁去自己的魂魄完全适应这个龙蛇蛟身?伏青默默想着。
灵机一动,想到玄灵七十变中的造化篇,什么滴血重生,什么断肢再生,甚至还有一门塑泥造物的手段,可不是一门精通造化的无上功法吗?不需要修行抟土造人的境界,只需要第二境界大成就可以彻底定下自己未来根基了。
“多谢娘娘!”伏青一脸虔诚,要不是从这位老母处得知,恐怕自己日后要蹉跎数百年才能够醒悟吧!
笑笑,老母手指拈花,道:“老身不知道你来自哪个大千世界,后又因何缘故误入这元羲法界,不过看你魂魄中尚有人族龙魂法印,也是羲皇娲皇一脉炎黄子嗣吧?”
伏青心有戚戚,本以为自己穿越而来是何等隐秘的事情。却不想在这些大能眼中一览无余。“娘娘圣明。”
“圣明谈不上,只是老身跟羲皇、娲皇两位道友有旧,看你传承他们一系又受到夺舍之祸,便指点些罢了。老身算得,你跟吾骊山一脉有十年因缘,却在此完成剩下四年修行吧。好好练就你的龙珠,日后或有大用。”
接着,骊山老母也把白素贞带入这一方世界传授二人道法。骊山老母算定白素贞跟自己有五百年因缘,便收其作自己的记名弟子。而伏青只有十年因缘,这还是老母让他救白素贞一命才强续了数年缘法。不然伏青听完第三次讲道也就该下山了。
待在老母神域中,伏青日夜受老母教诲,虽然一身法力难以大成,但见识方面总算不再是初入修行界的愣头青。也明白他自己在此的位置。
炼虚合道,这是修行的至高境界,但其中也有差别,最次者跳脱五行外,乃太乙散数。再往上一个层次,大罗仙真,与天地同生灭,三界之中无可寻迹。而更高一个层次便是混元道果,如今证得混元道果之辈屈指可数。在骊山老母的讲解中,除了玄门三清圣人之外也就是西方的两位大佬,以及紫霄宫中的鸿钧道祖以及娲皇宫女娲娘娘罢了。当然,据说仍有几位大能距离无上太极混元道果只差一线,比如地仙界的元祖镇元大仙,比如火云洞无上圣德福地中的天皇伏羲,都是距离无上混元道果仅差一线之人。
不过,这些仙神之事对伏青而言太遥远了,目前的他仅仅是玄灵七十变的第二重境界,龙珠之上三色华光,仅仅是应对玄门金丹三转境界罢了。在道门有着金丹九转炼化阳神的说法,金丹九转之后便可以成为天仙果位,如今他距离成仙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呢!
骊山脚下,一俊美的儒冠青年不由深吸一口气:“十年修行,胜得我自己苦修百年啊!”
十年修道洗尽铅华,一声妖气完全被炼化殆尽,虽是异类修行但造化青光裹身,不再似原本那般的妖异之感,而多了几分亲和。这是他的功法所带来的亲和力。
拜别老母和白素贞后,伏青便在这神州大地上游历寻找适合的材料炼制法宝。从老母那边得到指点,适合他的本命法宝必须自己炼制才行。
“十年之后如今三国之争已然拉开大幕了!”伏青慢悠悠观看汉朝末年的百姓生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战乱之中还是百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