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灿-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变幻阵’系统操控人员的筛选也重新启动,军研院派出三个测试组奔赴其他军区,从那里的现役军人中选拔人员,现在毕达斯地面的联邦军已经达到五百万,甚至还有一百多万的后备战斗机械无人指挥,只能当做备用封存在仓库中。

    其实联邦军早在数日前就已经探明敌方的三支部队,但考虑到敌方军备的特殊性,这三支部队都位于大型城市当中,在建筑林立的地形下进攻对方,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不高,就算能够依靠火力优势轰平城市,对方很可能转入地下继续战斗,而联邦目前改装完成的,用于地下战斗的单位还不足五十万,要塞指挥部不想冒这个险。

    尽管科学院一方对海希尔指挥官不满,还向议会秘密提出弹劾,但中央议会并没有对军部的任命有任何质疑,或许是因为天坑事件转移了议会的注意力,博士的函件犹如石沉大海,渺无回音。

    安东尼主席在要塞指挥部转了一圈,对海希尔将军的指挥赞赏有加,联邦军战事频繁,将军序列中有太多闲赋的指挥官,海希尔虽然只是少将军衔,但能从数百名将军中被军部选中,担当毕达斯方面的总指挥,其个人能力不容置疑,至于那些外行的反对叫嚣,安东尼主席从来就没放在心上。

    天坑事件发生以后,联邦技术部门经过分析,倾向于认为恩斯特人是利用天然地下坑洞来实施爆破的,方圆数十公里的塌陷,其工程量已经高达数亿立方土石,恩斯特人就是大型作业机械效率再高,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挖出这么大的空穴。

    对于这些天然地下洞穴,单靠联邦飞行侦查部队,是无法得到情报的,需要工程技术部队实地考察才能确认,在联邦占领区之外,无法保证勘探工程部队的安全,这让要塞指挥部发动战役又多了一层顾虑。

    海希尔指挥官现在就是处在这种两难之中,鉴于后方舆论的压力,现在联邦军继续一场胜利来抚慰民心,但是如果再打一场败仗,就连海指挥官自己也会觉得惭愧,恩斯特地表目前剩余的地面部队还有两百多万,联邦军的实力足足超过对方一倍,再算上充裕的物资供给,已经让指挥部找不到拖延的借口。

    海希尔的目光从敌方三个据点中来回巡视,最终把焦点落在距离最远的玛斯特城,这座恩斯特的名城在毕达斯星占有独特的位置,现在有恩斯特一个机械化军团驻守在西部市郊,玛斯特城区西部原本是这座城市的工业基地,联邦的侦查表明,敌人还在运送其中的工业装备,海希尔少将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应该不会采取天坑那种同归于尽的策略。

    第三军团现在已经算地面军中,战斗经验最为丰富的主力,考虑到恩斯特人战术的改变,第三军团更换了一半的地下地形战斗机械,目前完成改装的地下战斗机械,还是联邦军通用的主战种类,不过是更改的传动部分,所有履带类的战斗机械,都改装成多足地盘,最前端的两支机械足,有一定的挖掘功能,其他机械足改装成带有棘爪的类型,对松软的泥土或砂石坑道有良好的适应性。

    为了保证操控指挥者的安全,指挥部从西迪戈星调来数百辆磁悬浮飞行坦克,这种陆军主战装备由于造价高昂,在与廉价的战斗机械竞争中,已经渐渐被军部淘汰,不过现在恩斯特地面的局势,正好能解决指挥部担忧的问题。

    飞行坦克能够依靠自身的反重力引擎,在离地数米的高度上战斗,也能在非战斗状态,升高到几百米的高度快速移动,飞行坦克的装甲厚度,足以抵抗敌方全力攻击数分钟时间,军部准备淘汰这种装备,并非是它的性能不好,而是造价太贵了。

    新三军团的每名指挥者,都分配到一辆飞行坦克,此外每人还带着一架战斗机甲作为地下坑道中使用,这只是预防万一,指挥部其实希望在地面就把对方全歼,毕竟恩斯特的一个满编军团只有十五万的作战单位,联邦的编制是一个军团二十万,不仅比数量比敌方多,而且还要先进一到两代。
第九章 废物是如何练成的
    第九章 废物是如何练成的

    两族谈判破裂的一个多月以后,联邦毕达斯新三军团接到指挥部命令,向恩斯特族的玛斯特城发动进攻,三军团全体乘坐空中飞行载具,向五千多公里外的玛斯特进发。

    以联邦军目前的军力,完全可以派遣两三个军团,对敌人实施歼灭战,不过要塞指挥部考虑到天坑的教训,不想再重演一次,所以指派出了二十万作战单位的一个军团,前去进攻。

    为了预防敌人阵地附近仍有空穴陷阱,三军团在临近敌军时,将分出少部分兵力,配合地质勘探工程部队,在玛斯特四周进行地面爆破,根据地下反射的回波来探查空穴,这种探测方法,只能探明自然形态的坑洞,如果恩斯特军为地下空穴进行伪装,还是有机会骗过联邦的仪器数据,所以对三军团来说,仍不能算百分百的保险。

    凌坷团部成员四人,这次搭乘一艘小型运输舰,因为运输艇的窄小舱位,已经无法装载几个人的个人装备,在运输舰的货仓,有四架崭新的飞行坦克,还有各自的载人战斗机甲,比起原先所用的‘变形虫’战斗机械,那就是土豪和**丝的区别。

    空中部队飞出无尽沙漠,大地重现绿色,恩斯特人的地底供水网络,遍布整个大陆,把淡化后的海水送到植物根部,不过现在脚下的森林已经丧失生气,无论是鸟类还是动物都已死亡,只剩下这一簇簇的翠绿昭示着往昔的热闹。

    昆娜透过运输舰的舷窗向外张望,想找到一丝生命的痕迹,许久也没有收获,不由低声叹息:“恩斯特人还真是够狠,为了对抗我们,竟然灭绝了所有地表动物。”

    科林做在前排座椅,脸上带着一只硕大的墨镜,几乎遮住半张脸,这墨镜他从一批后方军需物资中发现的,如果大气层未被破坏之前,科林还能露天摆摆酷,现在也就在室内带着过瘾了。

    科林接着昆娜的感叹答道:“不然还能怎么样,这次恩斯特人多半要输,发源星被占领,换成任何一种种族都会拼命。”

    “这次任务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茱莉亚指了指身后的货仓:“这些高端装备原先根本不会用到陆军,指挥部还不是怕再来一次天坑事件。”

    说道那次事件,几个人当时都在现场,天地巨变之时,个人几乎毫无抵抗能力,不要说小型的运输艇,就连运输舰也一样在冲击波中无法驾驶,天坑上方的运输舰几乎全部坠落,他们几个人能活下来,只能说运气还不错。

    昆娜听到茱莉亚的说法,本想开口讽刺几句,什么叫不会用到陆军,难道陆军只配用低端装备,不过想到马上开始的战斗,几个人还不知会遇到什么危险,也就没了心情,索性闭上双眼,不理茱莉亚。

    凌柯始终一言不发,是因为他已经进入利维坦的虚拟空间中,正在利用她的运算能力,虚拟这次进攻任务,看看能否算出点有用的提示。

    自从艾芸手里拿到这台超微光脑,凌柯一直在寻找体现她价值的使用方式,这台比原先快上一半速度的光脑,在使用中完全没有原先强悍的感觉,凌柯曾经询问过利维坦,这两台设备之间的区别,原先那台数十立方米的机柜,自带能量转换供应,建有大容量外存储器,而且,最关键的是里面带有研究院的一批百科资料,这让利维坦在分析,推导过程中,能够随时得到有用的帮助。

    而现在这台试验机,仅仅是中央处理单元,内置的存储空间不大,除了单纯的运算外,等于让利维坦的知识系统退化一大截,联邦的毕达斯基地初建,网络上也没有中央数据库供利维坦查询,这样等于限制了她的能力。

    如果配置像上一台那样的外存储器,据利维坦讲至少要几万信用点,而且体积有一个手提箱大小,不要说毕达斯登陆基地,就连刺刀要塞都未开通商业区,根本无处可买。

    在虚拟空间中,凌柯抱怨:“利妹妹,难道说你现在没有配备外设,就成了一个废物?”

    这种程度的攻击无法动摇利维坦的信心,或者说两人相处这么久,利维坦这凌柯了解日深,刚刚进入虚拟空间时,还说要演算一下战场情况,现在却说出这样一句话,在利维坦看来,这是凌柯内心不安的表现。

    “其实,我也有不用外存储器的方法,就怕你不敢做。”

    “切。";凌柯有些不信。

    李妹妹的虚拟形象微微一笑:”变幻阵的指挥系统带宽足够,军用数据库中有足够的战场数据,只要你有这个胆子,我可以嵌进指挥系统中,以我的处理能力,足以使你这一万架战斗机械,发挥出超高的水平。“

    这前景听着倒让人是热血沸腾,不过凌柯知道,侵入联邦指挥系统这是极其严重的罪行,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利维坦这样说,明显是拿他寻开心。
第十章 搞什么飞机
    玛斯特城市区足有一百多平方公里,这座城市中恩斯特居民已经全部撤走,宽阔的街道让三军团通行顺畅,由安全部提供的一种小型高速侦察机,担任这次战斗的侦察 任务,这种侦察机体积小速度快,恩斯特的空中单位‘雾凇’根本无法锁定,连敌人的对空攻击导弹,也少有能超过它的速度,在安全部的装备中,这种袖珍高速侦 察机也属于高级装备,为了这次毕达斯战役,才让安全部拿出几十架,现在毕达斯方面联邦的几个部门利益相同,俱荣俱损,这装备倒是心甘情愿送过来的。

    三军团配备的袖珍侦察机只有四架,不过这种装备因为速度快,侦查能力强,已经足够覆盖玛斯特城区,几分钟后,侦察机传回敌方的动向,敌军集结部队之后,没有向联邦军方向防守,也没有向后退却,而是分成几十股小部队,向四周扩散,从战术地图上,敌人的移动方向全无规律,就好像炸了窝的兔子,四处逃窜。

    军团指挥部从敌人的移动速度上看出蹊跷,如果真的是逃跑,各个部队应该都是最快的速度,但敌人的行进速度只有三十公里左右,而且各部人数相若,分布均匀,这应该是敌人有意为之。

    这是搞什么飞机?三军团的任务是围歼重创敌军,现在这个态势,敌军用不了多久,就会分散成一大片稀疏的面积,即使三军团有运输舰运载,也无法达成任务。

    马斯特城地区是敌方区域,联邦军肯定没有对方熟悉地形,如果把自己的部队也分成数十分队,分头追击,一旦恩斯特军有什么诡计,整个军团战斗力分散,等于是自掘坟墓。

    恩喻指挥官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刚刚随军的勘探工程部队发回消息,确认马斯特城区地下,未发现空穴回波,在这个地区,可以放心地进行地面部署,但恩斯特军这种应对,让恩喻难以下达追击的命令,在这个地区,恩斯特最近的敌军也在数百公里以外,在空中预警的帮助下,应该不会受到敌方的突袭。

    把一场正面战役,打成了击溃战,这应该算没有达到要塞指挥部的要求,而且敌军还是主动溃散,‘变幻阵’指挥系统,在战斗中也有距离限制,如果超过一百公里范围,节点链路的延迟增加,也会造成战斗力下降,难道敌军已经看破‘变幻阵’的弱点,故意分散部队?

    比起恩喻指挥官的犹豫难决,三军团的团级指挥者们却毫不在意,从战术地图上看到敌人未战溃逃,大部分人的反应都很开心,既然不用战斗就能取得一场胜利,这说明三军团威名远播,已经升级到不战而屈人的程度。

    玛斯特城区虽然空寂荒芜,但从街道两旁高大肃穆的建筑中,还是能感觉到恩斯特族昔日的辉煌,对凌坷他们几个来说,上次进攻拉菲星的百耀城,时间是凌晨时分,一登陆就奔赴战场,根本没机会欣赏恩斯特人的城市,这次在空荡的玛斯特城区穿行,等于是近距离的了解一次恩斯特人文化。

    联邦三族自身的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芝华达族的建筑精巧细腻,处处能体现出芝华达族的超绝智慧,凌坷和科林都属于莱夫族,本族建筑属于厚重雄伟的风格,而高伊族建筑多半带有高耸的尖锐顶层,象征着高伊族追求卓越的灵魂。

    玛斯特原本是毕达斯的经济文化名城,中心城区中像博物馆这样的艺术文化类建筑很多,在外墙上随处可见大型的墙体壁画,题材从生活到战争,非常广泛,在凌坷看来,一个如此喜欢绘画的种族,同时热衷于战争,这一点实在令人费解。

    三军团前锋穿过中心城区,进入西区,恩斯特军中有一部分兵力是迎着三军团方向而来,这时候已经接近到五公里的范围,距离敌军最近的几个团进入临战状态,一部分远程战斗机械进入附近建筑的制高点,近战机械突前,准备战斗。

    在面对联邦军的这个方向上,恩斯特军只有数万兵力冲过来,敌人仍然保持中等的行进速度,仿佛联邦军根本不存在一样,在其他方向上,恩斯军逐渐分散兵力,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圆形的扩散圈,这种应对,完全颠覆了恩喻指挥官的战场观念,对面的恩斯特军忽然变成难以理解的外星生物,让对手产生撞墙的冲动。

    既然无法猜透敌军的意图,那只能打一场再说,无论对手如何变化,恩喻指挥官相信,只要战斗开始,用不了多久,联邦就能歼灭这几万零散部队。

    三军团前列部队停止前进,横向移动,让出恩斯特军的前进通道,同时两翼加速突前,如果敌军依旧正常推进,三军团就会截断对方后路,包围对方。

    凌坷的十二团位于这个口袋阵的底部,前方几个团让开之后,正好把位于后列的十二团露出来,几个人紧盯着战术地图,看到恩斯特这几股部队,泰然自若的进入包围圈,随后被联邦军断掉后路,无知无畏的敌人保持着一开始的速度,直向十二团位置而来。

    “你妹,这样也行?”凌坷忍不住抱怨一句,凭什么又是我,敌军有三股部队分别被包围起来,向十二团过来的大约有八千多敌军,凌坷手中有五千架地面战斗机械,另一半是用于地下战斗的改制型,这部分兵力在地面上也能使用,至少远程的战斗单位战斗力是不受影响的。

    凌坷调集了所有的远程单位,形成后方支援火力,前方是三千多架中近程单位。虽然兵力与敌方相若,一旦开火,友军会从两翼和后方同时进攻,按正常战斗模式推算,这八千多敌人,大概十分钟就能消灭掉。
第十一章 强劲对手
    十五分钟以后,敌军进入五百米的火力范围,后路已经被联邦军切断,包围圈形成,联邦军率先开火,战术地图显示,敌方部队仍旧是一些常见类型的战斗机械,对付这些老对手,凌柯驾轻就熟,远程火力覆盖,近程战斗机械突前,中程的‘黑寡妇’随后支援。

    敌军在进入包围圈以前,已经变成战斗队形,这让联邦军微微松了一口气,如果敌人还是毫无反应,那才让人惊惧,变换成战斗序列,至少能说明对手是正常的部队。

    因为联邦军事先占领了周围一些制高点,在接触战中占据上风,恩喻指挥官还没有下达总共的命令,现在中间这八千单位的敌人部队,只有凌柯的十二团在战斗,双方的队列横跨三条街道,火力补给充足,制导飞弹在头顶呼啸而过,两旁的小型建筑在交火中轰然坍塌,头波射击之后,敌我两方各损失数百架战斗单位。

    这样面对面的硬拼,无法体现出联邦战斗机械的技术优势,凌柯控制突击部队降低速度缓,不再面对敌人的火力硬冲,向两旁让出通道,把敌军放进来,等于在联邦的包围圈之中,又形成一个口袋状的伏击圈。

    凌柯不明白己方已经形成的包围,军团指挥部还不让四周部队投入进攻,仅仅靠他一个团的力量战斗,敌人一两万部队,联邦军二十万,本该大家上去群殴,你却跟人家单挑,这一定是大脑进水,病的不轻。

    茱莉亚曾想联络指挥部询问一下,不过凌柯制止了她,军团指挥官的战术考虑肯定与团级指挥不同,凌柯只需正常发挥战斗力即可,而恩喻指挥官要对整场战役的胜负负责。

    战斗进行了几分钟,四周的友军仍没有得到进攻命令,凌柯在变换队形时遭受了一些损失,麾下的一万架战斗机械,有两千多架中近程的地下改进型,它们不适应这样平坦的城市地面,等于十二团用自己七千多战斗机械,对战敌方的八千单位,就算考虑到技术优势,恐怕要全歼敌军,自己也要付出一半以上的伤亡。

    科林和昆娜帮凌柯控制两翼,凌柯自己操控中央的战斗机械,与敌军狠狠撞在一起,因为阵型比敌军分散,十二团在攻击密度上要逊色一些,凌柯采取弹性的包围策略,遇到敌方顽强反击,就被部队稍稍后撤,避过敌军锋芒,如果发现敌人弱点,就击中火力攻击此处。

    从战斗中可以看出,这部恩斯特军属于精英部队,火力配合,阵型移动十分娴熟,就算凌柯操控的近战机械,也无法占到多大便宜,双方的战损竟然相差不多。

    战斗开始后,敌军就开始争夺附近建筑物的控制权,附近几栋高层建筑非常坚固,远程火力从上面发射,不仅射程增加,而且视野广阔,调配火力方便快捷,对手当然不肯这样吃亏,双方的战斗从街道扩展到建筑内,逐层逐层的反复争夺。

    战区右侧有一栋三十多层的坚固建筑,是凌柯右侧阵型的主要火力点,敌军把它当做了进攻的重点,调派上千战斗机械进入其中,想一举夺得控制权。

    凌柯此时无暇分身,科林自告奋勇地向那里接近,支援楼内的联邦战斗机械,这次几个人都乘坐磁悬浮坦克作为指挥车,移动方便,装甲厚重,要说缺点,就是这辆飞行坦克过于显眼,凌柯嘱咐科林不要靠近敌军阵线,移动到建筑附近操控指挥即可,这悬浮坦克只是比较耐打,并非战场无敌。

    十二团的三名指挥者,都有数场大战的经验,而凌柯自身独特的优越条件,让他可以在战场上轻松占据优势,‘变幻阵’指挥系统表现出的战斗力,只能算中等水平,但是在近战机械对战上,凌柯可以越过指挥系统,直接操控前方单位,在战局的关键点上赢得胜利。

    但是他没有料到今天这场战斗如此艰难,敌军战斗机械的战斗力,几乎能和联邦先进的战斗机械持平,那怕是凌柯亲自操控战斗,也无法占得上风,按照这个战斗力推算,对面的恩斯特军已经不能用精英军团来形容,而是万中挑一的操控天才。

    要知道,三军团的团级指挥者,都是从联邦西部战区各军团选拔出来的,如果面对普通恩斯特军人,应该能发挥一对二,甚至一对三的战斗力,在双方兵力相若的情况下,凌柯亲自操控战斗机械,还不能占到敌人上风,这让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凌坷分出一点心思,向军团指挥部报告了敌方的战斗力,希望能引起恩喻指挥官的注意,回头再看战术地图上,科林这货已经冲进的建筑内部,把悬浮坦克当做主火力,向敌方发动反攻,这栋建筑的上层,联邦远程机械已被消灭,现在变成敌军的火力点,在联邦军的头顶肆虐。

    凌柯在队内频道骂道:“科小子,你马上给我退回来,你是指挥官,用不到你冲在前面。”

    采用这种分队型战斗方式,根本没有发挥‘变幻阵’的长处,一旦科林被困,敌军必然会击中火力摧毁他,悬浮坦克这种高成本的装备,在战场上异常显眼,敌军不用猜都知道里面必然是有价值目标。

    科林毫不在意地哈哈一笑,带领一队战斗机械,瞬间冲上一层,悬浮坦克的主炮威力巨大,眨眼间就清空了楼层。

    “这家伙轰起来真够劲,凌柯,你也应当试试。”

    “马特,我最后说一遍,马上给我退回来,否则战斗结束你就回拉菲吧!那里的战场适合你。”

    凌柯发现两人太熟也不是好事,在战场上,科林根本不在乎他的命令,那栋建筑失守,这小子就忍不住冲进去,你到底懂不懂,联邦军不需要士兵身先士卒,像科林这种打法,用不了几个月联邦就得从毕达斯撤军,陆军部根本承受不起人员的损失。

    科林尽管不愿意,看到凌柯发火,终于不再驾驶悬浮坦克向上冲锋,切回‘变幻阵’操控指挥,驾驶这坦克回到一楼,准备退回来。
第十二章 预设的陷阱
    见到科林回到地面,凌柯重新把注意力放回正面战场,悬浮坦克离地数米,只要不在建筑物内部,它的速度比敌人的战斗机械快很多,回到室外就等于安全有了保证。

    眼看科林的坦克就要退出建筑物的时候,意外陡生,一道金属板从地下升起,直接封死了科林的退路,紧接着,这栋建筑一层的所有门窗,同时升起金属隔离板,把科林困在其中。

    一部分敌军忽然向这栋建筑靠拢,在 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凌柯在频道中联络科林,通讯受到一些干扰,但还能通话,科林正准备用主炮轰开金属门,因为要应付楼内的变化,现在三团右侧的战斗 机械是处于自主战斗状态,凌柯让昆娜暂时接替自己指挥,把指挥坦克设定成自动驾驶,向那栋建筑靠近,自己到后排穿上那件载人机甲。

    一般来讲,这种金属门不会超过半米的厚度,坦克主炮一炮就能打穿,当然,要想通过坦克的体积,还需多来几下,凌坷觉得,敌方下这样一个圈套,不会这么容易失败的,封闭了全部出口,至少能困住科林一两分钟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最危险的。

    无论是悬浮坦克还是载人机甲,在低端的战斗机械海中都极其显眼,敌人大概就是通过这个判断出来的,如果双方在开阔地点交战,敌人不会有机会困住科林,而在玛斯特城,这样内藏凶险的建筑还不知道有多少。

    几百米的距离,凌柯不到一分钟就冲到,他的身后有几百架单位的战斗机械,也像这个方向攻击前进,昆娜不像凌柯,让她指挥数千的战斗机械,有些勉为其难,这段时间,凌柯这个团的战斗力已经下降了一截。

    在频道中,凌柯一直与科林保持着联系,敌方在附近开启了干扰装置,通话时断时续,也不知科林在讲些什么?不过,至少知道这小子还没死。

    数架靠近建筑物的‘毒舌’,对着金属门发射飞弹,被轰击的门板微微变形,微型导弹的爆破力不高,无法打穿金属板。

    在没到门口之前,凌柯不敢使用悬浮坦克的主炮射击,怕误伤到科林,频道中科林突然大叫一声,然后只剩下干扰的兹兹声,这让凌柯非常着急,眼看冲到距离建筑几十米的距离,狠下心,操控主炮对着最近的金属门开了一炮。

    巨大的冲击波把附近敌军战斗机械震倒一片,硝烟散去,六米多宽的金属门中间,出现一个半米多的空洞,这时候通讯恢复了一些,但仍然听不到科林的回应。

    凌柯再开一炮,这次金属门被撕裂开来,露出一米多长,半米多宽的裂口,凌柯降低速度,从底部舱门翻滚着落到地面,同时命令悬浮坦克升高,停放到附近楼宇的顶层,以备退出时支援,自己则侧身穿过裂口,进入建筑内部。

    一楼的地面散乱着敌我双方被击毁的战斗机械,通过‘变幻阵’系统,凌柯在顶层联络到己方还有十几架战斗机械完好,让它们都到一层增援,同时打开扫描器,看看能否发现科林的踪迹。

    昆娜勉强代替凌坷指挥,在处理速度和经验上都差了一筹,刚刚几分钟过去,十二团的战斗力好像又下降一成,凌坷带过来的几百架战斗机械,受到敌人四面围攻,损失惨重。

    凌坷的七级表达域最多控制六十四条线程,安全使用数量应该低于三十二条,不过现在他早已超过这个数量,加载到四十五条,但是感觉仍然不够用,他要控制悬浮坦克隐藏在附近,作为撤退的保障,跟随他突击过来的战斗机械群占去二十几条,自身还要操控机甲,打开扫描器后,还要分析回馈数据,寻找科林的踪迹。

    见到战场的局势不利,凌坷向昆娜说道:“别勉强自己,看看朱莉娅能否帮上忙,你可以向军指挥部汇报,就说本团有一位指挥者中伏,正在寻找中,提醒军部注意大型建筑,其中很可能还有陷阱,顺便可以问问能否得到友军支援,现在本团遭到敌军猛烈反攻。”

    昆娜原本看不惯朱莉娅,现在形势紧急,个人的喜恶要先放下,分给朱莉娅一部分指挥权,自己抽出一个频道,向军团指挥部报告,至于能否得到支援,还要看恩喻指挥官的战术安排,现在能指望的,还是身处现场的凌坷。

    进入这栋建筑物以后,团队的数据链路又恢复正常,凌坷猜测这栋建筑的一楼墙壁可能是特制的,带有金属隔离网,当金属门封闭之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金属屏蔽层,把其中的电磁信号全部屏蔽,所以刚才跟科林通话很困难。

    当用坦克主炮轰开隔离门之后,等于打破了这个屏蔽层,敌人手脚很快,在凌坷赶过来的几十秒钟时间内,就让科林消失了踪迹,凌坷猜测,科林被俘的可能不大,毕竟他身处坦克装甲保护之内,后舱还有战斗机甲,就算埋伏的敌人数量众多,科林的战斗水平不低,除非被打到瘫痪,否则支撑几分钟应该没问题。

    扫描器在一楼往复数遍,仍无所获,地面的痕迹嘈杂混乱,半空的热残留随着凌坷那两炮也被破坏,凌坷无奈之下,从‘变幻阵’系统提取出最后一次科林的坐标,位于一楼偏右侧的地方,操控着战斗机械轰击地面,数次射击之后,地面被削去半米多深,一层特制的金属地板显露出来。

    这间接证实了凌坷的猜测,对方的确是用金属物体隔绝了数据链路,造成受到干扰的假象,这种屏蔽是不分敌我的,敌方的数据链同样受到屏蔽,除非是他们早就埋伏在下面。

    派一台‘锐兽’近前敲了敲金属地板,从回声看这个厚度至少超过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