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经济新政策与我们-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名:《中国经济新政策与我们》
作者:梁海明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国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出台了一系列调结构、促改革、力推城镇化、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新政,将如何影响未来中国的发展走向?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意味着什么?
本书作者长期在内地及香港的专业财经媒体负责环球财经报道和评论工作。本书结合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身处香港能够及时掌握极为丰富的国内外信息的有利条件,通过从货币政策、楼市政策、股市政策、通胀政策、人民币国际化、绿色革命、城镇化规划、中美经济关系、中国欧洲日本经济关系和“克强指数”这十大领域,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种问题。
为帮助读者读懂复杂晦涩的经济学现象,对宏观经济政策产生兴趣,书中尽力以简单轻松的文字、明白易懂的例子来说明新经济政策的精华,及中国领导层发展经济的新思路,为读者指出其背后隐藏着的投资机遇,以作为投资部署前的参考。
作者简介
梁海明:香港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香港中国金融协会会员,盘古智库研究员,先后在中央电视台、《香港经济日报》等中港两地媒体从事财经报道、评论工作逾十年。长期在新闻第一线注视中国及环球经济荣枯,先后为香港《智富杂志》、《南方日报》、《财经》杂志、蓝鲸财经记者内参网和深蓝财经网等媒体撰写评论、财经专栏。
书摘正文
第一章
新一届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
银行哭穷,钱荒变钱慌
所谓〃钱荒〃,原本是一件父母(中央)终于狠下心来教训淘气孩子们(商业银行)的小事,在大家极度丰富的联想力之下,变成了孩子摊上了事,而且是摊上了大事的严重事件,〃钱荒〃演变成一场举国〃钱慌〃的闹剧。
在2013年3月之后,〃央妈〃为什么会突然改变往届政府的惯常做法,狠心出手教训孩子们呢?这种做法的原因是什么呢?
2013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读完任内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后,他的10年总理生涯告结。随后,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李克强任国务院总理。
第2节,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一、银行的钱到哪儿去了?
谁能想到,此后仅仅100天,市场竟然就传出各大商业银行闹〃钱荒〃,投资市场鸡飞狗跳乱作一团:原本最应该有钱的银行,竟然哭穷说没有钱了。
在这个〃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年代,银行没钱的传言引发股市大跌,民众心慌意乱。这原本是一件父母(中央)终于狠下心来教训淘气孩子们(商业银行)的小事,在大家极度丰富的联想之下,变成了孩子摊上了事,而且是摊上了大事的严重事件,〃钱荒〃演变成一场举国〃钱慌〃的闹剧。
这件事要从上海银行同业拆息(Shibor)说起。〃Shibor〃说白了就是商业银行之间,今天你向我借钱、明天我向你借钱的利息。而这个利息要是升高了,就代表银行借钱出现困难了,原因往往是银行间的资金变少了。在李克强这个新经济〃大掌柜〃上任之前,在这种时候心慈的〃央妈〃(人民银行)总会出手提供流动资金,让〃Shibor〃降下来。
现在,新一届政府是按惯例赶紧给哭穷的银行〃喂糖〃吃,还是用新的方式来解决银行哭穷的问题呢?是继续抱着过去的政策思路不放,还是准备换上一套新思维呢?
我们对〃克强经济学〃及其主导的货币政策走向的分析,就从这个〃钱荒〃开始说起。
在过去,〃央妈〃何时出手,主要是看〃孩子们〃(商业银行)哭闹的程度,如果〃孩子们〃只闹不哭,〃央妈〃通常是不会出手,只有〃孩子们〃又哭又闹,〃央妈〃才会出手。在这次〃钱荒〃之前的年代,一般如果〃Shibor〃隔夜利息达到或超过4%,〃央妈〃都会拿出〃糖果〃,安抚哭闹的〃孩子们〃。
但是我们看到,在慈祥的〃央妈〃宠爱下,〃慈母多败儿〃的故事就发生了。不少商业银行通过超低的〃Shibor〃借入资金后,不是用在正业上——借钱给那些快没钱买米下锅的穷亲戚们(实体经济),而是用来支持形形色色理财产品的发行,吸收到的存款也用来购买高息债券,许多资金被偷偷借给偿债能力成问题的地方融资平台,甚至投入金融市场以赚取暴利。
商业银行以往常常被容忍的这种〃不务正业〃的玩火做法,却让包括李克强在内的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坐不住了,他们决定出手改革、整顿,要不,〃孩子们〃真的会无法无天了。他们首先做的就是要求〃央妈〃暂时不要拿〃糖果〃出来。
这个〃糖果〃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个很大的诱惑,也是监管机构用来管制银行的主要手段之一,非常管用。在笔者身处的香港,监管当局就常用它来敲打不听话的银行。
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不少国际金融大鳄准备沽空香港,把香港当做提款机,但当时他们手上没有足够的港元,因此准备向香港的银行借。由于香港能印港元钞票、有足够实力借钱给国际金融大鳄的只有三家银行:中国银行、恒生银行和汇丰银行,国际金融大鳄当时思考来思考去,觉得只能向英资的汇丰银行借,因为不论是向中资的中国银行,还是香港本地的恒生银行借钱,都容易泄露〃军机〃。
汇丰银行果然也愿意借钱,于是,国际金融大鳄开始在香港市场兴风作浪。当时的香港当局经过追查,发现原来汇丰银行是帮凶,香港金管局随即就找汇丰银行负责人〃喝茶〃。很快,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由3%左右被抬升至8%。汇丰银行被打蒙了,也服软了:〃真不知道大鳄们借钱是要狙击港元,asyouknow,我们汇丰银行也被称作香港银行,我们怎么会害香港呢?〃
汇丰银行不再借钱了,国际金融大鳄无港元可借,很快在坐拥丰厚外汇储备的港府面前败下阵来,只好离开香港转向〃欺负〃泰国、印度尼西亚这些东南亚国家去了。
第3节,中国要出现〃金融危机〃了?
二、中国要出现〃金融危机〃了?
这回,人民银行也拿起〃Shibor〃当武器了。从2013年6月初开始,〃Shibor〃逐步上涨,在6月20日隔夜利息更飞涨至13。444%,是自2011年以来的10年中的最高水平。
但是,当时还不明就里的商业银行,由于暂时还没有意识到因为〃不务正业〃快要被打屁股了,因此,他们看到〃央妈〃还没有出手,不由四处哭诉,甚至还透过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提醒〃央妈〃是时候给糖吃了: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大型银行正在向央行施压,希望后者能释放资金来缓解中国经济当前所面临的流动性异常短缺问题中国某四大国有银行的一位高管称,该行内部预计人民银行将在6月19日晚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商业银行这个做法无疑是向世界放话:我没钱了,因为我妈不爱我了。殊不知,他们的这句撒娇式的〃我妈不爱我〃,引发了外界的极大震撼。由于外界只看到商业银行哭闹的表面,联想丰富的人,还真以为孩子这家人出现资金问题了,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渲染,大家开始慌了,而且马上一传十、十传百,从〃钱荒〃传成了〃钱慌〃,再传成了〃中国快要出现金融危机了〃
对于这些传言,喜欢看热闹、看笑话的国际媒体、国际炒家们可不会闲着,他们敏锐地看到了〃落井下石、猛踩中国几脚〃的机会,部分外媒立刻借这个机会大声〃唱衰〃中国经济,国际大鳄顺势在资本市场上兴风作浪、妄想做空中国赚取利润。
正当大家预期〃央妈〃快挺不住压力、会再拿出〃糖果〃的时候,〃央妈〃作出了让商业银行大吐鲜血的举措:人民银行在6月18日、6月20日先后发行共40亿元的央票。这是不但没有给银行〃放水〃,反而从市场抽走更多资金。
一些商业银行吐完了血,开始清醒了,也开始思考人民银行不给〃糖果〃,反而收走资金的原因。毕竟,中国市场其实不缺资金,2013年5月份的广义货币(M2)供应高达104。21万亿元,约为中国2012年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两倍,市面上钱还是非常丰裕的;商业银行手上也不缺钱,因为截至6月21日,商业银行手中拥有1。5万亿元的金融机构备付金(可动用来作为正常支付清算的资金)。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拥有6000亿至7000亿元的金融机构备付金就可以满足日常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了。
因此,商业银行只要不乱花钱,就根本〃不差钱〃。他们大哭大闹,只是不明白怎么今年的〃央妈〃突然变成〃后妈〃了,竟然狠心到不管孩子的哭闹。
商业银行也慢慢回想起,〃央妈〃的领导、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5月13日、6月8日和6月19日,先后三次强调〃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把这句官话翻译成大家都听得懂的话,那就是李克强说:中央过去已经供应超过104万亿的资金出去,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这些钱来发展实体经济,而不是再印钱去支持经济了,大家也别想再有天量的钱流到除实体经济之外的领域。
银行们开始醒悟了,终于知道这次被打屁股的原因:现在政府不是看到钱不够就大量印钱,而是强调如何有效用好已经印出来的钱。新一届政府货币政策的思路果然不同。
部分想明白了、知错了的商业银行,立马向〃央妈〃的领导以及〃央妈〃认错,表示会〃改过自新〃,不乱花钱。教训完儿子的〃央妈〃,于是就在6月25日公开安抚大家,表示〃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言下之意,就是〃央妈〃又开始给一些肯听话的〃孩子〃〃糖果〃了,请大家放心吧。
于是,〃Shibor〃开始逐渐回落到5%以下,〃钱慌〃危机开始缓解。之前心慌的人,不慌了;之前唱衰中国的人,住口了。
第4节,〃央妈〃教子:有钱别乱花
三、〃央妈〃教子:有钱别乱花
为了让其他没有想明白的〃犟孩子〃以及社会大众知道〃央妈〃的领导以及〃央妈〃做法的真正意图,使其以后不再犯错,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13年6月28日出席上海陆家嘴经济论坛时还用心良苦说了下面一段话,这段话明显地点出新一届政府的货币政策:
人民银行将和有关部门共同配合,一方面要引导金融机构保持合理信贷投放,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将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适时调节市场流动性,保持市场总体稳定,为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条件。
周小川这段话,如果大家还没有听明白,笔者就用通俗的语言翻译一下:Ж米Ж花Ж书Ж库Ж ;http://www。7mihua。com
1.人民银行将和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即商业银行要听话,如果再不听话,〃央妈〃以后就会同其他部门联合起来,一起打你屁股;
2.引导金融机构保持合理信贷投放:即商业银行不准随便乱贷款给偿付能力成问题的对象,要服从宏观调控;
3.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即商业银行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有多少钱就贷多少钱出去;另外,也不准通过借入低息的短期资金,贷出高息的长期贷款,以赚取当中的利息差;
4.支持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即强调要把资金主要投入实体经济;
5.将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适时调节市场流动性:即人民银行向大家发放〃定心丸〃,央行会想方设法,让市场上有丰富的资金,不会让〃差钱〃的事发生。
周小川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他的这番公开讲话,无疑是以此向外界凸显新的货币政策思路。由此也可看出,新一届政府关于〃资金主要投入实体经济〃、〃应用各种市场化手段调节流动性〃等的货币政策新思路,在未来5至10年的施政中,都会得到贯彻、落实。
至于中央为何要教训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把资金主要放在非实体经济上,对实体经济将造成什么影响?且听下一节分解。在下一节里,笔者会分析以往的货币政策思路上的漏洞,以及新一届政府大刀阔斧改革的原因。
第5节,四万亿刺激计划
四万亿刺激计划
〃四万亿刺激政策〃简单来说,就像一个漂亮的女生,在2008年时曾经发生多个意外,命在旦夕,医生不惜代价进行医治,终于把女生救活了。等女生醒来后,庆幸捡回了一条命。本来非常开心,不过很快就发现身体变得臃肿虚弱、满身疤痕,尤其是脸上的疤痕特别明显。这让爱漂亮的女生接受不了,冲着救她命的医生叫嚷:我这副模样怎么活啊!都怪你,你不如杀了我吧杀了我吧杀了我吧
到底什么是〃四万亿刺激政策〃呢?
一、四万亿经济刺激:为救命下重药
2008年11月9日,在国际金融与经济狂风暴雨袭击下,中国中央政府推出〃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政策,表示未来两年将投资四万亿元,以保住8%的年经济增长速度。民间就把这个政策称作〃四万亿刺激政策〃。⌒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对于这个〃四万亿刺激政策〃的药效,各方至今仍然是评说不一。国内赞好的有不少,说坏的也有很多;而在香港和海外,更有不少主张〃小政府、大市场〃的专家、学者,批评中国这种救助经济的方法是〃过分行政干预经济〃,骂的话那个难听呀,我这里就不列举了。
在笔者看来,这一政策就像一个漂亮的女生,在2008年时曾经发生多个意外,导致命在旦夕,医生不惜代价进行医治,终于把女生救活了。等女生醒来后,庆幸捡回了一条命。本来非常开心,不过等照镜子一看,发现手术后自己身体臃肿,满身疤痕,还留下一堆后遗症。爱漂亮的女生接受不了,冲着救她命的医生叫嚷:我这样怎么活啊!都怪你,你不如杀了我吧杀了我吧杀了我吧
我们先是回到2008年5月12日当天下午2时28分04秒,八级强震突然袭击四川汶川,导致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天灾带来的破坏极大地冲击了全国的经济;接下来,在6月底,汶川地震造成的紧张氛围刚刚稳定下来,温家宝总理前往江苏无锡国棉一厂视察时,发现国内纺织行业全行业亏损,出口出不去,导致出口型企业停产、关门、倒闭,大量工人下岗失业,情况极为严峻。
对于中国的领导层而言,能应付汶川大地震已非常不容易了,但世界并不会因你能应对一件祸事,就让第二件祸事不在你身上发生。所谓祸不单行,在2008年8月,号称〃大到不能倒〃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告破产,从而引发了环球金融海啸。一波又一波的危机持续冲击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这位一年来表现亮眼的〃漂亮女生〃遭受着多重意外冲击。摆在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面前的,是不救可能就是等死的状况。当时中央领导层想的是要如何挽救一条〃生命〃,对未来的不利影响或无暇论证,于是,〃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了。
随着〃医生〃猛下重药,〃漂亮女生〃病情恢复很快,没有生命危险了(中国经济增长率2008年是9%、2009年是8。7%、2010年是10。3%,不但成功〃保八〃,经济增速更冠绝全球)。女生和她的家人当然非常高兴,把什么〃妙手回春〃、〃医术高明〃之类的好话,都往政府头上套。部分外界也把这个举动,等同于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
但没过多久,新情况就出现了。因为〃漂亮女生〃手术后拆开纱布照镜子时,突然发现全身,包括脸上都布满了伤痕,原本青春健康的身体变得臃肿痴肥,更落下了数不清的后遗症。由此,就出现了本节开头所描述的〃你不如杀了我吧杀了我吧杀了我吧〃的情节。
第6节,重药下的〃伤疤〃、〃后遗症〃
二、重药下的〃伤疤〃、〃后遗症〃
到底是什么样的伤疤和后遗症让〃漂亮女生〃觉得不想活了呢?
首先,美女现在变得满身〃伤疤〃——地方债泛滥。中央推出〃四万亿刺激政策〃后,要求地方政府快点上项目,快点花钱,快点把钱花光。这对地方政府来说,中央在财政上给钱花,而且还要快些花完,无疑是天籁之音啊;而且加快项目建设,又可成为地方官员的重要政绩。这使不少欠缺财务意识的地方政府顺水推舟,一方面拿着中央给的钱,一方面向银行大举借债,大兴土木、大上项目,结果地方债务由2008年的5万亿元暴增至2010年底的超过10万亿元,规模约等于当年中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4,不少县市的债务比率已超100%。在债台高筑下,很可能引发中国版的〃欧债危机〃。
其次,曼妙体形不再,变得身材臃肿——楼价、通胀持续高涨,引发民怨。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而房地产投资又占固定资产投资的两成,加上还可带动钢铁、水泥、家电、装修等六七十个行业的发展,因此中央为了保经济,〃四万亿刺激政策〃中,就有大约32%的资金流向了房地产行业,引发房地产行业飞速增长,炒房团、炒房的企业越来越多,楼价也随之升高。
不少中央企业从〃四万亿刺激政策〃中获得资金后,由于不知道往哪里花钱,加上为了赚快钱、多赚钱,因此以近乎疯狂的形式在各地抢地、炒楼,屡创地王高价,并推高楼价。
此外,巨量的资金流向市场,也导致通胀高升。2010年9月和10月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达到3。6%和4。4%,已经跨越了3%这个温和通胀的界限,迫近了5%的严重通胀的门槛。
这对广大民众来说,不断急涨的楼价、物价,影响了生活质量,引来了不少怨气。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民众雪亮的眼睛自然看到通胀涨了、楼价高了,导致生活变差了,但另一边的央企、地方政府、房地产商等却肥了、生活更加滋润了。民众自然会迁怒中央,迁怒〃四万亿刺激政策〃。
再次,经济转型停滞。中央当时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来保增长,这相当于只教会小孩子喝奶,其他的都没有教。其后果是,不但会让政府在单一投资拉动经济这条窄路上越走越远,也会让小孩子患上〃恋奶症〃,一旦没有奶喝,要改吃其他的食物,小孩子就会又哭又闹不肯吃,发展下去,更会造成生存问题,这就是现今经济转型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最后,这次治疗带来最大的后遗症,则是造成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中国大型银行早已在境外上市,受到全球关注,〃四万亿〃带来的资产质量恶化体现在银行报表中,便如同〃漂亮女生〃脸上一道长长的伤疤,谁都看得到。政策带来的地方债务已经超过10万亿元,由于不少地方政府是〃奉旨花钱〃、〃奉旨向银行借钱〃,不少压根就没有想给银行还钱,在旧债仍待偿还新债又来的情况下,银行的不良贷款额(有借没还)进一步升高了。
另一方面,尽管中央不断强调银行贷款要支持〃实体经济〃,但银行眼看着中小企业企业债务危机一爆再爆,民营企业三角债问题浮现,对自己的不良贷款比率堪忧。浙江温州部分银行的呆坏账比率甚至已超过7%,银行对民企放贷的风险之高,可见一斑,所以银行已越来越不愿意向民营企业贷款。
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商言商,转为通过超低的同业拆息,再购买高息债券或者将钱转入〃影子银行〃赚取暴利,而不愿借钱给其他领域,尤其是实体经济。不少资金甚至最终流入股市、房地产市场,或者进入风险极高的贷款对象手中,这种玩火行为,无疑将增加银行体系风险。因为一旦收不回资金造成资金链断裂,发生连锁反应,如美国当年一样的次贷危机就出现了。
所以,这也不能怪〃漂亮女生〃满肚子怨气、要寻死觅活的了,而新一届政府必须处理面临的这些棘手问题。果然,通过6月初敲打商业银行的举措,敲打出了一些以前人民银行叫商业银行做压力测试而测试不出来的真相:
1.敲打之下,发现以商业银行目前的已知(表内)及不知(表外)的资金流动性言,他们可以承担起超过13%隔夜拆息的压力。看来以前商业银行每当隔夜拆息到达4%就呼救的做法,其实是装腔作势。
2.敲打之下,逼商业银行紧急将流入股市、债市中的资金回收回来,使得6月底时的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高达1。5万亿(平时银行只要六七千亿便够应付日常需求)。由此看出,商业银行平时那个哭穷,说没钱,其实是在假哭。
测试出这些情况后,中央要求银行重新调度资金,避免资产质量进一步下滑的同时,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实体经济。
对于美女脸上的伤疤,政府已经开始用上各种治疗手段了。具体情况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7节,货币政策变动:大补与减肥
宽松货币如补品,少吃有益多吃伤身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对经济的一种刺激,如同让一个体虚的人吃人参、鹿茸、燕窝等珍贵补品,能起到强身健体、恢复精力的作用。但是,补品不能过量吃或经常吃,否则会让人虚不受补,体内平衡失调,反而生出其他病症。所谓从紧的货币政策,则像是人节食减肥,如果走到极端,这种食物吃少了,那种食物也吃少了,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机能,甚至减肥效果也会适得其反。
一、货币政策变动:大补与减肥
新的政府班子要消除经济伤疤,关键是要解决这个〃钱作怪〃的问题,能够更加有效利用好有〃经济发展之母〃之称的货币政策。
那么,什么是货币政策呢?按照官方的解释,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是指:一个国家或是经济体的货币权威机构利用控制货币,来达到影响其他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读者读完这段比较拗口的文字后,能不能准确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呢?如果不能,笔者用简单的话来解释,那就是中央政府要发展经济,就得把钱给下去,这用俗语说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用英语来表述是〃Nomoneynotalk〃。在中央给钱出去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败家子〃胡乱花钱,或者出现后遗症,那就把钱收一些回去。这个给钱和收钱的过程,就叫做〃货币政策。〃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一共有三种实施方式,一是宽松,二是从紧,三是不太松也不太紧(中性)。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对经济的一种刺激,如同让一个体虚的人吃人参、鹿茸、燕窝等珍贵补品,能起到强身健体、恢复精力的作用。但是,补品不能过量吃或经常吃,否则会让人虚不受补,体内平衡失调,反而生出其他病症。
所谓从紧的货币政策,则像是一个人节食减肥,如果走到极端,这种食物吃少了,那种食物也吃少了,甚至是不吃了,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机能,甚至减肥效果可能也不理想,更甚者在事后出现〃反弹〃。
宽松货币政策:实行低利率以减轻企业融资成本,扩大居民消费;实行低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释放流动资金;放宽对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扩大银行信贷。
中性货币政策:利率维持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均衡水平上,避免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从紧的货币政策:利率高于均衡水平以收缩企业贷款和居民消费,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令市场流动资金变少,运用公开市场操作、控制银行信贷等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最终控制通货膨胀。
因此,为了防止出现上述情况,在中央政府的口袋里,装有可随时拿出来用的五种〃药方〃,分别是过度宽松、适度宽松、中性、适度从紧和过度从紧。什么时候该吃什么药,分量是多少,中央每次都要仔细权衡,小心翼翼推出。
第8节,中央忙开药,药方对不上?
二、中央忙开药,药方对不上?
然而,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很少能听到中央自称采取〃过度从紧〃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的说法往往是〃适度从紧〃或〃适度宽松〃,把一切倾向于往轻里说。
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的五年中,经济环境风云诡谲,我们看到中央天天忙着不停〃开药方〃:国务院常务会议几乎都是一场经济大会诊,新政策让人眼花缭乱,给经济频频喂〃补药〃。2008年11月,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将货币政策的提法转为〃适度宽松〃,但实际上则推出了〃四万亿〃的一篮子〃兴奋剂〃,在货币政策上更是极度宽松。
2009年,银行的新增贷款由2008年的4。91万亿元猛增至9。59万亿元,增长了几乎1倍;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M2)也由2008年的47。5万亿元增至61万亿元,增速高达27。7%。
但是到了2011年,随着环球和中国经济趋于好转,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带来了通胀猛升,引发国际热钱涌入图利,中国一下子变得资金泛滥。中央这一次开出的药方是〃稳健〃,在当年的2月9日、4月6日和7月7日不到5个月内就连续提高了3次存款利率,每次上调0。25个百分点,在一年之中又连续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从紧幅度之大极为罕见。
这让2011年11月首次来华访问的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看不下去了。她在北京一个公开场合说:中国必须要放缓这种过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IMF角度讲,我们欢迎这些政策的调整。
第9节,中央:不能说的苦衷
三、中央:不能说的苦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