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那些事儿(陆)-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该说,孙承宗所做的这些工作非常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 十七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 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已经六十岁了。他很清楚,虽然他熟悉 战争,精通战争,有着挽救危局的能力,但他毕竟老了。 为了大明江山,为了百姓的安宁,为了报国的理想,做了一辈子老师 的孙承宗决定,收下最后一个学生,并把自己的谋略、战法、无畏的信念, 以及永不放弃希望的勇气,全部传授给他。 他很欣慰,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袁崇焕。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三章 一个监狱看守(1)
关于东林党的覆灭,许多史书上的说法比较类似:一群有道德的君 子,在无比黑暗的###中,输给了一群毫无道德的小人,最终失败。 我认为,这个说法,那是相当的胡扯。 事实上,应该是一群精明的人,在无比黑暗的###中,输给了另 一群更为精明的人,最终失败。 许多年来,东林党的失败之所以很难说清楚,是由于东林党的成功没 说清楚。 而东林党的成功之所以没说清楚,是由于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 这不是顺口溜。其实一直以来,在东林党的兴亡之中,都隐藏着一些 不足为人道的玄机,很多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不说。 凑巧的是,我是一个比较较真的人,对于某些很难说清楚的问题,不 足为人道的玄机,有着很难说清楚,不足为人道的兴趣。 于是,在查阅分析了许多史籍资料后,我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 东林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强大,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过于强大。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在杨涟、左光斗以及一系列东林党人的努 力下,朱常洛顺利即位,成为了明光宗。 虽然这位仁兄命短,只活了一个月,但东林党人再接再厉,经历千辛 万苦,又把他的儿子推了上去,并最终控制了朝廷政权。 用正面的话说,这是正义战胜了邪恶,意志顽强,坚持到底。 用反面的话说,这是赌一把,运气好,找对了人,打对了架。 无论正面反面,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东林党能够掌控天下,全靠明光 宗死后那几天里,杨涟的拼死一搏,以及继任皇帝的感恩图报。 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绝不是唯一重要的原因。
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一般而言,只要皇帝说话,什么事都好办,什么 事都能办,可是明朝实在太不一般。 明朝的皇帝,从来不是说了就算的,且不论张居正、刘瑾、魏忠贤之 类的牛人,光是那帮六七品的小御史、给事中,天天上书骂人,想干啥都 不让,能把人活活烦死。 比如明武宗,就想出去转转,换换空气,麻烦马上就来,上百人跪在 门口痛哭流涕,示威请愿,午觉都不让睡。闹得你死我活,最后也没去成。 换句话说,皇帝大人连自己的事情都搞不定,你让他帮东林党控制朝 政,那是不太现实的,充其量能帮个忙而已。 东林党掌控朝廷的真正原因在于,他们打败了朝廷中所有的对手,具 体说,是齐、楚、浙三党。 众所周知,东林党中的许多成员是没有什么博爱精神的,经常耍二杆 子性格,非我族类就是其心必异,什么人都敢惹。搞了几十年斗争,仇人 越来越多,特别是三党,前仆后继,前人退休,后人接班,一代代接茬上, 斗得不亦乐乎。 这两方的矛盾,那叫一个苦大仇深,什么争国本、妖书案、梃击案, 只要是个机会,能借着打击对手,就绝不放过,且从万历十几年就开始闹, 真可谓是历史悠久。 就实力而言,东林党势头大,人多,占据优势,而三党迫于压力,形 成了联盟,共同对付东林党,所以多年以来此消彼长,什么京察、偷信,全 往死里整。可由于双方实力差距不大,这么多年了,谁也没能整死谁。 万历末年,一个人来到了京城,不久之后,在极偶然的情况下,他加 入了其中一方。 他加入的是东林党,于是,三党被整死了。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然而,正是这个小人物的到来,打破了 几十年的僵局,这个人名叫汪文言。 如果你不了解这个人,那是正常的,如果你了解,那是不正常的。 甚至很多熟读明清历史的人,也只知道这个名字,而不清楚这个名字 背后隐藏的东西。 因为这个人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汪文言,安徽人,不是进士,也不是举人,甚至不是秀才,他没有进 过考场,没有当过官,只是个普通的老百姓。 对于这位老百姓,后世曾有一个评价: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 汪布衣小时候情况如何不太清楚,从目前的材料看,是个很能混的人, 他虽然不考科举,却还是当上了公务员——县吏。汪文言的官场生涯,是从监狱开始的,那时候,他是监狱的看守。 作为一名优秀的看守,他忠实履行了守护监狱、训斥犯人、收取贿赂、 拿黑钱的职责。 由于业务干得相当不错,在上级(收过钱的)和同僚(都是同伙)的 一致推荐下,他进入了县衙,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开展自己的光辉事业。。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三章 一个监狱看守(2)
值得表扬的是,此人虽然长期和流氓地痞打交道,不光彩的事情也没 少干,但为人还是很不错的,经常仗义疏财,接济朋友。但凡认识他的,就 算走投无路,只要找上门来,他都能帮人一把,江湖朋友纷纷前来蹭饭,被 誉为当代宋江。 就这样,汪文言名头越来越响,关系越来越野,越来越能办事,连知 县搞不定的事情,都要找他帮忙。家里跟宋江一样,经常宾客盈门,什么 人都有,既有晁盖之类的江洋大盗,又有李逵之流的亡命之徒,上门的礼 仪也差不多,总是“叩头就拜”,酒足饭饱拿钱之后,就甘心做小弟,四处 传扬汪先生的优秀品格。 在无数志愿宣传员的帮助下,汪先生逐渐威名远播,终于打出县城, 走向全省,波及全国。 但无论如何,他依然只是一个县衙的小人物,直到有一天,他的名声 传到了一个人的耳中。
这个人叫于玉立,时任刑部员外郎。 这位于员外郎官职不算太高,但想法不低,经常四处串门拉关系,他 听说汪文言的名声后,便主动找上门去,特聘汪先生到京城,发挥特长,为 他打探消息。 汪先生岂是县中物,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准备到京城大展拳脚。 可几个月下来,汪文言发现,自己县里那套,在京城根本混不开。 因为汪先生一无学历,二无来历,档次太低,压根儿就没人答理他。无 奈之下,他只好出钱,去捐了个监生,不知找了谁的门路,还混进了太学。 这可就真了不得了,汪先生当即拿出当年跑江湖的手段,上下打点, 左右逢源。短短几月,上至六部官员,下到穷学生,他都混熟了,没混熟 的,也混个脸熟。 一时之间,汪文言从县里的风云人物,变成了京城的风云人物。 但这位风云人物,依然还是个小人物。
因为真正掌控这个国家权力中枢的重要人物,是不会答理他的,无论 是东林党的君子,还是三党的小人,都看不上这位江湖人士。 但他终究找到了一位可靠的朋友,并在他的帮助下,成功进入了这片 禁区。 这位不计较出身的朋友,名叫王安。 要论出身,在朝廷里比汪文言还低的,估计也只有太监了,所以这两 人交流起来,也没什么心理障碍。 当时的王安,并非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虽说是太子朱常洛的贴身太监, 可这位太子也不吃香,要什么没什么,老爹万历又不待见,所以王安同志 混得相当不行,没人去答理他。 但汪文言恰恰相反,鞍前马后帮他办事,要钱给钱,要东西给东西, 除了女人,什么都给了。 王安很喜欢汪文言。 至于他搞了什么小动作,我确实很想讲讲,可惜史书没写,我也不知 道,只好省略,反正结论是三党被搞垮了。 此后的事情,我此前已经讲过了,方从哲被迫退休,东林党人全面掌 权,杨涟升任左副都御史,赵南星任吏部尚书,高攀龙任光禄丞,邹元标 任左都御史等等。 之所以让你再看一遍,是要告诉你,在这几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是一 个沉默的男人。
第十四章 毁灭之路(1)
这就是东林党成功的全部奥秘,很明显,不太符合其一贯正面光辉的 形象,所以如果有所隐晦,似乎可以理解。 东林党的成功之路到此结束,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讲下一课:东林党 的失败之路。 在我看来,东林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大、狂妄,以及嚣张,不是 一个,而是一群。 如果要在这群人中寻找一个失败的代表,那这个人一定不是杨涟,也 不是左光斗,而是赵南星。 虽然前两个人很有名,但要论东林党内的资历跟地位,他们和赵先生 压根儿就没法比。 关于赵南星先生的简历,之前已经介绍过了,从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 时代开始,他就是东林党的领导,原先干人事,回家待了二十多年,人老 心不老,又回来干人事。 一直以来,东林党的最高领导人(或者叫精神领袖),是三个人,他们 分别是顾宪成、邹元标以及赵南星。
顾宪成已经死了,天启二年(1622年),邹元标也退休了,现在只剩 下了赵南星。 赵先生不但在东林党内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在政府里,也占据着 最牛的职务——吏部尚书。一手抓东林党,一手抓人事权,换句话说,赵 南星就是朝廷的实际掌控者。 但失败之根源,正是此人。 天启三年(1623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是京察年。 所谓京察年,也就是折腾年,六年一次,上级考核各级官吏,有冤报 冤,有仇报仇。万历年间的几次京察,每次搞得不亦乐乎,今年也不例外。 按照规定,主持折腾工作的,是吏部尚书,也就是说,是赵南星。 赵南星是个很负责的人,经过仔细考察,列出了第一批名单,从朝廷 滚蛋的名单,包括以下四人:亓诗教、官应震、吴亮嗣、赵兴邦。 如果你记性好,应该记得这几位倒霉蛋的身份:亓诗教,齐党首领, 赵兴邦,浙党骨干、官应震、吴亮嗣,楚党首领。 此时的朝政局势,大致是这样的,东林党大权在握,三党一盘散沙, 已经成了落水狗。 很明显,虽然这几位兄弟已经很惨了,但赵先生并不甘休,他一定要 痛打落水狗。 这是一个很过分的行为,不但要挤掉他们的政治地位,还要挤掉他们 的饭碗,实在太不厚道。 更不厚道的是,就在不久之前,楚党还曾是东林党的同盟,帮助他们 掌控政权,结果官应震大人连屁股都没坐热,就被轰走了。 这就意味着,汪文言先生连哄带骗,好不容易建立的牢固同盟,就此 彻底崩塌。 赵大人在把他们扫地出门的同时,也不忘给这四位下岗人员一个响亮 的称号——四凶。为此,他还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四凶论》,以示纪念。 跟着这四位一起走人的,还有若干人,他们都有着共同的身份:三党 成员、落水狗。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既然赵大人不给饭吃,就只好另找饭馆开 饭了。 就在此时,一个人站在他们面前,体贴地对他们说,在这世界上,赵 南星并不是唯一的饭馆老板。 据史料记载,这个人言语温和,面目慈祥,是个亲切的胖老头。 现在,让我们隆重介绍:明代太监中的极品,宦官制度的终极产物, 让刘瑾、王振等先辈汗颜的后来者,比万岁只差一千岁的杰出坏人、恶棍、 流氓地痞的综合体,魏忠贤。
混混的幸福 魏忠贤,北直隶(今河北)肃宁县人,曾用名李进忠。 对于魏公公的出身,历史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他的父母都是 贫苦农民,另一种说,他的父母都是街头玩杂耍的。 说法是不同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无论农民或杂耍,都是穷人。 家里穷,自然就没钱给他读书,不读书,自然就不识字,也没法考取 功名,升官发财。小孩不上学,父母又不管,只能整天在街上闲逛。 就这样,少年魏忠贤成为了失学儿童、文盲、社会无业游荡人员。 但这样的悲惨遭遇,丝毫没有影响魏忠贤的心情,因为他压根儿不觉 得自己很惨。
多年前,我曾研习过社会学,并从中发现了这样一条原理:社会垃圾 (俗称混混)是从来不会自卑的。 虽然在别人眼中,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人渣、败类、计划生育的败笔, 但在他们自己看来,能成为一个混混,是极其光荣且值得骄傲的。 因为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在混,对于这些人而言,打架、斗殴、闹事, 都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抢小孩的棒棒糖和完成一座建筑工程,都是人生 意义的自我实现,没有任何区别。 做了一件坏事,却绝不会后悔愧疚,并为之感到无比光辉与自豪的人, 才是一个合格的坏人,一个纯粹的坏人,一个坏得掉渣的坏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四章 毁灭之路(2)
魏忠贤,就是这样一个坏人。 根据史料记载,少年魏忠贤应该是个非常开朗的人,虽然他没钱上学, 没法读书,没有工作,却从不唉声叹气,相当乐观。 面对一没钱、二没前途的不利局面,魏忠贤不等不靠,毅然走上社会, 大玩特玩,并在实际生活中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性格(市井一无赖尔)。 他虽然是个文盲,却能言善辩(目不识丁,言辞犀利),没读过书,却 无师自通(性多狡诈),更为难得的是,他虽然身无分文,却胸怀万贯,具 体表现为明明吃饭的钱都没有,还敢跑去赌博(家无分文而一掷百万),赌 输后没钱给,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依然无怨无悔,下次再来。 混到这个份上,可算是登峰造极了。 然而混混魏忠贤,也是有家庭的,至少曾经有过。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家里就给他娶了老婆,后来还生了个女儿,一家 人过得还不错。 但为了快乐的混混生活,魏忠贤坚定地抛弃了家庭,在他尚未成为太 监之前,四处寻花问柳,城中的大小妓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家里仅有 的一点钱财,也被他用光用尽。 被债主逼上门的魏忠贤,终于翻然悔悟,经过仔细反省,他发现,原 来自己并非一无所有——还有个女儿。 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卖掉了自己的女儿,以极其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还清赌债。 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人,也就不是人了。魏忠贤的老婆受不了了,离家 出走改嫁了,应该说,这个决定很正确,因为按当时情形看,下一个被卖 的,很可能是她。
原本只有家,现在连家都没了,卖无可卖的魏忠贤再次陷入了困境。 被债主逼上门的魏忠贤,再次翻然悔悟,经过再次反省,他再次发现, 原来自己并非一无所有,事实上,还多了件东西。 只要丢掉这件东西,就能找一份好工作——太监。 这并非魏忠贤的个人想法,事实上在当地,这是许多人的共识。 魏忠贤所在的直隶省河间府,一向盛产太监。由于此地距离京城很近, 且比较穷,从来都是宫中太监的主要产地,并形成了固定产业,也算是当 地创收的一种主要方式。 混混都混不下去,人生失败到这个程度,必须豁出去了。
经过短期的激烈思想斗争,魏忠贤树立了当太监的远大理想,然而当 他决心在太监的大道上奋勇前进的时候,才惊奇地发现,原来要当一名太 监,是很难的。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做太监,是迫于无奈,是没办法的办法。 现在,我要严肃地告诉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太监,是一份工作, 极其热门的工作,而想成为一名太监,是很难的。
事实上,太监这个职业之所以出现,只是因为一个极其简单的原 因——宫里只有女人。 由于老婆太多,忙不过来,为保证皇帝陛下不戴绿帽子(这是很有可 能的),宫里不能进男人。可问题是,宫里太大,上千人吃喝拉撒,重活累 活得有人干,女的干不了,男的不能进,只好不男不女了。 换句话说,太监其实就是进城干活的劳工,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工 作地点是皇宫。 既然是劳工,就有用工指标,毕竟太监也有个新陈代谢,老太监死了, 新太监才能进。也就是说,每年录取太监比例相当低。 有多低呢?我统计了一下,大致是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而且哪年 招还说不准,今年要不缺人,就不招。 对于有志于踏入这一热门行业,成为合格太监的众多有志青年而言, 这是一个十分残酷的事实。因为这意味着,在一百个符合条件(割了)的 人中,只有十到十五人,能够成为光荣的太监。 事实上,自明代中期,每年都有上千名符合条件(割过了),却没法入 宫的太监(候选)在京城等着。
要知道,万一切了,又当不了太监,那就惨了,虽说太监很吃香,但归根结底,吃香的只是太监的工资收入,不是太监本人。对于这类“割了” 的人,人民群众是相当鄙视的。 所以众多未能成功入选的太监候选人,既不能入宫,也不能回家,只 能在京城混,后来混得人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京城社会治安的稳定。为此, 明朝政府曾颁布法令:未经允许,不得擅自阉割。 我一直相信,世事皆有可能。
太监之所以如此热门,除了能够找工作,混饭吃外,还有一个重要的 原因——权力。 公正地讲,明代是一个公正的朝代。任何一个平凡的人,哪怕是八辈 贫农,全家只有一条裤子,只要出个能读书的,就能当官,就能进入朝廷, 最终掌控无数人的命运。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条道路虽然公正,却不平坦。 因为平凡的人是很多的,且大都不安分,要想金榜题名,考中进士, 走着上去是不行的,一般都得踩着上去——踩着那些被你淘汰的人。 明朝的进士,三年考一次,每次录取名额平均一百多人,也就是说, 平均每年能进入朝廷,看见皇帝大人尊容的,只有三四十人。而决定所有 人命运的,只是那张白纸和几道考试的题目。 同一张纸,同一道题目,同一个地方。 不同的人,不同的脑袋,不同的手。。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四章 毁灭之路(3)
能否出人头地,只能靠你自己,靠你那非凡的智力、领悟力,以及你 那必定能够超越常人,必定与众不同的信念。 所以我一直认为,科举制度,是一种杰出的、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 它杜绝了自东汉以来,腐败不堪的门阀制度,最大地保证了人才的选拔, 虽然它并不完美,却亦无法取代。 当然,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当你考上了进士,脱离了科举 体系,就会发现,自己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体系——文官体系。 在那个体系中,你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员,还要熬资历、干工作、斗智 斗勇,经过几十年的磨砺之后,你才能成为精英中的精英,并具备足够的 智商和经验,领导这个伟大的国度继续前进。 这就是于谦、李贤、徐阶、张居正、申时行等人的成功之道,也是必 经之道。虽然他们都具有优异的天赋,坚韧的性格,坎坷的经历,但要想 名流千古,这是无法逃避的代价。 在那条通往最高宝座的道路上,只有最优秀、最聪明、最有天分的人, 才能到达终点。
但许多人不知道,有些不那么聪明,不那么优秀,不那么有天分的人, 也能走到终点。 因为在通往终点的方向,有一条捷径,这条捷径,就是太监之路。 太监不需要饱读诗书,不需要层层培训,不需要处理政务,不需要苦 苦挣扎,他们能够跨过所有文官体系的痛苦经历,直接获取成功,只需要 讨好一人——皇帝。 皇帝就是老板,就是CEO;就是一言九鼎,总而言之,是说了就算的人 物。 而太监,就在皇帝的身边,所以只要哄好皇帝,太监就能得到权力, 以及他想得到的一切。 这就是有明一代,无数的人志愿成为太监的全部真实的原因。 但现在摆在无业游民魏忠贤面前的,不仅仅是个录取名额比例,还有 一个更为基本的难点——阉割问题。 魏忠贤当政以后,对自己以前的历史万般遮掩,特别是他怎么当上太 监,怎么进宫这一段,是绝口不提,搞得云里雾里,捉摸不透。 但这种行为,就好比是骂自己的儿子王八蛋一样,最终只能自取其辱。 他当年的死党,后来的死敌刘若愚太监告诉我们,魏公公不愿提及发 家史,是因为违背了太监成长的正常程序——他是自宫的。 我一直坚信,东方不败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杰出,也最有可能的 自宫者。
这绝不仅仅因为他的自宫,绝无混饭吃、找工作的目的,而是为了中 华武学的发展。 真正的原因在于,当我考证了太监阉割的全过程后,才不禁由衷感叹, 自宫不仅需要勇气,没准还真得要点功夫。 阉割的技术,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阉割是个技术工作。想一想就明白 了,从人身上割点东西下来,还是重要部位,稍有不慎,命就没了。 很多年以来,干这行的都是家族产业,代代相传,以割人为业,其中 水平最高的,还能承包官方业务,获得官方认证。 一般这种档次的,不但技术高,能达到庖丁解人的地步,快速切除, 还有配套医治伤口,消毒处理,很有服务意识。
所以说,东方不败能在完全外行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复杂的手术,且 毫无后遗症(至少我没看出来),没有几十年的内功修养,估计是白扯。 魏忠贤不是武林高手(不算电影电视),要他自我解决,实在勉为其 难,于是只好寻到上述专业机构,找人帮忙。 可到地方一问,才知道人家服务好,收费也高,割一个得四五两银子, 我估算了一下,合人民币大概是三四千块。 这可就为难魏公公了,身上要有这么多钱,早拿去赌博翻本,哪犯得 着干这个? 割还是不割,这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没钱。 但现实摆在眼前,不找工作是不行了,于是魏公公心一横 ——自己动手,前程无忧。 果不其然,业余的赶不上专业的,手术的后遗症十分严重,出血不止, 幸亏好心人路过,帮他止了血。 成功自宫后,魏忠贤决定去报名,可刚到报名处,问清楚录取条件, 当时就晕了。 事情是这样的,宫里招太监,是有年龄要求的,因为小孩进宫好管, 也好教,可是魏忠贤同志自己扳指头一算,今年芳龄已近二十。 这可要了命了,年龄是硬指标,跟你一起入宫的,都是几岁的孩子, 哪个太监师傅愿意带你这么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纯粹浪费粮食。 魏忠贤急了,可急也没用,招聘规定是公开的,你不去问,还能怪谁? 可事到如今,割也割了,又没法找回来,想再当混混,没指望了,要 知道,混混虽然很混,也瞧不起人妖。 宫进不去,家回不去,魏公公就此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具体情况他 本人不说,所以我也没法同情一下,但据说是过得很惨,到后来,只能以 讨饭为生,偶尔也打打杂工。 万历十六年(1588年),穷困至极的魏忠贤来到了一户人家的府上,在 这里,他找到了一份佣人的工作。 他的命运在这里改变。
第十四章 毁灭之路(4)
一般说来,寻常人家找佣人,是不会找阉人的,魏忠贤之所以成功应 聘,是因为这户人家的主人,也是个阉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孙暹,是宫中的太监,准确地说是太监首领,他 的职务,是司礼监秉笔太监。 这个职务,是帮助皇帝批改奏章的,前面说过很多次,就不多说了。 魏忠贤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他起早贪黑,日干夜干,终于有一天, 孙暹找他谈话,说看在他比较老实的份上,愿意保举他进宫。 万历十七年(1589年),在经历了无数波折之后,魏忠贤终于圆了他 的梦,进宫当了一名太监。 不好意思,纠正一下,是火者。看起来是差不多了,毕竟魏公公都五十多了,你要告诉他,别灰心, 不过从头再来,估计他能跟你玩命。 但拯救他的人,终究还是出现了。 许多人都知道,天启皇帝朱由校是很喜欢东林党的,也很够意思,继 位一个月,就封了很多人,要官给官,要房子给房子。 但许多人不知道,他第一个封的并不是东林党,继位后第十天,他就 封了一个女人,封号“奉圣夫人”。 这个女人姓客,原名客印月,史称“客氏”。 邪恶的结合 客,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姓氏,估计这辈子,你也遇不上一个姓客的, 而这位客小姐,那就更特别了,可谓五百年难得一遇的极品。 进宫之前,客印月是北直隶保定府村民侯二的老婆,相貌极其妖艳, 且极其早熟,啥时候结婚没人知道,反正十八岁就生了儿子。
她的命运就此彻底改变。因为就在同一年,宫里的王才人生出了朱由 校。 按照惯例,必须挑选合适的乳母去喂养朱由校,经过层层选拔,客印 月战胜众多竞争对手,成功入宫。 刚进宫时,客印月极为勤奋,随叫随到,两年后,她的丈夫不幸病逝, 但客印月表现了充分的职业道德,依然兢兢业业完成工作,在宫里混得相 当不错。 因为这个看似普通的乳母,一点也不普通。 按说乳母这份活,也就是个临时工,孩子长大了就得走人,该干吗干 吗去。可是客小姐是个例外,朱由校断奶,她没走,朱由校长大了,她也 没走,朱由校十六岁,当了皇帝,她还没走。 根据明朝规定,皇子长到六岁,乳母必须出宫,但客印月偏偏不走, 硬是多混了十多年,也没人管,因为皇帝不让她走。 不但不让走,还封了个“奉圣夫人”,这位夫人的架子还很大,在宫中 可以乘坐轿子,还有专人负责接送。要知道,内阁大学士刘一,二品大员,都六十多了,在朝廷混了一辈子,进出皇宫也得步行。
某些胆大的大臣先后上疏,要求客氏出宫。 这事说起来,确实不大光彩,皇帝大人迫于舆论压力,就只好同意了。 但在客氏出宫当天,人刚出门,熹宗就立刻传谕内阁,说了这样一段 话:今日出宫,午膳至晚未进,暮思至晚,痛心不已,着时进宫奉慰,外 廷不得烦激。 这段话的意思是客氏今天出宫,我中午饭到现在都没吃,整天都在想 念她,非常痛心。还是让她回来安慰我吧,你们这些大臣不要再烦我了!
傻子都知道了,这两个人之间,必定存在着一种十分特殊的关系。 客氏就是这么个人物,皇帝捧,大臣让,就连当时的东厂提督太监和 内阁大臣都要给她几分面子。 对年过半百的魏忠贤而言,这个女人,是他成功的唯一机会,也是最 后的机会。 于是,他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一定要争取这个人。 而争取这个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她成为自己的老婆。 你没有看错,我没有写错,事实就是如此。 虽然魏忠贤是个太监,但他是可以找老婆的。 作为古代宫廷的传统,太监找老婆,有着悠久的历史,事实上,还有 专用名词——对食。 对食,就是大家一起吃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