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首富隆起-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建和的事业发展似乎一直和无尽的麻烦牵扯上了关系。
  北京庄胜最为人熟知的旗舰项目,是于1998年建成的北京崇光百货。有人评价:“周建和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开了一家错误的店,结果却赌赢了。”先是从1992年开始,因为拆迁所引发的纠纷,让周建和及其庄胜集团成为当地居民指责的对象,有人甚至把他列为破坏宣武门历史文化的罪魁祸首,即使现在去他的地盘看,一些居民们刷在残垣断壁之上抵抗庄胜拆迁的标语仍然十分醒目。后来,在2004年底因拖延交房而被业主集体诉讼,成为当时北京最大的交房纠纷案。而庄胜集团在2005年底热销的“庄胜南馆”商业地产项目,因为“售后反租”这种方式而受到质疑……但最后,周建和凭借强大的政府关系,终于让大楼从北京南城如乱麻般的麻烦中脱身而出。
  在武汉,庄胜集团与游子乡集团于1999年合资成立了易盈公司,购买了游子乡大厦B座商厦,随后由庄胜集团单方出资亿元筹建武汉庄胜SOGO百货商场,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全国扩张计划。但事与愿违,2000年底武汉庄胜SOGO开业当日,竟然出现了数千群众围堵商场的场面。原来合作方——游子乡集团借开发建设游子乡大厦的名义,于1994年至1998年间进行了长达4年的非法集资行为,非法集资达亿元,致使商场开业后终日被追讨集资款的集资户围困,无法正常营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首富们的肉搏战(12)
数年中,庄胜和武汉市政府一直处于胶着状态。2003年9月,周建和通过庄胜集团全资子公司盛世投资收购了香港德信控股的股份,从而获得武汉广场购物中心49%的股权。几年后,周建和终于从这个“陷阱”中跳了出来。庄胜集团的一位高层称:“武汉的损失已经弥补回来了。”
  而周建和在北京等地的好运气却没有在上海继续维持。2001年,上海城建“十一五”规划启动,松江新城需建一座与上海城市铁路轨道9号线衔接的客运中心。为了引进战略投资,上海松江区政府于2002年到香港招商,找到了周建和。作为建设客运中心的补偿,区政府将提供一平方公里的土地给建设者用于开发住宅和其他房地产项目。这是外商与各区政府以土地交易为核心的低成本合作开发模式与利益分沾逻辑。
  近年来,上海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幅度一直名列全国第一,周建和满以为会赚得盆满钵满,但不料却突发变故。早在2004年5月,周发现他委派的总经理沈伟得竟然“与别人串通大肆损害公司利益”,便依照公司章程免去了他的董事和总经理职务,但当他派员前去办理变更手续时,区商务局和工商局却奉命不予配合。其后,沈伟得与施工单位签署了一些施工合同,委托鉴定机构审定工程造价,将工程款的付款条件更改,将工程款数额增至3亿元,并动员施工单位将周建和告上了法庭。施工单位起诉后,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以没有证据证明沈伟得不是公司总经理为由,认定合同有效并采信了《审价报告》的数据,判令项目公司支付工程款近3亿元。随后,上海高级法院已经驳回了周的上诉,判决已经生效,案件已进入强制执行程序。而周建和认为,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瞒天过海的把戏,背后的实质是“松江区政府某些人动用公权谋一己之私”,从而把他从这顿饕餮大餐中直接踢出局。
  利益是驱使一切事情前进的最大动力。因为利益,周建和成为潜规则最积极的参与者;同样是因为利益,今天的周建和又以破釜沉舟的决心、竖起手中的长矛向潜规则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从逆境中奋起的农家子弟
  资料称,周建和1963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杏子镇一个农民家庭。但据他的一位老乡介绍,周建和其实是城市户口,不过他母亲曾在乡下的某所学校教书。周建和高中毕业后,便进入了当地的供销社工作。
  周建和的父亲是双峰县农贸公司会计股股长,曾在“*”时被打成右派。在1985年左右,周的父亲要退休了,公司领导答应让他三个孩子中的一个顶职。于是,周建和来到了县里的农贸公司。该公司主要做再生资源回收以及一些农副产品的采销。
  在他的一位同事眼里,周建和是一个特别会和人打交道的人,年轻时就特别大度、有气量。和朋友出去吃饭时,只要他在场,几乎不用别人付钱,即使身上没有钱他也得借钱去买单。
  同时,周建和思想观念之前卫、超前,也让这位同事吃惊。1983年,在这个思想观念还特别保守的小县城里,他就自己动手裁剪,成为县里第一个穿上喇叭裤的人。有些领导自然看不惯,并且因为他的生活作风问题对他进行过处分。周建和的老婆,就是那时供销社的一个同事,比他小两岁。
  1986年左右,周建和不再安于现状,从公司里停薪留职“跳下了海”。他先用公司给的一万块钱“安抚金”开了一家做服装的小门面。赚了一点小钱后,他又开始做兔毛生意。后来,原单位的什么关系都不要了,他跑到广州去做纺织品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去了,生意最后做到了香港、秘鲁等地。并于1989年加入了秘鲁国籍。 。。

第二章 首富们的肉搏战(13)
而据庄胜公司网站的资料称:周建和于1990年1月回香港成立庄胜有限公司,组织国内生产物资出口至东南亚与欧美市场,他本人也取得了香港身份证;1992年11月,周建和应北京市赴港招商团的邀请,来北京成立庄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参与宣武门地段的旧城改造项目,负责开发宣武门外大街东侧占地25公顷的地段。
  可以看到,周建和从1986左右下海,到1990年以外商的身份再回来,他第一桶金的累积是如此短暂而快速。关于第一桶金的来源,记者听到的有三种版本:一个庄胜公司的正式说法,当时做的是对外贸易。另外在他家乡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周建和当时在股市赚了一大笔钱。有趣的是,集团取名“庄胜”,便有浓烈的股市味道。最后还有一种比较尖锐的说法,认为庄胜集团还有其他不想为外人知道的业务。
  这期间,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外界不得而知。
  褒贬不一的神秘富翁
  周建和低调,却不小气。和周建和很亲近的朋友透露,他这几年悄悄地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但从不愿意声张,更不愿意留名。
  经过记者查证,在数年前的一份《娄底日报》上,有如此一段记载:“富有爱心和赤子情怀的周建和,致富始终不忘报效祖国,始终不忘回报社会和家乡。他倾情为北京申奥成功、为七运会和湖南灾区捐款500万元;为娄底市、双峰县发展教育和文艺事业捐款近1000万元;他主动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先后收购了市内两家企业……”双峰县一所他捐助修建的体育馆,本来要命名为“周建和体育馆”,也被他制止了。
  周建和的家乡双峰县是全国有名的书画之乡,涌出了闻名国内外的大家,但一些书画家在成名之前往往缺少资金举办展览。闻名海内外的已故花鸟画家王憨山,到北京中央美术馆来办画展,曾求助过周建和。周对他说:我不要你的画,也不用挂我的名,你还差多少钱,我来出。后来赞助了4万元。而娄底市双峰县一个叫曾彩初的老校长,周建和为他捐助了150万元办画展,并帮助出版《曾彩初艺文集》。
  在娄底市广播电视报上,曾有一位自称是他老师的人,写了一篇叫《商界骄子的文化情结》的文章夸奖周建和,但他对这种赞誉表现得很淡然。
  也曾有传言,周建和为北*学院一次性捐助1000万元,当时他周围好多人劝他宣扬一下,同样被他拒绝了。记者费尽力气,才在北京大学新闻网上,查到发于2004年10月29日的一则消息,消息称:“今年恰逢法学院百年院庆之际,在新法学楼建设的过程中,庄胜集团慷慨解囊,捐资一千万元,体现了其对教育事业的热心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向周建和颁赠了“北京大学捐资证书”,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向周建和颁赠了“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铜牌。
  对于周建和的这种超常低调,也流传着两种不同的看法:周建和的朋友认为,这是他性格如此,信奉多做事少说话的原则,从来不喜欢张扬;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周建和的这种不张扬,可能是因为创业初期曾犯过“原罪”。
  不管是因为性格原因,还是因为避讳“原罪”,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周建和的确算得上是一位典型的“富翁失语者”。并且,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缩影——他们出身低微,行事低调神秘,但又坚忍不拔和敢于闯荡拼搏。在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到处暗藏着陷阱,他们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但他们凭借着一些正常的、超常的、甚至是非正常的手段避开风险走到了今天。

第二章 首富们的肉搏战(14)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法规的完善、制度的健全,在潜规则中沉默前行的商人们,面临不得不浮出水面的命运。不同的是:有的人是以牺牲者的身份被抛出了水面,有的人是以决裂者的身份主动跳出了水面。
  ◎马云如何“过冬”
  一向自信满满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却在2008年7月23日的晚上,给所有员工发出了题为《冬天的使命》的内部邮件。
  在这封邮件中,马云一脸寒气地抛出了“过冬论”:“我们对全球经济的基本判断是经济将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未来几年经济可能进入衰退期。我的看法是,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很多企业的生存将面临极大挑战。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像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他向员工们呼吁:“准备过冬吧!”
  而仅仅在一个月后的8月27日,阿里巴巴公司却发表了一份滚烫的年中财报。这份新的财报可以用赏心悦目来形容:截至2008年6月30日,上半年阿里巴巴营业收入为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其中,中国交易市场的营业收入较2007年同期增长至人民币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成为期内收入的主要增长动力。净利润为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
  前后两次表态,却有着极大的温差!有人据此断定:马云此前“过冬论”纯属危言耸听。果真如此吗?
  三招应付金融风暴
  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有目共睹。尤其以出口为基本导向的中小型企业,将面临原材料价格增长、生产成本增加及出口渠道受阻的多重压力,一大批企业因此岌岌可危。甚至有经济学者悲观地预言,国内中小企业或将迎来密集的“破产潮”。
  为什么在一片“哀鸿遍野”的惨烈之中,与中小企业休戚与共的阿里巴巴公司会逆势而上、捷报频传呢?仔细解读该公司的财报,你会发现那些枯燥的数字中其实隐含着马云的几招妙手:
  一招是放低姿态。阿里巴巴6月推出“诚信通个人会员”服务,该服务每年只要2300元,相对原来企业会员的费用而言,是一种变相的“低价促销”,于是在不到1个月内就吸引了10000名会员。
  一招是放松要求。阿里巴巴原来一直坚持买方必须注册,但后来却取消了这条规定,这等于自行把瓶颈打破,让大量活水流了进来,在极短的时间内大大刺激了交易量的增长。
  一招是放下诱饵。阿里巴巴于2008年4月推出了“旺铺”,为企业提供独立域名、企业邮箱、无限量产品信息发布、自主建站功能、分析客户行为等种种工具,并且暂时让用户免费使用,此举无疑为用户提供了超高的附加值,让前来免费尝鲜的用户欲罢不能、流连忘返。
  警惕世界经济“冰河期”
  当然,阿里巴巴公司的此次捷报,并不意味着它在国内外持续恶化的经济环境中会有超强的免疫力。
  公司业绩在短时间内逆势而上,可能会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上半年恶化的经济形势让许多企业神经紧绷,甚至有些企业提前窒息了,但大多数企业还在想尽一切办法支撑,大面积的破产潮仍未到来;二是针对中小企业的破坏作用可能还没有马上波及到如阿里巴巴之类的服务商,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种破坏性也许会在公司下半年的财报中开始显现;三是短期内的企业危机,有时会对阿里巴巴之类的电子服务商产生正面的刺激作用。比如2003年的非典,很多中小企业做不了生意,于是朝网络销售平台蜂拥而来。而这一次危机中,很多中小企业倒闭,导致了大量库存产品在网络上低价倾销,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短期的畸形繁荣。

第二章 首富们的肉搏战(15)
有观察家预言,国外的次贷危机,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更加深入地影响到全球的经济,次贷很可能是多米诺牌中倒下的第一个,它将触发一系列更强、更具破坏性的金融地震,最终后果是世界范围的流动性过剩突然逆转为流动性紧缩的经济景气周期的巨变,世界经济的“冰河期”可能不期而至。
  正在加速全球化步伐的马云,在阿里巴巴这份捷报面前想必会更加警惕。一次捷报可能不难,但如何让捷报频传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借机打造“生态链”
  当然,危机中也蕴涵契机。
  财报显示:截至2008年6月30日,阿里巴巴的两个网上交易市场共有3250万名注册用户,较去年同期增长。阿里巴巴的国际交易市场及中国交易市场分别拥有560万和2690万名注册用户;阿里巴巴的交易市场的网上商铺总数达到380万,较去年同期增长。阿里巴巴的国际交易市场及中国交易市场分别拥有802286个和300万个商铺;2008年中期付费会员总数增加至368006名,较去年同期增长。国际交易市场拥有29766名“Gold Supplier”会员及13912名“国际诚信通”会员,而中国交易市场则拥有324328名“中国诚信通”会员。
  在严冬的寒冷中,为什么众多用户没有弃阿里巴巴而去?反而更为紧密地聚集于此?这缘于公司高层的经营理念:用户是上帝,而服务商则更多扮演了保姆和救急员的角色。
  公司创始人马云先生曾在一份邮件中称:全球经济恶化的形势下,阿里巴巴必须要在责任感的前提下,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使其强调的“生态链”建设尽可能规避宏观经济周期性起伏带来的风险。而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卫哲更是表示要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推出多项策略来帮助中小企业“过冬”,其中包括降低电子商务的使用门槛,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业务,继续在用户数的增长上加大投入,继续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其实经营企业没有什么诀窍,无非是恩怨相报而已!
  如果阿里巴巴能够在困境中真正帮助国内外中小企业客户改变不利的经济格局,一起渡过难关,那么前景是不可限量的,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也许会在未来几年更添可能性。马云似乎看到了这线曙光:“十年以后因为今天的变革,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王填:勇敢的“冬泳者”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了解了王填和他创办的步步高的发展历程后,不禁想起了唐朝诗人张九龄的这几句诗。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恶化,中国经济也感到了丝丝寒意。在寒冬中,企业家们的表现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冬眠,一种是冬泳。如果前者称得上智者,那么后者无疑算是勇者。
  逞一时之快的是匹夫之勇,真正能到达成功彼岸的勇者必备两种利器:一是良好的身体素质,一是绝佳的运气以及抓住这种运气的能力。而步步高的王填就是这种同时具备实力与运气、敢于冬泳的勇者。
  对于中国的众多企业而言,能够在这一轮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存活下来已属不易。但王填显然不是那种蜷缩成一团企盼能够熬过寒冬便万分庆幸的人,相反,他觉得自己已经积攒了足够的能量,趁别人畏惧不前时自己却甩开胳膊大踏步前进。王填常常把巴菲特的一句名言挂在嘴边:“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一点,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一点。”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首富们的肉搏战(16)
寒冬进补
  当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裁员减薪的阴影之下的时候,步步高却逆潮而动。2009年1月14日,一条《步步高百万年薪招聘公司总监》的广告出现在湖南几家省级报纸的头版。无独有偶,同为连锁经营的苏宁电器,也在实施着同样的“人才抄底”战略,这自然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和议论,甚至有人指责步步高此举有作秀之疑。
  但在步步高董事长王填看来,现在就业形势的低潮给了步步高选拔人才的更大空间。据步步高党委书记、公共事务总监陈志强介绍,本次招聘的200个岗位基本上都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其中包括6个年薪百万元的总监,涵盖财务、采购、人力资源、信息、营运、物流六个重要的高管岗位。还包括10个年薪50万元的区域总经理,10个购物广场总经理,10个大卖场店长岗位,以及财务经理、各个商品品类的采购经理、营运处长和各个项目的拓展工程师。
  从最初的“增招员工4000,上涨薪水20%”,到后来的“百万年薪聘总监”,这一系列大动作,让其他企业中众多在裁员降薪威胁下担惊受怕的人艳羡不已。
  在王填看来,冬天正好是对企业进行“大补”的时候。除了人才以外,还准备乘房地产低迷、租金低廉之机,继续在湖南和江西两省大规模扩张。步步高2009年的规划中,即有新开35万平方米卖场的宏大设想,这个数字相当于2008年新开门店面积的两倍。王填对此信心满满:“地产商的期望值在下降,回归到一种比较正常的心态,即十二三年收回不动产投资是一种正常的状态。这对步步高是好消息。”
  在王填的“十全大补丸”中,还有几味稀罕的“药材”。一个是“生鲜早市”,一个是“折扣百货”。
  “生鲜应该是超市行业的灵魂,如果鲜活的东西都做好了的话,在湖南这个小范围小区域内,他们都无法和我竞争。”王填对此很有自信。他说:“我们已经把物流中心开到了江西,生鲜早市也将在江西铺开,相信2009年江西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自2008年8月下旬采用生鲜战略后,步步高生鲜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40%,带动地区整体销售收入增长28%。虽然估计明年CPI将下降5%,但王填相信,届时全面铺开的“生鲜早市”,将会成为步步高应对经济危机的对冲利器。
  2008年底,王填去“哀鸿遍野”的珠三角和长三角跑了两趟。此行让他惊喜若狂,因为他发现这些地方的世界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真是又好又便宜,但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却无法迅速和国内市场对接,在寒冬来临时几乎都“呆若木鸡”。王填毫不犹豫,他联手武汉中百等六家超市老总,联合采购了300万件服装。“18元至28元一件那是代工价,10元一件的那叫做‘抄底价’,他们原来出口后都卖几百元,弄回来后我卖个元就行了。”王填对自己的如意算盘得意扬扬。
  运气绝佳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我们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后,会惊讶地发现,王填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他在有意无意之间避开了各种不利因素:
  首先,从行业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然后再扩散至家装业、家电业,再递减至零售百货业等。步步高位于这个递减链条的末端。
  其次,从零售百货业的环节来说,金融危机对高端百货或奢侈品的影响无疑是立竿见影的,而以食品、快速消费品、日用品为经营主体的大型超市和连锁超市受到的影响最低。超级市场本身就是经济危机的产物,它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全球经济危机时代,具有天生的抗经济危机基因。有幸的是,步步高天生就具备这种基因。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首富们的肉搏战(17)
再者,从地域来说,金融危机的冲击首先波及的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和江浙、福建、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然后才是武汉、长沙这样的大中型城市和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最后才是三四线的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因为实力等诸多因素,步步高一直实行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早期一直在三四线城市发展,等把根扎下去后,才开始把触角延伸到长沙、南昌等大中型城市。这种当时的不得已之举,却在金融危机风暴的肆虐中避居一隅、不为所动。
  最后,从资金实力来说,谁手头拥有更多现金,谁的生命力肯定最旺盛。现金无疑是企业的“血液”,而充沛和炽热的血液,正是冬泳者战胜刺骨的寒冷的最好法宝。幸运的是,在金融危机降临的前夕,步步高顺利实现了上市,从而让自己手头拥有了充足的现金,让自己在冬天来临时不至于手忙脚乱、担惊受怕。
  当然,有运气是远远不够的。运气永远只会降临在那些有准备、有积蓄的人身上。自从1995年创业以来,王填和他的步步高大部分时间一直在湖南的中小城市耕耘,不断地积累经验、培养感觉、攒蓄实力,在管理、人才、资金、渠道、货源等方方面面厚积而薄发。
  百亿门槛
  我们不妨先看看其他百货零售企业过冬的办法:面对金融海啸、客人消费额度下降的困境,更多的零售百货企业选择的是加大促销力度,比如上海太平洋百货去年底首次实行流行服饰满300元折150元的促销手段。今年的经济下滑,加之众多外向型出口企业正面临转型,其中部分将由外销市场转向内销市场,使低价折扣百货真正成为目前零售业拓市的新出路。不久前,浙江最大百货银泰称,首次进军上海将打破一贯定位中高端的惯例,开设全国首家主打折扣店的大型百货广场;而麦德龙则选择在供应链环节压缩成本,抛开中间商建立了自己的农产品基地。他们发现,农副产品在流通环节损耗高达20%,其中蔬菜损耗更高达60%,如果农超对接成本会更小、品质也更有保障。因为下滑的经济形势,使很多人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物美集团针对这一需求采取了增加生鲜食品、半成品的供应量,同时加大统一采购,在保证食品新鲜度的同时降低成本价格……
  回过头来看王填,我们会再次惊讶地发现,上面很多措施,他早已经在步步高里实施了。比如他从2008年8月底开始推行的“生鲜早市”,以及为此在韶山建立的500亩绿色蔬菜基地、在洞庭湖建立的300余亩鱼塘,另外还有浙江和广州新建的海鲜基地、专业的生猪屠宰场,以及驻全国各地的分采点。
  众多行业专家为零售百货企业出谋划策,提出一些应对寒冬的良策。比如控制发展速度,保障现金实力,防患目前市场中较高成本的产生;实行精细化管理,优化渠道,保持成本领先的优势;做好收购廉价同行的准备;乘此良机网罗和储备人才……
  而这种种良策,对王填来说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因为这都是他正在实施或准备实施的策略。
  当然,在危机中蕴涵着转机,而转机中也藏匿着极大的风险。在高速发展的中国零售业中,如果速度太慢,则会被列强们远远抛于身后,最终往往难以逃离被收购的命运;而速度太快,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折磨,甚至会因此拖累整个企业的生命。前者最典型的先例是大中,后者最典型的先例是国美。不知王填对此有没有心理准备?有没有应付的良策?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首富们的肉搏战(18)
有“企业家中的哲学家”之称的冯仑,关于企业发展有一个“百亿门槛”的理论:一个企业,一旦达到上百亿的规模后,公司便像狂奔的野马一样控制不住了,会沿着惯性往末路狂奔。冯仑后来暗暗庆幸自己:“我们在70亿资产规模的时候就往回走,下狠心收缩才慢慢活过来了。”
  对于发展迅猛、踌躇满志的王填来说,在马上快要跨进“百亿门槛”时,自然需要加倍小心。
  ◎黄怒波遭遇“兵变”
  在中坤集团大门的墙壁上,有董事长黄怒波写的这样一段醒目的《中坤自戒》,“同仁们,你们要记住:企业是汪洋商海中的一条船。诚信,是企业的帆,如果它千疮百孔了,那么,再强劲的风也无法将其吹动……宁愿放弃所有的诱惑和遭遇所有的困境,也不要尝试去毁灭诚信。”你可不要以为这是一种泛泛之谈,这几句话中隐含了黄怒波的一段揪心之痛。
  黄怒波自小爱好文学,一直喜欢舞文弄墨。他原来有个很普通的名字——黄玉平,但后来在宁夏农村插队的那段时间内,每天看着奔腾不止的黄河,心中也起伏不定,觉得自己的一生应该像这愤怒的波浪一样,要充满大起大落的挑战才有意思。于是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黄怒波。几年后,他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取得了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中央宣传部工作,曾任某个部门的处长。胸中一直无法熄灭的激情,让他毅然决定结束自己这种平稳的仕途生涯,带着几个人跳下商海创办了中坤集团。
  对于很多人而言,诗情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趋冰冷了。但黄怒波似乎很是执著,一直坚持着写诗的习惯,有时候坐飞机打个盹,也在酝酿着一首诗的某个句子。繁花败草的确牵扯人的心绪,让人神经松弛毫无戒备。突然有一天,黄怒波从诗情中猛一抬起头,竟然发现自己身边已经危机四伏了。
  黄怒波有4个老部下,当初就是他把这些人介绍进*从事司机、电工和行政等工作的,当他从*出来创业时,又把他们带了出来。前后20多年,使黄怒波对这些人分外信任,先后任命他们为公司总经理等重要职务,企业的日常事务都交给他们管理,他一分钱都不过问,甚至公司最好的车自己不用,都给他们用,可以说是比亲兄弟还亲。
  3年前,黄怒波与另外一个房地产商合作开发一个项目。有一天,那个老总问他,老黄你什么时候又另外弄一个公司啦?黄怒波很惊讶,说我没有啊!那个老总感觉不对,说你这个房子的产权不是又落在另外一个地方了吗?黄怒波赶紧连夜清查,调来所有的材料过目,结果让他目瞪口呆:公司至少有二三千万被毫无声息地转走了。原来这4个让他没有一丝戒备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