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臣(GL)-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夂怼

    “魏池!”宁苑正好回头:“小心!”

    可惜晚了,魏池放手回挡之时,那把匕首已经到了胸前。

    可就在这一刻,那人却放手了,匕首哐当一声落在地上,刺耳。

    魏池去捏他下颚的时候他已经将毒药咽下。

    这是一种神奇的药,不需要多少,不需要多久,也不许要受多少痛苦,就能永远的睡去。闭上眼睛前的最后一刻,良奈勒看了眼前那位年轻军官一眼,尽力一笑——你就是魏池?如果能够,请您好好爱她……

    魏池放开了手,这个人已经永远的沉睡了。持剑的兵士涌了进来,宁苑跑过来将他从地上扶了起来。

    魏池回过神来,有些心悸的摸了摸胸口——他刚才,在笑?

    之后涌进来的人容不得魏池多想那最后一幕,因为那三家贵族的人又都回来了,吵吵闹闹了很久才重新达成协议。宁延勒的脸色特别不好,就像锅里的母鸡都炖好了还被黄鼠狼叼了似的。

    一直等到傍晚,魏池才和宁苑回了湖塔雅司。把良奈勒的事情汇报了,王允义听完后,摸了摸鼻子:“也好,自少那帮漠南人没办法借题发挥了。”

    走出去的时候忍不住看了那书桌一眼——那些昨晚拿出来的文书还静静的堆在那里,每一本都有她的笔迹,她写这些字的时候,自己就陪在她身边。几天前她还在和自己玩笑,而今却如指间的清风,不知去了哪里。

    她就用这样莫名其妙的方式消失了,就像她当初莫名其妙的到来一样。山谷里,她在自己怀里昏睡的景象仿佛就在昨天,还有那么多如姐妹一般的日子仿佛也在昨天,但从今开始就不同了。

    魏池轻轻的拿出一枚发钗——如果不是自己送她,她的首饰盒子里怎么会有这样廉价的东西?但她还是把它珍藏了起来,单独放在最漂亮的盒子里。

    魏池摇了摇发钗上面的小宝石,将它收进怀里——祁祁格,哦,不,索尔哈罕,从今天开始我们又是敌人了。

    “魏大人……”不知什么时候宁苑也走了出来:“不用打伞了,您瞧,天放晴了。”

    魏池抬头望向西天,天的尽头有一圈淡淡的彩霞围绕的夕阳,连绵了两日的冷雨已经停了。

    “这是该放晴的时候么?”魏池问。

    “漠南这时候,连这下两个月的雨是常见的,”宁苑指了指西边:“这还真是挺奇怪的。”

    禁军的地牢阴暗潮湿,连狱卒也不愿意在里面久呆。一个中年狱卒盛了汤饭要给犯人们送去。“嘿!”身边的一个小伙子忍不住说:“最里头的那几个都是死囚,多一顿少一顿有什么?早也回去么。”

    中年人摇摇头,依旧掏了钥匙打开了通往地牢最深处的铁门。

    小伙子看着中年人背影偷笑:“是个胆小的,果然怕惹事!”嬉笑了一阵和几个同伴一同散了。

    中年人提着汤罐往每个人的饭碗里头泼了些。这些死刑犯脾气都很坏,吵吵嚷嚷不休,口中的话更是骂得污秽难听。不过干这行听的也就了,中年人也不作答,只是例行公事。

    打开最里头的那扇门,中年人忍不住楞了一下——那个犯人是今天上午才到的,没想到竟然已经受了这么重的刑!

    也没多看,狱卒拿了汤,隔着铁栏往那个饭食盆里泼了些。听到响动,那个囚犯缓缓的回过头。这是一张年轻的脸,也许曾经是英俊的,但此刻已经看不出人样了。

    狱卒吆喝了一声:“饭食到了!”

    出乎意料,那个犯人听到吆喝,缓缓的爬行过来。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已经完全看不出该有的模样,所有的手指都肿得发紫,形状怪异而扭曲,但那个犯人依旧坚持着爬行过来。狱卒有些好奇,想看他要如何。因为一身是伤,犯人每爬片刻都要歇息一阵。最终,爬了很久,那犯人才够得着自己的食盆。

    “多谢。”年轻的死囚平静的说道。

    狱卒颤抖了,他突然很想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谁,犯了什么重罪:“你是谁?犯了什么罪?”

    死囚听到这句话,把埋在食盆里的脸抬了起来:“我没有罪。”

    狱卒轻轻的掩上门,蹲了下来:“没有罪为什么会进来?你究竟是谁。”

    死囚沉默了许久:“……”

    狱卒看他身体虚弱,不忍心再问,只是偷偷将地上的食盆捧起来些,方便这个趴在地上的年轻人食用。

    “啊!多谢!”死囚再次低下头喝汤。

    “啊!”狱卒突然小声的叫了一声。

    “怎么了?”死囚警惕的抬起了头。

    “哦……”狱卒恢复了平静:“……只是天竟然放晴了,这地牢这么深,却还有一丝阳光照进来。”

    死囚突然回过头,把脸朝向地窗的方向——这是最深的地牢,那狭小的窗子只有一半漏在外面。死囚尽全力扬起脸,虽然他已经完全看不到了。

    “是阳光么?”他问。

    “是的。”狱卒小心地回答。

    “你看……”他抬起手指向那里:“我是为了光明而来的。”

    我们是为了光明而来的,为了光明,不惜在黑暗中死去。

    这场离奇的凶案就这样草草的落下帷幕,漠南的百姓知道的是,国王殿下死了,更糟的是庇佑漠南的长公主也失踪了。盛传长公主也遇了难,不过百姓们更愿意相信她还活着。

    也就是不足十天的功夫,索尔哈罕列出的这道难题让各方势力动透了脑筋伤透了心。王允义给兵部写了信,给内阁写了信,给皇上本人也来了一封。信送到的时候,沈扬才述职不久。‘太平’,沈大人是这么说的。看到这些信件,沈扬叹息了,皇上阴沉着脸,拍了桌子。

    兵部和内阁吵了起来,一日之后,皇上力排众议,继续给王允义放权。

    “这样一来,他就是三边总督了。”只有沈扬在的时候,皇上捂着额头嘀咕了一声。

    沈扬闻到了一股杀意,但此时此刻的沈杨再也说不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话,他知道惟有沉默才能让皇上坚持这个正确的决定。

    又过了一天,内阁收到一封来自王允义的血书。言官们彻底坐不住了,纷纷跳起来骂王允义胁迫朝廷。但皇上却终于在诏旨上盖了章。

    马儿不停蹄的传递了五日,一封兵令到了王允义手上,比他想的更好,皇上和内阁直接撤回了大部分监军。王允义将文书给杜棋焕看。

    “毫无退路,但求一胜?”

    “毫无退路!但求一胜!”

    王允义在这厢‘磨刀’的功夫,袂林在那厢也没闲着。经历了短暂的错愕之后,这只老狐狸敏锐的嗅到了腥味儿——他等了一生的那个机会也许到了,肉就在嘴边,即使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与那黄雀好好搏斗一番也十分值得。事实上,袂林对长公主的心思十分清楚,她是先王最宠爱的子女,其心不会有二,当年先王搏自己不倒,那小姑娘不可能就把那事当故事听过就忘。后来的示好隐忍不过是缓兵之计,如果给她个机会,她怎么可能不除掉自己?自齐兵入城以来,她无时无刻不揪着机会挑拨王允义和自己,不过王允义又哪里是个非凡的人呢?把气忍得比谁都深。如今长公主舍得都城出逃,这地方也算是群龙无首了。三方博弈只剩两者,就算自己不动,王允义也会出手。

    更何况,自己凭什么不动呢?那王允义带兵深入敌后,后备不足,谁又说清哪个是螳螂,哪个是黄雀?

    当天夜里,袂林就马不停蹄的亲自拜访了柯沃宁犽,这个与漠南王室缠得最近的家族最后终于松了口,说只要袂林拥立沃拖雷便愿意征调察罕家族所有的兵力听起遣派。

    那场被精心策划出来的迷雾消散了,各方的势力积极的调动起来,谁更够更快的进入状态,谁就是这场战斗的获胜者。

    这片草原将见证胜者得生,败者灭亡。

    被扔在书院好几个月的兀穆吉被他大哥放了出来,大哥没有像往常一样训话,只是把一封委任书递到了他手上:“从明日起,你就是禁军骑兵总卫。”

    禁军是妜释封岈家族唯一算得上拥有实权的地方,这也是大哥入宫之后才争取到的半壁席位。禁军骑兵总卫!袂林竟然同意将禁军所有最优良的部队交给妜释封岈家族!而大哥竟然将这份无上的荣耀交到自己这个总被家族质疑的手里。

    就是昨天,自己还在为家人的难以掩饰的失望而苦恼……

    看到兀穆吉忧喜交加,宁延勒沉默了很久,最后说:“你知道么?良奈勒死了……还有,害你的人就是他。”

    兀穆吉的脑子有点乱:“什么?为什么?”

    宁延勒抬头看向自己这个不通事世的弟弟:“……因为他从没当自己是我们家的人,他是长公主的内细。”

    宁延勒看到兀穆吉手足无措的样子,叹了口气,站起身拍了拍这个早就长得比他高大的弟弟:“禁军是我唯一能为家族争取到的东西,但是现在只有你才能把他变成真正的力量,我相信你带兵打仗的实力,家族的安危就在你肩上了。”

    兀穆吉努力回忆脑海中的良奈勒,可惜他的印象太模糊了,就像是一句话都不曾交谈过。最后他停止了这种无意义的努力,抬头看向其实同样陌生的大哥:“大哥的意思是,我是禁军总卫了?”

    宁延勒点点头:“午后就到宫里领牌。”

    “好!”宁延勒听到了这个简单直白的回答。

    将身份转化成一命杀人的‘兵器’,魏池用了几乎整整一年,这此间,她内心动摇了许多次,失眠了许多次。但有些人却只要眨眼的功夫。兀穆吉,一个只知走狗遛马的纨绔子弟撇开了一切政治疑云,家族纷扰,他抓住了这件事情的关键——禁军总卫。

    说完那个好字,兀穆吉将一切思绪专注到‘禁军总卫’这件事情上来。

    领兵打仗这个事情,有些人一辈子都没学会,或者没学好。有些人却是天才,驰骋于战场的天才
正文 第六十二章
    ( ;)62【建康六年】

    前往妪厥律的军队并不多,袂林毕竟没有军职,这些年来漠南王室对他的防范也颇有成效,所以他能凑出来的兵力不到六万。不过,面对兵力火力都远高于自己的王允义他依旧信心十足,先往曾经说过“”,如今锡林格勒百姓有二十余万,其实王允义能够镇压的?更何况妪厥律还有兵力五万余?只要能够做到里应外合就能打成这场完美歼灭战,让这座给王允义带来无限荣光的都市成为他人生最后的回忆!

    但是老年人忽略了一个问题,王允义这样的老狐狸怎会随他心愿的处于劣势呢?呆在都城的日子也不短了,离妪厥律也就那么几百里地,他没理由不派些人过去认认门户。妪厥律的人也比较苦,登上山头能瞧见繁华绚丽的都城,可惜也只是看着,嘴巴里头啃着粗粮嚼着冰雪,那种满屋子黄金花不出去的悲伤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体会的。在长久的经历了这样的不平后,这些曾经无限忠诚于漠南皇室的贵族们还是心生了些旁枝,这些旁枝又在后辈们的心中茁壮发芽。王允义没有派人送去金银财宝,他派人送去的是——女人。这些女人不是漠南的女子,也不是大齐随便找来的姑娘,她们是尚宝司专程从花柳之地采买的歌姬舞姬。在都城攻陷后,配合兵部送到了王允义手上。王允义把金银给了她们,并且告诉她们——那座雪山间的城市里会有更多。

    这些女子顺利的被送到了妪厥律,顺利的用莺歌燕舞获得了贵族们的好感。王允义笑了,但是老年人忽略了一个问题,风云变幻的战场怎能如此轻易的让他遂愿?

    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南城城守,那个没有听从调令支援西门的南城城守,那个没有按约定接应漠南王而现行逃离的南城城守,那个背离祖国逃到妪厥律独自偷生的南城城守终于做了一件对得起良心的事情。他毕竟来自都城,这种美人计见得多了,他也深知齐国王老头的野心,于是他终于决心冒着管闲事的危险劝妪厥律的贵族们离王允义远些。这些贵族们虽然苦惯了,但是那种天生的敏锐还是不缺的,很快对这群美人进行了排查,很可惜,王允义做得很绝,他并没有把军机寄托于任何一位女子,排查了一场也只发现这就是一群普普通通的风月女子而已。

    妪厥律的贵族们继续作乐,而齐国则以种种外交手段表达了交好和友谊。南城城守没有放松警惕,他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饭,如果有,那就得要命去换。但他也没有再次谏言,他知道再这样做也没有用,在时机到来之前,他一方面联系着妪厥律城中的旧友,一方面小心地埋伏。直到有一天,一个亲信送来了一封手抄的文件,这是一封送给妪厥律首领的密信。南城城守看了一遍,身体剧烈的颤抖起来,好不容易恢复平静之后,他问那个送信的人:“我还能出城么?尽快安排!”

    那是九月二十二日的深夜,这封文书从送抵妪厥律到它被盗抄到城守手中却已经有二个月余!

    “……若都王许,齐尊都王为新首以替不贤……”

    那时漠南王还在,长公主如日中天,然而……王允义却已经敲下了下一步棋……

    南城城守现在还能做的事情还有一样,那就是尽快将这封信送到袂林的手上。如果袂林一行兵败妪厥律,那都城一片将不再拥有抗击齐军的实力,王国之日也就近在眼前!

    在那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他终于出了城,策马向那无尽的黑暗奔去……

    这个夜晚,王允义把一切交割给了宁苑然后看似清闲的踱到了耿祝邱的房里。

    “此次唯有让你去封义,本想让你回京……内阁竟然不应!”

    “这也不是意料之外,我也早有准备,你我交情也不是几年的事了,我的志向你不要小看了才是。”

    王允义看那人笑,心中难忍一颤,稳稳思绪说:“真的不让谢隆庆也去?”

    “如今那还有什么宽裕的人手?你莫要犹豫了!……只是有一件事要说……”

    王允义赶紧说:“你说!”

    “那个魏池,莫要让他跟着我!”

    “这是为何?徐樾带了他这样久,一应事务也都顺手了,此次有他在你也少操些闲心。”

    “……前些日子,我和他谈过了,他……别看是个书生,年纪又小,也是个有胆量。他活着,我大齐也多个人才。此去封义,兵少人杂,他也再做不得文职,要押兵前线了。到底还是个孩子,跟着你,只要你还在他就能平安回京,跟着我……可就难说了……”

    王允义摆摆手打断了耿祝邱的话:“我又不是养棵花,哪能如此宝贝着他?他本就是你的手下,此刻是他该尽忠的时候,你不要帮他推脱!”

    耿祝邱叹了口气:“你搪塞我!我回封义是保命,你让他跟着我那是送命!一路上千人,谁能看顾谁?几千里的路,只怕挨不到封义他就死了!他只是个翰林院的编修!”

    王允义想了许久:“他必要随你去,你别再劝我,此去封义好好修养,初冬时候,你我兄弟再会!”

    耿祝邱知道再说无益,只得点点头。王允义坐了一会儿,拐回了自己的院子,等到后半夜,宁苑回来复命。届时,袂林留在都城的亲眷已经被屠杀殆尽,他永无回头之路了。

    昏黄的油灯下,王允义看着宁苑模糊的脸,想起了初次见他的时候,十年前?他是进士出身。此刻却早已泯灭了书生脾性成了兵部的得力官员。探花郎,你也行么?

    袂林起义出城,一路上并没遇见什么异样,直到二十五日半夜,训营的士兵押回了一名‘细作’。那‘细作’被抓之后什么也不说,只是嚷着要见袂林本人,下级军官拿不了主意,只好逐级上报了上来。军中这几日奔波劳顿,眼看大局平稳心中难免懈怠了起来,传令的人看不过是个细作的事情,随手一撂竟给忘了,直到早晨才把案子告知袂林。袂林初听也不甚上心,但真要放下却隐约觉得不安,最终扔了梳洗的汗巾命人带那细作来见。

    南城守城心中正在焦急,终于盼来了这一见。等入了马车,他几乎是含泪一跪:“袂林老爷!我是锲遽诺罗啊!”

    袂林一惊,心中十分诧异:“你……?”

    锲遽诺罗跪行了几步:“有一封迷信关乎老爷的性命,还请老爷一看!”

    袂林三分疑惑七分惊讶,最终还是命人松了绑,将那手抄信件接过来一读。不读则以,一读大惊!这信上齐军竟将一国之利尽许妪厥律!而今日若没有看到此信,自己午后就能抵达妪厥律,若是真的岂不是中了奸计。

    又或者这人是王允义的内奸?他逃离南城的事情是满城皆知的……但……袂林捏紧了手中的薄纸——如果真是奸计,王允义定会准备一份印鉴齐全的文书,手上这封……却是手抄的……自己要信还是不信?

    此刻派人去彻查来源是来不及的!袂林皱起了眉头,这……

    “来人啊!将这大胆的奸人杀了!”袂林猛地将信往地上一贯。

    “老爷!”锲遽诺罗拼命挣扎:“我不是奸人,我不是奸人!信上所言句句属实!”

    袂林冷冷一笑:“坦白尚能饶你一命!”

    “老爷明察!老爷明察啊!”锲遽诺罗被两个军士拖往帐外。

    不多时,军令官托着锲遽诺罗的头进了马车。

    “他依旧是不改口么?”袂林问。

    “回大老爷的话,他只是喊着请大老爷明察……其他的倒没说什么。”

    袂林命那小官退下,默默的将脚边的信纸拾了起来,复看了一遍,说:“今日扎营,派人去妪厥律打探!尽快!”

    战局未开,局势已是风云变幻好几度。

    九月二十六日,平静的一天,王家军,妪厥律,袂林都潜伏在各自的阴谋中,预备做那只最狡猾的狼。魏池接到了正式的军令,同耿祝邱一路撤回封义关。

    伊克昭山脉有四个出口,一个是多伦,一个是烏蘭察布,一个是巴彥塔拉,最后一个则是大齐的封义关。魏池一行是从多伦进来的,多伦在山脉的西南边,正北是巴彥塔拉,东南是烏蘭察布,封义关在山脉西边。那条路不算好走,不过互市的商队要入关内多是走这条路,虽然高高的白云山脉的另一端还有玉龙关,不过那到底是在沃拖雷王爷的地盘上,行走起来变数大些,而且这个封义关离齐国的京城近得多,运过去的货价钱也能高些。自先朝以来就有这条商道,不过这关口却是本朝的皇上才建起来的。以往要入关内直接到

    佳兴卸货就可,封义只是个小驿站,歇歇脚的地方。佳兴虽好,可惜不是打仗的所在,做生意方便,城防几乎不作数。每每草原上的人想要来了,随意策马提刀就能搞个‘兵临城下’。那时候京城在南边,打过来也就打过来了,如今迁了都,京城距离佳兴不足千里,这里也就变成个兵家要地了。先皇打了这么多年的长,深知此处是个提不起的口袋,花再多的钱也是往水里扔,遂命人将山口的封义该做城,把这个小村落修成了数一数二的要塞。那些封义的先民多是些经营马庄客栈的锅头,过的也都是些散漫自由的日子,朝廷几经规划许多年才把衙门修进了这民风彪悍之地。魏池此去便是要去那里。

    二十六日清晨点的卯,封义地势险要常年驻兵不过两千,王允义手头人也不宽裕,拨了一千五百给耿祝邱,依旧是骑兵多些,也就图他能够平安到达。

    魏池清点了物资,上马车汇报了耿祝邱。耿祝邱大伤初见起色骑不了马,半躺在马车内听魏池汇报。其实耿祝邱心中也明白,这一千五百人没有魏池是很难顺利回去的,毕竟那些‘流木’只有这小子玩儿过,随便差遣个人怕是揽不下来。听魏池说完了,耿祝邱叹了口气,命人把汤合叫了进来。汤合一看魏池也在,心中老不自在。

    “二位,”耿祝邱顿了顿嗓子:“如今的形势你们都知道,不该斗气的时候不要乱来。”

    汤合看到耿祝邱歪在垫子上,脸色还差得很,心中难过的不行:“属下知道了。”

    魏池也主动点头:“以往我都是小孩子脾气,不过是顽皮,也没真和汤将军有什么芥蒂,大人不要为这样的小事情费神才是。”

    耿祝邱点了点头,等魏池退下了,叫汤合上前近些:“魏参领虽然是个文官,但不是喜欢整人害人的角色,要是的话王将军也不能留下他。你随和些,真有什么起争执的,给胡杨林说了传给他,彼此之间不要为难。”

    汤合扫了耿祝邱的手臂一眼,红了眼眶,低声应了。

    中午时分,这一小队人马出了西门,踏上了归乡之途。汤合率人走在前头,杜莨押尾,魏池负责伺候着此行要用的粮草并重军火。前方是伊克昭,进去不远就是瓦额额纳,魏池打心底恐惧厌恶的地方。魏池站在山丘上回望了烏蘭察布——来时也是在这里,自己冒冒失失的冲下战场,险些丧命。那座城市曾经是索尔哈罕的耻辱之地,如今则是王允义的……那一日来时,心中还有姿态同情守城的一方,如今才知道兴旺成败不过瞬间,在这战场上,王允义也罢,索尔哈罕也罢,袂林也罢,没有谁是天下无敌的,没有谁是运筹帷幄的,大家都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玩儿命,自己这个局外人如今也陷进来了。这世界果然是没有可以作壁上观的人么?魏池叹了一口气,以前总觉得,王家军和自己没关系,自己要做的不过是尽职尽责,漠南和自己没关系,自己要做的不过是个外交守信,现在才知道,没人是置身事外的,不论你怎么想,现实就是如此的无奈,没有什么可以捣糨糊的,这是一场生死厮杀,不是儿女情长,是成王败寇。

    只是……对那几个月,人也罢,事也罢,禁不住的不舍与想念……

    此刻的北方,沃拖雷王爷终于撑到了转机,索尔哈罕带来了希望淘宝网女装 ;天猫淘宝商城 ;淘宝网女装冬装外套 ;。taobar8。淘宝网女装夏装新款 ;淘宝网女装夏款 ;淘宝网女装夏装新款裙子和胜利的契机,二十六日是九月最后的平淡。
正文 第六十六章
    ( ;)66【建康六年】

    沃拖雷是漠南最强硬的势力的代表,从他回归封地的那一天开始那就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与大齐的对抗中去。他不过二十五岁,但已经在战马上浸泡了十年。这十年所塑造的意志和实力令同样二十五岁的秦王感到力不从心。从出兵到现在,两军对抗了七个月左右,无论情势有多不利,沃拖雷依旧□着,秦王对这块啃不动的骨头无可奈何。

    玉龙关比封义古老很久,它曾一度失守,草原骑兵就从这里长驱直入、一路掠夺。和封义完美的地理构造不同,玉龙重要而脆弱。它位处白云山脉的源头,山不算特别高,沟不算特别深,水源稀少,根本就不适合人住。守军在这里活不好、吃不好,所以这里总是失守。前朝的亡国之君直接就放弃了这块关口,玉龙落在外族手里长达二十余年,这二十年是百姓噩梦的二十年。直到有一日,一名名为胡宏阚的将领在这里一战成名。他是一名前锋,正是他的果断勇猛决定了战役的完胜,决定了百姓能够重回安宁。

    许多年后,他的儿子胡润之接过了他的职位,把握了玉龙的兵权。胡润之和他那个脾气暴躁的父亲不同,他总是谦逊而和善的微笑着。几年前他认识了不擅长说话的秦王,两个年龄相仿性格迥异的年轻人担负起了边塞要镇的驻守重任。

    这几年是吃尽苦头的几年,两个年轻人分歧无数,但就在这些分歧中玉龙建起了屯田和坚固的城,以及完善的游骑体系。

    朝廷里参他们的奏本能够埋掉内阁的桌子,比参六部尚书的所有折子加起来都还要多。幸好一个是皇上的亲弟弟,一个是皇上的亲外甥、胡贵妃的亲哥哥,换了别人早就死了许多次了。

    秦王是在九月三十日的时候得知王允义近况的,胡润之看秦王表情难看便玩笑说:“王将军这下难办了,幸好他是个老人家。”

    胡润之的意思是——这样岁数的人,皇上总不能怀疑他有反心了?

    秦王冷着脸:“……耿将军撤军封义,探子说有漠南的部队截击了他们。”

    胡润之弹着手指头:“沃拖雷没有实力攻打封义,他和我们耗了这么久,能保住自己就很不错了。”

    秦王收了文件,点头认可。就三十日那一天来说这个推断是正确的。可就在一日后,八万大军集结巴彥塔拉,带来他们的是一个女人,名叫索尔哈罕。

    “他们会去援兵烏蘭察布?”大多数人都这么问,因为那里是漠南的命脉。

    胡润之说:“不会的。”

    他们不会去援兵的,都城又如何?难道他们会去援助袂林这个逆贼?又或者去援助王允义?

    “他们会攻打玉龙……或者……封义……”秦王认可胡润之的说法。

    玉龙立刻派出了快信通知封义的守军。果然,几乎就在第二日,耿祝邱派出的探子探查到了敌人的行踪。

    王允义对战袂林、多倫。秦王和胡润之对战漠南名将,沃拖雷最得意的战将登索达和他手上的七万人马。小小的封义和五千人对战十万漠南兵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