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雄关:大明王朝1644年的山海关-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将,更给继任的洪承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清军几次南下,都无法攻破宁锦防线,直取山海关,只能绕道而出,卢象升就是死在这条绕过来的长城沿线之上。这次戴上了这个头衔,洪承畴知道,朝廷是把守住宁锦前线的重任全部压在自己身上了,如不全力以赴,难免不会是卢象升的下场。
  抵达锦州外围后,因为松山乃军事天险,洪承畴亲自到达松山,察看清军态势。此时吴三桂等四镇总兵纷纷赶到,但洪承畴仍怕兵力不足,请求增加兵力,崇祯批准,同意增兵。于是,于是又增补了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等四员战来援锦。加上前四总兵,共为八镇总兵,最后兵力集结十三万,有明一朝的精兵强将,全在松山集结。
  不过,在这名声显赫的八大将中,能用者却只有宁远总兵吴三桂、蓟镇总兵白广恩、山海关总兵马科三人,其他人竟然都不敢应战。(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这三人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吴三桂,洪承畴因此也对吴三桂格外看重,这一年,吴三桂只有二十九岁。
  这个时候,祖大寿已经在锦州苦守了整整一年。这一年来,祖大寿的日子很难过,不但要对付刀枪箭雨,还要对付不断的糖衣炮弹,皇太极不断地向他发出招降的诱饵,祖大寿也真是硬汉,软硬不吃,一直挺了下来。
  洪承畴抵达松山。皇太极放慢了进攻的脚步,洪承畴带了八个镇的总兵来救锦州,皇太极知道他真正害怕的是锦州失陷以后,山海关将不保,而他集结全部兵力,是要摆出打总决战的架势。
  但这正合了皇太极的意,他多年来围困锦州,只有一个目的,吸引明朝的全部兵力,在这里做个彻底的了结。所以,他并不急于进攻,而是不断的运送军队、粮食、武器,其中光红夷大炮就运了三十多门,小炮更是无计其数。
   。。

松山会战(3)
洪承畴明白皇太极的用意,他知道皇太极想速胜,那么他的打法,只有一个字——拖!他坚信只要打持久战,皇太极是坚持不了多久的,被围困了近一年的祖大寿也同样明白皇太极的目的,他命人出城给洪承畴传话,称城中粮足,还可抵挡半年,要洪承畴不要急于应战。
  洪承畴与祖大寿与皇太极,在用兵上基本上处在一个水准,所以他们才能知己知彼。但满朝的文官却并非如此,崇祯更是一个对持久战始终抱怀疑态度之人,而此时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来因议和之事被崇祯砍了头的那位替死鬼)对当时的形势判断不准,以旷日持久,靡费粮饷为由,力主速战速决,并建议派遣兵部职郎中张若麒前往洪承畴军中商议,名为商议,其实是另一个层面的监军之意。
  洪承畴从实际出发,反对速战。他的作战方针是且战且守,在松山、杏山一带打持久战,拖得久,就对己方越有利,但这个意见与陈新甲完全相左。于是,在洪承畴与清军备战之际,另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同样的在明朝内部展开:在速战与持久战之间,崇祯不断摇摆,终于下了密令:要洪承畴“刻期进兵”,先挑起总决战的战火。而这时,继张若麒后,陈新甲又派了一个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到洪承畴军中,实行监视之意,再三鼓吹“我兵可战”的论断,催促洪承畴出兵。
  历史到这里有着惊人的相似,十几年前,袁崇焕在北京城外与皇太极决战时实行的就是“以逸待劳”的持久战打法,崇祯不信,令其迅速出兵,结果功败垂成,再往前推,我们看发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的稳定战术都是在这些“主战派”恶陷下不得不放弃的,这次轮到崇祯用这招来对付洪承畴了。因为有崇祯密令在先,再有监军在旁边监视,洪承畴不敢违逆,无奈间,只得出兵。
  崇祯十四年(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挥师进至松山与杏山之间,督师援助锦州,两天后他做出了下令进兵的决定,除唐通留守外,其余七镇总兵各率本部兵力集结于松山城附近,粮草囤积于杏山、塔山之间,他自己亲率六万大军抵达松山。这时清军已经先先一步到达在锦州与松山之间的乳峰山上,占据着有利的地势。到此时,皇太极终于等到了与洪承畴总决战的时刻。
  

忠诚的底线(1)
崇祯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明清之间最后一次惨烈的大战松山会战拉开了序幕,双方在乳峰山附近展开激战。
  在这场战斗中,明朝八大镇总兵联手出战,被围困的锦州总兵祖大寿则挥师出门配合,形成里应外合局势,居左翼的吴三桂率全部迎战,锐气一时不可阻挡,而明炮兵营亦发挥作用,与清军的红衣大炮展开了对攻,明清两方,均投入了十成的兵力,十足的精神。这一阵,打得山河失色,喊声惊天,竟然持续两天两夜,明将祖大寿、吴三桂、白广恩身先事卒,奋勇杀敌,竟然数次将清军打退,最后在己方伤员多于对方的情况下,令清军不得不退兵,首战告捷。
  这场战争再次让皇太极领略了吴三桂与关宁铁骑的厉害,吴三桂此次斩首清兵十级,内有头目一人,居各镇第一,获战利品也不少。部下伤亡也比起其他各镇较轻,战斗结束后,洪承畴向朝廷呈报,将吴三桂之功居于首位。
  松山之战,明军初战告捷,但清军凶悍,锦州之围仍然没有冲破。洪承畴此时并无必胜的信心,他曾作了最后努力,向朝廷请令,此时稍作喘息,等待清军粮饷接济不上,半月之后,再做总决战,定会解锦州之困。
  应该承队,洪承畴在决定督师后仍采取“持久战之策”是有利的,这种连拖带打的方式,是逼清军因粮草难继而自困的稳妥打法,洪承畴出兵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粮食给养几乎可以供应一年,打持久战,皇太极是挺不住的。
  不过,洪承畴这个正确的建议,却得不到崇祯的支持。速战的决定依然不能更改,洪承畴只能再次放弃自己的主张。
  而皇太极也的确用兵如神。对他来说,速战是好事。明军刚一行动,他就亲临前线,倾全国之兵应战,他在此征战多年,对地形之熟悉不逊于明军,而对于洪承畴的算计他也了然于胸。八月十九日,在总决战开战不久,他的军队就先到达松山附近的戚家堡。他察看地势后,已经想出了妙策,于是指挥精兵从王宝山、壮镇台、寨儿山、长岭山、刘喜屯、向阴屯、灰窑山,至南海口一线下营,就地挖壕,仅一天工夫,就掘壕三重,每道壕深八尺,宽丈余,“断绝松山要路”,顿时切断了明军饷道,洪承畴原本想要对付皇太极的招数反被对手抢了先。洪承畴大军刚到,清军就包围上来,将明八镇兵与粮道隔开,围于松山城附近。
  当时的情况,明兵为求速战,只携三日行粮,如今饷道被断,清军围而不打,粮食马上吃尽,人心惶惶。洪承畴别无选择,只求速战才能缓解压力。经过几日的苦战,八月二十一日当晚,他召集八大将,决定作战方略,要求他们:“各敕励本部力斗,予身执桴鼓以从事,解围在此一举。”但诸将却担心粮饷不足,主张暂回退回宁远补充给养,以图再战。在这个人心浮动的时刻,皇上派来的监军张若麒不懂兵法,竟然支持诸将的意见,这位监军是陈新甲的心腹,当然不会偏向于洪承畴,而诸将同样各怀异志,为保存自己实力着想,也同意他的看法。张若麒的意见一下子使撤军的主张占了上风,回宁远,与撤退没有两样,此仗未打,就想着撤退,岂不是胜负已定?众将议论纷纷,未有结果。虽然兵部尚书陈新甲派来的心腹张若麒支持诸将回宁远取粮饷的意见,但洪承畴深知,“大敌当前,岂有退师就饷之理”!闯出包围实非易事,但还是鼓励大家:“我们的粮食虽然接济不上,但请诸君明了,守亦死,不战亦死,如若一战或可死里求生,明日一定要苦战,或可求生,大家不要任意行动,望齐心合力。”(《明史纪事本末补遗》)
  尽管战前鼓动会开得热烈,但事实并非如洪承畴想像,他擅打仗,却料不着人心。明朝自崇祯临朝以来,文武群臣的道德底线已经降至零点,军人们各怀心机,都想保存实力,国家利益视同儿戏。此时,各镇总兵见清军凶悍,已经萌生了惧意。其中,八镇总兵中的大同总兵王朴比较怯懦,他为保全性命,竟不顾军令,回营便率本部人马首先乘夜突围逃跑,其他各镇总兵官一看形势不好,谁也不愿先被消灭,于是不服将令,争先拔营,大军顿时一片混乱。吴三桂看到这种现象,他绝不想独留在这里送死。于是,曾经在战场上骁勇如虎的小吴将军,也率领本部关宁铁骑,跑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忠诚的底线(2)
皇太极何等人物,早知道明军会有此举,当夜已经派人安排好了在营外截击。黑夜中,乱成一团的明兵不辨方向,互相拥挤,自相践踏,突然又掉进皇太极早就挖好的壕沟里,清军埋伏多时,此时一拥而上,刀劈斧砍,可怜八镇精兵,未曾开战已经先遭伏击,死伤累累,大批明兵无法突围,逃往山海关东的南海关口,天不助明,赶上海边涨潮,又大都葬身海底。
  各路总兵中,吴三桂对这个结局是早有准备的,从洪承畴布置死战命令的当晚,他就准备好了逃跑的地形,由大路杀出,直奔杏山城。这个做法充分说明吴三桂不想陪洪承畴送死,亦不想自己的精兵为这场注定要输了的战役耗费精力。所以当晚突围,他的军队好整以暇,行动迅速,而且来势凶猛,将清军击得连连后退,竟然杀出一条血路,洪承畴十三万大军,他是第一队突出重围的。皇太极远远观望,见吴军凶悍,军纪严整,这位熟读三国的大政治家竟然又动了爱才之心,感叹:“吴三桂果是汉子!得此人归降,天下唾手可得矣。”(《清太宗实录》)继而下令,“归兵莫遇,纵之可也!”这就是放生的命令了。吴三桂不是傻子,他曾两次蒙皇太极放生,想来心知肚明,他对大清的憎恨之心,应该有别于常人。
  吴三桂逃到杏山安然无恙,而他的恩师和上级洪承畴则被围在松山,八镇总兵中只有两镇未动,其他六镇都跑了,洪承畴身边的十三万大军此时仅得万余人,无粮草,也没有救援,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他曾经最倚仗并一心栽培的吴三桂此时也管不了他了,逃到杏山后吴三桂的军队再次被击败,他与一名部将只身逃往宁远。
  崇祯得知情形后,极为震惊。一方面,他要洪承畴“极力死守,”一方面,责成刘应国、吴三桂、白广恩等诸将收拾残兵,联系杏山、塔山,再图救援,可惜松山一战,清军的勇猛,皇太极的用兵之神,已经吓破了明朝各镇总兵的魂魄,崇祯的再图救援之令竟然无人肯从,洪承畴曾经一心提拔重用过的人,谁也不愿前去救援,这里面也包括洪承畴最看重的吴三桂。
  想当年,袁崇焕被抓,祖大寿相救不成,竟然叛走,为袁督师鸣不平。而今日洪承畴对吴三桂之德不逊于袁崇焕对祖大寿,但两人作风迥异,人品高下自然分出。吴三桂“不战而逃”,弃恩师于荒城之上,其实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保命,二是保兵,他的兵在皇太极的放行下,损失最小,为图个人利益而放弃大局,这是吴三桂的道德底线,在他心中,实力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为此,他可以搞连横之术,也可以翻脸无情。
  崇祯十五年三月,松山城破,在松山“死守”了近半年的洪承畴被部将夏成德出卖,被皇太极俘获。
  松山会战,明廷损失巨大。清兵则大获全胜,歼灭明朝士兵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人,而被海水淹死的明兵“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清太宗实录》)其余溃兵散勇,逃向了宁远,都被吴三桂收留起来。八镇中由六镇总兵溃逃,最高军事统帅洪承畴被活捉,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连失,使稳固的宁锦防线处于瓦解之中。
  但这并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洪承畴和祖大寿随后降了。
  有明一朝,自袁崇焕后,忠心之士几近绝迹,洪承畴临危受命,威望极高,祖大寿死守孤城,海内传德;这两颗明朝最闪亮的巨星竟然相继投降,这个结果对明朝的打击,不次于宁锦防线崩溃。洪、祖两人常年率明军争战,对明朝的军事情况了如指掌,他们反水,自己人打自己人,明军再也没有能与之对抗之人。因此皇太极得洪承畴,竟喜极失态,说:“我们得洪先生,有如瞎子得了引路人,”而其后事实也证明,洪先生真的是大清王朝的一盏明灯,为灭大明立下汗马功劳。
  祖大寿的降则更令群将胆寒。他与皇太极争战多年,在宁远大捷中与袁崇焕一道,击伤清太祖努尔哈赤,杀伤清军多人,实应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举城投降后,皇太极竟不杀反而重用,此举令明军军心溃散,阵脚大乱。
   txt小说上传分享

忠诚的底线(3)
对侥幸逃生的吴三桂来说,恩师与舅父的投降给他的震撼是非常大的,这两位导师的忠诚尺度终于让他明白了什么是官场的终极道德标准,而皇太极对自己的爱惜,他也心知肚明。在历史的漩涡中,他自己已经没有力量抉择,只能任由这股大力将他卷进去。
  世间已无袁崇焕,是崇祯的悲剧。此时,洪、祖相继投降,崇祯手上已经只剩最后一张王牌。这一次,他没有举起屠刀,而是捧上了蜜糖。四城失守,按他以往的作风,率先逃跑的六镇总兵当然斩无赦,但出乎意料的是,崇祯反而给吴三桂加升了提督职衔,并指示他“收残转败”,把各镇残兵败卒总归吴三桂集中管理。丢了城,做了逃兵,吴三桂不但没有被处罚,实力反而增加了。吴三桂明白,不是皇上变得仁慈了,而是他现在已经是明朝最后一张王牌,政治资本的最大化他已经做到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最后的砝码(1)
松山会战之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成了崇祯最后一张王牌。崇祯这时已经无人可用了。其实关宁铁骑压根就不是崇祯的,这一点吴三桂早就知道。这支军队姓吴,这是最后的,也是最重的砝码,当年的袁督师威震八方,可是没有这道砝码的。这道砝码使吴三桂成了满清、明廷、大顺都想得到的人。
  松山会战以后,崇祯把全部希望都放在吴三桂的身上。这时的吴三桂,对明廷与崇祯还是心存感激的,他想练好兵马,与皇太极决一死战。
  但就在这个时候,皇太极突然停止进攻,却将招降的步伐加快了。
  这个改变来自于祖大寿。因为爱才,皇太极使出一切手段,终于成功的收降了祖大寿。祖大寿降后,向围锦的清将诸王许下诺言:“我若归顺,宁远亦可得也。”对祖大寿来说,吴三桂也是他的砝码,有了吴三桂,他在清军中就会令皇太极忘记两人间那刻骨的仇恨,(宁远一战协助袁崇焕重创努尔哈赤,并导致他含恨离开人世)而成为自己保命的根本。而宁远,对皇太极来说太重要了,这是他父亲一生中唯一一次跌了跟头的地方,宁远之后就是山海关,山海关之后,就是大明的心脏了。有人主张血战,但皇太极却从祖大寿、洪承畴身上看到了希望,他相信,以安抚的手段不但可以省却很多的人力财力,甚至还会多一些直取中原的指路人。于是,满清突然大改态度,停止进攻,皇太极颁布了一条法令:凡在锦州的原属宁远等处的官员,一律“留养”保全,不得伤害。这是皇太级安抚政策中非常人性化、有说服力的一条,皇太级颁布此令的真实目的,还是为了吴三桂。
  漫长而又充满耐心的招降工作开始了。皇太极最先是想利用祖大寿在宁远的儿子对吴三桂进行劝降,此计未成。吴三桂下令,寻找祖公子的人一律不得进城。接着,又采用汉官张存仁的计策,皇太极亲自写了一封信给吴三桂,这封信没有结果。皇太极既没有动怒也没有气馁,他又授意与吴三桂有亲属关系及个人交情最厚的人接连给他写信,力促其归降。这里面有吴三桂的挚友张存仁、其兄吴三凤、舅父祖大寿、姨夫裴国珍、表兄胡弘先(为姨母表兄弟,皆系祖大寿外甥)等等。
  这么多的劝降信,吴三桂的反应默然,但是心里不会无动于衷。他的恩师、好友、兄弟都降了,明朝的状况他也知道,但是他仍然没有下决心投降,这不是道德上的压力,而是他在权衡个人的得失。如今他已经爬上了一个高峰,这个高峰上过去站的人是袁崇焕、洪承畴、祖大寿,现在是他。降与不降,这中间的成本哪个更大,他没有想清楚,在这个事情没有清楚之前,他不会轻易做出决定。
  吴三桂当时不过三十几岁年轻,但已经锻炼成了一个非常高明的权力动物,在他的亲属与至交都因劝降不成而深表失望的时候,他依然梦想打出最后一张好牌。
  劝降进行了一年,没有结果,清崇德七年十月,初冬,皇太极准备再次远征,不过,爱才若渴的这位大政治家在出发前还是给他心中的“赵云”写了一封信,这是皇太极以个人名义给吴三桂的一封信,信中写道:
  今者明祚衰微,将军已洞悉矣。将军与朕素无仇隙,而将军之亲属俱在朕处,惟将军相时度势,早为之计可也。(《清太祖录》)
  信寄出后,祖大寿的信也接着到了,依然是劝降,但是吴三桂仍然不降。仗是非打不可了。
  祖大寿劝降不成,曾经提出过一个比较高明的主意,他要皇太极拿下中后卫所,取吴三桂家属,迫使他降清。这个主意提出还没有实行,吴三桂突然来了复信,这封信是直接给祖大寿的,当然也在第一时间内落入了皇太极的手中,信中以晚辈的名义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并言明了自己不降的决心。这封信看似平淡,但对皇太极来说,却捕捉到了吴三桂微妙的心理活动,他认为吴三桂的内心已经开始犹豫了,劝降信有了结果。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最后的砝码(2)
在《清太宗实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清太宗在阅完吴三桂回信后,又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尔遣使遗尔舅祖总兵书,朕已洞悉。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此机会,殊可惜耳。(《清太宗实录》)
  这可能皇太极给吴三桂写的最后一封信吧。这个时候,吴三桂内心的犹豫是有原因的。李自成的军队已经逼近北京了,清军的厉害自己也尝过了,这时的他,何去何从,已经难以看清。在他内心深处,他当然盼着能做明臣,取得盖世功名,但是形势所迫,已经非人力能达到了。
  皇太极看出了他的想法,正想再有一步行动时,非常不幸的是,常年积劳成疾终于彻底搞坏了他曾非常强壮的身体。清崇德八年(一###三年)八月,皇太极突然病逝。这个一生善待汉人降将,欣赏忠臣烈子,并因此深爱吴三桂才华的帝王,终于没有机会亲自招降这位心仪已久的将军,就与世长辞了。
  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位,称世祖,改年号顺治。因为他年龄太小,众人推举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由此进入了满清另一军事强人多尔衮专权的时代,也标志着中国历史再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由于为皇太极办丧事,满清暂时停止了军事活动。一个月后,皇太极丧期未满,济尔哈朗、多尔衮与诸王贝勒大臣便做出征宁远的决策,凡出征的将领大臣先除丧服,为出征做准备。
  多尔衮名为征宁远,实际是攻取宁远以西至山海关之间的中后所、中前所、前屯卫三城。这一招釜底抽薪之计极为高明,他们要占领防守薄弱的前屯卫三城,从而切断了宁远与大本营山海关的联系,把宁远变成一座孤城。
  满清非常幸运,在主心骨皇太极辞世后,他们遇到的刚过三十的硕睿亲王多尔衮同样是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奇才。通读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四年的历史属于几个青年人的角逐,其中李自成最大,三十九岁;吴三桂、崇祯、多尔衮,都在三十三四岁的年纪,几个刚过三十而立的青年,各自拥有着完全不同的个性、能力和际遇。而多尔衮的参与,更让这场角逐加快了步伐。
  三所的明军哪是多尔衮的对手,前后不过七八天,很快就被清军连连击败。一切如多尔衮所愿,宁远终于成了孤城,不过,唯一遗憾的是,吴三桂已经把在中后所的家属们提前转移到北京了。这让祖大寿在皇太极生前献的那条妙计,未能得逞。数年前,祖大寿曾固守锦州多年,这次轮到吴三桂了。吴三桂与宁远城的命运已经紧紧连在一起了,多尔衮的大军压到城外,他的处境和当年的祖大寿多么接近!
  就在进退两难之间,吴三桂和他的关宁铁骑迎来了一###四年。这年春天,崇祯突然下了一道圣旨,调吴三桂回师勤王。
  回师勤王的原因是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打下了山西,北京危机迫在眉睫,回师勤王的意义还有一个,那就是放弃在明朝军事史上曾占据过重要位置的重镇宁远,回师后撤,从此后,宁锦防线彻底崩溃,除了一座山海关,明朝再没有其他的屏障。
  不知此时吴三桂的心情如何。他在宁远多年,放弃宁远,意味着也同样放弃大明江山在辽东的所有势力,他的父辈、叔伯辈与满清的最后较量,竟然如此告终?不过,还有一件事也在刺激着他,他以三十三岁的年纪被封为“平西伯”,位极人臣,现在是帝国的唯一的希望,只要明不亡,他就是帝国最大的功臣,但明若亡了,他也将一无所有。可是同样的,留在宁远,他也要面临着多尔衮的强大势力,去留之间,均是输赢一线。
  这个时候,带着非常矛盾的心情,吴三桂准备撤出宁远。
  这是一次艰难的撤离,除了他自己的四万军队,还有辽东百姓七八万人,当年四镇被破后很多人口都流动到了这里,这还不包括辽民和士兵家属。所有的人都不愿留在宁远。宁远已经是死城,等待着满清军队来接管,吴三桂也不能不为这些子民着想,只能把宁远及其附近的兵民全部迁入山海关内,但这样一来,就给撤退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事。
  

最后的砝码(3)
吴三桂为了这次撤离做了精心的准备。崇祯十七年三月初十,他率军民号称五十万众,携带着官方文献及私人著述等多种物品,遗弃了明朝苦心经营近两百年的宁远孤城,向山海关进发。这一路上,百姓背离家乡,妇幼老少啼哭之声不绝于耳,车挤马嘶,拥挤不堪,每天行路不过五十里,速度非常缓慢。
  吴三桂与军民同行,仅以部分骑兵先入关。对他来说,这个局面虽然混乱,但是并非有多么不安全,因为清军占领了中前所三城后,为保存实力,没有接着再追,多尔衮知道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抵达北京,于是他力图收下宁远,看准事态发展再伺机而动。
  吴三桂的军队以每天几十公里的速度行进,当然不可能及时到达北京。吴三桂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可能想起了当年的袁崇焕,所以不愿捷足先登,他甚至宁愿让其他几路勤王军队先与农民军交战,而后坐收渔人之利,这样既保全自己实力,又能与各镇总兵分享“勤王”之功,何乐而不为?从宁远至山海关,只有两百里路程,以关宁铁骑的速度,日行最多两个白天一个夜晚就可达到,可吴三桂在路上却整整走了五天。这五天对于崇祯来说,是世上最漫长的日子,对于吴三桂来说,又何尝不是?这位年轻的帝国的希望之星,毕竟不是忠心为主的袁崇焕,也并非崇祯想像的克已为公,他是老练的政治动物,在国家利益与一己利益面前,他永远会选择后者。
  农民军不等吴三桂,也不会等崇祯,三月十六日,吴三桂与宁远军民进了山海关,总兵高第接应,吴三桂将百姓分驻在山海关附近昌黎、乐亭、滦州、开平等各州县。这时的他内心极为矛盾,明知要实现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又迫于君命难违,于是他继续向北京行进。率所部继续向北京进兵。这时大顺军已经打到了家门口,崇祯急了,命人再次催促吴三桂,但吴三桂的军队却仍然行进的非常缓慢。
  吴三桂的如意算盘打空了,这一次,他没想到的是,各地勤王的军队几乎是不战而降,这里面包括八大总兵里的唐通、白广恩,大顺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就顺利打下了北京城。
  三月十九日,城破,崇祯没等来他心中的希望,上吊自杀了。
  这北京失陷的消息,很快传来。尽管明知道可能是这个结局,但是吴三桂依然非常震惊,他没想到的是,结局竟然来得这么快,而且这么彻底,没有一点后路,这个时候,“勤王”已无实际意义,他马上命部下拨转马头,回师山海关。
  明朝天下亡了,最后的希望也没了。吴三桂拔兵回师,也同样是为了保持他最后的四万军队。此时对吴三桂来说,同样是一个希望破灭的时刻。当他返回山海关时,他发现自己彻底的成了一个孤魂野鬼,“多余的人”,明室江山没有了,他这个“平西伯”也变得一文不值了。
  大明的亡国,对吴三桂的感觉,就如同大树没有了根,飞鸟没有了栖枝,他没有任何依靠了,但是,他还有最后的砝码,这个砝码,就是关宁铁骑和山海关。
  可是这个砝码同样的令他没有一点信心和把握。他所拥有的最后一片土地,就是这曾经固若金汤的万里雄关,但是,如今,却是一个内外临敌的局,内有李自成,外有多尔衮,何去何从?他没有一个定数。
  山海关在那一刻注定要凝聚历史的风云际会。李自成,多尔衮都想到了这个环节,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八大镇各将领纷纷投降,唯有最强的吴三桂势力仍然未降。而山海关外,就是更加难对付的多尔衮势力,山海关距北京仅几百路程,又跟清兵一关之隔,如果两者联手起来,大顺王朝就危险了。李自成意识到了这一点,也曾想尽早的占领山海关,以绝后患,他曾派明降将唐通、白广恩率部东攻滦州(河北滦县),作为夺取山海关的第一个步骤。李自成的这个作法是有些轻率和短视的,真的要打,应该找和吴三桂旗鼓相当的人物,李自成军中,打仗最厉害的是权将军刘宗敏,可惜的是,刘将军此时正忙着玩“追饷”,没有时间,剩下比他差一点的李过也在挟妓作乐,没有兴趣,李自成竟然让吴三桂从前的战友们担起这个重任,于公于私,唐、白都不是吴三桂的对手,于是,这次进攻失败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最后的砝码(4)
崇祯死后,吴三桂驻师山海关,按兵不动。这个时候解决山海关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