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妈妈应该为上小学孩子做的50件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使人变得十分敏感,经不起任何刺激。
  著名的精神分析家阿德勒曾说过,所有的人都有那么一点自卑,无论他是高官巨贾,还是市井贫民,概莫能外。阿德勒还指出,人正因为自卑感所以欲求自我超越,才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说,适度的合理的自卑也是有一定的益处的,但过分的自卑则使人什么事都不敢尝试,这种人会与成功越来越无缘。
  造成孩子自卑的原因中固然有许多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但是,作为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成员——妈妈,对孩子自卑的发生与消除都有密切关系。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和评价、妈妈与孩子间的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及日常的接触,对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恢复或增强自信心都具有重要影响。当孩子发生了不幸或受到挫折,最需要有人安慰和肯定时,妈妈有没有拍拍他的肩膀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当孩子做错事或没达到要求时,妈妈有没有告诫自己要远离处罚?当孩子为自身的缺陷而妄自菲薄时,妈妈有没有开导他们这点缺陷并不是生命的全部?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在这些情况下,妈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妈妈应该这样做】 。。

第23件事 引导孩子战胜自卑(2)
面对自卑的孩子,妈妈应该这样做:
  1。帮孩子弄清自卑感产生的原因。
  只有找到了小学孩子自卑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帮助。很多孩子自卑是由于自己的身体特点、家庭因素、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因此需要得到家庭和学校方面的引导。针对个人的原因,妈妈可以利用面质法、理性情绪法等帮助孩子消除自卑。
  2。引导孩子全面地评价自己。
  自我评价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的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自我认识,是指自己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妈妈可以引导孩子自评和他评,让孩子列举出自己的优缺点,并分别写在一张卡片的正反两面,再请其他的同学在另一张纸上列出孩子的优缺点,两者比较,以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并提醒孩子多注意自己的优点,以增强自信心。
  3。建议孩子使用小目标积累法。慧慧的妈妈是个自由撰稿人,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一些文章。在妈妈的影响下,慧慧自小也爱写作。看到妈妈发表了几个中篇小说之后,慧慧也萌发了写“大”文章的愿望,可是慧慧把妈妈的小说的字数数了一遍后,叹气说:“哎呀,太长了,我可写不了呢!”妈妈就告诉她:“可以一点一点来啊。”于是,妈妈帮助慧慧制订了一个写作计划,每天晚上写作200字。就这样,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慧慧终于写出了自己第一个超过两万字的作品。很多小学孩子自卑,往往是由于对自己要求过高,把自己已经取得的小成绩淹没在对大目标无法实现的焦虑中,心理上就常常笼罩着悲观、失望的阴影。孩子可以自己制定一个个能在短期实现的小目标,引导自己向后看,从已经实现的小目标中得到鼓舞,增强自信。随着一个个已实现的小目标的积累,不仅会积累成一个实现大目标的动力源,还会使孩子形成足以克服自卑的信心。
  4。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莫顿曾提出“预言自动实现”的原则,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实现预言的倾向。在孩子心灵的眼睛面前,长期而稳定地放着一幅自我肖像,孩子会与它越来越接近。所以,如果孩子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当感到信心不足时,孩子应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把“别紧张,我也行”、“我一定能成功”之类的话写下来,或者大声说出来。
  5。妈妈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妈妈的要求要适当,不能苛求孩子。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应该与孩子实际的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孩子取得成绩,妈妈应及时表扬、鼓励,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平时学习成绩差、考试总不及格的孩子,妈妈应以关心和安慰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给孩子以耐心的指导,一步步地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渐树立自信心。
  6。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莉莉上小学二年级,自尊心特强,每次考试或平时老师的随堂提问、小测验,如果觉得自己表现没有别人好,回家就哭。妈妈鼓励她说没关系下次考好就行,但她还是不听,自己在作业本上把回答错的问题,重新写上好几遍,甚至几十遍,妈妈不让她写都不行。面对自尊心如此之强的孩子,妈妈特别注意尊重她,从来没有强迫和打击过她。自尊心是孩子健康向上的基石。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树立自尊心非常重要。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如果做错事,自己就很内疚。如果妈妈再对他冷嘲热讽,甚至拳脚相加,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破罐破摔”,越来越差。这时妈妈应关心、体谅孩子,对他说人人都会犯错,只要知错就改,下次不犯就行了。这样,孩子会排解消极情绪,逐渐恢复自信。
  自卑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克服它也需要一个过程。妈妈应该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在妈妈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孩子一定会逐渐克服自卑,建立自信,更加健康地成长。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24件事 正确疏导,使孩子不再逆反
现实生活中妈妈们常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脾气越来越犟了,刚要说孩子几句他就十分厌烦,想让孩子这么做他偏那么做,不想让孩子那么做他偏与你唱反调。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所谓逆反心理,严重的表现就是有意不听家人或老师的话。大人不让做的他偏要做,大人让他做的他又偏不做;明明知道是对的也不听,故意和大人对着干。逆反心理如果引导、处理不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李西闽是个9岁的小男孩,外表文静,可在家里,他会骂人、打妈妈,甚至吃报纸。妈妈去咨询教育专家,说:“刚发现他吃报纸时,全家人都很吃惊,反应很强烈,都争着说哎呀宝贝不能吃不能吃,可你越急,他越吃得欢,两年来,家人都愁坏了!”
  专家说:“这就是孩子逆反心理的表现,也许看到家人急,孩子会觉得高兴、痛快。看到他吃纸,家人不要表现得大惊小怪,要试着顺着他,就说,吃吧,吃吧,你觉得好吃你就吃,要装出无所谓的样子,孩子看到你这样,一吃不好吃,他也就不吃了。”
  听专家这么一说;妈妈就试着这样教育李西闽;果真有效。上述案例很值得我们学习。叛逆是一种极端的逆反心理。有了这种心理的孩子,经受不了批评、挫折和压力。本能地任性胡来、我行我素,根本就不辨是非、不识好歹,只要有悖自己的意识,就要对抗,这就是叛逆性格的行为逻辑。
  一般而言,叛逆是孩子生命周期发展的必经阶段。对叛逆的孩子,不主张使用强压的做法。这种做法,虽然能显示妈妈的威风,却会在孩子的心里造成更大的阴影,从而激起孩子更甚的叛逆心理。
  【妈妈应该这样做】
  要消除上小学的孩子的逆反心理,妈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与孩子保持平等的关系。
  有些妈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认为孩子理所当然应该听妈妈的,他们习惯于对孩子居高临下,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要求孩子对自己唯命是从,孩子稍有些不顺从,稍有些异议,便采取高压政策把孩子的嘴堵上。但是这些妈妈忘了,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他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简单地服从和遵守妈妈的命令,当他认为自己对的时候,他会坚持己见,当他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妈妈公平待遇的时候他会逆反。因此,要想减少孩子逆反行为的发生,妈妈必须改变原有的做法,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沟通交流。
  2。冷静处理孩子的逆反行为。香香是个特别淘气的孩子,每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又哭又闹。妈妈脾气不是很好,每当香香哭闹的时候,妈妈就十分心烦,很想打香香一顿。但是,妈妈总能在关键时刻克制住自己。既然不会打香香,妈妈就扔下香香一个人哭闹。过一会儿,等香香一个人哭闹得没意思了,妈妈的气也消了。妈妈就会回过头来跟香香讲道理。上小学的孩子一般不太懂得控制自己,当他对大人的管教不服气时,他可能会情绪比较激动,可能会冲大人发脾气,可能会有过激的言语和行动,这时妈妈千万不要跟着孩子一起急,要想办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绪,可以先把事情暂时放一放,让孩子看一会儿动画片,出去与小朋友玩一会儿,或者呆在房间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孩子的气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等到孩子心平气和之后再来和他说道理。
  3。批评孩子要把握好分寸。
  要想减少孩子的对立情绪,妈妈不能滥用批评,批评孩子前先要弄清事情的原委;批评孩子时要分清场合,不要当众尤其是当着孩子同学和朋友的面批评孩子;批评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要贬低孩子的人格;批评孩子时要考虑到孩子的情绪,要选择孩子心情比较好的时候,不要在孩子心情烦躁的时候对他说三道四。最后有一点很重要,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对孩子要多些表扬少些责怪,要经常想想孩子的长处,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找寻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孩子平时受到的表扬和鼓励多了,犯了错误也会更容易接受妈妈的批评。
  4。要多多理解孩子。门门是个六岁半的男孩,上一年级了,但学习成绩很不好。老师说他好像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妈妈很费劲地教他,甚至爷爷奶奶一起上,效果还是不理想。如果折腾急了,他就开始耍无赖。你让他做什么他就不做,不让他做他非做。妈妈和他交流以后当时好一点,但是过不了几天又不行了。后来,妈妈参加了一个家庭教育讲座,才明白自己没有理解小学生身心发育的规律,而是按照自己的观点强行施加给孩子,才造成这样的局面的。所谓理解万岁,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成人的理解,渴望妈妈不仅能照料自己的日常起居,而且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的逆反就是由于得不到妈妈的理解而造成的。一个好的倾听者往往比一个雄辩的批评家更能有效地解决孩子的逆反问题。在充分了解了孩子所思所想之后,妈妈可以对孩子的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和判断进行修正,可以明确地指出他的哪些想法和判断是不对的,是妈妈不能同意和接受的,但在否定孩子的同时,妈妈也有必要表达出对他的充分理解,孩子如果感觉妈妈态度是和蔼可亲的,是能够理解自己的,是能够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的,他自然也会乐于接受妈妈的意见,而不会再与妈妈对着干了。
  5。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有些妈妈没有给孩子做好表率,夫妻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在家里经常口角不断,遇到事情不懂得协商解决,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为了一点点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无休止地大吵大闹。孩子眼里平时对大人的这些做法看多了,他就自然会受到影响,自然就会跟着大人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逆反的习惯。因此,为了使小学孩子更服管教,做妈妈的必须首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是否给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是否给孩子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要求孩子做到的妈妈自己有没有做到。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25件事 帮孩子走出孤独的阴影
孤独是指人的社会交往动机、合群行为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有的妈妈对于孩子保护过度,从小就将孩子封闭在“象牙塔中”,使他们与外界隔离,虽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可以避免外界“病毒”的侵扰,但是同时也过滤掉了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这类孩子最容易体验到孤独的情绪,没有人和他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和成长的烦恼。
  孤独让孩子失去了友谊的温暖,感受不到融入集体的快乐与自信。长期独处的孩子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冷漠,将来很难融入社会。因此,对孩子的孤独症,如果妈妈不及早进行积极的矫治,将会影响他一生的事业和幸福。
  不要因为害羞而独处,不要因为挫折而独处,不要因为怕受骗而独处。唯有敞开心怀对人,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不论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孤独不可能帮孩子解决,唯有让孩子融入群体之中,孩子才不会害怕。孙荆山,9岁,上小学三年级。孙荆山小时候,妈妈由于工作原因,将他交给爷爷奶奶抚养,六岁时,他才回到妈妈的身边。孙荆山的父亲忠厚老实、不爱说话;母亲却脾气暴躁,常与邻居、同事发生纠纷,还嫌老公窝囊无能,并常因一些小事向老公和孙荆山发火。孙荆山也因从小不在妈妈身边生活,从感情和生活习惯上都不太适应他们。
  但他更不能忍受的是母亲蛮横粗暴的态度,也不能理解父亲对母亲的听之任之,因而认为在这个家里根本不存在快乐、温暖、友善和亲情。他总是把自己关在属于他的那个小空间里,做完功课便蒙头睡觉。在学校里,看到同学们喜笑颜开的样子,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听到同学谈起妈妈的话题,他在羡慕的同时,深深地感到自卑和无奈。
  孙荆山木然的表情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使同学们感到不易接近,纷纷远离他,这更使他觉得孤独无助,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理解和接受自己。
  他很少与别人说话,即使在集体活动中也会感到孤立无援。时间一长,他无论做什么事都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心中的那份孤独、寂寞和空虚时时刻刻在折磨着他。上课时他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学习成绩不断下降,整日心情十分压抑,性格也越来越孤僻、怪异。孤独封闭是一种很不健康的性格特征,一个人如果长期被孤独感所笼罩,势必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心理也会提前老化。正像孙荆山,他长期情绪抑郁、精神委靡、多愁善感、寡言少语,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引不起他的兴趣和爱好,因而对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除了上学、吃饭、睡觉之外,他再无其他生活内容,缺少情趣和亲情,没有朋友和知己,遇事总感到困难重重,社会适应能力相当低。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萌发各种社会动机,形成合群、归属的心理需要。当这种需要获得满足时,合群行为和归属感得到强化,就会产生友爱、欢悦的心理体验。相反,当一个人的合群行为和归属感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感到孤独、寂寞和忧愁。长期被孤独感困扰的人,内心的感受会固定下来,形成孤僻的性格。
  孤僻者被沮丧、消沉、自卑、抑郁、忧愁,甚至仇恨、愤怒等有害情绪所控制,心情烦躁不安,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长期的孤独感还能明显地改变人的生理环境,降低人体免疫力,使人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严重的孤独症患者一旦患病,由于平时离群索居,不与人交往,因而缺少来自别人的关心和安慰,倘若一时想不开,很可能失去战胜病魔的信心,甚至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从而走上轻生的绝路。
  【妈妈应该这样做】
  面对孤独的孩子,妈妈应该怎样办呢?建议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交往。鱼鱼是个胆小孤僻的孩子,没有一个伙伴,在学校里独来独往,回到家中也不出门,周末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妈妈见鱼鱼这样,很是担心,就鼓励鱼鱼试着跟同学多交往。开始的时候,鱼鱼总是害怕,还因为不善于交流,跟同学闹了很多矛盾。但是妈妈总是鼓励和帮助鱼鱼。渐渐地,鱼鱼有信心了,也交到了几个好朋友。尽量使孩子和同学在一起,共同探讨学习,切磋人生,通过广泛的交往寻觅知音。有些孩子虽然身边常常朋友成群,但是真正能与其分享快乐和忧愁的却没有几个,所以也会感到孤独。因此,培根说:“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有了知心朋友,小学孩子彼此之间就能相互信任、相互理解,高兴时有人分享快乐,悲伤时有人分享苦闷,感情有所寄托,就不会感到孤独了。2。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五年级的常浩,以前是个孤僻的孩子,但是现在他的朋友很多。在二年级的时候,妈妈看到别的孩子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谈论某个话题,而常浩什么都不懂,只是站在旁边傻傻地听别人说,妈妈就决心培养常浩的多种爱好。经过一番努力,妈妈终于培养出了常浩的多种爱好,而每种爱好都让常浩交到了几个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孤独的孩子往往兴趣狭窄,如果兴趣广泛,孩子便能在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活动中寻找乐趣,充实生活,当一种活动不能满足孩子自己的需要时,还可以进行另一种活动。另外,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的人,也容易广泛地交友,这可是治疗孤独的良药。
  3。让孩子正确看待孤独。
  有的孩子喜欢嘈杂的环境,总希望有人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即使是很短暂的孤独也不能忍受。其实,作为正常的心理现象,适当的孤独也没有什么不好,它可以使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也可以使模糊的思想变得清晰起来。就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的那样,独处是人的需要。妈妈要让孩子把孤独看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设法去战胜它、超越它,那么孩子就会在短暂的孤独中享受到某种欢乐。('EXC')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