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成为崇祯以后2-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望对他还不错,他怨恨白莲教却不怨恨孙可望。
  就在李定国犹豫的时候,官军一排火枪齐射,首当其冲的孙可望连中数枪,扑倒在地。当白莲教众把孙可望抢回吴村的时候,孙可望已经站不起来了。白莲教最后一次突袭突围的行动宣告失败。
  黎明,硝烟笼罩的吴村之中,竖起了白色的降幡,官军看到那降幡,立即发出了阵阵欢呼声。“放下武器,自动站成一排,双手捂住脑袋走出来。”按照军规,官军在吴村外大声对白莲教众喊话。
  白莲教能走的教众不到三四百人,剩余的不是战死就是受重伤,刘肇基不得不派出部下进村进行受降工作。
  李定国心系孙可望,他找到刘肇基,把情况一说,最后道:“将军,找到孙叔叔,能不能给他一口棺材……。”在李定国来看,孙可望中了好几枪绝对活不成了。
  刘肇基没让李定国说下去,道:“小子,有情有义啊!不错,那个什么孙可望,也是一条汉子,明知是死也不放弃,我最敬重这样的汉子,你放心吧!找到他之后一定厚葬。”
  在白莲教的俘虏口中得知孙可望还没有死,让李定国很高兴惊喜,他欠孙可望一个人情,希望这次能还上,他觉得刘肇基对自己很不错,倚小卖小之下,说不定刘肇基会放孙可望一条生路,再不济就让孙可望和自己一样投靠官府呗!那个白莲教又没有什么好留恋的,都是骗人的玩意。
  白莲教的俘虏指着一个残破的房屋说道:“我们的头领就在那里。”他说话的时候,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的神色。
  李定国头前开路,蹦跳着跑进破屋中,入目的几具死尸把他吓了一跳,在破屋比较完好的那一面墙下,躺着一个身上裹着布条的男人,李定国仔细一看,不是孙可望还是谁呢!
  “孙叔叔……!”李定国来到孙可望身边,一边轻轻推着孙可望一边呼唤,等他见孙可望睁开了双眼,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心说只要人没死就好。
  孙可望的伤势非常重,恍惚之间听到有人召唤他,他睁开眼睛发现是李四的儿子,不禁疑惑道:“我……我这是在哪里……。”
  第一四二章 【坏心眼好毒计】
  刘肇基进来,已经有人告诉他谁是这支贼军的指挥官了,他看看伤势颇重的贼头,轻轻摇头,根据他的经验判断,这个贼头恐怕活不了多久。
  李定国见孙可望的神智有些恍惚,说道:“孙叔叔,你不要说话了。”他转头对刘肇基道:“将军,能不能让郎中过来看看……。”
  这时,孙可望才看见周围还有其他人,当看见刘肇基一身官军服饰,他的眼睛骤然睁大,顿时,脑筋也清明了许多,想起自己为什么躺在这里了。
  刘肇基摇了摇头,道:“他没有救了,你跟他说一会话吧!我出去看看。”原本刘肇基还想问贼头几句话,可这个形势还问什么呀!
  孙可望突然笑了,道:“你……想走……临死我也要赚几个……。”在孙可望被抬回破屋之后,他情知自己命不长久,因此叫手下天明后投降,也知道官军的头目会来找这支白莲教队伍的头,他早就准备好该怎么做了。
  李定国突然闻到一股硝烟味,见孙可望的身后冒出烟雾,问道:“孙叔叔,你后面怎么会冒烟呢?”他说着想去查看一下。
  刘肇基久经沙场,顿时明白贼头身后的烟雾是什么了,一把抓住李定国就往外跑。孙可望哈哈笑道:“死吧!大家一起死……。”
  轰的一声,本就残破的屋子随着爆炸声化为一堆瓦砾,烟尘笼罩着废墟很久才散开。闻讯赶来的官兵得知主将在废墟下面,马上动手开挖。
  刘肇基和李定国终究慢了一步,加上孙可望身后的那个土制炸弹威力不小,当官兵们把他们俩从瓦砾里挖出来后,刘肇基已经昏迷不醒,李定国还不错,能挣扎着站起来,他来到刘肇基身边,摇着刘肇基道:“将军……将军……。”
  刘肇基被李定国一摇晃,呻吟着醒来,指着李定国道:“我……我让你……顶……。”话还没说完便又昏迷过去了。
  刘肇基的本意是想说,我让你顶的差点没命。原来他拉着李定国往外跑,被爆炸的气浪向外推,李定国的脑袋正好顶到了他的后心,当时就把他顶背过气去了。
  李定国傻了,让他顶?顶什么呀?难道是让他顶替刘肇基的位置?绝对不可能啊!刘肇基以下还有不少将官,抡也抡不到他。
  当刘肇基的糊涂之言被同样曲解的亲兵转告给其他将官后,将官们也都傻了,他们都是军中精锐,临离开崇祯皇帝的时候,崇祯皇帝对他们耳提面命,让他们要听从刘肇基的指挥,可面对刘肇基的这个命令,他们不知该何去何从。
  洛阳城外的明军大帐中,吴三桂皱着眉头说道:“皇上,算算时间,这军粮早该到了,可末将派出的侦骑已经探出百里,仍然没有粮车的踪影……。”
  我轻轻点了点头,昨天宋献策跟我提过这个情况,几万人的人吃马喂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旦断粮断炊,后果极其可怕,“朕已经派人去催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
  帐内的两个人正说着,宋献策脸色阴郁走进帐中,道:“皇上,紧急军报。”本来急报都应先传到崇祯皇帝手中,可这封浸血的急报太过重要,宋献策不得不先过目看看内容,思考对策。
  “什么……杞县失守。”我看过急报,顿感头重脚轻,急报上说的清楚,攻破杞县的是白莲教的贼军,杞县的守军全军覆没,杞县也被洗劫一空,至于具体情形则不得而知。
  宋献策抽了口气,道:“白莲教没有增援洛阳,而是千里穿插渡过黄河取得杞县,实在出乎我们的预料,布置在太行山侧的骑兵也失去了作用,实在是失策,乃臣之罪也。”虽然做出决定的时候崇祯皇帝举双手赞成,但是承担责任的时候,他这个参谋总长不得不先把责任揽在身上。
  粮草不继加上原定的作战计划被打乱,我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闭着眼睛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决定,脑袋混呛呛疼的不得了。
  宋献策见吴三桂还要说话,轻摇双手示意他出去,待吴三桂走后,他道:“皇上,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我睁开眼睛,道:“朕失态了。”正如宋献策所说,遇到的问题都不是特别严重,之所以让我感到手足无措,是因为那太出乎我的预料了。
  “咱们手中的兵力不足,围攻洛阳还只做到表面,想要攻打洛阳有些难度,南方增援的部队还要半个月才会陆续赶到,这个当口白莲教又南渡夺取了杞县,我们的部署要重新制定了。”我敲着脑袋对宋献策说道。
  宋献策的脑袋高速运转着,顺着崇祯皇帝的思路他说道:“洛阳这里此时不得不动,我军粮草不继,这个消息一旦泄露大事不妙,而想隐瞒也隐瞒不了多久,存粮不过能支持十天而已,臣有一策能缓解眼前的危及。”
  听到崇祯皇帝让自己接着说,宋献策道:“在开封那里接受的徐龙星的两万叛军一直是臣的心病,那些降卒是半路所归,很多方面不能保证跟皇上一条心,在这个时候不妨消耗他们,一来能给洛阳的贼军造成大军压城的迹象,另外一方面,也可减少军粮的消耗……。”
  宋献策这一招乃是毒计,让新附的人马打头阵,既可以给敌人造成压力,又可以减少军需支出,我没有理由不赞同。
  “杞县的贼军不能放任不管,皇上可以下旨让河南全境的官绅出头,让他们自组乡勇保境安民,有功绩者,皇上亲自嘉奖等等,务必要遏制住贼军在河南东部的发展势头。”宋献策歇了口气接着说道,“贼军破杞县是在四天前,除了得知杞县被破城外一无所知,当务之急是派出侦骑查探破杞县之贼军的情况,另外要快马通知河北的刘肇基,让他马上南渡追剿河南东部之贼。”
  第一四三章 【冒烟起的心虚】
  自从李自成占据洛阳,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头一个原因是跟白莲教总部的联系不太顺畅,最近十天以来更是没有任何联系,第二个原因是面对官军有很大的压力,虽然官军还没有攻打洛阳,可每天都会放数十发炮弹,弄的洛阳城内人心惶惶,他手中虽然也有一些火器,可还没奢侈到供他跟官军玩远程虚射的程度。
  “大哥,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头,咱们的消息早就传到教主那里了,这么多天了怎么还没动静呢?眼下官军围城给我们造成了无法抵挡的架势,一旦官军真的攻城,我们恐怕真的抵挡不住啊!”左金王今天一早上城头溜达了一圈,面对城外官军压城之势,他的脑袋有如百只老鼠在啃咬。
  李自成看看左金王,没有说话,他的心里在琢磨徐龙星曾经跟他说过的话,当时他没有在意,现在想想,一切无不暗合徐龙星当时所言,难道他徐龙星真的是神仙不成?“轰……l”一声巨响,让张口欲言的李自成腾地一下站起来,道:“不好,官军攻城了。”
  左金王一擞嘴,道:“不会,那些孙子哪天不放几炮,要是不打炮那才奇怪呢……
  l”
  “不对,肯定是攻城了,马上擂鼓。”李自成打断了左金王的话,对着天空打炮和炮弹击打城墙的声音绝对不一样。
  一个飞跑进来的小卒印证了李自成的猜想,“不好了,官军攻城了,南城被破开了一道缺口……。
  两排火炮喷射着火舌轰向洛阳城。当硝烟消散一些后,我拿起望远镜望向洛阳城,对第一轮的打击效果非常满意。
  宋献策见崇祯皇帝点头,马上下达了全面攻城命令,说是全面攻城,打头阵的却是新进投降的徐龙星的那批人马,后头的督战队才是朝廷的嫡系部队。
  在火炮的掩护下,明军对洛阳城发动了第一次全面攻击。担任先锋的明军是新附之军,凭借着一股锐气倒是把白莲教的贼军给镇住一会,可当真正玩命的时候,ik&…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经过真正血火洗礼的军队,很快就到了崩溃的边缘。
  我透过望远镜看着不断倒下的新附之军,心中的不忍触动一闪而过,转头对宋献策道:“你说的不错,他们看似好看,一到真正的实战就现出原型,怪不得徐龙星当初会抛弃这些人,战斗力真是太过低下了。”
  宋献策叹了口气道:“这些人的命运早就注定了,他们之前不过是拿着锄头的农民,让他们拿起枪炮,实在是为难他们了。。…。”
  我摇摇头,道:“时间啊!只要给我们一点时间,这些农民一样会成为精锐之师,可惜世上没有如果,只有能活下来的那些人,才值得我们给他们饭吃呀!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没有丝毫情感可以讲的。”
  “皇上,南城的抵抗很顽强啊!”宋献策很赞同崇祯皇帝的话,他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发现南城虽然被炮火轰塌了一段城墙,可那些新附之军却无法越雷池一步。
  李自成亲自在南城指挥作战,面对官军如潮水般的冲击,他脑海中想到的只有如何保住洛阳城,保住自己的果实。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叫老百姓烧油,烧开水,如果城破了,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
  李自成见自己的心腹士卒还愣着,怒喝道。
  自从占据洛阳以来,李自成在宣传上没少下功夫,虽然不能做到让老百姓跟他“同仇敌汽”,但是多少让老百姓害怕崇祯皇帝会报复,迫使老百姓跟他站在同一战壕内。
  响应李自成的不到洛阳老百姓的十之三四,但是这个人口众多的城市的十之三四人口何其多哉!算是帮了李自成的大忙。
  新附之军在督战队的督促下硬着头皮攻城,面对城上倾斜下来的沸水、滚油,滚木雷石,如蝗羽箭,他们基本上己经麻木了,机械性的踏着尸体前进。
  “皇上,要不要调集火炮将那段城墙轰塌。”宋献策大约计算了一下,在那段半截城墙下,明军损失了大概一千多人,虽然损耗是他的目的,可损失实在出乎他的预料。
  我舔舔有些干裂的嘴唇,放下望远镜摇头道:“不必了,再打一会,今天就到这里吧!
  免得影响我军的整体士气。”
  宋献策点点头,道:“皇上,贼军不过万人能如此守城,可见城内的百姓帮着贼军出力呢!要不要……。”按照宋献策的意思,此时应该让城内的百姓知道帮着贼军没有好下场。
  “现在什么都不用做,先这么打三天吧!三天之后再看看。”我见天色己经晚了,道:“收兵吧!”
  身为督战队长官的吴三桂来见崇祯皇帝,道:“皇上,此战战死三千多新附军,伤者不下三千。”
  我看看宋献策,道:“损失不小啊!虽然是没什么战斗力的部队,但也能检验出白莲教的贼军战力不俗,就是咱们的嫡系部队攻城恐怕也得付出一定的代价啊l”
  “攻城自古以来就是难缠的活计,皇上又不准用火饱轰塌城墙,新附军攻城自然困难重重,如果真想攻下洛阳城,只要用打炮将城墙轰塌,拿下洛阳还是很容易的。”吴三桂觉得新附军跟辽东铁骑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长白突然提醒了联,日间攻城的时候,白莲教的贼军也有冒烟的家伙,射程不输于咱们的火器呢!绝对不能给白莲教贼军壮大的机会。”面对对手手中的火器,我的心里冒起丝丝凉气,突然间有些心虚。我所倚仗的很大一部分是火器,突然之间火器遍地开花,让我不得不心虚啊!
  “皇上,宁陵来人了。”一个崇祯皇帝的近卫慌忙的推来帐门,他身后另外两个近卫搀扶着一个满身是血奄奄一息的人进来。
  宋献策马上吩咐人去叫军医,一听说宁陵来人了,他很自然的就想到了河南东部的白莲教贼军,看情况,宁陵恐怕也丢了。
  第一四四章 【插播】
  我也想到了河南东部,看来这个人带来的不会是好消息,杞县已经丢了,这次宁陵再陷落,我不得不重视河南东部的贼军。
  在军医的细心诊治下,奄奄一息的人终于可以开口说话了,带来的消息也正如崇祯皇帝和宋献策所料,宁陵果然被白莲教攻下,和杞县一样,白莲教大肆笼络人心,将宁陵弄的鸡飞狗跳,而且还传出了一句顺口溜,说什么‘加入白莲教,猪狗长肥膘,跟了张献忠,腰包鼓隆隆’。
  在张献忠的造反历史中,并不是一帆风顺。当年他在陕西山西是何等的威风,尽管最后被朝廷打的七零八落,迫不得以匿身白莲教,可是八大王的名声至今仍然响当当。
  张献忠决定离开白莲教,决定利用孙可望吸引官军追击主力的时候,他已经仔细的考虑过今后的道路,他权衡过,一旦他离开白莲教,回到他熟悉的流寇生活中,对他的个人极其有利。而他缺少的就是一股勇气,一往无前,死了也不会后悔的勇气。他连救过他一命的孙可望都已经背弃,除了按照既定的计划前进外,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张献忠渡过黄河了,但是他做出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进兵行动,以最快的行军速度渡过黄河绕过开封,直扑杞县。
  每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觉得张献忠的计划很疯狂,可是没有人意识到这恰恰是张献忠的高明之处。对张献忠来说,这是他人生的第二次起步,创业刚刚开始,却也可能马上结束,因为他手中的一万多人是白莲教的力量,尽管他打着白莲教的旗号做自己的事,可是其他人都不傻,如果他张献忠拿不出让部下满意的成绩或者收益,他能对这支部队如臂使指吗?显然不能。
  张献忠之所以决定绕过开封直扑杞县,是对手中的力量做了评估后做出的决定,他的一万多人攻打开封,简直是痴人说梦,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张献忠的性格决定的,他的性格中多少存在着冒险精神。
  张献忠这样说,‘官军一定不会想到我们的这支人马会出现在河南东部,所以官军在防备上会松懈,城防也不会那么牢靠,如果我们能快速行军,选择精锐部队攻城,打官军一个措手不及,我相信一定可以一战而定杞县,而拿下杞县,我们才有生存的空间,才能更好的回报教主对我们的恩德。’他这么说的时候在心中告诫自己,一定要时常把教主徐弘祖抬出来,因为他还没有完全控制住这支人马,等打造提拔一批自己的心腹之后,才能由着自己的主意来。
  事实证明着张献忠的分析,官军确实很大意,当杞县的官军还在热被窝里睡大觉的时候,张献忠的白莲军已经对杞县发动了第一轮冲击,张献忠亲自指挥白莲教众猛扑杞县,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杞县的一把手李牟得知有人攻城,连鞋都没顾得穿,慌忙组织应战,在淡淡的晨雾中,毫无准备的官军仓促迎战,当官军拿着火枪对准敌人的时候,才发现忘了拿足够的弹药,当官军将水和油刚刚烧热的时候,敌人已经蹦上了城头……。
  和官军手足无措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白莲教众在张献忠的亲自督战下,作战十分勇敢,冲锋异常勇猛,很快的,他们就在杞县城头站稳了脚跟。
  杞县的城防被打开一个突破口,这对双方的士气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每一个守城的士兵都清楚,一旦自己的城垛口里出现了敌人的面孔,那也意味着城池的失守,敌人能上来一个,就能上来两个,三个,无数个……;而攻城的也明白,只要他们中的一个在城头站住了脚,他们就能一个接一个的冲上去,而整座城池也将成为他们的战利品。
  在白莲教众震天的喊杀声中,看着白莲教众在城头越来越多,李牟觉得没有什么作为了,杞县失守已经不可避免,下一个主要问题是他如何逃生。
  李牟率领残兵从东面溃退,白莲教众随后杀到,在这次战斗中,白莲教众一共杀了一千多官军,杞县的负责人李牟身受重伤,仅仅带着十几个骑兵逃出生天。
  很久以来,不管是在陕西还是在山西,张献忠最打怵的活计就是攻城,因为他们每攻下一个城池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虽然城破后可以抢劫,裹挟青壮,但是在士气和战斗力方面,都大受影响,张献忠的心理上形成了对攻城的畏惧感。
  杞县城下,张献忠看着自己的人马开进城内,这次的攻城是他所有战绩中感到最爽快的一次,给他二次复出添加了一个好彩头,也使日渐低下的士气恢复不少。
  张献忠这几年没白跟着徐弘祖混,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拿今天来说,他拿下城池后,马上叫人写了安民告示,并严肃的告诫手下不要为非作歹,使杞县的治安没受多大影响,同时派人打听杞县的乡绅富户,只要家财总资产超过二百两银子的,都列出名册,然后按照名册前去抓人。
  张献忠不管你是有钱的善人还是为富不仁,只要有点家产的人都被他抓到了杞县县衙的院内,先是好生询问每个人的家产状况,对于不合作的则严刑拷打,然后按照这些人的交代前去“抄家”。不把这些人的家财搜刮一空,绝不放手。
  张献忠将搜刮来的银子粮食等硬通货拿出很大一部分分发给杞县的穷苦老百姓,对于从天而降的大馅饼,没有人会拒绝,一时间整个杞县都沸腾了。
  尽管张献忠拿出了大头,但是剩下的收获对于他和手下的一万多人来说也不是小数目。有些白莲教徒从来没见过手中的小金块,用牙咬了咬,又在衣服上蹭了蹭,才小心翼翼的贴身藏好,他们心中对张献忠的做法很满意,因为再来这么几次,他们也成一个小财主了。
  第一四五章 【配角与配角的相遇】
  张献忠对这一次的胜利看的很重要,但是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一切不过是刚刚起步,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根据下面的统计,老百姓对他彻底的打垮有钱有势那些人的势力非常满意,尤其是那些得到实惠的既得利益者,更是把他捧上了天,他相信,再来这么几次,他对这支人马的领导地位将不可动摇。
  “将军,有一个叫刘文秀的人求见。”张献忠的一个亲随走进来打断了张献忠的思绪。
  张献忠哦了一声,道:“是什么人?告诉他我很忙。”他还想抓紧时间在官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制定下一次的进攻计划,他需要几次连续的胜利来提高士气,巩固地位,其他的都得暂时放一放。
  “不像是当地人,不过看他那个样子,有点像地痞流氓,跟他来的还有四五十人,都是流里流气的模样。”
  张献忠听了站起身来道:“地痞流氓,那倒是应该见一见。”他本身差不多就是地痞流氓出身,对同行还有些好感。当他看到一个身材高大,但是破衣褴褛的年轻汉子的时候,第一印象非常不错,问道:“你就是刘文秀?”
  刘文秀谦卑的笑了笑,道:“参见大王,小的就是刘文秀。”
  好话人人愿意听,刘文秀一句大王让张献忠很是高兴,道:“嗯!我很忙,你来见我肯定是有事,如果没事,可别怪我翻脸啊!”
  刘文秀嘻嘻一笑道:“大王,您看我这个模样,落魄的不能再落魄了,如果不是大王占领了杞县,我恐怕明天就得饿死在街头,大王的这个恩德我不能不报,所以才来见大王……。”
  张献忠看着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刘文秀,一眼就看穿了对方的心思,笑道:“你是想跟着我?”见刘文秀不迭点头,接着道:“我这里可不养没有用处的废物……。”
  刘文秀见张献忠有思收留自己,马上道:“大王放心,想我刘文秀也不是饭桶,跟着大王就是想改换门庭光宗耀祖,哪会不落力帮着大王呢!眼下就有大功一件送给大王。”
  原来这刘文秀确实不是杞县当地人,而是一个花子头,说是乞丐头,其实什么歪门邪道的都干,前年赶上官府严打,结果他那些人马大部分都被送到山西去挖煤了,好在他见机的快,否则此时肯定在哪个煤窑呆着呢!
  面对官府的通缉,刘文秀只好在河南一带流窜,结果是越混越落魄,最后真的成了花子乞丐,连饭都吃不上,就在他感到前途一片灰暗的时候,赶上了张献忠大破杞县,让他眼前一亮,觉得自己时来运转的机会到了,尤其是看到张献忠的人马备受拥护,更坚定了他加入张献忠队伍的决心。
  “大王,您打下杞县,不会凭城据守吧!总是要打仗的,至于攻打哪一个城池,小的不敢说大话,但是如果大王要攻打宁陵的话,那小的可以打包票说,一定把宁陵的大门拿下……。”刘文秀当年为了逃避严打,在宁陵躲避了半个月,深谙宁陵的地理,尤其是有一条暗道直接通到宁陵城内的一口枯井。
  刘文秀所说,对于急于取得胜利的张献忠来说,非常有诱惑力,但是张献忠非常多疑,想到这会不会是官军设下的圈套呢?因此他表面没有表示出多么热心,喔了一声道:“这个我知道了,来人,给他拿十两银子……。”
  刘文秀是干什么的,久走江湖的他马上察觉到张献忠不信任他,急道:“大王是不信任我?那好,只要大王给我五百人,我保证到了宁陵就能把宁陵拿下来。”
  张献忠见刘文秀急的火烧火燎,又说了这样的话,心中的疑虑稍减,沉吟半晌道:“既然你有这个把握,那好,我就给你五百人,让你打前站,如果我率领大队人马到了宁陵,而你没有拿下宁陵,那可别怪我不客气,当然了,如果你拿下了宁陵,我一样会给你记大功。”
  刘文秀见张献忠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说道:“那我就立下一个军令状好了,没有拿下宁陵,我提头来见。”
  送走刘文秀,张献忠马上安排离开杞县的事宜,当然他不会忘了扩大队伍,在一系列的宣传造势下,在赤裸裸的真金白银,大米白面面前,多达两万精壮都加入到张献忠的麾下。
  张献忠吸取了以前裹挟青壮致使战斗力下降的教训,将前来投奔的精壮单独编队,这次都是主动投奔,所以摆弄起来不像裹挟那么难,加上“士气”高涨,不管真正的战斗力如何,起码看起来很有气势。
  抛下张献忠,再说主动包揽打宁陵的刘文秀,算上张献忠给他的五百人,他手中不过五百五十人的兵力,想要正面拿下宁陵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刘文秀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那个直通城内枯井的地道上。
  到达宁陵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入夜,刘文秀不敢停留,亲自带着几个人去找那个废弃很久的地道,他既然在张献忠面前说了大话,就不能让张献忠挑出毛病来,为了以后的前途着想,也要把这件事办的漂漂亮亮。
  “头,应该就是这一带吧!当年我们在里面躲藏了半个月,记号还在呢!”
  刘文秀看了看地理,道:“嗯!是这里没错,我们找找入口,就在一块大青石的旁边。”刘文秀等人在附近寻找,很快就找到了地道的入口。
  扒开地道,刘文秀刚想进去,被身边的人给拦住了,道:“头,等一会再进去,我爹以前盗墓的时候说过,得等一会才能进年久的地道,否则人会死在里面的。”
  刘文秀闻听停下脚步,马上叫人去叫张献忠给他的那五百人,等了能有半个小时,这五百多人陆续的钻进了地道中。
  第一四六章 【junshi王者回归】
  当张献忠率领着大队人马抵达宁陵的时候,等待他的是一座四门大开的城池。张献忠看着在城门前接待他的刘文秀,高兴的跳下马,拍着刘文秀的肩膀道:“不错,干的很好。”他伸着脖子向城内看了看,发现宁陵根本没有经过多少战斗的痕迹,越发的赞赏道:“漂亮,不管那五百人剩多少,都归你指挥了。”
  其实这完全是刘文秀的运气,当他们钻进地道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地道的出口会在县衙的后院,以前刘文秀躲在地道里,根本没走过这个出口,他略微迟愣之后大为欣喜,马上叫自己手下那几十个乞丐将县衙后院控制住,不长时间就把包括县令在内的十几个人给捆的结结实实,扔到了他面前。后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不到天亮的时候,宁陵已经被刘文秀等人控制住了。
  张献忠吸收在杞县的经验教训,不但使民愤降到最低点,还多搜刮了不少钱财,走投无路的青壮也投到他的麾下,一时间,张献忠所部名声大振,号称十万之众,也陆续传出了那些似是而非的口号,不管真假,反正是极其有诱惑力,尤其是对那些食不果腹的穷苦百姓。
  “咚咚……!”越来越急促的战鼓声催促着明军攻打洛阳城,与之相对的是城头顽强的抵抗,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我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对一旁的宋献策道:“鸣金收兵吧!将剩下的新附之军打乱分编到主力中,他们绝对能胜任以后的战事了。”
  宋献策点头表示知道,他很清楚崇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