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记 新读-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弓射杀了好几个匈奴的副将。此后,匈奴人才逐渐地散开、后退。时值黄昏,汉军士兵们都面无人色,可是李广却神态自若,把军队更好地重组起来。从此,汉军里都十分佩服李广的勇敢。第二天,汉军又奋力作战,此时,博望侯张骞的部队也赶到了,匈奴军队便解围撤走了。汉军也很疲劳,不能追击。李广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于是,汉军撤回塞内。根据汉朝法律,博望侯因行军迟缓、延误军期应该被判处死刑,后来,他出钱赎罪,成为平民;李广则功过相抵,没有受到奖赏或处罚。
    李广算命
  起初,李广与他的堂弟李蔡一同侍奉孝文帝。景帝的时候,李蔡累积了功劳,做到了两千石级别的官吏。汉武帝时期,李蔡又官至代国的国相。元朔五年,李蔡被任命为轻车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斩杀敌人的首级达到了封侯受赏所规定的数目,被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李蔡取代公孙弘出任丞相。李蔡的为人与才干比较低劣,名声远不及李广,可是,李广却得不到封爵和封地,做官也超不过九卿,而李蔡却被封侯,还位至三公。李广麾下的军官、士兵里甚至都有人因功被封侯,每次遇到被封侯的部下,李广都十分尴尬。这样的境遇就延续了许多年,让李广很是苦恼,也十分不解。
  有一次,李广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里闲谈,他很郁闷地说:“自从我朝攻打匈奴以来,我参加了历次的大战。各部队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顶多算得上中等,但是却在与匈奴的作战中立下军功,因此被封为侯爵的竟然有几十人。我李广不比其他人差,但是却得不到任何军功,封不了侯,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命该如此吗?”王朔说:“将军可以回忆一下,您可否做过什么让自己抱憾终生的事情吗?”李广回答说:“我做陇西太守的时候,有一次,羌人造反。我设计诱降了八百多个造反者,并且在一天之内把他们全部处死了。直到今天,我仍然觉得这是件让我抱憾终生、分外后悔的事情。”王朔听后,向李广解释说:“杀害已经投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最大的灾祸,所以您的命运多难不顺啊,这就是您不能被封侯的原因。”
    将军之死
  元狩四年,李广以前将军的身份参加了汉匈之间的大决战,当时,他率部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汉军从俘虏口中得知了单于驻扎的地点。于是,卫青决定亲率部队追击单于,命令李广的部队与右将军赵食其的军队合在一起,从东路迂回包抄单于的据点。东路路程有些绕远,而且大军在这个缺少水草的地方,只能采取不停歇的行进方式。因此,李广请求大将军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而您却命令我从东路出征。我与匈奴交战很多年了,只是在现在才有一次攻击单于的机会。所以,我希望您让我打先锋,和单于决一死战。”
  出征前,卫青私下里受到天子的告诫。天子认为李广曾先后五次率精兵参加反击匈奴的作战,应该说杀敌立功、晋爵封侯的机遇多多,可他不是无功而返,就是损师折将,根本没有表现出“飞将军”的风采。常言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连续五次机会李广都不曾把握住,现在年纪又大了,所以,不希望他与单于交锋,担心李广的参战会让汉军达不到预期的战略目标。同时,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刚刚失去爵位,这次出征,他以中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卫青自然想让公孙敖与自己一道进击单于,如果能立下战功就可以再次被封侯。由于以上两点原因,卫青调开了李广。李广得知事情的原因以后,坚决要求不与右将军合军,并向大将军辞免。卫青没有答应,让他执行命令。李广没有向卫青辞行,很不高兴地领命出发了。
  

安邦虎将(10)
合军以后,李广等人的军队因为没有向导,几次迷了路,所以,落在了大将军的后面。大将军与单于交战,兵力不够没有形成包围,让单于跑掉了,汉军没有能追到他,也就撤退了。李广所部与大部队会合以后,卫青派人慰劳李广,顺便询问他迷路的情况,李广没有回答。卫青要上报天子此次战役的详情,便命令军中的长史迅速审问李广军中的幕府人员。对卫青积怨已深的李广,已经快被建功立业的心愿折磨得崩溃了,心想还没和你理论为什么不给我做前锋,为什么要我去曲折迂回的线路策应呢,现在还要再折磨我的下属。李广对部下们说:“你们没有罪,是我自己糊涂而让军队迷了路。我亲自去受审对质。”到了大将军的幕府,李广对手下人慨叹道:“我一生里与匈奴人大了大小七十余仗。如今,我才有机会跟随大将军攻打单于。可是,大将军却命令我军绕远去迂回包抄单于,而且我军又迷了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与那些舞弄笔墨的书吏打交道,任其侮辱。”于是,李广拔刀自尽。得知李将军的死讯,他的部下无不为之落泪;而老百姓们,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也不论男女老少,也都为之流泪。
    将军之子
  李广有三个儿子,分别叫李当户、李椒、李敢,他们都做过郎官。有一次,天子和他的宠臣韩嫣嬉戏,韩嫣的行为有些放肆,对天子也有些放肆,李当户便要教训韩嫣,韩嫣立即跑开了。因此,天子心中很看重李当户,准备委之以重任。但是当户死的早,天子便任命他的弟弟李椒为代郡太守,可惜也没有活很长时间。李广的这两个儿子都死在他的前面,白发人送黑发人,李广也着实是个伤心的父亲了。
  李广自尽的时候,李敢正跟随着骠骑将军霍去病。他以校尉的身份攻打匈奴的左贤王,作战英勇,夺得了左贤王的军旗和战鼓,斩杀了很多敌人,因此被封为关内侯,受到两百户食邑的奖赏,并接替其父出任郎中令。不久,李敢怨恨大将军卫青使他的父亲含恨而死,就打伤了大将军,大将军把这事隐瞒了起来。此后,李敢跟随天子去雍县的甘泉宫打猎。骠骑将军霍去病是大将军的外甥,他得知李敢打伤了大将军的消息,一怒之下射死了李敢。霍去病当时正被天子宠幸,所以,天子封锁了消息,对外隐瞒了真相,故意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李敢有个女儿是太子的侍妾,很受到太子的宠爱;李敢的儿子李禹也受到太子的信任,但他因为贪图财物而最终败了家,李氏家族的声望和地位一天一天地衰败下去了。
    将门虎孙
  李陵是李当户的遗腹子,李广的嫡孙。李陵成年以后,被选任为建章营的监督官,监领该营的骑兵。他擅长射箭,爱护士兵。天子认为李家世代为将,就让李陵率领八百名骑兵。李陵曾经深入匈奴境内两千余里,穿过居延海(今甘肃省九泉县境内),观察沿途的地形,或许是爷爷的霉运转到了孙子身上,没有遇到匈奴的部队,也就没有建功立业,于是就撤了回来。后来,天子任命他为骑都尉,率领五千名来自丹阳(今安徽省皖南地区的大部分和江苏省江南偏西一小部分和浙江省西北一小部分)的楚兵,在酒泉、张掖(两地在今天甘肃省西北中部)地区操练,同时,驻守边关,防御匈奴。
  天汉二年的秋天,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骑兵三万人在祁连山一带攻打匈奴的右贤王。天子命令李陵率领他的部下,从居延海出塞向北行军一千余里,企图以此分散匈奴的兵力,减轻贰师将军的压力。到了预定的期限以后,李陵准备撤兵,不料回师的途中遇到了单于的主力,被单于的八万大军包围。李陵的部队只有五千人,他们边战边退。经过了八天的奋战,汉军的箭射光了,士兵死亡超过了半数,但是他们杀伤的匈奴人也有一万多。汉军撤退到了距离居延海只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人拦堵住了狭窄的山谷,截断了通路。汉军缺少粮食,而救兵又迟迟不到,匈奴人加紧进攻,而且劝诱李陵投降。李陵说:“在如今的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脸面回朝向天子复命了。”于是,他投降了匈奴,逃回到汉朝的只有四百余人。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安邦虎将(11)
李陵能令匈奴以一国之力与他五千士卒死战,其骁勇之处实在过于其祖。李陵投降以后,单于久闻他们家的名声,而李陵在这次战斗中又十分地勇猛,所以很欣赏他,如获至宝,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赐给了他尊贵的地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汉朝没有给李家俊杰们什么丰厚的赏赐,相反只有轻视和屈辱、刻薄寡恩,到了敌人那里却被看成了黄金。汉武帝听说了李陵投降匈奴人的消息以后,就把李氏一门全部抄斩了。从此,李家的名声彻底败落,曾经做过李家宾客的陇西人士无不以此为辱。“昨朝锦上添花客,今日落井下石人”,官场如此。这时只有并算不得李陵至交的太史令司马迁出来,为他说了几句话,结果还触怒了武帝竟遭到了腐刑的奇耻大辱。看到自己家破人亡,身败名裂,李陵只能忍痛与汉室彻底诀别了。
    出身贫贱
  大将军卫青是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他的父亲叫郑季,是一个小官吏,被派到平阳侯曹寿家里做事,其间,他与平阳侯的小妾卫媪私通,生下了卫青。卫青的同母哥哥叫卫长子。此外,卫媪还生有三女两儿,大女儿叫卫孺,二女儿叫卫少儿,三女儿叫卫子夫,而卫子夫还有两个同母弟弟,叫卫步、卫广。卫子夫原本是平阳公主家里的歌伎,后来得到了汉武帝刘彻的宠幸,成为了皇后。
  少年时候的卫青,是平阳侯家里的仆人。他在小时候,曾经回到父亲家里,而郑季却让他放羊;父亲妻子所生的儿子都把他当做奴隶对待,根本就不把他当兄弟看待。
  卫青曾经跟随别人进入到甘泉宫的居室里。有一个脖子上套着铁圈的犯人给他相面说:“你有贵人之相,能够做高官甚至封侯。”卫青笑着说:“我是人家的奴婢所生的野种,能够不受打骂就很满足了,怎么可能有做官、封侯的美事呢?”
    时来运转
  卫青长大以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平阳公主看到卫青已长成了一个相貌堂堂的彪形大汉,非常喜欢,就让他做了自己的骑奴。每当公主出行,卫青即骑马相随。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与在郑家时的情景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卫青聪明好学,渐渐学到了一些文化知识,懂得了一些上层礼节。他怨恨郑家对他没有一点儿亲情,决定冒姓为卫,完全与郑家断绝关系。平阳公主原号阳信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因嫁与平阳侯曹寿(汉初名臣曹参之曾孙)为妻,所以也称平阳公主。
  汉武帝建元二年的春天,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得到了刘彻的宠幸,被召进皇宫里。刘彻的皇后是大长公主(先帝的姐妹)刘嫖的女儿,没有能够生下皇子,长期受到刘彻的冷落,因此,嫉妒心很强。大长公主听说卫子夫受到了宠幸而且有了身孕,非常地嫉妒她,于是,就派人去逮捕卫青出口恶气。当时,卫青在建章宫当差,还没有什么名气。大长公主很容易捉拿、拘禁了卫青,并且打算杀死他。骑郎公孙敖是卫青的好朋友,他和一些壮士硬是把卫青救了出来,卫青总算是逃过一劫。
  刘彻听说了这件事,就召见了卫青,任命他为建章监,加侍中官衔,甚至他的同母兄弟们都跟着发达了起来;卫家得到的赏赐,短短几天之内就累积到了千金。后来,卫孺做了太仆公孙贺的妻子;而卫少儿以前曾经与陈掌私通,于是,刘彻召见了陈掌,让他也成为显贵。公孙敖因为卫青的缘故也越发地富贵。当卫子夫做了刘彻的夫人以后,卫青则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卫氏家族迅速成了一门显族。
    建功封侯
  元光五年,卫青被任命为车骑将军,率军从上谷出塞攻打匈奴;而太仆公孙贺、太中大夫公孙敖、卫尉李广所部也同时分路进击。每支军队各有骑兵一万人。此役,卫青率部到达了匈奴祭天祭祖的圣地龙城,斩杀了数百个敌人。而公孙敖、公孙贺所部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却损失了七千骑兵;李广所部全军覆没,李广本人也被俘,后逃脱了回来。他们两人按照汉律应被处以死刑,但是朝廷允许他们出钱赎罪,成为平民。这是卫青为汉朝立下的第一功,相比其他将领的表现,卫青此次的战功可以说是可圈可点的。
  

安邦虎将(12)
元朔元年的春天,卫夫人生下了皇子,被武帝册封为皇后。这一年的秋天,卫青再次出任车骑将军,率领骑兵三万人从雁门出塞攻打匈奴,杀敌数千人。第二年,匈奴入侵汉边境,杀死了辽西太守,俘虏抢掠走了渔阳郡吏民两千余人,还打败了韩安国将军的部队。于是,刘彻命令将军李息率军从代郡出塞攻打匈奴,车骑将军卫青率军从云中出塞,一直向西打到高阙。卫青率领四万大军从云中出发,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然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匈奴白羊王、楼烦王见势不好,仓皇率兵逃走。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因为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汉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这样,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天子为了纪念这次大胜下诏,通令全国宣扬朝廷的英明,说:“匈奴违背天理,悖乱人伦,在周边的国家之间到处招摇撞骗。他们阴险狡诈,倚仗武力,多次侵犯我国边境,残害我国的人民,掠夺我们的财物。所以,朝廷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来###这个罪恶之邦。《诗经》里说过,‘征讨玁狁,直到太原’,‘出动的军车砰砰地响着,到遥远的北方修筑城池’。如今,车骑将军卫青像诗经里的古人一样,率军渡过了黄河,一直打到高阙,斩杀敌军两千三百人,缴获他们全部的战车、辎重和牲畜财产,如今因功受封为侯。此后,卫青又率军向西平定了黄河以南地区,到达了榆谷的旧关塞,越过了梓岭;在北河上架设桥梁,###浦泥,打败了符离;斩杀敌军精兵、捕获敌军侦察兵共三千零七十一人,从俘虏口中得知其他的匈奴人在哪里,又虏获了马、牛、羊共计百余万头。卫青率领汉军没有什么损害就凯旋而归,如此功绩再加封他三千户以示嘉奖,希望卫青将军再接再厉彻底消灭我国的边患。”
  但是,匈奴的主力并没有受到削弱。第二年,作为报复,匈奴再次入侵汉地,杀死了代郡太守共友,虏走了雁门郡吏民一千余人。一年以后,匈奴又大举入侵代郡、定襄、上郡,杀掠汉人数千。这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武帝头上。
    大将军的为人
  元朔五年的春天,汉廷命车骑将军卫青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塞;卫尉苏建、左内史李沮、太仆公孙贺、代国国相李蔡都被任命为将军,归卫青指挥,率军从朔方出塞;而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从右北平出塞,打算围攻匈奴。匈奴的右贤王受命抵御卫青等人的军队。他认为一时半会儿,汉军到不了这里,就多喝了几杯,醉醺醺地睡着了。而汉军却正好在当晚到达,包围了右贤王所部。右贤王大惊,带他的爱妾以及几百名精壮的骑兵突围向北逃去。汉军没有追到,但是却虏获了右贤王帐下的小王十余人,匈奴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几百万头,满载而归。天子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派使者拿着大将军的官印,在军中任命卫青为大将军,其他将军的部队都归大将军指挥。卫青在确立名号以后班师回朝。
  汉军回到长安以后,刘彻加封卫青六千户,并封他的三个儿子为侯。卫青坚决辞谢说:“臣有幸在军中供职,仰仗陛下的神威,汉军才取得了大胜。这全是各位将军、校尉奋勇作战的结果。陛下已经加封了我,而我的儿子们年纪还小,没有任何功劳,您要割地封他们为侯,这与我在军中,勉励手下将士奋勇作战,加官晋爵的做法相违背。我的儿子们不能接受封赏!”于是,天子说:“朕没有忘记各位校尉的功劳,现在就立即封赏他们。”因此,大将军手下的将军、校尉们得到了不同等级的封赏:公孙敖、韩悦、公孙贺、李蔡、李沮、李息等人都被封侯,士兵们也论功行赏。全军上下都十分敬佩大将军的为人,愿意为他效犬马之劳。
  

安邦虎将(13)
  善于立身的卫青
  汉军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匈奴势力的衰弱,匈奴人的侵掠没有减轻的趋势。于是,汉廷命大将军率领诸位将军继续出击。在一次征讨中,右将军苏建与前将军赵信合军一处,共有骑兵三千多人,他们遭遇了单于的主力部队。经过一天多的激战,汉军死伤殆尽。赵信原本是匈奴人,投降汉朝以后受封为侯。他看到此次形势危急,而单于又派人来诱降,便率领手下的八百多名骑兵投降了匈奴。而苏建的军队却全军覆没,他独自一人逃回到大将军营中。卫青询问自己身边的参谋人员,苏建的罪过应当怎么判决。有人建议说:“自从您出征以来,还不曾杀过副将。如今,苏建打了败仗逃了回来,您可以杀掉他显示您的威严。”也有人反对说:“兵法有言:‘人数少的部队无论怎么拼死力战,也终会被人数多的敌方部队击败。’如今,苏建率领几千人抵挡单于的几万人,奋力作战一日有余,士卒都死光了,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他也不敢有叛逆的想法,只身返回。如果处死他,就意味着今后如果将士们打了败仗,就别想返回汉军中了,所以苏建不能杀。”
  卫青说:“我凭借着皇亲的身份在军中供职,不担心没有威严。有人劝我杀将以树立威严,这不符合我的意愿。况且,假使我的权力允许我斩杀有罪的将军,我也不会那么做。我认为,天子的宠臣也不能在国境之外擅自诛杀罪臣。我把详情上报给天子,让天子来裁处,来表明臣下不敢专权,不也是可以的吗?”军官们都同意大将军的看法,于是,他们把苏建拘禁起来,押往天子巡行的停留处。天子赦免了苏建的罪过,苏建缴纳了赎金后成为平民。而卫青则率军回到塞内,停止了出击。
  卫青回朝后,天子赏赐他千金。当时,王夫人受到了天子的宠爱,卫子夫已经有些失宠了。宁乘劝大将军说:“您的功劳还不是很多,自己却有万户食邑、三个儿子都被封侯,这主要是因为卫皇后的缘故。如今,王夫人受宠,而她的亲戚们还没有得到富贵。所以,我建议您用天子的赏赐给王夫人的双亲祝寿。”卫青听从了宁乘的建议,用五百金去祝寿。天子听说后很高兴,更加地看重卫青,而宁乘则被任命为东海郡都尉。
    后起之秀
  霍去病,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他的母亲卫少儿,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里的奴婢,在与平阳县衙役霍仲孺私通后,生下了霍去病。他小的时候就被带进宫里,受到当时天子汉武帝的宠爱,十八岁那年,霍去病已经长成了一个相貌奇伟、性格坚毅、智勇过人的青年,皇帝十分赏识他,任命他为侍中。十八岁,正是一个拥有梦想的年龄,舅舅的巨大成功无疑对他是一种榜样,也许正是这个时候,少年立下远大的志向,驰马北疆,建功立业。
  霍去病善于骑马、射箭,曾两次跟随大将军出征。大将军奉皇上的诏命,拨给他一些壮士,让他当剽姚校尉。霍去病和八百名轻捷勇猛的骑兵,径直离开大部队几百里去寻找战机,斩杀和捕获的敌人大大超过了自己损失的数量。这次战役,霍去病功居第一,其他各路有胜有负。汉武帝对霍去病大加赞赏说:“剽姚校尉霍去病斩杀敌人两千零二十八人,其中有相国、当户这样的官员,杀死了单于祖父辈的籍若侯产,活捉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他曾经两次在全军中荣获功劳第一的美誉。因此,汉廷赏赐霍去病封邑一千六百户,封他为冠军侯。”
  河西地区,即今天的河西走廊,在黄河以西,祁连山、合黎山之间,地势低平,是汉朝通向西方的黄金通道。原来这里由月氏人居住,后来被匈奴侵占,成了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的领地。汉武帝想与大月氏及西域各国取得联系,以便共同对付匈奴,于是发动了河西战役。公元前121年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精骑一万人,从陇西(今甘肃省临桃县)出发,攻打匈奴。在霍去病的指挥下,汉军所至,势如破竹,穿过五个匈奴王国,转战六日,越过焉支山(今甘肃省山丹县境内)一千多里,在皋兰山(今兰州黄河西)与匈奴激战,霍去病率部勇猛异常,横冲直撞,阵斩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活捉了匈奴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都尉等,歼敌八千九百多人,并且缴获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神像。汉军大获全胜。汉武帝非常高兴,下令增封霍去病食邑两千户。
  

安邦虎将(14)
  骠骑将军的显赫
  元狩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势全部扫除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势力,打通进入西域之路,于是发动了第二次河西战役。霍去病再次受命出征。在其他方面军遭到挫败的情况下,霍去病所部却取得了大胜。虽然他没能与将军公孙敖的部队会合,但是胆略过人的他率军越过居延山,经过小月氏地区,攻打祁连山,捉到酋涂王,受俘二千五百人,杀敌三万零二百人,俘获匈奴的五个小王及其母焉支、大单于的妻子及王子五十九人,另外,俘获匈奴国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汉军大概只损失了十分之三。因此,武帝再次加封霍去病食邑五千户。此外,骠骑将军麾下的将校赵破奴、高不识、仆多等人也因功封侯。其实,各位老将军所率领的士兵、马匹、武器都不如骠骑将军的好,骠骑将军所率领的士兵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无论哪一个都是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的勇士。可是,骠骑将军敢于率军深入敌境,常常和健壮的骑兵冲在大军的前面,他也有好运气,从未遇到过大的危险。而各位老将军却经常因为行军遇到敌人的阻击而落在了后面,延误了战机。此后,骠骑将军日益受到天子的亲近,更加地显贵,甚至和大将军卫青相仿。
  匈奴浑邪王因为屡遭败绩而招致单于的不满,有被杀的危险。因此,他与休屠王等人商量投降汉朝的事宜,并派出了使者。将军李息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天子。汉武帝得到这一消息,很高兴,认为这样可以分化匈奴,减弱匈奴的力量,但是又担心其中有诈,于是派霍去病带领一万骑兵,前往河西接应,见机行事。霍去病渡过黄河以后,与浑邪王的部众远远相望。浑邪王的部将们看到汉军以后,多数人又不想投降了,他们纷纷逃跑。于是,霍去病奔入敌阵与浑邪王相见,斩杀了企图逃跑的八千人。接着,浑邪王乘着专车去面见天子。归来以后,他率领部众正式投降,并渡过黄河,降者有几万人,却号称十万。于是,天子下诏褒奖说:“骠骑将军率军攻打匈奴西部的浑邪王,帮助浑邪王和他的部众投降了汉朝。骠骑将军用军粮接济了他们,并且率领善射的士兵一万多人,诛杀了企图逃跑的八千余匈奴人。使十万匈奴部众全部倾心归顺我朝,汉军却没有损伤。骠骑将军接连出征,不辞辛劳,基本上消除了黄河边塞地区的兵患,使该地得到了永久的安定与和平。因此,加封骠骑将军食邑一千七百户。”此后,汉廷减少了驻守陇西、北地、上郡一半的士兵,以减轻天下百姓的徭役负担。
    决战塞外(上)
  作为对汉朝的报复,匈奴人在元狩三年入侵了右北平、定襄等郡,虏走了一批吏民。第二年,刘彻与他的将军们商量说:“赵信替单于出谋划策,经常认为汉军不能越过沙漠攻击他们,所以,匈奴部众大都居住在沙漠以北不远的地方。如果我军能够发动远途的渡漠袭击,那就必然消灭胡虏。”
  元狩四年的春天,刘彻命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分别率领五万骑兵出击匈奴,步兵以及运输军需的人总共达到了几十万人,而那些敢于奋力作战、深入敌阵的士兵都划给了骠骑将军。骠骑将军原本要从定襄出击,但是汉军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单于在东边,于是,汉廷改令他从代郡出击,而大将军从定襄出击。两路汉军越过了大漠。赵信为单于献计说:“汉军越过了沙漠,人马都已经疲惫不堪,我们以逸待劳,获胜近在眼前。”于是,单于把全部的辎重远运至北方,率领全部的精兵在大漠以北严阵以待。
  汉军得到的情报严重错误,大将军的部队与单于的主力遭遇了。看到匈奴部队列好了战阵,卫青命令武刚车排成环形阵营,又派遣五千骑兵纵马出击。而匈奴大约有一万骑兵冲杀过来。此时正值日落时分,大风突起,沙石飞扬,两军互不相见,战场一片混乱。卫青沉着应对,命令左右两翼迂回包围匈奴军。单于看到汉军人多,而士兵、马匹还很健壮,认为继续打下去会对己方不利。所以,在天快黑的时候,单于乘坐六头骡子拉的车子,在几百名精壮骑兵的护卫下,冲破汉军的包围向西北方向逃走。当时天色已经昏暗,两军混战在一起,死伤人数大致相当。汉军从俘虏口里得知单于已经突围逃脱,便派出轻骑兵连夜追赶,而匈奴兵散去以后,大将军也率领大军追赶单于。将近天亮时,汉军已经追赶了二百余里,虽然没有追到单于,但是却斩杀敌军一万余人。此后,大军到达了位于阗颜山的赵信城,获得了匈奴积存在那里的粮食,供给军队。在此停留了一天以后,汉军回师,将剩余的粮食全部烧光。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安邦虎将(15)
  决战塞外(下)
  骠骑将军率领的骑兵也是五万人,辎重也基本等同于大将军所部,只是军中不设副将。他任命李敢等人为大校以充当副将。骠骑将军霍去病亲率汉军及归附的匈奴勇士,携带轻便的物资越过大漠。从代郡、右北平出塞一千余里以后,俘获了单于的近臣章渠,诛杀了匈奴的小王比车耆,转而攻打匈奴的左大将,杀敌众多,更是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