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征记-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时候可以用这法宝再拓印下来也是一般,算来这法宝在复录道法上的功能也是一绝,天下道法多是先人摘抄流传,每摘抄一次或多或少都有些损耗,不似他这法宝可完全拓印。

    黑风谷收罗的法宝自然不少,青峰将那些经书与法宝对比之后,那些有道诀的自然保存起来,而没道诀的当然是丢进塔里解构,至于法器那种他都看不上的东西,自然是直接甩进一处库房,等来rì分给弟子或是转手换灵石。

    这些法宝中自然有一些让青峰看中的,其中一件乃是一只十分罕见的木炉,所谓木炉乃是五行丹炉的一种,而所谓五行丹炉,自然是分金木水火土的,乃是配合五行丹法所用,天下以火法行丹者最多,故最常见的是火炉,其次便是水炉,只是水炉乃是仰仗灵泉之力,故寻常丹炉只消能盛水皆可代用,专炼的水炉却是极少见,至于其他三种,便更是稀奇。

    其中金炉最少见,金法行丹,是以金气渗入丹内,篆刻符箓,甚至是阵法,但是丹篆乃至丹式丹阵均是上古才有的东西,青峰估摸着自家师傅是必然会的,只是这个显然不是他眼下能学的东西。

    而土炉也不比金炉多见,土炉比起金炉倒简单许多,只是土法行丹却不是青峰喜欢的事,盖因土法行丹便是将丹胎放进土炉后寻一灵地温养,土炉便会自行抽取灵气,却是个懒人的法门,这法门看着便利,算来却极为不好用。试想药师今rì炼丹,到上百年后采取出来,谁知道百年后会不会有什么变故,说不定这丹却是用不上了,而且越上品的丹药温养的时间便越长,所需的灵脉便需越好,即便是成就元神之辈,谁能保证一方灵地千年不坏?故这土法久而久之用的人便少了,也只有到一枚丹药七八转之后,药师没那份信心继续炼下去才会用土炉温养个几十年乃至成百上千,又或有药师炼出世间罕见的仙丹,没有合适的容器,便以土炉为瓶,收纳仙丹,以灵地之气温养,好叫这仙丹不会溃散。

    但若论奇妙,五行丹炉却以木炉为尊,却是因为木炉本不是炉,乃是一棵树。



………【第一百六十八章 竹简化经 道尊显灵】………

    木炉这东西相传是仿自上古一株灵木,传说上古有株灵木唤作丹生,这株灵木有九层枝杈,最底下的枝杈繁茂有上万之数,最上层的只有九条分叉,而这九条分叉所包围的,就是先天木胎。

    丹生的每条枝杈都能结下九枚果实,除了其中一枚原胎外,其他都是天生的丹药,越是上层的丹药越好,那最上层的九条灵枝所生的丹药号称先天神丹,凡人吃了就能立地成仙,不过这也只是故老相传的故事,这东西上古的时候就没了,先天木胎更是不知所踪。

    相传后来的木炉皆是丹生的枝桠所炼,只是因为失了先天木胎,所以不能再生出仙丹来,不过这也无可考,后人创下木行丹术和丹炉,乃是仿造这灵木吸纳先天木胎生丹的法门,以丹生丹。

    青峰手中的木炉与其说是树,倒不如说是一只桩,这桩上有八条龙刻,栩栩若生,但是每条龙都张口伸爪,姿势极不自然,像是以龙口和一双前爪承受什么东西,光看这样式便知是要把丹药放在龙口里。那八龙并尾,炉顶上便有个双层十六瓣莲台,青峰从丹经中知道五行丹法,自然明白这木炉这般造型的意义,这木炉便是以八枚丹药合炼一枚成丹的法门,以木炉吸纳下方龙口内丹药jīng华,那些jīng华便顺着龙身聚集在那莲台上,再生作一枚丹药。

    这木法与水法相近,皆有废为宝之能,废丹置于龙口,便可凝出成丹来。这法门比起水法容易多了,青峰身负火风鼎与水雷屯,水法洗丹时还常损耗一些药xìng,这还是他有天净神泉这般逆天之物,比起寻常药师来不知好上多少,寻常药师洗丹十成里有一两成丹药能洗成已是不错,至于其他仈jiǔ成,自然是被水炉洗化了。

    但木炉却是不会如此,用木炉合丹是必然会成,而药师手段的差距就在于能凭借木炉从废丹里抽取多少jīng粹。

    其实木炉合丹炼废为宝乃是一种下品的用法,真正的药师木法行丹多是以不同丹药合丹,以试创新丹,因为火法炼丹时药材药xìng往往十分活泼,若两种相冲的药物相合,后果便是难以估量,但木炉合丹乃是在药xìng稳定后,故火法不能合的丹药往往木法能合,由此可见木炉的确是个好东西。

    这堆东西里还有一只唤作孤叶舟的法宝,这法宝乃是一件载人飞遁的法宝,且不需堆脉,本身乃是以罡云所炼,通体净白,与早年青峰从三阳真人处强得的小舟有些相似,平时可收作一掌大小,以法力催动后便会变大成舟,这孤叶舟看似小小一条,但那乌篷里却别有洞天,乃是一处可容上百人的厅堂。

    说起这罡云,也是极罕见的宝物,这罡云乃是九天之上,罡风吹拂万年而成,虽轻如鸿毛却是一团凝实的坚块,看似与寻常云雾无别,但若以煞气触之,便会引出雷来,若要以罡云为材炼宝,便需用煞火化去罡云中的雷电,后以真火煅烧,否则便似个大号天雷子般十分危险。

    但是罡云本就罕见,炼去雷电后罡云还会缩小许多,原本蓬松的模样便会变成平滑的罡料,要炼成这么一条船,所耗也不小,也不知是哪家的手笔,当然,这东西既然姓了赵,自然不用去想太多了。

    剩下其他的法宝便以魔宝为多,道门法宝则尽是飞剑之类的杀伐之物,与他用场不大,倒是还有一套小盾,乃是当初黑风谷时那奴仆所用的同源之物,不过这一套五件比那单单一枚的要好上不少,青峰解构那件法宝后重新祭炼之物便有些派不上用场,有这套东西倒也不错。

    这堆东西中的丹药好的都被赤岭拿走了,剩下不少对青峰来说都没什么用,倒是许多丹胎可以重练,但眼下他可没这个功夫,只是将丹药分作成丹和丹胎两堆,分文别类堆放在一起。

    剩下材料便颇麻烦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青峰都不认识,本来这些东西都是霜儿闲时一点点分类堆放,编录后将清单给青峰,再放入库房,这事只能一件一件来,但青峰不过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便受不了了,这闷死人的活计他是真做不来,最后只能草草分类,堆进了一处库房。

    最后的东西便是仙遗了,莫家仙遗的库房他是进去过的,这里头有多少宝贝那两小鬼都和他讲的十分明白。莫家仙遗虽多,但破烂更多,里头能用的本就没几件,故青峰处理起来也十分轻松,那些只是碎片,甚至是瓦砾般的东西都被他扔进了一间小库房,而但凡能让两鬼证明是胎动法宝的自然是放进灵泉温养去了,不过有一件意外所得,倒是让他没想到的。

    青峰着魍费心取一个石木鱼与他时,那衰鬼居然将那木鱼上放置的灰炉打翻了,这灰炉乃是瓷器,一番落地,便跌个粉碎,青峰见这东西一摔就碎,还以为是个破烂,倒是魉难合眼尖,发现那碎片里居然有东西。

    这灰炉原来也非是个简单的东西,居然能阻挠神念窥视还让窥探之人毫无知觉,须知若是有什么东西阻隔神念,即便发出神念者探不出个所以然,也会知道是有东西阻挡。这一人两鬼摆动多时,都没人能发现内有蹊跷,故青峰料想内容之物必是重宝。

    待他收起来一看,倒是乐了,这东西乃是十三枚竹简,与当初所得的五枚乃是同一件,他当下便取了那五枚竹简出来,只是这竹简无论青峰以神念探视,还是注入法力都没有反应,让青峰抓挠了不少功夫。

    “你们平时不是见识很多么?怎么这个时候派不上用场了?”青峰见那两鬼都不吭声,也知道他们此时也没什么好办法。

    “我们也不是什么事都知道啊……”魍费心嘀咕道:“你滴点血试试,说不定是个需血祭开封的。”

    血祭算是最基本的祭炼法门了,炼气羽士得了法器不少都是用血祭祭炼,青峰倒还真没想到这事,毕竟他平时都是以神念烙印,血祭往往不及当下破了手指,将血滴在竹简上,但见那见血的一枚竹简放出华光来,青峰便知此法有用,但有用归有用,这一枚竹简放光半天,他以神念窥视依然看不出什么门道。

    “少宫主,或许要十八枚都见血才行。”魉难合提醒道:“我感觉这法力似乎是一种很厉害的东西,但那我也说不上来。”

    “很厉害?”青峰心神一动,便带着十八枚竹简挪出了出去,他可不想什么很厉害的东西把自家老窝给毁了,待到十万里外,他才放下心继续上血。

    这十八枚竹简见了血后竟重新摆列了一番,连成一卷,旋即便有一股庞大的法力降临在这竹简上,青峰不由心头一紧,收了两鬼准备随时挪移走人。

    然而这法力降临后却收缩起来,化作一个人形,乃是一长须白衣老道,这老道却是一脸惊奇的模样,但见青峰也是一般面孔,便出声问道:“汝是何人?怎会有老夫遗物?”

    “这十八枚竹简乃是小子意外所得,敢问前辈又是何人?”这人散发出来的法力比青峰所见过的任何人都要可怕,在这人面前,他只觉得自己好似汪洋中的一叶小舟,一个浪cháo便可打翻。

    那道人却不回话,只是掐指推算一番后笑道:“想不到那世界居然还有修道之人存在,呵呵呵,你也算是我衣钵承人……只是,你这法力……莫非你是鸿元那老妖孽的传人?”

    青峰方向问他怎么认识本门师祖,可转念一想,他既然称师祖是老妖孽,关系怕并不好,便回道:“小子乃是天一门弃徒,故学过鸿元老祖所传之法。”

    “呵呵呵,你这小鬼糊弄别人倒行,我和他认识也不知多久了,他本家的百骨粹生法我会不知道?”那老道一挥手,这片虚空顿时变成了一片亭台楼阁山清水秀的模样,他也从那竹简上走了下来,这老道下来后倒十分客气,化出桌椅招呼青峰坐下。

    青峰被他戳穿了老底,心中有些惴惴,不过见他慈眉善目,又十分亲切,便将天一门之事掐头去尾交代了一番,只道自家意外入得天一门,又意外放出了九世,后来*经由师傅求情才只是被扫地出门。

    那老道听完笑道:“我道是什么事呢,原是那个东西,唉,只是想不到这世界原来已经到了这一步了,也不知还过不过的去,嗯,小子,我问你一事,你知世间还有没有逍遥仙宗和神罗天宗?”

    “这……小子见识浅薄,均未听过。”青峰摇头道。

    “唉,果然是没了吧。”那老道怅然一句,却勾起了青峰无数遐想,莫非这逍遥仙宗和神罗天宗是个什么了不得的来头,这般大能也牵肠挂肚。

    那老道看青峰眼珠子乱转,便笑道:“你莫瞎想,逍遥仙宗乃是老夫我以前的家业,而神罗天宗是我一熟人的家业,既然这两家道统覆灭了,我倒也不需费什么心思,倒是你得了我这半卷逍遥天经也算是与我有缘,这东西当年我拿来抵劫时打碎了,故只得半卷遗存在一故人处,这位故人想必也离开了这一界,这东西他带不走,才辗转落入你手。”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太极不灭 八道长生】………

    “也?前辈是大罗境仙人?”青峰方坐下便一下子跳了起来。

    “大罗境?哦,对对,鸿元那套路是有这么个称呼。”那道人先是一怔,旋即便是一副极其怀念的模样道“好多年啦,都没人和我提过这事了,你三十六天法和七十二地法炼了多少了?”

    “诶,天罡法我一个都不会,地煞法……大约半数吧。”青峰回想一番后便觉有些不好意思。

    “谁问你神通经了,我问的是三才真经。”那道人摇头道:“我问的是三十六天罡玄法和七十二地煞真法。”

    “晚辈……晚辈不知,晚辈只是个弃徒……”青峰不由汗颜,天罡玄法和地煞真法听着就像是宗门道法纲要一般,他哪里会知道。

    “啊?你一个都不会还学凡羽化仙经?”那老道人又叹气又摇头,叹息道:“啧啧,都传了你百骨粹生法这基要了,怎么就就没把三才真经都全交给你?”

    “晚辈愚昧,敢问前辈所谓凡羽化仙经可是指羽化经?那天罡地煞二法莫非是三才真经之法?”青峰问道。

    那道人抚须道:“呵呵,给你说说也无妨,太极九道,三才之道乃是天地人三合之道,你家老祖的道基便是三才真经,天经有三十六玄法,地经有七十二真法,而人经便是那百骨粹生法和凡羽化仙经等诸多异学……”

    这道人讲了半个时辰,青峰虽有些不懂,但却是逐字逐句用心的记了下来,原来三才真经来历十分神秘,但包罗上千道法,天经以三十六玄法为主,地经则以七十二真法为根,这位道人与鸿元老祖交好,曾有幸看过天地二经,但另一本人经,鸿元老祖却不给他看,不过他也略知道里头一些东西,羽化经便是凡羽化仙经,此经听这位道人讲来,比起青峰所知的羽化经深奥许多,窍穴除了以甲子记法外,还有九玄记法、星斗记法、黄道记法等等,而所谓神通、羽化等境界只是后人总结经书中的关隘而成,而大罗境,只是周天圆满,算不得真个得道成仙,三才之道的极意乃是三才合一,将天地包容于人内,以法身承yīn阳而证太极,这才算是真个长生,否则即便是炼成天窍圆满,若被太极位仙人收去元神,一样要落个身死道消。

    听得这位道人讲事,虽不是道法,青峰也有如醍醐灌顶,心中忽然一激灵,便道:“仙尊,我虽不知三十六玄法,但我知宗门有三十六天神禁真法,此法有三百六十道法术,每天一法九诀,与这玄法可有关系?”他眼下既知这位来头不小,故改口称仙尊。

    “哦,你cāo演看看。”这道人微微一笑,也是听出了这小子的意思。

    青峰当下便捻出了八条火龙,在这片青山秀水下cāo演起来,他怕被这位道尊瞧低了,故出书极其卖力,催得八条火龙上下翻舞,气势不小,那道人却单手一指,一条青丝化出,绕上这八条火龙,一下便将之绞个粉碎,青峰心中惊讶,面上却十分收敛,只是行礼道:“弟子漏法,不入仙尊法眼。”

    那道尊却笑道:“呵呵,你莫不高兴,我只是试试法门罢了,我算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这法术确实是三十六玄法里拆分出来的,这些个后生真是的,这么做这三十六玄法虽容易学了,但三才之道本就要将三才真经的法术化零为整,这般做法却是舍本逐末,只是与那些庸人有些好处。”

    青峰闻言大喜,心知自家眼知道了一条长生之道,虽然那七十二地煞真法他还不知详细,但一会儿问问魍费心和魉难合说不定就知道了。

    但这位道尊似是看出了青峰的想法,却摇头道:“这条大道眼下却是不成了,这天地现如今只剩先天yīn阳之道,先天五行之道,先天八卦之道能证,啊还有一个……算了,那个不提也罢,其余的大道须得轮过下个大劫才行,而且,下个大劫……怕是没这个机会了。”

    青峰闻言愕然,忙问道:“这是为何?”

    那道尊抚须道:“这事与你说也无妨……”

    之后的事听得青峰扑朔迷离,原来想要脱离这一界,光是天窍圆满也是不足,还需证太极位,只有证就太极之人,方称得上是长生不灭。这便要从先天之道说起,这方世界的先天之道一共九条,除了太极本身乃是世界根本,不可转移,其他依次为yīn阳、三才、四象、五行、**、七曜、八卦、九宫这八条。若要证这八条长生之道,便要有对应的先天元胎,似鸿元老祖便是取了先天天胎、先天地胎、先天人胎,三者合一后证得太极,然而一旦取了先天元胎证太极,那这太极位之人若离去,这世界便会因为失了天道而毁灭,故鸿元老祖证道太极后花了三小劫的功夫祭炼了三枚三才原胎道种,以这三枚道种代替三才原胎稳定世界后方才离去。

    这一方世界一共有五位道祖证就太极,除了三才外,四象、**、七曜以及九宫皆被人取走,其他四位道祖也都留下了原胎道种,这些道种只是元胎的代替物,自不能取来证道,故这五条大道眼下都是不通的,只有经历成劫后,这些种子才会生出原胎来。

    “那……那也就是说只有再三人证就太极,这世界岂不是就没有长生的机会了?”青峰大惊。

    “躲过一轮成劫,经历开天辟地十二劫便可……只是,我看你若不求得这三个条大道,怕也没这个机会。”那道尊叹息道:“这世界已经快到量劫了,你有这洞天福地法宝怕也是躲不过去。”

    “量劫?”青峰虽知道一些劫数的事,但量劫却是不清楚。

    “你不知也不奇,若不是证就太极,谁能知道这世道中间这许多事。”那道祖摇头道“这要从天地开辟说起,这世界成型前乃是一枚太易初胎,这太易初胎历十二小劫后生化世界,这十二小劫太极生后便有九条大道,待十二劫完后便有共计四十九枚先天元胎,其中鸿蒙五胎前四胎乃是劫生劫灭,而太极不灭,演化世界,故最终只有四十四枚可留在世界上,先天九宫元胎生出后,天地运转,天干地支齐全,此时为准,六十四亿八千万年后便有量劫至。”

    “六十四亿八千万年!这世界有这么古老!”青峰听到这里不由得叫了起来。

    “嗯,这天地大劫轮回都有四次了。”那道人点头道:“一小劫为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每二十小劫为一中劫,中劫又分成住坏空四劫,四劫一巡是为一大劫,一中劫为三亿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一大劫便是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先天原胎道种只有在成劫最初的十二劫里才能化成原胎,而眼下这个时间,乃是第五大劫的空劫里,又恰好是量劫的时间,我怕你是躲不过去了。”

    “求仙尊指点迷津!”青峰忙跪拜道,其实他听到这里脑子一时胡乱,这躲不过去是什么意思都还没弄明白,但既然这位说他躲不过去,他自然是信服的。

    “哪有什么迷津可点。”那道祖笑道:“大道三条,只要能证就太极,自可超脱劫数之外,本来你有这洞天福地法宝躲过大中小劫都是轻而易举,但这量劫长达两千八十二万六千年,你若不证就太极,哪有这么长寿命能躲在里头,周天圆满也不过百万年之寿罢了,虽说量劫也有无事度过的可能,但终究不能指望这两千多万年里那大衍终胎不出来作怪。”

    “大衍终胎是何物?”听到这词,青峰便下意识地问了出来。

    “天地诞生从头到尾只有四十九个元胎,这大衍终胎乃是应劫而生……”这道祖忽然眉目一动,转口道:“唉,这宝贝终究是坏了,这些闲话便不说了,以后你自会知道。”说完他一挥手便收了那片天地,还作一片混沌,青峰低头一看那竹简光芒明灭,便知大事不好。

    那道尊知道青峰有许多话要说,便道:“剩下三条大道,以yīn阳最难,八卦最易,yīn阳胎当年你家老祖虽得了,但终究不能拿来证道,乃是因为他自家没有悟出匹配的道法,他的三才真经本就是异数,八条大道所需元胎越多,证道便越容易,故我想你还是去寻八卦胎,我这半卷逍遥游便有参悟八卦之道的内容,你便以此参悟吧。”

    说着,这道祖便打下一道华光进入青峰胸口,青峰只觉有许多艰涩难悟的文字窜入脑海,此时那道尊却是“嗯!”了一声,一挥手从青峰胸中勾出四条黑线来,看了一番后喜道:“原是你们四个,正好正好,怪不得卦象说我应了这旧宝呼唤便有大造化。”

    青峰见他勾出四鬼,也是大惊,忙道:“前辈,这是我鬼仆……”

    “呵呵,你将他们暂借与我吧,这四个家伙与我有大用场,rì后我自会将他们还你,不过老夫也不白借你的,这些你都收去吧。”那道尊一挥手,无数光芒涌入青峰周身,青峰便觉脑中成了符篆文字的海洋,一时间竟心神失守,被这许多道法经义弄晕了过去。



………【第一百七十章 天地成对 河洛齐全】………

    青峰再次醒来时,第一反应便是去看肋骨中的四鬼,但那条肋骨上已经没了那些黑纹,无论青峰怎么呼喊,都没了反应。

    “不是梦啊……”青峰叹了口气,四下查探了一番,除了一片混沌,就只剩下十八根散乱的竹签,青峰一招手拾过竹签,发现这些竹签里面果然没了什么法力反应,但是原本没有内容的竹签现在每根都有了不同的经书,青峰方yù沉神细看,便觉头痛yù裂,脑中无数文字闪过,差点又要厥过去,吓得他忙松了这竹签。

    “难道是这道法太高深,我的道行还不配学?”青峰好生收藏了这些竹签,心中不由得有些惆怅起来,虽然这位道祖只是借用四鬼,但陪伴多年的霜儿和两鬼都不在了,他也不免有些寂寞。

    不过这寂寞还未及他细细体味,他便发现脑中的经文竟如心魔般时时sāo扰他的思路,此刻他方知是这些被那位道尊打入的经文在作怪,这些经文在他脑中乱窜完全不受他控制,好像神魂中又多了无数不是自己的念头般。

    “这可怎生是好,这般下去怎么受的了。”青峰心中大惊,急忙挪回灵地小筑想入定闭念,但他越是想宁神平息,这些经文却越发活泼,反倒让他的心思更乱了,不过这些文字反复在脑中浮现,他也渐渐发现这些经文的玄妙,忽然想道:“这位道尊是必然不会害我的,这般玄妙的道法乃是鸿元老祖那般人物所赠,比起四鬼的道法乃至任何法宝都要珍贵,若是以后忘了怎么办?不对,要马上抄录下来,越快越好。”

    一想到这里,青峰便想寻纸张,他虽有七重玲珑宝塔这般好用的东西,但总不能把自家神魂给抽出来,他又不懂得复录经卷的法门,故只得用最笨的方法,可他库房里哪里有大张纸卷可用,均是切成一条条的空符纸,他翻找了一番,一时竟寻不出替代物。他正急时,忽见那小筑中有几匹白绢乃是霜儿还未裁剪之物,虽是极为上品的布料,但眼下也顾不得了,毕竟能承载这般经文之物,也是这白绢的福气,他便取了一匹展将开来,提起天毫笔便飞速誊写起来。

    这时青峰倒是体味到了文思泉涌下笔如神的滋味,只是这经文却不是他的东西,乃是别人强给的,随着誊写的文字多了起来,他便觉那些文字好似被倾泻*出来般,从他脑内逐渐消失,心头轻松不少。

    待白绢用得只剩半匹后,青峰才停了笔,看着写完后便被他随手扔得满地的绢经,他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这许多文字乃是逍遥仙宗的洛经,以及鸿元老祖的天经和地经,虽然是一笔莫大的宝藏,但对青峰来说最有用的却是那十八根竹简的河经,这河经与洛经合起来便是那位道祖的逍遥游全本,乃是九宫和八卦两条大道的经文,那为道祖显然是以九宫证道,那洛经与鸿元老祖的天地二经一样,虽然玄奥,可不等到两千万年后先天三才与先天九宫再生原胎,这两本经书便不能证大道,只有河经才是他该学的。

    此时待他再取那十八枚竹简观之,便不复之前那般头疼,只是看了一会儿后便发现这河经乃是天窍圆满后才能学的东西,入门便需有三百六十天窍圆满。但见这般要求,他自觉有些明白了为什么这位道祖选择九宫证道,而不选八卦证道,这河经怕是比洛经要难些,当下便收了进去。又想自家的百骨粹生法和羽化经乃是天地二经的根脚,虽不能以之证道,但炼此二经应是无妨,当下便取了那两本经书来看了起来。

    那天经乃是三十六部法诀,青峰观之,都觉是无上法门,只是这天经修行需第三十六天开始逐步往上,青峰眼下的修为只能学到第二十九天,刚好脱离yù界,他看了一会儿便悟出了一些道理,这三十六部法诀从下而上承前启后,若其中任意一部不能进,便学不得后头的法门,想来天一门衍创三百六十法也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学会一些法术,好让那些受阻于一个关窍的人能从别人处得到启发。

    待青峰看了地经后,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没有听过这东西,若说天经是玄门大道,那么地经所载便是邪魔外道,这地经竟然是七十二部邪魔绝学,若非他亲眼所见,他根本不相信这经书竟是天一门的地经,不过翻了一下后他便发现这些法诀竟是用凡羽化仙经的法门催动的,居然不是什么魔功魔气。

    青峰自家修行羽化经他自然清楚玄门道法与魔功的区别,他的落魂幡也是靠煞丹驱动,而非是法力,用羽化经的法门显然是不可能学会这些法门的,不过这个问题他很快便想通了,凡羽化仙经改名作羽化经,显然其中必有些改变,否则岂会与地经冲突。

    不过这地经也被被青峰束之高阁,他虽然贪图方便,常用落魂幡,但那不代表他愿意学魔道,他的大仇家莫无涯可是魔道巨擘,他可不想做那人的后生。

    那本洛经他只是略看了看便收了起来,洛经乃是九宫证道的经书,九宫既然已被这位大能取走,那他得之也是无用,若非他修行羽化经能承接天经,否则天经也是被供起来货。

    待到此时,青峰才想起自家不知昏睡了多久,忙收拾好东西出了须弥环,他方闪出须弥环,面前便显出一只竹筒来,那竹筒一闪,赤岭变跳了出来笑骂道:“我还当你真打算龟缩万年呢,都一个月了才想着要出来。”

    “什么!一个月了!”青峰大惊,忙取了连理枝来看方位,好在这连理枝依然指着原本的方向并未有变化。

    “幸亏你不出来,倒是躲过了不少麻烦。”赤岭递过竹筒道:“你进去后那正仙道便来了不少人,想必都是远远跟着你的,他们封山十rì就是为了寻你出来,不过自然是没有寻到,后来便回去了。”

    “寻我?”青峰将竹筒挂上腰间,不解道:“我不过是助他们弟子脱困,犯得着这么大动静么?”

    “我看你先不要去正仙城,先去那个方家问问情况看,这么多人封山十rì,必不是好事。”赤岭说完便进了那竹筒,还不忘补一句道:“我都交代完了,剩下的便有劳了。”

    听了这些,青峰倒连方家都不大想去了,他前脚见了方富平,后脚就有正仙道人马跟踪,这事要说和方富平没什么关系,他自是不信,去了八成是自投罗网。

    然而青峰思量了一番后还是决定要去一次方家,即便知道自家被人图谋,也要弄个清楚才行,毕竟他也是一派长老,虽未自报家门,但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