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任务完成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朝的驸马不能在朝中任职,无论是多么能干的青年才俊,一旦成为了驸马,就意味着他必须要放弃在朝堂上的抱负,成为一个可能会被别人看做无能之辈的“入赘”皇家的女婿。
能够被选为驸马,本身就要出身好容貌好,其次还要有才华,不通书经的圣人都看不上眼,怎么会选作女婿,而那等有出身有容貌有才华的哪个愿意一辈子就守着公主过日子,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哪怕是皇帝女儿,也不是人人都爱娶的。
“我不想要那样的驸马。”
园中鲜花正艳,偷跑出来的三公主立在湖边,静静地看了一会儿湖水,转过头来,神情认真地对着身边的俊秀少年说:“我不想要那样的驸马。我喜欢听戏,我希望我的驸马也喜欢,他也要能够写好听的戏文,能够唱好听的戏,能够如……如你一般……”
眼神中闪过迷恋,从初见到如今,她若是真的会喜欢什么人,也就是这样的人吧!所以……
“公主慎言。”王平微微蹙眉,他跟三公主见面的时候并不多,两年中也不过是十来次而已,她竟是从何得此一语?
少女容颜娇俏,两靥微红,若桃花灼灼,听得此语,霎时白了脸颊,垂下眼,好半晌没有说话,默了默,恹恹离去。 昨日的寿宴很是热闹,如意班却比较清闲,只唱了那么一出,为此还得了旁人的冷眼,今日才听闻,昨儿个还有宫里头的人过来送寿礼,更是让师娘兴奋万分,好像看到了一棵可依靠的大树,私下里鼓励了小黄莺好几句。
寿宴过后,其他两个戏班子都走了,唯独他们还留着,小黄莺也是眼热心热,日日里头都要到院子里练练嗓子,眼睛老往那门缝上飘,偶尔还要瞥一眼院墙,目含期待。
王平一眼就看出他在期待什么,想当年小百灵红的时候,常有那富家子弟骑墙看,但,这可是王府的院墙,先不说高度多少,有几个人敢上那墙头?
帝都和地方,总是不一样的。
因着姑娘们听戏,不好到外院去,若把那一班子叫来内院里头又有些不合适,世子夫人还寻思着,倒叫世子给指了个好地方。
“只管到琅嬛阁去,那边儿湖上有个小台子,隔着水道,你们只管在这边儿看,不垂纱也行的。”
世子觉得无所谓,反正都是听戏而已,距离远点儿也没什么的。
世子夫人听了也觉得好,忙吩咐人收拾了,不等下午,就被性子急的小姑们催着弄好了。
这琅嬛阁据说是为某个小妾修建的,因那小妾会舞,便特意在湖中给她建了这么一个台子,等到夏季荷花开的时候,于台上舞蹈就像是踩在花上一般,美不胜收。
因了这段故事,这琅嬛阁好是好,却少有人来,就连那一池的荷花也因少人打理而成了残荷败叶,渐渐不见了。
好在水道是通的,所以这一池水不会臭,收拾起来也好收拾,大面儿上净了,便把那如意班唤了过来。
小黄莺的登场还是那般惊艳,他的长相其实就是清秀有余那种,但架不住唱戏的妆容总是浓艳,便有一分长相也能打扮出五分来,何况他长得还不错,于是这一扮上便是九分的美艳。
扮书生的是小画眉,他长得比小黄莺还要好一些,只不过年龄还有些小,画上剑眉还能显出几分英气来,若画上柳叶眉便有些稚嫩了。
为了身高上协调一些,小画眉还穿了内增高的靴子,厚厚的靴底并不外露,走起来也是稳当,有那么几分翩翩书生的意思。
两人穿花拂柳一相逢,便有许多词唱情浓。
听戏的姑娘们有害羞些的便用帕子捂了脸,有不觉的还在听那优美的曲调,世子夫人听着那含蓄的词句,也算是明白为什么会有“便是大家女儿听了也不妨”的说法,两相见,互相许,只能从两人把臂的动作看出一二,其他的,也不过是四目相对罢了。
等到女子苦等情郎不来,最终偷偷跑去寻,然后又被污蔑逼迫,跳江而死的时候,众人多半都落下了泪。
“真是气死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太过分了,何必非要把人逼死!”
一幕幕看下来,看得他们当初情浓爱蜜,再看这会儿的冷酷无情,姑娘们都有些义愤,一个个都觉得要好好惩治一下那个书生,不能让这等背信弃义的恶徒逍遥法外。
等看到最后钦差查案,把书生判了死刑的时候,几人又是笑起来,拍手道:“这才好,这样的坏人就应该早点儿除了去。”
看完一本戏,世子夫人才知道原来自家小姑们都这么有正义感,也不知是不是该颇感欣慰了。
姑娘们这边儿的反响还不错,老夫人听闻了,也想从头把戏看一遍,但她精神头不太好,每日总看不了太多,于是便把戏班子留了下来。
这一留,便是半个多月。
小黄莺每日唱戏之外总要到处逛逛,为了方便唱戏,管事的把他们搬到了琅嬛阁,这边儿跟内院只隔了一道门,平日都是锁着的,到有人看戏了才会打开,而他们会提前被约束到后面儿去。
来看戏的多是女眷,那世子只出现过几次,也就是陪着过来坐了坐便离开,西河王倒是有兴趣,有一日专陪着老夫人过来听,但这类戏还是不太受他欢迎,所以甭管小黄莺的扮相多么好,他也只是看了一眼作罢。
十来日过去,小黄莺也愈发焦躁起来,就连师娘因为跟府中的仆役套关系通融不成,也有了几分气儿不顺,看到小黄莺就要骂两句“不争气”,偶尔看到王平,也会捎带着骂两句。
倒是小画眉,完全没心事似的,竟是偷偷结识了养在隔壁院的小戏们,时不时扒着墙头看她们唱戏,被王平发现过两回。为了方便听她们的戏,王平也没告发他,也会在墙角下站一站,听那边儿唱戏的曲调,细细琢磨。
小戏们平日里练戏跟他们一样,总是清唱为主,而女子的声音跟男子假装女子的声音还是有不同的,细细听总能够分辨出来一些差距,然后便是唱腔曲调的问题。
班主在地方上待久了,曲子总也有股地方的土味儿,就好像方言和官话的差别一样,自己不太觉得,但到唱的时候,就会有些分明。
这是需要改进的,而优势则在于班主走的地方多,见到的多,唱腔上一些变调的地方格外灵活,甚至透着些老辣,而这般小戏唱来,柔情似水是能够做到,若要刚烈如火便不行了,总差着那么一点儿味道。
时听时练,真的投入到这件事上去了,王平觉得自己的心境也有了很大提升,以前仗着记忆力好,他对一些事可从未这般用心过。
碍着隔墙就是小戏们,他也不好直接学她们的唱法,索性摸出笛子来吹同样的曲调,他的乐声比起唱腔显然好了不止一筹,开始他吹笛子,隔壁都会静下来听,现在么,已经有胆大的爬墙看了。
俊秀的少年郎哪怕粗布白衣都不见逊色,反而更衬得那肤白笛绿,一双黑眸幽静,长长的睫毛半遮着,有几分意游九霄之感。
一个架一个勉强扒在墙头的小戏和小画眉顺利会师,两方都混了个脸熟,这会儿也不说话,都静静听曲。
老远,便能看到墙头坐着一串人儿,格外整齐地留给这边儿一个背影。
“这是怎么了?”
初进院子的一队人还有些不明所以,待听得那笛声熟悉,便有几个明了过来,也不让仆役吱声,找了梯子也往墙那头看。
满园碧色白无垢,一曲清音引凤来。
沉浸在笛声中的少年竟有一种不似凡人的气质,让规矩不错的姑娘们都迷了眼,待得那笛声消散,还有些回不了神。
“我还道是老乐师,谁想竟是这么年轻,他可真厉害!”年龄还小的姑娘满口赞着,全不理会扒墙头这事有多出格。
而知道这件事出格的那位,红着脸颊看着那少年收了笛子走远了,急忙忙下来,问:“他是谁啊?你们府里何时来了这么个乐师?”
“这可不是我们府里的,估计是隔壁戏班子里的吧。”
爬墙被逮到的小戏们被管事娘子的厉眼瞪得不敢吭气,听到这句话才有一个大胆的将功补过:“那是如意班的文雀,也是唱戏的,不过戏唱得不好,倒是曲子吹得好听。”
她们哪里知道人家戏唱得好不好,都是小画眉透露出来的,他这个师兄底下有个太认真的师弟,哪怕知道一时半刻不会被超越,也是很有压力,时常会把班主训斥师弟的话拿出来转述,于是这帮小戏们就都知道那文雀唱戏不好了,也不奇怪为何他总是不在人前唱了。
“哦,这样啊!”那衣着华丽的少女没说什么,应了一声,又拉着身边的小姑娘说,“早说到你家听戏,还不赶紧准备着,我出来一趟可不容易,白耽误在游园子上可是没意思。”
其他几个姑娘有意奉承,忙道:“已经让管事去说了,咱们这会儿过去坐下,他们也就能上台了,耽误不了的。”
少女没怎么搭理她们,庶出的嫡出在她看来还是庶出,根底上就不能和她比,哪里有什么好说的,只管拉着身边这位嫡出的小姑娘一并去了,还道:“我可早就想看那兰亭梦了,可是父皇就是不让这等班子进宫,好在你们家请来了,不然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呐!”
小姑娘心思少一些,没想那么多,只管大包大揽地应承说她什么时候想看都能看,一副很有义气的样子。
说着,一队人就从这边儿往琅嬛阁去了。
戏的确不错,小黄莺是卖了力气的,曲子也愈发见好了,但看了几遍再看就少了新意,小姑娘有那么几分不是太专心,倒是那少女,看得专心致志,中间跟着红脸跟着哭,末了才狠狠松了一口气。
“这戏真是好,可知道是谁编的?”她问了一句,然后自有管事的让如意班的班主上来磕头。
班主年龄大了,早已不见当年的俊俏,又留了胡子发了福,自然不中姑娘家的眼,少女蹙了蹙眉:“这戏真是你写的?”
她本就是询问了一声,觉得有些失望,能写出这样好看戏的人怎么能长得这么不好看呢?偏管事的一传话,把班主吓了一哆嗦,害怕因为欺瞒惹上什么罪名,忙把王平交代了上去。
衣裳单薄的少年站在台上,雪花纹的轻纱被风吹起,遮挡了视线,朦朦胧胧,那人就好像站在云雾之中飘摇不定,少女的眼睛亮了一亮,问了两个问题,夸赞了两句。 这一日,西河王的母亲做寿,王府前车马纷纷,好不热闹。
如意班一干人等则是在前一日就进了府,熟悉府中的台子,也免得今日人多进出生乱。
戏子和仆役同为贱籍,但王府中的仆役比之寻常良家还要傲气不少,哪里会把他们看在眼里?一进府便被规划了条条框框,这里不许去,那里不许进的,几乎就要画地为牢,免得他们到处乱跑,惹了麻烦。
班主一一应了,还给管事塞了钱,得了些内幕消息,保证会好好演戏,让寿宴热热闹闹的。
同如意班一同进府的还有两个戏班,各自都有着拿手戏,不同于如意班这种剧情创新取胜的,另两个一个是专门的武戏,一个是京中有名的班子,拿手的戏目不少,人也是多的,抬进来的装行头的箱子都有二三十个。
除了他们三个班子,府中还有一帮纯是女子的小戏,是府中买了人调、教的,专为女眷唱戏的,寿宴上也会跟着出几出剧目。
时下都是男子唱戏的多,女子的顶多是些文戏清谈之类,市面上很少,都是各家大府里养来供夫人小姐取乐的。
王平听闻之后,本想先听听这帮小戏的曲调怎样,既然想要把一门技艺往“绝”了学,除了自己勤加练习,也少不得要广纳众长,他觉得这一次的寿宴就是很好的机会,不然,平日里忙着练戏唱戏,哪里有时间去听别人的唱腔曲调怎样。
谁想王府中安排得极是规矩,那一帮女、戏并不与他们这些男子戏班在一处,进府一日都未曾见过,更是听不到她们怎么唱的了。
终于,到了寿宴这一日,外面来客纷纷,他们这里也准备上了。各家出的戏目都是编好了剧目本的,会由王府仆役拿上台前,让那些贵人们挑选,贵人们选什么,他们便唱什么,若是没有选上,也只能在一边儿候着。
因为是寿宴,惯常的第一出戏都是热热闹闹的祝寿戏,武戏那帮子很快上去了,有仆役来说了下一个戏是谁家的,被通知到的戏班子就在后台准备上了,一帮人忙而有序,各家各家也是泾渭分明。
“年年寿宴都是这一套戏,我都看了多少遍了,你们尽管选你们自己喜欢的,年轻人哪里跟我这个老太婆一样。”
台子上唱着八仙,各自扮相出彩,台前楼上,坐在正中的老夫人满头珠翠,笑呵呵地在戏曲的背景音下把剧目本给了旁边丫鬟,说着这么一番话。
丫鬟把剧目本递给了一位衣着华贵的中年夫人,那夫人脸上带笑:“我就喜欢这样的热闹戏,平日里可是听不着,我点一个‘五女祝寿’吧!娘是有福之人,听这些热热闹闹的正合适呐。”
老夫人被哄得笑容愈发灿烂,说:“有福有福,都有福。”
西河王之父早丧,母亲唯有他一子,西河王很是孝顺,寿宴一开便领着世子并两个庶出兄弟上楼来祝寿。
听到此言,接着说了几句吉祥话,主动拿了剧目本看了看,他自幼喜武,对那些文绉绉的剧目没什么爱的,偏这等寿宴也不好上那些武打戏,免得有了气煞,索性便问:“听说最近有一出新剧,很是不错,不若点那个来听听。”
旁边的庶出兄弟听着,一个禁不住点头道:“我也听说了,那兰亭梦很是不错,便是大家女儿听了也不妨的。”
另一个没吭声,是听过了的,知道那出戏哪怕最后是个恶有恶报,但伤情是一定的,也不太适合这样的寿宴上听。
一并上来的世子是把全本都听过了的,知道哪一段儿比较好,道:“我听着‘游园’那一出很是不错,唱词好,调子也好,倒是可以听一听。”
“好,那就这一目吧。”西河王说着把剧目本递出去,一旁的丫鬟接了在“游园”旁边儿盖了个寿桃形状的红印。
剧目本依次往下传着,大约点了十来个便不再点,由人下去吩咐了,让戏班子依次演上来。
西河王没在楼上待太久,楼下还有客人要待,他便带着世子他们下去了,楼上一帮女眷又热闹起来,王府里的小姐也是开了腔,私底下窃窃私语着:“早听说那兰亭梦好看了,可惜哥哥就是不肯把戏班子请来,如今总算是来了,还不能听完全本,真是遗憾。”
“先听听看,若是这一出不好,听全本又有什么好的,若是好了,多留两天也是使得的,咱们家难道还出不起听戏的钱了,只要你到时候舍得打赏就好。”
世子前几个月才成了婚,如今的世子夫人还算是新妇,听闻两个小姑这般说着,忙凑趣道:“哪里还用你们出打赏,若是果真好,我出了赏钱就是。”
“嫂子说了可不许反悔。”
热热闹闹地说笑着,等着台上那一出热闹戏下去,众人见得上台来一个窈窕女子,连音乐也变了,虽人少了,却不冷清,那乐声中似透着无限欢情,仿佛是春来万物生,别有一种欣欣之喜。
女子随着乐声缓缓走动,手上团扇轻摇,扭头露出一张花容月貌来,竟让楼下一时静了静,待得那女子随乐而唱,莺声燕语一般,几句勾勒出一派春景,竟像是让人看到了百花园中繁花怒放的情景。
一出“游园”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待得女子作倚栏状唱完最后那句“偶然间人生倦,依靠着亭栏杆,一时间望眼连天,忽忽地伤心自怜。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不相见。”才带出几分春愁寂寥来。
那乐声也不知何时变得有了几分低浅,似随着人心也跟着幽怨起来,偏也不知怨了什么,平添一份惆怅寂寥。
“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不相见。”正值芳华的年龄大约也能理解了什么叫做春怨,听得这一句竟是有些出神,脸上的笑容也浅了。
“这词写得真好。”年轻的世子夫人是才从那个时候走过来的,不知道自己将要嫁给哪个,不知道自己未来生活如何,不知道那个众人口中的良人是否会待自己很好,若不想起也就罢了,若想起,也只能这一句“由人恋”“随人愿”“无人怨”了。
台上又响起热闹的唱腔来,锣鼓咚咚,那轻柔缱绻的笛声也消散无踪,楼上众人才有几分回神,小姐们重又打起精神来陪着祖母说话,一个两个努力叽叽喳喳,倒像是把那曲子勾起的幽情都消了。
老夫人也没纠结,只赞了几句好,又随着看下一个戏曲,等到看了三个便道倦了,由丫鬟们扶着先去歇了。
老夫人一走,夫人也是不留的,世子夫人被夫人要求留下来看着几个小姑,送了一道再回来,看刚才还各个欢笑的都没再看台上的戏,细语声声的还在说着适才的兰亭梦。
“我听二哥讲过,这本子说的是一个大家女子因巧遇一个少年书生,心生恋慕,许下终生,谁料到那少年书生高中之后另娶佳人,在这女子寻去说他背信弃义的时候反说女子自身不检点,诬赖他的清白,逼死了女子,而那书生也没什么好过,被钦差查出此事并贪污罪状,判了死刑,也是恶有恶报了。”
小姑娘口齿伶俐,讲起故事来还有几分感伤,顺道着也说起了二哥的教诲,“二哥说,咱们女子最不能轻易许人了,门当户对最最重要,若不然,便如同那个大家女子一样,明明是大好家世,偏偏成了孤魂野鬼。”
“好好的日子,说什么孤啊野啊的!”世子夫人上来,止了这一句感慨,有些啼笑皆非地说:“你二哥说得对着呐,你们才多大,知道什么才子什么佳人,总是要父母看好的才算是好,不然,可不就跟那女子一样悲惨。”
“嫂子恁啰嗦,我们哪里跟那女子一样不知好歹了,这不是白说着么。”另一个姑娘不乐意地反驳,又有两个说道,“可不是么,这世间自来有规矩自然是有道理的,那女子不守规矩,最后也怨不得别人。”
“正是,可见还是那女子的教养不好,怕不是商户出身吧,那等人家,纵然有钱,规矩上总是差着一些。”
“我就是觉得那女子唱得好,特别动人。”
“呵呵,那哪是女子啊,外头的戏班子都不用女子的,适才那个是男子唱的!”
“啊?竟是男子么?他唱得可真好,我还当是女子的呐,好些女子也没他的声音那般动人……”话题迅速歪楼。
“我觉得那乐配得极好,尤其是那笛声,悠悠荡荡的,都飘到人心里去了,怕是老乐师才能吹得这般好吧!”课程中有音乐课的小姑娘单纯地表示。
另有那心思活络的,拉着世子夫人的手臂摇晃:“嫂子嫂子,回头让咱们把这本戏听完吧,外头的人都听过了,就咱们没听过,一说起来也丢人不是?”
“是啊,嫂子,我也想听呐!”
世子夫人也没听过,自是也有几分好奇,见得一众小姑都来央求,乐得应下。
戏台后头,如意班的班主看着收起笛子的文雀,心中纳闷,听这曲子很是对味儿,怎么到他唱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情意了呢? “你道这花枝好,占春先,当簪云鬓娇容颜,衬得那明月珰摇裙衫儿茜,却不道我只爱它枝头绿叶边,自天然。”
戏台上,身着百蝶穿花裙,若大家闺秀状的花容女子手持团扇,扇上一则美人倚石,荷叶连天,花容女子做倚靠栏杆看花枝状,有伸手揽花轻嗅,静看花枝摇曳之态。
眸中似有些遐思,唱词似也有些幽怨,却又不知是怨的哪个,思的哪个,平白添了一层缱绻,最难得是那波光流转,竟似把观看的人都迷了去,忘了此情此景,并非兰亭。
一曲中节,喝彩声阵阵,还有若干赏钱被扔入台上,待得乐声一起,又回复安静,静听后面的曲调故事。
戏台下面是一排排座位,有桌有椅,摆放着茶水点心,看着不错,但跟楼上一比却有些寒酸。
锦座之上,青年人听得一段戏拊掌击节,声声都点在了节拍上,竟似迎合台上一般。
“怎么样,不错吧!”手肘倚着小桌,坐在青年旁边的少年人还有些毛躁不定,得意洋洋地显摆着自己的发现,顾不得台上那一段还未唱完。
“嘘。”青年皱眉看了他一眼,待得听完这一段儿才点头道,“的确是不错,名字也不错,如意如意,听着也是喜庆,只这本子旁时还罢了,寿宴上唱来未免悲情,不太合适。”
“他们又不是只有这一个曲目,旁的也有拿手的,我都问了,时下的八仙祝寿也都是会的,唱得也行,就是不如这个新鲜,想来祖母也想听新鲜的,年年都是八仙祝寿,早腻了。”少年人不以为然地说着,他可是打算拿这个新鲜博一个好的,自然下了些工夫了解。
“就你知道。”青年这般说了一句,听得第二段又起,也不再说话,专心去看。
台上的剧情已经开始辗转,闺阁少女偶然见到翩翩少年,那兰亭一梦动人心弦,之后便是一厢情愿相许终生,结果也不过是梦醒魂断。
“一曲兰亭梦,当惊天下人。”
曾经一位喜爱戏曲的老先生听了戏之后这般评价,不同于时下戏剧话本中动不动就书生小姐互托终生,最终佳偶天成的桥段。兰亭梦依旧是小姐书生,但最终的结果是小姐离家而走,携子而丧,那书生却高坐大堂,迎娶娇娘。
这样的故事对那些头脑发昏的闺阁女子和心思不正的书生来说,很有些警醒之意,看了多少也能正一正心思,正是因为这种缘故,所以即便是悲剧,却还是被不少人喜爱,也不禁家中女儿去看,正好可以借此教育一二。
戏曲这东西不同旁的,你若是不会,便是草学也能有一二相像,除非是那等天生走调,五音不全的,不然很容易被人模仿。
而外人顶多是哼哼两声自娱自乐,但戏班子这个行当的,却可以凭借着听就记下全部的戏词,然后回去照搬,保准儿能够有七八分相像,剩下的二三就是细节问题了。
如意班的班主看到戏目不错,评价高还红火,当下就决定带着戏班子进帝都,那里富贵人多,还容易打响名声,最重要的是抢个先,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出戏是谁家的,以后再有模仿的就不怕了。
这等利益最大化的思维模式,对王平来说是很有利的,只不过依旧轮不到他登台就是了。
班主培养的几个孩子年龄是岔开的,那作为大师兄的小百灵途中被一位富家子弟买走之后,便有小黄莺顶上,而等到小黄莺之下还有小画眉等着,依次排下来,艺名文雀的王平在第四位,而他后头,还有两个班主新买来的师弟,正在从基本功学起。
就这么着,一路走来,小黄莺才是真正登上帝都舞台的那一位角。
“小黄莺这唱功是越来越好了。”
后台,班主坐在躺椅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听着台上的唱腔,细细品味着,有些赞赏地说。
没有戏的时候,王平都是在台下的,他这会儿正在细听,听到班主这样说就上前询问了两句相关问题,或许是学戏的年头短,还不到“十年功”,所以他的唱腔总是不够完美,从没得过班主的夸奖。
“虽然这词是你写的,曲子也是你谱的,但你听听小黄莺唱的,就说这一句吧,‘负心郎,薄情汉,当日情浓谁曾见?恨天不公,恨地不平,由他另娶做高官,污我清白不容辨’,前悲后怒,一字‘恨’裂云端,就要有那种恨不得天崩地裂的心思才好。若是你唱……”
班主皱了皱眉,他就奇怪了,这文雀哪里都好,长相身段嗓子,没有一处不是最佳的,偏偏一旦唱起来,那曲子就是没有情,怎么听都像是隔着一层什么,宛若旁人在念白,没有半分能让人投入。
“朽木空弦,音不含情。”
班主给了这么一句评价,也是一声叹息,他倒是希望文雀这孩子还能往上提提,但都这几年了,竟是没什么长进的样子,算是他看走眼了吧。
好在如今还有人顶着,倒也不着急,再者,这身段长相都有,嗓子也没坏,便是唱戏不成,总也亏不了本,所以养着也没什么,等再长两年,眉眼再好一些,也是一棵摇钱树。
台上的小黄莺已经悲愤完毕,退场回来了,之后的一幕戏则是后来加的,大家都觉得太悲了,想要那书生有恶报,于是有了这么一段儿书生犯事被人判刑的,因此事并其他得了个死刑,也算是恶有恶报了。
这一出戏时间不短,小黄莺总在上头,下来休息的时候很少,这一下来,连忙拿起早就灌好凉茶的壶,对着口喝起来,这巴掌大的南瓜壶颇有几分憨态,好像是位有名的陶艺大师弄出来的,价值不菲,如今也成了小黄莺随手可握的玩物,他如今的身价可是看涨了不少。
“我的乖乖,今儿你可是露彩了,知道二楼上来谁了吗?”身材有些发胖的班主妻子摇着扇子走进来,一张脸上笑意融融,她以前可不曾对人如此和善过,和善得甚至有点儿谄媚。
“不知道,师娘告诉我好了。”小黄莺也不是从前畏畏缩缩,一见人冷脸就哆嗦的样子,大大方方笑着,语气中还透着几分亲昵,哄得师娘愈发笑开了。
“师娘这就告诉你!”师娘早就憋不住了,这会儿笑着说,“二楼上坐着的可是西河王家的世子呐,那可是真真正正的贵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