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狼行三国-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尤刖O宓穆惩趿跣湃醋阌姓飧瞿芰Α

    战场的形势千变万化,身为一军主将在保证己方战略大局的同时必须要有出色的随机应变能力,刘信的表现便极为出彩,他并未选择和樊稠一样的增援路线,曹军对此肯定会加强防备,亲卫铁骑虽强但骑军并不利于攻坚,因此在接到三叔的将令之后他立刻将手中人马分为两队,数百铁骑及战马负责吸引正面曹军的注意,另外千余人则是舍弃战马走高顺进击的小道翻山越岭而至战场所在!马战陆战俱佳本就是亲卫铁骑最大的特色,刘信此次也将之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公子的率军前来不但恰到好处的挡住了夏侯渊许褚的攻攻势,对在此处苦战多日的士卒而言更是巨大的鼓舞,没有把握天子岂会让鲁王冒险?想必现在的战局已经对己方极为有利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次刘信前来却还有着抗命一说,赵云派来的快马未能阻挡刘信的脚步,他甚至直接派人将将之堵在了军阵之外,这是刘信自己依据战局做出的判断,名分上他贵为鲁王还在众将之上但在军中却非至关重要的人物,既然自己可以使士卒士气大涨而又不影响全局,哪怕冒上生命的危险又有何惧?刘家儿郎在紧要关头自然应该有所担当!

    经过一系列的大战历练此时的刘信是彻底成熟了,而尤其与关羽在徐南大战之后再由父王解说其中要害他的武艺也更是大进,假如说当时将关羽压在下风乃是取巧其真实实力还要稍逊一筹的话此番在永安官道上和虎痴许褚那场平分秋色的对决就完全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了,许仲康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在刘信身上占到半点的便宜!

    看着二公子挥动着虬龙戟与许虎痴大战,士卒们的眼中全是兴奋与崇拜,曹军进攻最为锋锐的箭头被彻底挡住了,以前很多的时候能为此举的都是他们的将军,如今将军贵为天子更是后继有人,二公子的鬼神之勇比之将军当年亦不遑多让,且父子二人都是一般的爱兵如子,甘愿与之同生共死,这样的统帅绝对值得他们以死相报!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一脉相承
    (感谢熊兄的礼物与月票,将军威武。)

    永安官道,一天的激战过后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停止了攻击,四五日连续不断的厮杀是人就会累,身经百战的双方精锐也是人,自然不可避免的需要休息,但谁也不敢放松对对方的警惕,于是在战场上出现了极为有趣的一幕,两军分别有数队士卒互相对峙防止敌军夜间突袭,这些天来的战斗可是不分日夜的,而今夜双方都在保持着默契。

    在负责警戒的士卒身后不远就是辽东军简易的营帐,身在夹击之中高顺忙的甚至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安排营地,李典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两者比较还是能看出汉军装备的优势。此时已是十一月十分,荆襄之处的天气虽不比汉中的异常但也是极为寒冷,又是在夜晚的旷野之中,可想而知经过一天激烈厮杀的士卒处境如何?浑身的大汗被冷风一吹便是一阵哆嗦,这样的情形及其容易感染风寒。

    两军的营地之中都点起了星星点点的篝火,曹军士卒们聚集在一块相互取暖,单薄的营帐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并不能为他们提供多少的保障,这一刻在两军营地之中最受欢迎的便是姜汤。很多的汉军士卒躺在地上已然发出了酣睡之声,几乎人人身上都裹着一件外皮内毛的大衣,这是他们冬季下发的必备装备之一,战时脱下休息时可以用来御寒,便在空旷之处也可半垫半盖就此入眠,保暖效果也很是优秀。

    汉军的这种制式装备被士卒们称为“四尺半”,外间的皮革乃是牛皮内里为羊毛,且还是经过幽州赵家的精心缝制质量绝对过硬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多的负担,这些原本都是刘家之手,内中蔡琰风若曦等都贡献了不少的力量,后刘毅登基将刘家的很多产业交给了赵海,涿郡赵家一跃变成为了汉军衣物甲胄的最大供应商。当然无论是质量还是技术赵家的作坊都走在时代的尖端,刘毅亦会保证它的利润。

    以朗生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些衣物每一件都价值不菲,虽然是量产化作业却丝毫未能影响它的品质与美观,普通士卒穿戴起来也显得美观实用。畜牧业与养殖业的发达为那些作坊提供了足够的原材料,以军营为中心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本来赵海经营这些给汉军根本不想获得利润,在他看来自己的一切都是大哥所赐,可刘毅却言在商言商,朝廷参与商业运作之时也是他的客户不必给予太多的优待,对此之言赵海叹为观止,但只要是刘毅所言他必定全力以赴。

    小小的一件“四尺半”此时在两军混战之时却形成了很大的优势,相对曹军汉军士卒在寒冷的天气之中便能得到更大的保障,对他们的战力而言亦是一种促进。不过话说回来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安然入眠恐怕也就这些百战雄师们可以做到了,当年将军就说过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好,要吃得下睡的香,更要一遇到情形就能醒的过来投入战斗,在幽州的训练之中绝不乏数万人同时在旷野入睡的场面,“练为战,不为看。”刘毅的这句名言早就被汉军一干战将奉为经典!

    疲劳的士卒们在同袍的戒备之下可以安心入睡,可身为主将的高顺却是不能了,这几日敬方最多就是原地冲会儿冷,完整的睡眠时间根本没有,此时他的眼窝也不免深陷下去,双眼布满血丝!孤军深入遭遇敌军夹击,他的神经每时每刻都要处在一种紧绷的状态,需要他不断调整战略战术来应对敌军的攻击,将战事稍稍交代他便从辽东军的营地来到了白虎营之处,说是两地此时相隔也就一里来路罢了。

    “二公子,日间交手我看那许虎痴要不是退得快再有十合肯定要败,打死这只老虎曹军不溃才怪!”在白虎营的营地中,刘信正在一群身负轻伤的士卒之中与他们一道用餐,还不时为军中的医者担当下手,这些医者的辛劳程度亦可说绝不在此战的主将高顺之下,敬方主要是操心费神,他们却是忙的几乎停不下手脚,守护神之称名副其实,此时一个正在缝合臂上伤口的士卒与刘信笑言道,根本不惧疼痛。

    除了亲卫营之外老四营中的白虎营长年守卫边疆,刘信与裴元绍之间很是熟悉,后者只有两个女儿对二公子可说爱护之极,白虎营中的士卒刘信也并不陌生!本来刘毅登基称帝之后刘信贵为鲁王那些士卒们多多少少要去在意上下之分,不过这种差别随着刘信的平易近人很快就被打破了,在他们眼中现在的鲁王就是当年刘毅的翻版!将军每逢战后第一个去处必是伤兵营,刘信在激战之后也不例外!

    “哈哈哈,少来这一套,那只许老虎厉害着了,别说十合,再来百合怕也收拾不了他,不过今天打得过瘾,明日接着干,定要把这只老虎打趴下不可,大姐你歇歇我来,大个子,打水去。”刘信这儿刚塞进口中一片肉脯,脸上洒然一笑口中含糊着回到,现在的他并不习惯去称孤道寡,他更是喜欢与这些忠勇汉子们在一起的感觉!话刚说完见到一名女兵抬着水桶颇为吃力,立刻放下肉脯就这袖子一擦嘴便将那木桶接了过来,弄得那名女兵倒显得十分惶恐,这可是鲁王。

    但刘信友善真诚的笑容很快就让她释然了,不仅是她周围的士卒们也更加欣赏眼前这个根本没有架子的二公子,他待人的那种平等与将军如出一辙,在公子面前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拘谨!现在刘信出现的地方绝不会少了那个如同山峦一般的身影,今日阵上除了刘信大战虎痴威风八面之外就要数到巨汉涙无痕,镔铁齐眉棍在手就连曹军主将夏侯渊也不敢紧逼,混战之中他的威势几乎可以赶上恶来典韦了。

    “哦!”涙无痕应了一声便长身而起,他坐着的时候差不多就有普通士卒的高度,如今站起来很多人都觉得眼前一黑,简直就是一座高墙!听了刘信的话也不多言伸出双臂架了八个水桶在手臂之上便往山间水源之处而去,端的是健步如飞!论力气张飞典韦可能不在涙无痕之下但这样打水便是刘毅也做不到,谁有他那般硕长的臂膀?

    “二公子,高将军到了。”自幼便听父皇详说营中之事,自己也有着数年的历练,刘信对军中一切实务都极为精通,亲卫铁骑虽也经历了激烈的大战可在此处他们便是生力军,体力上更要胜过白虎并州二营的士卒,因此战斗一结束刘毅便带着其中十几个头脑灵活身手矫健的前来伤兵诊治之处帮忙,原本打算结束之后再去见过主将高顺,此时闻听其前来亦立刻稍稍整理衣装随着传讯士卒前往相迎!

    “刘信见过高将军,伤兵营中诸事颇多,本想稍加打理便去拜见将军……”刚没走出几步已经看到了正在和几名伤兵说话的高顺,有刘毅的以身作则汉军主将视察伤兵营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惯例,敬方为之亦是轻车熟路更不会因此而对刘信此举有任何的不快。快步上前刘信向高顺行了一个极为标准的军礼,在军营中后者才是此地主将。

    “二公子你,哎~,这些等会儿再言,据方才言及我军张军师已经统帅大军拿下葭萌关,公子可要与我详细言及!”军情紧要刘信自不会忘了派人先行与高顺相报,敬方当时闻之便是大喜,但对刘信的前来却是有些疑惑,身为大将在得闻喜讯的同时他也立刻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更为重大,照理说以刘信的身份赵云就算派援军也不该让他来这个险地,当下一问果不其然,此时二公子正在阵上与许褚斗得欢了,且不说他此时面对李典根本没有闲暇前往后方交战之所,就是去了又能如何?刘信与其父一般从未将战阵的危险放在眼中。

    “高叔,信儿上了战阵就是军中普通一员,当年父皇还不是如此,将军只需照顾全局切勿以刘信为念,夏侯渊许褚虽然厉害又能奈我何?那葭萌关之战战报所显便是如此这般,据闻张辽将军此战之后对虎卫军攻坚之能极为推崇,言之不在高将军之下了。”看见高顺的表情刘信自是心知肚明,当下上前先是与高顺轻语片刻后才放大了音量,他与军中这些战将的关系还要在太子刘桓之上,这亦是性格上使然,不过如今这个时候敢在背后说刘毅的怕也只有二公子了。

    “恩,有张军师隽乂文远等人在汉中也难怪可以攻下雄关,文远之言不假,张将军之虎卫军确是我军顶尖一流的主力,子午谷已然建立奇功,如今再接再厉顺也对张将军佩服之至,说到文远倘若他在此间……二公子,事关战局不用多言,既然来了就要助高某守住这永安官道!”对于张合高顺还是很欣赏的,虎卫军的战绩亦是摆在那里让人不得不服,对刘信先前之言他颇为有些哭笑不得,摆在他人身上这可是不轻的罪名,不过眼下也不能顾忌太多,一切以战局为上!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先发制人
    开元皇帝诸子之中现今成年的只有太子刘桓与鲁王刘信,其余似刘仁刘礼尚还年幼,单从天赋而论后世的刘毅也可以算得上上选,否则也不能赤手空拳打出亿万家产,而今世与其结亲的女子们亦无不是才貌双全之辈,这遗传基因无疑是极好的。不管刘毅如何去确立维护刘桓的地位,可在众人心中还是免不了将兄弟二人做上一番比较。太子成熟稳重颇有其舅张子才全才之态,而鲁王则是不折不扣的武学及兵家天才,只从性格待人接物而言后者往往能够赢得更多人的认同。

    对此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天子刘毅,在他心中刘桓与后世的自己十分相像,具有上位掌权者所需的很多素质,而鲁王刘信则更像刚刚穿越前来的他,从不缺乏激情与冒险精神以及让手下效死的人格魅力。二者的优点几乎不相上下但显然以刘桓的性格比之刘信更为适合担当一国之主的重任,后者当可为纵横沙场的不世统帅,这兄弟二人只要能齐心合力将会最好的延续刘毅的理想,也是他的希望所在。

    永安官道的汉军营帐之中高顺、刘信、裴元绍、樊稠等战将还在为即将延续的恶战做着精心的准备,眼下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并不简单,其一就是士卒连续作战的疲劳,日以继夜的奋战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时间,便是这些身经百战的精锐亦会因疲惫而难以发挥出十成战力,必须要有一个安排周全的轮换制度,谁也不敢肯定这场仗还要延续多久,但却可以确定今后的战斗将会比之前还要更为激烈艰苦。

    当然疲劳对双方而言是同样的,汉军诸将无不对自己麾下士卒的坚韧与士气有着充足的信心,尤其是在葭萌关大捷之后!更让众人头疼还有物资补给方面及曹军接下来的动向。高顺领军前来行军的速度很是快捷,否则也不可能与李典齐头并至,但快速的行军并非没有代价,那便是无法携带太多的物资,即使以汉军超越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他们的粮草也就只能维持五日之用了,而在樊稠与刘信人马的加入之后这个数字还要有所缩减,这一点也是此行最大的险情之一。

    身为一军主将不但心中要对自己的实力有着全面的考量更要去分析对方将领的心思,这个过程存在于所有大战之中,它的基础除了大将本身的素质之外更取决于他们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就此而言刘信的前来是极为及时的,他给高顺带来了整体战局的消息,基于此敬方当然有着自己的分析,在他看来曹军有极大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对付他深入的孤军,毕竟此处可能是整个战场上曹军唯一有利的地方了。

    汉军张虎之处在拿下葭萌关后会有如何的动作来对蜀中构成威胁?对此汉中诸将在商讨之后已经有了结论,张合率领虎卫军士卒偷渡阴平将会是一把插入曹军心脏的尖刀!当敌军雄关在手的时候此法可能还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但形势一旦改变其效用便更为凸显出来!张合的行军此时的高顺肯定难以知晓,不过偷渡阴平之策当年提出之时是经过汉军集体的群策群力的,善攻的高顺也曾参与其间,对蜀中战况加以分析他当能略知一二同袍的动作,偷渡之举当势在必行!

    如此一来荆襄蜀地的战局攻守却是发生了转变,突破口向着西侧倾斜已是必然,高顺可以预预料假使蜀中战局能够迅速突破的话只要荆襄一处的汉军能够缠住曹军就是眼下的上上之策!对整体战局也会更为有利,不过这也意味着在永安官道这个局部自己将承受更为巨大的压力,并不排除全军尽墨的可能,这些想法敬方对樊稠裴元绍刘信都没有隐瞒,此时此刻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他的决心已下,哪怕是全军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能让曹军打开陆路的通道,主将的决心一下,樊稠裴元绍包括刘信在内都坚决的给予了支持,剩下的就是实战了。

    他们的第一步就是对手头仅存的军粮进行严格管制,这里的情况常山王及两位军师定能知晓,亦会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提供后援,但站在军事角度上高顺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他要竭尽所能的将自己坚持的时间更加延长,从而给予荆襄乃至整体战局最大的支持!死战不退是一种决心的表现,但这绝不代表汉军会一力硬拼,相反他们的战术组合还要更为多变实用,只有如此才能为自己赢得更长的时间。

    高顺与众将的判断没有失误,第二天天刚放亮曹军在夏侯渊许褚等将的统领之下对汉军发动了更为猛烈的攻势,且在参加攻击的士卒之中还出现了曹军大将于禁青州兵的身影!战局也比前几日要显得更为惨烈,很显然在做出决断之后曹操调兵遣将的速度很是迅速!他们在利用村寨为堡垒拖住汉军骑军的同时不断增强着永安官道的兵力。

    以曹操用兵的一贯风格很少会有单方面的行动,出手必然会有连续不断的后招,在荆襄战场之上单凭曹军的力量已然无法独立和汉军抗衡,曹操与孙策所谋便是在江陵之处发动联合反击,其目标所指就是太史慈的北平军。从地图上看在汉军攻势中子义的北平军与徐晃的龙骧军就如同一把铁钳的两个钳头左右呼应开合自如,曹操的应对就是集中自己与孙策能都调动的机动力量将汉军的铁钳先行扳下一边!

    太史慈的北平军主要担负对江陵的攻势,而在排兵布阵上赵云与郭嘉贾诩是有着周全的安排的,张燕的黄衫军,严纲的白马营都是对其有利的后援和支撑,想要拿下北平军曹操孙策必须要有虎口拔牙的勇气,一个不好还反而要承受汉军数路人马的合围,可说风险极大!但在此时他们已经没有了太多的选择,想要有效的反击就必须行险,否则双方的优劣对比根本无法扭转,二者亦只能够坐以待毙!

    前番天耳之首刘云秘密赶往荆南与周瑜接触,虽然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但也令孙策心中产生了不小的波澜,刘毅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势,甚至没有打算开出任何的条件,只有保证他与家族的安全不会将之视为大汉叛逆之言,这哪里还是谈判看上去更像是一种施舍!一开始小霸王对此时极为愤怒的,可稍稍了冷静之后却又不得不承认此乃刘毅向来的行事方法,关键还是在于实力,他能和眼前的汉军对抗吗?陆军不用多言即使引以为傲的水军也有甘宁飞虎军这个敌手!

    为了说服孙策下定决心共同出兵,曹操花了很大的心血,刘毅已然登基称帝,凭他的性格和过往的表现绝不会允许割据势力的存在,现在的局面孙策相助自己才有一线机会,否则就算他投靠对方也不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已!而曹军一旦在荆襄之处崩溃,荆南的灭亡更不过是时间先后的问题!此时曹操的话语显得十分真诚,所言也确是铁一般的事实,不得不说在孙策心中绝不甘居于人下,思前想后再与周瑜详细商量还是做出了一战的选择,虽然此战成功的希望并不大但不拼就是坐以待毙,冒险还有一战之力,对孙策这样的一方雄主而言选择战斗并不令人意外,但让他没有能想到的是他对刘毅的打击尚未开始汉军对他的威慑已经转变成了实质,目标便是其新拿下的交州。

    在用兵上刘毅与曹操一般在意环环相扣,没有变化的战局只会让敌军更为容易识破,这也是所有优秀统帅们的共性!既然同意了前方将领与敌决战的意见他就要倾其所有的为之创造一切便利的条件!御驾亲征在声势上给予对方威慑与打击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对付南方的孙策与刘备刘毅也早就准备好了一招后手,如今只不过是提前发动罢了,此时荆南的视线早就被吸引到荆襄一代亦为此提供了时机。

    大汉开元元年十一月初一,南海临海的芮县首先发难,打出了天子的旗号讨伐孙策,当然此时还未将其直接视为叛逆而是追究他私自攻伐士家的罪责,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刘毅对孙策还是抱有一线希望的或者说他也不愿在此时就将小霸王逼入到绝境之中!这旗号一旦树立当日追随之人便有数千,一时间声势颇大,而更让孙策军交州大将朱桓等头疼的是这数千人可非是一般的乌合之众,他们有着严整的组织和颇为强悍的战力,与之先行交手的荆南步军竟被击的连连后退。

    据探马查报这支队伍的主将姓熊名山厉,以往根本未见其名,但此人指挥作战却极有章法且更是深得避实就虚之道,此人便是刘毅年余之前派往交州的一颗重要棋子,当时这种战术被朗生名之为孤狼!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后发制人
    自黄巾起义到如今将近二十年时间,刘毅给这个时代带来了很多的改变,将商人的地位提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改变大汉王朝对外的态度,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着人们的思想,也必然会在今后的历史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就军事而言他亦有着更多的创造,轰天炮的革新,步炮协同战术的推广,各种新式器械的发明,不过在朗生自己心中最为重要的还是飞虎军,它将是今后大汉迈向世界的重要依托。

    在刘毅之前可能唯一对大海做出尝试的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但徐福的船队却因大风而不知所踪,虽说这并不能抹杀嬴政的功绩可今世成功到达倭岛促进人**流的驱动使得刘毅在这方面定要超过秦皇。与大汉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同,朗生的眼光绝不会仅仅局限在内陆,海路终究会是他将来的发展方向,如今交州之变不过是牛刀小试。

    而在此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除了刘毅本人之外就不得不提甘宁甘兴霸,如今想来二十几年前二人在市集之中的相会似乎就是宿命的安排,上天给了朗生一个水战的王者,而刘毅用自己的影响使得这个王者的眼光气度均超越了这个时代。在兴霸的率领之下飞虎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精于海上行船的人才,其中声名最盛者莫过于抵达倭岛的张荣,此次在交州行孤狼战法的熊山厉兄弟亦是其中翘楚之辈。

    这几人都是当年甘宁江海庄之中的伴当,老大熊山大善于观测水流动向,老二熊山亚则长于行舟,老幺熊山厉更是兼得两位兄长之长,不但精于水战更在幽州书院之中受过陆战指挥的熏陶。此次交州之战他带领麾下数千士卒在面对荆南大将朱桓手下的万余人马之时打的是有声有色,将敌进我退等刘毅总结出的游击战精要发挥了十足。

    谈判的结果取决于双方实力的差别和手中拥有的筹码,在刘云与孙策初步接触并不顺利之后刘毅就有了对之给予打击的想法,恰逢荆襄之战小霸王将全军精锐集中在此意图联合曹操与汉军一战,那空虚的交州正可为汉军所用,身为兵法大家,在战略允许的情况下刘毅是绝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打击敌人的机会的,借着孙策周瑜全神贯注与荆襄战局的同时在交州打开局面更是对付孙伯符的最佳战术!也许他的实施比之刘毅预料之中要提前了不少,可以眼下形势正是汉军所需。

    熊氏兄弟奉天子之命在交州发动突袭可说是打中了孙策的软肋,荆南军在此虽说不无防备可以他们的思维这个防备绝对称不上周全,当然将之归咎于孙策周瑜鲁肃等人谋划不够细致显然是责之过苛了,绕行万里海岸线登陆大批军队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很难会有人料及,这已然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范围,除却刘毅又有谁能在此时做到这一点?

    交州之处有朱桓率领的荆南士卒一万五千,熊氏兄弟手中的兵马不过五千之数,且其中正规军的人数更不会超过两千,单从数字上而言后者无疑处在下风,毕竟此次突然发动与刘毅之前交给他们的任务有了很大的变动。不过考虑到汉军强悍的战力以及交州宽广的纵深这个优势却很难被运用在实战之中,熊山厉在兵力不占优势之前是绝不会与朱桓正面交手的,孤狼战术的精髓就在一口一口咬下对方的血肉,当其遍体鳞伤之时才会给予致命一击!交州方定不久人心不稳,荆南军需要防守的重点亦不少,这些都让他们难以集中兵力与汉军交手,也为孤狼战术的行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更是汉军优势所在。

    游击骚扰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会成为交州之战的主题,可能熊山厉能够取得的实际战果与歼敌数字都不会很大,但将战火烧到对方腹地,能够在心理上给敌军带来的压力却是非同小可!既然汉军可以运送几千人到交州,就不能排除再来万人的可能,这将使得孙策在荆襄调兵遣将之时不可避免的受到干扰,对刘毅而言就达到了目的。

    曹操看重永安官道之战不惜冒着削弱襄阳防守的风险派出于禁的青州营一部再度加强此处的攻势,英雄所见略同,刘毅的眼光也看在了这里,为了整体战局的需要他不会在意一支部队的得失,哪怕那是上万条士卒的性命!听上去这似乎颇为残忍却是兵家必备之道更是身为统帅和帝王必须具有的素质!可以眼下的形势还不到舍弃士卒来换取整体利益的地步,只要指挥得当,相信荆襄之处便是全胜之局。

    待得大队人马过了兖州之后天子御驾亲征的行军队列速度立刻增快了许多,刘毅更是做出了和其子刘信一般的选择,率领亲卫营先行脱离大队直接往襄阳而去!身为统帅与帝王刘毅无时无刻不需要沉稳冷静,但战场上除此之外亦是随要挥洒豪情热血的地方,从起兵开始每一次战役都能令朗生兴奋,越是大战越是如此何况眼前这一战打好就将完成他一统天下的心愿,这一刻内心深处的激情更为浓烈。

    赵云贾诩郭嘉等人给高顺派去的援兵当然不会只有樊稠和刘信这两路人马,不过曹仁在并州营前进之后当道下寨的确阻挡了华雄西凉营一部与张燕黄衫军的混合部队!曹军凭借地形之力在极短的时间内构筑起了一条坚固的防线阻击汉军后援,此时增调兵力击破当面之敌并非不可行的策略,但在鬼才毒士的眼中这却是随敌之动而动并非上策,敌军出手他们亦要攻其必救,赵云一声令下太史慈的北平军张燕的黄衫军主力皆舍江陵而走前往襄阳城下集结意欲一举破城!

    拿下曹操就等于拿下全局这个道理再为浅显不过,既然对方已经到了此地汉军此举更是一种决心的显示,况且各路大军云集一处也在最大限度上压制了对方弄险反击的机会!就在太史慈拔营而走的当天其西南十余里处已经出现了夏侯惇所部曹军的身影,至于孙策则是因为交州之乱的军情在反应上慢了一步,未能与夏侯惇部形成配合。

    太史慈改变进攻方向之余亦为夏侯惇留下了一个陷阱,倘若对方追击而来文丑的重骑营将会配合北平军给予对方一记重击,可这一次夏侯元让也表现的十分机警,虽然不知汉军重骑营的所在但直觉中的危险却让他停止了前进的脚步而是稳步缓进接应江陵守军主力出城,远远的跟在太史慈的身后,一旦对方对襄阳发动总攻他就能给予牵制!孙策则是稍稍前进来到江陵城西十里之处防止汉军的回马枪!

    此外赵云更给随军的民夫队下达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物资运送到永安官道交战之处,绝不能让高顺所部因此而损失战力!同时抽调张燕的黄衫军抄小路增援辽东军,麴义的烈火军则在行军途中一分为二,主力继续西进威逼江陵同时监视孙策的动向,另一部万余人马轻装挺进接替黄衫军的职责。面对孙策军在人数上的优势麴义怡然不惧,在他身后尚且跟随着大将颜良所率领的八千冀州骑军,有飞虎军和高览的疾风军在手,甘宁也抽调了所有的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